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飲食離不開煎炸烤的西方人卻似乎不會「上火」?

這個問題困擾我很久了,感覺西方人真是鐵打的呀,比如牛排還有血淋淋和烤焦,這兩種對我們中國人來說一種吃了拉肚子,一種吃了上火,他們吃什麼都要烤,這樣不是既上火又致癌嗎,他們有這種飲食習慣為什麼平均壽命還是比我們高,可能有人會說他們沒有上火這個說法,那我換種說法,為什麼他們不會有牙齦腫痛,眼睛腫痛,大便秘結這些炎症反應?


跟他們注重口腔衛生關係很大。

我們所謂的上火,表現癥狀常常都是口腔生瘡,牙齦腫痛,喉嚨不舒服。其實很大程度上是不注意口腔衛生造成的。吃了高蛋白的食物,留在牙齒縫隙裡面的食物殘渣為細菌繁殖提供了足夠養分;如果碰巧你還吃了火鍋砂鍋,口腔粘膜被輕微灼燒更容易感染。所以吃完大餐後好好刷個牙,或者至少用漱口水好好漱口比吃降火的東西強多了。

本人出國前,到秋冬季節一半時間都在上火。剛到英國時,牙疼去看過牙醫,建議我好好注意口腔衛生,用電動牙刷和漱口水。現在吃更多肉更多油炸食物也沒上過火,基本上每頓飯後都會刷牙或者漱口水漱口。英國兒童長出牙後就建議註冊牙醫,父母幫助刷牙。

-------------------------------

2016-06-08更新

很開心有這麼多人參與討論這個問題,問題正是越討論越清楚。首先申明本人沒有任何醫學背景,這套解釋純粹是從親身經歷體會而來(搞化學出生,向來相信實證,而且喜歡探尋機理)。重要的是大家要明白這是一種解釋,而且這是基於非常有限樣本(我本人,身邊一些的中國人和英國人)觀察得來,所以很有可能只是暴露了冰山的一角。

很多朋友指出了,其實問題中的「上火」其實不單只包括口腔問題,還有包括長痘、胃炙、便秘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相信我也能給出令人信服的解釋,但本人並沒有這些問題,所以自覺沒有任何發言權。歡迎大家各抒己見。

其實「西方人到底會不會上火」的是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從表象上看他們的確很少有這方面的煩惱。有網友問得非常好:在西方社會還沒有注重口腔衛生的習慣之前,他們會不會上火。在自然科學中,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對照實驗設計。如果有數據證明(我沒有接觸過相關資料,會盡量去找來與大家分享),在注重口腔衛生之前,他們一樣有跟我們一樣的各種」上火「問題,那麼會比較有利的證明口腔衛生與」上火「現象正相關。但如果結果相反的話,我們會知道西方人在不注重口腔衛生之前也吃嘛嘛香從不上火;這個時候我們才能去分析這是不是與飲食結構、體質、氣候等因素有關係。

古時候,人們發現,每次天旱之後一下雨,就會各種生機勃勃:小草發芽了;各種飛蟲出現了;池塘里有魚在游和青蛙在叫;一些疾病也出現了...於是人們把現象和結果一總結,得出一結論:雨水裡有生長因子。---這個結論太能解釋所有問題了。但我們現在知道,事實遠非如此,小草、飛蟲、小雨、病菌的出現的原因各不相同,雖然他們都與雨水的出現相關。而用「上火」來解釋所有吃過辛辣煎烤炸食物後出現的癥狀正是這一種過於樸素的因果論。我們需要的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把現象本身一層一層剝開以接近真相的態度。

-----------

最後偏題分享一點我的護牙心得:

我平時盡量保證每餐後都馬上刷牙,並且用了飛利浦的超聲波牙刷。但不幸的是今年三月份還是發現了一顆蛀牙,四月份做了根管治療(有同樣經歷的朋友們應該知道其痛苦程度)。上個月去看牙醫,牙醫發現我有嚴重的牙齦問題,給我洗了牙,也是酸爽無比。

