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香港人越來越討厭大陸?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030834/answer/38471529
這個是好久之前回答過的相似的問題。

上面是一些客觀原因。但我想想,還有一點主觀原因要補充的就是,兩方的媒體也起了「大」作用。港媒誇大兩地矛盾,國內一些無良媒體藉機大做文章,互相煽動起普通民眾對對方的反感情緒。另外,很多矛盾都是人自己腦補出來說服自己的。
記得14年鬧的最厲害的時候,好多同學朋友都和我打聽(微信還被禁用了幾天)。其實說實話,當時真的還好,普通人的生活基本不受影響,除非需要搭車走WJ那裡。但是,好多人聽到我這麼說後非常不滿意,非要翻來覆去地誘導我逼迫我說出「哎呀他們鬧得可凶了他們可針對大陸人了他們還燒打砸」類似的話,他們才滿意地長吁一口氣,然後憤憤道「你們看HK人是多麼狹隘多麼不友好」「真是不知感恩啊」。類似的還有我剛去的時候如果說香港同學很友好啊對我很好、老師很和善的、學校裡面針對大陸生的行為並沒有,別人一定很不滿意,一定要我講出香港是怎樣排擠大陸生的才滿意地說「HK人真是太壞了」。同理還有誇香港非常有秩序文明化程度很高,那可不行,非得逼著你說出「其實香港也沒那麼好,狹小陳舊,根本沒國內城市發展得好」這類話他們才會滿意。
所以說想想道理,反之亦然啊。人們就是在這種固執的自我腦補中加深誤解的。就像很多大陸人固執地不肯相信香港人其實還算友好,就像很多外國人固執地不肯相信中國已經發展得非常棒一樣,有一些香港人,尤其是從沒接觸過大陸並在媒體和長輩教導影響下的年輕人,固執地不肯相信大陸是真心愿意香港好的,固執地認為大陸人都是去毀滅香港的。媒體再煽動煽動,自然就會敵視大陸,而大陸一些相似的人呢,自然會不甘示弱。


香港人真的越來越討厭大陸人嗎?


香港人生活水平惡化未必是大陸的鍋,只是本土右翼民粹主義需要一個宣洩口。

某種程度上和大陸北上廣深大城市市民對外來人員的排斥、競爭是相似的,
一部分大城市本地底層小市民喜歡關注並嘲諷外地人鄉下人,這部分「小市民」也是本土右翼分子(報紙媒體以及黨派)的基本受眾(顧客),
媒體迎合觀眾的心理陰暗面,這說明媒體和人性都要背鍋。

傳媒的做法:陸港兩岸媒體(香港本土媒體、大陸團報/文宣)不擇手段地偏向性報導、引導輿論、培養仇恨、助長民粹,以求利用平民。
【一方面也像狗仔隊一樣迎合觀眾的心理陰暗面】,
通過民粹手段煽動。
結果,從底層升起大股 難以控制、破壞性極強的勢力,
造成--
香港民粹奮起(大陸遊客蝗蟲論)、
上海市民歧視(硬碟論)、
大陸抗日遊行(打砸搶)、
小粉紅打架鬥毆(侯某)之類的事件。

香港回歸以來,經濟上的變化確確實實導致香港平民生活水平下降:
(希望我國有識之士能以香港為鏡,而不是以香港為靶)
但這不是大陸的鍋。

對比一下:
香港面積1104平方公里、人口731萬。
作為對比,廣州面積是7434平方公里,人口1350萬,【所以香港真的是一個小島】,一個不堪重負的小島。

香港不是一個右翼整體,香港人不是一個人,大陸也不是一個人。
香港的中產市民、底層貧困人口、學生各有各的思量,本身面臨房價、物價、養育費用、工作競爭、生活水平、大中小學私學學費補習費各方面嚴重問題。

註:香港是面鏡子,以上這些問題是中國大城市即將面臨或已經深陷其中的,大陸人最應該做的是以香港為鏡,而不是以香港為靶子,發泄是沒有用的,解決問題才是根本。

在大陸經濟高速發展、注入並推動香港經濟劇烈轉型時(重心放在旅遊購物經濟,擴大奢侈品化妝品奶粉藥物等購物市場),根本無法考慮香港這個小島的承載能力。
香港人口731萬,其中【19.6%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也就是說140萬貧困人口,香港人口密度世界第三、基尼係數0.537也反映其貧富差距極高,名列世界前茅。
其中一個原因是梁振英等執政者急於求成,本意雖是解決香港經濟困境,但他們在開展陸港自由行之前,沒有充分考慮這點,就貿然決定,【這件事,香港平民並沒有決策權】。
很奇怪的是,梁振英自己本身既然是審計高手,卻表現得力有不逮,又明顯傾向於大資本家,口出「不讓平民干涉政治」的妄言,執政水平有點差!
(所以說香港政治是畸形的,自由,很不民主,所以香港底層才出現大量要求政改普選的聲音,是市民希望自己翻身做主人,讓自己呼聲能被管理者聽到、自己利益不被資本家侵吞。
奈何我陸統一戰線的朋友是資本家)

香港的貧富差距確實在急劇拉大、香港房價地價也加速攀升。

有人說是因為低素質遊客導致香港蝗蟲論的。
我認為,我國大陸中老年遊客平均素質確實有待提高,這是當然,但是即使提高了也作用不大,遊客擁擠未必是因為素質問題。

至於街道擁擠、環境污染、老店倒閉換成購物連鎖店之類的,讓香港平民實際感受到的問題。
都是以上結的果,而非原因。

隨之導致香港右翼分子把矛盾引到大陸人頭上。
這些東西,香港高層/資本家感受不到,他們喜聞樂見並積極引導輿論。
他們主要感受的是 錢,他們要 穩,但一方面又抗拒 統戰、反對 國教,利用香港平民民粹之力,以期延長 金融自由港 和 一國兩制 的存在。


