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

感謝大家的讚賞,但是希望大家不要再問我,「華科XX專業好不好?「的問題,第一,我只讀了一個專業,大多數專業我都不了解;第二,什麼叫「好」?好都是相對的,你的參照物是什麼?第三,我如果說不好,一定會引來爭議,而我的本意並非如此。

--------------------------------

正文

作為在華科讀完本科的學生,後來推免清華碩士,我想對華科做中肯的評價,以給後人更多參考。

從就業上說,我想分理工和商科,我較熟悉。工科華科在全國是叫得出名字的,機械,電氣,計算機軟體,但是呢,三分之一去了深圳,為何?第一,北上的好學校太多,華科名氣不夠;深圳是軟體產業最密集的地方,民企最多的地方,北京學校學生相對更熱愛國企(北京國企最多),上海學校愛外企(上海是大陸外企最集中的地),華科學生好多進民企,oppo,華為,華星廣電。商科,只能這麼說,高考分數和你的就業機會成正比了,第一,如果你是華科經管本科生,你可能不知道實習對於你的重要性,如果你還想著說我是全國排名第十的學校學生,那麼就業時候就麻煩了。上財,上外,甚至上海大學商學學生機會比你多太多,big name intern真的比你想像重要,華科的商科直接就業不好,沒有在行業的強大校友資源,真的比上海高校差太多,就業意識太弱了。一般來說,現在國內少數幾所頂尖大學的商學院和部分一流商科大學的學生,在本科就業上已經和國際一流大學的同學們的步伐接近,這句話如何理解?一般來說,商科學生的最為典型的路線是:大一刷GPA,參加學生組織,開始參加公司組織的一些networking活動;大二,找一份平時實習,諮詢,投行,四大等,第一份實習很難找,一般靠學長學姐和同學或者家人推薦,公司名氣最好要大,這是開眼界的過程;大三上,當全國99.99%的大學生還在刷淘寶,Dota,最多在自習室啃書的時候,早鳥們在幹嘛?申請大公司的Summer Intern,大家問這是個什麼?就好比高考前的自主招生,大學的保研,最好的公司都會通過正式的暑期實習來錄用一批人,校招再招一批人,外資投行基本全部在暑期實習生中留用,外資諮詢的話大約一半,寶潔也是這樣招人,這個暑期實習的待遇,一般來說拿的是全職員工的工資,或者打八折,在香港的外資投行基本5萬塊一個月,諮詢大約兩萬多,寶潔廣州大約8K,四大的暑期實習不是很流行,因為他們那時候是審計淡季;接下來有人問,你沒搞錯吧,大三上就面試暑期實習?不是最早也是大三下嗎?是的,95%的公司暑期實習生都是大三下,但外資投行和寶潔是大三上,外資諮詢雖然晚一些,但是也在大三下一開學,麥肯錫是大三上那個過年投簡歷。然後經過大三暑假的暑期實習,基本好的留用,運氣不好的就校招,由於有了正規的大公司暑期實習,找工作也很好找。醒醒吧,少年,仔細理一下,本科畢業想要找好工作,你很早就得準備了,不要說我大四上秋招已經比考研失敗的人參加春招早很多了,事實上,你已經是晚鳥了。清北復交經管學院的好學生,一般大三上會出國交換,在國外的時候申請大三暑假的暑期實習,要麼回國面試,或者公司會視頻電話面試,這,就是Trajectory,成功的人絕對不可能是偶然的。如果是理工科,即使清北,絕大多數也是一頭霧水,到秋招季節,要麼毫無頭緒,就順其自然保研或者自費出國讀碩,要麼鐵定科研,就國內直博或者出國讀博。另外,舉個沒有嚴格數據的鮮明例子,華科和中山大學在各位心中地位如何?差不多吧,為什麼,因為華科的工科完爆中大,但商科就被中大完爆,至少在就業和申請出國上。華科商科多少學生去London Business School?目測不多,有去Northwestern的凱洛格商學院嗎?有去Booth Business School of Chicago University的嗎?或者其他Magic 7?估計一年可能都不多,經管前幾名很多保送國內學校了,由此可推測,這些國際知名商學院去讀研不多,但是,各位!中大每年很多人去!那麼,華科商科在國外名聲沒打出來,有機會各位,一定努力,保研去上海好的高校,北京好的高校,如果你是經管學生,保研去,不行就考研,最少去武大,中大,不要盯著綜合排名,當你看到他們簡歷上的實習,你就來不及了。企業不看高校排名,只看印象。當你看應屆生,實習僧等,翻過去三頁找不到一個武漢的實習,就算有一個,也是碼農實習崗位,你就明白高考分數為何上海財大高。對於商科的學生,還有一個極大幫助大家找工作的方法,就是參加國際性至少是國內的商科比賽,具體的比如歐萊雅的,hsbc的,Bertersmn workshop, maybank的mgac,自己搜索吧,一來可以出學校見識各種人,早知道自己不足,二來自信心極大增加,三來自己的簡歷和經驗增長很多,眼界對於自己及時調整努力方向很重要,獨學而無友,孤陋而寡聞嘛。

第二,學生質量。首先,華科學生過多,本科生一屆7,000到8,000人,清華北大各3,500,浙大很大,也就5,000,學生多了就要降低分數線,自然影響生源,至於為什麼這麼多,我不太清楚,反正武大也是7,000左右。我的眼界只能看到華科學生畢業三年的樣子,長遠發展不敢說。華科成績排名前四分之一的學生,是有較好的能力和競爭力和思考力,和上交浙大學生平均水平上下。你要說,你怎麼只看成績,不看leadership,但是經驗來說就是這樣,排除少數校會主席層以及科學競賽獲勝者,比如Acm等。這個是比較容易理解的,成績好的人做事有毅力,focus,這是成功的極為重要的要素(幾乎是必要條件)。

但從華科畢業找工作,第一份工作起點很難高,當然,C9學校的西交,哈工大和華科其實是差不多的,他們在三線城市,地理位置很不好,也是工科學校。諮詢投行不用想,差太遠了,能去華為就算不錯了,除非你去好的學校讀研。此處我提供一個數據,大家可能在別的地方也看到過一些就業薪資數據,但是不一定準確。我提供部分熱門公司數據(2016年,為了各方利益,所有數據沒有給精準數字),華為在華科招生,碩士月薪約為RMB 10K-11K/month,非常優秀的可以到13K-15K,本科9K-10K,華為在清北招碩士差不多15K到20K, 均為14個月到16個月。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除了諮詢業務,依然8K-9K/month。MBB每家年薪,16年入職的話總年薪40萬,高盛的話15年入職投行部大約55萬年薪,羅蘭貝格16-17年package大約22萬(base不到20萬),Oliver Wyman年薪也有40萬(base所有諮詢公司里最高,突破30萬),其餘二線諮詢atk等總年薪約為35萬,寶潔所有部門2017年依舊12K/month,14個月,所有數據均為第一年入職,毫無疑問真實。

華科學生,相對中大,上財等學生,做事情確實比較埋頭,認真,但是眼界不夠開闊。工科生技術上平均比較厲害,商科生由於沒有硬技術的優勢,普遍拼經歷,實習,英語,交流,想法,華科商科生在這個上不行,約在全國三十,工科前十。

關於出國,本科直接出去不建議,現在趨勢是,美國前20,歐洲前十,亞洲其他國家前十左右(東大,京大,國大等),加拿大前3(特指麥吉爾,多倫多,英屬哥倫比亞,雖然多倫多本科特別水,本科一屆17,000人,但是碩士相對好一些,麥吉爾特別好,British Columbia有些項目不錯),回國找工作,和清北復交有得一拼,其餘的,比不上清北復交。要是你問我澳洲和香港讀碩士如何,那麼我覺得你可能還沒對整個留學行情有個基本了解。先直接下結論:港碩(除了少數的Master of Philosophy, 那是每個月有1萬多港幣的政府獎學金的)很水,因為不要畢業論文,基本是一年,多的一年半,當然上課也要寫paper,總體來說,無論留港還是回內地就業形勢不太好,學費平均一年10萬,投資回報率低,而且有個找工作時間問題,就是,大陸找工作都是提前一年,但是你去香港master如果讀一年,那你得畢業了回來找,那時候壓力就很大了,澳洲碩士差不多,成本還高一些。其餘非英語國家(排除瑞士,日本等擁有少數頂尖名校的),或者愛爾蘭,紐西蘭等英語小國,你為了體驗生活可以,為了就業或者研究深造,還是算了,搞研究的話還是去美國,或者英國少數頂尖高校。國內企業不看國際排名,看印象,比如你是赫爾辛基大學畢業,和你是復旦畢業,國內企業首選哪個?但是赫爾辛基大學國際排名高於復旦。外企也不看。因為他們知道國內競爭激勵,往往國內好的企業海外招聘國人回國,就說985高校的或者世界前100的。華科本科能去上述頂尖海外學校的,非常少數,我本科同學,成績比我好(加權90),專業第二,托福99分(不算差),GRE330+,但是最後去了德州農機(半獎),她其實完全可以保送清北,但她想留在美國發展(那是另外一回事),如果想回國發展,不要直接出國。

