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一書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被討厭的勇氣》是我今天最喜歡的書之一,之前寫的關於《被討厭的勇氣》的書評,希望可以給題主一些幫助,也算是對我之前的文字物盡其用,能被更多人看到吧!此文並沒有發過豆瓣書評,因為也不想讓人知道我的豆瓣賬號。絕對原創,不再解釋!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


前段時間讀完了一本叫做《被討厭的勇氣》的書,書的副標題是「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最開始,我並沒有注意到副標題,吸引我的是書裡面新穎的小標題,例如「再怎麼找原因也沒法改變一個人」以及「自卑情結只是一種借口」。這些充滿成長性的觀點正投我所好。

貫穿整本書的是心理學「三巨頭」之一的阿德勒的哲學思想,以對話錄的形式展現。書中有一智者,有一青年,智者象徵著阿德勒,青年就像是個愣頭小子,沒大沒小地不斷質問和懷疑著智者的說法。

談起心理學,很少有人會不知道弗洛伊德,稍微深入點的還會知道榮格,但是大多數人聽到阿德勒的名字都會一頭霧水。阿德勒到底何方神聖?他的中心思想是什麼?他在心理學歷史上的地位如何?這本書都給我們做了一一解答。

阿德勒最出名的著作大概要數《超越自卑》了吧,傳說阿德勒其貌不揚,身材矮小,成績還不好,三歲時弟弟死在他身旁,兩次被車撞,五歲差點死於肺炎,可以說命運多舛。他有足夠的理由自卑,但他卻成為逆襲的典範,並且一生致力於幫助別人超越自我。

阿德勒想讓我們超越的第一道坎兒叫「過去」,精神分析療法喜歡挖掘人的曾經,將如今的心理問題一股腦地歸結於「創傷」這個借口。一味地找原因,糾結於過去,就會陷入「決定論」,彷彿命運已被「過去」決定,無法更改。阿德勒甚至大膽地否認「心理創傷」,他認為,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客觀的經歷,而是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這句話就像一聲棒喝,令人豁然開朗。我們的精神世界本來就不是完全客觀的,每個人對世界的解讀都不一樣,愛迪生在找到最合適做燈絲的材料之前,嘗試過一千六百種材料,而他僅僅輕描淡寫地說了句:「我只是知道了這一千六百種材料不適合做燈絲而已。」這是安迪生賦予失敗的意義。一千六百次的失敗才造就一次成功,而那唯一一次的成功足以改變世界。失敗至少讓我們知道了此路不可行,如果只是賦予這樣的意義,是否會讓人更加堅強?

阿德勒主張我們掙脫過去,聚焦於當下的「目的論」。他認為人的行為都圍繞著「目的」在運作,這個目的到底是什麼,很多時候當事人自己都意識不到。例如憤怒並不是一種失控,而是有意放縱,目的是使他人妥協。按照這個思路,「心理創傷」的概念被創造出來,是否是為了滿足「逃避責任」的目的?前兩天讀到李笑來老師的一篇文章,談到「英語思維」是否存在的問題,他認為「英語思維」純屬捏造,那麼捏造的目的是否可以理解為許多人因為說不好口語而編撰的借口呢?這個觀點提供了我重新審視自己行為的視角,或許主動權一直在我們手上,我們只是一直不願承認因衝動和懶惰而闖下的禍罷了。

阿德勒認為,如果一個人真想改變,那改變就一定能發生。有時候我們嘴上說想,身體卻往另一個方向行動,心口不一,是因為我們潛意識還不想改。改變意味著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和風險,比慘淡的現狀更可怕的是未知。所以,阿德勒的心理學是關於「勇氣」的心理學。「目的論」的核心觀點是,曾經發生的一切都對你今後沒有影響,決定人生的是當下的自己。這種過分誇大主觀能動性的調調似乎很像心靈雞湯,還是燉了很多年,都快被熬乾的那種,不過,我覺得過分強調主觀能動性,總比過分強調「心理創傷」更有現實意義吧。

阿德勒想讓我們掙脫的第二個束縛是人際關係,他甚至大言不慚地宣稱: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人際關係會帶來競爭、嫉妒以及討厭我們自己。既然不喜歡自己有這麼多壞處,人類為什麼要進化出這樣的心理機制?因為我們太害怕被別人討厭,所以必須先人一步,討厭自己,才不會在批判來臨時如此尷尬。用「目的論」解釋的話,討厭自己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在人際關係中受傷」。越懼怕受傷,就越會通過自我厭棄來逃避人際關係。阿德勒還直接指出,自卑感完全是源於我們錯誤地評價自我價值,我們無法輕易改變現實,但我們可以通過主觀詮釋來改變對自我價值的判斷。自卑來源於「比較」,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可以促進進步,但自卑情結則是有害的,自卑情結把自卑當成了止步不前的擋箭牌,有自卑情結的人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因為有A才做不到B。阿德勒認為,健全的自卑感來自和「理想自我」的比較,我們的自信應該來自不斷地超越自我,只要超越了過去的自己,都值得驕傲。他主張不要把人生看成是和他人的比賽,所有人都在同一個水平面上走,有的人走在前面,有的人稍後一些,但只要都在前進,就在追求卓越。

阿德勒心理學關於人的行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行為方面的目標是「自立」和「與社會和諧共處,」心理方面的目標是「我有能力」和「人人都是我的夥伴」。阿德勒並沒有因為人際關係是煩惱的根源而提倡放棄社交,他提出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是獲得「共同體感覺」,也就是所謂的歸屬感。歸屬感不是別人給你的,是需要自己建立的,建立歸屬感需要把對自己的執著轉換成對他人的關心,阿德勒還提出了三點具體步驟:「自我接納」、「他者信賴」和「他者貢獻」。人際關係就是把雙刃劍,一切煩惱來自於人際關係,但另一面也可以理解為,我們的幸福也來源於人際關係。

阿德勒想讓我們掙脫的第三個束縛叫做未來。人生由一連串的剎那組成,時間分秒流逝,往昔便如同舊夢一般不可追,也不必追,行囊太沉重,反而會壓慢我們的步伐。很多人都覺得人生是為了到達山頂,其實人生大半的時間都在「登山」的過程,如果登頂才算人生,那麼之前一大段的攀登時光算什麼呢?難道是我們「臨時」的人生嗎?書中有句話我記憶特別深:即使生命終結於此刻,那也並不足以稱為不幸,全部是完結的、幸福的人生。活著的每時每刻都是完滿的,人生也並不存在一個普適於所有人的意義,意義是自己賦予的,所有,請把聚光燈打向當下的舞台,好好享受活著的此刻。

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很多觀點都讓我有當頭棒喝、醍醐灌頂之感,讀起來十分痛快,恨不得一晚上讀完,可讀完後,你卻希望再多讀一遍,慢慢咀嚼,讓回甘在腦中持續得久一些。判斷一本書的好壞在於這本書帶給人多少新思考和改變,我相信,等過一段時間再讀它時,又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也許我已經潛移默化的在實踐著其中的教義,會有更深的共鳴。


