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為什麼指出諸葛亮失敗在於隆中分兵?

從下往上數,第六句。「只有毛澤東知道諸葛為什麼沒有成功,只有毛澤東有資格指出孔明的錯誤竟然在於隆中對的分兵」。求這句話的一依據,毛主席什麼時候說的,誰能告訴我詳細內容,諸葛失敗真的像毛主席說的那樣隆中分兵?


前面有同志說對了,確實是來自 《毛澤東讀文史古籍批語集》 。

這本書不好找,咱家是以前在SC的時候收了一本。

主席的批語,體現了他本人的看問題的角度。

咱們給他只能是抬轎子的,根本沒資格和他對話。

以主席的一貫嗜好,是特別喜歡爭奪、掌握戰略主動權和戰役主動權的。如果打運動戰,他則喜歡在活動中捕捉戰機,並在疲敝敵人之後再進行徹底地狼狼地(SC老梗,非錯字)打擊。

就這個評語而言,他的看法咱家的理解是:

一次作戰,要解決多個問題,怎麼搞?那就一次解決一個,不要同時搞。力量沒有絕對優勢的時候,要反覆利用時間和空間來轉換力量配置的,尤其要注意戰役組織,要簡潔,不能複雜。想把部隊分成幾個部分,同時解決幾個問題,除非運氣特別好,否則很容易陷入局部力量不足的情況,最終導致不能掌握主動。

事實上,王德同志在《華東戰場參謀筆記》里也曾提過主席類似的看法。在解決解放戰爭華東戰場的問題的時候,主席說過:

手段是為目的服務的。

也就是說,搞戰略策劃和戰役組織的時候,一定要牢記我們的目的是什麼,要解決什麼問題,然後才是解決問題的手段。而不能本末倒置,把解決問題的手段,當成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了。

這就有點利德爾哈特在《戰略:間接路線》里的意思了。

其實軍事上的規律,古今中外都是融會貫通的,道理都只有一條,實現的手法個人有個人的風格。有些東西在歷史上反覆以不同面目出現,是有其規律性的,是值得重視的。

最典型的,如果宋太宗能在高粱河之戰之前看到幾百年以後的那本《坎尼戰》,估計是一笑了之,暗罵幾句"迂腐」。

但等到他在雍熙之役準備期間再看這本書,他就絕對要拍大腿,說一句「甚妙!」了。

PS:

其實看了這個評語之後,還可以對照這個評語一起看,就不難發現主席的嗜好了。

主席的這個評語,如果結合利德爾哈特在《戰略:間接路線》的最後那個談戰略模式的部分來看,不難發現,兩者的思想是互通的。

以下摘引:

為了代替那種以集中兵力進行集中打擊的單一思想,我們提出三種方案,可以根據情況任選一種:

一、使兵力分開前進,但是都指向一個目標

二、使兵力分開前進,但是依次指向幾個目標。(這時,在每一個行動之前都要採取預備性的措施,以分散敵人的注意力和兵力。如果我們有同時威脅幾個目標的可能性,足以大大分散敵人的注意力,因而使他感到困惑,這樣就不必採取預備措施了。)

三、使兵力分開前進,但是同時指向幾個目標。(在新的戰爭條件下,在幾個方向上奪得局部性的勝利,或者甚至只是同時威脅幾個目標,其積累起來的效果,與在一個地點取得完全勝利的效果,可能要大得多。)


------《戰略:間接路線 第四編 軍事戰略和大戰略的基礎 第十九章 戰略的理論》

我們再看看拿破崙和毛奇的典型做法:

左:拿破崙式

右:毛奇式

真所謂,英雄所見略同啊!


二更:

想看KMT方面的分析嗎?

嗯~

中國歷代戰爭史,是先囧統 (空一格)常凱申大元帥掛名主編,由台灣三軍大學組織編纂組,歷時十六年而編寫成的一部軍事通史。

本書的第四冊第八卷就是三國時期的戰爭,其中的第八章第五節就是猇亭之戰。

大家可以自己去看其中的申論部分的分析。

坦白說,對照太祖的點評,咱家覺得是非常low的,滿頁都是書生之見,沒有一針見血的指出矛盾所在。


如果單列出這一句話來看,大家還記得「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嗎?

