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論北京狀元的大實話?
這個很好,也不用評價,人家是一個高中生,有這種見解已屬不易。
而反過來,這也是所謂固化之後的上流階層才能講出這樣的話。我倒是想起了俄國最關心農奴問題的反而是那些貴族。
有這種認知和談吐,都是父母言傳身教出來的,我看有人開玩笑說其觀點來自刷知乎,也太小瞧一個萬里挑一的人獲取知識的途徑了,諸位要明白一個道理,這個世界絕大多數的觀點和真理不是知乎才有的,更有太多是知乎沒有的,這種優越感就跟以前的人類以為自己所處的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以為這個宇宙只有地球生物人類文明一樣,那就笑話了。
既然問題出現在命運算命話題里,所以也不用在這談什麼階級固化,這種階級固化的話題你談再多也是廢話,也就是讓大部分吃飽了飯沒事幹的人發發牢騷罷了。除非別有用心之人借階級鬥爭的幌子搞事,所有想過正常日子的人,還是閉上嘴努力奮鬥來的踏實。
顯而易見,決定這個孩子能取得如此成績的,取決於他父母從小的教育和成長環境。
這裡講一個聯想老總柳傳志的故事。
在柳傳志十七歲高中畢業時,由於家庭成分的原因,本來確定要去當飛行員的他被淘汰了,但是準備報考別的學校的時間又被之前飛行員的事耽擱了,如同走投無路一般,算是受到嚴重打擊,自己都說,「完全被打懵了」。
那時,他的父親跟他談了一次話,有句話他一直記著,後來也傳給了自己的孩子。
「只要你是一個正直的人,不管你做什麼行業,你都是我的好孩子。」
60年代教育子女的這句話,即使放到現代來看,格局也無比廣闊。
做一個正直的人,支持你做你想做的事。家庭教育的力量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大家看了柳傳志的經歷和感想,再對比自己成長的人生經歷,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一直都在說,一個人能發多大財,人生頂點有多高,和這個人的出身,教育,起點,環境,努力都息息相關,所謂八字命運,只是說八字同命的人在相同的時間段遇到的相同的困境和機遇,但是上述每個人的條件是不一樣的,所以一個人能做出多大成績,可想而知。
最後還是要說,雖然存在階級,但有些東西不是金錢和權力就能買到的。如果當時馬雲和俞敏洪沒有接二連三的繼續高考復讀,那後來又是什麼樣,相信當時他們的父母在背後也起著很大作用。這孩子肯定刷過知乎,因為這種觀點太知乎了。
首先他講的真的是大實話!確實如此,自古知識分子家庭更容易出學業優異的後代,其實民國的很多大師,如梁思成,鄧稼先,楊振寧等都是如此,甚至包括我黨的主要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也不是貧農出身,至少也是個地主。否則哪裡來的錢去念書?飯都吃不起,又有何精力去革命。
高考是改變命運的一種方式,但它只能一定程度的改變,極少能徹底的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一個人從小生活的匱乏哪怕通過高考進入頂尖大學,他所要承受的東西也比一般人多太多,更何況這種已經屬於底層人中的幸運者了。這位狀元說的很實在。他出身中產有著身為外交官的父母,從小沒有什麼生活上的苦楚需要面對,生活在皇城跟下,見識自然是底層少年難以逾越的。別的不說,就說高考作文考個「共享單車」,你說是北京上海大城市的娃佔便宜,還是農村孩子?
