在知乎做科普是種怎樣的體驗?
hmmm...這個問題我是不是也來湊個熱鬧呢?剛好結合最近兩天的體驗來談談。
我非常同意 @李雷 最前面的4點總結:
1,太長不看
2,太短不看
3,太專業不看
4,太業餘不看
昨天在某群里還戲說:現在在知乎寫答案啊,每一兩百字就要插個圖,就算是表情包都好,權當分隔符用,要不然人家就看不進去了。此為太長不看。
我遇到過不少問題,明明可以用一句話就可以搞定的,結果那些羅里吧嗦半天沒捅到點的答案,贊數比那些一句話乾貨高到不知哪裡去。此為太短不看。
昨天回答了一道基因顯性隱性的題,評論區就來一位高手說,答主啊你把問題簡化了blablabla。。。我就忍不住要回一句了,你跟小朋友解釋速度時間路程,是講乘除法還是微積分呢?此為太業餘不看。
昨天還遇到一道民科題,找蛆蟲來吃腫瘤的。題目評論區裡面,有人跟題主說想像力很棒但要多讀書,結果題主反過來說,就想被科普為什麼要讀書?然後,我的答案評論區又來一位跳大神的,說手術難以切的找蟲子來吃有什麼不對啊。很多民科就是太專業的不看。(順路,以後遇到民科黨,一律拉黑。)
以後我還會不會在知乎輸出知識呢?會,但不會那麼頻繁了。主要原因,工作越來越忙,以及知乎現在沒有什麼有意思的題目。而且鍵盤俠越來越多,隨時都會有被人問候的可能。
科普的目的是什麼呢?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廣大群眾接觸不同的科學領域,提高整體科學素養。
但我昨晚突然明白,寫幾百篇科普文並沒有多大的作用。我的朋友圈子,有不少中學和高校的老師,要善加利用這個資源才對。我這名科研工作者,要將科學的信息傳遞到他們手中。通過一位教師影響成百上千的學生的方式,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建議在WiFi的懷抱里收看。
土豪請隨意。
四五年前我剛來知乎的時候,基本上看到什麼了解一點的問題,都很有動力去說點什麼。但現在我經常會猶豫,我為什麼要寫一篇答案,寫答案有什麼意義。甚至常常會把寫好的東西刪掉,草稿箱都不留。後來因為林林總總各種事情開始刪答案轉匿名,防止一些答案被「挖墳」反覆受噴。現在也時有收到回復問為什麼轉匿名,這就是原因。
受眾變差當然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即使是針對性比較強的答案,收到幾百個「看不懂」和幾百個不看文章不知所云的回復也是很惱人的。甚至你講基本邏輯三段論都是一大堆不懂,讓我常常搞不懂我還能寫點啥。其他答主所說的害怕點開收件箱的問題,在我這裡也很嚴重。雖然早年我也常常和回復中的民科懟,但其實這個過程並不讓人享受。
當然這種情況我是能料到的,畢竟我家裡人就有和她講常識和基本邏輯她都聽不懂的人,使得我在和她幾十年的交流中接受了「很多人完全不可能理解邏輯」這個事實。但比較讓人料不到的另一個問題,是同行氛圍變差,這一點好像沒有幾個答案提到過。
這個問題其實幾年前就凸顯了,甚至是早在知乎用戶數剛剛開始暴漲的時候。我第一次遇見的是針對單位制的一次吵架,可能參與者大都已經退出知乎了。那次吵架很快從情緒化的答案上升到人身攻擊和大型罵架,最後一片狼藉。隨後這種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程度愈演愈烈,我知道的最近的事也不過是一周以前。
我一直認為受過良好學術訓練、作學術的人,討論學術的態度應該是真誠的。同人於野早年博客的觀點認為真誠的討論最終應該都會達成共識的。然而知乎的現實卻常常不是這麼一回事。似乎很多本科生phd們來這裡是為了證明自己獲取關注或是罵人的痛快感的,他們自己的答案話說得非常誇張非常「滿」,對於自己答案被攻擊非常敏感(當然我承認我也常常陷入這種心態),同時對攻擊別人的答案非常熱心,並且非常樂意通過無休止的轉移論點和詭辯將這種事情上升到「我啥都懂」或是「你啥都不懂」的層面,進行人身攻擊。別人看不懂的地方不做耐心解釋,反而認為這些人都是傻子。就算考慮到知乎的大眾用戶很多,個人信息有太多虛假,我也很難想像這些人在和同學、合作者、參會者討論問題時也是這樣的,至少我肯定不會找這類人合作。為什麼在知乎上變成這樣,或許只能解釋為互聯網社區的共性了。
這當然不僅阻礙了可能的學術交流(當然,知乎不適合學術交流已經是共識了),對科普也是巨大阻礙。很多人傾向於科普一些前沿問題,但前沿問題必然是不完善有一定爭議的。也有人寫一些基礎的科普,但這又很容易被扣「你啥都不懂」的帽子。想寫得面面俱到毫無爭議,恭喜你終於理解了國人寫教科書的心態。
於是打開一個問題你就會開始想:這我學過但不是自己做的領域,是不是會有專業領域的大佬要說話;這是自己做的領域,但不是自己做的問題,是不是有做這個問題的大佬要說話;這是自己做的問題,但這樣寫是不是很多人看不懂要噴;這樣寫是看得懂,但大佬們是不是還有什麼刺會挑;自己水平有限寫出來自己也不是很滿意。然後想想,還不如把這心思放在對付審稿人身上,還是刪了草稿比較省心。
