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沒有計算機以及辦公軟體的時代怎麼寫畢業論文?

我們都知道電腦是在1990年代以後開始普及的,在沒有電腦以及office辦公軟體的時代(估計是1980年以前),大學畢業生(尤其是博士生)是怎麼寫幾萬字的畢業論文的?全部手寫嗎?而且,以前沒有PowerPoint的時代是怎麼做幻燈片展示的?


+

做畢業展示無外乎使用大面積的紙張, 事先寫好內容,或預備幻燈片,再加上現場黑板書寫,可以完成課題講演和畢業論文答辯。

如果是寫畢業論文,或發表論文就麻煩了。

早期當然是手寫,然後印製,後來有打字機了,至少文字部分是可以使用打字機,對於需要公式的段落,先留空,文字打完後再手寫上去,最後拿去印製。

如果寫錯公式怎麼辦? 重列印寫錯公式的這頁,重新寫。

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才開始有可以打製希臘字母,數學符號的打字機,其核心部件像個球:

(圖片來自wikipedia)

我師傅早年在哥大讀博士,時間是 Tex 成長起來前,那會他們遇到需要數學公式編輯,要麼選擇手寫公式,要麼要排隊使用全係唯一一臺可以打製數學公式的打字機,但是這個機器不單貴,操作起來比較複雜,沒有比較長的時間適應基本是不熟練的,不熟練的人士,就只能用兩根手指敲鍵盤,這樣耗費的時間就很長,後面排隊的人就不高興,所以他們商量好,讓系裡,比如某個博士生,某個祕書,特別能幹這事情的高手,大家就圍著他/她,請幫忙打公式。

當然也有些人物是特別愛幹這種高難度工作的,比如著名數學家Serge Lang (數學圈的小夥子愛稱他為「色狼」對嗎?), 此人使用帶有複雜符號打字機極其 666, 大概就是可以在機器上表演「野蜂飛舞」, 同時和旁人談笑風生。

早些時候,若非特別轟動的論文或賣得好的數理文獻,一般公式都是手寫, 以下是費曼同學博士論文某頁:

當比較成熟的 Tex 版本流傳開來後, 數學和物理兩個大圈的人都很高興, 後來,人類的論文就越來越長,越來越水。

+


  • 沒有電腦和word怎麼寫論文?

答:手寫。英語國家早幾百年就有了打字機,但中國一直到90年代中後期電腦大規模普及才把無數教授、學生、職員們從鋼筆和稿紙中解放出來。此前雖然也有專業中文打字機,但又貴又需要專業訓練,體驗比後來的word甚至早年的wps都差之萬倍了。

感受一下:

  • 沒有ppt怎麼做幻燈演示?

答:「幻燈」兩個字是怎麼來的?指的就是這種機器啊。

在八九十年代上中小學的朋友八成見過老師上課拿它投影。底下一個大燈泡(坐在附近的學生會烤得很厲害),把預先印好或手繪了教學內容的透明膠片依次一張張放在玻璃台上,通過一個透鏡和上面的平面鏡反射,將圖像投到幕布或白牆上。

而且老師可以一邊講解一邊隨時在上面寫字、加註釋。甚至在化學物理課的演示中,還能把幾條裁好塗上顏色的小膠片疊加在台上做動畫演示,簡直像看了場皮影戲。

如今用ppt演示的功能,當年的膠片幻燈機幾乎都有,甚至更靈活。

  • 沒有excel怎麼統計報表?

答:手寫。

如果沒有固定格式的,甚至連表都要手畫:

底下的統計是用它算出來的:

更早的時候是這麼算的:

所以為啥當初的會計財務人員累啊,中間每一步都要手工操作,必須嚴格審核複核。現在全交給電腦省心多了。

  • 沒有複印機怎麼複印文章、試卷之類?

答:儘管鉛字排版早就有了,但只有上規模的書刊報紙才值得印刷。少量的話:一個字,抄!

