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是怎麼發表出 SCI / EI 論文的?

作為學生,想向他們一步步地學習。
想達到能夠發表EI SCI論文的水平,
計算機信息處理方向,
求前輩指導。


謝邀。正如很多人說的,SCI和EI太水了,如果目標是這個的話會失去對於科學的美的追求而去灌水。確實很多地方的考核啊畢業都用這個,而我本人僅有的兩篇也都是本科的時候的作業,老師覺得做得很好就讓我們掛上他們的名字發了。現在回想才知道為啥。如果題主立志於科研事業的話就把目標設的好一點。如果只是為了畢業,那方法多的很,各種擺不上檯面的交易均可。

題主應該是剛剛上研究生吧,我覺得上手建議和名校本科生類似:是否應當鼓勵計算機專業的本科生積极參与科研? - Yan Gu 的回答 。 最好的辦法是找人帶著你做,老師或者學長都行。只有當你足夠了解一個領域的時候才可能真正做出牛逼的東西。如果找不到這樣的人,那基本就沒戲了……好在搞CS不愁出路,找好下家蹭畢業是正解。(我去為啥有人評論我在調侃和諷刺啊,我是說真的。對於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搞不搞科研對於全人類影響都不大啊,又不是愛因斯坦,關鍵就是要開心!說實話當碼農可能比科研對於社會的貢獻更大,而且科研需要的資源更多。如果不是很幸運這樣的事情沒有降臨在自己的頭上,也不需要難過的嘛!我自己完全不反感去當碼農,掙得多工作也比科研輕鬆的多,說不定我現在都有兒子了,而不是每天都在搞一些沒人看得懂也八成沒什麼用的東西。)

很榮幸無論在清華還是在CMU,周圍的同學和導師都非常nice。


我在一個不出名的歐洲大學讀博士,來自一個普通的985本科,我希望能客觀地不偏激地給一些建議和看法。我雖沒發過頂會,但是也發過SCI了,jcr q1, CCF A類的期刊,可能有那麼一點微薄的經驗來給點小小的建議吧。

關於灌水。

從歷史的長河來看,我敢說現在每年至少有80%的工作在頂會和頂級期刊都是灌水。哪怕是自然雜誌,也有80%在灌水,只是灌水要求的學術關係更高而已,文章的質量更高而已,邏輯更嚴謹而已。論真正的創新和學術價值,從歷史的角度看,其實真正有價值的學術文章並不多。認清這個現實後,你發文章的心態就需要改變了。你的文章其實對學術界並不是那麼重要,但是對你來說卻很重要。本著為自己考慮的原則,有一點要認清楚,不是為了灌水而灌水,也不是為了發文章而發文章。給定了文章本身的意義,正視發文章的目的非常的重要。

為什麼要發文章?

通過一個高水平的學術網路,來評估激勵自己,使自己的思維能力,寫作能力,專業能力得到逐步地提升。

在正題之前,我先談談我對頂級期刊和頂級會議的看法。我覺得主要區別在於審稿時間,決定了它們倆不同的作用。由於會議的審稿時間短,在一個短周期內會給明確答覆,接受或者拒絕,沒有退回修改再次提交的機會,這種會議的性質決定了它提供的更多的是參會展示與交流,那麼會議文章的工作,更看重創新,前沿,流行等等。而且它的錄取標準也往往跟某幾篇同時投稿文章的相對質量有關。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會議文章的嚴謹性,這導致很多審稿人很看重學術傳承,像傳統名校,名師的文章容易被接受,因為短時間內確定科研工作的相對可行性,正確性,創新性太難了。與此不同、由於期刊審稿的周期長,文章長度也長,只有文字展示,所以,期刊文章的工作要更嚴謹,完整,和確定性。因為往往期刊論文會被要求反覆修改驗證,通過審稿人與作者反覆的問答,能比較好的評估和定義一個工作。如果把期刊作為完善會議文章工作的一種手段的話,我覺得是合理的。比如在北美,更看重會議,他們喜歡看到一個研究者的創新,潛力。在某些區域像是中國,更看重期刊,或者會議期刊並重,是希望挑選比較全面的研究者,不僅能提出新的想法,也能完整地驗證,科學地展示。當然現在很多好的會議也會有rebuttal的機會讓作者與審人溝通,但是受到時間的限制,這種溝通不可能很深入。從我的經驗看,我的期刊經歷過一輪修改,我寫的Response Letter幾乎比我的期刊論文還要長。我還知道一個朋友,居然修改了Response Letter,又直接發表了一篇期刊。這種和頂級審稿人的溝通,是促進你對問題全方面認識的很好的途徑。從這兩者的區別出發,我覺得在不同的區域,學術圈看不同的形式也是合理的。此外,我建議初入門的同學應該多讀期刊,不要只是局限在頂級會議上。誠然,頂級會議代表了更前沿的研究,但是一篇會議文章往往會局限在討論一個方面的問題,這會給新手帶來片面的學術映象,以為一個問題只有一種解決方案。多讀期刊的好處是,期刊會給你更加全面的問題的認知和討論,對於你快速地全面掌握問題的不同方面有極大的裨益。