我是專註於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機器學習等數學相關內容的,在知乎上的回答算不算科普?可能也算吧。
感受可能就是下面兩點:
- 數學小眾
- 知乎大眾
1 數學小眾
在一個熱鬧的社交場合,大家都在寒暄。
我問對方,你是幹什麼的啊?對方說,做石化工業的。我就隨口聊到,最近石油價格很不穩定啊。
對方問我,我是幹什麼的?我如實回答,做數學內容的。感到「空氣突然安靜」,對方似乎不知道怎麼接話。頓了一下,開始說,小學的奧數確實很重要。
數學在社交中,幾乎是一個話題終結者。
在知乎這裡要好些,好的也有限。
1.1 知乎官方態度
1.1.1 平台功能
前段時間,知乎改版,數學最需要的公式編輯器老是出錯,我也向官方反映過:
估計公式編輯器只有數學「怪咖」會用,所以上面截圖所說的bug大概是最近才解決,存在了有半年的時間吧。導致我在輸入數學導數的時候只能盲輸。
另外,到目前為止,除了回答、文章支持公式編輯器以外,私信、評論都不支持,這也導致數學問題很難討論。
1.1.2 變現
一個側面,值乎壓根就沒有數學教育這個分類:
因為我是一個專業的內容提供者,肯定是希望通過優質的內容,站著把錢賺了。
微信這點做的很好,我的文章可以得到金錢的讚賞,也可以通過廣告獲取一些收入。
但是,知乎不行:
- 值乎只有語音
- live的生產成本高,不支持網頁互動操作,好像也不支持公式
- 電子書的生產成本高,也不支持網頁互動操作
而我輸出的優質內容,是包含文字、圖片及動圖、公式、網頁互動操作,假如在知乎上提供收費內容,總不能不如免費內容吧。
或許,知乎提供的變現渠道適合文史哲這些學科,對於小眾的數學又被忽略了。
希望知乎可以給回答提供「讚賞」按鈕和廣告分成(現在知乎回答下面是有廣告了,只是官方認為廣告收入是它自己的)。
1.2 社會環境
又一?個側面,我最近想買《流形上的微積分》來看,屬於知名度很高、但是比較專業的數學書籍,結果這個書停版了。幸好有萬能的淘寶,可以買到複印件。
可想而知,複雜點的數學的讀者有多少。
我的回答在知乎能上五百贊就謝天謝地了,而現在社科類話題動輒上千贊,上萬贊都不新鮮。
還好,願意閱讀數學的讀者大部分都在知乎上(不信,你去微博試試)。
2 知乎大眾
知乎用戶,據說上億了。從統計學角度看,那麼知乎用戶的分布應該和社會用戶的分布差不多了。
所以數學這麼小眾,而知乎讀者這麼大眾,那麼,內容能被人讀得懂就是首要任務。
我看了一些答主在數學問題下的回答,確實有深度,但是屬於那種懂得人才能懂的回答。
把答案盡量通俗化,還要保持一定的深度,這就是內容產生的困難之處。
感受就是,難!
「吟安一個字,捻斷數根須」。
3 總結
在我走上數學內容這條路的時候,上面的情況已經有所預料,所以我並不會抱怨。
為什麼做數學內容這個事情?
首先是熱愛。
其次,在我的看法里,數學這種美應該有更多的人知道。
古希臘人數學家普羅克洛斯(Proclus)說過:「所以說數學就是這樣一種東西:她提醒你有無形的靈魂,她賦予她所發現的真理以生命;她喚起心神,澄凈智慧;她給我們的內心思想添輝;她滌盡我們有生以來的蒙昧與無知。」
相信,領略過數學之美的人,都會衷心贊同。
在知乎用戶數量破億之時,最大的感受是:其實只有大約10%的人需要科學知識的普及,也只有這大約10%的人能接受除課本以外的科學知識。剩下的大約90%,不認為自己需要任何科學知識,對知識本身不感興趣。甚至還有部分人並不尊重知識,也不尊重知識的傳播者,沒有能力辨別什麼是真正的科普,什麼是半抄半編的假科普。
誠如 @雲舞空城 所言,科普受眾的式微使得氛圍慢慢變差,想做科普的人,體驗是越來越差了。
P.S. 只是說了一點自己的觀感體驗,沒想到會得到這麼多人的贊同。由於我本身並未貢獻足夠多的科普內容,深感慚愧。我被編輯收錄的幾個回答還是值得一看,剩下都是抖機靈扯段子發牢騷。
另外,關於科普交流的氛圍,提出幾個行為準則供參考:
1. 避免情緒化,避免陰謀論。不要選邊站隊,切忌先入為主。科研工作者的最大優點就是能夠被事實說服。
2. 表示反對時,盡量想像自己是在當面提出疑慮,不要使用語氣過於強硬和絕對的辭彙。就事論事,給人留有餘地,不要揣測動機,不要涉及人身攻擊。
3. 寫答案時,秉持對答案中每一個標點都認真負責的態度。
不過,這幾點僅限於改善討論氛圍,對於營銷號的水文似乎沒有太大作用。
謝邀。來知乎也有四年多了,寫了有兩年,然後停了兩年,基本改成潛水了。
改變是從主頁改版開始,寫東西的慾望越來越少。早年的知乎是問題驅動的,看到的是基本沒怎麼答或者沒有好回答的問題。現在的知乎是答案驅動的,打開知乎就是各種推送,進入話題界面也是熱門推送。都推送了,還答個什麼勁的。。。
至於科普:
