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醫療存在「盲目輸液」的問題嗎?

最近,衛計委發布了《合理用藥十大核心信息》:http://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3/12/11/019590811.shtml
其中有一條「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的原則。」 遭到大家瘋狂轉發。
剛剛看到朋友圈裡一位醫科相關專業的朋友(在讀本科,並未完成所有專業課程)發的狀態,也是討論這件事。但是我對她的言論實在存疑。

1. 輸液對孩子真的具有如此大的危害嗎?不論輸的是什麼?那麼什麼情況下才應該給孩子輸液?
(我問我的同學 她給的答案是無論輸的是什麼都會造成傷害。)
2. 美國醫生是禁止給病人輸液的嗎?
3. 剛看了很多相關報道 發現很多媒體都將「濫用抗生素」和「盲目輸液」聯繫起來。可是輸液輸的種類並不僅僅只有抗生素,還有葡萄糖 生理鹽水 等等。這一類藥物會對身體造成的影響和抗生素或者其他藥物相同嗎?
4.我對「中國人平均每人8瓶」這個統計數據持保留意見。8瓶裡面包括生理鹽水和葡萄糖等嗎?這8瓶藥液裡面包括哪些種類?哪種佔比最大?

望醫科相關專業回答,謝謝。另外本人長期不怎麼碼中文 語言表達可能不大清楚 望各位多擔待。


#我也不知道這位醫學生在國外究竟遇到了什麼讓他有這樣的想法。國內的輸液濫用主要表現在門診一些自限性疾病使用靜脈藥物控制癥狀上,因為口服藥物起效來的慢。
臨床上住院病人用到靜脈藥物的時候非常多,那位同學說什麼美國除了重大疾病不輸液,我只想問一句美國的藥商每年生產那麼多靜脈製劑難道都是賣給中國不成?美國人民平時很少急診輸液是因為美帝急診貴的要死,如果因為突然的感冒腹痛腹瀉嘔吐等等去醫院輸液解除癥狀花費是國內花費5到10倍(這還不算匯率),美國高額的急診開銷促使大多數中產階級家庭每月花費不菲的資金去做健康諮詢以避免在急診上的開銷。而國內國內急診相比之下簡直能讓老美高呼共產主義優越性,一些普通的癥狀在門診輸液開銷也就最多400元(不包括檢查與挂號費用),患者也樂意去做這樣的治療(那些平時口口聲聲說輸液不好的人真到上吐下瀉的時候要求輸液治療比誰都積極)。所以說真正促使國內門診輸液治療泛濫的原因是低廉的急診費用。
而國內醫生是什麼態度呢?一開始國內醫生是不以為然的,輸液治療效果來的快,患者滿意度高,何樂不為(有些人拿藥品回扣說事,其實口服藥和靜脈葯都一樣,沒有差別)。倒是護士怨聲載道,輸液給她們增加了許多勞動量,而且萬一一針打不上還有受到人身攻擊的危險。
漸漸的,伴隨門診輸液越來越多,人手卻沒有跟上來,輸液的一些併發症也越來越多,比如對於心臟不好的病人輸液過快導致心衰的,藥物過敏等等,這些問題的源頭是醫務工作者人手不足,輸液過程監護不到位造成的(去大醫院輸液大廳看看就知道,兩三個護士看管近百名患者輸液,根本達不到監護要求),並不是輸液治療本身的錯。加上抗生素濫用的問題現在衛計委要求醫院在輸液大廳急診大廳豎起輸液「危害」的宣傳畫,以求改變患者的習慣。各方媒體也在配合國家政策各種「黑」輸液,有點矯枉過正,妖魔化輸液的感覺。
輸液的危害究竟有哪些?刨除靜脈藥物的不良影響僅就輸液治療這種方式來說對身體可能的損害是:1.輸液本身是創傷性操作,需要刺破血管這本身就是一種損傷,而任何一種有創治療方法都有感染的風險。當然,輸液的感染風險極小。2.最近被提的最多的就是輸液液體中的懸浮顆粒,有相關研究表明輸液的塑料包裝袋中存在懸浮顆粒,可能對末梢循環血供和血栓形成帶來一定風險(這個問題我沒有找到相關文獻,有多大風險不得而知)。最近衛計委好像蠻重視這一塊,把我們的各種液體都換成了玻璃瓶(我也不知道那幫傢伙有沒有對玻璃瓶墜落風險做過評估)。
這個世界紛紛擾擾,在這最常見
各種利益因素干擾,究竟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我不敢輕易的下結論,有一點不舒服就去輸液自然不對,但全盤否定妖魔化輸液也不是理智之選。作為患者而言,與醫生溝通共同制定治療方案才是目前最好的方法吧。
至於什麼孩子不能用輸液,用了大腦停止發育七天什麼的,完全是無稽之談。幼兒生長發育不完善,受到致病因素侵襲的時候更容易失代償,需要人為的及時干預,輸液對快速糾正失代償狀態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輸不輸液的問題,已經成了廣大醫務人員和廣大民眾的觀念問題了,小時候爸媽就有這種概念,感冒了,吃點葯休息一下就行,如果發燒了,就要去打小針(肌肉注射),如果燒過了38.5度,就得去輸液。這說明,在部分民眾心中,輸不輸液,是和疾病嚴重程度直接相關的。現在在臨床上,使用一種藥物,輸液似乎成了最便捷,醫務人員最容易操作的辦法,有時去會診,建議某種藥物肌肉注射使用,就會有醫務人員問了:為什麼不輸液?答肌肉注射不是更方便么?又回一句:誰說肌肉更方便的?