如果你本著不灌水,不為了發文章而發文章,而是本著為自己負責,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為原則的話,其實,頂會和頂級期刊都適合作為你的奮鬥目標。它的價值在於讓優秀的審稿人,有經驗的研究人員,幫你評判你的工作,幫你指出你的不足之處。在博士階段,建議抱著學術入門的心態,沉下心來,進入一個領域,用自己的好奇心,全面地學習各種知識,掌握各種技能,首先學會提問,然後嘗試地回答問題,再然後學會發現問題,並且試著去解決問題,最後掌握將你的研究成果轉化成文章的能力。發文章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發文章,誰能了解你的工作,誰能理解你的思考,誰來認同你的研究並繼續你的研究。雖然很多人鄙視文章,不擅長文章,但是寫文章確實這個世界必須的,不僅僅在學術界,在任何領域,寫文章都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能力。本質上,寫文章是一種溝通交流的工具,它如同音樂,畫作,將某種知識,意境,想法傳遞給人的作用是一樣的。這種傳遞給人的能力是相通的。當然,科技論文的寫作絕不是散文式地抒發情感為主,而是傳遞嚴謹的邏輯和思考,辭藻的華美不是主要的,優秀的邏輯思考分析過程是主要的。

成功發表文章,是對你一個階段的研究工作的承認,也是你入門的一個肯定。這期間,多試著去實驗,寫文章,投稿,因為你自己的研究可能會進入死胡同,通過投稿,讓同行幫助你跳出死胡同。做好長期奮鬥的準備,試每個人運氣不同,投稿的成功率也會不同,不要灰心,因為我們是抱著同行幫助我們提高的原則去投稿的,沒中的話,就繼續努力,付出總會有回報的,哪怕周期很長。我就是花了很長時間,非常不易的發表了第一篇,挫折之後,通過堅持換來的成功喜悅真的很棒。反而太容易的發表了文章,我想可能會有不勞而獲的憂慮吧,這個我就無從而知了。

自然,每個人的能力不同,所能做的工作也不同。但是這個世界不是只需要最精英的人,最前沿的研究,也需要普通研究人員,普通的研究。只要你付出努力了,真的是在認真地做研究,認真地提高自己,哪怕你發的文章並沒有所謂的頂尖,也是值得肯定的,我覺的這是對你自己的肯定,對你的態度的肯定。反而很多文章可能發表在了很多所謂的頂尖的地方,但是目的卻走偏了,反而並不值得太多的讚賞。賣油翁和將軍的故事告訴我們,油到的好,和箭射的好,都需要付出努力。射箭好的不一定會到油。

在任何一個研究環境,你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堅持下去,不拋棄,不放棄,以現在如此發達的互聯網和信息獲取手段,是能好好做研究的。研究需要一點功利心,過於功利了,並沒有太多好處。
具體方法就是,多讀論文,多做實驗,多投稿,多向別人請教,多與導師討論,自己多思考,堅持下去,絕不輕易放棄,我肯定能實現你發表SCI文章的願望的。


research有好的內容做出來了,寫paper是水到渠成的事情。research沒做啥實質內容,天天想著怎麼憋論文,有什麼好的寫論文技巧,那都是空中樓閣。

如果題主問這個問題的本意是覺得SCI或者EI特別高大上,普普通通的research做出來是不夠格的,因而沒選好一個高大上的方向前都不能安心做research的話,那不用擔心,SCI門檻一點都不高,更不要說EI了。