- 好問題越來越少。兩三年前都能收到好玩的問題,至少是可以能夠專業得一答的問題。現在被邀請的基本是民科挑戰相對論,或就是這一類扯道理講經歷的問題。
2. 絕對不能把回答寫難了。我稍微專業一點的回答基本沒什麼人看,也沒什麼贊的。只有扯情懷,或是大量貼圖的科普得到贊比較多。
3. 有些答案明顯大V答主不是專業的,靠網上的東西拼拼湊湊反而得到最高票。就會覺得很失望。
4. 認證之後,及改用真名之後,答題慾望下降。因為有同行和同事加關注了,所以有些過於簡單的題就不想回答,過於難的題又覺得太花時間。
5. 以前收到千贊會很興奮,時不時得在評論區交流。後來評論區的氛圍變差了,再後來,回答完都不會再去關注問題。
6. 有那麼兩年一直泡知乎,發現自己的知識增長其實變慢了,受更大的局限了。不得不戒呼,重新去看其他的比較專業的雜誌來跟上時代。
人如果分成上中下三類的話,大概是這樣。
上士聞科普,詳細閱讀覺得沒毛病點個贊畢竟是學了點新知識甚至願意跟科普的人討論兩句或者指出不足的地方。
中士聞科普,未必真看懂了但也會認真看有時可以學到新知識,有時半信半疑問兩句正常問題。
下士聞科普,常扣帽後曰:裝逼!你不試試你怎麼知道!***的智慧豈是你能理解的!妄論***!
下下士聞科普,喜佯裝豁達,常以哈哈為發言開頭,以不敢罵髒字但又非要賣弄閱覽朋友圈雞湯文所得之文化水平的文字來表達自己高人一等的特殊情感為中心思想,再以各類擬聲詞為結尾,其中以哦,呦,為最常用擬聲詞,言論多試圖諷刺,以表達自己很想反駁但不知道怎麼反駁卻還是一定要反駁為主要目的。
談不上體驗
我做科普是因為我發現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東西,想分享給別人看
所以,做科普是我自己的事,看不看、反響如何是別人的事,沒什麼好壞之分
基本放棄了。
任何一個科普都會有
1,太長不看
2,太短不看
3,太專業不看
4,太業餘不看
如果說這些可以忍受吧,畢竟眾口難調。
最可怕的是會讓部分人的疾病加重:「大爺病」。
我以前一直覺得:有錢才是大爺。
不過在知乎上,還有一種大爺,俗稱鍵盤俠。
我寫這不合適,寫那也不合理,還有逼著我退知乎的,至於那些惡言惡語的人,簡直是災難!
哈哈哈,真是有意思了,你給我發工資了還是我欠你了?
王路飛亂飛的時候,你拍手歡呼;童瑤晃蕩的時候,你嗑瓜子熱鬧,輪到我了,你就開始各種給我框框,站在道德高地不冷么?
@雲舞空城 說得對,這個年頭還堅持輸出科普的,大約都是有病吧。
所以,我這病,已經開始治療了。
我是15年底開始在知乎活躍,當時很多上古大v已經淡出,基本不再知乎寫答案了;我當時以為自己可以不像他們那樣,後來發現,哈哈哈,我低估了知乎世俗的力量,高估了自己。
記得三體里有句話印象深刻:
現實的引力實在是太沉重了!
義務科普這種小眾而且費力不討好的事情,肯定一樣會被現實的引力拉到地上狠狠的蹭破臉皮!
所以,我也就不堅持了。
你看,我現在多嗨啊,謝謝生活,談談情感,偶爾寫點科普,不亦樂乎。
(寫這段其實沒別的,就是希望我水起來的時候,還有人記得我曾經也寫過科普)
江山代有才人出,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科普者來這裡,不給你們添加負面情緒了,也別學我這樣世故的轉型。
(這個問題下成了集體大吐槽了哈哈哈,希望各位別被我們這些世故的人給忽悠了,剛才在羊迪的答案下評論了一下,附到這裡:
前幾天寫追女孩的事情的時候,我提到了句話「愛一定要有回應」。
寫答案,也是如此。大家都是凡人,無論是「贊同」的激勵機制,還是說其他方面的激勵,都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消面對責難或者其他惡意帶來的負面效果。
而現在,對於不少純粹科普的人,就遇到這個問題,一方面科普是小眾的,另一方面缺乏相應的激勵,而對立面是不少人的苛責甚至是攻訐,這種情況下,必然會產生不少不平衡,「我義務科普你挑肥揀瘦也就罷了,還髒話連篇」這種,也是不少答主放棄的原因之一。
世界多樣性,必然有很多類型的存在,儘管我是俗人,但我一直認可聖人存在。殉道者在我看來是值得褒揚的,儘管我做不到。
我答過的題大部分都和圍棋相關。收到過很多贊同和鼓勵,讓我有動力繼續寫下去。感謝你們~
讓我無奈的是以下兩種評論:
「呵呵,就會下棋,你懂數學/博弈論/演算法/機器學習嗎?」
———所以我做了身份認證,加了一個藍勾。
「我看這個作者最多業餘2段/ 作者根本就不懂圍棋/我下了二十多年圍棋,從來沒聽過什麼禁全同/ 看到答主說圍棋沒有和棋,就不想再看下去了」
——— 嚇得我趕緊翻出了業餘4段的證書,和弈城8d的帳號。
很多圍棋愛好者覺得,只有贏棋才是有意義的,只有解說圍棋技術的文章才有價值。他們的圍棋水平也許很高,因而認為,與自己不同的認知都是外行的錯誤理解。他們對圍棋圈迷妹的惡意,也是這種自負的體現。我無能糾正頑固者的自以為是,只希望更多同齡人能夠了解圍棋。