1.輸液相比於其他給藥方式,有沒有危害,有多大危害?
有,口服藥物需要在胃腸道吸收,大部分要經過胃,進入小腸,再吸收入血,在此過程中要經過多層生物膜,生物膜是有屏障作用的,也就是說可以過濾分解掉一些物質;肌肉注射是通過肌肉組織吸收入血的,肌肉組織也有一定的屏障作用,而靜脈注射,則是各種物質直接入血,雖然輸液器中有微孔濾膜,但只能過濾掉難溶物質,水溶性的物質都會進入血管,如果藥物製劑工藝不精,雜質較多,或者藥物本身就是多種成分混合的,就有更大的機率出現各類反應,此為第一層危害;靜脈注射畢竟是一種操作,靜脈穿刺會造成疼痛,如果穿刺失敗反覆穿刺容易造成感染,靜脈置管長期留置更是很大的感染源,尤其是中心靜脈置管,是MRSA(甲氧西林耐葯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臨床幾大殺手細菌之一)導致敗血症的獨立危險因素,有些藥物反覆輸液容易導致靜脈炎等等,此為第二層危害;靜脈輸液操作複雜,費時間,價格一般也較口服劑型更貴,比如在美國,患者營養支持,如果給一袋全腸外營養(TPN),大約需要花費500刀,但如果給腸內營養,只需要約5刀一袋,價格差距盡顯,此為第三層危害。

2.那麼輸液相比於其他給藥方式,有沒有優勢?
有,優勢換個角度就是劣勢,劣勢換個角度也是優勢,靜脈輸液沒有吸收過程,發揮作用很快,比西方記者,哦不,比口服藥物大概快30-60分鐘,比肌肉注射大約快上15-30分鐘。但是靜脈輸液又分為靜脈注射及靜脈滴注,靜脈滴注相比於口服或肌注而言,速度上又沒什麼優勢了。
當然,對於某些疾病而言,這幾十分鐘的速度優勢並不是那麼重要,但對於某些非常緊急的疾病,比如呼吸心跳驟停,這時就需要爭分奪秒,有些藥物就需要靜脈注射。
此外,有一些藥物,口服和注射具有不一樣的藥理作用,比如硫酸鎂,口服的話是導瀉藥,如果靜脈注射,則用於治療驚厥、妊娠期高血壓、先兆子癇等,如果加入TPN中,則作為鎂離子補充劑。再比如萬古黴素,口服只在胃腸道作用,不吸收入血,用於治療難辨梭狀芽胞桿菌腸炎,而當用於MRSA引起的系統性感染時,由於溶液濃度有限制,只能靜脈滴注,不能肌肉注射。
最後的最後,還有一點,部分患者認為輸液比較好,比如有些患兒家長,認為「我的孩子都發燒39度了不輸液怎麼行」(可以結合本文開頭來看),還有的老病號(個人覺得有些甚至是住院愛好者),過一段時間就覺得身體不得勁,要來「輸幾瓶針水」,才渾身舒坦。