談一下我對論文結構化寫作的一些看法。

從小大到無數次的英語考試,作文模版始終是我們繞不過去的一個問題,大家是對它又愛又恨。愛它是因為它能解決很多問題;恨它是因為好的、個性化的模版太難找,而且模版也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終有一天,我們要離開模版給我們構建的安全區域,進階為更個性化的寫手。


本科畢業後,當第一次需要寫sci文章時,我又面臨了當初第一次面臨英語作文時無從下手的感覺,相信多數人和我有同樣的感受。那麼,曾經幫過我們大忙的英語作文模版能否再次救我們於水火,幫我們邁出sci文章寫作的第一步呢?答案是肯定的。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會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對sci文章結構化寫作的一點體會。


首先,我們來談談結構化sci文章寫作之所以能夠成為可能的幾點原因。

1. Sci文章不是滿漢全席,而是快餐


首先,我們要明確sci文章的定位,我們不能把sci文章當作滿漢全席。相比偉大的文學作品而言,sci文章不像是藝術品,而更多的像是應用文。讀者期望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接收到有效的信息,從而判斷這些信息的價值。因此,他們期望的是能填飽肚子而又不太讓人失望的快餐。固然你可以給他們提供一份饕餮盛宴,但是當你看看雜誌的instructions時就會明白,學術圈還是喜歡簡單粗暴直接的東西,所以才會給你的文章上那麼多枷鎖。當然,如果你拿了諾貝爾獎,在給CNS寫評論的時候,即使你端上去的一道煮速食麵,科學界也會把它當滿漢全席來對待。不過在這之前,還是老老實實的往讀者的期望上靠吧。


做為一道快餐,sci文章的特點是除了少數專業辭彙外,辭彙和語法都不難。這意味著門檻低,一個本科畢業生在積累了一些專業辭彙後,應該足以應付。難點在於,新手不知道不知道如果找到讀者的「共性」,而無從下手。


有的人可能會說,閱讀(超越但包括sci文章意義上的閱讀)是非常個性化的事,每個人的背景和需求都不一樣,怎麼可能存在讀者的「共性」這回事呢?更遑論找到這種「共性」?


事實上存在這這種「共性」,並且我們都受過如何找到它的訓練,只是大多數人忘記了,或者把自己受過的這種訓練當成了笑話。


先說多多年前讀到的一個事情,真假無從考證,但故事背後的意義值得大家思考。據說某年少成名的作家(不點名了,80後應該都知道這個人,後面的孩子可能對他的了解不多)的某篇作品被做為語文考試的閱讀材料,以示語文教育緊跟潮流,關心學生所思所想。有好事者請該作家做了這道題,對照參考答案,得分非常低。有人就聲稱,作者本人竟不了解作品的真實含義?!當年有些人便拿這件事來說明語文考試的題目的不合理,進一步否定現有的語文教育體制,甚至否定整個教育方法。

其實,這些人大錯而特錯。一道菜的價值,取決於食客,而不取決於廚師。一篇文章的價值,更多地取決於讀者,而非作者本人。一個好的作家,並不一定是一個好的讀者;一個好的讀者,天然就可以成為一個一般水平的作者,當然,有時候可能要經過一點簡單的訓練。其實,我們的語文教育是可以的。如果一定要說我們的語文教育有問題的話,那麼問題便在於對於文學性過於強調,而對應用性過於輕視,這樣的體制才生產出了那位善寫不能讀、忽視了閱讀「共性」的少年作家。


所以,你們大約明白了,從小學一年級起,我們在語文課上受過的那點教育,比如「這句話在文中起到什麼樣的作用?」、「為什麼這個字不能刪去?」、「作者採用了什麼樣的結構」這樣的訓練,都是我們寫好sci文章的有力武器。往大了說,人類的思維方式具有一定的共性,那麼人類的語言也具有一定的共性,我們從小在語文課上學到的東西,多數能夠遷移到英語甚至其他語言的學習中。結構化的sci文章寫作就是要利用我們從小學習的分析文章「共性」的能力,從而倒推出寫出符合「共性」的sci文章的能力。


那麼問題來了,讀者期望我們給出哪些「共性」的東西呢?