圍棋真的好玩。新入坑的朋友可以主攻九路盤,耗時少,但趣味、難度絲毫不減。坦白的講,很難。
別的方面我不了解,單說物理話題下的。
第一是科普者數量和質量的下降,
根據我的觀察,到在現在為止,知乎上的科普好貼大多出自2015年前的,這主要出於兩個原因:
1、很多好的問題都在這一時期之前被回答了,沒有必要再做重複的回答。
2、知乎水平的下降,以及很多優秀答主都從學生階段邁入了工作階段,沒有時間和精力進行回答了。
3、知乎水平的下降,導致大量半吊子甚至是民科湧入了專業話題中,降低了回答的普遍質量,Live的開放導致高質量的內容向Live轉移(作為勃學擁護者,我堅決反對),我曾經在一個評論Einstein的話題下面批評過一位有相當多粉絲的回答者,他的回答完全是雞湯、段子、和一些網上東拼西湊的東西,就這樣一個答案,在一開始甚至獲得了很高的票。
第二是科普受眾更加浮躁了,
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有些人來看科普,就是為了找認同的,和他世界觀相同的部分就贊,和他世界觀、認知不相同的部分就反對,甚至在評論區惡語相向。我覺的這根本不像是來學東西的人,學習就是要搞清楚自己什麼不會,才去虛心了解和學。,但是有些明明自己也就是看了幾本科普讀物,對概念一知半解甚至完全錯誤的,總喜歡對專業的答主的答案噴來噴去,這個問題我見過很多次,自己也遭遇過,很不理解(甚至我本人被提問題掛過),我歸結為社會的浮躁。如果你們誰明白這個問題,我也希望能為我解答一下。
第三是是沒有搞清楚科普的最終內涵——科學精神,
知乎上的科普仍屬於零散的知識性科普(就是針對一個科學問題講對應的知識),但是科普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傳播科學精神,這是很難得,在以前的回答中我沒有具體說什麼是科學精神,現在我想總結一下: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很多人都做不到小心求證,求證就需要我們去不斷的從書本上學習、需要去做實驗驗證,需要去考慮數學的嚴謹性(對物理)。更為廣義的,這就要求我們在生活中運用科學的視角和方法看問題、解決問題(譬如說看到概率,明白不能因噎廢食),也要明白科學上循序漸進的,沒有什麼一上來就推翻相對論,打破量子力學。而且,數學是必要和關鍵的。
我說過,科普這個東西是要你越看越明白自己不懂的東西還有很多,要謙虛;人類對自然的理解還太少,有機會一定要去學習一個的。你要是越看覺得明白了,覺得自己悟到啥宇宙的真理,恭喜你,你已經離科學背道而馳了。(Narayan:我侄子是一個高中生,他提出了一個關於宇宙空間的猜想:重疊空間廣義相對論。我看不懂,請專家指教?)
第四,對前沿問題的科普,一定要求受科普者自身有一定基礎,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物理的基礎也是一塊一塊壘起來的,對於沒有經典物理基礎的人,很難去講清楚、講明白相對論、量子力學,這是人類思維的結晶,必須一塊一塊學,所以我是很反對對中小學生進行一些似是而非的科普的,我看到的例子,流毒很大。更不要說超弦什麼的了,對什麼樣的人講什麼樣基礎的問題,這才是合適的,如果他沒有基礎,就給他指出獲得這些基礎的方法(至少Wikipedia)的相關內容你得看一眼吧(但是現在人太忙,太浮躁,誰願意看那些,而零零散散的去了解,根本對被科普者的生活、物理水平、科學思維沒什麼價值)
想寫的很多,最近很忙,有時間再寫。
1、費時費力。
我可能三年前看到的文獻,記在腦里的就那麼幾句話,一個結論,科普做出來被人質疑就要回去找原文。
誰TM記得在哪裡啊?搜過來搜過去,一兩個小時就沒了。
有那時間我還不如躺床上看集電視劇呢。
尤其是貼了出處照樣一片罵聲的時候。
2、很多人不在意你科普的是什麼,只在意合不合他心意。
科普個艾滋病,人家說帶套照樣得艾滋病。
我花了一個小時搜了十來篇文獻,全部貼出來,告訴他們即使性伴侶有艾滋病也可以帶套避免感染,然而評論區反對者明顯沒去看。
甚至於罵的都是:「你鼓勵濫交?」「你找個有艾滋病的結婚去。」「你就是得艾滋病的吧?」
罵我不學無術我大可以虛心接受,指出不足我感激涕零。
我……
體驗是:(1)語言學專業知識普及的難度在於,學科本身未能完全與當代西方進展接軌。(2)zhihu是一個不錯的專業知識普及平台。
