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 有哪些球員(比如魔術師約翰遜,中鋒海耶斯)在迥異的身高差距下在自己的位置上打出了名堂?

另外,韋德的身高在分位里算什麼水平?


謝邀

這個問題可以看做是對NBA效率-身高相對於平均身高-平均效率的偏移量的統計;我專門做了個公式HP-3SD,來計算某位球員在某個賽季,其身高和效率(per指標)相對於同位置平均身高和平均效率的離散情況;公式的詳情見本文末。

按照這個公式,我們得出了單賽季出場400分鐘以上球員的HP-3SD數據。當這個值大於1的時候,代表這個球員在當賽季,身高(Ht)-效率(Per)相對於平均值的偏差屬於99%以外的那一類,也就是特殊身高、且打出了名堂。最終我們得出了這個表。從80年-14年總計三十五年間,所有HP-3SD指標曾經大於1的球員,一共50人208次,詳見下圖:

圖中,Player、Post不必說,Ht-cm是他們的公制身高,Per-AVG意味著他們上榜賽季的平均效率per值;Time是他們上榜的次數(HP-3SD大於1的次數),HP-3SD是他們上榜賽季的平均HP-3SD;最後一項」-「指標代表他們的身高相對於上榜的那個賽季的平均身高的差值,當然這個指標也是上榜賽季的平均值。

對這一結果,我進行了二次分析;所有的這50人,大概可以分為這麼幾類:

第一類:」聽說這個榜和效率有關,像我這麼風騷的人,這種榜怎麼能沒有我「型

我們這項統計是計算某位球員相對於平均值的偏移量,雖說身材特別的球員比較容易脫穎而出,可總有些刷榜狂魔希望在各種名單上出現他們的名字。於是就有了上面榜單中的那些熟悉的名字:沙奎爾-」大鯊魚、大柴油機「-奧尼爾(Shaquille O"Neal)8次,,德克-」德國戰車「-諾維斯基(Dirk Nowitzki)8次,邁克爾-」飛人「-喬丹(Michael Jordan)6次,卡里姆-阿卜杜勒-「雖然我名字已經很長,可是還是要加上綽號-天勾"-賈巴爾(Kareem Abdul-Jabbar)6次,凱文-"我排名這麼靠前怎麼沒綽號"-杜蘭特(Kevin Durant)4次、拉里-」大鳥「-伯德(Larry Bird)4次,阿蒂斯-「火車頭」-吉爾摩爾(Artis Gilmore)4次,勒布朗-」小皇帝,也就是背後有攝政王」-詹姆斯(LeBron James)3次,特雷西-"翠西"-麥格雷迪(Tracy McGrady) 3次,克里斯-「小杜你別哭,我也沒有那啥」-保羅(Chris Paul)3次,大衛-」海軍上校「-羅賓遜(David Robinson)2次,喬治-」冰人「-格文(George Gervin)2,阿德里安-「樓上的小夥子,我也沒有呢」-丹特利(Adrian Dantley)2次,克萊德-」滑翔機「-德雷克斯勒(Clyde Drexler)1次,德懷恩-」閃電俠,請叫我攝政王「-韋德(Dwyane Wade)1次。
(文中「天勾」-賈巴爾原為「天溝」,現已改,謝謝 知友@李澤夏 指出)
以上共計15人56次,佔據總數的25%左右。

平心而論,他們中的一部分人相對平均身高還是有個幾厘米的差距,但能讓他們上榜的更多的原因是他們那幾個賽季驚人的效率;3倍SD大概比平均效率略少,所以一旦有某些QS表現,PER值高於2.5倍平均效率,再加上身高有點差距,他們就可能上這個榜。喬丹和詹姆斯更是僅憑PER值就上了這個榜單,還是多次;刷榜狂魔你們夠了。

/*關於杜蘭特,有點特別,他的官方身高是6-9,及206附近;有一種說法是206是裸高,如果按照NBA正常統計穿鞋身高應該是209;更有人認為杜蘭特應該在7尺即213附近;可他本人沒澄清過,我們這裡按照他們的官方身高6-9即207來統計。*/

第二類:很無辜的說~~是教練逼我來的
有那麼一些球員,在一些特別的賽季中,被放在了不熟悉的位置上;甚至有可能只是被登記在了不熟悉的位置上。由於位置之間的天然差距,這種錯位也給了他們上榜的機會。

比如,2005-06年的太陽隊,在面對小斯賽季報銷、格蘭特賽季報銷,科特-托馬斯又老又矮,整條內線就沒人了的困境後,他們將SF位置6-7的肖恩-馬里昂登記在了中鋒C的位置上,將球隊裡面第二高度,6-8的伯利斯·迪奧放在了pf位置。你說為什麼不是迪奧在C,馬里昂在PF,明明迪奧要高一點?我想你可能混淆了今年和當年的迪奧,當年的迪奧遠不是現在園東東胖滾滾的內線球員,他在NBA的登記位置是SG,讓SG去打C實在是太匪夷所思了,所以只能是SF位置的馬里昂頂上。(實際上,迪奧還真的就是那隻球隊的C,馬里昂是PF,可惜在統計表上是反過來的。)

再比如87-88賽季,公牛隊的布蘭德-塞勒斯(Brad Sellers),他作為高位新秀,本來是喬丹身邊的重要幫手的存在,作為PF他能里能外,能投籃能搶板;可惜的是當時PF位置上坐著的是查爾斯-」橡樹「-奧克利,喬丹御用帶刀護衛,PF的替補是霍雷斯-」眼鏡俠「-格蘭特,這兩位大神一共在NBA效力了塊20年。我們的塞勒斯同學本身就又不能打中鋒,作為培養對象就只能被放到SF位置上了。對了忘記說了,他的身高是7-0,僅次於中途轉會過來的38歲行將退役,4次上本榜的阿蒂斯-「火車頭」-吉爾摩爾;是當時球隊的第二高度;於是他就上了本榜。哦~還忘了說,他在SF位置的替補是斯科特-」蝙蝠俠「-皮蓬,在這奧克利、格蘭特、皮蓬三位」稱號「人士面前,可憐的塞勒斯不久之後就遠走他鄉然後黯然退役了。

其他的,瑟爾·貝利(Thurl Bailey)210的PF被迫去打SF,阿爾頓·李斯特(Alton Lister)213的C被迫去打PF(81-83年這算是絕對高度),卡爾文-南特(Calvin Natt)198的SF去打了2個賽季的pf,迪-布朗(Dee Brown)身高186的PG被逼著打了3個賽季的SG。當然這都不算什麼,全NBA唯一的一次得分、籃板、助攻、搶斷的四雙創造者,阿爾文-羅伯遜(Alvin Robertson),同時還是NBA歷史場均搶斷榜第一位,六次防守陣容,一次最佳防守球員,這些都是在喬丹、杜馬斯、」微笑刺客「托馬斯、斯托克頓、庫帕、德雷克斯勒時代得到的。90-91賽季作為當時雄鹿隊全明星SG的阿爾文-羅伯遜,一樣要給同隊另外一位全明星SG里基-皮爾斯騰位置,以191的身高奮鬥在SF的位置上。
(原為唯一四雙創造者,後經 知友@何明瀚 指出,應為唯一包含搶斷的四雙;我寫漏了~在此致謝)
不過和上了本榜一比,之前的那些委屈,又算什麼呢?這些倒霉蛋們一共7人11次,佔全部人數的15%。

在刨去了以上兩類基於各種原因擠進這個榜單的球員之後,接下來我們開始說說身高特殊三類人。


第三類:巨人、我們就是高度。
通常而言,籃球是高個子的運動,在本類別中,我們就詳細介紹最近三十五年,NBA出現過的那些身高220以上的巨人們。

拉爾夫-桑普森(Ralph Sampson)身高223,5次上榜
桑普森是83年火箭在埃爾文-」BIG E「-海耶斯之後選中的第二位狀元中鋒,和海耶斯一樣,桑普森也能夠在內線兩個位置搖擺,考慮到他223的身高,這意味著他有著同高度中及其恐怖的身體素質。在桑普森健康的時間裡,他一直是全明星級別的球員。他和次年火箭隊選中的另外一位狀元中鋒奧拉朱旺,組成了當年最為恐怖的內線組合,兩人都能里內外,能攻能守,且速度都不慢;第三年他們就走到了總決賽,在當時他們是顛覆性的組合。

拉爾夫-桑普森和奧拉朱旺的雙塔組合

可惜好景不長,所有巨人都有的易損屬性很快的就找上門來,從第四個賽季開始,桑普森就開始頻頻受到傷病困擾。從88年開始,他輾轉多隊,卻沒有哪年能夠打滿整個賽季,到92年就徹底退役了。火箭球迷不止一次的遐想,如果桑普森能夠健康的打滿幾個賽季,火箭是否能夠取代公牛的王朝地位。