大家肯定會很奇怪,為什麼我如此注意反而還出現了諸多問題。

一個一個來說,蛀牙是一個累積的問題。引起蛀牙的牙斑菌一般的刷牙方式非常難除去,這是為什麼最少6個月要去見一次牙醫,進行檢查和及時清除。牙齦問題是並不正確的刷牙方式,沒有刷到牙齒根部而且很少使用牙線。

人進化至今,壽命越來越長,但牙齒的設計壽命卻並沒有隨著增長。對只能存活三十來年的原始人來說,牙齒的使用壽命剛剛好。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愛護它,增加它的使用壽命。

所以,相信專業的牙醫,愛護你的牙齒。

---------------------------2017-03-20更新

最近聽卓老闆聊科技,提到他理解的吃瓜子為什麼會「上火」,有些新的啟發,結合他的觀點做兩點補充:

1. 咱磕的瓜子花生上面會有很多灰塵等很多髒東西,難免會有很多細菌因此進入我們的口腔甚至咽喉。

2.細菌病毒最容易入侵的是粘膜組織,比如口腔,鼻黏膜,眼瞼等。所以勤洗手,注意口腔衛生是我們能做到避免所謂上火最有效的辦法。


套用知乎的一句話: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但在問外國人是不是會上火之前,又要給上火下一個定義。

我不知道「上火」這個概念算不算中醫的正式論述,但從西醫的角度來講,上火對應的顯然是一群癥狀(或者所謂的「症候群」?),而不是某個具體的癥狀或疾病。

如果你把上火這個症候群里的癥狀單個拿出來分析,比如口腔潰瘍、口臭、牙齦出血、咽喉痛、長痘痘等,就會發現這些癥狀或疾病西方人都有。

我發現「上火」就和信佛一樣,心誠則靈。

我也是曾經懵懂無知地相信「上火」這個概念,那個時候不管吃什麼都上火,臉上長很多痘痘。

臨床醫學實習結束後,我就不再相信這個概念了,平時注意口腔清潔、面部皮膚清潔,冬天注意保濕以防面部角質層乾燥增厚,定期使用去角質的洗面奶,就再也沒「上火」過。


想好好回答一下這個。

外國飯並不是我們認為的外國飯。(多圖來襲)
我們以為外國飯是這樣的:

這樣的:

這樣的:

但其實呢,外國飯也是這樣的:

是這樣的:

甚至是這樣的:

這些都是吃貨自己吃的東西,而且本吃貨身在被認為飲食最不健康的美國。
歐美人真的有一些很不健康的飲食,天天吃炸雞的300斤胖子我也有幸認識了幾個。但這並不代表他們總體飲食真的有一些人想像的那麼不堪。

1. 他們有神器烤箱,用很少的油就可能做很簡單健康的飯。
2. 他們的煎炸和我們的煎炸不一樣,很多時候廚師用油(或者類油物)只是為了防粘,還真沒有我大中華料理這麼依賴油。
3. 而且他們都用橄欖油了,據說是比別的油健康很多,誰知道呢,僅供參考。
4. 恰恰相反,外國人吃很多的蔬菜水果什麼的

更甚者,美國的素食主義者很多。沒做統計,但我的確認識很多不吃肉的朋友。我猜這個在中國還不怎麼流行。

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美國人真的很把健康或者健康飲食(DIET)當回事。(大部分吧)的飯店,超市,大學飯堂都會有素食食品,低脂食品,無麵筋食物,高蛋白食品等等。去看看就知道,一些老美真還挺注重健康的。

隨手一搜,在谷歌搜西餐就會看到這樣的畫面:

牛排你妹啊!我這幾年被成為上萬的人問過是不是在美國天天吃牛排。

而換用英文搜MEAL就會看到一派生機盎然的祥和景象:

我爸老吐槽說,在中國根本沒有美國菜,在美國也沒有什麼中國菜。


其實這再正常不過,因為要體現一種異域食物的好吃,吸引別國吃貨,最好的方法就是做肉。就好像品種繁多,倡導均衡飲食的中國菜到了美國也退化成了炸雞肉/牛肉/豬肉/蝦+各種奇怪的醬。我們吃的所謂的外國食物也就成了炸雞牛排烤肉。