另外一點,華科學生英語平均水平不行,比北上學生要差,這個是有基礎原因的。華科的學生,中部佔了很多,兩廣兩湖,河南河北,這些地方在中學時代,英語教育落後於東部的江浙,更比不上上海,比如,河南省高考不考聽力(至少在2010年以前),這導致了嚴重的應試,並且從來不聽英語,口語尤其不練,大學想補上來,需要極好的方法和意志。我在大學時代,英語很重視,到大四的時候,考了托福,111,在華科,至少我沒遇到比我高的了,我覺得和我高中時代的基礎是分不開的,碩士以後,我依舊認真學習,現在比111分時候好很多。我們單位托福平均也要110以上。而且,高中時代一旦不喜歡英語,大學沒有人逼迫,就能難學好,因此,華科英語平均水平和高中時代基礎有關,高中基礎又和省份生源有關,我沒有任何地域歧視的意思(我不是北京上海的),只是客觀分析。因此,希望後來人一定要下苦功夫,練好英語,我考托福的兩個月,每天學習英語8小時。你日後找工作,幾乎每一家像樣的企業,都會面試英語的。有的人又說了,在大陸嘛,我找個國企行了吧,機關單位不用英語吧,民企不看重外語吧,是的,你如果上大學僅僅為了一個混得下去的工作,英語過了四六級勉強,那是可以的。 但是給你個數據: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網頁是英文的,互聯網是全球最大的知識庫,如果你英語好,看英文的網站,以後讀英文的書本,那你獲得的就是最先進,最好的資源,而且由於新聞審查制度,不用英文網站你還不知道世界主流是什麼,不知道外面人怎麼看我們,不知道世界的動向,只緣身在此山中。從質量上,你看看百度彈出來的那些爛廣告,你再看看Yahoo, Google,這不是數量上差距。另外,如果讀研,好的論文雜誌都是英文的,這個趨勢,不誇張地說,一百年內至少不會變。並且,全球五百強的那些中國企業,有幾個不是靠monopoly?monopoly的後果是,你進了這些state owned enterprise,除非你關係夠,否則,你就發展不自由,請轉到:在中石油/國家電網等工作體驗?的問題自己看吧。美國仍然將領導這個世界五十年以上,在你有生之年,英語絕對是世界主流,而且在中國普及度只會越來越廣,比如清華本科最好的基地班,在學堂上課的那些,老師上課都最好講英文,雖然有的老師口語很爛,沒辦法,趨勢,比如,東京大學為了吸引國際本科生,開了個peak計劃,不要你會日語,再比如,中國的企業,比如,華為,騰訊,都開始國際化。

華科男女比例差不多2.5比1。男生的話,華科沉迷遊戲的比例過高,導致少部分大學一事無成,其中部分畢業時候工資待遇很低,關鍵是職業起步就落後別人了。

關於華科的硬體設施,食堂很多,但是分布不均勻,導致下課很擁擠。關於宿舍,現在有空調,還算可以了,單指東邊和西邊本科生的。我那時候沒空調,夏天真的好熱,睡不著,還斷電。總體來講,大陸絕大多數高校基礎硬體都一個水平,和發達國家差距還比較大,至少每年夏天雨季,華科主幹道積水的問題都沒辦法解決,清華也一樣,稍微下雨就積水很多,無論華科清華,內地高校的管理水平,比如報銷,宿舍等非核心部分,還是很落後的。

關於一些實驗室,排在全國前面,單比工科實驗室,可能全國排第五左右了,光電國家實驗室,是因為武漢是光谷的緣故,所以就坐落在了華科。理科的話,華科還行,比南大,科大,北大差遠了,但是和其餘的次一流高校有得一拼。文科的話,新聞還可以的,能在全國前十,醫學,同濟是不錯的,畢竟那麼大名氣,和中山大學醫學差不多。別的很多我不太了解了,但是總體華科還是工科著稱的高校。

關於國際交流,華科做得很不好,交流的人數太少太少了,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沒有完善的選課和學分制度,而且學生家庭平均不那麼富裕。我本科四年,除了公選課的10學分,所有學分都是安排的,沒有選擇,我們修了200個學分,其中,至少50個是性價比非常低的,完全應該砍。華科的本科和研究生的交流網站,叫湖北華中大出國留學培訓中心,上面的交流很多是台灣的,台成清交都有,還有印度理工的。管院有和慕尼黑工大的交流,電氣有亞琛的交流,。華科每年有兩個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交流,很不錯,近年來有和加州伯克利的交換,當然,這個是費用很貴的,別的都不用學費。

此外,華科有一個良好的保研製度,尤其保外很受歡迎,單指工科,清華接收外校的每年最多的是華科,北大是武大最多,當然,比例上可能不是第一。有一點,想提醒學弟學妹,保外的時候,夏令營挺難的,除非你的加權排10%,英語也好,有一點小項目,不然南大都不要你,但是9月份保研季,很簡單,15%,英語六級,基本能去交大,浙大很esay。清華的話,沖一衝也可能。所以大家大膽一點,不要怕。

關於大學排名:
因為之前答案分析太詳細,我刪掉了,綜合了國內外很多的排名,在此直接給結論,較為綜合的說,是大陸高校13名。
另外,華科本科有個地方特別好,就是創業氛圍,我此處不羅列數據,但是華科的創業回報率全國第一,知乎上有「為什麼清華,北郵等學校的創業不如中部省份華科」的提問,這個是非常複雜的原因造成的,我不仔細分析,但是有創業想法的同學真的來對地方了,大陸沒有更好的大學搖籃,華科的三大團隊,冰岩作坊,dian團隊,聯創團隊,建議大家加入,只針對想創業的同學,當然不是只說理工科,各種學科都歡迎。
我是從職業發展的角度考慮的,如果你要學術,我也不特別懂,但是有一點,能有機會,不要留在國內讀博,國內博士教育不行的,真心和美國學校差太多啦,2016十月補充:我現在舍友是清華博士,告訴我國內高校對於土博士歧視很重,清北博士不例外。
我在華科四年印象最深的是帶我畢業設計的老師,他在上課的時候都是嘻嘻哈哈的,但是上課反覆強調一句話,這也是他大學和職業生涯的總結,我一直銘記,「大學時候你比人家厲害一點點,出去以後就不是一點點「。本科階段應該擴展眼界,比專註一點更重要,不要讓別人老說:華科學生只有匠才,沒有帥才。大學多嘗試,多認識不同行業厲害的人,把錯誤犯在校園,哪怕考了零分,還能補考,不行還能重修,要是畢業了就沒機會了。
補充:很多評論說自己是經管,文科的,很緊張,不用緊張,你可能沒有看明白我的意思:如果你是商科或者文科,那麼我的建議是去清北復交浙大南大(南京不是南開)人大讀研,不行就去中大,武大讀研,然後出來工作,那時候平台會高,至於怎麼去,只有努力啦。
——————————————————————————————————————————
6/21/2016 Update:
最近好久沒上知乎,天天忙於為了今年校招的筆試面試在準備。最近看了一些case book和Mankiw的Principles of Economics,參加了一些諮詢公司的小型交流會,和同道的同學多有交流,有了許多心得,主要針對以後的職業發展的,寫得不對的地方請指正(以下所有內容均指中國大陸的情況)。
首先還是分理工科和商業的職業,在清華這個中國理工最好的地方,我發現理工科學生就業的發展貌似不如商科。這個其實是有深刻的原因的。如果理工科學生畢業去做研發,那麼就有個問題,還是三類企業,國企,外企,民營企業,如果你去國企,比如,國家電網,三桶油(石化,石油,海油)等等,因為壟斷企業的管理是較為落後的,在清華頂尖的學生是不去國企的(這是實情,以前愛去國家電網),因為職業發展受限,或者說career path不清晰,大家可以盡情知乎上搜索,怎麼看待清華電氣博士在基層待6年?;外企的話,General Motors, General Electric,BMW,Intel,Shell等,都是全球頂尖的製造型企業,但是他們30年前來中國,是因為兩個原因:1. Market size (中國市場大),2. Labor cost(中國人工便宜),這是根本原因,後來中國教育上去了,有些公司開始有研發了,但是還是沒有改變根本,那些研發,絕大多數不是核心技術,我舉兩個例子,第一個,我的同學在清華汽車系,他去大眾研發部實習,回來和我說,部門只是把德國的技術做本地化調試,第二個,我去聽過空客集團大中華區總裁的演講,有人問:您覺得外企在中國發展最重要的是什麼?他說:Keep the core technology secret. 所以去外企研發部豈不很委屈?(但是有些技術含量低的外企,比如PG等FMCG企業,大陸是會有核心研發的,但是那些企業的核心部門又是Marketing),互聯網企業比如yahoo, hulu, Google都有大陸研發中心,但是核心技術還在矽谷,中國的工程師被矽谷的歧視比較嚴重;如果去民企,這是研發的好地方,自己國人的企業,但是問題還是,管理體制跟不上,太年輕,中國品牌想登上國際舞台還得十年,已經有很多華為等領頭羊出現了,清華厲害的學生不是特別情願去一個國內企業,還有企業名聲的原因。那麼理工科的就業為什麼不如商科(這裡針對大陸最頂尖的學校畢業生,清北復交),因為國內製造落後,製造行業需要積累,中國還跟不上,而外企又不願意在中國有核心研發,但你又不會出國工作,美國本科畢業平均工資最高的是理工,因為發達國家的技術領先,那麼頂尖學校商科為什麼就業好?因為,商業型外企在中國是真的有核心業務的,VC/PE,投行,諮詢在國內做的事情和國外本質一樣,所以你進了這些企業,就相當於你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的學生進入了一個發達國家企業的核心部門,這在幾十年前的中國是難以想像的,那為什麼就頂尖學校的商科好呢?因為好的商業型企業少,招人少,如果多了pay就會降低,四大是最好的案例,十年前那麼牛逼,現在呢?就吸引不到人才,而外資金融和諮詢在中國是人才最為聚集的地方。
那麼大家會問,什麼樣的企業好。到底工資,獎金,職業發展,累不累,工作地點,外企國企哪個最重要?有一個標準是絕對準確的:哪個企業的員工起點高,哪個企業就好。起點表現在學校,成績,外語等。在應屆生市場上反應的現象就是:越是優秀的人扎堆的企業一定有他的優勢。寶潔的市場部,三大諮詢公司,外資投行,Google研發等。因為目前的就業市場是自由市場,由於信息的流通性,最好的地方一定有最好的人扎堆,你一定不可能找到一個非常好但是競爭不激烈的公司。這就像世界上哪裡有錢賺,一定有人去一個道理。
在今後職業的發展上,如果你只求安穩和生活,那麼我不能給什麼建議(沒有說不好,每個人對於人生的理解都不一樣,無正誤之分),我想給的建議僅針對有事業心的人:你開始工作,仍然沒有結束你的學習里程,不是說工作開始,就等於開始了過日子,因為,前幾年特別重要。一定要選擇一個發展很快的企業,你在裡面幾年就升級一次,工作內容要麼能夠研究很深,要麼能夠見識廣,至少有一個。不要著眼於剛開始的一點工資,1萬每月還是8000,那點差別幾年後根本什麼都不算。你進了這個企業就像進了一個學習壓力很大的大學,幾年一過,你可以跳槽,那個時候,你和大學畢業進了很閑企業的同學比,你就非常厲害,工資翻幾倍了。那麼等到你覺得你錢夠了的時候,你就可以開始安穩一點了。真正好的企業效率很高,裡面的人都做事絕對靠譜,效率,比如在高盛,老闆說明早交報告,那麼一定可以做到,而且非常漂亮,不可能出現像你在報銷發票一樣拖拉的,因為報銷發票地方,工資很低,而越聰明的人,越往好的地方集中,效率就越高,成長越快,錢越多,這是良性循環。