真神有句話,叫「抗日戰爭快不得,解放戰爭拖不得」。為什麼拖不得?因為夜長夢多、遲則生變啊。

蜀漢的政治任務,實際上與解放戰爭相仿。劉備奉炎漢正朔,堅持「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搞光復統一,當然越快越好,越往後推,社會輿論對「天道有變、神器更易」的認同度就越強,對分裂局面、乃至於新政權的接受度就越高,而炎漢的政治號召力也就越弱。這是諸葛堅持北伐、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本質性原因。也是蜀漢自始至終的政治宿命。

另一方面,巴蜀天險乃四塞之地,利於憑險割據,不利於出兵進取,佔領荊州,並採取北伐、東進兩路兵馬分進合擊的部署,才有可能在中原和曹魏一較高下,而這勢必又會侵犯孫吳的權益,從而失去政治盟友。

荊州對蜀漢來說成了孤懸之地,對盟友孫吳又被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接好孫吳以待天時的政治布局已經岌岌可危了,政治的危局又演變成戰爭的危局。孫吳圖荊州,只是個時間問題,關羽的冒進正好提供了可乘之機。

經此一變,蜀漢實力被大幅削弱,政治地理格局也變得更不利於統一大業。

然而,倘若我們回到隆中對的發生現場,便可以發現實在不能對古人侈想太多。

請諸葛出山的時候,劉備已近於末路窮途,其對自己的政治規劃,也並未高遠到直接稱帝的地步。

隆中對的原話是「欲信大義於天下」,這個理想的現實根基有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獻帝猶在,劉漢未亡;第二部分是曹氏當國,奸臣竊命。

在這兩股勢力的鬥爭中,劉備找到了自己的使命,那就是滅曹興漢,輔佐以獻帝為君王的劉漢王朝。

這裡面,是看不到劉備稱帝這一環的(劉備後來稱帝也尷尬,只能借口獻帝已死)。

當時的有識之士,多少都看到漢室難再復興的現實,嘴裡喊的主義也未免言不由衷,像周瑜、魯肅這樣的大戰略家,亦是建議孫氏另起爐灶。

那麼諸葛是怎麼想,他對劉備的規劃又是什麼呢?

跨有荊、 益, 保其岩阻, 西和諸戎, 南撫夷越, 外結好孫權, 內修政理; 天下有變, 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 洛, 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

政治勢力上,把能占的都佔了,然後通過政治、外交手段,鞏固一種不統不獨的偏安局面,藉此待天時。

也就是說,這種戰略規劃,基本上已經徹底淡化了劉協漢室的存在感,變成了一種完全基於現實利弊的縱橫家政治格局。

對於能否再次走向統一天下這種事情,充滿了投機色彩。

但這並非是諸葛的局限性,恰恰正是隆中對,給劉備提供了一套非常具有落地性的操作方案,是後的天下大局,也基本上呈現出了隆中對所預言的 發展態勢。

至於後來的蜀漢之敗,原因非常多,實在很難委責於隆中對這個創業初期的戰略規劃。因為對此時的劉備而言,根據地不是大小的問題,而是有沒有的問題。

再說說真神的事兒。

真神一度面對過近似於蜀漢的局面,然而他有很多優勢卻是蜀漢所不具備的。

國際環境上,一方面是共運,另一方面是日本侵華,在客觀上利於中共,牽制了國府的注意力。進一步講,中共可以趁此搞輿論戰,打出民族統一展現的旗幟,佔取道義的高地。蜀漢可有類似的發展空間?