與人約好的每周一書,看這本《被討厭的勇氣》。我花了兩周時間。。。

當H跟我說起阿德勒——這個據說和弗洛伊德分庭抗禮的心理學先驅的時候,我隱約記得在哪裡看過這個名字。我找了出來,就是在《追尋生命意義》這本書里。《追尋生命意義》已經提到了阿德勒心裡學的一些理論。人生並無意義,而我們需要賦予所經歷的事情賦予意義。《追尋》一書的作者是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倖存者,面對巨大的人生苦難,在漫長的生理、心理煎熬時,他時刻告訴自己「人即使在最惡劣的情況下仍然有一種自由,那就是選擇如何面對苦難」。他引用了尼採的話「懂得為何而活的人幾乎可以經受任何事情」來告訴人們,我們需要追尋自己生命的意義,賦予生命中經歷的苦難以意義。

《被討厭的勇氣》則更加全面地討論了阿德勒心理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在很多時候似乎已經成為了現代心理學的代名詞。本我、自我、超我,童年陰影論,俄狄浦斯情結,弗洛伊德的心理學就是要溯源而上,找出你的病根。這是阿德勒不同意弗洛伊德的地方,他認為,就像人得了感冒,你不能只告訴病人你的感冒由於著涼引起,是因為昨晚淋了雨。你不能光找出病因。關鍵的是消除病狀。——這讓我想起馬克思說的:「從前的哲學家都只滿足於解釋這個世界,可問題的關鍵在於改造這個世界。」阿德勒的心理學就是著眼於「改造」的心理學。

要完成改造是需要勇氣的。什麼勇氣?被討厭的勇氣。

我們是活在別人的期待中的。「也許你會感到意外,但事實上,來接受心理諮詢輔導的人幾乎沒有任性者。反而很多人是苦惱於要滿足別人的期待,滿足父母或老師的期待,無法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一個人真要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是要被人討厭的。因為與我們有社會關聯的人對我們有各種各樣的期待,我們需要完成某些被稱為社會責任、家庭責任的事情。

阿德勒於是指出我們需要對此進行「課題分離」。我如何做一件事情,那是我的課題,是我可以掌控的。別人如何看待我做的這件事情,那是別人的課題,應該交由別人來處理,來定奪,而我不應該去干預這一種自由。進一步地說,我不應該被這種「別人評價的自由」而影響我的行為。

很多時候我們活在別人的期待當中,會感到束縛。簡單的說,你想要創業,可父母卻希望你做個公務員。這就是一個期望的束縛。從我們感到的束縛而言,我們對別人的期待也會造成束縛。比如,我希望我的同事對我們說話更禮貌一些,我希望我的領導在我辛苦加班以後能對我的表現予以肯定。一個人要按照另外一個人的期望去生活,這個邏輯是錯誤的。因此我們希望不活在別人的期望中的同時,也一定要承認,我們不能讓別人按照我們的期待來活。

在共同體中,通過作出貢獻來獲得存在感,從而獲得幸福。「人際關係是所有痛苦和煩惱的來源。」一個自卑的人,或許會覺得,我沒有他長得好看,沒有他有錢,於是會顯得低人一等。這種邏輯會推導出一個什麼結果呢?如果我長得比別人好看,比別人有錢,那我就要比別人高一等。因此自卑者在這裡選取的標準已經出了錯。人們不應該作這樣的比較和競爭。事實上,阿德勒指出,我們就是因為時時刻刻把人際關係當成了一種競爭才會苦惱、難過。我們錯誤地挑起了競爭,錯誤地選取了競爭的標準。甚至覺得別人的幸福會威脅到我的幸福。內心深處的對比競爭意識讓我們不能安寧。
人需要的幸福只是需要通過在共同體中作出貢獻即可得到。這種「貢獻」與我們常識中認為的金錢財物的貢獻,拋頭顱灑熱血的貢獻不同,這種貢獻簡單得多。他打了一個比喻,怎麼來解釋這種貢獻。一個家庭成員出了車禍陷入昏迷,這個時候,這位病人並不需要創造財富,對於他的家人來說,他只需要活著,就是一種貢獻。阿德勒說的就是這種貢獻。我們只需要活著,存在著,就是對我們這個共同體的貢獻。這個共同體也許不是你的公司,不是你的單位。但是你會找到你的共同體,比如你的家庭,你的親友。總之,有一個群體,對於他們來說,只需要你的存在,你就是對他們的貢獻。我們要做的是找到與這樣的共同體關聯。

跟所有理論一樣,知道這樣的理論是一回事,要去實踐它則是另外一回事。不管是弗洛伊德還是阿德勒,沒有一種理論是必定對的情況下,又何妨相信其中的一種,取其作為指導呢?具體對你有用的,就是對的。如果弗洛伊德都沒有治好我的,我想我可以先選擇相信阿德勒。

下一本書,暫定《蛤蟆的油》。


阿德勒最核心的哲學觀是,你的痛苦是你自己造成的。他教你學會自救。

被討厭的勇氣是用通俗易懂的對話方式呈現阿德勒的哲學觀。辯論精彩至極。


最初是看到動機在杭州老師的推薦,便買下來看了看。
書中的一些觀點,讓我沉思了很久。
比如「再怎麼找原因也沒法改變一個人」
我們常常是下定決心不改變,而不是以為自己真心想要改變。因為改變的痛苦大的多,不改變給我們帶來了很多難以代替的快樂。拖延、吸煙喝酒打網遊,等等等等。無一不是這樣。


我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中的安排,這周我要見導師,這周我看了《被討厭的勇氣》。

我從來不知道原來自己之前過的都是萬千寵愛的日子,沒有發現有人真的要評判我,也是權衡過語氣和方式。有很多很多的愛就會支撐起一種隨意率性,和軟弱。


所以當我被甩論文和貶損人格,我的驚訝甚至多於憤怒。

但畢竟在漫長的生命里,我不曾保持如此尷尬和謹慎的笑容,不曾在事後一遍遍自動重現當時的場景,我的潛意識開始製造出悲傷和恐懼,試圖迴避同樣的情況再度發生。


幸好有阿德勒。

不會寫雞湯的心理學家,不是好的段子手。


被討厭的勇氣,充滿著奇怪的邏輯。

比如,否定弗洛伊德的原因論,認為一切行為都是基於目的。

「你憤怒不是因為別人把水倒在你身上,你製造出憤怒,是為了能讓對方更好的屈從。」

「一切煩惱都是因為人際關係。你追求別人認同,這是本能,人屈從這種本能,所以無法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所以,真正的自由,是有被討厭的勇氣。」


也許不親身體會很難懂得,被討厭可以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情,極其痛苦。

我不得不在三天時間裡,修改結構更換題目,為此要精讀大概50萬字的文獻,重寫一萬字左右的篇幅,像一個打字機器。並且可以預計將再次被罵的狗血臨頭。

但我得以證明,我可以扛得住這種痛苦,可以支撐著我的身體和精神,可以做得更好。

痛苦背後的自由,強烈而美好。


看過一個在美國marine的boot up被教官虐待的哥哥,他說

「每天出門面對教官時,我都會默默在心裡重複萬智牌里的那句話。

Someday,someone will beat me.

But it wont be today,
and it wont be you.