這個狀元的言論其實就是階級固化的一種表現,不要一談階級固化某些人就跳腳,階級固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現象,西方社會早就如此了,英國和牛頓同一時代的科學家也就牛頓出身最不好,那個哈雷彗星的哈雷是富商之子,波義耳定律的波義耳更是公爵之子。我國因為49年以後的各種政治運動,再加上八十年代才開始的改革開放,總給人一種錯覺好像只要個人夠努力就能很容易的往上爬,其實一個人的成功怎麼能不考慮其家世背景和社會因素呢?我國剛剛過去的幾十年是階級未固化的時代,現在大部分人從那個時代走過來,就以為這該是常態,就去咒罵階級固化,認為是社會不好導致的,殊不知,縱觀歷史長河,階級固化才是歷史的常態。
在階級固化是常態的情況下談教育公平才有意義,畢竟誰也不可能逆著時代而行,如這位狀元所說,中產及以上家庭的孩子生活無憂,自然有更多的時間面對學業,父母是知識分子,也能給孩子更好的指導,這些都是窮孩子得不到的資源,首先要客觀的承認。
那麼什麼是窮孩子可以得到的呢?免費的公立教育,要想教育儘力公平,那麼只有政府做好免費的公立教育,說白了就是少談素質教育,你教育部降低學校數學的教學難度,然後升學考奧數,學校又不教,有錢人的孩子請私教一對一學,中產的孩子去補習班,窮人家的孩子就自然只能放羊了!總不見得指望那麼小的孩子能靠自我發明學奧數吧!所有的考綱外的所謂素質都是加強教育不公平的黑手,包括各類高級的運動類,藝術類,各種英文考級,奧數比賽等等。當然不是說這類東西不好不重要,他們挺好的對一個人的素質有著很大的提升,但是!不能作為升學的考量。更不能減輕教學大綱的內容,拿著所謂的減負去禍害窮孩子,對窮孩子來說,能從免費教育中獲得儘可能多的資源,是他們幾乎唯一成為「貴子」的可能。
寒門確實難出貴子,這是事實,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我們不可能阻擋類似狀元這種中高產階級的孩子從家庭上或者各種付費教育上獲得更好的資源,這樣的資源會培養出個性化的青年,這種優異的青年是社會進步的必須人才。但同樣要讓公立化教育照顧好寒門子弟,現在能做的,可以是加固我們的教育體制,少提減負這事。別讓寒門難出貴子,變成寒門幾乎不能出貴子,就行!
隨著社會穩定,階級壁壘會是越來越難以被打破的存在
以後的孩子們,再想實現階級跨越,將是越來越難的一件事
出身條件更好的孩子,的確在先覺條件上享受到了更好的學習資源,也無後顧之憂
而出身不好的孩子,可能買個學習資料,都要好好掂量一番
更遑論還有各地戶口不同,考入名校的難易程度問題
農村的家長們擠破了腦袋的想把孩子送到城裡的好學校念書,為的也是給孩子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即使他們的收入承擔起來可能比較吃力
所以這個高考狀元提到的內容,的確是大實話,實話到大家都已經認識到這樣的問題,某些位置上的人依然還是捂著塊遮羞布故作不知
雖然學歷只是一方面,但對於初入社會的人而言,也的確是個比較重要的存在
那窮人家的孩子怎麼辦?
當先決條件不如對手時,就唯有付出比旁人要多的多的努力
規則不是我們制定的,即使不公,你的怨言也得不到答覆
所以還不如更努力一些,成為制定規則的那個人
才有機會,給後進們一個更加公平一些的環境
畢竟別人的好,也是其先輩們努力得來的
所以,至少為了不讓自己的後代承受"不公",更奮進一些
例:
一個男孩子,出身不好
家長送到了城裡念書,孩子體諒家裡,每天步行上下學,這段上下學的路程需要耗時近2個小時
每天午飯在學校解決,而午飯的內容是饅頭+涼水,那時候饅頭5毛錢三個,為了省點錢,一頓吃一個饅頭,另外兩個饅頭寄存在賣饅頭的大娘那裡,肚子里剩下的地方就全靠自來水填了
除了要忍飢挨餓外,還要面對的,是來自周遭同學的譏諷,是別人即使同情的話語和幫助下心裡的負擔
極度自卑的同時又極度自尊
這樣的生活過了6年
這個男孩考入了名牌大學,之後也簽訂了很好的工作
而這些依然不是代價的全部
在這背後
這個男孩還有個成績同樣挺好的弟弟
而家庭負擔兩個孩子念書的確承受不住
最終弟弟以自己成績不如哥哥為由,主動放棄了學業
雖然付出了種種的代價,但,最後的確有了改變的機會
至少未來,這個男孩不會再是父母那樣的生活了
而他好起來時,也可以返回來幫助自己的家人,幫助那個為了自己放棄未來的弟弟
雖然很不容易,但並非沒有機會
只要你肯爭取,總是有機會爭取的到的
北京狀元的這番話細思極恐,一個是他的情商不低,二個是他的眼界不俗。避重就輕,不落俗套地回答了記者的問題,不老生長談地聊自己的努力,也不夸夸其談地講家庭環境優越,這一招無形裝逼最為致命。
這讓我想到之前網上很火的一篇文章《寒門再難出貴子》,裡面的一個核心觀點就是現代社會階層的固化。
誠然,單就學習這個事情來說,它本身就是有方法論的。
乒乓球並沒有其它體育競技的人種優勢論,但中國多年來幾乎沒有對手,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強在訓練資源。