3.輸液等於慢性自殺,美國禁止輸液,凡是輸液都是有害的,這些說法對不對?
錯,輸不輸液不是原則問題,而是專業問題,就像衛計委所說,能口服不注射,能肌注不輸液,「不注射」的前提是「能口服」,昏迷的患者不能口服,小腸切除的患者口服沒法吸收,有些藥物沒法口服,有的疾病要爭分奪秒,有的患者或家屬拒絕口服,這些情況都是注射的指征。輸液也是一種全世界醫學都在採用的做法,只是什麼時候該輸,什麼時候不該輸,這個尺度,目前國內的醫務人員的拿捏並不是非常理想。但從管理者的角度而言,諸如什麼什麼病不準輸液,或者大醫院門診一概不準輸液,這種管理是粗放的,一刀切的,大醫院門診不讓輸,那是不是去小醫院門診輸,去診所輸?如果管理始終是這樣的,那麼醫療的改善將會更加舉步維艱。


很不幸,除了像非洲地區等,各國統計數據,均認為本國有濫用抗生素、濫用藥物的問題。


又想搞個大新聞,然後把我們醫務工作者批判一番,naive!

不排除有的醫院或者私人診所因為經濟利益的關係給病人盲目輸液,但是大部分還是有選擇性的。就像第一位朋友說的,門診病人我們都是堅持能不吃藥就不吃,能吃藥不打折,能打針不輸液的原則,尤其是現在對抗生素使用的管控力度越來越大,醫生也不願意冒著被處罰去給你開輸液。記得前段時間不是某省還出來了53種不宜輸液的疾病的文件,規範了輸液的範圍。

不過說實話,現在的人對於輸液持截然相反的兩種態度。第一種是覺得輸液好,好的快,效果明顯,醫生不給開輸液還要跟醫生急,生怕醫生不重視自己的疾病;第二種是談輸液色變,寧死不輸液,寧死都要自己扛,認為輸液對身體影響太大,最後病加重了。當然,濫用輸液是不好的,不過完全不用也不行,臨床住院的病人幾乎都需要進行輸液治療,這是特殊時期的必要手段。

總之,我相信我們今後的輸液會越來越規範,也希望大家能用正常的心態看待輸液。最重要的還是鍛煉身體,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比什麼都強。


確實,中國人每年的輸液量常年居世界第一,我國也成為名副其實的「輸液大國」我國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導致死亡的人數在39萬以上,其中,每年約有20萬人死於藥物不良反應,保守估計,每年我國最少有10萬人在輸液後喪命。
每當秋冬季節,感冒高發時節,去醫院看病的人,總會弔上幾瓶水。而從效果上來說,輸液也確實比吃藥更快。幾瓶水下來,暈乎乎的頭立刻就清醒了。由於現代社會,人們工作節奏普遍比較快。吃藥這種方式,雖然更加有益於健康,但由於療效慢,並不為人們所樂見。
其實對於目前的這種情況,部分醫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們並沒有完全去告訴病人其中的危害。還有一方面是患者的醫學常識的匱乏,過度輸液的背後彰顯醫療生態的惡化。


本人在醫院工作,首先聲明不是中醫黑。

輸液治療確實中國特色,抗生素的療效畢竟是明確的,過沒過度這裡先不討論。我想說的是另一類。

在下一直納悶,那些針對老慢病的:葛根素,金盞花,血栓通……雜七雜八的中成藥而且是靜脈用的,有確切療效嗎?

高血壓糖尿病這些老年病,口服西藥的效果是遠大於靜脈用藥的:降壓,擴冠,減低心肌耗氧,增加胰島素分泌……哪一項也不含糊。而中成藥的靜脈製劑等藥品,改善和不改善之間是很曖昧的,甚至奏效是因為心理作用。

而老百姓也迷信這種輸液,一段時間了自動去住院,口號是:我得去疏通疏通血管。你那是下水道嗎?