現代語言學是以索緒爾代表的結構主義為核心建立的,主要是依據實際語料來分析各語個性化的語言運用情況,國內的語言學學科建設也立足於此。但以喬姆斯基為代表的新研究方向,則將語言學的重心挪到了對人類語言認知能力的普遍共性的探討,相當於將語言學學科「重新建立」了一次。新體系取代舊體系,其性質並不是否定舊體系本身,而只是提高了解釋力和精確度。於是,語言學學科本身就面臨了一個應該怎樣整合銜接這兩次「學科建立」的難題。國內雖然早已引進了第二次建立的一些理論並有了還算充分的研究,但第一次建立的理論依然未有退場,形成兩者博弈而非銜接的局面(畢竟只是新體系更優而非舊體系就是錯的)。
在這個情況下,語言學專業知識的普及就面臨了一個分叉點:究竟應該推介現代語言學裡的舊體系還是新體系?若推介舊體系,則可能會讓讀者們與那些更優的解釋擦肩而過。若推介新體系,則可能又會與現在語文教育體系里的說法有所不同,或許會影響一些需要參加各種考試考核的讀者(試題答案可能是按舊體系設定的)。於是,在zhihu平時的討論里,似乎逐漸形成了這樣的推介格局:舊體系的推介者,一般是面向大眾讀者,解釋一些更實用的語言學知識。新體系的推介者,則面向於有一些相關知識基礎(包括語言學知識或涉及認知若干學科的知識)的興趣愛好者,向小範圍的讀者提供更純理論的一些解釋。
對於新體系的推介者而言,其實也是很想直接向大眾讀者推介新體系的,但其中的難度在於:沒有現成的將新體系與語文普及教育結合在一起的相關資料(語文普及教育現在仍都是按舊體系來分析的),只能自己臨時設計與分析。這可能是其他學科的知識普及時所不會遇到的困難,難度提升了至少一個數量級。於是,新體系的推介者在zhihu里的推介其實很少,影響力也相對較小。
但其實這真的滿可惜的。比如,新體系里的語義角色理論(已被應用於人工智慧里的句法分析里),本來是很適合於用來解釋漢語的句法的。一般讀者如果都能掌握類似的分析方法,先理解深層語義上的語義角色(施事者/受事者/材料/工具/方式/時間/處所/…),然後再將其映射到表層句法上的主謂賓狀補,那會使得一般讀者都能更容易地理解漢語的句法結構。新體系比舊體系更有解釋力,但在學習難度上其實未必增加,所以新體系的少人知曉還是滿可惜的。之前在推介這個理論時列了一個書目,書目里的書基本都是差不多二十年前的了。也就是說,新體系對漢語的研究已經還算充分成熟了,只可惜還未能進入語文普及教育體系,或許只能等待將來了。
說了難度,再說說zhihu。zhihu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專業知識普及平台。普及專業知識,真的須要熱度么?點贊數真的很重要麼?我認為未必吧。或許更關鍵的是讀者本身有沒有興趣,這是由讀者們本身的追求所決定的,可能很難由推介者們來促進。或許可以這樣來理解:能多影響一部分讀者,就已經很好了,推介效果或許應以質而不以量來衡量。以及,或許可以在推介時盡量多結合學科里的方法論來進行講解,以達到「授人以漁」的效果。
看見這個問題就想起我之前一個幾乎無人問津的回答,裡面的一些內容也適用於本問題。
方可:手握權力是種怎樣的體驗?
原問題問得是「做科普」,然而我上知乎本來只是為了看別人輸出的內容的。有時候自己有一些個人見聞樂意分享,就放到這個平台上了。「做科普」聽起來是像做一份工作或者作為一個事業,然而我們作為個人使用這樣的社交平台時,有必要給自己設置這樣的任務嗎?如果我們懷有太高的期望,自然容易失望。我們寫一堆東西,別人不一定買賬,關注量和帶來的流量也不一定很大,至於經濟利益或者實際利益就更有限了。但是對我而言,知乎上寫帶有一些專業性的內容還是能帶來許多良好體驗的。
選擇醫學知識作為主要話題,一個最直接的好處就是,由於這類知識的實用性強,很容易吸引眼球,哪怕順手一答,不需要太多的字數或者嚴密論證,就能收穫許多人的關注。說實話,寫得東西再爛或者錯得再離譜,只要你表現出很有自信的樣子,也可能有很多人會相信,這是很可怕的。雖然我獲得了知乎認證的優秀回答者,知乎會為我的內容的可信度提供有限的擔保,但是我的回答和其他回答一樣,不過是一個問題下面眾多回答之一罷了。哪怕我的回答的可靠性有我的一些專業訓練背景、個人工作經歷、文獻和科學共同體共識做保證,本質上講,和一些回答里道聽途說甚至造謠傳謠的回答,在傳播時的地位也是平等的。即便我一本正經地寫一個回答,在某些人心裡,和七大姑八大姨口中流傳的都市傳說也是一樣性質的東西。這種情況下,我們又怎麼可能指望別人會嚴肅對待我們的內容呢?我們只要嚴格要求自己的內容質量,並不一定需要對他人的反應懷有太多的期望。
在網上介紹醫學內容,相比於在現實世界中的一個好處是,對於那些評論里隨便罵人或者反對卻拿不出證據的人,我們大可以無視之,這比從事臨床醫療工作的體驗好太多了。
現實世界中,人們對醫療機構的種種質疑和不信任,可謂根深蒂固了,背後的原因也很多。中國青年報2009年做過一次對一萬多人的調查,當時的問題中有一個是:哪些職業失去操守的現象最嚴重?調查中公眾給出的排序依次為:醫生(74.2%)、公安幹警(57.8%)、教師(51.5%)、法律工作者(48.4%)、公務員(47.8%)、新聞工作者(37.6%)、會計師(30.7%)、學者(20.3%)、社會工作者(10.9%)【中國青年報 2009-04-28 】。 在這麼一個行業生態和社會評價已經糟得不行的行業里工作,水實在是太深了。面對各種各樣的患者,如果要做一個醫療人員,會遇到的麻煩事已經夠多了。