國內政治上,國府的腐敗、日軍的侵略、加上各種天災人禍,提供了非常廣泛的不穩定因素,這也讓新政權的發展成熟有了可乘之機。打土豪、分田地所起到的裂變式發展,更是將基層的力量充分爆發出來,所以中共可以越打越大。

反觀劉備,通過不宜公開的手段奪人城池,已經侵蝕了他的政治號召力,令蜀中猶疑,基層工作更是不可能取得中共的成果。至於曹魏之於國府,政治威信更是不在一個層次上。

凱申公向有運輸大隊的美名,因糧於敵,確實有操作空間。諸葛北伐的時候,可有這麼好的資源?如果說北伐敗在運輸輜重上,就戰略層面似乎也並不過分。

因此 ,真神的言論多半是所謂以史為鑒,與其說是談史,倒不如說是談當代。


公眾號:凱鵝

好書分享/電影分析


毛澤東的確是這麼說過,在 《毛澤東讀文史古籍批語集》 中。(毛澤東談諸葛亮的戰略失誤_大粵網_騰訊網)

雖然強調「評價的資格」有點「你行你上啊」的邏輯,但是軍事生涯一統天下的戰略家畢竟是兵家內行,有時候確實能說到要害,比如李世民說曹操「一將之資有餘,萬乘之才不足」就確實很有道理。歷史人物不是神,不會沒有任何缺陷,只是這些問題由軍事名宿指出來,更容易服眾而已。


這裡要提一下,很多網站的小編解讀說諸葛亮「三分兵力」之一是指的諸葛亮北伐,這是他們自己誤解了,太祖熟讀二十四史,水平可沒這麼差。毛澤東說的「劉備、關羽、諸葛亮三分兵力」,是指的劉備第一波入川打成了僵持,隨後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從荊州調兵增援,這樣又帶走了荊州方面不少有生力量。

現在很多人說,隆中對失敗的責任全在東吳,因為他們就是要背信棄義打過來。那麼問題就出來了,假如吳國就是要打你,你怎麼辦?指望關平、趙累等人幫關羽出主意、對抗魏、吳所有一線名將嗎?但西川千里迢迢,增援旦夕難至。其實這個問題,215年已經爆發過一次了,呂蒙突襲荊南,四郡都給打下來了,劉備才趕來,最終也沒能收復長沙、桂陽。

當時的長沙太守廖立此後就抱怨說:「 「軍當遠出,卿諸人好諦其事。昔先帝不取漢中,走與吳人爭南三郡,卒以三郡與吳人,徒勞役吏士,無益而還。既亡漢中,使夏侯淵、張郃深入於巴,幾喪一州。後至漢中,使關侯身死無孑遺,上庸覆敗,徒失一方。是羽怙恃勇名,作軍無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後數喪師眾也。」

也就是說,爭奪四郡無功而返,使得劉備耽誤了爭奪漢中;之後爭奪漢中,又使得劉備無法兼顧荊州局勢,可見保證益州的同時又要分心荊州,的確是困難重重的。之後沒有任何割據政權,是橫跨兩川和湖廣的版圖,這應該也是原因之一(陳壽把這句話完整摘錄了,頗有可能就是認為這個評論有可取之處)。


毛澤東對諸葛亮的軍事行動還有一個評價,也很有道理,那就是第一次北伐的時候說:「初戰亮宜自臨陣。 」 雖然諸葛亮用兵歷來以謹慎聞名,但是最應該謹慎的一處卻沒有足夠謹慎,那就是將全軍的要害安危交到了馬謖的手上,指望沒有經驗的馬謖能頂住五子名將張郃,失敗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並且後來諸葛亮就吸取了教訓,之後 「自街亭敗後,每出,亮必在軍。」 ,並親自領兵大敗司馬懿。


最強王者噴超凡大師套路不對,一群英勇黃銅出來評論。


我看你們都有點上綱上線了,從太祖的批註來看,也就是看到某一段了隨手寫就,實在談不上深入嚴謹。以太祖之才,真要認認真真從昭烈帝當年的實際情況入手來分析隆中對,肯定比這一句話點評要客觀的多。

從隆中對的執行情況來看,直到建安二十四年,基本上都實現了諸葛亮三分天下的大戰略意圖,作為呼應的關羽更是超額完成任務。從理性的角度講,實力較弱的一方在三方博弈中最佳的策略就是聯合弱勢盟友削弱強勢盟友直到達成平衡,冷戰中的中國就是最好的範例。如果東吳能抓住華夏震動曹操收尾難顧的時期在合肥方向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三國鼎立之勢恐怕還要持續很久,可惜真實的世界裡想像中的理性決策往往不存在,蜀漢又怎麼能控制歷史的走向呢?

