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禮樂制度中的雅樂在現代中國的傳承情況如何?
雅樂單指儒家禮樂制度中祭祀及君王朝賀所用樂曲,比如:韶樂、大武等,不包括燕樂如春鶯囀等。
傳承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曲譜流傳:如大武等周禮所載之雅樂,其曲譜是否流傳?
團隊演奏情況:除天壇神樂署外是否有其他團隊進行演奏傳承?
是否有相關學術研究?請推薦
先po結論:雅樂在衣冠南渡的時候已經七零八落了,沒撐過南北朝。
——————————以下詳情————————————————————
首先先明確一下雅樂的概念。
廣義的雅樂:凡是朝廷舉辦大型的極其莊嚴的禮儀活動所用的樂曲,都可以叫雅樂,從這個意義上講,《義勇軍進行曲》,《難忘今宵》(大霧……)之類的都算。這顯然不是樓主想問的。
這種意義上的雅樂,還包括以下的:
南朝的清商,吳聲,西曲。
隋文帝從南朝搜刮來的尊為「華夏正聲」的清商。
唐代祖孝孫(音律學家,和祖沖之一個家族)創作的《大唐雅樂》(注1)。(其實燕樂也不在廣義的雅樂之中,所謂的日本雅樂最早是借鑒燕樂的,後來應仁之亂中遭到破壞,現存的大多是江戶時復原的,跟雅樂關係就更遠了,所以聽到華夏正聲存於日本之類的言論可以呵呵之。)
宋代的郊祀樂,《雅樂》、《登歌》、《英安》、《五瑞》,宋徽宗定的《大晟樂》等等。
遼的《十二安》,金的《太和》,關於金的太和有個有趣的事,金朝的樂器都是繳獲的宋朝大晟府的樂器,上面刻著「晟」字,犯了完顏晟的諱,於是金人拿黃紙把字糊上,照樣演奏(注2)。【你們就不能認真點嗎啊喂……
元朝一開始毛都沒有,音樂都在民間。後來搜集了一些流傳民間的金代樂器(不知道黃紙撕了沒),然後演奏了一些新創作的東西,《大成》之類的。
明代的《中和韶樂》及其他樂祭祀樂,朝會樂,宴饗樂,巡幸樂等。
清朝主要抄了一些明代的,但自己比較重視宮廷樂,於是十分樂意創作,奈何水平有限,作品有點最炫民族風,什麼八旗降服野獸的,蒙古歌曲,抄民間小調「朝天子」等等的都有,不忍直視。
以上諸多樂曲,楊蔭瀏先生在《中國古代音樂史稿》的第九章,第十七章,第三十五章進行了兇殘的吐槽。
狹義的雅樂:正經的先秦禮樂,雅正之樂,題主所說的《武》《韶》等。
漢樂府的鼓吹,相和歌,之後的清商,吳聲西曲,以及隋以後的宮廷樂一概不算。這個概念上的雅樂,正如我所說,在衣冠南渡時七零八落(注3),在南朝被清商,吳聲,西曲所漸漸取代。
具體的來說,
先秦的禮樂,劉邦抄了秦朝的家底之後得了一些(注4),叔孫通重製禮樂時收集了一些,加上武帝時河間獻王劉德獻上的一部分,都是雅樂,歸太常管,後來設了太樂署專管,跟樂府不一樣。
太樂署董卓之亂時遭受了重大打擊,靈帝時任雅樂郎的杜夔帶著雅樂樂隊的成員躲到了荊州,曹操破荊州後得到了他們,令其重建了太樂署,於是杜夔和鄧靜,尹齊等人恢復了雅樂(注5)。
衣冠南渡時顧不上太樂署,樂工們被劉曜石勒等人得到,石勒死後才有一些樂工南逃,加上淝水之戰時獲得了前秦的一些樂工,這樣東晉多少得了一些(注6)。
但是劉裕北伐滅了後秦之後,帶回了前涼張氏所保存的清商(注7),清商繼承自相和歌,比雅樂更符合時人的口味。於是雅樂在東晉漸漸被清商,以及江南的吳聲,荊楚的西曲所取代了。
當然還有更狹義的雅樂,西周宮廷樂,也就是孔子口中「禮崩樂壞」的那部分「樂」,就是另外的話題了,不過題主所言的《武》《韶》等樂,一般認為還是傳到了漢朝。
以上,所以想聽千年古樂的話,還是入我大古琴坑靠譜。
注釋:注1:見《舊唐書·音樂志》:「(祖孝孫)……於是斟酌南北,考以古音,作為大唐雅樂。」
注2:見《金史·樂志》:「始就用宋樂,有司以鐘磬刻『晟』字者犯太宗諱,皆以黃紙封之。」
注3:見《舊唐書·音樂志》:「清樂者,南朝舊樂也。永嘉之亂,五都淪覆,遺聲舊制,散落江左。」
注4:主要就是《武》、《韶》,唐·杜佑《通典·樂典·樂序》「秦漢以還,古樂淪缺,代之所存,&<韶&>&<武&>而已。」