還有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中國菜好像是比美國菜更容易上火。我自己是肉食動物,到了美國幾年很忙而且沒有人吐槽我飲食,我吃水果蔬菜的量明顯降低了,但反而上火少了,挺奇怪的,大概是因為在美國不吃辛辣食品的緣故…不知道有沒有大神解釋一下。但這還是不足以說明外國人吃的不健康,他們真的吃的很健康。


那就要先刨根,中醫的上火是什麼,然後就很明顯了。
轉帖,出處不明,大體沒有太大的偏差。
相關:中醫非科學論支持者。


首先我要澄清一點,我從來沒有貶低任何我國偉大美食文化的意思,我自己就是最最忠實的中餐愛好者。而且堅信中餐
遠勝老美食物,中國中產中餐的構思處理遠比老美中產自家食物搞的好。

我的原文回答只是針對對於只吃過美國餐館或者說只吃過開到中國來的美國餐館的同學回答。
看看笑笑就可以。


----------------------------------以下是原答案----------------------------------------------------------

留美狗表示。。
煎烤炸那只是你對老美食物的印象,不代表真的人家就天天吃這個的。。。。
如果今天不是看到這個帖子,我也不會在這裡吐槽其實有很多老美吃的比中國人雜多了。而且健康不少

舉個栗子:
十好幾個個美國朋友聊到吃的時候都說道,基本他們一周晚飯吃的食物屬於的國家都不重樣的。
周一墨西哥卷餅(不是國內那種肥肉夾饃的變種,是大豆 黑豆大量 蔬菜 +醬料+白切牛肉,不是很葷的)
周二日本菜(這個大家都懂,很素很生冷基本不上火)
周三印度菜(不是中國的什麼鬼飛餅,什麼中式咖喱,正宗的印度咖喱植物味道很重,油料一般,不是很重的)
周四中國菜(常常被吐槽油大,辣,或者咸)
周五意麵(依然沒有那麼多油,人家主調料超市有賣的,油很少的。。。。不是國內那種用重油炒過的那種)

而且,基本上很多老美每日都要喝一杯橙汁,加上一份色拉。。
這樣大劑量的維生素,基本清淡偶爾才重油鹽的飲食,哪裡會上火。
老實說,大多數美國人吃的比我們吃抄菜的中國人要健康許多。僅論家中食物,當然這個和老美不會燒也是有關係的。。
(修改部分:當然如果不是炒菜很多的,或者用油很大的中國中產家庭應該就算是吃的很健康的,可能比老美還健康。)
我討論的是中產對中產,不討論社會結構最上層和最下層的少數人的食譜。


而且雖然老美人家也吃炸的烤的煎的。。。
可是並不是天天吃,頓頓吃啊,
老美是吃的葷,可人家不傻啊,
低油低鹽,葷素搭配,每日補充各種維生素,注意口腔衛生
憑什麼要上火啊。


我以前一直以為自己體虛內熱容易上火,吃點啥東西就口腔潰瘍、起痘痘、上火便秘之類的,後來把牙齒治了一下,幾顆長年的老壞牙弄掉,該補補,改換換,之後吃再硬再干再辣再熱的東西也不會「上火了」。長年的偶爾腹瀉也好了。


先寫個提綱,之後補充細節

1、西方不是一個國家,風土人情差異大了,飲食也很不同

2、他們不是吃什麼都要烤,烤只是主流做法之一,亞洲人也烤啊

3、中國不是吃生牛肉就一定拉肚子、燒烤一定上火

4、預期壽命跟醫療的關係比飲食要大

5、經常炸、烤的飲食肯定是相對不健康的,美國人預期壽命比法國人少3歲,後者以飲食文化發達健康著稱

6、有一部分人種原因,比如乳糖耐受。對其它營養素的吸收利用也有差異。


是時候放上這個了( ????? )
馬應龍痔瘡膏橫掃美國亞馬遜,老外的好評文案太精彩!
https://zm10.sm-tc.cn/?src=http%3A%2F%2Fnews.5ipr.cn%2Fclient%2F20160517%2F23883.htmluid=ea0a8262917c4831aabd045634c9fd0bhid=c3620f0b8a43d68acd97653867c6f5b2pos=4cid=9time=1465996295585from=clickrestype=1pagetype=0000004000008402bu=structure_web_infoquery=%E9%A9%AC%E5%BA%94%E9%BE%99%E7%97%94%E7%96%AE%E8%86%8F%E6%A8%AA%E6%89%AB%E7%BE%8E%E5%9B%BD%E4%BA%9A%E9%A9%AC%E9%80%8Amode=uc_param_str=dnntnwvepffrgibijbprsvpiudei
我懷疑這是一個陰謀,先放出老乾媽爽翻他們的菊花,再用馬應龍拯救他們於水生火熱之中 23333