從太祖這邊來說,技術進步對戰爭形態的改變是顛覆性的,沒有火器的大規模運用把人類從體力的限制中解脫出來,長征成功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更不要說西方先進思想的輸入,才讓太祖有機會建立TG這種超越時代的現代組織機器。而中國革命的成功更有賴於三千年大變局帶來的極其複雜的社會矛盾,這點在《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中有著精彩的闡述,而這些條件都不是三國那個時代所具備的,脫離時代談戰略,無異於緣木求魚。

看隆中對,很多人肯定跟我有一樣的心路歷程:小時候看,驚為天人,幾百字把天下大勢都說透了;年少輕狂的時候看,嗤之以鼻,特別看不起「天下有變」這種機會主義心態;等有了一定閱歷,感受又深一層,更能理解武侯實事求是的態度和苦衷。年少時,都覺得自己是主角一切為我所用,經歷了世事,才知道人力有時而盡,現實中的每個挑戰都是一場沒有攻略不能saveload而且只能玩一次的遊戲,「待天下有變」才是常態。今天對隆中對的批判,好比購車顧問諸葛亮給屌絲青年劉備制定了一套如何在車型升級年份的淡季利用槓桿強上BBA的方案,圍觀群眾卻質問為什麼不加錢上卡宴一樣可笑。政史教科書一直強調「歷史局限性」,孫子兵法明裡暗裡都在提醒我們不要濫用自己的力量,要儘可能有節制地使用力量,講的其實是一個道理:現實世界裡,形勢比人強才是常態,決策者們往往面臨的都是如何沒錢強上bba的問題。

所以啊,與其說這個問題反映的是太祖如何看待隆中對,不如說反映的是我們在分析問題時容易犯教條主義和小資產階級庸俗的光環崇拜症的現象。

——————————————————————————————————

另外再提一句,像太祖這樣對於重大的社會問題進行思考並形成系統的理論和實現路徑,並在未來數十年的激烈鬥爭中得以實踐並證明其正確性,在人類歷史上都是很少見的,千萬不要把中國革命的勝利當成人類歷史的常態。

@經略幽燕我童貫


說實話主席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他在用他自己的標準要求諸葛村夫。

三國說到底只是封建軍閥混戰。軍閥之間的戰爭其軍隊的組織能力 戰鬥力基本都是一個檔次, 並不像TG對炮黨這樣有檔次性的軍隊戰力差距。 而當時曹魏獨大已經是不可逆的了。這樣的情況下,除非曹魏自身出現極大的戰略和政治失誤,不然僅僅依靠多半個荊州的人力物力 ,無論怎麼集中兵力也是不可能擊敗曹魏的。所以,向益州擴張 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增加自己的人力物力基礎 是必然的選擇。這樣才有可能在曹魏政權出現問題的時候逆襲成功。


首先毛澤東是完全有資格說這番話,但是毛澤東說的這番話的結論卻是錯的,因為沒有考慮到特定的歷史事實:隆中對發生時,劉備混的很慘。

孫子兵法有言:「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
陝北的紅軍和新野的劉備軍都可以看成是徹底的死棋,而翻盤都是因為「奇正之變」里的「奇」。

紅軍三萬殘兵困於無霜期50多天的陝北(陝北高原可以說是中國自然環境最惡劣的地區之一),經濟上都難以維持(這也是西路軍西征和紅軍東征山西的原因),而常凱申在不斷的整合KMT;
劉備去見諸葛時,曹操正在剿滅二袁,平定了當時生產力和人口占絕對優勢的北方,而劉備還在替劉表看守新野北大門。
繼續發展下去,紅軍和劉備看上去穩輸。
結果,西安事變、劉表病逝以及赤壁之戰都是「奇勢」,讓紅軍和劉備集團絕處逢生。