抄寫員(copyist)是個古希臘時代就有的職業,拷貝(copy)這個詞就來源於「多」,一份變成了多份,就是copy。

但對於學生試卷這種半多不少,抄幾十份累死人、去印刷廠太慢又不值的東西,過去的老師們另有法寶:油印機:

這東西要配合另外三大件一起用:鐵筆、蠟紙、鋼板。

老師們用鐵筆在蠟紙上寫出字(下墊鋼板防止劃破),然後在油印機上用油墨滾子一滾,就是一張散發著油墨清香(其實並不香)的試卷,晾一會就能發給學生考試用了。

  • 沒有搜索引擎怎麼查資料?

答:去圖書館。

為啥圖書要進行詳盡的分類?為啥論文文獻要詳細標註引用出處?就是為了讓學者們不要為了查一段文字就從頭翻遍整個圖書館啊。

所以你看,信息時代的所有技術、軟體,在當年都有傳統方法可以解決。只是紙筆和打字機進化成了Word,幻燈片進化成了PowerPoint,報表算盤進化成了Excel,油印機變成了複印掃描列印一體機,圖書館分類和文獻引用變成了網站目錄和超級鏈接,原理都是相通的。

但這說明古人比今人更有智慧,今人只是把老方法搬到了電腦上嗎?

不是的,後來我們發明了互聯網、搜索引擎,真正從原理上革命性地改進了信息的獲取方式,成千上萬倍地提高了效率。這是在舊時代找不到模版的創新,從模仿和傳承進化出來的新興技術。

也許再過幾十年,已經習慣了被AI、VR、機器人包圍的下一代會出於好奇,研究一下我們這代人是怎麼依靠在屏幕前敲鍵盤這麼原始的方式與電腦溝通的。


論文就是手寫的,這沒什麼好奇怪的。至於答辯,看看這幾張圖:

這是馬中騏的博士答辯現場照片。馬中騏博士是新中國第一個博士,博士學位證書編號為10001。

然後這是當年清華的。

這是北大的張築生老師的答辯現場照片。這張圖裡就可以看到輪子哥 @vczh 提到的幻燈片。


除了手寫,還有打字機打的。其實那個年代最痛苦的不是寫字畫圖,而是查文獻,sci, ei, ca啥的當年可不是資料庫,而是一本一本的書,ca貌似是一周出一本,從1907年開始.現在有些學校估計還有壓箱底的紙板,可以去瞻仰瞻仰看看有多少架子。沒有的話可以去看看四庫全書,只比它多不比它少。寫個開題報告在圖書館查上幾個月寫n本筆記是常態。然後開始找全文了,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今天上網一搜一堆當年根本不敢想........


手寫。資料去圖書館翻書查。沒有PowerPoint怎麼做幻燈片這個問題建議去搜索一下幻燈片到底是啥。

輪子哥提醒說搜幻燈片是搜不出來了…所以推薦關鍵詞:幻燈片 放映機


打字機,手寫幻燈片。我老闆是數學PhD(70年代末,美國),博士論文里有很多公式和符號打不出來,於是刻了一堆印章。論文寫好後,一頁頁找空白處用印泥蓋上去。

那會兒我正在用LaTeX給他干一個活,以前沒用過,現學現賣,覺得繁瑣極了。聽了這個故事後,我再也不抱怨LaTeX麻煩了。


來看看65年手寫的畢業論文


補充 @沈萬馬 的答案,現在去搜「幻燈片」,已經搜不到什麼幻燈片了,都是PowerPoint(逃。想當年讀小學的時候,學校引進了一個幻燈片播放設備,屌的不行,上英語課天天用。現在想想,都9x年了還用那個(窮

題主還可以問一個問題,在沒有印表機的時候,學校是怎麼複製一張手寫的試卷的,這個更加可以激發題主的想像力。


關鍵詞,鴨嘴筆,engineer drawing


哇塞!這個題目我可以回答啊!
今年校慶我們班幫系裡整理論文,時間跨度從上世紀50年代到現在。沒有電腦的時代,畢業論文只能手寫啊!而且幾乎每一本的字都超級好看,每一行都寫得十分工整。當然每一本也很厚。。。下圖是我如今保存的唯一一張圖片了。T^T


