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在建國之後是如何迅速實現工業化的?

我想知道的確切角度是蘇聯是如何實現生產力和生產技術的飛躍?蘇聯有無得到西歐的生產技術,還是靠自己的科研生產力實現的,蘇聯的科學技術為何發達?


記得30年代初的國際技術轉移,蘇聯佔了三分之一。
工廠就是把美國的廠搬遷過去了。
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的設備完全在美國生產,由美國人指導施工建設與投產。
哈爾科夫,車裡雅賓斯克拖拉機廠也是原裝的美國廠,跟中國毛時代那些原裝蘇聯廠是一樣的。

美國也得利了,美國工業一片饑荒,沒有老大哥的盧布救助可能很多廠就不存在了。雖然扶植起了蘇聯,但是總不能讓人家捧著金飯碗餓死吧?

當然,錢不是白來的,是把烏克蘭農民口糧搶走換外匯購買的機械和技術。


斯大林慈父!把烏克蘭農民的口糧當餘糧收集了,拋售換外匯。趁著世界性經濟危機籠罩各國,進行設備和技術大抄底。


「超級工業化」,又稱之為「斯大林工業化」,是十月革命以來俄國社會所經歷過的最為劇烈的社會變革,也是斯大林為數不多的貢獻(儘管付出了慘重的人道主義代價)。工業的高速發展以及對農民的強力控制讓整個社會結構徹底被顛覆,扼殺了一切傳統政治勢力(沙皇、舊貴族、東正教會、白衛軍)復甦的可能性,十月革命以來的一些社會改革方面的成果得以保存(但斯大林出於穩固統治的目的又策略性地強化了傳統價值觀,例如開始宣揚家庭價值,鎮壓同性戀,推行禁欲主義及性禁錮......這都使得十月革命以來的社會改革成果大打折扣),讓蘇聯至少在物質層面上成為了一個現代國家。

但很多人恰恰忽視了一點,超級工業化原本是托洛茨基提出來的方案,而斯大林最開始是和布哈林一樣反對超級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而主張對富農做出更多讓步的。之後的改弦更張很大程度上是在1928年糧食危機面前的一種倉促反應。所以儘管「斯大林工業化」部分兌現了托洛茨基的主張,但相對於托洛茨基的方案而言,斯大林只完成了物質積累的任務(蘇聯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超級工業國),超級工業化的另一個面向:主體建設(重建階級力量,讓無產階級成為政治主體),卻被這個官僚頭子給刻意無視了。這對蘇聯乃至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所造成的傷害是不可估量的。

托洛茨基提出「超級工業化」的初衷是短期內通過」剪刀差「榨取農業剩餘,為工業發展積累足夠的資本,用現代工業來壯大工業無產者的階級力量,從而重新啟動因內戰而不得不終止的民主進程(民主政體只能建立在現代工業社會的基礎之上);同時,工業的高速發展也將為農業生產提供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有機化肥等現代農業生產工具,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農業集體化才有可能順利展開。

而斯大林一開始就把農業集體化和超級工業化之間的關係給割裂了,他先是通過行政命令強制農民加入集體農莊,但這個時候俄國的工業根本無法提供足夠數量的現代農業生產工具,直到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末期,其工業生產頂多能為20-25%的農業經濟提供拖拉機和所需要的農機具,而這一切都是集體化生產所必需的;在工業生產尚未充分發展的情況下就強行推動農業集體化,充其量只是將個體農民的木犁與牛車集中起來,如此一來,集體農莊不再是現代農業生產的試驗場,反倒成了監禁個體農戶的勞改營。

而既然工業化的目的是為了重建蘇維埃民主,那麼在實施過程中就必須充分發揮產業工人的首創精神。所以托洛茨基主張由產業工人自下而上的民主決策來決定工業化的進程,從而確保在工業社會的物質基礎充分建立起來的同時,其經濟生產與社會管理也充分民主化,徹底扼殺官僚集團的生存基礎,為政治民主化的實現掃清道路。而作為馬基雅維利原則的忠實信徒,斯大林所理解的工業化並不包含民主政治的美好願景,僅剩的是物質主義的空殼,這不可避免的導致他以行政命令、強制勞動等自上而下的方式強行推動工業化,結果儘管蘇聯最終從一個扶木犁的窮國進化為一個能生產原子核反應堆的超級大國,但也因為對人民大眾的壓制而蛻變為一個專制集權的邪惡帝國。


「把自己國家的人民像殖民地的人民一樣剝削」


其實也沒那麼複雜,就是減輕資本/勞動力錯配,這個容我引用一下Anton Cheremukhin等人的研究來分析一下

首先說一下沙皇時期(資料引用自:蘇聯經濟增長怎麼來的?以新古典增長模型審視俄羅斯的工業化和經濟增長(1885-1940))

對於沙皇末期的俄羅斯帝國的經濟狀況,資料裡面提到了:

為牢牢控制權力,政府對企業註冊限制更為嚴厲,每一申請都需要沙皇親簽敕令才能通過。村社控制導致農民遷徙受限制,嚴格限制註冊導致企業數量少,壟斷勢力大。各類辛迪加佔據了鋼鐵、管道、銅等產業的80%-90%。政府實施嚴格關稅壁壘助長了企業壟斷。

簡單地說,沙皇末期由於政府過度管制,造成各個行業准入壁壘極高,大量行業受到壟斷組織"辛迪加"的控制,這些行業壟斷嚴重抑制了市場競爭與效率的提升,同時壟斷企業為了利潤最大化還壓低產量,對當時俄羅斯帝國工業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礙,這也是沙皇時期俄羅斯沒有現代化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當時沙俄的農村很多農民都是村社成員.在農村村社,社員無法決定種植作物種類和種植時間,這些都由村社集體決定.不少村社都會定期均分土地.這些政策都導致社員缺乏投資積極性,造成嚴重的效率損失.不過當時村社對勞動力流動的限制相對較小.