最初劉備在新野的困局不會比長徵到延安的紅軍好多少。
甚至因為寄人籬下反而要更糟。
隆中對發生時劉備已經46歲了,劉備很焦慮,不僅焦慮在一事無成,也焦慮年齡,因為他的年紀超過了當時的平均壽命(這也是他收寇封為假子的一個原因),如果劉備因為年齡過世,他的夢想、名聲都會成為泡影,軍勢更可能會因為失去主心骨而瓦解或被吞併。
諸葛亮也懂得劉備的焦慮,同時也焦慮於北方魔王的南下威脅。
所以,隆中對的本質不在於兵力布局,而在於「等待奇勢」甚至「創造奇勢」來幫助劉備快速翻盤。
在這種戰略指導下,借屍還魂得到荊州,引狼入室得到益州都是「奇勢」的具體「奇」方案。
這時候劉備集團最需要的是發展、發展以及快速發展。

生存才是第一問題,然後才會考慮生存的好不好。

46歲時的劉備除了「名」外什麼都沒有,直到他請來了諸葛亮,
然後七年後,他到53歲時,已經「跨有荊益」。

發展過快是好事也是壞事,因為劉備集團發展過快,導致自己人太樂觀以及被江東鑽了空子。
一聲嘆息。

行文風格太散,
但結論我想說的是:隆中對的戰略決策,對當時窮困潦倒的劉備軍真的是救命良藥。
除了NTR曹丕外,沒有一個比隆中對更好的讓劉備集團快速強大起來的辦法……


毛幾句批語,也所說不多,我個人不同意這個說法。


西川和荊州相隔遙遠,是客觀情況,這有什麼辦法,翻翻地圖,全圖沒強人占的地方還有多少?有的選嗎?

隆中對原話:

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總結一下就是,能占的地方佔了,然後自己不要亂等曹魏外患內患時再伺機動手,蜀吳魏在219年時人口比例約為1:2:4, 蜀的實力最少,雖然仗著劉備手下的一眾青壯兵勇,賬面上看還不那麼劣勢,但是實際上硬實力是非常劣的,隆中對里吹上天的西蜀,在當時除去成都平原一塊算是富饒外,別的地方真的很窮很一般,乃至還要費事和蠻子搶地盤,大片土地耕作條件基本木有。作為最弱的蜀漢,所採取的策略自然是能吃就吃下,然後伺機北伐。一切都往最好的情況打算,假設了什麼「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還要等「天下有變」

荊州的經濟實力也好,人文實力也好,都是比益州和漢中好的,而且最重要的是,荊州西北是襄陽,襄陽之北就是核心經濟大城宛城(今南陽,兩地相隔K字頭火車兩站),宛城之北就是許昌(南陽到許昌K字頭火車三站),荊州遠遠比益州接近曹魏政治經濟中心,一旦有合適機會,比漢中出兵更能事半功倍。

毛說蜀漢分兵,可是不分兵還能有什麼辦法,不佔漢中,就無法逼近曹魏經濟政治次中心長安,出兵搶佔漢中也是沒辦法的事。

截至218年,隆中對中,所有目標都已實現,而且憑著劉備一流水準的發揮還順利佔據了漢中,逼近次中心長安,更偷襲掉可以連接漢中和荊州的上庸(今十堰,和南陽及襄陽搭界),使得蜀國形勢一片大好。作為弱勢一方的蜀國,自然要趁機撈一把,仗著中原帶去的兵卒尚健,過期不用逾期作廢。於是有了關羽北伐,而這次北伐是蜀國大挫的關鍵。

隆中對裡面,說的很清楚,外結好孫權,然而關羽什麼態度就不說了。樓上說,分兵以後關羽必然鬥不過東吳一干人等,可是孫劉衝突並不是必然發生的,因為1+2還是小於4的啊,江南成為魚米之鄉那要等東晉以後,比起中原孫權的地盤也算不上什麼高質量,孫劉是有共同利益的,而且孫權還是劉備大舅子。然而關羽蠻橫的態度和自大葬送了這一切,本該對孫吳罵不還口打不還手低聲下氣都來不及,結果處理的很僵,更甚的是關羽北伐圍攻襄樊長達四個月之久。作為偏師,本該能得手得手,不得手就收手,關羽內心過於膨脹,圍城還要打援,打援還要打兩撥援。荊州之敗,關羽負主要責任。當然劉備諸葛亮沒有意識到荊州處境險惡也是不小的失誤。神乎其神的諸葛本應該明白,孫吳不比蜀國,硬實力對曹魏並非完全沒有一戰之力,是完全可能偷襲盟友壯大自己的。而且比起蜀漢的一系列勝利,孫權這邊卻是在合肥一次又一次的送人頭,蜀漢搶眼的表現和傲慢的態度,換誰是孫權都會覺得這時需要壓制一波隊友了。