我只知道,靜脈用藥的利潤遠大於口服藥,當前的醫院和醫生依賴於這些葯,不然不能養活自己,也難於繼續給大眾提供醫療服務。

去醫院遇見要你輸液就認了吧,就當是和尚來化齋,布施點香火錢,不然廟倒了和尚跑了,想拜菩薩就拜不到了。


實話實說,確實存在。被大餐搞得抓狂是家常便飯。但是,最討厭的就是走極端,要麼竭力鼓吹,要麼一棍子打死。


存在。
一切疾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不能離開任何整體。包括心理疾病,乃至金融體系,公司經營等等,都可以上升到整體來看。
就人體疾病而言,所有人體的反應,即不舒服,都是說明了我們還有能力進行反應。只不過根據孩子免疫力高低,會出現強反應模式或弱反應模式而已。

我們現在的很多治療方法,不管是用中藥還是西藥,都喜歡採取壓制,也就是不讓他反應的策論。表面上粉飾太平。家長們還挺開心,說孩子吃了妳的葯馬上不咳了,不發燒了,不鬧肚子了,第二天下午馬上可以去上課,逛公園。

這背後暴露出家長焦慮焦躁的心理狀態,家長的生活太忙太滿,節奏太快太緊張。結果孩子一生病,可家長還要上班掙錢,客戶還要跟,案子還要跟,這可怎麼辦?!
常見的狀態就是,心急火燎,回到家見到什麼都煩,只想癱坐在沙發上。急匆匆來到門診就是「今天晚上就要給我退燒!」
選擇的策略自然也是短平快。
這種情況,出門診太常見。
但是
這種短平快,急功近利的策略,帶來的是,孩子的身體原本可以依賴病狀(排病反應)清除的垃圾被塞在了黑暗的角落成為日後的隱患。而且
妳會發現孩子的體質就此變差了
變孬了
變蔫了

舉個身邊的例子
她是控制欲很強的博士後媽媽
一年前我見過這個孩子
小孩子剛開始每個季度發一次燒
媽媽強烈要求控制住孩子的發燒
於是連續三個禮拜輸液加連續四個月的中醫開的苦寒湯藥
現在終於不發了
媽媽見癥狀終於得到有效控制
於是走親串門之際見人常提起這段治療經過如何如何英明 治療如何如何有效
那天我正好也在
就看了一下孩子的神色形態
小孩子臉色發黃 瘦瘦皮膚乾乾的 精神狀態很不好 胃口也很差
一眼就知道是過度治療把孩子的正氣給害慘了
看著他媽媽滿足的神態
我什麼話也沒有說
一點要勸誡的念頭都沒有

以上。


存在。然而我們也不想的。。
昨天我出門診,一中年婦女帶小孩來看發熱。量體溫38.3℃。該婦女要求輸液,原因是不能耽誤小孩學習。我blablabla講了一大堆,認為完全沒必要輸液,結果該婦女直接甩了一句「我就說你這這麼年輕肯定不行,還不給我們輸液!退號了!」所以到了下午,為了遮掩我年輕英俊的面容,我默默戴起了口罩,繼續對別人灌輸我的沒必要緊急輸液的理念。。
然而在急診,我的這種行為是不合實際的。