作為一個關山口學渣關注這個話題幾天了,終於忍不住放下了畢設開題報告,決定來答一下。
從我相對了解的幾個方面來說一下吧。

一、「森林大學」名副其實。

華科樹非常多,學校的每一條路的兩旁都是樹。大部分是建校之初栽的,平均年齡50歲以上,以懸鈴木(俗稱「法國梧桐」)、廣玉蘭和樟樹為主。華中工學院的第二任院長朱九思先生愛樹如命,他將當初喻家山下的那片荒蕪之地變成了如今鬱鬱蔥蔥的森林大學。據說華科每砍一棵樹之前都要向校長彙報,校長親自簽字才允許砍,這個規矩是從朱九思先生當校長時確立的,執行至今。因此,我大學四年從沒見過學校砍樹,只見過學校種樹(樹苗還是植樹節的時候發的,必須要種)。
(另外,朱九思先生在文革時期收留了大量被其他高校」打倒「的教授,如呵護樹苗一樣呵護這些人才,在那個特殊的時期,華中工學院的師資力量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樹多好乘涼,華科地處「大火爐」武漢,由於這些年過半百的樹的存在,夏天校內的溫度比校外低1~2度。而在乘涼之前,Huster每年三四月是要經過「梧桐雨」洗禮的。春天的時候,路兩旁的法國梧桐會飄落大量帶著毛毛的種子,這些棕色的毛會飛進眼睛裡、鼻子里、嘴裡,掛在頭上、衣服上,跳進你從食堂打的飯里,每次呼吸都伴著梧桐的子子孫孫。每年這段時間,很多Huster會過敏,路上的行人都帶著口罩,也曾有人強烈要求學校砍掉這些子孫滿地的樹,可這裡是華科呀。

二、學校基礎設施

主要的教學樓只有四棟:西十二(據說曾是亞洲第三大教學樓)、西五、東九(據說曾是亞洲第一大的教學樓)和東十二樓。
東西兩地相隔甚遠,因此教務處排課要求是如果連排一定要安排在同一邊。由於上課地點相對集中,所以上下課高峰時間段從宿舍到教學樓的路上非常壯觀,烏壓壓全是男生(尤其西邊= =)。
西十二、東九設備都不錯,桌椅也比較新。
我想要說的是西五樓。我校有一個引以為豪的「人文講座」,每周有2~3期(除考試周和假期之外),現在已有2000多期了。這個人文講座請過非常多的大師,而地點經常是在西五117室。這個光榮的117,背負著重要的「提升全校師生的人文素養包括樓管阿姨在內」的任務,見證著一位位Huster的情操「被陶冶」,如今已經是老態龍鍾了。
老到什麼程度呢?
講座都是晚上7點開始,通常是需要提前一兩個小時佔座的。有一天你匆匆忙忙下課忘記佔座,吃完飯已經六點半了,你才想起來晚上有講座,你一路飛奔,跑進了那個歷史人文氣息濃厚的117,結果發現大家都像在搞歡迎儀式一樣站在過道里和教室後面,很多前排座位都空著,彷彿在等著你入座似的。你喜出望外,頭頂光環地走向「御座」,準備扶著丫鬟的手坐下的時候,你發現它是一個「皇帝的座位」——據說傻瓜都是看不到這個座位的。皇帝當然不是傻瓜,所以你還是準備坐下。咣當一聲,皇帝坐在了水泥地上,視線被課桌擋住,連黑板都看不到。周圍站在過道里歡迎領導的群眾演員們哄堂大笑。(基本情況:每排大概十幾個座位吧,幾乎一半都是壞的。)
如果一定要在117辦講座,為什麼不修繕一下呢。讓教授講得方便,學生聽得舒心多好。
(感謝評論里 @默林 提醒,得知現在西五已經跟上了其他教學樓的步伐,117也返老還童了~)
(上面提到樓管阿姨是因為華科紫菘公寓有一位周阿姨,白天做宿舍管理員,晚上會讀書學習,有講座一定會去聽,而且會做筆記。她被李培根校長看望且表揚過,還邀請她一起去啟明讀書會。仔細想想華科此類「掃地僧」不少,還有紫菘的一位年過五旬的保潔員,用手機打字寫了二十多萬字的劇本。另有某教學樓的保安據說自學過了四級,還有考研成功離職的。)
再來說說宿舍條件吧,本科生主要是分布在紫菘學生公寓(西)和韻苑學生公寓(東)。除了韻苑的小部分宿舍之外,其他本科生宿舍均是帶獨衛和陽台的四人間,上床下桌。空調是2013年才裝的,之前冬天取暖都是靠抖的。聽說今年會裝熱水器,以後可以在宿舍洗熱水澡了。還有一個神秘的地方也有少量本科生,所有的本科生碼農(僅指計算機學院的碼農,軟體學院的碼農在韻苑,謝謝評論里的學弟指正),都住在這裡——沁苑。只有沁苑學生公寓有校園網WiFi熱點,但也只有沁苑是水泥地。還曾有一位沁苑的學長根據《陋室銘》改編了一篇《沁苑銘》。(不知作者名字,哪位若知道這位學長的名字請告訴我,我補充在這裡。)(已補充~)

沁苑銘
作者 @Eidosper

樓不在矮,無電梯則名。

水不在少,收費則靈。

斯決不是陋室,惟典華男德馨。

苔痕上階亂,草色入窗青。

談笑有光棍,往來無女生。

可以調代碼,閱語英。

無絲竹之悅耳,有作業之勞形。

九棟傘翼舞,東十路漪泠。

根叔云:何陋之有?


沁苑學長示學弟學妹

畢業元知萬事空,但悲不得空調用。東一食堂開張日,簡訊勿忘告乃兄!

(空調已於2014年暑可用)

食堂——學校共有34個食堂,適應各種消費水平、各種口味。但總體來說,西邊的食堂水平遠遠超過東邊。華科的食堂平均水平應該是遠超湖北省其他高校的,大概在全國也屬於高水平。為什麼這麼多食堂以及為什麼口味還不錯,傳說是這樣的:楊叔子院士全家都不會做飯,每天都要吃食堂,那時候的食堂一點都不好吃,楊院士暗想(請腦補江西湖北方言混合口音):「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今天讓我吃這難吃的飯,十年後全部打入大牢反省!」過幾年,他當上校長以後,大力整頓後勤,新建了很多食堂且提升了食堂的烹飪水平。從此,華科的美食之路啟程了。(純屬玩笑)
最後提一下華科沒有的,禮堂。華科作為一個理工科大學,文藝活動也不算太少。學校的藝術團水平也不錯,每年有「鍵上人生」等各種音樂會,大家也都興緻勃勃。但是這麼多年一直沒有一個正式的禮堂,這些活動每次都只能在某學院樓的報告廳里或者校史館前的空地上(= =)舉行。
衷心希望在近五年內,華科能有一個禮堂。

===========等會換手機繼續寫==============
身為大四狗的我被斷電斷網了,手機客戶端居然不能編輯→_→只好打開了網頁版繼續填坑。
======================================