馬克-"猛獁"-伊頓(Mark Eaton)身高223,1次上榜
在巨人球員之中,馬克-伊頓有一項數據無人能及,在他效力NBA的11個賽季中,出場875場次,場均28.8分鐘,他是少有的健健康康打滿整個生涯的巨人大體重球員!說到這我眼淚都流出來了,大姚啊。。。。。。

在80年代,馬克-伊頓是NBA的一桿旗幟,大個子、肌肉、長鬍須、面露凶光,這種外形像極了巨人族、反派。以至於魔術師約翰遜曾說,「想成名,就去打敗馬克-伊頓」。馬克-伊頓是NBA蓋帽榜上的霸主,生涯場均3.5次蓋帽,單賽季最高場均5.6次,比CBA大多數PG的場均助攻還多,兩次最佳防守球員,五次防守陣容,一次全明星。他和卡爾馬龍組成的內線永遠是是「你最想看NBA里的誰參加摔跤比賽」的頭名。

不過我們必須說說他為什麼才上了一次榜。別看他數據挺亮眼,馬克伊頓的效率(Per)其實很低,除了上榜的這個賽季外,其他時候都低於聯盟中鋒的平均水平。馬克-伊頓是個不錯的防守球員,可他的進攻實在是太差太差,比之後所有不擅長進攻的球員還要差。而且他的速度很慢,在季後賽的舞台上,一旦被人做了針對性戰術,他就直接被投死了;在季後賽的數據統計上,他的防守效率DRtg始終在100以上,甚至多數在105-110以上,這基本上是被打成篩子的樣子;從這點上說,他的防守是有點被高估了。

馬努特-波爾(Manute Bol)身高231, 6次上榜
喬治-穆雷桑(Gheorghe Muresan)身高231, 4次上榜
肖恩-布拉德利(Shawn Bradley) 身高228, 11次上榜
波爾和穆雷桑是NBA歷史上最高的球員,而且這兩位都是在華盛頓子彈隊入的行。子彈隊有種奇怪的風格,在選人方面喜歡找有炒作題材的,比如這兩位,再比如NBA歷史最矮的「小蟲」博格斯,再比如「飛人」-喬丹。

馬努特-波爾和馬格西-博格斯,NBA史上最高和最矮的球員(分別是231和160)。

喬治-穆雷桑和蒂姆-哈達威,此人身高182。
(原文這裡是198,我碼字碼到頭暈腦脹,和另外一位蒂姆-哈達威搞混了,謝知友 @G Richard 指出)

雖然身高相同,且都是在華盛頓入的行;可他們兩人完全是不同的類型。波爾雖然231身高,卻只有200磅(90公斤);說一句骨瘦如柴絕不過分。穆雷桑是實打實的303磅(136公斤)正常的體重。這種差異造成了風格的不同,由於完全沒有籃球基礎,波爾終起職業生涯,只有蓋帽一項那得出手,他的蓋帽率超過10%,也就是它能將出現在面前的10%的投籃蓋掉,賽季場均最多達到5次,生涯場均3.3次,這兩項都排在馬克-伊頓的後面為歷史第二位;除了蓋帽指標外,波爾沒有任何一項技能能夠在NBA立足。

穆雷桑則是波爾另一面,羅馬尼亞出身的他受到了良好地籃球教育,他能投籃、能搶籃板,能掩護能打內線;甚至能突破,能拉杆。但他不能保持健康,波爾能。到了這個高度,只有瘦子才能夠生存,所有試圖提高對抗能力的做法,都會以縮短運動生命作為代價。波爾就靠著他的蓋帽,在NBA混跡了10年624場;穆雷桑受到傷病影響,斷斷續續的僅僅打了6個賽季,一共307場。

如果擁有波爾的蓋帽能力,再加上紮實的籃球訓練,那會是什麼模樣?我想基本上就是布拉德利這樣吧。和波爾從未經過正規訓練不同,布拉德利有著紮實的籃球基本功;在NCAA的舞台上,大一新生布拉德利每場能夠貢獻14.8分7.7籃板和5.2次蓋帽,而且他有一手遍布三分線內的中投能力。這種驚人的組合促使費城76人用93年的榜眼選中了他,並且將象徵球隊的76號球衣交給了他,可見對他的期望之高。

之後的布拉德利表現尚好,第二年就有場均10分8籃板和3.3次蓋帽的數據,在所有巨人之中,僅次於桑普森;並不比施米茨、伊爾戈斯卡斯差。可這並不能達到費城人的心愿,他們希望的是一個內線的霸主,能夠碾壓一切的存在。而這對於235磅(105公斤)的布拉德利來說顯得太難了,他的體重決定了,他只能飄著打,即使有中投能力,可糟糕的對抗讓他沒有機會出手。於是他只能黯然離開,輾轉多隊,直到找到了小牛這個容忍他飄著打的球隊。肖恩-布拉德利一共打了832場,效率尚可。他的生涯代表作是如下:

布拉德利的身高和傑出的蓋帽能力就像是個靶子,讓所有NBA球員以擊敗他為榮,就像他們對馬克-伊頓做的那樣。不巧的是,布拉德利沒有馬克伊頓的肌肉和一臉兇相,他那一臉溫文爾雅的相貌和纖細的肌肉,在NBA賽場就像是就貼著軟蛋的標籤,誰見了都想來試一下。更為不巧的是,他生在一個搖擺人滿天飛的時代,那個時代幾乎每個球隊都會有個「飛人接班人」,而在波拉德麗面前扣籃,無疑是飛人正牌接班人的最佳證明。

布拉德利沒有什麼拿的出手的榮譽,但他打了832場NBA,近20000分鐘。

以上五位是NBA傳統的巨人,他們的存在似乎就是為了證明兩件事,1.巨人的球員只能靠蓋帽過日子;2.巨人如果試圖統治進攻端,是沒有好下場的。3位只會蓋帽的馬克-伊頓、波爾、布拉德利安穩的打了十幾個賽季的比賽;2為試圖進攻的桑普森、穆雷桑,不可避免的因傷早退。於是看起來,巨人似乎不適合進攻端的對抗。直到下面三個歐洲人的到來,他們開拓了巨人們的生存空間。

里克·施密茨(Rik Smits)身高223, 4次上榜
伊爾格斯卡斯(Zydrunas Ilgauskas)身高221, 4次上榜
阿維達斯-薩博尼斯(Arvydas Sabonis)身高221, 3次上榜
施米茨是荷蘭人,伊爾戈斯卡斯是立陶宛人,薩博尼斯是蘇聯人;施米茨和薩博尼斯都是60年代生人,在80年代他們被譽為歐洲的未來雙星。但是由於政治的原因,他們兩人後來的路完全不同。來自荷蘭的施米茨在美國讀了大學,順利的被印第安納步行者選中,然後在這裡度過了他全部的十二個賽季。薩博尼斯則不同,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傳出了他無所不能、扣碎籃筐,但是大家都無緣得見。1988年帶領蘇聯隊取得漢城奧運會冠軍,那一年他面對擁有大衛-羅賓遜的美國隊,展現了比對手還要全面的得分技巧,徹底完爆之;那場失敗間接引出了夢之隊。而之後蘇聯解體了,薩博尼斯成了立陶宛人,他人生最輝煌的時候隨著蘇聯的解體逝去了,等到96年他終於來到NBA的時候,他已經31歲了,那種能和大衛-羅賓遜對抗的運動能力早已不在了;和他並稱雙星的施密特已經快要退役了。但他依然展現了了不起的技巧,即使他跑不動,跳不起來;他依然是最優秀的中鋒之一;掩護的時候他就像牆一樣,傳球聰敏,穩定的大手、密不透風的卡位;他就像是一個精明的會計,用他已經不對的體能去榨乾球場上的每一個機會。伊爾戈斯卡斯則是另外一個立陶宛人,他職業生涯的大多數時候,是作為勒布朗-詹姆斯的皇后出現的,他是波什之間最適合搭檔勒布朗的內線。

薩博尼斯和他厚厚的護膝

步行者的里克-施米茨

詹姆斯的伊爾戈斯卡斯

這三位都是來著歐洲的中鋒,在風格上也有很強的相似性;和美國本土內線相比,歐洲內線通常都有著柔和的手感和遠距離的射程。為了和巨人的脆弱病相抗衡,這三位巨人,都選擇了遠離內線的中投作為進攻手段;也許薩博尼斯和其他兩位不同,但當他來到NBA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只能中投的厚重內線了。