或許有一天,我也會被人打敗。

但那不會是今天,那個人也不會是你。


就在我不斷憑藉自身的意志突破自身極限時,我突然意識到,這句話並非是我在跟教官說的。

其實這句話是我一直在對自己說的。

就像Butterfly歌詞里所唱的那樣

面對未知的明天勇敢去冒險

在無限延伸的夢想後面,穿越冷酷無情的世界

不想要輸給自己」


起:

在中國,讀書基本和買菜一樣,充滿著各種陷阱,消費者幾乎只能靠個人的經驗和實踐,鑒定是否農藥化肥轉基因。這就是買書的困惑所在,把暢銷書排行榜買回來,然後才好鑒定浮誇的部分有多少,營養有多少,轉基因又有多少。


《被討厭的勇氣》正是這樣一本書,日本的現象級暢銷書,推銷的是一位大約100年前的心理學家Alfred Adler,這個被原文稱為「不為人知的心理學第三巨頭」的老先生,估計也很難預料百年之後被千里之外的東瀛廣為傳頌,成為百萬人的精神食糧,甚至換湯不換藥的抄本眾多,譬如同樣引進了中國的《接受不完美的勇氣》(小倉廣)等等。

承:

但既然是買菜,就總要考量一下菜的質量,Alfred Adler這個「巨頭」到底有多巨呢?以個人膚淺的經驗,用「齊名」來形容的通常都不是子期伯牙的相遇,認真一查,果不其然。


如果我們接受《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可量化的權威調查(2002年第6卷第2期)的標準,使用國際最為認可的引用率量化原則,Alfred Adler的排名在第67位,而與此同時號稱三巨頭的另外兩位的排名就公允得多,Sigmund Freud排名第三,Carl Gustav Jung排名第23。

當然,如果考慮這是一個西方的標準,以我們紅旗下的這一蛋為標準,大概大部分國人對於心理學巨頭的順序大致是:啥都能找到性的弗洛伊德(備選榮格)、無人不引用的需求層次論的馬斯洛、狗流口水的巴普洛夫(備選斯金納)、以及你們大概都不認識但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馮特和皮亞傑。


總之,在現有的心理學研究中,Alfred Adler的存在幾乎可以定義為——挺重要,但劃掉他完全不影響心理學建設圖譜——的一位,幾乎沒有驗證性的心理學理論,當然是被現代心理學毫不猶豫的拋棄的。


那怎樣去理解Alfred Adler?我們首先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Alfred Adler提供給我們100年後的財富,並非現代科學層面上的心理學,而是非常顯見的成功學範疇的心理學,也就是要是放到成功學之父馬斯洛、放到我們養孩子都在用卻不知道的羅傑斯,這些偏向於解決如何認知和如何成功的心理學家層面,Alfred Adler的價值就凸顯出來了。


Alfred Adler,他提供了一種絕對的自我慰藉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無需專業或者量化的驗證,這種可能性可以隨時隨地的發生,這種可能性能夠最快最無負擔的轉化成為照亮前方的力量。


這就是《被討厭的勇氣》獲得巨大成功的核心所在。


千萬別說我是在狂黑岸見一郎同學哦,他自己說的再清楚不過了:「我們無法改變客觀的事實,但可以更改主觀的解釋,因為我們都活在主觀的世界裡」。基本可以理解為我們基本無法成為物理世界的上帝,但在精神世界我們卻可以,我們說該有光,世界就有了光。如果你的精神世界點燃不起你想要的光,那麼很抱歉,《被討厭的勇氣》里早就預見到了,給你下了個結論「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下了不改變的決心」。


哦,到這裡,我想讀書的樂趣就找到了,Alfred Adler確實早先是不知道的,但是我們知道卡耐基(Dale Carnegie)啊。首先要「認知成功」才能「學會成功」,卡耐基一直在教育我們「學會成功」,現在成功的前傳來了,《被討厭的勇氣》教會的就是「認知成功」。

轉:

不吹不黑的幾個案例,可能蠻能說明問題

轉一、Donald Trump的勇氣

我們如何去評價特朗普呢?這個攪動了世界的人。


如果我們打開CCTV-13,除了歡天喜地的中國春節和無以倫比的璀璨春晚,佔比率最高的新聞大概就是全美國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反對特朗普的新聞大匯總。但是推特治國的特朗普是完全不在乎「被嫌棄」、「被討厭」這件事情的。我們不妨看看特朗普本身是怎麼說的(就職演講選段):「沒有太大而不能實現的夢想。沒有太大而不能克服的挑戰。美國不會滿足於做不到做好。我們會取回美國的命運。我們會勇敢做夢。」


太多的演講實在沒必要轉下來,但不妨轉換成為《被討厭的勇氣》式的表達方案。比如,美國的經歷和歷史並不呢決定美國的未來,決定美國未來的,是我們賦予這些歷史什麼樣的意義,AmericanFirst,我們「更改了主觀的解釋」,我們自然就有了改變世界的力量。


甚至在《被討厭的勇氣》中,岸見一郎非常簡單粗暴的表達了一個核心:「阿德勒心理學否認尋求他人的認可,沒有必要被別人認可也不要去尋求認可。我們並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著,我們沒必要去滿足別人的期待。如果一味尋求別人的認可、在意別人的評價,那最終只能活在別人的人生中。」


哦,這簡直是為川普代言的一段話,不滿足精英人群的期待而活,不尋求精英人群的認可而活,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但是與整個加州、整個中國、整個世界的精英們的反特朗普狂歡截然不同的是,川普式的「被討厭的勇氣」是結結實實的拿下了全民選舉的勝利的,選票投出的是「沉默的大多數」對於「改變主觀解釋進而改變未來世界」的認同,這一點在英國脫歐公投上取得了完美的共振,而這樣的故事還會在近些年的世界不斷重複發生。


這是否意味著,我們任何一個人,都不該以戲謔的態度去看待《被討厭的勇氣》?去看待Alfred Adler?通過改變看待世界的方式進而改變世界,是否存在一種完成的可能?特別是一種自下而上完成的可能?

轉二:被討厭的羅爾

我們又該如何去評價羅爾呢?這個成為整個國家憤怒出口的人。

這一次我們先來看看《被討厭的勇氣》里的重要案例,大致是這樣講的:

在外面吃飯,經常會遇到非常氣人的服務員,好點的給你臉色,凶點的直接罵你。遇到這種情況,即使平時性格非常溫厚的客人,有時候也會忍不住會大發雷霆。但你知道嗎?那根本不是你不可抑制的怒火,而是為了大發雷霆而製造怒氣。你先產生了大發雷霆這個目的,想震懾犯錯的服務員,進而使他認真聽自己的話。作為相應手段,你便捏造了憤怒這種感情。


如果在你和服務員吵架的過程中,手機來了電話,你接電話的聲音中會帶有一絲怒氣,但一旦聽到對方是你的上司,你的語氣馬上就會變得彬彬有禮。所謂憤怒,其實只是為了實現目的的一種可收可放的「手段」。


最終,岸見一郎終於得出了Alfred Adler式的結論:人不是由過去的原因決定的,而是由當下的目的決定的。(需要指出的是這個結論當然是絕對阿德勒式的,但是案例卻不太是,但是這不重要)

如果我們把這個案例帶入到羅一笑的案例之中,問題就變得很有意思了。


羅爾不過是那個態度不好的服務員,他描述的主要事實清楚,隱藏了重要的細枝末節,並且並沒有採用脅迫的方式要求任何人募捐,充其量也就是一個吹噓菜品愛買不買的服務員,那麼捐了款的各位客官的憤怒是來源於什麼呢?