《刻意練習》這本書就提出過一個觀點:在一個較成熟領域,跟人學習是進步最快的學習方式,擁有權威導師的帶領可以讓你走最小阻力之路。
《世界是平的》的作者提出過一個看法:現在社會講自由平等,階層不應該固化,但是有一個落差——工具落差。比如,你會使用金融工具,其他人不會,你會速記法,其他人不會。
天才不是完全是天生的,莫扎特從小就有絕對音感,幾乎所有的聲音都知道是哪個音調。但是日本做過一個這樣的心理學實驗,通過一年時間訓練,讓24個幼兒全部具備了和莫扎特一樣的絕對音感。
速記也是一樣,這種學習優勢的工具,讓全國催生無數的相關培訓班,很多書城都設有相關書籍專區。
即使是考試,它一樣有工具:選擇題排除法;五年高考三年模擬題庫等等,不一而足。簡單點說工具落差的優勢相比武俠小說里的絕世武功的優勢過猶不及。
這樣看起來是不是很喪,感覺階層固化只能越來越根深蒂固?那我來碗心靈雞湯大家嘗嘗?
現在互聯網有很多學習資源和工具都是免費的,線上線下也有很多學習社區和興趣小組可以交流學習,你會了九陽神功,我學了降龍十八掌,工具落差越來越小。而且新生代的農村老師並不再是《一個都不能少》里的魏敏芝。就算是高考,也已然不是階層躍升的唯一途徑了。成功人士中沒上過大學或大學輟學的,比比皆是。這裡我也不展開講育人和教育分層了。
其實我想說的是另外一句話:雖然我不是富二代,但我努力讓我的孩子成為富二代。
怎麼讓孩子成為富二代?當然是做個富一代了。
北京狀元諱忌莫深的是自己強烈的學習動機。尤其他是文科狀元,相對理科,他的記憶儲備需要的精力更多。
很多人過分渲染社會階層固化這一點,反而是給一般家境的家長和孩子不努力進取的借口。畢竟,就人性來說,家境優裕的孩子天生得到的東西多,自我驅動力比家境環境較差的孩子有大概率較少,沒有自我驅動力的人,你擁有什麼資源都沒用——再好的材料也做不成永動機。擁有自我驅動力的人,可以利用便宜甚至免費的在線工具來創新、合作和學習。 拒絕接受現狀、擁有強大的動機學習和奮鬥,本應是一般家境孩子的優勢啊。
在這個「動機落差」的時代,自我驅動才是個人效率的最好來源。工匠精神就是其代表之一。「動機落差」,將會是人與人之間的最大差距。
自我驅動,決定命運;動機落差,決定階層。
這個北大狀元說資源說家境,無非在表達一個意思,他的階級造就了他的成功。
其實我認可他的說法。
在社會體製成熟以後,階級很難被打破。
馬太效應說:好的會更好,差的會更差,是有一定道理的。
馬太效應起源於一個故事。
一個國王遠行前,交給三個僕人每人一錠銀子,並吩咐他們:「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
國王回來時,第一個僕人說:「主人,您交給我的一定銀子,我已賺了十錠。」於是國王獎勵他十座城邑。
第二個僕人報告說:「主人,您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五錠。」於是國王獎勵了他五座城邑。
第三個人報告說:「主人,您給我的一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著,我怕丟失,一直沒有拿出來。」
於是國王命令將第三個僕人的一錠銀子也賞給第一個僕人,並且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
馬太效應後來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
現在的中國,體制相對成熟,才會出現這種寒門難出貴子的現象。
正好前幾天,我家先生去參加大學同學十周年聚會,回來之後說起同學們的變化感慨不已。
權供參考。
背景:我家先生出身農村,大學在一所二本學校上學,專業30多人,家境各不相同,富二代中產階級貧二代都有。
我家先生屬於貧二代,大學畢業後先是做村官,後來考入一家事業單位,算是貧二代中一般般的。
還有少數幾個貧二代沒有參加同學會,可能是混的太差,不好意思。
大部分貧二代要麼在事業單位,要麼在設計院,要麼是公務員,收入5000左右,有房有車,大部分有房貸,車大都是10萬以下的。
我家先生玩的不錯的大部分是這列人。
唯一一個男貧二代改變命運的是:剛讀完博士在一個高校做教師,躋身為中產階級。
唯一一個女貧二代改變命運開著寶馬參加同學會,是嫁得好。
中產階級的大部分工作也是一般般,工作只是個擺設,工資也不是主要經濟來源,大部分有第二職業:經商,房二三套,車二三輛。
家境優渥,工作輕鬆,生活美滿,是這類人的狀態。
一般看不上貧二代,我家先生跟他們點頭之交,平常基本不聯繫。
富二代,自不必說,雖是少數,但是在同學中感覺地位很高,誰也會去套上兩句近乎。也許以後有用呢。
富二代的仍是富二代,變化較小,他們一般說出來的數字夠我們這些貧二代奮鬥一輩子。
以上說的是我先生的大學同學,這群人其實已經通過大學改變了命運,但仍然有自己的階級。
再說說我先生的小學同學吧,初中高中情況和大學差不多,不贅述。
小學同學就是和我家先生光屁股玩大的,一樣的階級,命運一樣嗎?