他們三位代表著巨人們的另一種生存路線,穩定的中投,樸實的卡位,搶好每一個籃板;兢兢業業防守、掩護;做好本職的工作。要論數據,和對球隊的貢獻,他們當中的任何一位都要比馬克-伊頓要好,薩博尼斯更是連續數年在防守效率榜(Drtg)、勝負貢獻榜(Win Shares)上排名前列;但是他們三人的容易加在一起也沒有馬克-伊頓一個人多。這是一條穩定、高效,但略顯平凡,永遠不會活躍在聚光燈下的道路。

看到這裡,當你開始感慨巨人只能當配角,不可能成為巨星的時候,一個來自亞洲的黃種人,開始顛覆這一觀點。他就是姚明。
姚明 身高228,7次上榜 ---------獨一無二

我把姚明放在巨人的最後,不僅因為他是我們最熟悉的球員,而且因為他可能是最後的巨人。90年代是NBA大型化的年代,大型的外線,大型的內線紛紛出現;由此有了四大中鋒時代;而姚明就是踩著四大中鋒時代的末尾進入NBA的。之後的不久,NBA開始了快速化的變革。現在,NBA屬於193的雙能位韋德、羅斯、利拉德、庫里們,以及206甚至更高的鋒線搖擺人詹姆斯、杜蘭特和喬治們。很少有哪只球隊再將內線作為戰術核心,中鋒變成了掩護、搶籃板、策應、防守的功能性球員,而這些功能決定了太高的球員不再適合存在於NBA了(220cm以上的球員們,腳步不可避免的變慢)。

姚明進入NBA時候的模板是布拉德利,在當時看來,布拉德利是228cm這個高度乃至更高的球員中表現最好的。而姚明只用了一個賽季就將他的模板變成了自己--獨一無二;新秀賽季13+8+2的數據,雖然作為狀元一般,但已經是巨人們的最好成績了,布拉德利也就是在NCAA達到過這一數據。但問題依然存在,2003年的姚明依然缺乏對抗力,看其來他就像個更高個子的里克-施密茨;投籃好、聰明,但球風偏軟的歐洲式內線。

此時擺在姚明面前的是是否增重、提高對抗力這一難題。剛入CBA的姚明大概120公斤,265磅,最然比布拉德利之類要好,但任不夠用。當時看起來,如果正常發展,姚明的職業生涯應該會是里克-施密茨那樣,在火箭隊打滿整個生涯,進步緩慢;總也達不到球隊和球迷的預期,平時能夠打出水準之上的比賽,但是一旦對方重點盯防,還是不要依靠他了;職業生涯的某一年由於表現好,被選入全明星,然後打個十一二年,場均14+8退役。而如果增重,則可能成為聯盟最好的大個子,內線的統治者,這是火箭隊主帥范甘迪為姚明設計的道路。是增重,有機會成為最好的籃球運動員,但是生涯可能會提前結束?還是保持現狀,安安穩穩的做一個NBA級別的稱職的內線,但是能夠打很多年?

姚明選擇增重!雖然他已經有很多第一的頭銜,第一個外籍狀元,第一個來自亞洲的全明星首發當,之無愧的亞洲第一人之類等等。但他還是要加重,他想成為第一的好球員,而不是第一個球員。隨後的幾年中,在火箭隊和范甘迪教練的幫助下,姚明從120公斤增重到140公斤310磅。04-05賽季3年級的姚明已經能夠取得18+9+2的數據,超過了上述巨人的效率,成為巨人中的第一。他如願以償的成為了最具威脅的內線球員,在那幾年內,他是當之無愧的聯盟第一中鋒。他的成功,讓更多的中國人開始關注籃球,關注NBA;說他是當年最偉大的運動員絕不為過。

但傷病總還是來了,也許當姚明選擇增重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但是可能他也想不到,傷病來的那麼早。2008年2月,姚明的左腳應力性骨折;為了8月的奧運會,他選擇保守治療並提前復出;這種對比賽的渴望讓他在之後的兩年連續的出現左腳應力性骨折或骨裂;最終不得不離開了籃球賽場。離開時,他帶著8次全明星,五次最佳陣容;場均19+9+2的數據。這些都是巨人中的第一,比這份榜單中的所有巨人都要好。他剛入行時,所有人都說他的全明星是佔了國籍的便宜;等他離開之時,卻再也沒人說他名不副實。這就是姚明---獨一無二。

所有的巨人一共9人45次,佔據上榜球員的20%。

第三類:其實我們也算巨人吧
有那麼一些球員,他們身材高大但卻在矮個子的位置上搶飯吃;他們通常有著大個子的身高和小個子的技術。他們分別是1位大前鋒凱文-威利斯(Kevin Willis)和5位控衛安芬尼-哈達威(Anfernee Hardaway),肖恩-利文斯頓(Shaun Livingston),雷吉-托伊斯(Reggie Theus),邁克爾-雷-理查德森(Micheal Ray Richardson),魔術師-約翰遜(Magic Johnson)。

凱文-威利斯(Kevin Willis)身高213,3次上榜
他是這一類唯一的非後衛球員;其實他的上榜非常的偶然。由於每個位置的身高分布有差距,而且差距不小;比如pg的身高標準差往往在5附近,SG和C在4左右,PF和SF標準差最小,在3以內;也就說大多數PF的身高差距都不大;於是就有了凱文-威利斯。

但是我還是決定將威利斯放在這個榜上,蓋因威利斯是九十年代被喬丹、四大中鋒壓制的那些鐵血大前的縮影;在他最好的年份他能夠取得18分15籃板的大號數據,就這個級別的數據,他連聯盟最佳陣容都摸不到;在他前面是馬龍、巴克利、肖恩-坎普、「大媽」-約翰遜、羅德曼之類的史詩級PF;還有像威爾金斯、皮蓬、「上帝左手」-穆林、伯德這樣的小前鋒來搶佔F位置的名額。終期一生,唯一的榮譽是一次聯盟三陣。

可他其實是幸福的,1984年,他22歲和喬丹、奧拉朱旺一年入行;到2007年他44歲,仍然能夠征戰在NBA的賽場上。前後打了21個賽季,經歷了魔術師和伯德的世紀對決、活塞壞小子軍團、喬丹王朝、到鯊魚王朝;直到他老的再也打不動了。他是NBA歷史上年齡最大的球員,這一紀錄恐怕是最難破的記錄之一了。

退役後的威利斯,你們猜他的新職業是幹嘛的。

答案是,他是個服裝設計師。他的公司專門為大個子們設計服裝,NBA的球員再也不用為了穿衣而犯愁了。

接下來是高個PG們


雷吉-托伊斯(Reggie Theus)身高201,2次上榜
邁克爾-雷-理查德森(Micheal Ray Richardson)身高196,1次上榜
1978年的選秀大會上,出現了兩位特別的球員;196的高個子PG邁克爾-雷-理查德森,以及另外一位還要誇張一點的201的PG雷吉-托伊斯。那個年代的PG和現在的PG很不同,80年代的位置感還是非常強烈的,PG和SG的分野非常的清晰,遠不是現在的搖擺來搖擺去。這兩位在生涯中都有賽季場均接近十次助攻的表現,可以說在控位屆也是混的如魚得水。

說起邁克爾-雷-理查德森,他是NBA歷史上最讓人惋惜的天才之一;在他的第二個賽季,他就能取得15.3分10.1助攻6.6籃板3.2搶斷,比起那年的狀元魔術師-約翰遜的18+7+7+2.5的數據來也全不遜色,這個賽季的數據也讓他同時成為聯盟助攻王和搶斷王,這是只有後來的斯托克頓才做到過的事情,在他之前無人能及;一條星光大道擺在眼前。可惜他吸毒,他的綽號是「糖粉RAY」;1986年,已經拿到四次全明星的他,又一次因吸毒被起訴;而此前他就因吸毒缺席了83年的半個賽季,聯盟為了公眾形象,將其永久的開除了;此後他再也沒有回到籃球場。

他的名字讓我想起了另外一個人,本賽季的新秀邁克爾-卡特-威廉姆斯,也就是麥卡威;按照這個規則,邁克爾-雷-理查德森應該叫做麥雷里(在麥田裡被雷劈的里焦外嫩。。。)。其實麥卡威和麥雷里很像,他們都很高,都不擅長投籃,都有不錯的防守技巧和搶斷;關鍵時刻也有單打能力,當然還有瘋狂的失誤。我想也許麥卡威能讓我們圓了麥雷里巔峰是什麼樣子的夢吧,誰讓他們都是麥家人呢。

而雷吉-托伊斯是真正意義上的高個控位,他是第一個身高2米以上的PG,而且表現相當不錯;他能夠在某個賽季拿下20+10的控位表現,也能翻年換個位置拿下25+5+5得分後衛的絕佳表現。他大概是堅定了魔術師將位置從得分後衛徹底的轉到控位的那個人吧。

上年紀的公牛的球迷大概會對他情有獨鍾:1983年,公牛隊將隊中的王牌、2屆全明星雷吉-托伊斯交易走,換來了史蒂夫-約翰遜和3個二輪選秀權,史蒂夫在公牛隊打了一個賽季就離開了。這個賽季結束,公牛隊迎來了他們的上帝喬丹,接著是奧克利、皮蓬、格蘭特;如果托伊斯還在的話,他-喬丹-皮蓬組成的後場會是聯盟歷史上最強大也是最高的後場,沒有之一;也許他們的王朝能夠提前到來呢。當然也可能因為隊中不合很快風崩離析,誰知道呢?假如不正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辭彙么?