題外話:任何地區的右翼極端本土勢力劍指外敵,看似走偏,其實是他們的必經之路。
若不把矛盾引向大敵人,本土平民怎會熱血奮勇形成群眾組織。形成之後就自發組織了。
正如他們鼓動起來的敵意:
東南亞媒體對華人、
大陸烏有之鄉對大陸富人官僚/美國/日本/穆斯林/港台、
香港媒體對本港資本家/大陸、
台灣媒體對大陸、
中東穆斯林對世俗政府/基督教國家/美國、
等等……

不管其中是有真敵意,還是煽動起來的假敵意,總之他們的目的達到了,於是發生了以下排外事件:
東南亞藉助排華暴動取締華人資本、
烏有之鄉藉助抗日打砸搶損害日本經濟、
綠營藉助太陽花反對國共合作、
資本家藉助學生反對貿易政策、
伊斯蘭組織藉助穆斯林年輕人搞恐怖活動。


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一下。
作為香港的鄰居,我真的是感慨萬千。
有一句詞唱的是極好:"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還有一句說的是極妙:"人為什麼會嫉妒?因為嫉妒容易,明明可以一步步追上,可是很多人不會去做,只是希望別人和自己一樣,所以只能在原地嫉妒"。
現在的香港人從來不清楚自己是怎麼發跡的?自然也不想探索自己是怎麼落寞的?
我看了幾個最高票香港本地人的答案,我已經能夠明白香港的悲劇正是港人一手打造。
如今的香港一代,倘若你們是香港的現在,那麼香港的現在必定是如此。倘若你們是香港之未來,那麼香港的未來必定是一片黑暗。
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孰之過?
遇到困難,不自省,不自檢,不發奮,不圖強。只會坐在原地哭鬧,等著奶娘來哄來抱。
明明有雙腿,卻不知行路,明明有雙手,卻不知勞作,等著政府來喂,港人的自強自立,怕也不過是張薄紙。
幸得我大陸34省市從未如此,否則大陸將會是一片荒蕪。
尤其是一代香港學生,所倡議的運動更是讓人絕望。
但凡在世界上有推動力的學生運動,要求無不是開放,自由和平等。
而港人的學生運動要求的卻是封閉,排外,和地域歧視。哪怕你冠上多高的所謂獨立的帽子,也不過是為了掩飾自己想要一個保護罩把自己團團包裹住的需求。
如此短視,如此脆弱,如此膽怯,更是讓人對香港的未來深深憂慮。
香港之所以能夠繁榮,重要原因不是英國政府,而是地理位置的優越。尤其是國際貿易的展開,香港作為一個天然港口,擁有地理上的絕佳優勢。香港的繁榮本身就是依靠著外貿的發展,也成就了香港的金融貿易的繁榮。
但如今香港的落寞,也在於此。為什麼?因為貨物運輸和溝通渠道的多樣性。
上個世紀,大型的貨物主要是用輪船,因此香港格外重要。尤其是大陸很多港口的發展遠遠落後於香港的港口,香港自然是亞洲,尤其是東南亞的貿易最理想的地方。
以海洋貿易帶動起來的經濟發展就是香港最早的發家史。
但進入21世紀,正像我前面所說的,貨物運輸的多樣性,以及溝通渠道的多樣性,輪船雖然還是主要的運輸手法,但位置卻越來越輕。溝通渠道也越來越便利,出差的機會是越來越少,很多金融貿易並不需要通過某個特地的城市來進行疏通。香港作為重要的金融中心,其地位也越來越弱。
不僅僅是香港,許多的港口城市都因為21世紀的到來,而引來自己的落敗。希臘就是一個典型。說句不客氣的,不過是中國ZF運氣差,剛好在20世紀末接手了香港,背了這口黑鍋。不要說英國政府,就是美國過來,一樣無法挽回現在香港的頹勢。
港人都怪大財團,這就是典型的短視。大財團不僅僅是為自己創造財富,也是為平民創造就業機會。正因為之前香港絕佳的地理環境,讓大量的大財團和公司在這裡設置據點,由此產生了大量的工作機會,造就了香港20世紀末的繁榮。
這也造成了香港繁榮在一開始就有的一個致命缺陷——沒有核心技術。
進入了21世紀,科技時代,科技才是財富最強的創造力。港人因為依賴於貿易帶來的財富,從來沒有嘗試過在科技領域上進行突破。這就導致了一系列的落後,金融交易方式的落後,貿易運輸的落後,以及最可怕的是人思維方式的落後。
全球化是歷史趨勢,任何阻擋在它前面的都會被輾死。事實不會因為港人一葉障目,而有絲毫改變。
想要經濟繁榮,就要改變現在香港的貿易結構,這就意味著一大批的人要被淘汰。香港現在的矛盾就是要被淘汰的人太多了,淘汰完之後,能用的人太少了。只能外面引進,這就導致了被淘汰的人心理上的無法平衡。
說個相似的例子。90年代初,韓國銀行改革,導致大量的職工被退休和辭退。因為人數太多,當時發生了不少麻煩。而香港在20世紀末,就是一個因為海洋便利發展起來的大銀行。每個人每個公司,只要做東南亞貿易,都會過來存錢。自然這個銀行就會越做越大。但到了21世紀,交通更加便利,不一定要海運了,做東南亞貿易的人覺得其他地方存取款更方便,甚至現在是電子貿易,根本用不著銀行。那麼香港這個銀行的敗落,就是無法避免的。
我記得棟篤笑里,有嘲笑香港新建的機場。我當時就大為搖頭。香港人目光之短淺,實在不符合其國際貿易中心的地位。當時建立機場就是為了彌補海運的減少,充分利用起香港的地理優勢。機場不僅僅是運人的,更重要的是運貨的。航空運輸的發展速度之快,遠遠超過海運的落敗。
香港人現在的心理和當初我們的下崗工人的心情是一樣的。可憐的是他們還沒有我們下崗工人那種自強自立的奮鬥精神。現在多少小企業是當年下崗工人開創的,他們不僅僅解決了當時的困境,更是為更多人創造財富。
而現在的香港人埋怨大陸,埋怨香港ZF,埋怨大陸ZF,不過是對於時代變遷的無奈,對自己無能為力的挫敗,以及對大陸進步的嫉妒而已。
這樣毫無意義和價值的抱怨最終只能帶著他們自己走向深淵。