三、學風

先從斷電斷網這事說起。全校本科生每天23點斷電,24點斷網。我大一的時候(2011年)還不斷網,後來據說有同學向學校提意見,說室友晚上打遊戲影響他休息,要求斷網。從此,每天0點到7點之間就不能登錄校園網了,研究生是可以用的,所以會有同學管研究生借賬號半夜起來看足球比賽。
華科學生提的意見似乎還挺受重視的,下面再講一個例子。
李培根校長在任的時候,有一次在西五117講了一期人文講座。期間有提問環節,有一位同學問:「華科很多考試的題型比較固定,有些同學平時不努力學習,最後臨近考試靠刷題取得高分,請問您怎麼看待這種現象?」根叔說:「我會和教務處討論這個問題的。」(大概意思,具體說法不記得了)當天晚上人人上被刷屏在討論這個同學,罵他的居多。很多人說要人肉他。我看大家討論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了這位同學的人人,就順手加了他好友,結果大概過了半個小時左右,一大批人來問我我是不是認識xx(他的名字),打聽他的基本情況,其中包括我的輔導員=_=。這位同學的人人我大概看了看,其中讓我至今印象深刻的幾條:「今晚做了一件自認為比較勇敢的事情」(就是指向根叔提問)、「今天下雨了,不用上體育課,又可以去自習了,好開心。」
他提問之後幾天,華科的考試周開始了,這個考試周實在太慘烈了。我了解到的幾個院系(工科為主)全部吐槽說卷子變難了。以我考的數理方程與特殊函數為例,以前第一道題就是寫一下特徵值和特徵方程這種難度,結果我看到的卷子的第一道題是含參解方程,差不多是以前倒數幾道題目的難度,然後一路難下去了。之前這種工程數學都會有很多同學考到滿分,而這次全年級有三分之一的同學掛科了,大部分人分數都不高。結果是有大批同學去補考了,而這位英雄仍被人們所惦記。
這位愛自習的同學只是一個Huster的縮影,還有千千萬萬個這樣的華科男,他們穿著拖鞋,背著雙肩包,包左邊的網兜裝雨傘、右邊網兜裝水杯,每天早上起床去自習,風雨無阻。華科的同學真的是非常愛自習,考試周通常一座難求,此時周邊的肯德基都坐滿了自習的華科人,還會有人開房去自習(真的是在自習)。因此有「學在華科,玩在武大,愛在華師」一說。
從另一方面來看,天天自習大概也是無奈之舉。華科課非常多,考試又多又密集,有的老師還會比較嚴苛,因此對付考試需要比較多的精力投入。
我認識的其他的學校的同學每學期的必修學分一般在15學分左右,而華科每個學期必修學分在30分左右。很多學校考試是結課後的一兩周內進行考試,安排相對鬆散,而華科將所有考試安排在考試周(一般為第13周和第21周),我經常是考試周從周一到周五每天考一門。每次考試周都是一次涅槃重生=_=。
華科有一位因掛科出名的教授「汪掛掛」,還上過報紙,很多同學對他聞風喪膽,他的電路原理課是非常非常難過的,有學長畢業多年,仍要每年回來補考,據說補考如果卷面低於60分他是一定不會給過的,可以讓人家重修一輩子。補充個新聞鏈接華科嚴師汪健幾十年堅持「不放水」 都為學生好
華科掛科率達到30%的課比比皆是,師生們也都習以為常了。前段時間還聽說我所在學院的一門大四的專業選修課掛科率達到了40%,現在他們邊準備畢設邊準備補考。
看到樓上一位學弟提到了英語教學的問題,想起來之前看到一個全國高校四六級平均分排行榜,華科排在42名,平均分只有437.46分,第一名是北大551.77分。雖然這是一個不完全統計的數據,但已經足以說明問題了。華科對於英語教學不夠重視,很多所謂「英文教學」的課程也過於形式化,大部分人四年下來不但沒有培養出讀英文paper的能力和習慣,反而連高三水平都不如了。
另,華科的出國氛圍也不如其他高校濃厚。大概是老師打分太低外加英語水平的原因吧~

四、其他一些細節

華科創業氛圍非常好,成功榜樣也非常多,還在全國高校創業財富榜拿下第一。學校也挺重視這一塊的,每年都有相應鼓勵扶持政策。2014年的「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原「小挑」)在華科舉行了全國總決賽,最終華科和上交並列第一。身邊有認識的同學拿到了金獎,非常厲害。

華科有「牛皮紙情結」,作業本、實習報告、實習日誌、畢設日誌等很多本子都是牛皮紙的封皮,我的作業本還被武大的同學嘲笑過,說看起來很古董。

華科有個叫「公益勞動」的必修課,有學分,畢業前每個人都要勞動。一般春夏是拔草鋤地,冬天是掃落葉,全班一起,持續一周。真的很累,學校大概是在告訴我們不好好學習就只能幹體力活去當民工吧(
監督我們勞動的師傅還說學校每年只有在七八月分才會多招工,平時都是學生來幹活的。

大部分Huster走路的時候都是會俯視45度盯著地面的,很少會盯著路上的行人看~

最後貼一張華科的女生節特色橫幅的照片吧~


華科16年本科畢業 保送清華

華科讓我懂得了 什麼是母校,這座森林更是我唯一的母校。

華科,使我懂得了即使是從山溝了爬出來的,也可以做學術,自信的生活。

(本人長白山土著,家裡學歷最高的是我叔叔,小學六年級。。。)

對於來清華讀書,我是後悔的,年輕的我有點功利。當時國光的大老闆力邀我去讀碩士,而我竟然無厘頭的用「想離老家近一點」進行搪塞。來清華更是偶然,因為當時港大和港中文給的是博士。

Q1:為什麼最終沒有去香港?

我想回華科!!!我想回華科!!!我想回華科!!!香港的博士,想回華科教書,真的好難好難。。。當時沒有留下來,也有私心,想曲線救國,拿到海外博士,做出卓有成績的成果再回母校教書,心甘情願為這片森林服務一輩子。

華科是低調的、包容的、團結的。大學四年,也組建了很多團隊,畢業後有去北美杜克、約翰霍姆金斯、香港大學的;國內清華、北大、交大、浙大更多。

這裡我想解釋一下,我並不是很贊同一樓校友的觀點。我個人認為,出去讀書的不僅僅為了更好的教育、學歷、經濟。還真有那麼一些執著的人,真的想踏踏實實做學術,兢兢業業做技術,只為了一件事,回母校,做個講師就行。

下面是我最好的朋友和我在畢業冊上留言(大體意思):

我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回來,華科,你和我娘一樣偉大。(沈春旭/沈子恆 華科本 清華碩)

努力努力,十年一「千人」,二十年一「院士」。(方賀 華科本 Duke PhD)

最美的1037,最美的你,【還有一句很虐心,記不清了。。】 (李喬 華科本 香港大學PhD)

其實,華科不是留不住人才,就像學長說的,土博士很受歧視,沒有海外科研經歷和較大的成果,想回華科真的很難很難。

這是也我當時大四做選擇時最糾結的地方,一個給了你無限愛與包容的地方,你竟然要走????「只為了,更好的回來」,激勵也算是騙自己吧!!!

Q2:華科能給你什麼?

上面前輩們講得很好,我僅想通過自己的視角闡述這片森林留給我的影響。

情景一:畢業那一天(2016,6.18),華中科技大學東校門街邊燒烤,來了無數次了,N多個午夜,我們做完項目,就在這裡填填肚子。可是那天晚上,一切都不同了,我突然發現,長大了。。。要走了。。。更痛心的是,走了什麼時候還能回來???我是東北人,說真的很少人能把我喝醉,那一晚真的醉了。。。我們幾個兄弟凌晨兩點從華科東校門走到了西十二又回到了韻苑。堅強了四年,那一刻淚水再也仍不住了,平時最強勢直男癌,哭得一塌糊塗,感恩,都是感恩,一草一木,一個落葉都不忍心踐踏。

情景二:2016.12.26小賀從北美回來辦理證件,喬和我請了病假,我們一起回了一趟武漢。這裡僅僅說武漢,因為,我們沒有進母校的大門,在南三門校牌外面,我們一起對母校深深地鞠躬。這一次我沒有哭泣,李喬也沒有哭泣,小賀哭了。可能是,離開了這片森林,在也沒有這樣一個群體無私的幫助你,像母親一樣守護你。我沒有哭,是感覺愧對母校,半年來,沒有任何成果拿得出手,沒有為母校掙得一點點榮耀。

Q3:怎麼評價華科?

一流的學術 單純的人際 安靜的書桌 靜謐的校園

Q4:對華科有什麼期待?

留住人才,留住人才,留住人才。人才的引進不應該用「海外博士」 「海外工作三年」等作為約束。

======================================================================

我和我科的關係很簡單:

我努力三年

終於投入她的懷抱

她愛我,守護我,伴我成長。

一夕之念 卻又離她遠去

我根本不知道 什麼時候還能回來

5年?10年?還是20?

可以放棄一切

唯獨母校和家庭

我希望,你們好好的


小時候想去的是武大,畢業的時候,我發現,櫻花雖好,我獨愛石楠。
正經點:離開課堂,忘掉的是技巧,留下的是方法,離開學校,忘掉的是知識,收穫的是精神。這是信號與系統老師在考前面對紛紛要求劃重點的學生說的話,大意如此。華科真的是不錯的,教書育人的地方。
四年的生活,特別開心!哪怕,極有可能,缺個妹子!