憤怒是否來自於你「想憤怒」的初衷,憤怒是否來自於你「想站在道德高地」的目的,憤怒是否來自於「被欺騙勾起的自卑感」的反應呢?這幾個問題非常非常的重要。


Alfred Adler式的心理學解釋,一定會一個巴掌一個巴掌的扇過去都沒有揉一揉的過程,但你知道嗎?那根本不是你不可抑制的怒火,而是為了大發雷霆而製造怒氣。你先產生了大發雷霆這個目的,想要震懾犯錯的羅爾們,想要標榜自己與羅爾們的本質性差異,進而使自己在社交圈中成為道德的典範,或者起碼在政治正確上不掉隊。為了完成這個目的,你便捏造了憤怒這種感情,憤怒是讓你站上道德高地與社交圈保持共鳴的一種可收可放的「手段」而已。


這個結論應該是讓人震驚的吧,但是事實就是那麼殘酷,在豆瓣一類精神角落的大廣場,沉浸於《被討厭的勇氣》的人群,與痛罵羅爾精神潔癖的人群,恐怕是具有高度重合的,是不是有一點細思極恐呢?呵呵,不過寫到這裡,也要安慰善良的你們一句,這個精神分裂並非你們獨有,岸見一郎比你們精神分裂多了,Alfred Adler自己也是迷迷糊糊的。

寫到這裡,相信大家都認為我是個黑子加噴子,下面逆轉的套路來了哦。

逆轉的重點就在於「課題分離」這個點,唯有抓住了這個點,分裂的神經病才能得到統一,原文最重要的一句話大致是:「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區分課題呢?這就只需要考慮某種選擇的結果最終需要誰去承擔。」


也就是在羅一笑的案例中,「羅爾的課題」其實和「我們的課題」可以狠心的毫不猶豫的做出分離。病不病騙不騙營銷不營銷,都是「羅爾的課題」,而屬於我們這些捐款者和吃瓜群眾的課題,是我們付出的愛,這個付出的愛不是加諸於羅一笑身上,而是源於我們自己付出愛的需求,我們能夠承擔的選擇的結果就是「我捐了,我得到了付出愛的幸福」,這個「我們的課題」和羅一笑和羅爾並沒有任何關係,「羅爾的課題」充其量只是實現「我們的課題」的物理層面的載體而已。


這個聽起來有點怪也有點繞的結論,其實就很高級了,因為這哪裡還是什麼心理學?這是禪宗啊。


我們簡單看兩個口水得不行的禪宗經典故事。


第一個故事,南北朝的時候,禪宗五祖弘忍大師要選接班人,說你們就寫首畿子吧,誰的境界高就傳給誰。根正苗紅的大師哥神秀大筆一揮:「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一片叫好。可惜伙房有個叫慧能的偉大的燒火和尚,他的畿子秒殺了神秀的境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後面的故事很多,但總之慧能成就了直到今天的禪宗的偉大。


這個故事,細細品味就知道是Alfred Adler略顯幼稚理論的祖師爺。「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這個境界就是強化歷史和出身的影響,「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就是割裂了這個歷史的影響,強調改變看待世界的主觀方式。「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就是為別人的眼光社會的眼光完成的修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境界就高得已經完全分離了課題,無論是「被喜歡」還是「被討厭」,其實都不存在物理的載體,只有自我認知獲得的升華。


第二個故事一樣爛遍街,但境界卻依然仙氣。還是慧能,被神秀追殺到了廣州法性寺,然後就是那段著名的《壇經》選段「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


《被討厭的勇氣》中有句很經典的話,「對認可的追求扼殺了自由。」追求「風動」還是「幡動」的物理層面的認知,掩蓋了「仁者心動」這個真正屬於精神層面的歸宿,而這個精神層面的歸宿恰恰是人類所有美好基礎情感的根源。

這也就是《被討厭的勇氣》如此幼稚如此雞湯,但卻仍然能夠如此感動人的最終落點所在,Alfred Adler是站在木偶戲前的提線木偶,背後那個提線的人恰恰是人類內心平靜的認知社會的神秘力量。


這種力量你看不見它,你觸摸不到它,甚至於你只要想看它想觸摸它你就已經完全遠離他了,但是它就在那裡,不是為了點燃你心中的火焰,不是為了照亮你前行的路,而是為了讓你靜靜的溫柔的欣賞這個世界的日起、日落,為每天的日出不假思索的好奇,為每天的日落尋找阿波羅的安歇之處。

善哉,《被討厭的勇氣》。

就是這樣,

這就夠了。


=========================
題外話:關注阿德勒的人,我想90%都曾被或者正在被自卑困擾,那麼
自卑怎麼破? 答案是:主動地與人合作 !!!把注意力放在別人身上,而不是時時刻刻盯著自己
如果對他人毫無興趣(合作也就無從談起),將導致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因為人是社會動物。知道了破解方法,那麼實踐的路上會碰到很多困難,會發現無法不關注自己,無法認為自己有價值,這時候《被討厭的勇氣》將是你需要的!
=========================
說說我個人的實踐和體會。
自從我相信阿德勒的目的論了之後,我明白了我之所以自卑,是為了逃避人際關係。為了達到逃避的目的,我看到了很多人的缺點,把很多人看成是跟我競爭的敵人。然而,正如阿德勒所說,所有的煩惱跟幸福都來自人際關係,「成功」逃避了人際關係的我,談何幸福呢。所以我決定修改我的目的:我要和我周圍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告訴自己要看到別人的優點,這樣我就會喜歡跟她/他交流了;我告訴自己要把周圍的人看成是朋友,這樣我就願意給他們提供幫助,為他們著想,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幫助更多的人。

當我覺得自卑時,我告訴自己我只是在逃避而已;當我覺得我比不上別人時,我告訴自己把他/她看成是朋友,這樣就會由衷的為他/她的出色而高興,並向他學習;當我自卑進而懷疑自己的價值時,「存在就是價值」。


一看這個問題,發現沒聽說過這本書,大感慚愧,於是把答主們的答案都看了一遍,然後又去上網搜了一下………什麼,阿德勒?
阿德勒本人的《自卑與超越》在各大書店各種版本一堆…………但好像也沒有特別火
所以,暢銷書是否暢銷和內容真的有關係嗎?