我覺得香港與大陸的問題不能拿「窮母親與富兒子」之類的擬人手法去說明,但往往這種說法卻很多人認同,不知為何。

就講幾項香港人常抱怨的吧,不知道內地清楚不清楚,香港是名符其實的「寸金尺土」,樓價之高應該是世界前列的,居住問題自然就是大眾最憂心的問題,然而,近年香港的「公共房屋」很大一部分被政府分優先配給大陸新移民,而香港本地真正土生土長而且有需要的家庭卻不能申請得到公屋,我朋友一家便深受其害,對大陸人恨之入骨,但也不能怪他們,始終身為香港人,政府卻寧願給大陸新移民也不給自己一個居所。

其次,大陸有個一帶一路政策,港人諷為「一戴一露」,香港政府竟然連本地資助學位已經不足的情況下,忽視本地需要,撥款去資助大陸的學生。 港人學生認為簡直不知所謂,但你也不能怪他們,難道要他們忍氣吞聲裝甚麼事都沒發生嗎?

另外,比較近期的「高鐵」事件,造價已經超支不知道多少次了,政府卻不理反對,不斷撥款,然而香港人認為高鐵只能快10分鐘的時間,卻要價過千億港元,傻子也不會答應,然而,香港政府就答應了。 網路上還流傳一些資訊,例如過千億港元已經可以讓美國登陸火星好幾次了(不知真假);然而政府寧願起高鐵,也不願撥款去進行全民醫療,退休保障。 這難道你也要怪香港人不夠愛國嗎?

這些只是近年來的其中幾件引發中港矛盾的事件,你能現在斷言香港人不愛大陸就是錯嗎? 老實講,香港人是非常「見利忘義」的,只要給香港百姓 (注意是百姓,不是那些官商勾結只會出賣香港人的人)的好處給得夠,香港絕對會成為「愛國特別行政區」,而不會像台灣那樣「食碗面反碗底」。 既然大陸這麼有錢,那麼若果「母親」能替「兒子」出全支建高鐵;幫助「兒子」解決住屋問題而不是讓大陸人來香港住公屋,那麼「兒子」必定會愛「母親」的,哈。

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不是香港人天生要討厭祖國,而是生活各方面都受打壓的情況下,而這些事件多多少少都跟大陸有關,真的不能怪他們。 德之所在,民心所歸,大陸是大,香港是小,若祖國向香港「的百姓」釋出更多的善意,自然不會變成今天這樣,至少說自己愛國,還不會被香港人排斥吧,哈哈。

大家可能知識比我多,人生閱歷比我多,我舉1個例子,大家可能可以拿出10個論據去反駁我。 我只想說,中港關係是相當複雜的,事出必有因,香港人也是講道理的,若是有理的,更應擴散開去,讓更多同胞知道。

***************************
20.9:
看吧,單從這裡的評論已經知道中港予盾有多嚴重了,幾乎一面倒的批評香港人目光短淺,無賴之類的。 老實講,這個不是「我」的看法,而是我幾乎天天上網所看到的,看新聞所看到的,平日所接觸到的,「大部分香港人」的看法。

大家把矛頭指住我也沒用,無可否認大部分香港年輕一輩都是這樣想。 可能大家覺得「政府用過千億起高鐵」是目光遠大;所以香港人希望「政府不起高鐵,用這些錢去進行全民醫療,退休保障」就是目光短淺嗎? 老實講,我不能理解;我相信大部分香港人也不能理解。

數據我確實拿不出來,可能我也是大家口中「被煽動」的一個吧? 那我也跟大家說,基本上香港的90/80後都是「被煽動了」的人,那註定中港矛盾只會日漸嚴重罷了,但只少我還是愛祖國的。

***************************

2.10:
昨天國慶,部分傳媒 討論區又開始渲染反中情緒了。

補充一下吧,評論說要求中國出錢為香港建高鐵是無恥,其實我只是打個比方而已,就是希望國家能向香港平民 平民 平民 很重要所以講三次,而不是靠壓榨平民發財的大利益集團,多釋善意而已。

還有人說反對建高鐵是鼠輩目光,這麼短的路程要價過千億,若這真的合理,我還覺得是智商超常呢。 老實講,這個高鐵建成後,是中國所得利益大? 還是香港所得利益大? 喂喂,這個還真不好說,不要老是說香港未來能從這裡得到多少利益,說的好像大陸一點利益也沒有。 發展和民生是需要平衡的,說難聽點,今天中國政府若全民工資減半,傾全國之力把錢去搞個甚麼發展,你們別抱怨,抱怨的人一定是鼠輩目光,為了蠅頭小利固步自封,當然這個例子是誇張偏激了點。


如果技術能滿足的話,若香港可以用過千億研發或買個甚麼東西以自己名義射上火星,我還更覺得目光遠大呢,地球上有哪個城市可以這麼任性?


另外,香港要全民退休保障,大概只要一百億而已,這不是叫 把錢分給窮人 別他媽的把話曲解 這是 幫助人民改善生活,這是作為一個城市的政府,應該要做 必須要做的事情。 中國是國家,作為國家,決策上的目光較為遠大,犧牲一點民生在所難免,但香港作為一個彈丸之地的城市,把目光投向改善普羅大眾的生活質素就是目光短淺嗎? 是這樣嗎? 真的是這樣? 問問自己吧。 難道香港要克服技術和資金上的困難,去為國家建一艘航母才叫做目光遠大?

還有人扯到香港人追求民主,我個人認為 沒有最好的制度,只有最合適的制度。 若香港能像新加坡,公屋過千尺,相信十個有九個香港人會覺得犧牲點民主根本無所謂吧?

還有別說甚麼香港是瘋狗 不好管之類的,中港矛盾從來是雙向的,別把責任都往香港塞,香港只是個小不點地方而已??

粵語有一句俗語叫 雞同鴨講 意即大家各執己見,無法交流。 大家別在互噴了,但求可以站在雙方的立場,互相理解吧。 國慶快樂!


答主政治不正確
答主政治不正確
答主政治不正確
(重要的事要說三次)
我是妹子!我是妹子!我是妹子!
除了北京、東北、成都、廣州,我還有加拿大、法國、墨西哥、法國、菲律賓、中東、韓國、中國澳門...的妹子。
後宮龐大,什麼人都有,就沒有男人...