很不一樣,上了大學的,和沒上大學的,差距不是一點點,除了經濟收入差距,主要差距是文化素質差距。
最底層的是現在還一窮二白的,什麼什麼都沒有,哪裡能打工就打兩天工。
稍好一點的就是做小買賣的,當工人的,掙的都是辛苦錢,雖然也成家立業,雖然也買房買車,但是文化素質令人堪憂,吃飯時大庭廣眾罵髒話的、一言不合破口大罵孩子的,我最發愁和他們一起吃飯、交往。
目前沒有人脫離了底層,這就是階級命運。
從歷史上看,打破階級的只有一條路:造反或者革命。
在社會體制沒有太健全時候,階層變動比較大,前幾年中國還在摸索道路前進,寒門貴門之間距離不是很大,寒門貴門出人才的幾率相當,再加上宣傳力度,大家更傾向相信寒門貴子改變命運。
而現在中國整個社會走向正軌,優質資源到了少數人手中。
現在很難聽說一夜暴富,很難聽說寒門貴子都是社會體製成熟的一個標誌。
英國有一個紀錄片,拍了50多年,追蹤各個階層孩子的一生,從7歲到49歲。
《7年》或者譯作《49知天命》
很有意思的是,男孩大部分是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這部紀錄片的導演邁克爾·艾普泰德,用時間和鏡頭論證了一個結論:富人孩子基本不會偏離精英社會的培養期望,窮人孩子仍然無法脫離底層。
唯一一個男孩改變了命運,從底層走向高層,窮人孩子成了教授。
女孩的命運大部分和婚姻有關,感興趣可以看看。
作為一名非中產階級,不說其他虛的,現在農村出身的孩子也沒有你們想的那麼貧苦,資源匱乏,資料書也是一摞一摞往家裡搬,補習課也是一堂接一堂的上。
最大的不同是什麼?是自律!
在高學歷父母的指引和規範下,他們高度自律,對自己負責,知道高質量教育的未來是什麼樣子,對自己的未來有明確的規劃。他們明確知道自己會上哪個高級中學——然後去哪個國家留學——然後成為著名的律師學者金融家之類的;而農村家庭的孩子,他們過著走一步是一步的日子,中考成績還不錯,那可以上個好高中了,高考成績也不錯,那可以上個好大學將來好找工作。
就像我們經常看美劇,我們會發現,底層階級的人,女士們體型走形的相當厲害,男士們成了胖子或者禿子。而精英階層的完美身材和良好外形真的只來自於遺傳嗎?他們在身形鍛煉飲食控制方面的修行遠高於底層階級,這種精神,恰恰是很多底層所沒有的,影響了自己的整個人生,甚至影響了後面幾代。
很巧,今年朋友家的一個孩子考上了北大,成績是地級市狀元,全省排名60名以內。朋友說,前段時間,他帶著孩子先是參加了北大的筆試面試考核。其間與諸多家長,學生有了些近距離交流。感觸很深,說家長與家長,學生與學生,差距真的難以企及,雖然他的孩子也即將與他們站在同樣的學府上。
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有些人既便不住羅馬,那也離羅馬很近!白屋公卿,寒門貴子,是不是也是中國夢?這話不像是外交官的孩子會說的話呀。
孩子,你耿直地有點兒不像你的父母
(純粹抖機靈哈)
貴乎果然充滿著公知,充滿著睿智的人。
寒門再難出貴子。。。中國階級固化論。。。。你的子女註定平凡。。。。。
聽起來多麼具有洞察力啊。果然是站在宇宙歷史長河中高屋建瓴一針見血。
「我的階級提供了更好的條件,決定了我的成功」沒毛病啊?是啊,你就比很多人多了很多條件多了很多機會,確實就是這樣。圍觀群眾表示只有書香門第,家境優越的子弟才能有如此談吐和高度。。。。。
於是,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把這些話掛在嘴邊。。。周圍的人都在說,所有的人都在贊同,然後又都陷入沉默。。。。。
我也贊同這是一個「一定程度」的現實,你爹是外交官,哎喲等等,他爹是中科院的,問題是你怎麼上了北大,他怎麼去了二本啊?這不科學啊,按理說你的條件也沒強多少啊他的補習班也沒少上。來來來,能否再解釋下到底什麼決定了你上北大?