比如說,真實的臨床情境下,對於花了醫療費來就診的患者,我們要確保醫療安全,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醫患溝通,防止出現不良事件。發生在正規醫療場所的臨床服務過程中,醫生和患者是建立了法律上的契約關係的,醫生如果溝通不到位,造成患者的不良結局,是要承擔責任的,這種工作會給人很大的壓力。尤其是病房工作中,遇上不聽勸不配合,但又因為病情不能出院,需要一直住在病房裡的患者,每天花費大量的口舌去進行一大堆註定失敗的溝通,勞神費力,提心弔膽,時刻擔心患者的安全出現問題,引起糾紛,那才是真正糟心的事情,比在網上被人罵糟得不知道哪裡去了。在網上寫東西就沒有這樣的問題,我們只要對自己的內容負責,避免自己的內容出現錯誤和偏差,如果有些人不聽或者反對,我們大可以無視這些人的存在,讓他們繼續堅持自己固有的觀念就行了。我們作為內容輸出者,對這部分人,並不負有法律甚至道德上的責任。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不斷修改和更新自己的內容,提高自己的內容的質量,學習新知識,進行一些樂意進行良好互動的人進行非常有效的交流,這種情境是非常放鬆和愉快的。
我儘可能嚴格要求自己提供的內容真實可靠、容易閱讀,但是並不能預測不同讀者看到我的內容之後產生的反應如何。對於不同意見,如果有嚴肅的論證,我當然會非常關注,並且做出回應。對於罵人的或者非常自信但完全講不出道理的,這種評論我根本無須理會。我對讀者的反應及其造成的後果只負擔非常有限的責任,如果別人不同意我也罷,罵我也罷,在網上無視這樣的東西比在現實的臨床工作中無視這些負面的聲音終究是要容易多了。
對我而言,在這樣一個有一定開放性可以進行討論和意見反饋的網路社區里寫東西,仍然是一種享受。現實中,我不過是一個平凡的人,做著平凡的工作,但是在這裡,我可以享受我的15000以上的關注量帶來的種種影響力,這種話語權和傳播能力是多少人想要而求之不得的呢。如果我寫的內容真能幫到一批人,這比臨床上和患者一對一交流的傳播廣度強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知乎是一個問答社交平台,使用這個平台,前提是用戶能遵守知乎的一些基本規定,但是在此基礎上,你拿這個平台做什麼,知乎作為一個網站是不可能控制得了的,知乎沒有強迫你寫東西,更不會強迫你說服別人。更不用說,知乎自創立之初,就是個分享見聞和知識的話題寬泛的網站,科普只是這個網站的一個重要功能而已,諸如情感、娛樂、商業等等等等領域的諸多話題,同樣有著廣泛的受眾,知乎也不是只靠科普來支撐。我們在上面寫科普內容,對知乎這個網站固然是有利的,但是知乎即便不推送科普或者學術性強的內容,也一樣能運轉得很好。更不用說,科學普及的平台其實很多,我想,在當下,對於廣大公眾而言,廣播電視、初等教育的課堂、報紙雜誌、微信朋友圈,哪個的影響力不比知乎這樣的問答網站大呢?
所以,我感覺,作為個人用戶,在這裡寫東西時,不需要給自己強加太多的任務和使命,搞得自己不自在。我相信在此回答的許多人,在現實中已經有不少負面情緒了(尤其是對於從事臨床工作的人來說,現實中接觸的麻煩事已經足夠多了),到網上還和一些反智或者對自己的內容沒有興趣卻非要來給個差評的人較真,並沒有這個必要。寫好自己的內容,面向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讀者,提供不同風格的高質量的內容,並以此儘可能多地獲得回報,避免糾紛和麻煩,這就夠了,我們不必要指望靠一台能連接網路的電腦來改變許多人從小形成的由來已久的觀念,揚名立萬,或者拯救世界。
沒錢拿,窮樂呵,憑的全是情懷和好玩。
專欄讚賞的那點錢只夠換幾箱可樂的。
不過隨著註冊用戶破億,能拿來寫科普的有效提問越來越少,創作、交流的氛圍越來越差。
很多人已經懶得繼續寫了。
這個年頭還堅持輸出科普的,大約都是有病吧。
一石激起千浪,看到這麼多人討論這一問題,我倒是有些意外了,畢竟我是第一個回答者。
@Tony Soup 關於科普受眾能有10%就頂天的觀點,我覺得可能只能在知乎適用,在日常中絕對達不到。而 @BstAln 說,「有意願被科普的人往往也在另一個領域科普」,這句話深得我意。
以我日常推薦科普內容給身邊朋友的反饋來看,效果很差。幾乎都是碩士或者博士,但幾乎沒有什麼人像我這麼神經病的看科普內容。我對BBC/探索/國家地理/NHK的紀錄片如數家珍,對於活躍在知乎及其他網站的科普者能按領域說出個一二三四,但說起那個明星找對象啦,離婚啦,劈腿啦什麼的,拍過什麼戲啦,代言過什麼產品啦等等,我基本都是一臉懵逼。