-------------(原答案)-----------------
香港有好人,也有壞人。
同理,國內有好人,也有壞人。
我是一個香港人。
從小,媽媽教我不要說「大陸人」,要說「國內人」,因為「大陸」這個字對很多國內人來說是貶義。
是不是貶義我不知道,反正我不會說「大陸人」、「蝗蟲」等字眼。
我身處西方國家,身邊有來自中國不同地方的朋友,有北京的、哈爾濱的、廣州的、成都的、上海的。
我不討厭他們,我很喜歡他們。
有的國內人笑我普通話差,北京妹子會耐心教我普通話。
我教成都妹子粵語,她請我食辣的小吃。我吃不了辣,但我覺得挺好吃的。
我怕冷,冬天時抱著東北妹子可暖了。
廣州妹子會跟我一起用粵語和日語聊天,偶爾會一起秀英語。
政治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我和朋友偶爾會談,但我們都會注意用語。

當然也欺負我的國內人。
他們會說「你們香港人怎樣怎樣」、「我們中國人怎樣怎樣」,開口閉口都是貶我的。
他們會笑我普通話不好,我還沒笑他們英語不好呢。
我說台灣的東西很好吃,他們就斷定「你們香港人很喜歡台灣」。
其實,所有有美食的國家我都喜歡。
我想,討厭國內人的都是壞的香港人,而討厭香港的都是壞的國內人。
因為一個好人是不會因為你是「香港人」、「國內人」,或「台灣人」而討厭你。
他們會先理解你,再去選擇喜歡你或討厭你。
對於國內,我有不喜歡的地方;對於香港,我也有不喜歡的地方。討厭什麼就不詳細說了,懂的自然會懂的。很多香港人討厭的是「阿爺」,與人無關。
國內和香港各有缺點,亦有其優點,它們都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那麼,我們先由消除偏見開始吧。
不匿了,我是愛的戰士。

----簡體版----

香港有好人,也有壞人。
同理,國內有好人,也有壞人。
我是一個香港人。
從小,媽媽教我不要說「大陸人」,要說「國內人」,因為「大陸」這個字對很多國內人來說是貶義。
是不是貶義我不知道,反正我不會說「大陸人」、「蝗蟲」等字眼。
我身處外國,身邊有來自中國不同地方的朋友,有北京的、哈爾濱的、廣州的、成都的、上海的。
我不討厭他們,我很喜歡他們。
有的國內人笑我普通話差,北京妹子會耐心教我普通話。
我教成都妹子粵語,她請我食辣的小吃。我吃不了辣,但我覺得挺好吃的。
我怕冷,冬天時抱著東北妹子可暖了。
廣州妹子會跟我一起用粵語和日語聊天,偶爾會一起秀英語。
政治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我和朋友偶爾會談,但我們都會注意用語。

當然也有討厭的國內人。
他們會說「你們香港人怎樣怎樣」、「我們中國人怎樣怎樣」,開口閉口都是貶我的。
他們會笑我普通話不好,我還沒笑他們英語不好呢。
我說台灣的東西很好吃,他們就斷定「你們香港人很喜歡台灣」。
其實,所有有美食的國家我都喜歡。
我想,討厭國內人的都是壞的香港人,而討厭香港的都是壞的國內人。
因為一個好人是不會因為你是「香港人」、「國內人」,或「台灣人」而討厭你。
他們會先理解你,再去選擇喜歡你或討厭你。
我想,討厭國內人的都是壞的香港人,而討厭香港的都是壞的國內人。
對於國內,我有不喜歡的地方;對於香港,我也有不喜歡的地方。討厭什麼就不詳細說了,懂的自然會懂的。很多香港人討厭的是「阿爺」,與人無關。
國內和香港各有缺點,亦有其優點,它們都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那麼,我們先由消除偏見開始吧。
不匿了,我是愛的戰士。


如果讓我用兩個字總結香港人的特點,那就是天真
舉個例子,這問題下某香港人的答案是這樣的:

注意最後一段:

這位香港人並沒有告訴你們具體的「本地資助學位」是啥,那我們在看看「撥款去資助大陸的學生」這一點。
這個確實是有的,很多大陸學生在香港高校讀書都是有獎學金的,比如香港政府的HKSAR Government Scholarship ,咋看之下,這句話似乎沒錯,很多香港學生估計也相信這一點,然而:

這些政府獎學金都是有要求的!不是所有大陸學生想怎麼拿就怎麼拿!
這個獎學金是!只要績點達到一定水平!不管你是誰!只要你是香港在讀大學生!都可以申請!!!
為什麼香港政府資助這麼多大陸學生?
因為大陸學生成績好啊!
難道你想要求香港政府不發獎學金給成績好的學生,而去發給那些混日子的半政治家學生嗎???
關於港府獎學金:
Hong Kong Scholarship for Excellence Scheme
University"s Scholarship Scheme for Continu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
為什麼說香港人「天真」?因為政客以及媒體的宣傳居然能讓大部分香港底層居民認為自己活的不好都是大陸人的錯,大陸人在香港能獲得差別待遇等等。
excuse me ?
你看看這些香港人有哪個拿出證據了嗎?!
都是道聽途說,蘋果日報瞎報道,你們就信,真是interesting。
而香港底層居民的真正對手應該是香港壟斷霸權,人家房租想漲就漲,今天看你收入增加了,第二天房租直接漲成以前兩倍,哪個香港人,哪個香港媒體批評過這些房地產階級的噁心行為?
舉個現實中的例子:有個同學帶我去吃一個剛剛被米其林推薦的甜品店,結果去的時候發現這家店去了隔壁那條街,為啥?因為房主看他們出名了,直接狂漲房租,他們支撐不住只能換地方。
這種事情在香港很常見,沒見過你們仇恨這些房產階級啊?
還有,香港中文大學的學生報(20期至22期中的一期)在奶粉事件中做過調查,在大陸人來港買走大量奶粉的同時香港的奶粉進口也是大量增加的,而由於生育率低下香港本地人對奶粉需求不是太高,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奶粉緊缺的情況?
因為香港奸商囤貨!囤著奶粉不賣給本地人!
但是最後這篇報道淹沒在滿大街的對罵里了。