2. 讀者的一些思維共性

讀者的思維有一些共性,這裡只講一些和論文寫作相關的,如果有遺漏的話,歡迎大家指正。


首先,人類的短時記憶能力有限,一般人的短時記憶容量平均值為7±2。這意味著什麼?第一,句子長度不能太長,否則讀者記不住,考慮到上下文要銜接和轉換,實際上單個句子的長度可能得更短。單個句子的長度究竟應該多少合適,我沒有具體數字,但建議是盡量簡短。第二,由於短時記憶容量小,所以對於複雜的內容(此處指對象比較多的句子),一般讀者難以理清其中的邏輯關係。這對作者的要求是,在句子長度和內容對象無法精簡時要盡量按照讀者易於接收的結構展示邏輯。


那麼,讀者易於接收什麼樣結構所展示的邏輯呢?


3. 論文的結構如何反映了讀者的共性?


在你讀過一段時間的研究生之後,你對這樣的一種說法肯定會很熟悉:研究或文章就像是一個故事,你應該把這個故事講清楚。仔細想想,這樣的說法是非常有道理的。一個故事要有邏輯的展開情節,最終達到高潮,其中某個人物發生了重大的改變,最後結束。科學研究和科學論文,也是這樣的,通過有邏輯的描述,最終改變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據說當代作家描述故事的結構大概有20多種,其中有4種是可以完整地遷移到科學研究和科技論文中的。


第一種是OCAR結構,即Opening (O)、Challenge (C)、Action (A)和Resolution (R)。這種結構可以完美的對應到一般科學論文中的格式,也是絕大多數期刊文章常見的結構。


後面三種結構則比較少見。


第二種是ABDCE結構,即Action (A)、 Background (B)、Development (D)、Climax (C)和Ending (E)。這種結構屬於進階的結構,如果你功力夠深,名氣夠大,在約稿時可以嘗試這種結構(其他情況下可能被不知道你大名的審稿人直接斃掉),直接抓住讀者的注意力。


第三種和第四種結構分別是LD結構和LDR結構,即Lead/Development/Resolution。如果你看的專業期刊比較多的話,你可能覺得這兩種結構並不是很常見。因為這種結構更多地應用於綜合性期刊中,比如CNS這個級別。不相信?給你舉個例子吧。沃森和克里克發表他們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論文是這樣開頭的:

We wish to suggest a structure for the salt of deoxyribose nucleic acid (D.N.A.)。


想看這篇文章的話,可以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因為精力有限,在後面關於論文結構化寫作的內容中,我會主要關注第一種結構,即常見期刊論文的寫作。


OCAR結構為期刊文章的主流是一種偶然嗎?不是的,是因為它很好地滿足了一般讀者的期待,符合一般讀者的共性。


需要指出的是,OCAR是一種結構,和大家熟悉的IMRD( Introduction, Method, Result and Discussion)是不同的。OCAR結構基本符合金字塔原理的敘述模式,寫出的文章便於讀者理解。而IMRD僅是一種格式,在這種格式下,作者可能寫出好的文章,也可能寫出非常垃圾的文章。


金字塔原理又是何方神聖呢?


金字塔原理是一個系統的理論,最核心的觀念包括SCQA架構和MCME原則。SCQA架構即情境(Situation)、衝突(Complication)、問題(Question)、答案(Answer)架構,用於組織文章中的觀點,對前言的展開和文章的整體架構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把這個架構對應到OCAR結構結構就是用讀者熟悉的內容引入主題、提出目前知識的gap、提出研究假說、證明研究假說這樣一個過程。MCME原則是指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即論證的各個部分要相互獨立、完全窮盡,對討論和結論部分有指導作用。


看不懂的話,是我的水平有限,講得不夠清楚。不過不要緊,後面講到具體的寫作方法時,會進一步展開,而且我保證,到時候會以模版的形式直接給出能用的東西,不搞這麼多理論性的東西。


簡單談一下金字塔原理的SCQA架構為什麼會有用吧。我的理解,原因可能有兩個:第一個是人類先天的學習新知識的方法,第二個是可得性啟發。


俗話講,太陽底下無新事,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任何所謂新的事物,都能同舊的事物尋找到聯繫。這就是人類學習新知識的方法,不斷地把新的信息和舊的知識連接,從而得出新的知識。金字塔原理從背景過渡到衝突的過程,就是再現了這個學習的過程。需要注意的是,儘管新的聯繫建立了起來,仍然要接受第二系統的審查,才能被人們真正地接受為新的知識。第二系統是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aniel Kahneman在《思考,快與慢》中提出的理論,可以簡單地認為第一系統是直覺,第二系統是理智。

由於新的聯繫是最近建立的,可得性比較高,因此人們在認知審查的過程中,就更容易認為它是真的。更何況,由人們已知的信息開始,能給人帶來熟悉感,從而引發認知放鬆,進一步削弱了第二系統的判斷力。


這大概就是金字塔原理之所以有用的原因吧!