很多人並沒有把知識作為一種可以拿來娛樂的消遣品,也許這也算是很多問題的根結所在。而要把知識轉變為讓大眾吃得下的娛樂/消遣品,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在專與泛之間,是難以逾越的鴻溝。想要在中間找到吸引大眾的點,絕非是語言平和通俗、少介入專業術語、把道理講通透能夠做到的。
很多人都有體驗:能自己做好科研的教授,不一定是能給本科生上好課的老師;能在日常工作里把碩士們訓得小雞啄米的博士,不一定能在網上寫好一篇傳播廣泛的科普文。
很多寫作者說,自己辛辛苦苦查閱資料寫的「乾貨」回答無人問津,隨便寫段子叫好者無數。關於這種情況,我個人以為不能圈怪社區:你寫的乾貨,對於同行或者相關領域的人或許很容易消化,絕對可以達到業內基礎綜述的水平,但業外群眾不一定會買這個賬。
因為,好的科普一定要通俗化,但通俗化絕不是好的科普的唯一衡量準繩,甚至都不夠成為衡量準繩。所以,通俗/清晰/平和/有道理,並不是吸引對你的行業並不了解的廣泛群眾的法寶,你需要另闢蹊徑。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是要把知識寫出美感,寫出宏大、靈動、壯闊、入微等一系列能讓人體驗出美的狀態。就像你在看BBC的紀錄片時,宏大的航拍和精心設計的鏡頭能讓你體會到創作團隊的匠心,配合上平和通俗且精心雕琢過的科普文案,你是在用視覺領略美的愉悅心境下收穫新知。
如果說文字比起紀錄片有什麼劣勢,大約就是沒有視聽體驗。但文字比起紀錄片也有自己的優勢:激起人的想像力。在看到視頻里的畫面之前,人的腦海里可以浮現出各種各樣的畫面,而這就應該是科普寫作者應該充分調動的資源。比如我寫地質科普,我會很注意調動讀者去想像宏大的地質活動,這是遠離人類對世界認知的體驗,只能依賴想像;比如一些動植物科普,優秀的作者能讓我想像出叢林/海洋/沙漠里生靈涌動的場面,這同樣遠離我的日常生活;比如看歷史科普,優秀的作品可以讓讀者腦海里還原一幕幕懾人場景:玄武門下的李世民一身血污,都江堰上的李冰滿臉泥土,主將一聲令下沙場硝煙四起等只能依賴想像的畫面。
也許這對於一些學科顯得不太公平,並不是所有學科都那麼容易調動起人的想像力去營造美感,但至少這是一個努力的方向:
用知識編製一個美麗的想像氣泡,用知識的美來吸引讀者主動深入,而想像力的壯闊和美感也能震懾一些鍵盤俠不敢輕易造次。
曾經的知乎,很多人能做到這一點,現在的知乎還能做到這樣的人並不多,很多人已經並不活躍了。外加用戶群的膨脹,現狀就是有知識沒美感的「乾貨」不少,然後這些答主被噴的心煩意亂;有知識有美感的作品卻減少了許多。
我覺得諸位心態尚還良好,能夠為自己開心而寫作的科普者,能夠有意識的鍛煉自己把知識寫出美的能力:科普的終極形式,既不是對基礎教育的補充,也不僅僅是為了解決實用性問題,而是把各行業知識的美麗展現給那些沒有機會從專業視角去領略它的芸芸眾生。
只有如此,中國的科普才有振興的希望。
與諸君共勉。
有這麼一些人,覺得看不懂不理解的東西就是『皇帝的新裝』,要憑感覺去感受的東西就是『玄學』,別人告訴他他沒看懂的事兒就是『藍色窗帘』
最後問他你喜歡什麼詩,上來就一句『亭亭如蓋矣』「音樂就是情感的表達,你這種一天到晚說理論的,充其量只是個樂匠,根本還沒有接觸到音樂的真諦。」
科普大概有兩類,一類是從上到下的,也就是一幫專業人士站在一個學識的高地上,來進行宣講,比如最近的天文熱點事件雙中子星合併的引力波事件,不是如 @劉博洋 站在這領域的比較前沿位置是不好講,也不方便講這方面的科普;第二類是從下到上的,也就是非專業人士對於某個具體事件有一點疑問,可能也不是什麼高大上的問題,也沒有什麼哲學的終極思考。比如,近期我回答的速食麵被泡了之後為什麼會變彈? , 為什麼橡皮能夠跟尺子粘在一起? 。這些問題是瑣碎的,凌亂的,有點像我們小的時候對父母問出的「十萬個為什麼」類的問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種從下到上的問題源於人類的本能——好奇心。我認為,牛頓被一個蘋果砸到的那個時刻的激發起的好奇和某位知友對於泡麵為什麼變彈感到好奇是同心同理,都是高貴的。這也是我做科普的意義所在。
然而,一些人對於這種無關宏大真理的,看似trival的問題感到不屑一顧,說「沒有什麼好問題」。當然,如果抱怨者真是站在某個前沿也好,我們也好洗耳恭聽。但是,實話說,知乎上很多科普答案,有些贊數還很高,都是信息的二道販子。還不如教教題主怎麼用搜索引擎好了。當然,還有一個難點是這些十萬個為什麼的問題看似簡單,其實不好回答,而且由於不是什麼高大上的話題,也沒有什麼直接的文獻,更不能貼wikipedia。基本上回答這類問題得真的把過去的知識串起來,而且要見微知著找到一個切入點才行。比如,速食麵被泡了之後為什麼會變彈? (176贊), 為什麼橡皮能夠跟尺子粘在一起? (232贊),液體水在足夠的壓力下會變成固體嗎? (896贊),為什麼我們不能停止生產塑料產品? (711贊)。