魔術師-約翰遜(Magic Johnson)身高203,11次上榜

我們不用再討論魔術師有多好。只用說幾個細節,你們知道魔術師的名字叫什麼么?他叫埃爾文-約翰遜,但這個名字知道的人卻不多,或者你要想一下才能反應過來。無論中外,他都被叫做魔術師(Magic),他是籃球場上實至名歸的魔術師。在NBA效力13個賽季,12次全明星,1992年被查出那個什麼病的他一場沒打,仍然在球迷的呼聲中入選了全明星;以及5個總冠軍戒指,3個MVP,3個FMVP,連續9年的NBA第一陣容。他是這個榜單上最耀眼的明星,如果不是染上了那個什麼病,他可能還要耀眼。

值得一提的是,在初入聯盟的時候,約翰遜的位置是SG,可即使如此,他的身高仍然能夠進入這個榜單,在當年,得分後衛的身高是193cm,控衛只有188cm;他和冰人格文是早年最高的得分後衛。1983年,可能是受到托伊斯的啟發,203的他徹底的從SG位置改到了PG位置,雖然他可能一直都干著球隊組織者的活計。

安芬尼-哈達威(Anfernee Hardaway)身高201,4次
肖恩-利文斯頓(Shaun Livingston)身高201,1次
安芬尼-哈達威和肖恩-利文斯頓是魔術師之後的兩位高個控球後衛,也是受到傷病困擾的兩位天才。比較起來,哈達威可能要幸福一點,剛入行他就有奧尼爾這樣的史詩級隊友;第二年就打到了總決賽。他在球隊中的地位一度比奧尼爾還要高,這使得奧尼爾西走這是後話暫且不提;同時還是第一任的喬丹接班人,在魔術的5個賽季他能夠場均22+6.5+4.6;可惜從第三個賽季開始他就再也沒健康的打過一個賽季,傷病毀了他。他就像一個流星一樣划過了NBA的歷史長河,耀眼而短暫。

1號的哈達威和32號的奧尼爾在總決賽對抗奧拉朱旺、德雷克斯勒的火箭隊

哈達威的生涯雖然短暫,但好歹還閃耀過。肖恩-利文斯頓的職業生涯,則完全是被傷病毀掉的。19歲的肖恩就已經長到了201,天賦和身體素質俱佳;NBA的球探們已經看是爭論,他的模板到底是魔術師還是哈達威。我覺得他更像魔術師一點,利文斯頓更傾向於組織而不是得分。

可惜他來到的是快船隊,在得到保羅之前,快船是聯盟著名的天才絞肉機;快船隊的年輕球員沒有哪怕任何一個人兌換了他們的潛力,沒有人能在這裡打出來過。從奧多姆、馬蓋蒂、達柳-邁爾斯、安德烈-米勒、奧拉沃坎迪到布蘭德;他們都頂著天才的頭銜來到快船,對於這些天才們,快船隊只有一個模式,即放養;於是他們每個人到了快船對之前什麼樣,之後只能會更差,不會更好。利文斯頓也是如此,他被媒體高高的捧了起來,然後被丟在了NBA最爛的球隊。

他的天賦沒有背叛他,他是那隻快船中少有的訓練紮實不惹事的球員;於是慢慢的他打得有模有樣了。可2007年在一次衝撞中他受傷了,這次受傷被譽為NBA歷史上最血腥的受傷,他的左膝徹底斷裂,大小腿分開了。最後的檢查結果是:膝關節前十字韌帶和後十字韌帶斷裂,外側半月板撕裂,同時複發性髕骨脫位,前脛骨斷頭脫位。也就是他左膝能壞的部位都壞掉了,放在一般人身上,這可能是下半輩子坐著輪椅度日的結局。

利文斯頓回來了,他不再是那個豎著AI式的辮式髮型的張揚的天才。歸來的他大徹大悟了,當聯盟對他的身體情況抱著巨大擔心,不願再給他機會的時候;他變得穩定、樸實、高效,默默的珍惜一分鐘,逐漸的變成那種穩定的、讓人放心的「老後衛」,而其實14年他才不過28歲;之後他登上了本榜,這個他受傷之前都沒有登上過的榜單。。今年他更是憑藉穩定的表現,成為了籃網隊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他終於回到了一支球隊的首發,衷心的祝願他能夠打的更久。

利文斯頓還可能是最高的控位,他的身高是19歲新秀時期的201,有說法說他現在有206;如果這個說法是正的,那麼他將超越魔術師,成為身材最為高大的控球後衛。
所有的第四類球員,共計6人22次,佔據全部排行的10%

第五類:你們期望的那些人,他們每一個都是傳奇
在籃球這樣一個高個子的運動中,有那麼一些球員,他們的身高比同位置的低不少;但他們仍然奮鬥在NBA的舞台上,他們中的每一個都是令人尊敬的球員,他們都是傳奇。

這樣的球員在過去的三十五年一共十四位,其中8位是控衛,3位得分後衛,2位大前鋒和1位中鋒。
首先是三位得分後衛:
阿倫-艾佛森(Allen Iverson)身高183,8次上榜
大衛-韋斯利(David Wesley)身高183,1次上榜

在NBA中有那麼些球員,他們只有比控位還要矮的身高,卻沒有相應的控位技術;或者不屑於該行打控位。他們頑強的奮鬥在得分後衛的舞台上,他們都是不屈的鬥士。

這個榜單的兩位得分後衛都來自90年代;大衛-韋斯利沒有經歷過選秀,就像所有矮個子球員那樣,他的在選秀中遭遇了困境,然後落選了,但他之後的職業生涯卻堪比多數被選中的球員們。年輕時候的韋斯利是一個抽風型的得分手,突破犀利,投籃精準,在巴倫-戴維斯身邊的幾個賽季,他能夠場均15分,很好的完成了進攻任務。在生涯的後期,他成為了專職的三分手。韋斯利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外號,米老鼠;他的長相實在是充滿了喜感,像極了迪斯尼的巨星。可你得承認,他擁有一顆斗魂。

阿倫-"答案"-艾佛森
如果將NBA的球員比做兵器,那麼阿倫-艾佛森會是最鋒利的那把匕首。他毫不忌憚和你近身肉搏,並且刀刀致命。他的速度達到了NBA球員的極限,再加上傑出的控球,無數次戲耍了包括喬丹在內的NBA的那些高個子們。

從入行開始他就就是傳奇,最矮的NBA狀元秀,然後是最矮的最佳新秀,最矮的賽季得分王、最矮的最佳陣容第一陣,他將老天給他的天賦發揮到了極致。在76人,他就像他的綽號一樣,是費城人的」答案「;費城人無比熱愛他,以至於他已經離開了快十年,這裡的球迷依然念念不忘。他是科比之前的聯盟logo球員,後衛第一人。11次全明星,7次最佳陣容,4次得分王,1個MVP。

他是如此的驕傲,以至於生涯末期拒絕轉型成傳球第一的控位;無論時代如何變化,他始終試圖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如他之前所做的那樣。他和巴克利是矮個子球員中成就最高的球員,就這就足以讓他名垂歷史。

接著是三位內線
查克-海耶斯(Chuck Hayes) 中鋒 身高198,3次上榜
海耶斯是這個榜單上,唯一的一個矮個子中鋒,就像這個榜單上的矮個子球員一樣;海耶斯的高中生涯堪稱傳奇,他是橄欖球全明星、籃球全美一陣,之後如願的來到大學籃球聖地肯塔基大學。之後他發現他有點悲劇了;在那個年紀,其他球員都在颼颼的長個子,他的身高卻長期停留在了198。但就像所有這個榜單上的其他人那樣,他的不服輸的勁頭讓他有了克服劣勢的動力;他成了訓練場狂魔。