居然因為《沁苑銘》被愛特了,榮幸之至。平時回答以抖機靈為主,這次來乾貨。

作為一個在這裡呆了6年的人,感受如下:

1 如果在這讀了本科,就別再在這裡讀研了。要是想讀,往上走走吧。本人計算機,其他專業可能稍有不同。

2 武漢是除了長三角 京津 珠三角之外較好的地方,長遠來看除了北京 上海以及南京 杭州幾所大學會在前頭以外,其他的地方,暫時沒有超過的可能性。
合肥、西安地緣有些糟糕,估計學校很快就會受到牽連。互聯網時代,落後一年相當於落後了兩輪大潮。

3 進可攻退可守。相比於北京來說,武漢物價便宜,畢業後留在武漢毫無壓力。如果在北京讀書,後面再留北京估計也會比較辛苦。當然,杭州 南京市政建設都比武漢好,但是周圍有個上海,所以相對不是那麼出眾。如果讀了四年大學,認為自己適合平靜的生活,那留在武漢也是一種選擇。進可以去清華北大讀研,不過那樣可能會壓力大一點。對於出身小地方的人來講,武漢也是可以接受的地方。

4 學校整體財力還是不錯的,去年過了50億,當然和清北上交的100億相比差著倍數,不過還是排在全國前十的。有錢能用錢來解決很多問題。

5 平心而論,能來華科的話,以山東的情況為例,大概是3000/600000=0.5%,而清北大概是150/600000=0.025%,從整體來講學生的實力是差一個量級的。百里挑一和萬里挑一的差距,而這個差距反而更容易導致智商碾壓,你用正態分布算一下,等人數劃分下,越靠前智商差距越大。
我覺得我在華科沒有遇到智商能夠碾壓我的人,可能top2會有。
排名最高的答主說看成績,這條在計算機學院不成立。有人只願意花6小時搞定一門課,剩下時間干點別的,這樣的人也大有人在。但是無論成績怎樣,你努力了就有收穫。不過成績好還是有用的,畢竟設計課程的那些人都是高屋建瓴的,當真正從事本行業,才發現學的那些才是最核心的東西。

6 女生的最高水準基本上代表了武漢女大學生的最高水準。靠智慧的美和單純的胸大無腦還是差別很大的。華科女生前面的部分水平是比華師好一點的,武大的話接觸不多,應該差不多吧。男生很多情商不高的,不過數量在這裡,質量還是可以有的。奉勸一句,有沒有妹子和妹子數量沒關係。

7 畢業遊行被丁烈雲同志給取消了?反正不讓潑水了。

8 累於武漢的創業環境不好,本校學生創業的情況也是令人蛋疼的。武漢除了德迅就沒什麼像樣的投資人,華工創投是挺好不過不能帶來錢以外的多少東西。唯一令人欣慰的是劉玉老師叫來很多外地的校友投資人,但是劉老師做事風格我持有保留態度,她希望三分鐘決定一樁投資。
森果senguo.cc-專業水果O2O第三方平台
戀愛記-最暖心的情侶軟體: 戀愛記錄免費印成書
這倆就是本科創業的,鑒於都是朋友,我就不評價了。
創業這點,我也沒聽說武大有啥多大響,當然,這邊也沒啥大響。武大有雷軍,華科缺少互聯網的領軍人物,張小龍再厲害,也只是馬化騰的副手。

9 對於厲害的人,華科通常只是個跳板,對於平庸的人,華科可以給一個像樣的就業。

今天開學季,一路看到家長來來往往,新生蠻有活力,我希望他們能有美好的四年。


利益相關:華科 機制 大三.

在這裡也呆了快三年了 看著這個問題下一片和諧的樣子 我來說點不好聽的.
既然是評價大學 硬體物質方面的我就不提了 就談談課程吧.
以下體驗僅針對本專業 誤傷見諒.

1.華科對於英語的教育太不重視(尤其是工科)
大一一年的英語課必修課 每周兩節 大二一年的英語選修課 也是每周兩節 這就是我讀大學能接受到的全部的英語教育.
再看看課程質量 必修課的課本難度遠不及新概念3 說難聽一點 大概和我初中接受的英語教育水平差不多.
而選修課的課程質量更是呵呵了 口語課就做著"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的水平級的對話 一節課說不了10句英語.
老師以提問的方式點名 站起來只要站夠10秒 就會讓你坐下 反正本意也不是讓你回答問題..
對比一下 不往高里比 一些排名上比我們差的學校 每周都會有專門的精聽 精讀課 雖然我也不能說這種課對英語的提高就一定大 但我認為比那些名字聽起來很炫酷的課好太多了.
來看看現狀 經過兩年的英語學習 我們專業有一半人過不了6級 有80%的人6級上不了500分.
不是說6級過了就代表英語水平高了 可這畢竟有一定聯繫.
我們專業 所謂的王牌專業 每個人進校的分數基本都在華科分數線+40左右 不應該是這樣的水平.
和一些外院啊 法學院的人一起上過課 雖然不了解別的院的課程設置 但可以明顯的感受到英語上的差距.
工科生就不需要英語嗎 在學校看來 感覺是的.
反正是向國內企業輸送工程師 學什麼英語 要啥自行車.

2.華科的課實在是太多了
華科 比誰放假晚 全國第一晚 比誰開學早 全國第一早 而對手換了一批學校.
華科為什麼放假少 因為課太多了 沒有個23周實在是上不完啊 0 0
就拿我們專業來說吧 學的太雜了 基礎課就不說了 專業課除了本專業的必要課程 還要學有關材料 控制 電子 電氣 能源方面的知識 都是淺嘗輒止.
我理解機械確實是一門涵蓋比較廣的學科 但我真的很希望能有一個華科機制的老前輩來告訴我 學的這些 有沒有用.
不想貼課表 怕損害大家的視力.
我不是來抱怨上課多 辛苦 累 放假少的.
我是覺得留給我們的自由支配時間 實在是太少了.
我知道 英語不能指望學校 要靠自學 可實在是沒有時間啊 時間它就是條毛巾 也快被擰碎了...
能自由支配的時間少了 導致的最主要的問題就是 華科的學生 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要什麼有用嗎 有功夫追求嗎 思考要什麼浪不浪費時間 還是趕緊的 把份內的做完.
看過一封華科學長工作以後寫的感慨 不知道是真是假 大意是 華科就是基礎工程師的製造廠 社會上對於華科的學生的評價主要分布在:
乖 踏實 勤奮 聽話.
我知道這些詞和學風好一樣都是褒義詞 但我笑不出來.
任何好的評價詞背後 都有著不好的一面.

物質上的匱乏真的都不可怕 物質上的優越也沒讓人多享受.
我是吃著30多個食堂 可我覺得就算只有那麼幾個食堂我也可以接受.
我總是在幾度的環境中洗澡 熱水要靠自己從樓下拿桶拎上來 用毛巾沾著往身上擦 我也住過北大 體驗過每層樓都有熱水 供應到10點半的生活 但我覺得也都可以接受.
冬天沒安空調那會 我寢室裡面最低只有5度 我腳不敢挨地 蹲在凳子上學習 出門反而覺得暖和 我覺得這也沒什麼.

可怕的是 一個零件 每一道工序都走的完美 出來卻是個廢品.
就寫這麼多吧.
推薦 @tigerJ的答案 褒貶得當.


大概是廣泛被曝光這種事的學校。

BTW,人家一年9萬人民幣的獎學金,還住單間,也算有理由這麼狂?

利益相關:最好的哥們是你科2017屆電氣院畢業的,本人曾在2016年暑假在你科住了兩個星期,應該說食堂確實很好吃。


在學術方面和人才培養這些方向感覺不必多說。強勢專業很搶眼,醬油專業也不算拖後腿。
再次先感謝4年的培養以及引入互聯網行業(嗯,華科在互聯網方面的確很火熱- -除了我這種強相關專業,其它各種專業都有進入這個領域的,比如哲學系= =)
————————————吐槽分割線——————————————
因為本答案吐槽為主,所以我決定匿名回答。
1. 卡卡卡
在華科這麼一個工科強勢的學校,居然遲遲沒有推行各種現代化設備,實在不能忍,第一個要吐槽的就是卡卡卡,在其它學校早就實行一卡通+學生證(實際上很多學校一卡通已經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學生證的作用- -);一所985,自稱要接軌國際一流高校的國內TOP10左右的高校居然沒有一卡通。。。好吧,沒有一卡通就算了,為什麼連飯卡都要有三張!
(此處應該有圖- -待我去照一下食堂三種刷卡機並列的照片再來補充圖片!)
列舉一下我們的卡吧:金龍卡(磁條或IC版)+水卡+圖書證+洗澡卡(當然那種限時的可以用金龍卡)+只收現金的校車(因為這個是怨念所以也當作卡來處理了)+銀行卡(這個其實有點太勉強- -只是羨慕武大基友沖卡不用專門去取錢出來再沖)。幸好電路改造後沒有再出一個電卡,嗯有點欣慰……個鬼呀。
2. 課程
對於課程本身其實槽點不多,雖然我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否適合大多數卻是未知的,我想吐槽的是課!程!安!排!制!度!
是的,是課程安排,沒得選的的,沒錯,就像高中一樣。別提公選課,那個高中也有了,除了課程丰度肯定比不上華科外,其它簡直一模一樣好么。一學期只上半學期,每星期只有一節,沒有很硬性的考試製度,整個生涯要修滿一定分數。別提體育課,如果課表太滿的話,就只能選擇供你們學院的那幾門課了,自由度太低。英語課同理。反正入學前我以為我終於逃離高中了,進來後才發現原來只是進入了另一個不那麼有學業壓力的高中而已(我們是學校典型的學渣系,各種被其它院老師吐槽,所以各個三好學生系的學霸們別反駁我說華科學業壓力大,飽漢子不知渴漢子飢,真的。
雖然每次看北大的同學各種掉課各種幸災樂禍,看因學業壓力而中途退課求換課的歡樂。但每次過後都略微有點神傷,繼續按著大家都一樣的課表去上課了。
3.學校網站
不說了,各種渣外包。一個產出各種優秀互聯網人才的大校的各種網站都不忍直視。什麼,你說是出於性能考慮?別逗,選課時沒幾次不崩潰的,導致不得不院系分時段選課。
4.東西同濟發展不平衡
是的,東邊西邊同濟(啊,我不是故意漏掉中間的- -沁苑的兄弟別罵我,對於韻苑狗來說,沁苑和紫菘是一家)發展不平衡。
且之間沒有方便的交通工具!看到過主校區往返同濟的班車點→_→但是從沒有見過班車。
啊- -因為同濟太遠了- -所以這裡先排除她了。
先說不平衡:
1. 圖書館館藏量不同。且距離對於不同宿舍區的不公平。
2. 食堂分布及美味程度對於不同宿舍區的不公平。
3. 校外出行難度對於不同宿舍區不公平(基於商業區分布不同宿舍區對於校外出行的需求度其實是不同的
4. ……
不想寫了,其實我真的不是那麼在意這些,如果有合理的交通工具的話,那麼這些其實都不是問題,所以這一條想要吐槽的是校車。
校車是外包出去給司機的,每個司機自負盈虧。所以導致了司機只願意走那麼幾條線路。而且人不滿不走除非是一大早第一班或者當即返回即可進行下一趟高負荷運輸(如下雨天,四六級考試等會又大規模校區人群交流活動時。