對於類似問題,我有個事情特別不明白。
就是題主問一個關於外國低知識階層生活習慣的問題,答主們紛紛用自己在大學裡見到的小清新、小文青做例子反駁。
或者答主問一個外國聽音樂會階層的問題,答主們紛紛用「我在美國鄉下遇到的奇葩」做例子反駁。

實際上,在今天這個世界上,階級之間的差距要遠大於文化之間的差距
中國特別注重健康生活、經常去鍛煉的人,和美國特別注重口腔健康、吃很多蔬果的人是同一類群體。
中國那些一邊重油重鹽,一邊吞藥片「去火」的人,和美國只吃煎炸烤的人是一群人。
英文論壇上,經常有人問:「為什麼中國吃的東西這麼油膩重口,他們還不胖啊?」
你們看錯人群了啊!中國不胖的那幫人,平時在家也是吃香菇菜心的!
在中國二三線城市走一走,誰敢說中國人不胖?
在美國鄉下走一走,誰敢說美國人不胖?
可是在紐約和上海金融區走一走,大家都衣冠楚楚,又瘦又美好嗎?
不許代表全國人民啊,你們這些健美婊!

關於為什麼西方人「不上火」。首先我實名贊同 栗子醬,不,是 @厲子卿 的答案,因為上帝照顧中國人……
然後,同意大部分答案,外國人日常吃的東西,遠沒有他們出口的食品那麼垃圾。
另外就是口腔衛生和補充維生素。
(但是發達國家的水果並不比中國維生素含量高,正相反,大農場生產的蘋果,維生素含量是小農經濟生產蘋果的1/3。相關信息見Michael Pollan《保衛食物》等書。只是大農場的產品商品化程度高、品種精選統一,入超市的時候廢品率高,不好看的都扔掉了,因此看上去比較好。)

但是,口腔衛生和補充維生素,並不能解釋「為什麼西方人自古以來不上火」
答案呼之欲出。
有些病,不去想就不會得。

美國也有養生狗。中國養生狗專攻上火和腎虛,美國養生狗專攻補充維生素。
術業有專攻吧,但兩者都是不科學的!
但局外人看來,中國上火和腎虛的人特別多,美國缺維生素的人特別多。
舉個小例子,遇到一些「偽感冒」癥狀,中國的一般做法是吃大黃二黃三黃去火,美國的一般做法是喝橘子汁蘋果汁補充維生素。
因為我脾氣好,一般不駁人面子,這兩種方法我交替使用(取決於誰在我身邊)。
親測,都是有效的。
為什麼會都有效呢?因為什麼都不做也有效,倒立十分鐘也可以治「偽感冒」,大家可以試試。
但是你要信,不信不靈。

還有一些「去火」的方法,中國叫「清熱去火的食物」,外國叫「多吃纖維質」。
兩者都是有效的。只是便秘就便秘,沒必要上升到哲學層次吧。
別以為外國沒有「哲學層次的」、「把全身看做一個整體的」、「講究天人合一的」、「用一個方法治本」治療。華盛頓、喬布斯不就是這樣治死的。

為避免誤導,補充一下,為什麼美國式補充維生素是不科學的。
因為他們往死里吃、得什麼病都吃,嚴重耽誤正常治療,還給腎臟造成負擔。
70年代美國興起健身潮,同時,各種營養補充劑席捲市場。以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萊納斯·鮑林為首的一群社會知名人士(並不是營養學家),瘋狂鼓吹「維生素C可以治所有病」、「吃十倍維生素治不好就吃二十倍」。
我相信他們的動機是好的,但是結論沒有經過科學驗證。後來,這些人發表的文章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出現了「維生素治癌症」、「維生素治自閉症」的診所,害死了很多人。這是當代替代療法的基礎。
因為中國沒有受「維生素革命洗禮」,所以應該客觀看待這件事。理論上,應該從平衡的膳食中攝取維生素,如果實在做不到,適量補充維生素是可以的,也可以預防很多上火癥狀。
(這一段信息來自《Do You Believe in Magic:The Sense and Nonsense of Alternative Medicine》,一個久病成醫的醫生談替代療法。)