我用人話再重新說一遍吧。就是新的信息和舊的知識建立了聯繫,利用你對舊的知識的熟悉,讓你放鬆,並且由於新的信息是你剛剛得到的,印象深刻,結合這兩個因素,讓你更加容易相信新的信息。當然你也不敢把你的讀者當成傻子,利用金字塔原理展開論述的過程中,你的邏輯一定是經過整理的,甚至是精心偽裝過的。


所以你把握了OCAR結構的內核,就更容易寫出符合讀者共性和期待的文章。


4. 思維的轉變


上海海事大學外國語學院的穆從軍教授曾提出,在東方文化的傳統里,寫作是讀者責任型的,即作者傾向於更多地羅列事實和數據,讓讀者從中得出自己的結論。而西方文化更多的是作者責任型的,即作者負責把事情講清楚明白,並提出自己的結論,供讀者進行審查。想看穆教授文章的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只看第三部分就可以了。


一些人寫文章之所以自己寫的痛苦,別人讀著也痛苦的原因,就是他們的思維仍然是讀者責任型的。他們沒有很好的整理自己的數據和邏輯,只是覺得把數據擺在上去就能夠顯而易見理所應當的得出結論。他們常常還覺得自己非常委屈:我寫的夠清楚了,你們怎麼會說讀不明白呢?


這也是我提倡盡量直接用英文寫作的原因之一,在用中文寫作時,你會不自覺地被讀者責任型的習慣所左右,寫出的文章的邏輯會更加的複雜,並包含有過多無關緊要的細節。當然也有人會認為,直接用英文寫作的話,豈不是更不容易表達出自己的思維嗎?這個疑問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你應該明白,表達不清楚更多的是思維的問題,而不是語言的問題。歡迎再讀一下公眾號學術寫作中的《盡量不要寫長句子》。如果你的思維夠清楚的話,直接用英語寫作也能寫出表達清晰又富有邏輯感的文章。況且後面我會逐步介紹論文結構化寫作的模板,而模板是有幫助思考的功能的。


不相信模板會有這樣的功能?有空的話去買一本《金字塔原理》看看吧,《金字塔原理》在全球暢銷這麼多年,足以證明它的有效性。作為一種模版,金字塔原理幫助很多人實現了結構化的思考和富有邏輯的表達。還是不相信?過一段時間我會分享考研作文寫作的準備策略,裡面也是用了模板的方法,我想大家大部分都是經歷過研究生英語考試的人,這種把寫作模板化的思路到底行不行你一看就知道了。


5. 結構化論文寫作能解決和不能解決的問題

結構化論文寫作能夠解決什麼問題:1.不確定寫什麼 2. 找不到足夠的東西來寫 3. 覺得自己的觀點不言自明,不需要論述(實際上類似第一種情況,不知道怎麼展開論述)。


結構化論文寫作不能解決什麼問題?沒有高質量的數據和不動手練習的話, 結構化論文寫作不能幫你憑空變出一篇文章出來。畢竟我只是想和大家交流交流,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路,又不是幫人代寫論文的。


下面做個廣告,根據這些思考,我自己做了一個結構化SCI論文寫作教程,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我的個人網站「讀思」(http://read-think.com)看一下,下面是一些課程的ppt,大家可以先看一下。


計算機領域不應該看SCI,EI的,而是應該看本領域的頂級會議,比如SIG開頭的那一系列。當然,某些頂會也已經快被中國人給玩壞了。。。。。。


不請自來,見諒。題主應該是剛剛上研究生吧。SCI和EI檢索的文章不一定是好文章,可以說,大部分都不是好文章,哪怕你是發在Science或者Nature上的,也不一定是特別好的。
=========華麗的分割線========
但是,作為研究生,我們還是盡量去靠向SCI和EI標準吧,因為那樣需要多一點努力和細心。我寫過科技論文,中文英文的都寫過,我覺得文章的檔次跟兩個方面相關重大: 第一,Motivation。第二,Experiment。有以上兩點的條件是,得精讀一定數量的科技論文。
================
我能說昨晚回答之後我就睡著了么,早上起來一看,it"s like a bullshit。