這些都是我突然覺得其實民主制度救不了香港的原因。
因為就算有民主,你們也是睜眼瞎,沒差別。蘋果日報又不是TG控制的,他們瞎編謠言你們還是照樣信。


去微博看看北京人本地生活的微博號,比如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但凡有啥醜事,評論里都是罵外地人的,就說最近吳悠被打的事,下面全是 臭外地,條件好的地區本身就是有優越感,哪裡都一樣,只是我們不能公開的地域歧視而已


其實看到大家都在這著急上火啥的,真心沒必要。。。心平氣和地聊一聊嘛。。

其實說白了,說透了,就是一個核心問題。。。。生態環境。。。。

動物有動物的生態環境,人也有人的生態圈,生態環境。。。。
香港就那麼大點一個地方,已經形成了自己穩定的生態環境,回歸以後,大量內地同胞不管是觀光旅遊還是跑到香港讀書,工作,定居,購物等等等等,都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

香港真的不是很大一個地方,形成自己的一套生存理念也不容易,其實真的不怪香港同胞,外地人大量湧入,換誰也受不了,如果把內地同胞換成日本人,就算日本人素質再高,香港同胞也一樣的罵!那這樣是不是就政治正確了??其實不是這樣的,大陸人口基數太大了,短時間內大量湧入,勢必會降低香港同胞各方面的生活體驗,比如環境,排隊,拉低普通工薪平均工資收入等等。

但是這個問題也不怪內地同胞,任何人都想定居到高福利,高自由度,高素質人群的地方,只要政策允許,一定會削減腦袋鑽,然而真正的有錢人,有權力的人,天朝是個作威作福的好地方,在別的地方行不通。。。。他們是不會去香港定居的。。。。

那麼問題就來了,想定居香港的,或者已經定居香港的,高素質人才有是肯定有的!!!!
但是佔比肯定不高。。。。。然而有些低素質的人過去以後。。。做一些在國內司空見慣的陋習的時候,當然要被鄙視,而且還被當了典型。。。媒體不嫌事兒大就寫「」你們大陸人都是低素質的蝗蟲「」。。。。

於是乎。。。罵戰就開始了。。。。

總結一下,我分享的觀點其實很簡單,不要破壞一個地方穩定的生態圈。。。。那樣是一場災難。

如何避免破壞生態圈呢???

請參照海關,邊防,檢疫的做法。。。。只讓少量人去香港。。。讓香港慢慢恢復元氣。。完善自己的生態圈。。。 @Lucky@Radiance@狗強


謝邀。我沒有討厭大陸,也沒有越來越討厭大陸。討厭的人事我一般不喜歡跟地域掛鉤,喜歡某個人也不會因為他來自上海或大連,我不關心政治,只知道我來自香港,但祖國叫做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生活,交朋友談戀愛唸書工作買房置業,跟其他所有的人都一樣。

但是你一定要問,我只能說,我確實是有不喜歡的部分,那就是我在內地看電視看到一毛錢似乎政治敏感的地方都會強行被廣告插播。不是香港變亂,不是香港動蕩,是香港一直這模樣,別說內地朋友,我在內地住一會刷刷微博看看新聞,得到的信息其實是有偏差的。

我不在乎太多質疑也知道自己的心,我愛祖國。但,不愛祖國中的部分人,想挑撥可能找錯人了。

這種政治問題請勿再邀請了。我對這個真的一點都不敏感,浪費看動畫片的時間。


以前大陸窮,現在大陸富裕


加上一些價值觀衝突,以前香港人很自信自己的制度,現在自己也不信了


就變成這樣歇斯底里了,當然,本來有什麼不滿可以找政府,用不著找大陸人,結果偏找大陸人


大陸人認為,香港人追求的皿豬有毒
香港人認為,籠里長大的小鳥竟然認為飛翔是一種疾病?!

大家三觀不同,當然連朋友都沒得做啦!!!

你知唔知啊?雞同鴨講啊!


1990年,大陸平均月工資180,月薪8000的香港貨車司機,可以在深圳、珠海同時包三、四個二奶,而現在的一代覺得他們文化水平,個人能力都好過前輩,卻過不上前輩人曾經的生活,自然對現狀不滿,希望大陸從回月工資180的時代,希望三百塊錢就能在深圳或者珠海包一個二奶,否則一切都是TG的錯。。。


記得以前老有報道香港來往內地拉貨的貨車司機在深圳東莞包二奶,某些小區甚至整體成了二奶村。
那個時候香港當然是不會有反大陸的,甚至大陸遇到了地震洪澇災害,香港人還會把家裡不用的舊衣物捐出來呢!
現在,香港的優越感正以光速消失,憑藉著一點香港口音就能來大陸享受明星待遇的好日子是再也不會有了,港燦們自然也就開始懷念以前的好日子,感慨今不如昔的同時,當然會把日子不如意的原因推向北京了。


之前雲石君在《地緣政治19:香港為什麼會衰落》中,論述了香港衰落的歷史必然性。而在這一篇中,我們來探討香港人「暴戾」心理背後的經濟原因,以及其背後的香港社會變化。


經常看新聞的朋友們可能還記得,2013年時,李嘉誠旗下香港碼頭的工人曾經大規模罷工以求加薪。而其加薪的理由,則是回歸15年來,物價樓價大幅上升,工人們的薪水卻幾乎未漲。


罷工在當時鬧的挺大。李嘉誠最後也出面了。這位首富在解釋中倒盡委屈:碼頭完全可以改為自動化,自己為保碼頭工人飯碗,才堅持大規模採用人力,不想工人們不但不感恩,反倒認為自己刻薄。


此論一出,不出意料的招來滿城罵聲,李首富也因此鬧了個灰頭土臉。但如果拋開義憤,李嘉誠之言似乎也是實情——放棄性價比更高的自動化機械,而堅持採用人工,這對一個以賺錢為目的的商人來說,真不能說不「厚道「了。