對一本書內容再多的評價也不如展現其中的一段更有說服力,書裡面有一個特別實用的觀點之一

情緒是捏造出來的

論證如下:你媽很生氣地和你扯著嗓子吵架,突然有個電話打來是她的領導/客戶,你媽的語氣就立刻變得很溫和而且有禮貌,聊完掛下電話後,她還是不會忘記罵你;

服務員不小心湯灑了你一身,你會不會破口大罵?那如果你正好身邊有把刀,你會不會忍不住殺了他?你可能覺得這太極端了,不至於之類的,欸,這就說明憤怒並不是不可控的。

你不是真的氣,你是為了達到訓斥別人的目的而捏造了憤怒的情緒。你想通過大聲吼叫使對方屈服,就像前面你媽的例子一樣。至於為什麼,因為你除了憤怒大吼大叫外,找不到更有用的方法來懲罰冒犯你的對方。

當你理解了這點之後,別人再沖你發火你就知道了,他為什麼要發火呢?因為他想懲罰/震懾你但找不到其他方法。

明白這點你就不會被他的情緒帶偏了,如果是你錯了,想辦法彌補就好了;如果是他誤會了,你表明自己的立場澄清事實。

還有一個很好的證明

在日常交往中,你可能不是因為某個人的缺點而討厭一個人的,而是因為你討厭這個人所以看他哪裡都不順眼;分手的戀人就是很好的證明,當他們相愛的時候感覺對方是為自己「量身定做」的一樣,完美無缺;直到經過某件事後對方連呼吸都會讓你感到厭惡,撂下一句「你變了」從此分道揚鑣。

對待同樣一個人態度卻截然相反,原來「因為某個優點」吸引你的對方,最終的優點也可以被你看成缺點。

如果你覺得有意思可以看看更多的介紹 被討厭的勇氣 導讀


所謂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治癒你玻璃心的《被討厭的勇氣》

一小段視頻分享,書比視頻好看得多。

海洋的日常 出品


作為一個高I的人,每次要照顧別人想法將就自己的時候,這個題目已經讓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然後我贏了。


因為我們都需要一點被討厭的勇氣

倘若你不為自己的人生而活,究竟誰要為你的人生而活?

「我們並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活,別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望而活!」這是《被討厭的勇氣》書中,所揭露的一段發人深省的經典語錄。

堅持對的事,不怕被討厭

試想,在我們的一生當中,往往為了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苦心經營、步步驚心,怕得罪人、被討厭而不敢說真話、不敢唱反調,弄得自己原則盡失,別人也覺得你做作。最重要的是,在這表面的和諧當中,卻常常讓一件本來可以做得更好的事,卻因為一時的鄉愿,而向下沉淪,損人又不利己。

正如猶太教教義中的一句話:「倘若你不為自己的人生而活,究竟誰要為你的人生而活?」老是想要尋求別人的認同、在意別人的評價,到最後你過的就是別人的人生。

太在意他人,反而失去了自己

就像知名心理學大師阿德勒所言,在人際互動中,人們時常為了尋求別人的認同感,而做出違背自己原則的事,或是把不能負擔的責任攬在身上,甚至開始依照別人的期望,去做別人希望做的事;在意他人的目光、避免自己被討厭,往往壓抑了自我的本性,無形中,人生受到拘束,變得不自由。

調查發現,在職場上,有71.2%的人怕被討厭,而且有60.4%的人會為了不被討厭而迎合他人。

曾有一位名人說:「世上只有兩種人可以給你原動力,一種是那些瞧不起你的人,另一種便是那些瞧得起你的人。前者是發憤努力的動力,後者是給予你更多的自信!」

其實,既生為人,被輕視是常有的事,即使你能文能武,照樣有人瞧不起你。

因此,在人際關係中,不受傷害,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一旦踏出與人建立關係的那一步,就難免會受到大大小小的傷,同時也會傷害某些人。阿德勒說:「要除去所有的煩惱,唯有獨自一人活在宇宙中。」偏偏那是不可能的。

作者由阿德勒的學說,探討了人生種種道理,其中最發人深省的就是阿德勒所提到的:「人生必然會有創傷或是不如意的經歷,但其實過去的經驗或是傷害都不能影響你,重點不是你經歷了什麼,而是你如何運用你所經歷的。」

這看似與「被討厭的勇氣」不相干,但其實岸見一郎是藉由阿德勒的這項理論,闡述了人在處理人際關係上,別過度放大別人對自己的批評、傷害,反倒是要從每一次不愉快的經歷,得到啟發,形成動力,讓自己更加進步。


個人意見:
他在日本受歡迎是因為,日本本身是一種很壓抑的一種大環境,日本人本身是十分怕給別人添麻煩的,做任何事情規矩都非常多,而且人們從小就大多已經習慣被社會被家庭束縛,如果經常看日韓的書籍和影視作品會發現,對無法出門,童年陰影,這種類型的人有一種特別的偏好,這或多或少說明日韓這種人群佔一定比例或者對人們對這種人群有特殊偏好。而且不可否認的是日韓國家的人的壓力在全球也是靠前位的。而且書中又是以對話的形式闡述比較晦澀難懂的哲學思想。因此從內容到表現形式都比較容易被認可接受。
至於這本書在中國流行起來,我覺得是因為有明星推薦了他,而且很多人都聽說了他在日韓國家口碑非常棒…(類比一下就是,有多少人沒看過教父,但是會說教父是個空前絕後的好電影,並且夸夸其談…)
我這麼說肯定就是我本人並沒有覺得這本書有多棒....因為雖然裡面的主旨和想要闡述的哲學觀念都是很有價值的,但是裡面的青年的質問和答辯太弱了……只是單純的為了寫核心而讓他去提問而已,對於一個喜歡辯論的人而言,裡面的辯論無法說服他人,並不覺得作者的觀念有多堅不可摧.
但是雞湯嘛,只要知道對身體好,該喝喝就好......


阿德勒理論,真是一種讓人豁然開朗,打開新世界大門的學說。但了解這學說,與真正能運用它之間,存在著遙遠的距離。需要改變的勇氣。有意思的是,文中提到,用阿德勒心理學改變生活方式所需要的時間是自身年齡的一半,也就是說,了解的越晚,就需要更長的時間實現改變。阿德勒構建起了一個複雜的思維網路,理解前半部分比較容易,但後半部分更需要深入思考。

最主要的三個思想:

1. 目的論,這是阿德勒的核心觀點,與佛洛依德的原因論相悖。一切行為的發生,都是出於某種目的,即「善」。古希臘哲學中的「善」(buono)並無道德含義,僅指是否對我有利。這是「人生的謊言」的來由。

具體來看:「為了不被拒絕,所以臉紅。」「為了逃避他人的評價,所以患上了出門恐懼症」。癥狀出現,是有其目的的。例子:

1)「我就是控制不住地生氣」,其實是我們選擇用憤怒這種工具,來表達權力關係,讓他人服從與妥協。我們知道憤怒情緒的威力,所以在爭吵時便製造出憤怒。這一觀點同樣適用於其他情緒,如悲傷等,悲傷會引起他人的憐惜,所以我們用悲傷這一工具來示弱,同樣可以達到控制他人的目的。正確的做法在於尋找出憤怒或悲傷之外的其他工具,如使用語言來與他人溝通。PS:值得注意的是,這可以引發「情感與理智」這一二元論的思考。長期以來,「情緒」被看成是比「理智」更低級的存在,也成為了女性歧視的借口,認為女人是受情感支配的生物。而事實上,我們之所以產生某種情緒,不是因為我們不受控制,而是因為我們要使用這種情緒來達成目的,從這一點來看,情緒只是理智下的一種工具。