========
首先,你要知道你做的方向有哪些著名的期刊和會議。本人設計自動化與測試相關的,IEEE相關期刊像Trans on computers, Trans on computer aided design。IEEE/ACM相關的會議像DAC,ICCAD,ITC等。

其次,你要知道別人的文章在哪兒可以免費下載,像IEEE的資料庫,國內的高校一般都買了Access,校園內的網路文章可以免費下載,校園以外的IP一般就需要收費了。

再次,IEEE下載跟自己研究方向相關的文章之後,就要通讀了。一定要細讀,畢竟是英文的。一般國外期刊(Transactions Journal )文章的頁數在10頁以上,Conference文章一般在6頁甚至更少。本人強烈建議看國外期刊的文章,因為很多會議的文章即便你看懂了,可是篇幅小,導致無法完全借用模型或者重複實驗。再說了,你找到了一篇會議發表的論文,應該會轉一篇期刊,看期刊的文章就可以了。

最後,把上一段話不停的重複去做,當你看完20篇論文之後,你就會自己有想法了,別人文章存在什麼樣的問題或者欠缺哪方面考慮,那麼你就能補上。別人文章存在的問題,便是你的motivation,experiment 在動手寫之前一定要思考可行性和可比性,因為科技論文需要其他成果作為參考對象來驗證你理論的優越性。同時,實驗結果是驗證你文章idea最好的窗口。
=============

國內也有很多期刊分為中文和英文兩個板塊,不泛有英文版本的是SCI檢索,與本人方向相關的,像中國科學英文版,電子學報英文版,計算機學報英文版,軟體學報英文版,計算機研究與發展英文版。以上列舉的期刊的中文版應該都是EI檢索。


一些不入流的EI或者SCI,只要你有心,會找,能吹,肯編。那麼希望大大滴

至於行業內頂級的,那就是實打實的了
知乎也幫不了你什麼
畢竟道理是別人的,成果才是你自己的

別人就是一字一句告訴你論文應該怎麼寫
各種實驗,各種創新還不是要你自己去做

我覺得你不應該先考慮如何投什麼論文,寫什麼論文
如果你連idea,連result都還沒有,那就算你把寫論文,投論文的流程說的頭頭是道,又能怎麼樣呢?

創新還是要有巨大的閱讀量,有人說讀論文讀多了,思維就被那些前人帶溝里去了
但是如果你不讀,憑空瞎想idea,那麼你的idea理論上可行嗎?別人有人用過嗎?各種問題最後到頭來會讓你自己都不確信到底還行不行


我是來吐槽的,可能會打擊題主積極性。往下看之前,請想清楚自己是不是想走科研這條路。

當年作為一名985的學生,我也懷著和題主同樣的心態,一聽說學長發文了就很崇拜。其實想發文真的很簡單,我最初發的EI,實際上是把老師寫好的稿翻譯成英文,幫著處理了一下發表中間的雜事,掛了個名字而已。老師這文說實在的就是前人結果拼湊起來的,發的是個沒聽說過的會議,涉及範圍很廣,跟計算機相關的基本都收。關鍵在這:版面費7k,好貴啊,自己真發不起。一年後順利在EI上檢索到。後來又如法炮製了幾篇,很輕鬆,這樣下來給我的感覺就是砸錢就能發,老師發這個也是為了混文章數,憑教授職稱有硬性要求。於是我也再也沒有了幻想。不知SCI是個什麼情況,是不是水文也能過。我也很清楚自己不是搞科研的料,本科畢業就工作了。


EI超水的。
想搞好的研究,必須盯著領域裡面最好的期刊會議。


EI就是那種隨便照著某個人的論文實現一下,然後稍微改點小步驟就行。目前國內的EI就是方便各大高校碩士研究生畢業。另外就是想讓學生都學習一下論文的書寫格式。

SCI要有一定的創新,但是並不是說最頂級的期刊上的文章就一定有用,其實往往也是沒用的。


對於第一次發sci的時候都是迷茫的,可以投稿的期刊那麼多,如何根據文章選擇合適的期刊,快速發表是重點。

其實,這種情況下,可以向有過此經驗的老師或同學請教,作參考。當然了,有做審稿人經驗的專家對你的文章進行評估,然後根據你的文章作出期刊推薦是最好不過的了。這樣可以大大提高你期刊發表的成功率,加速期刊投稿進程。


