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王莽的托古改制,王莽是君子還是小人?


謝邀。
應算儒家治世思想的一次失敗的嘗試,也是儒家過於理想化的體現。作為精神領域的看守者,儒學其實不應該切入實際的治理,因為理想的崇高和現實的妥協之間很難調和,但儒學經世濟民的實用指向又使得作為主導意識形態的儒家會很積極的介入到實際的治理中來。這是儒學的毛病。
至於王莽,作為一個政治人物,我認為無法用君子和小人來簡單區分。君子是有至於仁道,並修身有得,君子只能出現在一個相對競爭不激烈的環境下,如果競爭已經激烈到突破底線甚至發展成鬥爭或戰爭,這種情況下就不能用儒家的東西作為手段,那你怎麼能再用儒家的標準來進行判斷呢 ?如果一定要在儒家不應適用的地方做判斷,那舉國上下又能有什麼人完全滿足君子的標準呢?如果沒有人滿足君子的標準,那再強調這個根本無法達成的標準,豈不是要逼迫所有的人都去做偽君子?!


《全上古三代文》:據皇初考,黃帝定天下,內設大將、將師立為上將軍,建華蓋、立斗獻,外置大司馬五人、大將軍二十五人、偏將軍百二十五人(每人300司馬)、裨將軍千二百五十人(每人30司馬)、校尉(萬)二千五百人、司馬三萬七千二百五十人(125*298)、侯十一萬二千五百人、當百二十二萬五千人、士吏四十五萬人、士三百五十萬人。應協於《易》弧矢之利,曰:威天下。預受符命之文,稽前人將吏之備也。

以上是偽書,黃帝時只有十進位,其後夏和早商是八進位,晚商和周才是五進位。原材料是《漢書》:莽見四方盜賊多,復欲厭之,又下書曰:「予之皇初祖考黃帝定天下,將兵為上將軍,建華蓋、立斗獻,內設大將,外置大司馬五人、大將軍二十五人(州牧或部監,每人5個偏將軍)、偏將軍百二十五人(郡守或郡尉,每人10萬丁、10個裨將軍)、裨將軍千二百五十人(縣令長,每人1萬丁、10個校尉)、校尉萬二千五百人(每人1千丁、3個司馬)、司馬三萬七千五百人(每人3個候)、(曲)候十一萬二千五百人、當百二十二萬五千人、士吏四十五萬人、士千三百五十萬人。應協於《易》『孤矢之利,以威天下』。予受符命之文,稽前人,將條備焉。」於是置前後左右中大司馬之位(5人),賜(十三州)諸州牧(和部監)號為大將軍(25人),(103)郡(、王國與王畿各部)卒正、連帥、大尹為偏將軍(125人),屬(縣)令、長(為)裨將軍(1250人),縣宰為校尉(12500人)。乘傳使者經歷郡國,日且十輩,倉無見谷以給,傳車馬不能足,賦取道中車馬,取辦於民。

王莽是君子,只是沒腦子。此時全國大概6500萬人口,一家一到兩個丁就是所謂「士」千三百五十萬人(1350萬*5=6750萬),「校尉」萬二千五百人。。。「(曲)候」十一萬二千五百人,校尉12500+候112500=125000,則「曲侯」約是百戶長、百夫長,西漢實行民兵制,十戶每戶一個月零三天的輪流服役,稱為當,則「曲侯」又是十個服役大兵的頭頭。當122萬5000人+校尉1萬2500+候11萬2500=135萬,士吏45萬*30=士1350萬,25戶設一個兩司馬。但是西漢的曲侯是五千夫長。百夫長、五百夫長、千夫長、五千夫長,等於是百夫長官升三級。王莽搞這種全國人民官升三級的把戲,錢不增加,傳達命令的「乘傳使者經歷郡國,日且十輩,倉無見谷以給,傳車馬不能足,賦取道中車馬,取辦於民。」而且也真的很巧,公元2年,州有13個,郡有103個,縣、侯國、邑、道等縣級政區1587個(全國大概6300萬人口),萬戶以上的縣稱縣令,萬戶以下的縣稱縣長,還真夠能讓他編出這麼格式來。

荊州饑荒,爆發綠林起義。公元21年,莽新大司馬、荊州牧討伐綠林軍出兵10萬丁被圍殲2萬精兵。公元23年,莽新南陽郡守討伐綠林軍出兵10萬丁被圍殲2萬精兵。莽新嚴尤軍鎮壓荊州後北上宛城與綠林軍激戰,損失3000退守穎川,則其精兵應該也有2萬。昆陽大戰,莽新王邑、王尋2萬再加40萬,先發精兵只有10萬,則40萬出8萬,再加王邑、王尋2萬,列營百餘座,每營千人。青徐等四州饑荒,爆發赤眉起義,青徐兩州牧有精兵4萬被擊敗,則也是兩個2萬。先秦秦漢實行編戶齊民,民官同時也是軍官,則每次出兵只出甲士伍長作為精銳。