在肯塔基大學他學會了所有內線防守技巧,並且將它們演繹的出神入化;不過防守是數據體現不出來的。當他拿著8分6板的數據,以198的內線身高來到NBA選秀,所有NBA球隊都只對他一瞥嘴。還好他遇到了火箭隊的總經理莫雷,莫雷以從訓練營挖掘底薪的實用性球員著稱,(其實就是摳門)。2005年,火箭隊中擁有麥格雷迪和姚明,此時的姚明已經進化到能夠場均20+10的內線大殺器,而麥蒂更是得分榜上的常客。對於火箭隊的經理來說,如何給這兩位巨星選擇搭檔成了重中之重。看起來莫雷沒有什麼好辦法,於是他給球隊帶來了幾個完全不一樣風格大前鋒。中投、掩護型的朱萬-霍華德,身體素質、高飛型的斯威夫特,簽完這兩個他發現似乎錢不太夠了,於是又隨便簽了三個底薪大前鋒湊數,然後把它們甩給范甘迪教練,「你看這麼多個,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總有一個適合的吧」,那三個底薪大前之中,就有我們的查克-海耶斯先生。
由於姚明體重加重後,速度自然變慢;再加上06年正趕上NBA開啟高速話的浪潮;在對某些球隊的時候,姚明在防守上的問題被放大了。這個時候查克-海耶斯站了出來,他能夠完美的填補姚明在防守上的漏洞,這是霍華德和斯威夫特都做不到的。

在火箭隊,他常常被賦予防守尖兵的作用,那個時期火箭隊經常會出現進攻組合上霍華德,防守組合上海耶斯,不斷換人的奇景。而他的防守技巧也在NBA不斷的錘鍊,成了實至名歸的防守大師;甚至他能夠防守從SG到C的四個位置。

海耶斯防守科比

如果他安然的在大前鋒的位置上打下去,那他應該也是上不了這個榜單的。但之後,姚明的不幸成了他的他幸運。在下來在的幾年,姚明遭受了嚴重的傷病,而此時火箭隊的內線替補乏善可陳,除了搞不清楚年紀的穆特姆博,就沒人了。不得已,海耶斯被放到了中鋒的位置上,這一干就停不下來了。雖然他場均得分、籃板從來沒有超過10,可他在訓練場上揮汗如雨、賽場上專註穩定、待人謙和。在姚明賽季報銷,麥蒂被交易的年月,他就是是火箭隊的精神領袖。

至今,他已經在NBA打了9個賽季,其中6個賽季是以中鋒的身份出現的;他是聯盟歷史上最矮的中鋒、也是最矮的首發中鋒,而這一紀錄仍在繼續。

/* 特別說明,這個榜單為什麼沒有本-華萊士。對此我專門複查的數據,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我們並不清楚大本的真實身高,他在官方上的數據是6-9,也就是206;這是大多數矮個中鋒的身高,沒什麼出奇的。可我們都知道他肯定虛報了,矮個內線都幹這種事,問題是他虛報了多少。大多數人相信他的身高在203,也就是6-8這個水平;我將這一數據帶入到統計當中,大本依然無法脫穎而出。

這就在於其次,我們之前說過PF位置是身高標準差最小的位置,所以威利斯脫穎而出;而反過來說,C位置是標準差比較大的位置,一般在4附近;3倍標準差也就是12。聯盟中鋒平均身高在210,故而大本無論是206還是203,和平均身高的差值始終小於12,這就讓他不容易上榜。

而且在大本活躍的那幾年,聯盟有很多205左右的中鋒,比如科特-托馬斯,埃文斯、「瘋狗」瑪德森、斯威特尼等等,大本的身高和他們差不多。我們對大本的影像主要都在他和奧尼爾、姚明一類的明星球員的對抗上,這就有了先入為主的考慮;姚明和奧尼爾的身高、體重在中鋒裡面也算是相當高大的了。而在對其他球隊的時候,大本可能面對的並不是那麼高大的中鋒,故而他的身高差距有點被高估了。

實際上,他的HP-3SD指標常年在0.9附近,大本,你就差一點點啊~~可惜我們無法放鬆標準,負責會有更多大本似的球員上了這個榜單。當然有說法說他的身高其實是199左右,如果這個身高是真的,他肯定能夠上榜。*/

拉里-」大媽「-約翰遜(Larry Johnson)大前鋒 身高198,2次上榜
查爾斯-」空中飛豬「-巴克利 (Charles Barkley) 大前鋒 身高198,16次上榜
這兩位明星大前鋒都是大家很熟悉的球員了。他們兩人開創了矮胖子在NBA的謀生道路,巴克利是奠基人,約翰遜是跟隨者。這兩位我們就不多說了,簡單八卦兩句。

對於拉里-約翰遜,大概說兩點,一個是他「大媽」這個綽號的由來。

九十年代的美國,還是雜誌流行的時節,體育雜誌會為每位獲得月最佳的球員照相併作為封面。正常么,大家拍封面照,要麼穿著球衣裝酷,要麼穿著西服裝正經。可那個年月,NBA除了這麼個異類,丹尼斯-羅德曼,他的每一個封面照都很顛覆,奇裝異服,甚至。。。。不穿。

前方高能。。。請做好準備。。。

丹尼斯-羅德曼的封面照。。。。。

在這貨的帶動的歪風邪氣下,我們可憐的拉里-約翰遜拍了下面這組封面照。

他不倫不類的穿著黑人大媽長穿的花布長裙,腳踏一雙籃球鞋,頭頂草帽。一頭捲髮。還自以為很的計,結果和羅德曼的驚掉人的下巴不同,他這一造型讓無數人把早餐咖啡浪費掉了。自此,「大媽」成了拉里-約翰遜的綽號。

另一個關於拉里約翰遜的是他的身高,就像所有人說巴克利只有194一樣,拉里-約翰遜據說只有192;不過怎麼樣他都以絕對劣勢的身高在NBA打出了水平;他在NBA效力了十個賽季,在黃蜂的那幾年,他是那隻青年近衛軍的王牌,場均能有20+9左右,兩次全明星,一次最佳陣容;同時他還是94年美國夢二隊的成員。當然此人的缺點也很明顯,性格暴虐,多次在籃球場上大打出手。

查爾斯-巴克利是大家的老熟人了,他是80年代那些球員當中,少有還活躍在籃球領域的人;可見他對籃球的真愛。巴克利是個心氣很高的球員,他始終認為自己應該是第一的那一個;故而他將喬丹視為一生的對手。可惜的是,他多次輸給了喬丹,職業生涯13年,沒有獲得一枚戒指。在13年間,他11次最佳陣容,5次一陣,一次MVP;是美國夢一隊和夢三隊的球員,並且是92年那屆夢一隊的得分王。

聯盟歷史上最討喜的兩位胖子

對於我們這一代人而言,作為解說的巴克利比作為球員的他還有有名,著名的親驢事件讓他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的解說風格直接、粗暴,什麼話都敢說;一如他的打球風格。這麼多年過去了,他依然是那個水泊梁山式的敢做敢當的「好漢」。

最後是控位:
身高180-170cm的五位控衛:
內特-羅賓遜(Nate Robinson) 身高 175,3次上榜
以賽亞-托馬斯(Isaiah Thomas )身高 175,3次上榜
卡爾文-墨菲(Calvin Murphy) 身高 175,3次上榜
查理-克里斯(Charlie Criss) 身高172,3次上榜
基斯-詹寧斯(Keith Jennings) 身高 170,2次上榜

查理-克里斯是他們中履歷最為特別的。他1977年進入NBA,進入的時候他已經29歲了。早年他會混跡於美國的CBA(Continent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大陸籃球協會;這是一個二線籃球聯賽,當時主流的ABA和NBA都不願意給克里斯一個機會;直到1976年。這一年在美國籃球界發生了一件大事,ABA和NBA合併了;這本來和在二級聯盟混跡的克里斯沒有什麼關係。可ABA-NBA合併的時候,僅保留4隻球隊;剩下的7隻球隊的非明星球員,就都被裁掉了。這些球員中的大部分來到了CBA,大幅提高了那幾年CBA的競技水平。克里斯的機會就要來了,在76、77年,CBA最火爆的那兩年中,他連續兩年獲得了CBA的MVP,並在77年率隊獲得了CBA的冠軍。之後他迎來了人生新的機會,NBA的球隊開始關注他了,於是他以29歲的高齡,加盟亞特蘭大老鷹隊,開始了他的NBA生涯。

克里斯在NBA打了8個賽季,大部分時間待在老鷹隊,直到36歲退役;他在NBA沒有什麼特比的作為,生涯場均8+3的數據平平常常;可他是那個時間段NBA的勵志傳奇。

卡爾文-墨菲
(原譯作穆林,後在 知友@趙文軒 指正下改為更準確的墨菲。)

生涯基本上在火箭度過,他是個假PG真SG,以精準的投射著稱;可以說他是AI之前最像AI的那個人,在職業生涯中打過多個賽季的SG;最多一年場均25分,有過一次全明星經歷。一共完成了13個賽季,在34歲退役。退役之後火箭隊退役了他的23號球衣,93年入選籃球名人堂。

基斯-詹寧斯

對於詹寧斯,你大概只能從類似「NBA歷史上最矮的五個人"的榜單上了解他。他是91年NCAA全美第二陣的球員,在大學場均能得到20.1分;可惜他的身高實在是太矮了,沒有球隊願意選他。知道92-93年,勇士隊願意簽下他來試試,於是他在勇士隊打了三個賽季;這也是他僅有的三個賽季。場均6.6分3.7助攻,對於這個高度的球員,能出場就是勝利。不是么?