我就實用性寫幾點。供選擇在中國讀大學和選擇什麼大學的學生斟酌。以下統一是在985學校中比較。

1.學風好,這是妥妥的,比武大同等地位的大學強多了。整個學校領導特彆強調讀書,成績高。所以你可能大學四年很難受到不好誘惑而墮落。

2.特別難拿高GPA,因為領導有學得多考試難華科學生就學習能力強這種幼稚邏輯。我聽說南大還可以刷分,華科不可以,還喜歡增加考試難度。這種學校,如果你有志於考國外研究生就會哭成傻逼了,和其他學校學生完全沒競爭力。我曾有次看來華科講座的武漢中介的宣傳單,那簡直,一整版好多我沒聽過的學校和武大申到了很多名校,華科只有2個,為什麼,因為GPA低啊!

3.氛圍不開放,強調死讀書,包括我們傳統的潑水節都被領導為了維穩粗暴的取消了。如果你在大學隨波逐流,你可能在華科多讀了3年高三,但失去了很多開放的眼界和突破僵化的思維的機會。但氛圍這個我不確定,因為沒在別的學校學習過,只是一種推測。我聽中大的同學說他們有一起學習,互相講題的傳統,但我們學校就沒這種氛圍,全是在龐大的教學樓自習。而且華科課程壓力大,會讓你整個大學都一門心思都在忙指定課程學習,最好的大學應該給你機會和校風影響讓你發現自己。(但如果一大學又輕鬆你又墮落或者沒有資源讓你發現自己,還不如做三年高三狗更有益。華科講座還有各種基地還是很多的,但沒跟其他學校比較過,不好評價)ps寒暑假最短的大學,華科每次都在第一名。

4.男生數量太多,質量不高。情商普遍比較低,但因為基數大學風好優質男生是有很多的。說實話,來華科大都不是省級城市而是一個人從小地方勤奮讀書考過來的,所以比較木訥或者只顧讀書,沒有紳士風度等。如果你想把大學作為找優質老公備選的地方,去那些北上廣學生喜歡去的學校讀書,當然潛力股的男生我們學校還是有很多的,潛力股也可以變成優質老公的,但要好多好多年女生去培養,比如我爸。對了,男生多不代表你就可以擺脫單身,這還是看臉的。比如班上男女比6比1,我還是單身狗。ps:男生如此多的學校,女生生活的沒有男女均衡學校的幸福,因為你的交際圈會變得很小。當然咯,每個學校都有男生奇多的專業。

5.校友資源豐厚 華科一年招七千多人,因為是理工學校,社會中上層各行業都有很多華科人分布。而且你會發現,他們都很踏實和淳樸,有上進心。包括我很喜歡我在華科認識的朋友,積極向上,為人熱情淳樸,聰明理智。根本就沒勾心鬥角撕來撕去的傳統。

6.學校綠化環境達標。四人宿舍,且宿舍大,有空調。熱水也即將鋪上。選學校最重要的就是宿舍條件啊!沒空調的學校會過得生不如死,大一女生宿舍還沒裝空調時我就過著狗一般的生活。

7.負能量 說實話我到了美國之後才對比出我在華科心理狀態多不好。班主任,輔導員,教授各種強調加權,華科男生天天喊著找妹子,並且把女生分為屌絲和女神區別對待,讓成績和找不找到男朋友成了評價自己的唯一標準,自卑一直伴隨著我。來到美國之後,我漸漸變得珍惜單身生活。因為這邊的男生終於回到了高中正常的水平,並且超越。我和很多男生都是很好的朋友,他們幫了我很多,關心我,尊重我。我不用再在意自己不苗條,平時和他們一起討論學習問題,健身,出去找美食吃。

最後2點很重要:

1.如果你在中國大學讀書,我覺得都差不多,愛不愛學習,在大學找不找各種機會突破眼界,找不找得到優質男友都靠自己,以上這些真影響不了多少。但你要研究生考美國,來不來華科讀大學就影響到你的人生,因為GPA會被拉低(個人觀點)。

2.中國學校說實話都很差,不能自由選課,老師不負責,照本宣科,教科書和課程難度很大,非常枯燥,不注重實踐動手能力。整個在華科的大一都是自己一個人刷題自學。然後我轉學到美國了,可以自由選不同專業的課,真是每年都在開闊我的眼界,教授非常負責。自己選喜歡的教授的課,是一種享受。而且我能通過自由選課真正發現自己的潛力,興趣,世界到底是什麼。而且好拿GPA,華科八十分的加權,我每次都要解釋我真的不是學渣,美國top50學校第一學期GPA 3.93/4.0。而且我在美國努力多了,還學會了怎樣和別人一起學習。。。

(但美國學校唯一的不好之處是一般人會因為不便利和語言問題難以參加除學習以外的活動,如社團,小比賽,學生會,講座等。美國的學習和中國學習是完全不一樣的,美國聽課收穫多, 作業形式多樣,還有月考,會有專門的discussion助教來解答你作業不懂的問題等,加上選課自由基本像是主動學習,而不是一個人痛苦而又閑散的在自習室刷題。)

----2017年更新----

已經錄取到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生。

國內大學同等排名,我建議去北京上海讀。機會非常多,僅僅實習就有非常多優秀公司的機會,這是很多東西換不來的。

大學排名也非常重要,因為以後你有事業後,見面說校友,或者參加校友會結交人脈,是非常大的資源。華科每年招生人數這麼大,有豐厚的校友資源。


單單說學校環境,此生最愛!

來看看深秋冬初的華科吧。

你是知道的,我們來自華科。

雖然季候已入冬,但當太陽出來的時候,華科的校園裡還是一派秋色,泛黃的梧桐葉落了一地,銀杏金黃,輝映日光,校道筆直而乾淨,像秋日的天空一樣清爽。都說草木知秋,是的,植物對季節的感知總比人敏銳而深刻,今天帶領大家從學校的一草一木感知此刻美得像童話世界的華科。

1

春有百花秋有葉

有依然蒼翠的葉,也有金黃、鵝黃、珊瑚黃的葉,還有酡紅的葉,來自梧桐、銀杏、紅楓。大自然在秋天喜歡用濃墨重彩作畫,也許是覺得秋天過於蕭索而用色彩來平衡。華科滿校園的梧桐間雜著銀杏、紅楓、水杉等等,每一片葉子都在搶奪人們對它的注意力。

秋天的陽光醇厚柔潤,在建築物頂端閃閃發光。
河流,樹林,軟綿綿的草地,雲絮從上面緩緩飄移。
(村上春樹)

2

夏與秋的爭奪

夏日的華科無疑是令人眷戀的,青年園的荷香總讓人拔不開腿,大片大片的藍天,一團一團的雲,秋風一吹,校園像川劇變臉一般,呈現出一片夏天落日般的金黃!整個過程既迅速又緩慢,像一場夏天和秋天的談判,秋天逐漸佔上風,夏天一步步退讓。我們便是在這個過程中,欣賞到這季節爭奪的盛景。

秋陰不散霜飛晚,
留得枯荷聽雨聲。
(李商隱)

3

人在深秋

有陽光的深秋,整個校園一點都不感覺蕭索和冷清,抬頭是萬黃千紅的秋葉和日漸清晰、形態挺拔的樹榦,低頭便是落葉鋪就的地毯,到處是「曬秋」的人群和洋溢著青春的喧鬧聲,可以拿著書在曬暖的石凳上坐一下午,也可以在圖書館對面化成咖啡坐著隔著玻璃窗看天色一點點變暗。

我記得你最後那個秋季的模樣
你頭戴貝雷帽,心裡一片平靜
你的眼裡跳動著晚霞的火焰
樹葉一片片落入你那似水的心田
(聶魯達)

4

秋葉靜美

秋天的落葉總讓人感覺不亞於夏花之壯麗,它們在盛夏里極盡生命的張力,然後縱身一躍,飄然墜地,毫不猶豫。走在校園裡,踏著落葉而行,你是否害怕心中浮起沉沉往事?像一片落葉想起自己夏日的濃蔭?