這個世界每天都有人就因為出身卑微沒有條件喪失了很多機會,每天都有人努力一生也沒能進入所謂大富大貴的權貴階級鬱鬱而終。這是事實,有的情況下,就是源於家庭的貧困,或者教育資源的不公平,很殘酷,很正常,國家越發達,這種完全因家庭經濟導致學習差的情況,會越來越輕。
然而你想說什麼?我就問一句,你說這些屁話有個鳥用啊?
你不停的講不停的說,對誰有幫助了?你的下一句呢?是不是說窮人/底層階級啊,別奮鬥了,別上學了,一輩子搬磚算了,你根本沒我這條件,反正你也上不了北大,你也永遠成不了馬雲。這樣說怎麼樣? 你還滿意否??還是你在埋怨國家,行,這樣,把北大附中搬去黔東南,把北京上海90%優秀教師發配邊疆支教,如何,滿意沒?
在國家投入大量資源致力於消除教育不公平的今天,你們這些一副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調調有什麼鬼用嗎?不覺得無聊嗎?
有這閑心真不如提升下自己的「階級」,操心下你子女的學習。
就算是王健林馬雲的親兒子,該上學還不是得上學?他學習是為了啥?
我先看到他說自己出身於中產階級,然後再看到父母都是外交官時,吐了一口血
記得我高一那年,為了裝逼去做北京高考卷,然後發現這根本不是裝逼,所有人都能拿出亮瞎眼的成績
今年我高考,成績出來了。對比了一下之前隨手寫的北京卷——誰說階級固化只存在於城鄉之間?
外交官的孩子在媒體上說大實話,感覺哪裡不對。
狀元的思維覺悟勇氣確實和普通人不一樣,希望他能永遠這麼明智真誠,造福社會。
補一個新發現,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你們猜是啥專業
………………
幫我弟弟填志願,真的,那些平行志願的具體操作流程,專業級差,投檔比例,人數變化,還有最致命的專業深坑……不說教育資源的差異,光是填志願時候的信息不對稱就夠農村學子喝一壺的了。
嗯,後排勸退生化材真性情,大實話,認識很深刻。但是不曉得為啥就是有種情商低的感覺。
我覺得他混知乎
大實話!
農村人,女,即使是在高三的某些假期,我回家之後一樣要干農活!
還有條件,我就不想說我們那初中高中,住宿條件差的一筆!
初中的時候沒有暖氣,燒火爐,而且只允許上晚自習的時候燒,晚上睡覺的時候必須火滅掉!經常早上起來盆里的水是凍冰的!
高中的時候倒是暖氣了,但是宿舍里照樣凍!而且晚上熄燈早
你問我為啥不租房子?沒錢!當時真的不敢多花錢!即使是為了學習!也不敢向家人張口,後來分數上了三本線,走的專科
他說的確實是大實話,而且也體現了他所處家庭背景,受到過良好教育而獲得的高於一般同齡人的眼界,他看到很清楚,而且對於他獲得家庭帶來的優勢飽有感激,很棒的小男生
推薦閱讀:
※我因為從小受到惡意的對待,放不下心裡的恨和不甘心,怎麼辦?
※有哪些時刻會讓你覺得自己是個「命衰(sui)」的人?
※做人如何有境界?
※關於命運這個詞到底是信還是不信?
※向佛菩薩求得的願望是命中本來就有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