值得一提的是,和他同時代的還有一位身高170的球員,格雷-格蘭特(Greg Grant),在NBA打了更長的7個賽季,可場均只有2.8分2.3助攻,在效率上太差,沒有入選本榜單。

以賽亞-托馬斯
他的名字來源於微笑刺客;當年他的父親詹姆斯是洛杉磯湖人隊的球迷,和活塞球迷打賭說自己的主隊會拿到總冠軍,否則他的兒子就叫以賽亞-托馬斯。於是。。。。(為什麼看到詹姆斯那一段我有莫名的喜感呢。。)

在經歷了夢幻般的NCAA生涯之後;2011年他以第二輪30位,總第60位也就是榜尾被國王隊選中。本來不被人關注的他,之後爆發出了非凡的攻擊力,他是時下流行的那種快速突破流的球員,在新秀賽季他就能每場能貢獻16.3分5.8助攻;而這個賽季他更是大放異彩,每場能夠取得21.3分6.6助攻;看起來他會有一個卡爾文-穆林般的職業生涯。小夥子!加油吧!

內特-羅賓遜

在上個賽季(12-13賽季)之前,我以為他主要是個演員。除了06、09、10三次扣籃大賽冠軍以外,他的履歷上只有08年在紐約的場均17.4分或可一觀,可那一年紐約是出了名的混亂,他這種數據明顯是球隊指望刷好看點好出手換新人的結果。而且他那三次扣籃冠軍也都有一定水分,他在不斷的找場外因素,模仿」土豆「-韋伯、飛躍超人霍華德、炫酷的著裝等等;而那些冠軍,大多數時候是評委看在他身高的份上給他的。

直到上個賽季的季後賽,公牛隊在經歷了羅斯賽季報銷、辛里奇又遇到了傷病的時候;後衛線上以無人可用。他們經過7場大戰生死,終於戰勝了布魯克林網隊。此時,站在他們面前的是衛冕冠軍後衛線上擁有詹姆斯-韋德的熱火隊;所有人都以為公牛隊要完蛋了,可公牛隊並沒有放棄。他們在熱火的主場98-86乾淨利落的拿下比賽;是役,內特-羅賓遜豪取27分9助攻;在那場比賽的多數時候,他和聯盟第一人詹姆斯針尖對麥芒;雖然那個系列賽公牛最後還是輸了,可輸得並不難看。那個系列賽之後,讓人不禁聯想如果他高上個10cm會是個什麼情況,勝負是否難料?

而對於內特,也許他就是喜歡錶演,可是他畢竟能夠扣籃;也許他就是刷數據,可他確實能得分。他有著這個身高頂級的力量、速度、爆發力;以及不錯的得分能力。刨去所有場外因素,他依然是一個合格的NBA球員。

上面幾位證明了正常人的身高也可以打NBA,而接下來的三位則證明了能否打NBA和身高沒有關係。他們是:
斯伯特-」土豆「-韋伯(Spud Webb)身高167,9次上榜
埃爾-博伊金斯(Earl Boykins) 身高165,9次上榜
馬格西-博格斯(Muggsy Bogues) 身高160, 12次上榜

斯伯特-」土豆「-韋伯可能是這三位球員中知名度最高的,蓋因他曾經力壓」人類電影精華「威爾金斯獲得扣籃大賽冠軍;但他進入NBA卻是三人當中最難的。韋伯從很小就爆發出了驚人的籃球天賦,當然除了身高方面;他的高中表現很好,卻因為身材太矮,沒有大學願意給他一份籃球方面的獎學金。所以,在大學的前兩年,是在米德蘭學院獨過的,在哪裡他的表現尚可。可米德蘭學院是NCAA二級學院,終學校歷史,一共就出了一位NBA球員內森-傑瓦伊2008年被猛龍在第二位選中。是以當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不是喬丹、卡特的那所北卡,是他們的分校)的教練找到韋伯,希望他轉學的時候,他欣然同意了,顯然那裡的舞台更大。

不過現實是殘酷的,韋伯在北卡州立的表現不好,場均不錯9分5助攻罷了;這種表現和身高上的劣勢讓他在選秀上失利,活塞在4輪17位,總第87位選中了他;當然這個順位的意思是我們根本就不想要你,可惜規則非要我選這麼多我就隨便點一個;活塞最終沒有簽約他。不過上帝還是給韋伯流了一扇窗戶,老鷹隊決定試一下他,他憑藉他的努力留隊,並最終開啟了一段傳奇:那一年的全明星他決定參加扣籃大賽。

就像所有80年代的全明星扣籃大賽一樣,那一節的扣籃大賽我們雖然可能只記得韋伯和威爾金斯,可依然是一屆水準很高的比賽。在那場比賽中,韋伯力壓威爾金斯取得了扣籃大賽冠軍;成為了扣籃大賽歷史上空前絕活的矮個子冠軍。1986年扣籃大賽 視頻

在那屆比賽中,韋伯的空中摺疊扣,拋球後接球轉體180扣籃,轉體360扣籃,以及最後一個擊地砸板的空中接力扣籃。幾個動作中的轉體360,轉體180在當時是比較高的難度,擊地砸板空接更是沒有人做過;而韋伯也不僅僅是簡單的能夠完成這些動作,從視頻中可以看出,這些動作他一氣呵成,完成的遊刃有餘,而且充滿了爆發力,非常的優美;和他的繼任者內特相比也完全不遜色,是的內特,我就是在嘲笑你那糟糕的扣籃體驗。韋伯的對手威爾金斯表現依然經典,可惜在韋伯驚天的扣籃面前,只能黯然失利。有意思的是他們兩人當時都效力於老鷹隊,可威爾金斯稱從來沒見過韋伯扣籃,對於韋伯的參賽他表示很驚奇;想來這種輕敵的心態是他失利的重要緣故吧。

除了扣籃,韋伯是一個水準之上的控球後衛;生涯場均有10分5助攻的表現,在NBA打了12個賽季退役。就在前兩年,網上傳出47歲的韋伯依然能扣籃;實在是令人驚嘆的身體素質。

博伊金斯
和韋伯不同,博伊金斯有著壯觀的大學表現。高中時期他是州得分王,並藉此獲得了東密歇根大學的獎學金,在那裡他場均18.1分,是絕對的明星;大四賽季他更是豪取25.7分,在大學屆這大概和在NBA場均取得30分的難度相當;博伊金斯憑藉這一表現取得了全美最佳陣容。

但1998年的NBA選秀卻沒有球隊願意要他;他在新秀訓練營被測出身高僅有5-3,165cm;刨去鞋子這意味著他可能只有160左右。可他在大學的登記身高是5-7,175cm。這就相當於變魔術變到關鍵時刻穿幫了。在NBA的歷史中,像博伊金斯這樣的矮個子得分手,沒有一個低於175的,這是上一個取得成功的得分手卡爾文-穆林的身高;低於175的球員只能靠組織和搶斷維生,這是韋伯和博格斯的道路;而這兩樣博伊金斯都不擅長,他是一個純粹的得分手,就像AI一樣。

所以他很那難找到工作,雖然他不斷的在訓練營脫穎而出。掘金隊的喬治-卡爾教練發現了他的不凡之處,給了他一個機會。在2003-06賽季的四年中,博伊金斯是掘金隊的第三火力點,僅次於卡梅隆-安東尼、安德烈-米勒;是替補席上的絕對王牌。在那四年他場均能有12分4助攻,在一些場次中,只要教練授意他可以隨意取分,他往往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十幾分,爆發得分能力極強。博伊金斯一直打到2012年,他35歲;從1998年入行到退役,他一共在NBA待了13個賽季,換了10隻球隊,他總不被球隊看好,卻總能戰勝競爭對手獲得合同;他雖然貼著PG的標籤,可從變現上看,卻是一名實打實的得分後衛;最矮的得分後衛。

博格斯
如果一個人籃球運動員,身高只有160cm,而且投籃很糟糕;那他有可能會出現在NBA的舞台上么?