2)「我就是因為身高(或其他缺陷)才沒有取得該有的成就,如果我能像他一樣有好的出身(或好的相貌,好的機遇等),我肯定就會成功」。正是因為害怕失敗,所以要製造出自己的缺陷。既然這缺陷無法消除(甚至本人會極力阻止它的消除),那麼我的失敗也是理所應當的,不是因為我的能力不夠,而是因為我的固有缺陷。這與「老闆總是討厭我,所以我沒有辦法很好地完成工作」類似。我們需要製造出一個「討厭自己的老闆」來達到干不好工作的目的。我們無法接受無能的自己,所以要製造出無能的他人,童年創傷,原生家庭,不欣賞自己的領導,這些都是我們甩鍋的對象。原生家庭成為了我們人生不順利的原因,我們無力承擔現在的痛苦,所以製造出「原生家庭不幸」這樣的借口。

3)「因為他有某些缺點,或某種錯誤,我才討厭他或者離開他。」不是因為缺點或錯誤而討厭他人,而是為了要討厭他,離開他,而搜集可以證明離開的證據。

4)「我是不幸的,痛苦的。」為了控制他人,所以要弱勢。阿德勒指出,嬰兒是最強勢的控制者,正是他們的弱勢鉗制著他人。誇大自己的不幸,是獲取關注與同情的工具。

2. 課題分離,這是十分有趣的視角。不干涉他人的課題,也不讓他人課題干涉自己。這便是「自由」,而自由的證據就是「被別人討厭」。

1)不需要獲得他人的認可。乍一看似乎違背了「人是社會人的存在」這一基本前提。但阿德勒的思維十分有意思,他認為我們之所以希望獲得認可,是受到了「獎懲教育」的影響。獎勵好的行為,懲罰惡的行為,會導致,如果沒有獎勵,那麼不去做好的行為,如果沒有懲罰,那麼就可以作惡。阿德勒認為,人的行為應該是出於本心,而並非由外界來決定。如果我們行為的目的是要獲得他人的認可,那麼如果沒有認可,我們便會陷入痛苦。另一方面,按照他人的認可而生活是更容易的事情。大部分人沒有學會思考出,自己究竟想要什麼的答案。索性將責任轉嫁給他人,這是更省力的方式。

2)課題分離,便是提倡,他人的認可是他人的課題,並不是我的課題。他人會如何評價我,是否會喜歡我,都與我無關。一旦將他人的課題與自己的課題混淆,便會產生痛苦。不將他人的課題施加給自己,同樣的,也不應該將自己的課題施加給他人。沒有人應該按照我們的期待來生活。如,信任他人是我的課題,而別人如何應對我這種信任,是他的課題。「他人應該喜歡我」,同樣是干涉他人的課題,這是典型「回報式」的思考。孩子是否要認真學習,要選擇何種工作或人生,是孩子的課題,不是父母的課題。值得注意的是,阿德勒並不提倡放任,更正確的姿態是,不干涉不關注,在必要的時候一定要提供支持,但是不能代替孩子行動,只有在他人求助時,才會給與幫助。

3)掌握了課題分離,便能改變人際關係。改變權在於自己,我變了,他人是否也發生了改變,並不重要,那是他人的課題。如果我改變了,便要要求他人也發生改變,又成為了操縱他人的行為。

3. 共同體理論。課題分離只是解決人際關係這一戈迪烏斯繩結的利劍。解開繩索後,真正要達到的目的便是共同體。屢被吐槽的日劇《被討厭的勇氣》恰恰是止步於課題分離這一步。而共同體理論正是整本書的結晶部分。

1)我們應該用「地球儀」而非「世界地圖」這樣的視角來看待世界。世界地圖存在中心與邊緣,如中國的世界地圖以中國為中心,而地球儀則無中心點,任何人都可以是宇宙的中心。如果認為自己是世界地圖的中心,則會期待他人都為自己服務。而將自己放在共同體內,需要積極主動地面對人生的課題。共同體不僅指集體(如家庭、學校、社會、國家等),也包括空間上的動植物,時間上的過去未來,即宇宙整體。乍一看頗有點老莊之風(有趣的是,阿德勒也承認共同體難以實現。而共同體理論也導致了阿德勒追隨者的離開)。在我看來,一方面,阿德勒口中的共同體更傾向於是基於文化與全球化而產生的必然結果,因為人無法脫離於他人而存在,我們所享用的一切產品,都是無數人合作的產物。另一方面,從心理意義來說,即使與他人不存在聯繫,我們也是客觀存在於宇宙這個大共同體中的。阿德勒提出共同體的目的,在於指引人跳出小圈子,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2)具體應該怎麼做:

A. 對他人做貢獻,他者貢獻就是我們的價值。這涉及價值觀問題,值得深入探討。阿德勒提倡共同體,正是要人放棄自我的執念,對他人要關心(似乎要落入佛教理論或情商課了 ORZ)。無法分離課題的人,期待他人認可的人是自私者,因為他考慮的是希望他人喜歡自己,而非他人本身。阿德勒說他的理論是「勇氣的理論」,而面對人生課題的勇氣,產生於「自我價值感」。只有認識到自我的價值。才能接納自己,並直面人生。而價值感正是來自於對共同體有所貢獻。即使我們沒有對他人做任何有用的行為,我們的存在本身,也是有價值的。從這一點,可以引出不評價的理論。對存在本身表示感激,便是從零開始做加法。而評價,則是先虛構出一個理想化的對象(如理想中的人生、孩子、老公等),繼而在發現行為不符合理想時,對其做減法,進行負面評價。即應用「存在標準」,而非「行為標準」來看待。

(這真的有點顛覆了,多年來,我一直在尋找自己的價值,以為必須做點什麼,成就點什麼,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但這老頭居然說,我只要活著,就是對他人有用了。這。。。然而,哲學家的辯論很無力,他的例子居然是,如果母親出了車禍,但她還活著,此時她的存在,對你來說必然是有價值的。而他接下來的論證沒有直面「存在即有價值」這一話題,青年問他,如果小孩在家什麼都不做,你也覺得有價值嗎?哲學家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指出如果他幫忙洗碗,你要鼓勵,這樣可以幫助他獲得自己的價值。顯然,小孩做出有用的行為,他有了價值。)

相比這個蒼白的論證「存在機即有價值」(也許阿德勒是擔憂人陷入無所作為的境地,所以才不在這點上做過多糾纏),我更喜歡接下來的辯論:

a. 「只要與人建立起平等關係,就是改變了生活方式,就可以感覺到自己的價值」。即使是與上級或長輩,也可以通過堅持意識上的平等和自己的主張來實現橫向關係。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通過將他人看成平等的人來相處(包括鼓勵他人,也就是做了對他人有用的事),來獲得自身的價值。

b. 存在大於行為。工作狂,正是行為標準的典型例子,工作狂通過工作來獲得自己的價值,社會對自己的認可。一旦失去了這種行為的能力,變會陷入無用感之中。而阿德勒提倡的是,生活中的各個部分都是我們的『「工作」。即使在行為上我們無法勞動,但我們仍是有價值的人。

c. 只要有主觀感覺,就是有貢獻感。至於我的貢獻是否對他人有作用,那是他人的課題。

d. 貢獻感是幸福感的來源,有了貢獻感,就有了幸福。

B. 不表揚也不批評,即不評價,但提倡鼓勵。評價本身讓人不適。即使是表揚也是有能力者對無能者的評價,有俯視的意味。而被表揚者,會形成「自己沒有能力」的信念。這一點其實不是很好理解,因為它強調人不能因為他人的表揚而高興。如果感到喜悅,即默認了他人比自己有能力。而承認表揚,即等於承認了他人的評價體系。一切評價都是為了要操縱他人,進入了「縱向關係」,而阿德勒提倡「橫向關係」,即他人不同但平等。(從這個角度來看,希望獲得他人認可,其實是將自己看得比他人低的表現。) 而鼓勵,則是強調自己的感受,如「我感到很高興」,而不是「你很棒」。