「有本事上火別吃中藥。」
我已經十年沒上火了,總共活了二十來年。每天吃酸奶,一半食物是蔬菜(不包括水果),就不會上火。
這個要求不高吧?連這都做不到,你能堅持每天做的事也就是吃肉和給手機充電了。
連飲食均衡的概念都沒有,還敢在網上推薦別人藥物,自己不會覺得哪裡不對嗎?
為什麼有人體質這麼弱,到了不吃藥就活不下去的地步,還自以為在養生啊?
合著「東亞病夫」的招牌只靠李小龍一個人踢開是嗎?

最後,關於「中醫黑會下哪一層地獄」這個問題……
我認為,如果一個人同時黑中醫和基督教,他就會上天堂。


這些問題全世界都有,然而在複雜的真實情境中,跟食物種類建立不起直接的因果關係關係。
人不應該把自己不注意口腔衛生、病毒感染、精神緊張、運氣不好之類的事情都賴到吃東西上去。

至於西方人預期壽命長,除了因為經濟發達、城市化、信息化、環境好之外,還有一點就是,他們的公共衛生事業不會折騰一大堆裝腔作勢但其實沒什麼用的東西。


向樓上 @楊逸童鞋道歉,很抱歉一時不慎,把你一起罵了,現改正~多謝 @李應楠童鞋提醒~

-------------------------------------------------------------------------------------------------
以下原文,第二句已修改

有些人的觀點也真是看不下去。
討論國外沒有中醫學上的病怎麼會引出一堆中醫黑?
所以沒有醫生全天下的人都不會生病不會死咯?沒有傘就不會下雨?沒有防盜門就不會有小偷?
某些童鞋,腦子是個好東西,建議你要一個以備不時之需。

題主自己也說了把上火用更通俗的方式表達主要就是口腔問題和排便問題,我們一個一個看:

首先口腔問題:
很多人都提到外國人很注重口腔問題,但這是為什麼呢?總不會是醫學發展了很多分支就這個看起來最順眼吧?當然是因為需求大啊~一直以來外國人的口腔問題其實是很突出的,牙齦腫痛、齲齒、口腔潰瘍等等都很普遍和嚴重,所以才會形成一種文化氛圍,格外重視口腔健康,然後在這種重視之後成功降低了口腔疾病的發病率和緩解了癥狀。所以大多數答主的邏輯里因果關係就是顛倒的,事實上,時至今日,外國人如此看重口腔衛生,恰恰是這個問題已經無比困擾他們的鐵證~

然後,排便問題:
親你可知道馬應龍痔瘡膏在美亞上掀起的好評狂潮?我隨便PO幾張你感受一下,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網上圖片還有很多,感興趣的童鞋可以自己去找,可見痔瘡、肛裂、直腸脫垂等等和大便乾結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的疾病在國外是多麼常見,而且還一直困擾著很多人~~~

綜上,在國外「上火」的問題絕不罕見,甚至是很常見,只是人家不這麼叫而已。


所以今後在看到類似的題目,比如為什麼外國人不XX時不妨先思考一下,他們真的不XX嗎?


因為他們吃的是外國的肉。
(li men bie peng wo, wo zhi dao wai guo ren ye chi cai de.)
---------------------------------------------------------------------------------------------------
我暈被摺疊了,我還答不答?
還是答吧。

1. 為啥會拉肚子?