說白了王莽只是處理人口陷阱問題不得當。

閻步克 | 詩國:王莽庸部、曹部探源(有部分錯誤)

http://www.chengshiluntan.com/6092992-1.html

http://www.sohu.com/a/118482032_526349

《漢印文字征》第六,有「東部監之印」。。。《流沙墜簡·考釋·雜事三》,有簡文云:「德侯,西域、東域、北域將尉,雍州、冀州牧,西部、北部監,文德,酒泉,張掖,武威,天水,隴西,西海,北地。」此簡雖為戍卒漫書,但西部監、北部監文字甚為分明,與印文可以互證。(註:陳直:《漢書新證》,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81頁)。。。根據「保災令」,天下東南西北中五方各有一部,合計五部,每部之下各有二三州。因而我做如下判斷:這些以方位命名的部監,就是上述五部之監,屬監察之職。它們涵蓋了二州或三州(劍按:五方部監就是五個大司馬)

曹部監、邠部監之類「詩國」十四公(五方部監和九州的州牧,就是十四公,見禮如三公和公爵)

《漢書》王莽「置州牧、部監二十五人,見禮如三公,監位上大夫,各主五郡」; 《漢紀》王莽「置州牧(其禮如三公)、郡[部]監二十五人(位上大夫),各主五郡。」(劍按:州牧、部監二十五人就是二十五個大將軍,州牧13、部監12,各領5郡)

偏將軍所加為125人,這與天下125郡,也恰好吻合。

天鳳元年「九州之內,縣二千二百有三」(縣長、縣令、縣尉是裨將軍)

(劍按:縣宰根據連雲港尹灣西漢簡,是鄉長的意思。一縣大約是10鄉)

公侯伯子男及附城之爵的擁有者,曾在始建國四年(公元12年)受茅土。 《漢書·王莽傳中》:諸公(五方部監大司馬大將軍、州牧大將軍)一同,有眾萬戶,土方百里。侯(連率)伯(大尹)一國,眾戶五千,土方七十里。子()男()一則,眾戶二千有五百,土方五十里……今已受茅土者,公十四人,侯九十三人,伯二十一人,子百七十一人,男四百九十七人,凡七百九十六人。附城(有城的縣級)千五百一十一人。(縣級一共是14+93+21+71+497+1511=2207,2203縣加上京城各密集區,閻步克老師沒有考慮兼職的情況)

下面就來加以分析。侯有93人,伯有21人,合計114人。以此推測,天下125郡中,只有11郡。。。(這11個郡就是牧監、牧貳,大將軍,卒正,子爵,上大夫,位卑權重,給王莽有心提拔但又資歷不夠的人)《漢書·王莽傳下》:「(地皇)二年正月,以州牧位三公,刺舉怠解,更置牧監副,秩元士,冠法冠,行事如漢刺史。」

《漢書·王莽傳中》,把朝官所保政區的相關規定簡述如下:
  太師、立國將軍保東方三州一部二十五郡;
  太傅、前將軍保南方二州一部二十五郡;
  國師、寧始將軍保西方二州一部二十五郡;
  國將、衛將軍保北方二州一部二十五郡;
  三公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保中部二十五郡。(11個人保125郡)

那麼,就可以把「置州牧、部監二十五人」,與「大將軍二十五人」、「賜諸州牧號為大將軍」、「公十四人」、及「詩國十五」等記載,聯繫起來加以考慮了。
《漢書·王莽傳中》始建國元年王莽策命孺子嬰:「封爾為定安公,永為新室賓」,「其以平原、安德、漯陰、鬲、重丘,凡戶萬,地方百里,為定安公國,與周后並,行其正朔、服色。」所謂「與周后並」,是說周與漢同為新莽之賓:「漢後定安公劉嬰,位為賓。周后衛公姬黨,更封為章平公,亦為賓。」漢、周及殷、夏都被列為「四代古宗」,但殷、夏由於「運轉次移」而「位為恪」,其後裔只能封侯、不得如漢、周那樣封公了。其時王莽還曾認定了另一些古帝王的後代,並把他們封為侯、伯、子。

既然在始建國元年,定安公已有「平原、安德、漯陰、鬲、重丘」的百里封地了,推測與之並列的「周后」章平公也是有封土的。它們都是「戶萬,地方百里」,跟「詩國」的「有眾萬戶,土方百里」完全相同。始建國四年(公元12年)的「授諸侯茅土」,只面向本朝的宗室和臣子,所封「公十四人」中不會包括前朝「古宗」漢與周,因為漢、周二國在三年前——亦即始建國元年——已先受策命、先有封土了(「古宗」殷、夏,還有那些以古帝王后代而封侯、伯、子的人,其情況以次類推)。

前曾指出,「詩國十五」而「公十四人」,是缺少《王風》之「王」的緣故;而現在若拿「周后」章平公當《王風》,則「詩國十五」居然就一個不少,全部到齊了!


一位儒家治世思想的集大成者。先秦以來人定勝天思想的終結者


謝謝邀請。這是兩個問題啊,政治人物的政治觀點和他的私人道德問題並沒有什麼必然關係~~
要說王莽的政治觀點,那我覺得就是不合時宜,我對他本人,還是很敬仰的。


制度很超前又很復古


理想主義者


一位共產主義者.........


是小人。


推薦閱讀:

諸葛亮《前出師表》中的「興復漢室,還於舊都」「舊都」指哪裡?
商朝是個野蠻時代么?
如何評價拖雷(蒙古國監國,成吉思汗幼子)?
中國人口問題是不是比想像中嚴重?
漢族人看蒙古人征服世界的歷史,自己是否會認為這是自己的歷史並且有自豪感?

TAG:中國歷史 | 儒家 | 王莽莽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