」小蟲「-博格斯會告訴你別人也許不行,但是他是可以的。

博格斯雖然身高一直被人詬病,但他有一手精妙的組織功夫,在大學時期就是一個出色的組織者;在大四那年他場均接近15分10助攻,要知道在NCAA拿到場均10助攻可是比登天還要難。並且入選了1986年的美國國家隊,幫助美國隊取得了那一年的世錦賽冠軍。這次出場經歷,讓他不僅僅是NBA的歷史最矮球員,也是FIBA的歷史最矮球員。那屆比賽他的表現非常好,在對蘇聯的關鍵時刻,幫助球隊穩定軍心,並最後逆轉獲得勝利,贏了2分。如果那個時候博格斯小手一抖,也許夢一隊就會早4年出現在人們面前。

帶著大學全明星和國家隊的經歷,博格斯來到了NBA,參加了1986年的選秀,並最終在首輪12順位被華盛頓子彈選中。可選中之後,博格斯發現,子彈隊選他的目的並不單純。還記得上文那個7-7的南蘇丹人馬努特-波爾么?那張介紹波爾的照片就是博格斯和波爾的宣傳照。原來子彈隊選擇博格斯的主要原因是讓他和波爾組成NBA歷史上高度差距最大的組合,以此為噱頭來賣球票。

而且僅僅是為了賣球票,子彈隊每場會讓博格斯和波爾出場個幾分鐘,然後被換下;並沒有給博格斯足夠的組織空間。這種小丑一樣的角色讓博格斯很失落,一個賽季之後他就決定離開子彈隊,來到了夏洛特黃蜂隊;在這裡他遇到了他的好搭檔們。

拉里-約翰遜、阿蘭佐-莫寧和博格斯

也許是有類似的經歷,198的大前鋒拉里約翰遜;官方208,可最多有206的中鋒莫寧,以及博格斯。他們三人非常的來電;惺惺相惜;組成了NBA歷史上最矮的首發陣容。博格斯在黃蜂待了10個賽季,場均10分10助攻2搶斷,那些年裡他是聯盟助攻榜上的常客。

在身高170以下的三位球員中,博格斯是最矮的,卻是一位一個能夠坐穩一隻球隊首發的球員。他在NBA中的成就激勵著無人天賦不夠的人奮鬥著;博伊金斯就是在他的事迹的激勵上堅持到了NBA的賽場上。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就是一段傳奇。

矮個子球員們一共13人,74次,佔全部名單的25%;至此全部50名球員就介紹完了。他們包括第一類,刷榜高手15人56次,佔據總數的30%左右;第二類,被迫換位置的悲劇,7人11次,佔全部人數的15%。以上兩類屬於意外事件,一共45%。第三類巨人一共9人45次,佔據上榜球員的20%;第四類,相對高個球員6人22次,佔據全部排行的10%,以及最後一類,絕對矮個子球員佔25%。

這篇馬拉松一樣的文章終於寫完了。老實的將,這是在是個坑;最初看到這個邀請,我用十分鐘想明白了演算法,計劃用2個小時搞定。可高估自己永遠是人類的重要毛病,我這個時候腦門一熱就開干。結果光數據收集就用了一周,處理兩天,碼字三天;再加上工作加班、女朋友生氣、兄弟應酬什麼的;本文硬是憋了快一個月了。還好我有強迫症,唉~~可惜我有強迫症,無數次我都有放手的衝動,最終還是堅持碼完了。。。寫完之後感覺用盡了全部感情,不會再愛了。

最後我順手做了體重-效率的統計,計算那些體重特殊,但效率優秀的球員。(馬丹,其實一點都不順手)

--------------------------------------------------------------------------------
關於HP-3SD指標
這是一個關於身高和效率這組二維數據變數的離散情況的指標。

如圖,將球員身高和效率做二維散點圖。

我們假定球員的身高(Ht)和效率(Per)值都是呈正態分布的;實際驗證中發現平均身高和中位數身高相等,平均效率和中位數效率的差值在2-4%;故而此兩個數據可視作正態分布。在正態分布模型中,距離平均數1個標準差(SD)包含全部分布的68%,2個標準差佔全部分布的95%,3個標準差佔全部分布的99%。既然我們統計的是」身高獨特的「,在這裡選擇3SD。

也就說,我們以平均中心做一個圓,這個圓的半徑,我們選擇的是3倍SD。這個圓的數學定義是,圓上每一個數據點相對於圓心的距離為1,那麼對於圖形上任意一點,
於是就有HP-3SD= SQRT (((ht-avg(ht))/3sd)^2+((PER-avg(Per)/3sd)^2),
HP-3SD代表數據點到平均點的距離。故而當HP-3SD大與1的數據點,數據點就應該在以平均中心為圓心,3SD為半徑的圓外;小於1的在圓內。

在圓外就意味著,他是1%的那個特例;而我們尋找的就是這個特例,也就是99%以外的那些球員們。

在選取樣本的時候,選擇的是每個賽季在NBA出場400分鐘以上的球員,相當於每場出場5分鐘左右,大概是每支球隊的第10-12人左右。選擇這個出場時間主要是為了規避部分出場時間較少的球員,效率指標(per)統計失真;400分鐘以上球員的per值在0-35之間,而400分鐘以下的球員可能在-20-100之間;這種失真對於統計離散情況來說是致命的。且本問題主要用來統計「那些身高獨特且打出了名堂的球員",那些場均出場不到5分鐘的球員,毫無疑問是沒有打出名堂的那一類人。


謝邀。

@郭嘉 老師給出圖表了,我偷個懶,直接甩話了。
題主想必也苦於難以表述,才扔出「迥異的身高差異」這詞,其實說到底,英文里這個就是oversize或undersize,尺碼過大或過小。我姑且叫「出離位置」吧。

咱們按位置來。
上古的盡量不提了。因為上古雙衛、雙前鋒不分,所以身高比較混雜,196公分的貝勒爺打大前鋒、188公分的韋斯特打得分後衛之類太多了。

組織後衛,凡是6尺(183公分)以下和6尺4(193公分)以上,基本可算是出離位置。
矮牛人:
160公分的博格斯,作為典範級人物不多講了。基本上除了身高和遠射,別的很完美,不然也無法在NBA立足。很少人知道的細節:1993-94季,如果不是斯托克頓,他就能當助攻王了。
165公分的博伊金斯大家都知道。
170公分的斯巴德-韋伯,前扣籃王。
175公分的內特-羅賓遜,大家熟悉了。
火箭的老妖卡爾文-默菲。也算是大夢入行前火箭隊史大偉人了。老色狼,連女兒都下得去手。

高牛人:
邁克爾-雷-理查德森。刺客和魔術師最忌憚的後衛。196公分的防守怪物,前助攻王,紐約街頭風承襲者。1984年季後賽基本把衛冕冠軍費城給折磨死——而且那季因為可卡因,他還缺了半季。
便士-哈達威。201公分的超級天才,不用多提,大家都認識。我答過關於他的題,隨意搜吧。
魔術師,206公分。不用介紹了。
奧斯卡-羅伯遜。他有196公分,但是實實在在的控衛。三雙大魔王。七屆助攻王。六季場均30分開外,一次得分王。翻身投籃和胯下運球兩項技藝的大宗師。無所不能的典型。

得分後衛:凡是6尺2(188公分)以下和6尺8(203公分)以上,基本可算是出離位置。
矮牛人:
本-戈登。號稱191公分,但所有見過他的人都跟我說:185到188最多了。
大衛-韋斯利。185公分的得分後衛。
阿倫-艾弗森。沒錯,1998-2004年,他是得分後衛,以183公分的身高。那時費城的組織後衛是斯諾。
伍爾德-弗雷。188公分的超級刷分魔。80年代前半期火力最強勁的亂槍手。

高牛人:
麥蒂。他打得分後衛那些年簡直俯瞰對手。
史蒂夫-史密斯。他號稱203公分,實際還高過。所以他的兩翼翻身投籃在90年代百試不爽,沒人蓋得到。
凱文-杜蘭特。他新秀季被卡列西莫教練派去打得分後衛,很鐵,二年級轉為小前鋒後立刻騰飛。
冰人格文。號稱203公分,但他和伊塞爾站一起也不差多少。瘦長妖人。四屆得分王,單節33分幾路保持者。