生如夏花之絢爛
死如秋葉之靜美
(泰戈爾)

5

最美校道

在學校的校道騎自行車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情,陽光一打,樹影斑駁中騎車穿過,彷彿在時光中穿行。把影子投在紫荊路邊校史館的紅牆上,在絕望坡感受俯衝的快意,從西十二一直滑行到西操。秋天用一場成熟的儀式告訴我們應該體會生命的多姿多彩。

誰此時沒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誰此時孤獨,就永遠孤獨,
就醒來,讀書,寫長長的信,
在林蔭路上不停地,徘徊,落葉紛飛。
(里爾克)

結語:

如果此刻你正在學校,

記得好好珍惜在這裡的四季時光;

如果你已經畢業,記得有時間回母校看看,

不管你走多遠,走多久,

母校總會在這裡為你守候,

你曾在此度過的大好時光。

(完)

標題 | 饒珊

攝影 | 饒珊

文案 | 潔人

特別感謝

饒珊

-------------

我們是華科的學生創業團隊,a href="https://ovoooo.com/">「小書蟲App-你的讀書小夥伴」 是我們的創業產品,為愛閱讀的你提供書摘筆記、書友分享、藏書管理功能。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號「小書蟲你好」(ID:heyxsc),愛書愛閱讀,定期推薦好書新書。


這個問題的熱度和其下的回答驗證了我的兩個猜想:
1.華科現狀對本校學生來說不盡人意,校方在很多地方做的不僅是不夠好。
2.華科學生大體上確實缺乏人文素質,學校對學生的培養和期望過於單調。


我在這裡過得很傷心,特別特別傷心,每天都在後悔為什麼當初要考這裡,每天都在想何時能脫離苦海。

我主要講缺點。

1.辦事效率低

就比如說想參加一個項目但是有些細節有問題,按上面給的電話打過去:
「哎呀你說的這個我不清楚,我只負責本項目內的事情,你去打這個電話吧,XXXXXXXX」
然後我撥通了這個電話:
「這個文件是國家發的,不歸我管,你去打這個電話:XXXXXXXX」
然後我又撥了這個電話,一下午都沒有打通。
這種情況我親身經歷了三次,推來推去,最後的那個人,要麼說「我也不清楚」,要麼乾脆找不到。

再有一個早就申到了的獎學金,等了七個月還沒發到卡里。去問了輔導員,輔導員去問了相關負責人,第二天錢到了。
我估摸著他們之前是把這事兒忘了。

重要的事到前一天或者當天才通知也是常有的。
垂死病中驚坐起,今晚要交PPT。
瞬間打亂你所有計劃。

--------------更新來吐個槽-----------
5月10號晚上24點截止選課結果到5月10號晚上23點才通知我們要選課這種事情。。我已經不知道說什麼了。。就這麼對待早睡的好孩子么。。大四要選什麼課這種事情難道不給我們時間好好想想好好問問嗎。。哦對以前課程還是分配給你的不讓你選呢,這麼說來好像進步了呢。

第二天經過輔導員的協商,給了我們一點緩衝時間,但是還是各種烏龍,比如某門課的學分突然降了,昨天本來選夠了的學分突然不夠了,比如在某方向內重選課的時候原來的位置不釋放,點提交的時候會提示本方向人數已滿。。

部分同學仍在聯繫教務科中。。教務科那幫人又特別嫌麻煩特別不好打交道,完全不願意給你辦事?(?)?
---------更新完畢--------啦啦啦啦---------

2.教學水

工科專業的老師們可能都和生產研究結合得太緊密了,不怎麼注重教學,不去想怎麼把自己的課講得更好,結果就是現在已學完62門課正在學8門課的我,能欣賞的老師一隻手就能數完,還都是些基礎課,微積分線性代數什麼的。最讓我醉的是C艹老師,期末考有一道題我覺得出錯了,於是舉手問,他直接把答案告訴我了━Σ(?Д?|||)━。專業課也有講得好的老師,但我總是遇不上,這概率不敢想。趙漢中的流體力學講得不錯,但不教我們。我是在超星學術視頻上看到他的教學視頻,當即放棄了反正也從來沒聽過的流體力學課。要是別的老師也能講這麼好就好了T T

既然說到上課了就順便吐槽,華科放假特別晚,一方面是課多,具體一點的吐槽上面有,不過我覺得另一方面是學校抽筋,本來可以早放的結果不放。大二期末,最後一門考試硬是拖了八天才考,其它課早就完了,這麼多天準備這一門。大概是要協調不同院系的考試時間。有時候覺得文科生是不是比較慘,課不怎麼多,還要被我們拖著不放假。。還有上個學期期末早早結束,處於笑看他校課還沒上完的狀態,然後搞了一個星期的公益勞動(掃落葉),兩個星期的課程設計,成功地擠進了最晚放假行列。

不過上面那位說毛巾被擰碎了的。。我覺得你應該是找了太多事情給自己幹才會這樣的。給勤奮的學生點個贊,但還是要注意勞逸結合(? ??????) ? 。大學的時間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寬鬆的,像我一天三大節課的時候也能找出時間在滬江網校上兩節法語課,用熱健做一組訓練,睡覺之前還能看看黑塞,早上起來精神好好。反正只要提高效率,以及願意給自己找樂子,時間不夠用也不是很明顯的問題。(哦漏這段話是剛開學不久的時候寫的現在看著好羞愧啊,現在準備考試周的我已然亂成一鍋粥)

我們的考試那叫一個水啊,水的不行。我第一個學期認真學習,成績不錯。但是發現考試考的東西特別局限,每年還都差不多。比如材料力學每年都有一個同尺寸同材料同彈性模量的梁在同樣位置的45度方向被貼了一個線應變相同的應變片。平時不認真學最後刷刷試卷就好。然後就各種翹課各種抄作業,考前一兩個星期刷刷題,成績依舊不錯。呵呵呵呵呵。總之現在考試基本靠自學吧。

機械作為華科的王牌專業大概也是有道理的,比如相關團隊多,可以得到鍛煉。然後項目算比較多。實驗室多,本科生有興趣也可以提前進去感受。金工實習搞得還蠻認真,課時足,接觸了不少工廠里的東西。不過大二的認知實習是個坑。坑坑坑坑坑。一個師傅帶著兩個班的人參觀工廠,走在後面的人根本什麼都聽不見,師傅停在機床邊講的時候,個子矮的同學啥都看不見,根本擠不進去。大三跟著學校的那個實習也坑,不過如果你能自己去找就好一些。

3.沒什麼人文氛圍

武大的文藝活動比較多,我們學校就沒有那麼重視。有很多人文藝術的公選課,但是大部分老師都不會講什麼有意義的東西,學生也是去混學分,挺沒意思的。人文講座我去過兩次,感覺講得挺虛,不如我自己看書來的深刻。
以及工科院系男生把女生當寶這都是騙人的好嗎,我周圍的女性朋友都表示沒感受到任何優待,反而還被排擠。總之華科的男生很多都獃獃的,情商比較低。。
學校有個藝術團,算是適當彌補了這部分缺陷。。偶爾會辦音樂會,質量不錯。但是比較小眾,我周圍好像沒幾個感興趣的。校園文化節和社團文化節的活動似乎也不錯但是我沒去過嘻嘻嘻嘻(*/ω\*)

4.零零碎碎的槽就吐不完了:
寢室床特別窄,85cm寬,比我蹭過的所有其他學校的床都要窄,睡著難受。
寢室沒熱水,洗澡好麻煩。
食堂雖然多但是好難吃,尤其是我們東邊,比較不錯的都在西邊,跟我們隔三四公里呢。
洗澡卡熱水卡開水卡飯卡圖書證學生證。。全都是分立的。
又到了懸鈴木交配的季節。。大家的咽喉和眼睛又遭殃了。
什麼,東九圍了一個養鴨場?!
雖然華科有很多找不到女朋友的男生,但是我還是找不到男朋友⊙︿⊙
......