注5:見《三國志·魏志·杜夔傳》:「夔總統研精,遠考諸經,近采故事,教習講肄,備作樂器,紹復先代古樂,皆自夔始也。」
注6:見翦伯贊《中國史綱要》第二冊。
注7:清商是曹丕設立的清商署創作的音樂,清商署專註搜集和創作相和歌。見吳釗,劉東升《中國音樂史略》第二章。
宮廷「雅樂」(狹義的雅樂指宮廷壇廟朝堂的一種禮儀音樂,使用以編鐘編磬為標誌、材質按「八音」歸類的一套雅樂器,壇廟祭祀所用還配有文武佾舞)有元明清的樂譜留存,元代主要是一套祀孔樂,有說系沿用的宋代大晟樂府詞曲;明代主要是一整套嘉靖禮儀改制後的吉禮大祀、中祀用《中和韶樂》工尺譜存世(載於《太常續考》);清代迄今最近,其各類宮廷音樂樂譜存世最成體系最為完整龐大,其中宮廷雅樂吉禮、嘉禮用《中和韶樂》從曲譜到樂器全部保存,上世紀八十年代故宮老一輩宮廷史專家萬依先生等人轉譯過曲譜,見《清代宮廷音樂》和《器樂曲集成》的北京卷(兩書還收錄有各類不屬於雅樂範疇的大量其他清代宮廷樂曲譜轉譯)。
清代滅亡後,雅樂的根基宮廷不復存在,時局又不穩,保護無從談起,宮廷雅樂自然沒能傳承下來,連音響資料都沒有。且在音樂家眼中,由於存世明清兩代《中和韶樂》曲譜皆為一字一音,旋律單薄在今人耳中不夠優美,再加之和帝王關係密切,政治形勢不認可(比如楊蔭瀏先生那部帶有明顯時代色彩的古代音樂史稿,為了迎合政治形勢,處處試圖在古代音樂中發掘出兩個階級兩條路線的殊死鬥爭,不具備「人民性」的宮廷雅樂成了封建統治階級的「反動音樂」,罪莫大焉。不過我個人也認同對後世這些托古的雅樂,其價值地位不宜估計得過高),也不會對宮廷雅樂有過多重視。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北京天壇復原演奏了部分清代祭祀用《中和韶樂》,複製了全套樂器,取得了一些成果。
宮廷雅樂的歷代發展具體可參見楊蔭瀏先生《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但如上所述,這是在特殊時期的特殊政治環境下所寫成的,充斥著階級鬥爭論調,很多問題分析時過於上綱上線,閱讀時需注意(據說近年有修訂版對此作了一定刪改)。
《禮記》說:「樂由天作,禮以地制。」「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樂者,非謂黃鐘大呂、弦歌干揚也,樂之末節也。」在儒家看來,聲、音、樂是三個不同層次的概念,樂的大節是德,故而「德音之謂樂」。儒家極為看重「樂」對人的影響和教化,認為以君子之道作為主導的樂音有益於邦國文明,而以滿足感官刺激作為主導的樂音,則會將社會引向混亂。孔子批評「鄭聲淫」就是這個意思。高層次的樂音則是天道的體現,使人享受音樂的同時,受到道德的熏陶。涵養心性,這是入德之門。所以,在儒家看來,只有合於道的音,才能稱為「樂」。是故「夫樂者,與音相近而不同」。
中國在西周時期已經形成了完備的六代樂舞,即:黃帝時期的《雲門》、唐堯時期的《大章》、虞舜時期的《大韶》、夏禹時期的《大夏》、商湯時期的《大鑊》、周武王時期的《大武》等。其中《雲門》、《大章》、《大韶》、《大夏》所代表的各個時代,都是由禪讓得的天下,稱為「文舞」;《大鑊》和《大武》則是歌頌以武力而安天下的有道君主商湯和周武王,屬「武舞」。文武二舞,象徵文治武功二方略。六代之樂,成為華夏禮教的正統儀典。
《大韶》是舜帝時代的樂舞。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太史公曰」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為了用音樂教化人民,舜帝模仿鳳鳥的形狀,用竹子製作了鳳簫;用泗水之濱的浮石製作了石磬,創作了樂舞《大韶》,用來歌頌帝堯的聖德,並示忠心繼承。《竹書紀年》載:「有虞氏舜作《大韶》之樂」。 因為是以竹簫、石罄為主要伴奏樂器,又名《簫韶》。韶樂演奏的時候,樂隊吹奏著形似鳳翼的排簫、鳳凰展翅的旋律。堂上堂下,百鳥朝鳳,出現了一個鳳鳥的世界。