C. 不干涉,但要援助。干涉的本質是操縱,而阿德勒提倡援助,即幫助他人建立獨立面對自己人生課題的能力。

D. 不要自我肯定,而要自我接納。這個前提在於認知論。比經驗本身更重要的是對經驗的解釋。學過心理學的人可能知道ABC認知行為療法,Albert Ellis認為情緒產生的原因不在於事件,而在於對事件的認知。就是最簡單的,冬天井水溫,夏天井水涼的認知偏差理論。經歷同樣不幸人生的兩個人,會因為對經歷不同的解釋,而選擇完全不同的行為。阿德勒提出「重要的不是擁有,而是使用」,如何看待或使用我們擁有的東西。自我肯定類似打雞血的成功學,強調「我能行」,而自我接納則指承認那個「做不到的自己」。著名的尼布爾祈禱文(接受無法改變,改變可以改變),我們擁有的事物無法改變,但可以改變使用方式。自我接納,便是接受自己能做到的(自己的課題),接納自己無法做到的(他人的課題)。

E. 不要信用,而要無條件信任。不考慮你是否能償還得起這信任,我依然無條件信任你。(即使遭受背叛,也要無條件信任。這裡的辯論完全無法令人信服,哲學家指出,如果你背叛了他人,而他人繼續無條件信任你,你還會屢次背信棄義嗎?OMG,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嗎。)好在,哲學家饒了回來,扯回了課題分離,用你背不背叛我,是你的課題來扳回。他指出,信任只是人際關係的一種手段,如果我不願意跟你建立關係,那我就可以切斷聯繫。更重要的是,他提出「如果我不信任你,那麼我就是懷疑你,而我的懷疑會導致你的背叛。」 我懷疑你,便會看到各種懷疑的證據,而最終我也無法與你建立深厚的關係。信任是將他人看成夥伴的方式。

關於幸福

1. 勇氣與承認平凡:人類具有尋求卓越(書中譯為優越性)的本能,如果無法實現卓越,人們會傾向於走向卓越的另一端,即差勁。差勁同樣脫離了普通,屬於特別的存在。書中例子十分好,問題兒童依靠問題同樣可以獲得父母的關注。想要避免這樣廉價的追求卓越性,就需要有「甘於平凡」的勇氣。一定要追求「特別」,就會傾向於成為特別好,或特別差的人。接受普通,不代表接受無能。

但是接下來的辯論又滑入了,甘於平凡 =》即人生不需要一個遠大目標 =》人生應該活在當下。

哲人認為人生是由連續的剎那組成,所以計劃式的人生根本不可能。真正實現目標的人,不是以實現目標為目標,而是以當下的時刻為目標在生活。阿德勒認為人生最大的謊言,就是不活在當下。他主張「認真但不深刻」的人生,人生總是處於完結狀態,只要過好了每一個剎那,那個剎那便已完結。

(我可以理解活在當下,但為何一定是與計劃及目標相矛盾呢?)

2. 人生沒有意義,只有自己才能賦予它意義(類似存在主義的論調)。而如何才能賦予人生意義呢?1)為他人做貢獻; 2) 活在當下;3)改變在我。

——————————————————————————————————————————

我的疑惑:

1. 阿德勒的「目的論」,否認認可欲,和不被他人討厭的傾向性,與生物本能似乎有所違背。《裸猿》中提到,生物表現出服從,是因為不想被攻擊,這是自我保護的本能。也許正是因為這種理論會有滑入被群體孤立的危險,阿德勒才提出共同體。認為人應該放下對自己的執著,先想到他人,才能達到與他人和諧共處這一目的。而他所說的「不要問別人能給你什麼,要先問你能給他人什麼」,其實最終目的仍是為了自己,為了讓自己有歸屬感,找到在一個共同體中的位置。而書中也指出「為他者做貢獻是為了體會我的價值而採取的手段」。或者這樣說,阿德勒否定尋求他人認可者,認為他們是利己者。但實際上,阿德勒的他者貢獻,也同樣是利己者,只不過二者的方式不同而已,最終達到的目的仍是為了自我價值。

2. 書中論述時,提到正是「獎懲論」才讓人有認可欲,繼而不自由。但獎懲是合理的反饋,是行為療法的實施基礎,獎懲可以調整人的行為。書中提到「因為神在看,所以我要這樣做」不恰當,因為這也意味著「如果神不在看,那麼我就不這樣做」。但這違背了倫理學的原理,道德感的產生,是因為與他人的期待做比較。如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中的重要概念「無偏見的觀察者」正是一個與他人行為比較之後的,更高更合理的存在。用這個他人來監督自己的行為,產生了道德感。

3. 另外,書中在闡述「被他人討厭」時,採用的邏輯背面是「被所有人喜歡」,既然不能被所有人喜歡,所以要選擇可以讓他人討厭。可實際上,這同樣是兩個極端,我們當然不會傻到希望所有人都認可自己,只是希望愛的人能夠認可自己。我認同書中最後的結論,只是這推導過程有點小瑕疵。當然書的最後,提到了思維的絕對化。即少數人給我們的負面評價,導致我們以為所有人都不喜歡自己。因此對給自己負面評價的少部分人,可以切斷聯繫。(那假如某個缺陷真的所有人都不接受呢?這樣的例子實在不足以信服。)

4. 整個共同體的理論,其實有點難以令人信服。阿德勒一方面強調不要犧牲者,不要利己者,另一方面又強調人要先付出,要把自己想成奉獻者,而這樣做的目的最終是為了自己。如果他人不承認或不感謝你的貢獻,如果你心懷不滿,是因為你沒有把他人當成夥伴,而是當成了敵人。而如果你心懷奉獻,那麼就可以更容易得到他人的感謝和幫助。(妻子一個人收拾家務,全家不幫忙時,她應該心懷奉獻,心情愉快,這樣就能營造別人更容易幫忙的氛圍。這?)