記得小時候沒輸過液,也沒見別人輸過,但凡說輸液了就感覺這人一定是做了手術或得了什麼重大疾病。
以前發燒最多就是屁股打針,後來不知道為什麼一發燒就要輸液了。


我是個改行了的前醫生哈
其實,「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的原則」這個思路是對的,這是不容置疑的。
我用講故事來解釋解釋吧
我身體還是不錯的,只有一次,小學時候被同桌傳染了甲肝,住了院,輸了十幾天的吊瓶,好痛啊,有一天,幾個護士輪流給我扎針,怎麼也扎不好,我哭得死去活來,後來那天大家給我放假,沒有打吊瓶。吊瓶的危害出來了,好痛!
後來長大到現在,孩子都上高中了,只輸過一次液,那還是我當住院醫生的時候了。
有一次我覺得耳朵越來越痛,還會背氣,我知道,可能是得中耳炎了,就到五官科問同事,同事給我看了,說化膿了,都快穿孔拉。給開了滴耳油,大概兩三塊錢吧,抗菌素我自己解決。思來想去,最終選擇了青黴素,青黴素因為抗藥性的原因,用的劑量越來越大,我後來決定給自己每天用八百萬單位,讓科室小護士給我掛,皮試,開掛,掛了第一天就明顯好轉了,所以三天停葯,中耳炎就好了。
那麼作為一個醫生,為什麼我選擇非常非常便宜的青黴素呢?因為抗菌素的選擇上,最好從最低檔的用起,從窄譜的用起(有關低檔和高檔,窄譜和廣譜的專業問題,就不多做闡述拉),這樣可以有效滴避免抗藥性出現。同時分析中耳炎常見的致病菌,我估計青黴素對我來說會有效。從藥理上來說,抗菌素裡面,青黴素可能算是最安全的了,而且幾乎沒有什麼副作用。醫生嘛,總給自己用最好的葯,最安全的葯的哈。
那麼為什麼我選擇了掛水,而不是吃下去呢?
一,很多口服的抗菌素不一定能到達我的耳朵,或者耳朵組織的分布濃度可能不夠高,叫我把每種抗菌素的具體分布模式都給背下來也挺不靠譜的唉,我覺得還是輸液這種方式比較靠譜。
二,青黴素是不可以口服的,口服會被胃液分解掉,只能打屁股或者靜脈輸液。青黴素打屁股會更痛,而且不可能一次打八百萬單位的,那樣的話即使不出人命,屁股估計會變成兩三個原來的大小。那麼,就只有掛水了。
再講一個:
我的孩子,從出生到現在上高中了,沒有掛過水,除了防疫針以外,也沒有打過針。除了孩子先天身體不錯外,還有就是我們遵循了開篇提到過的原則。
可能是我們是醫生家庭吧,平時還是比較注意的,所以孩子生病最主要的還是感冒發燒,我會先給她喝一些熱水,吃點退燒藥和維生素,飲食方面加以調整,經常量體溫,一般也就過去了,有時候咽喉會紅腫,會咳嗽,我會給她吃一點抗菌素,最常吃的也就是羥氨苄青黴素,那種可以用水調出來有水果香味的粉末,好像沒有使用過超過二代的,反正一直到現在身體都很好。

所以說「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的原則」這個原則是千真萬確的對的,只是,經常有歪嘴的和尚,會把經書念錯而已。給病人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即可,任何的治療都是有利有弊的,我們應該本著良心,給病人最好的方案,這才是醫生應該遵守的吧。

同時,我也要為醫生說幾句。病人經常認為醫生用的葯太便宜是對自己的忽視,不給自己掛水是在敷衍自己,主動要求掛水,在醫患關係如此緊張的情況下,自然就會助長這樣的風氣了。


本人神經內科初學者,說一點所見所學。
話說當初我接的第一個患者,主訴頭暈,噁心嘔吐,走路左偏加重等等。既往腦梗塞病史,高血壓之類,具體記不得了。
當初小心翼翼地接,回了家還在想他。第二天告訴我一點都不難受了。我挺高興,心想這葯還挺好使,又一遍思考,我別漏了什麼沒考慮到。
後來,發現,患者越來越像來體檢的……後來發現,醫院裡有部分患者是過來打滴流通血管的,就是得過腦梗,什麼癥狀沒有,一年住一兩回院,覺得點滴可以預防再梗的,我的激情瞬間就沒了。
我想說,打滴流沒什麼預防作用啊,有人剛打完,沒幾天就梗的啊。
聽老師說,有很多滴流葯,是專門應對中國市場的,外國人腦梗,溶栓,雙抗,抗凝,就回家了,也就中國,還打點滴,還有療程這一說。
老師也常跟患者宣教,一年通一兩回血管沒有壞處也沒有什麼好處,還是有很多患者過來打,應該是長年的觀念吧,挺難改的。


今天是觀世音菩薩1000歲生日 轉發會有好運!
全身細胞更新一次需要7年!
你知道嗎? 晚上12點以後才是排毒的時間 還敢晚睡嗎?
可怕! Wifi和手機輻射讓准媽媽生下怪胎!
鹼性水可以治癒癌症!