反而是一些比較專業的話題,贊數了了。比如為什麼聚合物的晶胞尺寸與分子量無關?,為什麼聚乙烯球晶在128℃比130℃條件下結晶速率更快? 這也確實說明了知乎不適合嚴肅學術交流,還是聊天吹水的東西有市場。
謝邀
先從個人角度說,我一直相信一個觀點:讀萬卷書,不如落筆千字。尤其是每天落筆千字,於是我就在內心中大概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每天不管寫點啥都行平均下來每天能寫上一千字,這個習慣堅持很多年了,不管是寫日記、寫博客、寫科普、寫書、寫科研論文、寫畢業論文、寫實驗報告,皆是如此。
那麼對每種寫的東西,都是有一個內心的期待。
比如我長期在自己弄的啤博士公眾號上寫啤酒文章,堅持兩年多了,每周一到兩篇文章,後來大概算了一下,沒有開玩笑,有50多萬字了,僅是個人興趣,沒有換來任何金錢上的回報。
我在這個帖子里(太空精釀:為什麼大 V 們好像什麼都懂?)介紹了自己為什麼做科普,收穫了什麼,大概就一條原因:做科普自己也在學習新東西,收穫了很多快樂和成就感。嘴上把終身學習喊破天,都比不上老老實實落下來1000字,堅持下來後了解到了關於自己本方向之外的航天方方面面。
前段時間有個哥們給我統計了一下,已經在知乎上寫了60多萬字了。
所以,認真做一件事情,總是對自己有所回報的,所以說,做科普本身是為了自身的成就感,在我個人看來,是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
而在科普的同行裡面,我也發現了很多我特別欣賞尊敬的人,跟他們學習到了很多有意思的科普知識,比如 @劉博洋 和 @狐狸先生 的天文學一直都是我曾經嚮往的專業, @雲舞空城 的地質知識, @一個男人在流浪 的海洋知識, @趙思家 的腦科學和神經科學, @路人甲 的數據分析, @司馬懿 的經濟學, @山羊月 的各種社會研究,@李雷 專治生物和各種社會事件的不服,太多了,讓人佩服而受益良多。
當然最敬重的還是 @Patrick Zhang 先生,先生一直以來科普做的非常紮實,工作非常忙也堅持每天輸出,讓我非常佩服,是我在知乎的最大學習榜樣。
而且通過科普,認識了很多優秀的編輯和文字工作者,雖然指望賣自己的科普換收入實在太過微薄,但與他們交流總是受益匪淺。也認識了很多行業內的大牛、校友之類的,很多都是三零用戶。不過也是讓人喜出望外,他們竟然也在知乎經常讀信息,還加了兩個航天總師級別的人,算是自己也積累了一定的小小人脈。
總覺得跟這些人要交流,自己也得達到對等的水平,所以科普和科研也會有更多動力吧。大家也算是一個互相惺惺相惜的小小圈子,收穫了很多各行各樣的東西,受益匪淺。
那麼,對於讀者這塊呢?
說實話,絕大多數都是很好的體驗感,很多人都非常喜歡閱讀我的科普,也總是在評論區給出很鼓舞人心的評價。有次隨便點開了一個三零用戶,發現這傢伙竟然給我點了140多個贊,我總共才200多個帖子。還有一次有一個人在一天之內把我所有的文章全部讀了一遍,而且每個文章都評論了一遍,看著他的時間線可謂相當壯觀,整整刷了一天!還有很多在校學生,關於讀博士、航天行業、甚至啤酒之類的問了我很多問題,我一般也都回答,趣味頗多。
總體而言,收穫的正能量遠遠超過負能量。
不過也不代表負能量就沒有了,冷嘲熱諷、特別是那種自己沒讀文章上來就噴的,混淆是非、強行不懂裝懂噴你裡面有錯誤的,甚至還有幾次突然收到私信上來就問候十八輩祖宗、說我對不起國家對不起黨的(excuse me?),熟悉我行文風格和寫作內容的應該很清楚我是堅定地支持國家和發展航天技術的,一頭霧水。
不過我從來就沒回復過,也不發起或接受撕逼,說句難聽的,他們並沒有跟你討論的資格。
時間一長,現在關閉了所有的評論提醒,只有隔一段時間才會集中看一眼評論,一般也不回。不過基本上所有的評論都會看一遍,但碰到這種負能量目前出奇的好心態,不回復不理睬不吭聲,就當沒看見。
所以,不管做啥,想想自己想要啥,還算心態比較淡定了。每個人的人生都很短,做點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開心就好。
大家共勉!
有意願被科普的通常是正在另一領域進行科普的。
相當數量的人關心認同勝過關心知識。
推薦閱讀:
※住青年旅舍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國外認識香港人是怎樣的體驗?
※父母懷疑自己是同性戀是種什麼體驗?
※在故宮工作是種怎樣的體驗?
※有胸肌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