李嘉誠已經厚道,但仍逃不脫工人的怨恨。勞資雙方為何陷入這種「雙輸「怪圈?其實這正是香港經濟陷入危機的真實反映。而這場危機如何形成,我們還得從香港經濟的崛起說起。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大陸被國際社會封鎖。而香港,則幸運的成為中西交流的唯一通道。


藉助這個特殊的政治優勢,香港的轉口貿易蓬勃發展起來,帶動了城市的興旺;與此同時,世界經濟也逐漸進入全球化時代。產業在全世界範圍的分工,使香港也迎來了發展製造業的歷史機遇期。


大好形勢下,香港社會從上到下都過上了好日子。貿易和工廠的紅火,使資本家賺取了大量的財富;而經濟騰飛也催生出大量的白領崗位,使受過教育的知識分子得以進入中產;至於底層,在經濟不斷增長,到處都是用工需求的情況下,只要你肯干,收入就會不斷提高——雖然體力活兒累人,但比起以前累死累活還不得溫飽,已經完全可以讓工人們知足了。


這種和諧的狀態一直持續到大陸改革開放初期。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香港的外部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因大陸的與世隔絕,鑄就的香港作為中西貿易唯一中轉站的地位,在此過程中北逐漸削弱;其次,大陸打開國門後,以性價比的優勢,迅速的將香港資本吸入內地,香港本土製造業逐漸走向消亡。


陸港經濟關係的這種變化,對香港各階層造成了不同的影響。

當然,在八九十年代,這一切並不明顯,隔閡的依舊存在、香港的先發優勢,以及大陸經濟起步帶來的轉口貿易紅利,使香港依舊可以從中廣泛獲利。


具體到各個階層:在這一時期,香港的資本家,可以利用資本優勢,在大陸開設工廠,繼續發展壯大,賺取更多財富——大陸豐富而廉價的勞動力、廣闊又便宜的土地,以及為發展經濟不擇手段的地方政府,會讓他們獲得比在香港時多的多的利潤。


而香港的中產階級,也可以憑藉知識技術上的優勢,在港資工廠中擔任高薪的管理崗位——剛剛打開國門的大陸,是沒有這麼多高水平的技術和管理人才的。如果他不願意去大陸也沒關係,香港的經濟依舊在慣性增長,即便困守本港,他們依然可以謀得不錯的職業,獲得體面且不斷增長的薪水。


至於底層平民,雖然他們不可能跟大陸廉價工人競爭,但在本港貿易興旺和中產階級不斷壯大的背景下,他們也仍然可以通過體力勞動或者從事低端服務業,來提升自己的收入。

總而言之,這一階段,香港依然是上、中、下三大階層皆有前途,雖然資本家財富增長的速度更快,但因為中下階層依然有前景,所以也能相安無事。


但當回歸後,形勢的分化急劇加大。


對資本家而言,他們的前途依舊一片大好。在大陸大力引資的情況下,港商充分將資本無國界的優勢發揮到極致。開廠的可以繼續擴大規模,投資新興產業的儘管投資,甚至還可以通過房地產等行業,充分享受大陸經濟增長帶來的紅利。


但中產階級就很危險了。因為他們賺取財富的方式,不是靠錢生錢,而是出賣自己的知識技術。只是,經過二十年的積累,大陸也培育出了大量的知識型人才,香港人才的先發優勢已經被填平。大陸的人才,技能方面不差香港太多,對中國的國情更加了解,更關鍵的是——他們比香港人才便宜的多。


這種情況下,莫說陸資企業,就是港資,出於性價比的考慮,也迅速拋棄了港人而用大陸人。


這種變化在工業中最為迅速。具體來說,就是在大陸的港資企業中,香港的技術管理人員比例迅速下降,大陸人比例快速增長。而之所以這種轉變來的如此之快,其實也和香港原先的產業結構大有關係。


香港只是一個彈丸之地,所以在20世紀全球化分工中,那種產業鏈長的大型製造業他做不了——因為沒那麼多人和地;高端的它也做不了——因為沒那麼多人才儲備。這種局限,導致香港的企業涉足的,大多只是低端零散的產業——比如李嘉誠,就是做塑料花這種毫無技術含量的低端製造業起家。


而台灣就不同。台灣雖然也只是個小島,但至少與香港比要大的多,所以在經濟起飛階段,他可以發展出一些規模較大,技術含量較高的產業——比如電子設備。


這種段位的不同,導致一個後果就是,在面對大陸人才的競爭時,香港普通人才很容易被大陸人追上,進而因性價比原因,被資本家拋棄;而台灣人,因為從事的工作技術含量較高,大陸一時難以培養出足夠的人才,所以台干在大陸還能多逍遙一段時間(雖然現在也慢慢快不行了)。


不光是製造業,貿易等技術含量不高的行業,香港中產階級同樣喪失了競爭力,其結果就是,除了少數高端行業或高端崗位,香港人迅速失去了競爭力。

中產們在大陸已經混不下去,回到香港,同樣是一片慘淡:製造業已經被大陸吸的一乾二淨;至於港口貿易,也面臨大陸一眾港口的競爭,優勢正迅速縮小。這種局面,意味著香港人能夠白領職位越來越少,後果就是大量的白領失業,向下跌入普通體力勞動者行列。


而普通勞動者的境遇更為糟糕。想進工廠當工人,工廠已經去了大陸;想在碼頭混差事,碼頭已經沒有那麼多貨船;想開點小鋪賺錢,中產自己都沒飯吃了,哪還有錢買你家的東西?至於靠富豪——他們是有錢,可他們的愛馬仕捷豹你造不了,他們就算愛吃街頭的魚蛋面,一天也撐死就能吃三碗,養不活這麼多窮苦大眾。

這就是進入新世紀後,香港不同階級的迥異境遇——資本的流動性,使資本家可以在大陸如魚得水,大發橫財;但普通知識技術群體和一般勞動力,卻無法與大陸人競爭,進而成為被淘汰掉的群體。


現在回過頭來,就可以理解碼頭工人和李嘉誠不同的委屈了:從市場的角度出發,香港碼頭工人早就是應該被淘汰的群體,他們根本不能創造更多的價值,所以不提高薪水理所當然。甚至能繼續給他們個飯碗,都已經是厚道了——事實也確實如此。