《呂氏春秋·古樂篇》云:「武王即位,……乃命周公作《大武》。」至西周,周公制禮作樂,將六代樂舞整理增刪,形成了一整套完備的禮樂制度。周代樂舞的文化精神是以崇尚華夏民族氣節之「文德」教化為主要特點。這也正是夫子念茲在茲的「周監乎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之所在。周公整理後的六代樂舞被稱為宮廷雅樂,是中國音樂舞蹈的高峰,是樂舞文化進入成熟期的里程碑。
西周雅樂分為祭祀樂和燕饗樂,祭祀樂用於祭祀天地、四方和祖先,樂舞稱作佾舞,燕饗樂用於朝堂、宴會、婚慶等,這就是佾舞的由來。樂舞亦稱為隊舞,對樂舞的人數和排列方式,周禮明確規定 :「天子用八,諸侯用六,大夫用四,士二。」 跳佾舞的人數是法定的,如果諸侯用八佾,就要犯僭越的罪名。魯國的大臣季平子將「八佾舞於庭」,孔子說「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樂隊的排列方式,周禮也規定,在站台的四面設樂隊的,叫宮懸,是周天子享用的音樂。三面設樂的叫軒懸,是諸侯用樂。二面設樂的為判懸,是大夫用樂。一面設樂的,是特懸,是士即普通的貴族享用的音樂。這種編製完備的大型演奏樂隊,應當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交響樂團,乃至比西方交響樂之父——奧地利作曲家海登生生早了2000多年。
《史記》說「周衰,禮廢樂壞,大小相逾,管仲之家,兼備三歸。」由於春秋初年平王遷都、諸侯征戰以及「鄭聲」等民間俗舞的衝擊,西周雅樂「禮崩樂壞」。至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文舞中只剩下《大韶》,武舞中只剩下《大武》了。故而夫子只能對《大韶》、《大武》進行評價:「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而無緣欣賞六代樂舞的原貌了。孔子聞韶的故事發生在公元前517年,孔子來到齊國,耳聞目睹了韶樂的演奏盛況,不禁心醉神迷,陶醉於音樂的世界裡,竟然「三月不知肉味」,乃至發出「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之感喟。加上孔子對顏淵說的「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或可見《韶》的感染力之大之強。
《隋書》記載了孔子之後《韶樂》流傳的歷史:「秦始皇滅齊,得齊《韶》樂;漢高祖滅秦,《韶》傳於漢,漢高祖改名《文始》。」秦漢時期均把《韶》定為祭祀之樂。曹魏時期,魏文帝曹丕將《文始》復稱《大韶》。至南朝梁武帝,自定郊廟祭祀樂,以《大韶》名《大觀》。
隋楊以降,《韶》樂幾經雖改換名稱,但仍居於帝王用樂之列,在祭天、祭祖和祭祀孔子時表演的皆為《韶樂》,屬於祭祀的最高等級,更是華夏民族唯一保存至今最為悠久的古代樂舞遺存。
作為古《韶》樂遺存的祭孔樂舞是集樂、歌、舞、禮為一體的廟堂祭祀樂舞,有「聞樂知德,觀舞澄心,識禮明仁,禮正樂垂,中和位育」之說,自古以來具有巨大的文化和藝術價值。其文雅的歌詞、古樸的舞步、平和的曲調,則展示了古代雅樂融歌舞樂於一體的傳統藝術特色,昭示著儒家文化禮樂教化的精髓。
唐朝制定的祭孔樂章第一章《迎神》部分的唱詞是:「通吳表聖,問老探真。三千弟子,五百賢人。億齡規法,萬載嗣禋。潔誠以祭,奏樂迎神。」
明朝洪武六年制定的祭孔樂章《迎神》部分唱詞為:「大哉宣聖,道德尊崇。維持王化,斯民是宗。典祀有常,精純益隆。神其來格,於昭聖容。」
清康熙年制定的祭孔樂章《迎神》部分的唱詞:「大哉孔子,先覺先知,與天地參,萬世之師。祥征麟紱,韻和金絲,日月既揭,乾坤清夷。」
民國現行祭孔樂章《迎神》部分的唱詞:「大哉孔子,道德尊崇。繼往開來,誠仁行中。極其高明,道乎中庸。千秋祀典,於穆聖功。」