通俗的說,吃了髒東西就會拉肚子。
血淋淋的牛肉是髒東西么?不是。
同理,在中國,你要能保證你買到的牛肉新鮮,血淋淋的吃也不會拉肚子。
那中國有沒有呢?也有,但更多情況下是這樣的:

2. 為啥會上火?
因為上火這個定義太寬泛不準確,我們分開談。
牙齦腫痛

一般是感染引起的,和吃啥關係小,和衛生習慣關係大。
你燒肉熟透了,吃了牙縫裡留渣渣,又不用牙線,當然容易發炎。

眼睛腫痛

除非是過敏,不然去看眼科吧,和你吃的應該沒啥關係。

大便秘結

這個真有關,但是一般和烤關係小,和屎的成分關係大。
例如缺水啊,缺膳食纖維啊。。。
和腸道功能也有關係,例如長期窩著不動啊。。。

總之和燒烤關係不大。

3. 為啥會致癌?
烤會致癌么?會。
怎麼烤致癌?

這樣烤致癌,因為會產生Benzopyrene,致癌。

那,外國這樣烤么?

外國也這樣烤。

但是那只是偶爾戶外野餐時的烤法。
外國人日常都這麼烤。

或者這麼烤。

或者這麼烤。

大概就這樣。
話說怎麼反摺疊?


我問過老外朋友,他們表示也有「上火」這事兒,還有專門的花茶應對………


曾經的西方人吃東西的時候也是相當講究的。
吃飯前需要用具有乾和熱特性的酒打開胃。吃飯的時候需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吃東西,不同特性的食物要避免混合,以免一些不易消化的東西堵上胃。食物有著不同的冷熱乾濕特性,比如蛋白和蛋黃、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就有所不同。水果太濕,不適合生吃;魚肉冷、濕,需要油炸或烘烤;牛肉乾、熱,需要水煮;豬肉熱、濕,需要烤好。若是烹飪和吃東西的方法不當,那麼人體內體液平衡被破壞,就要生病。

為什麼會這樣呢?
那是因為曾經的西方人也有一些神奇的構造,會得一些神奇的病。
當時的西方人體內有血液、粘液、黃膽汁、黑膽汁四種體液,對應四大元素和四季,分別由肝臟、脾臟、膽囊、腦/肺產生,能夠影響人的情緒氣質。西方人身體能對應天上的黃道十二宮,自帶小宇宙,天體運行影響身體狀況。西方人身上的污垢可以阻擋疾病,勤洗澡導致抵抗力下降。西方婦女的子宮可以在全身到處遊走,導致一種疾病叫歇斯底里。

後來的西方人身體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所以就不講究這些了。原本的西方人身體里是有火元素的,現在沒有了,所以就不會上火了。


問題下的很多答案太慘不忍睹了。
一個名字就把思維給固化了,說句不好聽的,人怎麼能夠笨到這種程度呢?

名字只是某種東西、狀態的代表,不是東西和狀態的本身。

飯在中原人的定義里是麵食,只有麵食才能叫做飯。
在南方人的定義里,只有米飯才能叫做飯。
在外國人的定義里可能是漢堡、牛肉等。
這很容易理解。
所以沒人來問」外國人怎麼不吃飯?「這種問題。也更不會有人去分析外國人為什麼不吃飯等等等等。
大家都知道飯只是一個名字,他代表的是維持生命活動最常吃的食物。

再舉個例子。
有些人把父親叫做"爸",有些人把父親叫做"爹",有些人把父親叫做"伯",還有些人把父親叫做"大"。
「爸」「爹"「伯」「大」,這都是父親的稱呼。
沒有人會認為那些稱「爹」「伯」「大」的人沒有爸爸。更沒有人會去」一本正經「的去分析那些人為什麼沒有爸爸。

可是換了一個詞語,就出現了這麼多慘不忍睹的答案。

上火是一種疾病,只是外國人並不把這種疾病叫做這個名字罷了。
一堆人還正兒八經的分析外國人為啥不上火,難道不叫做這個名字的疾病就不是上火了么?