但就工人的立場而言,在物價不斷攀升的今天,碼頭工人工資卻始終不能同步,其憤怒自然也情有可原。


這就是香港現在的困境。一個衰落經濟體,必然會出現勞動者付出與收穫的不對等,而且隨著衰落程度的加深,這種失衡還會越來越大。


而香港更為特殊。香港從屬於大陸的特殊性,一方面使得香港資本可以避免與經濟體同步衰落,反而還可以利用大陸市場不斷壯大。只是這種壯大,香港其他階層無法從中獲益,壯大後的資本卻又流回到香港。資本無國界,人卻有國界。此消彼長之下,香港貧富差距的不斷擴大——這當然引發普通香港人的憤怒。而另一方面,有大陸這個龐然大物在,香港人又不可能通過政治選舉或者暴力革命的方式來推動重新分配劫富濟貧——這又導致了香港人對大陸的怨恨。


當然,大陸也採取了種種辦法消解,比如自由行,扶持香港金融業等等。但金融業盤子太小,太高端,對中低階層毫無意義。至於自由行,雖可解決一部分中低階層就業,但也會造成社會資源的緊張,引發其他港人的不滿;甚至這些就業者本身,由於從白領淪落為普通勞工,心理上也無法接受,所以總的來說效果不佳。


那大陸政府如何才能化解普通香港人的不滿呢?答案是基本不可能。


為什麼這麼說,這要從普通港人的訴求說起。


儘管港人訴求五花八門,但歸根結底就是一點:獲得更高的收入。但恰恰這一點,是大陸無法做到的。


鑒於普通港人的知識技能水平,想讓他們從事高端行業肯定不可能;至於中低端行業,已經被有同樣技能,卻更為廉價的大陸人佔據。


除非港人願意接受更低的薪水,否則他們不可能重新得到以前的中低端工作,這是市場規律使然,即便強如大陸政府也無法改變,也不可能去改變。而港人的要求恰恰是增加收入,這與市場規律是南轅北轍的。


所以,港人的憤怒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至於問題的解決,也只能是尊重市場規律:


一方面,隨著大陸工資水平不斷增長,與香港同檔次人才的薪酬差距逐漸縮小;另一方面,隨著香港的衰落,迫使更多港人不得不降低標準,在心理上願意接受更低收入。


一番此消彼長,直到二者間逐漸趨於平衡,屆時普通香港才會得到自己可以「滿足」的收入,進而「心安理得」的予以接受,成為習慣。到這一步,香港人的憤怒之情自然會逐漸消解。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對於香港人來說,這種下滑的過程十分痛苦,因此反抗和發泄是肯定的。但從市場規律來講,這也是無法逃避的現實,他們終將面對。而等到他們接受現實的那一天,陸港的融合也就水到渠成了。


當然,雖然趨勢如此,但大陸也不應坐等水到渠成,在技術層面,大陸也需要採用一些方法,來推動這種融合適當加速。那麼,大陸應該如何動作?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解讀。


註: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第20章。喜歡地緣政治與國際關係的朋友,歡迎訂閱微信公眾號:yunshi911(長按可複製),收看全部地緣政治文章。


有些香港人不僅是討厭大陸,他們甚至討厭亞洲這個身份屬性。這真的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文化社會學課題。

昨天和朋友吃飯,他是印度尼西亞華裔,拿了美國國籍,在英國教書。他和我講了一段他和朋友最近去香港的經歷。

他被派到大陸一所學校教短期課程,同時也帶上了一個希臘哥們,這位有點浪子屬性,沒找到工作,在倫敦靠著女朋友養活著,

他們完成大陸的項目之後,到香港最短期的休養。遇到了這位希臘哥們之前的一個朋友,一位「長相平庸」的香港本地女孩,之前在英國雷丁大學讀過碩士,現在開了家店賣電動自行車。

之後我那位華裔朋友算是見識了什麼叫「崇洋媚外」。這位女孩之前一年都沒聯繫希臘哥們,來了之後卻大獻殷勤,天天發消息找上門來。我朋友說她帶著在香港逛,啥也講不出來,最後全是去酒吧之類的。一路上她幾乎從來不和我朋友說話,甚至都不怎麼和香港本地人說話。

「她在這邊朋友很少。」我朋友評價。

這位更是帶著酒去敲希臘哥們的房門,然後領著他去全是老外的酒吧,結果希臘哥們甩下她自己去勾搭別人了。

我那位華裔朋友實在受不了這種膚淺的遊覽方式,更受不了她那種恨不得舔老外腚的諂媚,都不怎麼搭理她。

「她和自己的文化脫節了,我永遠不會尊重這樣的人。」

回國之後她還在社交網路上繼續勾搭希臘哥們,我朋友說按照希臘哥們的性格,可能也就打一炮然後甩了。

沒有人看得起她。

這裡,我肯定並不是說所有香港人都是如此。但我實在驚訝的是,她掙得並不少,80k一年,教育程度也不低,英國碩士,但她的表現還是如此膚淺不堪。

所以我想,也許掙多少,受什麼教育,其實改變不了一些人性里根本性,原則性的東西,比如作為人的骨氣。

之前看到一篇對於港獨學生的訪談,她一邊大談獨立自由,一邊赤裸裸的要求西方勢力的直接援助和插手,最後說,有些人很「爛仔」就適合上前線,有些人就適合動腦子坐在後面,都是貢獻。顯然,她自己把自己當做「動腦子」做貢獻的人。


對比中國當年戰火紛飛時知識分子的捨生赴死的決心,他們的想法就是個笑話。我想就憑這些貨,香港翻不了天。


這兩位香港女孩的言行,實際上也反映出他們內心的無所適從。沒有強大的文化土壤的滋潤,香港年輕人根本無法靠自己樹立起一套能夠經歷風吹雨打的看待自己和世界關係的價值體系。他們只能四處求助和借鑒別人的「經驗」,但這種求助和借鑒本身就意味著選擇一種妥協,只不過妥協的對象不同罷了。


我想香港的形勢也許可以說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但很多鳥眼中,自由只不過是換了一片林子待著,而在這個過程中,它們早已經忘記和拋棄了,飛翔於天空的作為一隻鳥的尊嚴。


1憂鬱症的人容易走極端
2子不教父之過 他覺得別人家爸爸好你為什麼不抽他?告訴他真相是融入整個中國市場才有活路?