弱勢的蜀國丟掉荊州和隨後丟掉上庸,使得本來靠機會吃飯的路線大受影響,本來K字頭六七站就能去許昌的路,變成了茫茫秦嶺,還只能夠到長安,也損失了荊州成熟的土地和相對益州高素質的人才。難度標準暴漲兩個等級,隨後的夷陵戰敗更讓獲勝成為天方夜譚。如果一定要找個給蜀漢背鍋的,那就是關羽。但是蜀漢失敗的原因,終究還是實力太過弱小,容錯率太低。平民帶出來的一眾人馬,還想要多少個能獨當一面的一流將帥,還想要多少富庶又地勢好的地盤。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唐國強嘲笑一千七百年年前的自己


毛澤東指出希特勒伐蘇失敗也是因為分兵,在他老人家看來,一切軍事上的失敗都是因為分兵或兵力不足。
戰略的奧妙在於兵力的集中


來,跟我一起念: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再念一段: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主席指出分兵是錯誤的,確實有道理。問題在於,不分兵就能成功嗎?

不分兵,蜀漢是全軍在蜀中?還是全軍在荊州?

假設將荊州送給孫吳,蜀漢全軍在蜀中,怎麼打得出去?

蜀道之難,諸葛亮和他的後繼者都嘗試過了,以失敗告終。

當年劉邦全軍在漢中,確實是打出去了,問題在於,項羽主力在東,當時已經和田齊幹起來了。關中又被分給三個人,成為了三秦,因此才有了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機會。

魏國怎麼可能給蜀漢這種機會?

總不能指望魏國自亂陣腳,關中兵力被抽走,統率權一分為三吧?並且荊州送給孫吳之後,孫吳還要能達到田齊的水平。

事實上關羽北伐,水淹七軍,威震中原,已經幹得非常漂亮了。

問題正如主席所說,千里之遙,二分兵力,關羽這邊都開始了,劉備那頭還沒準備好呢!

孫吳奪取荊州之後,蜀漢與孫吳也多次打算合作北伐,結果更是千里之遙,兩家政權更是同床異夢。配合程度上,還不如關羽呢!


如果說劉備不奪蜀中,全軍在荊州,靠那塊小地,劉備他們還能活幾年?


所以只能說這是天數啊!

隆中對裡面那個「天下有變」四個字,在劉備、諸葛亮活著的時候,就一直沒出現。等到這機會出現的時候,蜀漢早就失去了荊州,也沒有領導者能抓住這個機會了。

所以說羅隱的點評寫得非常好「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單從空間的角度上說,蜀國盛期版圖包含益州荊州。荊州東部的江夏江陵為一體,包括荊南四郡,面對的是下游的東吳。襄陽上庸為一體,直接面對宛城南陽地區的曹魏。然後是從夷陵入蜀的這條通道。北部漢中地區面對長安天水地區的曹魏勢力。蜀國國力有限,很難在雙線甚至三線同時保持優勢。而這三條線很難互相支援。漢中位處於崇山包圍之中,易守難攻,也相對封閉。從漢中往上庸有一條較為良好的通道,但是路途遙遠。上庸襄陽地區往江夏地區也有較遠的路程,互相之間馳援速度較慢。太祖所說的分兵的錯誤確實存在,但是很難有一個比較穩妥的解決辦法。

上庸為現在的十堰,江夏是現在的武漢。這兩點放到現在,動車都有四個小時左右的車程。放到古代的交通條件……難以想像


毛就這麼說了,誰讓他坐擁九州,比豬哥最頂峰的一個半州牛比至少五倍以上,你還能咋的。。。

知乎說法是:人家才是「戰略用兵」這個問題上的專家。


沒必要太迷信某些大神

教主前面那個隆中對的評語見仁見智不好說,夷陵之戰那個評語簡直就是日了汪了。因糧於敵打運動戰,按教主的尿性,估計又想玩無後方千里躍進大別山,陳數下江南了。我等肥宅沒資格評價他老人家,一代名將粟裕總有資格了吧。