歌生持著笏板,齊聲吟唱,四字一句,古樸典雅,與《詩經》的雅、頌部分如出一轍。雖然時代不同,內容卻大同小異。頌揚夫子聖澤之餘,文脈裔嗣,一覽便知。
祭孔之樂是八音齊奏,中和雅緻。祭祀典禮所用八音古樂包括金、石、土、木、革、絲、竹、匏,共8類105件樂器。分別是編鐘、編磬、鎛鍾、特磬、建鼓、博柎、琴、瑟、笛、排簫、箎、笙、塤、笏、柷、敔、麾、節等。其中編鐘、編磬作為「金石樂」,是古代宮廷雅樂的標誌和代表。孔廟明人胡纘宗手書之 「金聲玉振」四字,就是讚揚孔子的思想像編鐘、編磬的奏鳴,高雅純正,綿綿不絕。祭孔樂舞中體現出來的這一美學思想其實就是「和合」思想。《樂記》中說「樂者,天地之和也」,「大樂與天地同和」。
春秋時期的吳國公子季札在觀《韶》後發出感嘆:「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將韶樂之德說成是像天地一樣,這也是成語「嘆為觀止」的由來。祭孔雅樂呈現的是一種獨特的美感境界,好像不知在何處,也許是在宇宙的某一角落,蘊含著一股氣體。此種音樂不拘囿於一時一地的感官刺激,她關注的焦點在天人邊界及靈魂深處。所謂「大音希聲」,其構造雖然簡樸,卻蘊含著世間最縝密的能量。
祭孔佾舞,主旨表現是謙遜禮讓,立德立容。在祭祀時,只有三獻禮部分才加入八佾舞。舞又有文、武之分。跳「羽舞」的舞生,手持龠翟,象徵文德;「干舞」的舞者手持干戈,象徵武功。《宋史.樂四》云:「文舞九成,終於垂衣拱手,無為而治;武舞九成,終於偃武修文,投戈講藝。 」這句話是說,跳文舞代表著垂衣裳、行拱手禮就可以賓士天下。跳武舞則代表放棄武攻。在跳佾舞時,佾舞生前方有二人持「節」,稱為「節生」。其作用是發號施令。站在露台東西兩側被稱為「東節」、「西節」。當東節下令「起舞」時,佾舞生配合詩樂的節奏起舞,當西節下令「舞止」時,則恢復肅立姿態。一個舞蹈造型,代表一個字。歌生唱一個字,樂生奏一個韻,舞生跳一個動作。舞姿剛勁舒展,具有漢雕之美。每一獻藝禮共記有32個舞姿,三獻禮共記有96個舞姿。手勢有起手、垂手、出手、拱手、挽手。步子有進步、退步。體態有屈身出手下伸為「授」,再屈身出手上舉為「受」,拱手後退為「辭」,拱手向左右為「讓」,低首屈身拱手為「謙」,出手兩肘拱手齊心為「揖」,低首屈身至地為「拜」,屈膝至地為「跽」,點首為「叩頭」,蹺一足屈一足拱手左右為「讓」。嚴格來說,其實這正是一套中華古禮儀的規範動作。
佾舞生手中拿的龠和翟也非常有講究:舞生左手持龠,右手秉翟,龠在內而翟在外。這是因為龠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吹奏樂器,它不僅是橫吹之笛、豎吹之簫、直吹之簧哨類樂管的先祖,還是歷代聲律及度、量、權衡制度的根本。大禹時期的皋陶氏作「夏龠九成」,是邊吹邊舞的;西周時期,古龠被定為「文舞」的代表性樂器,是華夏禮樂文明的重要標識之一。《爾雅.釋樂》上說:「籥,樂之竹管三孔,以和眾聲也。」成語「天籟之音」的「籟」字意思就是三孔的籥。秦漢以來,雅樂淪喪,古龠的吹奏之法漸漸失傳,只是一根徒有「龠」名的棍狀舞具。翟,木柄,雕龍頭飾金漆,龍口夾一根或三根野雉尾。取立容之意。同時,龠主陰,翟主陽,所以龠在內而翟在外。
從歷史上來看,唐代祭孔是文舞武舞並用;趙宋重文治,取謙遜揖讓儀,取消武舞僅用文舞;明初,文舞武舞俱備。至嘉靖後,取消武舞,定執三羽之翟之文舞;清因明制,但其儀為單羽;民國行明朝嘉靖後之儀:執三羽之翟的文舞。
遠在堯舜時代就有用樂舞教育青少年的做法,《尚書·舜典》記載了舜帝對當時的典樂官夔說的一段話:「帝曰:夔,命汝典樂,教胄子: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周代貴族子弟學習禮儀首先要學習樂舞,用樂舞來提高貴族子弟的文化素質和身體的素質。「十三舞勺」、「成童舞象」,舞「勺」是文舞,即學習禮儀。舞「象」,是武舞,手持干戈以鍛煉身體。在這一點上,現在台灣的祭孔樂舞做的非常好、更非常中國——其孔廟樂舞生,都是由學生來充當!