以下內容摘自我的2014年所寫的博文《從陳升的「狂言」所想到的》【清聲夜話】從陳升的「狂言」所想到的。
陳升反服貿,不希望大陸客湧入衝擊破壞台灣現有的生活方式,那是他個人的意見,兩岸簽不簽協議,他不是政客,說了不算。但這多少反映了一種民間情緒,跟部分香港人把內地客稱為「蝗蟲」表達的是同樣的情緒,儘管這樣不少大陸同胞受不了,但這是客觀存在。跟大陸不一樣,你不可能指望香港和台灣所有民眾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的境界上來。

有人會說,咱們跟香港簽訂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即《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跟台灣簽訂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還有這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咱們大陸是吃虧的呀。香港自由行、台灣自由行給香港和台灣的經濟帶來多少好處呀,可偏偏好心當了驢肝肺,人家死不領情呢?

如果這麼想,你永遠理解不了港台民眾的那種負面的情緒。在當地民眾之中,有人會覺得,你大陸這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在糖衣裡面裹炮彈,慢慢蠶食當地經濟的自主性。就跟吃毒品一樣,讓他們慢慢上癮,從而嚴重依賴大陸,最後不戰自潰。為什麼他們會這麼想呢?很簡單,三地分治不是一朝一夕,長期的對立宣傳和相互間的情感隔閡,自然就會滋生港台版的「陰謀論」,這跟「北京霧霾是美國人的生化武器」的陰謀論滋生的原理是一樣的。

還有一點小抑鬱的是,有了選票了的台灣和有了法治自由的香港,近來年經濟發展的速度竟然不比很多民眾還沒見過選票啥樣的大陸,兩個小龍竟然不及一直打瞌睡的大陸,還要大陸伸出援手,解救經濟,這實在是讓當地一些慣於俯視和同情大陸同胞的民眾心理接受不了,從而更加引發出一種排外的情緒。這跟你要從鄉下到省城,為了省錢坐了一夜的硬座,而原來一直靠你接濟的窮親戚,開著賓士S600到火車站來接你的感覺是一樣的。這也是人性中微妙的一點東西。

平心而論,台灣和香港,對於大陸的經濟發展,有過了巨大的推動。特別對於保留中華文化的流風餘韻,更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而兩地對於未來中國的民主與法治建設,更具有極大的借鑒價值。三地加上澳門的共同發展,對於中華文明的中興,正面意義絕對是遠遠超乎中間那點摩擦。重要的是大家彼此擺正一點心態,大陸的網友們不必張嘴閉嘴就抵制這個抵制那個。全球經濟都一體化了,更何況兩岸乎?你想要讓大家信服,那就得像孔夫子說的那樣「交以道階以禮,近者悅遠者來」。拿出點做老大哥應有的風範來。自由行的陸客到了當地得守人家當地的規矩,別跟個沒教養的暴發戶似的,丟怪露醜,四處出洋相。咱們官老爺們也別因為治下的草民說一句「孬種」就拘留草民五日,嚇得對岸的民眾更不敢相信你了。

可悲的是,並非人人都能明白這個道理。在被歷史書一筆略過的那場風波里,台島百位歌星那穿越歷史、撫慰傷口的高亢聲音在兩岸三通、人員往來頻繁的今日竟已然成為絕響。而動人心魄的自由之花在多年後的陸港幼童便溺之爭中逐漸凋零。人越近,心更遠,成為令人傷感的現實。

相見好,相處難。當年三地隔江隔海,割不斷血脈親情。到如今,大家一個鍋里刨食,鍋碗難免碰瓢勺,看到的都是彼此的缺點。

其實,既然大家文化同源,不妨多從老祖宗那裡找點智慧。孟子曰:「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翻譯到當前三地的語境里來,就是:台灣、香港的同胞眼界應該放開一點。不要緊緊盯著自己家那一畝三分地,跟大陸同胞打交道,應當展現更高的智慧,別把一切都解讀為陰謀,把大陸人看成了來搶飯碗的匪徒,說實話,大陸人民雖然有這缺點那不足,你幫他校正糾錯,不比你罵街強?多一個能幫你的親人總比多一批恨你的仇敵強吧?而大陸的同胞在與港台打交道的時候,則更應該表現出「有容乃大」的胸襟。「火氣」小點兒 ,彼此尊重,求同存異,各守本分,才是大家相處之道。


Everybody got jobs to do,Who give a shit?


如果有一天香港真的被大陸同化了,第一批哭的人不是香港人,是大陸人。


首先你說的只是一部分香港人,而且如果真的統計的話可能不會過半。他們覺得自己的城市經濟、政治、教育都比大陸先進,並且他們的城市是國際金融中心,到此為止他們認為的都是對的,我也認為香港是一個非常好的地方。基於上述原因這部分人覺得香港各方面都比大陸好,開始反感大陸。補充一點,近年來過多大陸公民去香港搶佔資源,影響了香港的社會環境,這應該是直接原因。

但是有很重要的兩點他們沒有意識到,第一,他們忘了歷史,第二,他們沒意識到離開大陸的保護香港馬上就藥丸。

都是一家人,還是多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幫助的好,是吧?


推薦閱讀:

有哪些中國建國後才有,我們以為全世界都有,實際上國外並沒有的東西?
中國最好的投資人是誰?
甩掛運輸相對於傳統的定掛運輸具有很多優勢,政策也在支持,為什麼中國甩掛運輸仍發展艱難?怎樣促進甩掛運輸的發展呢?
大家認為印象最深刻的「黑天鵝」事件是什麼?
沈從文先生寫的邊城,到底真的實寫當時湘西的淳樸風情呢,還是只是一個小說,寄托在亂世中對桃花源式的生活和社會的嚮往呢?

TAG:香港 | 中國 | 香港人 | 陸港矛盾 | 港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