不過要說優點也是有的,風景的確好。道旁種滿了高大的懸鈴木,看著賞心悅目,有人說在華科下雨都不用打傘,抬頭就是茂密的樹葉。到了秋天,滿枝滿地的銀杏葉會讓東九路變成黃金大道,我偷偷拾過幾片做書籤。到了季節目及之處都是花,紅花酢漿草,曼珠沙華,天目瓊花,凌霄花,玉蘭花,紫藤蘿,繡球花,含笑,晚櫻,臘梅,月季,連翹,泡桐,鳶尾。。。美~不~勝~收。旁邊有個森林公園,晚上可以去跑跑步,有人帶隊,運氣好的話能看見螢火蟲。宿舍樓教學樓附近到處都是貓,逗起來特別有意思。
生活還算方便,學校裡面什麼都有,菜市場啊麥當勞啊咖啡館啊健身房啊,新建的圖書館也特別棒。喻家山上還有墳墓,從生到死都給你解決了( ′?ω?)?(._.`)
以及華科有些活動還是辦的挺棒的,比如熒光夜跑,彩虹跑的事情還上過央視新聞。。的微博!
總之如果你能自己搞出點人文氛圍來,還是挺適合生活的。我想等我離開了華科之後,能讓我懷念的只有這些美麗的景和可愛的人了,比如請我喝金桔檸檬幫我拿快遞載我去上課的室友嘻嘻嘻嘻。而這樣一個學校本身,我真的喜歡不起來。

大家說了不少好的,我也說了這麼多不好,還是自己評判吧。


只記得一年之內被偷了五輛車。


公司原來的架構師,華科人,牛人,神人,英年早逝,可嘆可悲。


一所在校生還沒畢業,就對畢業後的收入非常自信的大學。


利益相關:湖南人,在湖南高考,在武漢關山口上過大學,各種華科、武大、中南、湖大基友。

在湖南,說到中南必提湖大;在湖北,說到華科必提武大。把時鐘撥回到全國高等教育改革,大學大合併的那年。在高考競爭十分激烈,而經濟、教育發展程度與沿海地區頗有差距的兩湖兩省,發生了驚人相似的事情:

  1. 兩省的領導都流露過合併兩所Top大學(華工+武大,中南工大+湖大)做成本省超級大學加入C9(如果真是超級武大,應該是C10)的想法,且最終都宣告流產。
  2. 兩省都有一所久負盛名的醫學院。最終醫學院都出人意料地加入了貌似不太合拍的理工科學校。如今十幾年過去,兩所醫學院與原理工科大學間整合多有問題,排名不尷不尬。(同濟的現狀如此,也許湘雅會好得多)。
  3. 合校之後,兩省都得到了兩所985(不計國科大)。都是1*理工科偏重+1*文科偏重的架構,原來的工科學校和原來的文科學校都在努力建設全門類大學。

因而,要評價中南,不妨以同為理工的華科作參照物。武大底子好又是開掛的(本來就排名最高,又合了測繪、水利方面的全國Top大學),可以帶過。

華科和中南。
華科的主要架構:華中理工+同濟+武漢城建學院
中南的主要架構:中南工業大學+湘雅+鐵道學院
城建和鐵道各自貢獻一個優勢專業,湘雅與同濟一直平分秋色。
在當年中南工業完全不敵華中理工的排名基礎上,中南有如今能時常進入全國前20的排名和一批全國重點專業,而華科已經經常退出全國前10. 中南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
中南的優勢:學校發展用地多,湖南省支持強,後勁足。華科號稱發展用地7000畝,如今已飽受開發商與武漢ZF蠶食。
中南的劣勢
(1)和老華工一樣偏機械類,電子信息類一塊仍然與華科有不小差距。如今製造業不景氣,電子信息類畢業生比較應景、弄潮。
(2)華科的全學科建設卓有成效,文科、管理、新聞等急追武大。中南的全學科建設還早得很。
兩校共同的劣勢
(1)醫學院整合不力。華科還遠未找到一套成功整合和發展「天上掉下來的」醫學院,讓它像武大那樣成為醫學部的套路。湘雅據我聽到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難怪兩所醫學院排名依舊不溫不火。
(2)工科心態問題
說得不好聽點,武漢和長沙相比沿海是經濟不發達地帶(特別武漢那工資低得),各種資金、信息的流動都遠遜於京津、長三角、珠三角。而據本人觀察,這兩所學校從學生到老師,皆有一種「集體無意識」的木訥:

  • 大學依舊如高中般,強調考分為導向,理工科尤甚。本科生只知考高分,死讀書,對職業規劃和未來欠思考。直接結果就是在實習、就業市場上甚至拼不過發達地區的普通211學生。
  • 教師、教授、領導們要麼一心科研,要麼在本地悶聲大發財,彷彿教學改革、學校排名下滑全與自己無關。

很多老工科學校都有這樣的問題,諸如西南交大、哈工大。學校給的課業、考試壓力過大,學生根本無法去思考讀研出國找工作三條路該怎麼走;學生甚至部分老師偏幼稚,還是高中思維,覺得門門考100分了,埋頭搞科研了,好工作和保研什麼的就找上門來了。
難怪排名逐年下滑。我說的是華科。
看看發達地區特別是京、滬:

  • 找工作的大二甚至大一就開始關注各種實習offer和創業了。本地大企業很多,創新氛圍很好。大四時簡歷上幾個世界500強實習,遠好過中下游985和北京當地211的差距。
  • 出國的同樣大二就開始準備考試、選學校、申學校、走流程。當地資源唾手可得。

結論:
雖然武漢本地華科武大經常撕逼,長沙也是中南、湖大撕逼,但其實作為不發達的中部六省最強的綜合性大學之一,華科和中南是非常互有借鑒意義的。
然而如今國家格局已經形成,中部地區仍然積貧積弱。真心希望兩校深化改革,不要在思想上落後於人,解放思想,解放本科生。如果走不了排名路線,就走美國大學那樣的校友路線吧。


華科電信工科女一枚,本科加碩士,馬上滿六年,就要圓潤地滾開了。

竊以為「評價」的話應該由權威的官方的發言人來說。下面僅從學生角度來說一說我眼中的華科。

首先,我不覺得學校不重視英語,可能是因為我遇上了嚴格的英語老師,選修了對的英語選修課。
大一英語課level2,課上老師全英文教學,會放《聖誕頌歌》《摩登家庭》《列國圖志》等原聲視頻,有時只有英文字幕有時沒字幕。聽力 要算平時成績 每周必須做,一學期兩次小組presentation。如果認真學了,過四六級綽綽有餘。我們寢室大一下四級都在520分以上,大二上六級都過了。
大二英語課有兩個老師教,主要講英美文化,也是全英文教學。有一本全英文的參考教材,認真讀過,一年下來閱讀能力很有提升。
還選過名為「英詩鑒賞」的選修課,基本全英文教學,學到了很多韻律方面的東西。
我覺得如果想要學好英語,肯定可以在學校里找到機會,比如每周的英語角等等。

此外,我們必須選滿十個學分的人文選修課才能畢業,可見對理工生人文素養的提升還是有所重視的。我上過英詩鑒賞、陶淵明詩詞賞析、名俗文化、詩詞曲審美、佛教xx(記不清了,去旁聽的,授課老師看起來很仙風道骨,還勸大家日行一善)。當時還想選歐陽康的哲學課,可惜只對啟明學院的同學開放。

再者,學校太大教學樓不集中,趕課好累。我記得很清楚,寶寶總理有一次來學校視察,星期五,我一天的課。第一大節西五教學樓物理課,第二大節西十二教學樓數學課,第三大節南一樓英語自主上機,第四大節東十二教學樓政治課,第五大節東九教學樓人文選修課。一天五節課五個不同的地方,遍布了整個學校,如果沒有自行車簡直不能活。

然後,誰沒有在我科丟過一輛自行車呢?偷車問題很嚴重。被偷得多,也是因為學校里車多,基數大。參見「點說華科」系列視頻之「自行車上的華科」。我剛買了一個月的車,同學剛買了八天的車,就被偷了。我同學鎖自行車前輪鎖在欄杆上,過一寒假回來就真只剩個前輪了。

另外,食堂真的特別多,飯菜實在是不錯。華科面向學生開放的食堂,飯菜算不上好吃,但絕對以及肯定不難吃,就一般的家常菜的樣子,不少油鹽。我剛進大一那會兒,飯菜分量還很足,現在變少了。感覺食堂的大叔大媽們都是按照漢子的分量給妹子打飯。我總覺得打多了,不吃又浪費糧食,生生在四年里把自己喂胖了20多斤(~T_T~)

最後,我科在IT業應該還是很有市場的。我碩士同寢室的妹子們集齊了BAT的offer~~~總覺得學校走「工程師的搖籃」這個路線是對的,至於什麼「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口號實在是太虛了。

在華科待了這麼久,感情也是蠻深的。本科畢業證戳的根叔的印,畢業典禮根叔撥的穗,馬上碩士畢業就變丁校長的了;本科畢業證寫的還是電信系,馬上碩士畢業就變電信學院了。我也是挺圓滿的了。


不是什麼大牛,為了不給華中科大丟臉,可恥地匿了

最近在回憶自己的大學四年。
我才意識到自己那段時間處於抑鬱癥狀態。
我能活到今天而沒有自絕於人民真是個奇蹟。

我的建議是:
如果你是高中生。
那麼,請在在選擇大學之前,認真給自己寫一份自傳。請務必認真!!

重點是:
1,仔細列出那些自己覺得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注意,這個「成就感」應該是跟其他同齡人在基本同等的條件下PK獲得優勝帶來的。
2,分析這些有成就感的事情,是哪一類初中、高中提供給你的機會?

如果你大部分的成就感,來源於校風開放,機會豐富的初中、高中帶給你的機會,那我強烈建議:你最好不要考慮華中科大,特別是理工科院系。

去另外一所校風開放,各種機會多,沒有什麼「學在XX」名號的大學度過你人生中也許是最重要的4年。

相信我,你絕對不會後悔。

-----------------------------------------------------------------------------

我願意用我現在所有的一切,來換取18歲之前有人給我這個建議。


佔個坑。保研結束後思考一下


1+1潛力吧


推薦閱讀:

香港學生在內地大學讀書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中央民族大學宿舍問題?
大學生活到底是怎樣的?
如何評價北京理工大學?

TAG:大學 | 武漢 | 華中科技大學 | 985工程大學 | 華中七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