在新經濟政策時期,壟斷組織的消除大大地降低了資本錯配的程度,然而此時行業間流動性限制又上升了.簡單地說, 當時布爾什維克儘管在理論上不滿意村社,但為了抑制農村的自發勢力一直實行「反對獨立農莊化」的政策,企圖把全國變成全俄規模的重分土地公社。這一政策導致新經濟政策時期,農村村社成員占農民的比例大大高於沙皇時期,並且村社土地的劃分更加平均,細碎.這一政策就導致了新經濟政策時期農民流動十分困難,農業生產和商品率也很有問題.

斯大林時期之所以能迅速工業化,很大程度上就是靠集體化消除了新經濟政策時期農村公社帶來的勞動流動性限制(集體化造成了饑荒導致大量農民前往城市)...


把農業經驗值換成工業經驗值。玩過文明5嗎?把蘋果全部換成鎚子。


1937年前後,各國鋼鐵產量美國4000萬噸,德國2000萬噸,蘇聯1500萬噸,英國本土1000多萬噸。

二戰後,過了幾年。 1952年左右。 美國1.3億噸,蘇聯1億噸,德國不知道,英國還是1000萬到2000萬噸。

然後1970年代,美國1億噸,蘇聯1.4億噸,日本4000萬噸上下,德國也差不多。


首先蘇聯的前身沙俄就有著不小的工業規模,鋼產量甚至比老牌列強法國還多,工人數量不少,否則工人革命也不能成功不是?

其次,雖然沙俄的普及教育差了點,但教育水平還可以,也有不少科家家、文學家、藝術家什麼的。沙俄可以批量培養自己的科學家。

可以說蘇聯最大的問題是,機器還不夠,只要有足夠的機器,蘇聯人很容易將工業化搞起來。

接著蘇聯趕上了好時候,大蕭條時期,有的是破產企業,最不缺的是失業人口,再加上蘇聯把握了機遇,所以蘇聯很輕易地建立了一個工業化國家。

憑藉著多年近代化的教育,蘇聯人不缺少工程師,他們可以輕易地設計出符合自己要求的產品:比如說波波沙衝鋒槍、T34坦克、拉5戰鬥機。

蘇聯工業化的最大問題是資本的問題,只要資本到位,蘇聯工業化還是很快的。

中國則不然,中國之前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業國,學生們學的也是四書五經之類。之後雖然廢止了科舉,但國家混亂,年輕人接受教育的數量及質量都很成問題。你能想你一個還在學四書五經出來的人,教育出一大批工程師?

建國之後,雖然在蘇聯的支持下,迅速擁有建立起了一套工業體系,表面上看可以生產鋼鐵、坦克、甚至飛機。但教育的底子就那樣,蘇聯人可以教怎麼怎麼生產一架飛機,但他們不可能也沒有精力讓很多中國小孩子變成一個優秀的工程師。

結果大家也看到了,蘇聯一撤回他們的專家,雖然中國的中國仍然可以生產產品,但技術改造的能力嚴重不足,比如說1960年我們就能生產米格21了,但直到1980年之後,可以才吃透米格21的技術,才具備較為可靠的改進能力。其他方面的例子也不少,比如說中國軍隊在80年代裝備的武器基本上還是50年代蘇聯提供的那些,頂多作了少量的改進。比如說81式步槍不過是AK47的改進,殲七基本還是米格21,59式坦克是T54的國產版本。中國的工業在80年代之前,基本上就只能照著外方提供的技術資料來生產產品,一直到建國之後接受教育的那批人出來工作之後才勉強能改進產品。要想大量做創新含量的工作得80後走上工作崗位上了。想要引領科技的發展估計得00年後走上工作崗們才行。

當然,可能有人反駁我說建國後中國也能研發二彈一星嘛,這個是事實,但這是集中了中國本來就不多的科技人員才能幹出來的成就,而且這些科技人員大部分有海外求學經歷。可以說,在那之前中國的教育體系是不能夠提供足夠數量的有較強工作能力的科學家的。

結論:中國工業化最大的問題就是,人才的問題,中國本身的教育體系不能滿足中國工業發展的需要。


除了餘糧收集和國外轉移之外,販賣沙俄文物同樣是個重要的資金來源,工業化需要真金白銀。


現在如何呢?工業技術可以過時,曾經新的,關鍵的技術可以變得不值一文,成為屠龍之術。到現在,連貫看蘇聯工業化的全程應該有更客觀全面的認識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今天,仍然有很多中國人在崇拜迷信?
要如何給癌細胞在系統發生學裡分類呢?
人的意念可以改變實體世界嗎?
既然共產主義是科學的,那為什麼不用動物做實驗?
目前有哪些比較科學的需求理論?

TAG:經濟 | 生產力 | 科學 | 蘇聯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