——現在很多人以為、尤其是韓國人自己吹噓,他們韓國成均館 的祭孔雅樂是如何「正宗」云云。在下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那是他們吹牛!由於這個問題過於專業,一般人並不了解。現在韓國用的是《頖宮禮樂疏》的新譜,大陸也是如此(因為改革開放後,就是去那裡學的);台北,則用的是老譜、美國華人圈的,當時去台灣學習的,所以他們也是老譜。——如何定位,請閣下自己拿捏吧。
日本參加八國聯軍攻佔北京以後,第一時間攻佔太常寺,殺光全部人員,搶了所有工尺譜,造成中國雅樂失傳,1938年1月攻佔曲阜,搶了所有祭孔樂譜!這種系統搶劫還有被日雜說成保護中國文化遺產!現在演奏的雅樂全部都是考古復原的!
之前看蘭陵王入陳曲的復原記錄片,很清楚說了去日本找資料的過程,記錄片說的很婉轉,懂的人會懂。現在的和平友好不能掩蓋過去發生過的戾行。日本鬼子毀中國文化傳承是一直的計劃的,比如1932年對商務印書館的轟炸,商務印書館損失1630萬元,80%以上資產被毀,所屬東方圖書館珍藏的45萬冊圖書和古籍化為灰燼。1937年南開大學圖書館被轟炸,焚燒。倖存圖書多為日本擄往東瀛.十萬餘冊中文線裝書遂蕩然無存
章太炎在《討滿洲檄》中總結的很好「氈笠絳英以為帽,端罩箭衣以為服,索頭垂尾以為鬘(mán),鞅靷瓔珞(yāng yǐn yīng luò)以為飾。往時以蓄髮死者遍於天下,至今受其維縶,使我衣冠禮樂,夷為牛馬」。
除了天壇神樂署中和韶樂之外,正定每年的釋奠禮祭樂基本上逐步復原了明代咸和、寧和、安和雅樂,韓國成均館釋奠禮祭樂基本上也保留了明代雅樂的遺風,至於我國官方主導的曲阜祭孔大典,自以為是的標榜「音樂新」,採用了西洋交響風格的「中國風」祭樂,可以很肯定的說其已不屬於雅樂的範疇。
那個說日本殺光中國太常寺的人,出處在哪裡,不會是你編的吧。
實話,我在網易雲音樂里也看到了這個人的言論,指向這麼明確,目的就不單純了。個人推測,這個人可能是某個少數民族,深知罪孽深重,慌忙引導。
中國雅樂沒傳下來就是沒傳下來,過錯在誰都知道。
首先,正宗的雅樂(祭祀等)應該是由於長期戰亂以及焚書坑儒等原因,至漢初已嚴重失傳了。漢代的雅樂(朝儀禮樂),僅僅只是大體保留了雅樂的形式而已,早已失了其本來面目。
其次,那個時期或許是有曲譜的,但是並無實物可憑,我國最早的曲譜是南北朝時期的文字譜,所以周禮里那些自不可能流傳至今。
再接下來的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以上部分內容來源於劉再生老師的著作。
推薦閱讀:
※秦始皇陵是否保存大量文獻檔案?其發掘是否會顛覆歷史學?
※中國是儒家治國還是法家好,抑或黃老?
※為什麼說朱熹的學說是新儒學?
※為什麼《論語》裡面孔子對管仲的評價還不錯,而《孟子》對於管仲的評價很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