———————————————————————————————————————————

書中還有不少觀點很有啟發:

1. 用「生活方式」代替「性格論」,「沒辦法,我就是這樣的性格呀」。性格論被用來當成不必改變的逃避借口,但如果換成生活方式或世界觀或人生觀等靈活術語,便是可以改變的觀點體系。

2. 一切煩惱都源自人際關係。如果世界上只有一個人,那麼既無群體,也無個體。觀念都是基於相對論上,B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有A,我們說狗的時候,一定默認了與狗不同的動物,如貓的存在。既然活在千萬人中,那麼我們就會受限於人際關係。不幸源自人際關係,而幸福也只能通過人際關係來獲得。

3. 不堅持對錯,不活在競爭之中。他人是夥伴,而非敵人。正如阿德勒指出,自卑感是促使我們不斷前進,獲得卓越的動力。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所以才能不斷完善。但人的進步只能以昨天的自己為基礎,而不是與他人做比較。只要有競爭,便會有輸贏與對錯。而「我是正確的」這一觀點本身,便隱含著「你是錯誤的」,於是人際關係便又會陷入到痛苦中。

4. 獨立與勇氣的學說。每個人都可以改變,每個人都可以獲得幸福。阻止我們的,不是無能,而是對改變的恐懼,缺乏勇氣。

——————————————————————————————————————————

PS: 喜馬拉雅上很受歡迎的音頻課程,李松蔚的《洞悉相處之道》很多內容來自《被討厭的勇氣》一書,其中崔璀與李松蔚的對答也模仿了青年與哲學家的對話方式(蘇格拉底的助產式對話)。女生扮演無知的詢問者,男生扮演了解答者。而心理學家李松蔚在微信或者知乎上的很大部分問答都是基於阿德勒的「目的論」(當然他增加了家庭系統論的理論)。

日本作家搬了阿德勒的學說,阿德勒又吸取了希臘哲學家的學說,一切都又回到了原點,即「善」(是否對我有好處)的學問。我是先追隨李松蔚的文章,才去了解阿德勒。那一瞬間,竟然有種被欺騙的感覺,有一種發現原創小說其實是抄襲品的憤怒。李松蔚說的都是別人的觀點呀,那一篇篇文章基本都對應了此書中的具體觀點,只不過融入了具體例子和他的娓娓道來。這些我以為是他真知灼見的話原來都是拾人牙慧!他居然也是個follower,真想把他扯下神壇。(當然他的文章中提到過阿德勒,但並不是每篇文章都蓋上了「轉引自阿德勒」的戳。如果他在文章前都寫上,觀點來自阿德勒,那我是不是就不會把他奉上神壇了?)

但是,我突然意識到,這就是老師與課本的區別。老師的價值在於用自己的話解釋課本,否則課堂也沒有存在的必要,大家都去看書就行了(如果你能夠通過自學看書領悟,這些課堂當然無必要存在)。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註疏者」,就連孔子都是《易經》的解注者。古人的文學中,註疏人與寫書人常常相提並論,如毛序的《詩經》,張竹坡的《金瓶梅》(當然,註疏還需強調考證,辨認等功夫)。好的註疏者會幫助我們理解原著,他們用更淺顯易懂的語言,生動的實例,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原著的觀點。正是因為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採用趣味的對話體,才讓阿德勒的思想更容易被理解。而李松蔚在解釋阿德勒時,也融入了不少自己的理解與他的工作經驗,更加深了印象。不過,還是建議先看阿德勒,或者直接看柏拉圖吧,畢竟看一手材料是更爽快的體驗。或者可以多者結合,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B


看到最後我還是沒被說服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不是那麼普及,比起榮格和弗洛伊德的哲學,阿德勒的觀點比較新穎,它否定因果論,強調目的論,提出人人都是可以改變的。改變自己,就這麼4個字就夠吸引人的,因為每個人都隱藏一顆想要進步想要變得更好的心。從目的論開始,否定過去的精神創傷,並否定對未來的影響,能把握的只是此時此刻,每個此時此刻的剎那串連起來就是人生。他說,人的一切煩惱都來源於人際關係,世界是極其簡單的,所有一切只是自己的主觀意識賦予簡單物質所形成的複雜。
這些點都能令人躺槍,給人以我也是能改變的方法論,課題分離,共同體,意識作用等,能激起改變的心和帶來希望,我想這就是這本書最大的吸引力。
最後,我也很喜歡這本書哈哈


玻璃心養成鑽石心


因為今年粉上大張偉,看了大張偉書單,接觸這本書!個人覺得這本書需要有過一定的生活經歷更能體會他的好,課題分離和不追求認同感是我感受最深的!我經常會幹涉別人的課題,在看到課題分離的前一個晚上還干涉了朋友的課題。她對一個老師念念不忘,和現在的男朋友感情有隔閡,我又是舉例又是拿親身經歷去勸。其實最後結果誰也沒說服誰,第二天看到課題分離,一下就想起了自己乾的事情,挖掘自己的意識,其實就是為了莫名的優越感,嘴上卻說為她好,虛偽的內心。
不追求認同感,如果沒看這本書,我會說簡直站著說話不腰疼。現在我開始實踐,首先把自己先放下來,用平等的心態結交周圍的人,要知道以前是很怕小孩和老人的,現在和8歲的小朋友成了朋友!將來會繼續結交各個年齡段的朋友,感謝這本書,感謝讓我遇到這本書的人


當我看完《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驚訝地發現幾乎所有觀點我都認同,照這樣去想都能想通。我想,我開始改變了,這本書改變了喜歡執著的我的執著,讓我換了眼光看待身邊的事物。我開始感覺到自己的變化,是變得更通暢了,甚至開始擔憂這種變化。以前強抓不放的糾葛,現在一刀cut 了。節約了很多精力,也想通了自己。如果我改變了自己,世界也會改變么?我變了,是好 還是壞呢?不管咋么說 我期待自己的改變!確實需要很多勇氣。期待新的自己。


這本書雖然在日本暢銷,但在國內還沒有相應的流行程度。
全書內容採用青年與哲人的對話形式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基本觀點,形式比較新穎,易於讓初學者學習,但同時也帶來一些文字的冗餘。
之前在看完一些心理學家的概論介紹後,我首先選擇了阿德勒的心理學進行詳細了解,也許是因為自卑兩個字,自卑感是阿德勒心理學的一個核心概念,阿德勒本人身材矮小,小時候經歷坎坷,他本人就產生過嚴重的自卑感,在他的文中多次出現人體疾病、先天缺陷是自卑感的一個重要來源,阿德勒有自己的親身體驗,才能細緻地研究每個人都可能產生的自卑問題。他本人就是一個自我改變、實現的例子,從一個身材矮小的人變成一個巨人。
回到這本書,通俗地闡述了阿德勒心理學的基本概念,從青年的一次又一次疑問中,探討的問題越來越深入,讓我們逐漸接受哲人的教導。很多道理,也許我們都聽過,但想真的實踐卻很困難。本書的最大意義在於勇氣——這個我最推崇的品質。如果說自卑感是人類面對自然、社會的必然產物,那麼勇氣就是唯一的克服自卑感的途徑,阿德勒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讓人們相信有改變自己的能力,這一觀點對那些處於自卑、焦慮、煩惱中的人們無疑有巨大的吸引力,我也相信自己面對生活的態度的確能改變自己的心理處境,可以減輕或走出心靈創傷,但這是一個需要長期修鍊的過程。


推薦閱讀:

想自學拔罐艾灸,求入門教材?
在你的童年,有哪些書是你愛不釋手、抱著捧著,為你拓展了無限的想像空間,帶你的心走出了街道、家鄉,伴隨你走過好多年?
把你讀過的好書推薦給他人吧,真的讓你受益匪淺的一些書(最好有個人的體會或心得哦)?
古人是如何排放書籍的?
電子書和紙質書的閱讀速度,哪個更快?

TAG:書籍 | 心理 | 精神分析 | 心理諮詢 | 被討厭的勇氣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