這是有一個1998年的畢業論文,雖然有電腦了但是圖像還是要貼照片。


提這個問題的,你入過黨嗎?沒有啊。算了。那就從頭說起。
1手寫。修改了以後重寫。由於修改不太方便,學生和導師之間保持高度溝通。只要沒仇沒怨,避免再改剁手。
2一式兩份,三份:複寫紙,也叫印藍紙。複寫紙一面或兩面佔有濃厚的藍色油墨,把複寫紙墊在兩張白紙之間,用圓珠筆在上層寫字,壓力傳導下來,複寫紙上的油墨沾在下一層白紙上,顯示字跡。
3一式N多份,油印。用鐵筆(後來還有了針式印表機愛普生1600)在蠟紙刻出痕迹。然後就不知道了。。。沒自己玩過
4要求整齊:中文打字機。類似於活字印刷。排版是由打字員用搖臂抓起一個個鉛字放在正確位置上。
5大殺器:複印機。上級單位有,去蹭就好了。理光佳能都是好東西。


搜到的圖


那時候的論文的答辯應該是這樣

下周去見導師順便問問他們當年是怎麼答辯的


第一個問題,當然全部是手寫!!!至於您擔心的寫錯的問題,只要熟練掌握刀片刮字技巧就好了。膠帶粘字,那都是後來出現的高科技產品。照片是自己進暗室洗出的黑白照片,底板都給自己珍藏起來了。圖是坐標紙描點手繪,表格是三線。一般答辯之後會聖神的、鄭重的重抄一份。

第二個問題,幻燈片,分兩種。不正規的是找張0號圖紙,用毛筆書寫上標題,章節目錄,主要公式,結論,然後掛到黑板上,面對老師講解。高級版本是是純正的幻燈片,一種透明塑料片,把內容全部手寫上。然後保存起來,可以重複使用。一般都是那時的老外喜歡用這種東西,畢竟片子成本也不低,3m幻燈機不便宜。好處是可以現場直播,老外喜歡在幻燈片上用筆直接推導,好牛?的樣子。奇葩是後來微軟PPT國內都普及流行了,還有老老外來講學,點名要幻燈機,放他珍藏n年的片子,現場手寫,畫圖……


從頭到尾清一色手寫。先手寫稿子,一稿不行寫二稿、三稿,來來回回改得出了自己誰也看不懂為止。自己滿意了,用帶格子的文稿紙謄寫好,交上去,運氣好、寫的不錯的話,就不會被打回來重寫。否則,重新大動干戈改、再次謄寫。

PS. 謄寫的時候看著滿頁的「雞爪體」,經常心裡暗暗叫苦:當初怎麼就沒聽老人言好好練字?


我導師曾經繪聲繪色的給我們講過他那會兒搞畢業答辯

用那種大海報紙,然後用毛筆在上面寫,字還不能寫太小,不然老先生們看不見會有意見

他的導師修改的時候就拿紅筆在上面改,改完了重寫一大張

就這麼反反覆復搞,最後就是厚厚的一摞,扛到教研室去答辯

講完一張,直接撕掉一張,很有質感,哈哈

所以我導師不知道是不是當年大海報寫膩味了,後來他用筆記本就喜歡用特小的,11寸屏那種,也怪有意思的。


「專家預計,在2000年每個紳士會擁有五個熱氣球」


《成長的煩惱》某一集,拖延症患者邁克用打字機寫論文。就是換行時一個打字頭從右邊滑到左邊的那種。


用的上打字機和幻燈片那已經是改革開放的有錢人了,70年代末文革後第一批大學生上學的時候,上課連課本都沒有,直接買不到,猜猜怎麼辦?

答案是用油印機印講義。先刻蠟紙,然後用油印機把蠟紙上的字印出來就是講義,所以每節課上課前老師學生都去印講義。你沒看錯,學生也要去搭把手,因為要印的太多,各科老師忙活不過來。

利益相關:外公在1978年擔任x大的教材科科長


推薦閱讀:

畢業答辯應該做哪些準備工作?
金融界有哪些著名的論文?
論文可以用通俗易懂有趣幽默的語言寫嗎?為什麼大部分論文的行文都是枯燥的?
哪些學術論文中藏著彩蛋?
你在發表理科學術文章過程中有哪些經驗值得借鑒?

TAG:計算機 | 辦公軟體 | 大學畢業 | 學術論文 | 博士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