這些你知道了嗎?!
聽著耳熟嗎?!


讓孩子的大腦停止發育3-7天 3-7天怎麼看出來的?

毒素?2-4年?


毒素是什麼鬼? 這不是養生專家最愛的辭彙么? 好像中國人都是五毒教一樣 一身毒啊排不幹凈啊。


你同學本科在讀?在美國哪個大學的什麼醫學相關專業啊? 讓他報上來 讓我們樂呵樂呵。

某野雞大學中國人開的養生班么?


你應該關注一下你朋友,可能他已經被歹徒綁架了,正在以這種形式傳達SOS信息。


輸液就可以拍照發朋友圈啦~


藥學生路過,現在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一講關於門診輸液的問題。
去年因為病毒性皰疹,嘴裡黏膜嚴重潰瘍,包括上顎及咽喉,苦不堪言,食不下咽,正逢期末考試,真是分分鐘想撞牆。在疾病的折磨面前,平時被老師們耳提面命的輸液隱患早就被拋之腦後,只求各種手段使疾病痊癒。儘管每次吊瓶都在祈禱不要發生嚴重過敏反應,但還是堅持打了五天吊瓶。
1.由於嘴巴潰瘍影響飲食,從而影響營養吸收,進而影響抵抗力,依靠抵抗力攻擊病毒效果甚微。2.就我有限的知識判斷,沒有注射給葯的幫助,單純依靠口腹給葯,藥物也不易到達病灶部位。3.面臨期末考試,要爭取獎學金,只希望儘快痊癒,否則影響學習工作。綜合考慮之下,我選擇了靜脈注射給葯治療。
面對病痛的折磨,我沒有勇氣堅持不接受輸液治療,也無從證明如果不輸液,病毒感染會多久痊癒。 根據我的個案,現在大家工作壓力大,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生病,所以很多人為了不影響工作學習選擇(甚至要求醫生)簡單粗暴的輸液。我們能做的就是強身健體遠離疾病。
基本疾病狀態下是否應該輸液治療,還是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進行全面判斷風險評估。還是希望普羅大眾增強相關知識的學習,理性面對輸液問題。
根據自己的體驗進行了一下分析,如果生病還請謹遵醫囑。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還請專業人士點明,非常感謝!


你不掛水,病人覺得你不重視他呀,哪怕掛瓶葡萄糖也行。托這個福,我們做研發的設計劑型有時都會考慮要不要做成輸液劑因為在中國可能會賺更多。


國外抗生素確實抓的嚴

之前在國內 每年一到兩次大感冒 一感冒就各種抗生素的吃 外加好幾天的輸液 青黴素頭孢不過敏? 嗯 直接上


出了國 除了體檢 就沒見過針頭了
即使吃藥醫生一開始也不會給抗生素 先開點無關痛癢的葯讓你抗兩天 重了回去複診才給抗生素
而且會特別囑咐哪怕病情緩解了也要把開的整個療程的抗生素吃完


這個問題有兩面性,一方面利益驅使,很多人會只考慮利益,小病大治,大病怎麼造錢怎麼治
但是不能因為這個就一杆子打死所有人,很多醫生,特別是老醫生,真的是德高望重,比如我的師父。他們用不著靠亂開藥賺錢,他們更加愛惜自己的羽毛


美國小病有必要去醫院嗎?排到你的時候,病都自然好了。小病看都不看,當然小病輸液少。碰到這種謠言,光無視是不夠的,傳播一下真相吧。


推薦閱讀:

很多中醫和針灸自己開診所是不是因為中國醫院體制不好?
骨折後50天,骨頭是什麼狀態?
各國急救系統是怎樣的?
如何安慰病危即將逝去的親人?
艾滋病防疫失敗的最重要原因是什麼?

TAG:醫療 | 用藥 | 輸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