來詳細說說上火這個病名的由來和根源。

在中醫的觀點裡,人身體里有陰有陽,也可以叫做有水有火。
簡單點說,火本來應該在下潛藏在水之中,但是,如果水的潛藏能力有了問題,火就會跑到上邊來,引發一系列的癥狀。因為這些癥狀背後的原因是火跑到上邊來了,所以此類疾病統一叫做上火。

上火是民間一個籠統的叫法,因為再具體的稱謂,老百姓理解不了,你拿胃火不降、相火不位、火不歸元這種專業的病名,老百姓哪裡聽的懂。畢竟中醫學的專業程度是非常高的。

火上到脾胃可能導致口臭,胃酸,厭食,口腔潰瘍等等,火上到肝膽可能導致眼花,眼紅,眼屎,口苦等等,火上到肺大腸可能導致鼻息熱,鼻水泡,多痰,咳嗽,便干,便血等等,火上到心小腸,可能導致心悸,心慌,不安,失眠等等,火上到腎膀胱可能導致,尿頻,尿急,刺痛,尿血,失禁,白濁等等。

外國人看待身體的方法論和中國人並不一樣,他們會把上火的這些癥狀叫做鼻炎、咽炎、角膜炎等等,在中國人看來,只要是因為火下不去而導致的疾病都可以叫做是上火。因為方法論的不同,中國人所謂的上火和西方的很多疾病有交叉,但卻不能完全重合。
這可能不太容易理解。西醫的病名往往是根據癥狀起名字,中醫的病名很多都是根據癥狀背後的原因起名字,也就是說西醫所謂的鼻炎、咽炎、角膜炎、尿道炎等等其背後的原因如果是上火,才能叫做上火,否則不能稱為上火。

不要說是人,就連豬狗一樣都會上火。即使是豬狗跟人的身體構造不盡相同,但其中的運轉規律也會有相同的地方。
我家養的小狗口臭的時候,到了野外自己會找青草吃,吃的青草都是可以下火的那些。
而人體的構造從宏觀來看是一樣,運轉規律也是一樣的,怎麼可能會因為人種的不同就不上火呢?
因此,外國人一樣會上火,只是他們不叫做上火罷了。


很簡單,人家不是這麼吃的~


他們還吃生菜葉子…冰水…冰淇淋…冬天穿短褲…


這個問題和下面的回答簡直了。

首先你吃牛排拉肚子不代表所有人都拉肚子。然後拉肚子不等於上火。你吃牛排的地方有可能不衛生,而fda對於市場上售賣的食物有嚴格規定,中美市場監管不同。

口腔潰瘍和便秘也不是一回事,口腔潰瘍雖然病因尚不明確,但我們知道口腔內有多種微生物存在,也知道辛辣食物會對食道產生損傷,因此誘因可能是粘膜受損導致細菌感染。老外比我們注意口腔衛生,口味較清淡,辛辣食物也比我們少,畢竟chili啥的不是天天吃,按時刷牙多用牙線漱口水可有效防止潰瘍。

便秘是因為纖維素吃少了這個沒什麼爭議吧?你要天天吃哈肯德基大便也不可能正常啊,老外經常午餐就吃沙拉,他們還挺注意這個。

至於起痘,一般是油脂吃多了,少吃肥肉少喝肉湯魚湯等高油脂食物可以改善。這方面老外還不如我們,他們炸的烤的都很油,所以美國人皮膚不好


他們上火啊 看著身邊的朋友/室友/同事幾個開始大量的塞蔬菜/午餐只吃幾個水果/大量的嚼口香糖。皺著眉頭跑廁所 擰著眉毛出來。不喝咖啡開始喝茶的時候。我就知道 這幾個肯定又上火了。

為什麼覺得他們不上火呢?!
因為在外國叫隱私!!!
因為how you doing的標準答案是:fine/imdoing well/not your business /
親密朋友間的回答也是:i got some problem at work/GF/BF/family/games

因為他們不會把牙疼 便秘 尿黃 口腔潰瘍 口氣重 排毒黑長硬等個人信息當成日常招呼跟你打。

因為這些事只告訴:家庭醫生/google/藥房醫師/

所以咯 他們不會上火。


你說的上火在西醫里叫口唇皰疹、口腔潰瘍等,原因是病毒感染導致的粘膜受損,so不是沒有是說發不一樣


推薦閱讀:

歐美的紋身文化和中國的紋身文化有何異同?
你最喜歡的stand-up comedian是哪幾個?
一戰造成了歐洲的衰落?
相比較歐美文化,如何看待中國人之間的人情味?
同樣有蓄奴歷史,為什麼巴西的種族問題遠沒有美國尖銳?

TAG:健康 | 美食 | 西方文化 | 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