一, 敵人尚擁有相當機動兵力,佔有某些交通線和所有交通中心與戰略點,及運輸工具技術條件等,在兵力轉運軍需補給上較我軍便利 。

除了正面和劉備對峙的陸遜的荊州軍,在他的側翼還有北上支援的步騭交州軍過萬人,而且在長江湘江流域作戰,水軍占絕對優勢的吳軍擁有絕對的機動和補給優勢。歷史上劉備派了馬良去結好武陵蠻,在陸遜軍側翼起兵,然後很快就被步騭軍滅了。

二, 在群眾條件與地方工作上得不到較好的配合,行動上不易保守秘密,往往是喪失戰機;而且由於補給(糧彈等)困難及不及時,以及傷病員之安插,亦大大影響各級指揮員決心的貫徹和下級指戰員戰鬥勇氣的發揮。但敵人則控有要點而可收容其傷病員,我之傷病員則大部為敵殘殺或落人敵手。

劉備原本在湘江以西的江陵武陵零陵有一定的群眾基礎,但是由於叛徒潘濬的努力,群眾基礎受到極大的破壞,堅持敵後抵抗的樊胄和習珍筒子也已經英勇就義了。

三、華野現有裝備在無正常補給情況下,不僅不能發揮其作戰能力,且在某種情況下重裝備卻變成了拖累。如不要這些重武器,則在敵人築城能力較強的現狀下,不僅難以速決,甚至不可能攻堅。

如果東吳軍玩堅壁清野,把人口和糧食集中於有一定防禦能力的城鎮塢堡,如何解決?

四, 大兵團在新區運動,最嚴重的事為糧食問題。敵我往返拉鋸,雙方均須求大量糧食,形成與民爭食。如是每個連隊每天都向群眾要糧(因情況等關係很難完全做到統籌),侵犯了群眾利益,更影響到群眾之發動。回憶四五年我軍在天目山時不足兩萬人,控制縱橫近五百里地區,僅三個月之久,已弄得民窮財盡,在戰鬥最緊張時(孝豐戰鬥)連貧僱農之糧食亦搜刮殆盡,至今在該地人民中尚留下極深刻之不良影響。

劉備的東征軍少說也有四五萬人馬,而以三國時代湘西地區的人口和生產力水平,呃,就算只派個一兩萬人馬去湘西,估計用不了多久就要吃人肉了。。。


如果是太祖,也許就不會要荊州這塊毒糖了,諸葛亮看準了荊州的戰略意義,但是,那塊易攻難守之地,除了他自己,誰能守得住。歸根結底蜀國的實力不足以支撐諸葛亮的戰略意圖,所以荊州要不要,現在來看屬於學術而不是定論吧。天下九州,分一州給她人那是年少輕狂,不要荊州,符合太祖性格和習慣,但不是諸葛亮的性格。兩人風格太不同,而且時代,環境也不同,很難放在一起比較對錯。如果荊州多一個諸葛亮,那也許會好很多。


不能苛責古人,畢竟時移世易。
也不敢隨意品評太祖,畢竟我是凡人。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我覺得太祖有可能是借古喻今。
歷史的作用不正在此嗎?


當年的局勢中原東吳都有人佔了,除了益州還有哪裡可以安身立足。劉備當時寄人籬下,當務之急是先找個容身之地。


我覺得,可能意思是讓劉備一開始就放棄荊州,全力經營西蜀,把荊州給孫權,然後一起北伐吧

這樣因為孫權不是最弱的一個,也不會破壞同盟

只不過滅曹魏後蜀漢的地盤也沒孫權的大,這種局勢下也就毛等少數人能翻盤


諸葛亮能怎麼辦?給劉備的開局之爛,諸葛亮也很絕望啊!


推薦閱讀:

孔子為什麼如此喜歡顏回?
遼金元清官方用過哪些證明正統性的方法?
如何評價錢穆?
為何秦漢時期這麼多人名字裡帶「嬰」字,有人知道其中的緣故嗎?
共產主義的成功之道為何?

TAG:歷史 | 文學歷史 | 中國古代文學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