CS最重會議;
如果是EE的話,除了極個別的頂級會議,大家還是更看重TRANS一點;
IEEE的會議水平是參差不齊的,其中絕大多數是交錢就給發。
但是大多數期刊,包括trans(甚至於letter),要求還是比較高的。

當然,我覺得你首先要對自己準確定位,不要看到大家說什麼國內EI水,一般SCI水,就看不起這些東西了,這樣只會眼高手低
比如樓上@jone所說:「哪怕你是發在Science或者Nature上的,也不一定是特別好的。」
這句話某種程度上是對的,前不久不還有小保方晴子事件么。
但是,試問國內一年有幾個博士一作發了S或者N?其中發了的又有幾個作者裡面沒掛大牛的名?

包括大家看不上的國內EI,舉個例子,EE方向的《電子學報》,拒稿率也是非常高的。

建議就是,混進一個不錯的團隊,然後踏踏實實一步一步的來。

另外,EE是個工程學科,路子比基礎學科廣得多。如果是基礎學科,要想一直做下去,出國讀博士最好的選擇。但是對於EE,在國內也可以有不錯的發展。


最近剛好要寫論文,有感而發,跟SCI無關,評論不能匿名,就回答里發幾句牢騷。

上面有人談到國內水論文的風氣,我感覺大多數老師水平不行,再加上導向的偏差就形成了這種風氣。

簡單介紹一下我的遭遇,為了應付畢業,我挑了一個自以為能拿得出手的課題,然後得來的反饋。老師一開始回復說課題研究性太強,最好跟工程結合的,這樣符合對我們的定位,才能通過盲審。我小心翼翼解釋這就是解決工程里問題的,然後把題目改了一下。接下來是老師反覆強調應用性是要求,我反覆改名字,細化內容,繼續解釋課題的意義。老師大概也有些不耐煩,直指我的課題沒有意義,在什麼裡面已經有應用云云,前面的回復還都用很大的字。幸好我對這一塊還算了解,指出了具體運用現狀(幾乎不相關),又付上學界整個研究的來龍去脈。老師很快回復了一句,大意是他只是說其中某個點,這次用的是小字。

這個老師我只見過一面,從感覺以及側面反饋來看還是很不錯的,可能只是不理解不重視吧。但也反映了國內科研一點點現狀吧。聯想到早年讀本科時,聽到老師課堂上講的一個問題,因為自己不知哪來的那種興趣,就想了個辦法解決了,趁考試提前交卷的時機,把自己寫的一些東西一起交上去,結果就再沒有下文了。雖然那個問題很簡單,後來明白多了之後,也覺得那時自己可笑,但就此慢慢失去了從事科研的熱情和機會。


如何發表一篇高水平的論文?拿到課題第一件事:快速做一些簡單的實驗,速度投稿,去收集審稿意見,收集夠7篇,你就能召喚神龍了。啊不,就可以系統的設計你的實驗了。對著審稿意見做出來的實驗出來的文章肯定好。所以大體套路是花30%的時間做初稿,70%根據修改意見改進實驗,這樣絕對出來的是好文章。


idea+extended reading+writing technique


慢慢磨唄,技巧都是其次的,關鍵是要有信念。


打好基礎,找個好導師。


水論文不難


2263195369來吧,教你們


如果只是為了發文章而發文章的話 計算機的領域還是比較好發 很多水刊文章差不多 就可以發的

就看你要發什麼級別了的


做發電自動化領域的,有沒有什麼比較好的推薦?


推薦閱讀:

以前沒有計算機以及辦公軟體的時代怎麼寫畢業論文?
畢業答辯應該做哪些準備工作?
金融界有哪些著名的論文?
論文可以用通俗易懂有趣幽默的語言寫嗎?為什麼大部分論文的行文都是枯燥的?
哪些學術論文中藏著彩蛋?

TAG:計算機科學 | EI檢索 | 學術論文 | 科學引文索引SCI | 計算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