小前鋒:凡是6尺5(196公分)以下和6尺9(206公分)以上,基本可算是出離位置
矮牛人:
大衛-天行者-湯普森。193公分的小前鋒,喬丹的偶像之一,普及了空中接力一詞,在ABA只打一年就成為J博士之外天下第二人,NBA得分王一座,單場刷過73分。
阿德里安-丹特利。號稱196公分,實際也就193公分。刷分魔王。史上最好的騙罰球手。兩屆得分王,五季場均30+。單場29罰28中記錄保持者。帶毒瘤屬性。被刺客趕離底特律後,活塞開始刷冠軍。

高牛人:
KG。早年打小前鋒,而隊里大前鋒是古利奧塔。巴克利看了驚為天人。
杜蘭特。不用多提了。誰相信他身高只有註冊的206公分誰傻。
范霍恩、AK47、拉德馬諾維奇等射手就不提了。多。

大前鋒:凡是6尺8(203公分)以下和6尺11(211公分以上),基本可算是出離位置。
矮牛人:
拉里-大媽-約翰遜。號稱201公分,實際可能是198公分左右。1991年狀元。早年的彈力明星前鋒,晚年尼克斯的鐵漢。
查爾斯-巴克利。號稱198公分,實際更接近196公分。不用描述了。
威瑟斯龐。號稱201公分,實際198公分。曾經號稱巴克利二代。
丹尼斯-羅德曼。203公分95公斤,典型的小前鋒身材。不用介紹了。

高牛人:
KG。實際身高超越7尺的怪物。大家都知道。
卡德維爾-瓊斯。80年代初76人防守妖。號稱211公分,但魔術師跟他跳球之後說:瓊斯起碼7尺1(216公分)。
德克。實打實的7尺(213公分),長期大前鋒。
保羅-加索爾。實際接近7尺2(218公分),跟拜納姆搭檔雙塔。
拉爾夫-桑普森。223公分的「發射塔」,和大夢組成雙塔之一的怪物。而且,對,大夢是中鋒,而他是大前鋒。

中鋒:凡是6尺9(206公分)以下和7尺2(218公分以上),基本可算是出離位置。
矮牛人:
韋斯-昂塞德。號稱201公分,自稱加上爆炸頭也只有198公分。1969年年度新人+常規賽MVP(史上兩個第一年就MVP的人之一,另一個是張伯倫)。1978年總決賽MVP。華盛頓鐵漢。

本-華萊士。號稱206公分,實際不到此身高。四屆年度防守球員。大家熟,不介紹。

摩西-馬龍。號稱208公分,實際206公分不到,因為臂長短尤其顯矮。三屆常規賽MVP。1983年總決賽MVP。前場籃板大魔王。史上最被低估的球員之一。

高牛人:
姚明:不介紹了。
斯密茨:224公分的巨人,步行者的支柱級人物。
薩博尼斯:221公分的世界屋脊。FIBA世界最強內線,無所不能的完美中軸。到NBA時膝蓋已廢了,不提。
馬克-伊頓。224公分的雷神。蓋帽魔王。防守巨塔。被爵士隊從加油站里揀出來的寶貝。


現在nba的位置劃分逐漸模糊化,高後衛和矮內線現在越來越多,甚至有些教練會使用五小個陣容。魔術師6尺9寸的控衛絕對是歷史的奇蹟,基本上是空前絕後。目前聯盟高後衛的例子是邁卡威和瓦斯奎茲,均是6尺6寸的控衛,放在歷史上也算是相當高的了,高個子後衛在傳球視野和對對方傳球路線的控制上有不錯的優勢,老基德也算是這方面的典範。小個子控衛的話,現在聯盟其實沒什麼太矮的,其實控衛5尺11寸到6尺3寸都算是正常範圍,內特的話更偏向於得分後衛,不過5尺9寸放在任何位置也都算是身高差異迥異了。

內線的話,由於好中鋒稀缺,很多大前鋒屬性的球員現在也越來越多的客串中鋒角色,而現在6吃9寸以下打大前鋒已經不算什麼新鮮事了。有些雙能鋒,雖然常被說成身高「不三不四」,類似賈米森、艾爾哈靈頓,96一代的拉希姆、馬里昂,但都在自己的位置上打出了名堂。還有一些矮個子的強悍內線,比如大本、布蘭德、麥克戴斯,現在的海爺、哈斯勒姆、阿米爾約翰遜、馬克希爾,雖然是藍領屬性,對於球隊也是不可或缺的當然作為典範,6尺6寸的巴克利和6尺8寸的羅德曼是無法被複制的。還有也別忘了「大前鋒排行榜第一」詹皇(混進了奇怪的東西……)。

另外多說一句,雖然現在矮個內線橫行,但聯盟的整體身高並沒有降低,只是好的高中鋒實在太稀缺,教練與其擺個竹竿子在場上晃還不如上個賣命的肉墩子,所以才造成了現在的情況。

另外樓上那個杜蘭特7尺太逗,杜蘭特6吃9寸的身高在小前鋒算是正常里偏上一點的,7尺打小前鋒基本上只能是教練崩潰了,不是讓人一過一個愣么……

最後,韋德6尺4寸的身高在分衛里稍微偏矮,畢竟是控衛出身,但憑藉彈跳和以彌補身高的劣勢。得分後衛6尺5寸到6尺7寸都算是比較正常的。


1.拉特-利夫

職業生涯榮譽
86-87賽季最佳陣容第二陣
87-88賽季全明星首發
87-88賽季最佳防守陣容第二陣
89-90賽季全明星替補

職業生涯最好的四個賽季:

本賽季當威少對陣魔術拿下24分19籃板14助攻時,人們對其全面的能力驚為天人。對於全面的控衛來說,球迷大概會想起的威少、隆多,過去的基德、魔術師等等,但卻幾乎很少有人提起此君,一個籃板比助攻還多的全能控衛。

1985-1986賽季之後有記載的身高195以下曾單場拿下20個籃板以上的記錄全被此君拿下

他生涯唯一一次的月最佳也是恐怖一般的數據

這一切數據都是一位身高不過191的控衛做出來的..

2.埃爾頓-布蘭德

職業生涯榮譽:
99-00賽季最佳新秀
01-02賽季全明星替補
05-06賽季全明星替補
05-06賽季最佳陣容第二陣

身高2米03的老船長布蘭德堪稱2米05以下球員里最會蓋帽的,依靠2米23的驚人臂展,布蘭德有五個賽季的場均蓋帽數都在2個以上,要知道身高更高的「小船長」格里芬至今沒有一個賽季場均蓋帽數超過一個(其他都很給力的啦~)...

布蘭德的職業生涯還有四場單場8個蓋帽的表現

3.哈基姆-奧拉朱旺

職業生涯榮譽:
(太多了....自行百度)

大夢有多強,我就不用廢話太多了,但是你搶斷也這麼強就有點誇張了啊。作為一個七尺大漢,大夢有多個賽季達到場均2個搶斷以上,最高的一個賽季達到驚人的場均2.6個搶斷

在2米10以上大個的搶斷表演里,大夢更是屠版的節奏,堪稱最會搶斷的大個子

(其他的想到後再補充zzz)


答案都在說一些我們已經耳熟能詳而且獨特的球員,雖然大範圍是NBA,不過我還是想提一個有極大潛力成為杜蘭特詹姆斯魔術師合體的年輕人
本西蒙斯,在大學聯賽里屢次打出20加20和六尺十控球後衛,運球遠遠超過技術流大個而且有後衛的運球速度左右手都能完成進攻,在油漆區的命中率極高考慮到nba的對抗水平可能他還需要增重不過未來絕對不可限量,快攻傳球的威力極強、高頻運球、尋找隊友、可單手可雙。經常上演快攻一條龍,字母哥已經開竅了現在正在瘋狂進步,西蒙斯也很難打不出來,看他的集錦gif請在虎撲搜索,jrs亮起來。


AI ?


孫悅?


我第一個反應是狀元艾佛森。然後想起有個和喬丹一樣高的胖子叫巴克利


現在有一種最新的說法叫做「劃時代的運動員」,顧名思義就是說以自己獨有的方式打破常規,改變人們固有對於籃球運動的看法,從而在新時代划上自己的符號。就身高而言,魔術師約翰遜和凱文杜蘭特就是劃時代的運動員,因為在80年代,沒有一隻隊伍擁有2米以上的控球後衛,約翰遜206公分的身高就打破這一常規,對於任何一個控衛都具有身高優勢。而杜蘭特,實際身高達到210以上,卻常常打2.3號位,中鋒的身高後衛的動作,對於所有防守者都是mismatch。相對於高大外線,矮壯內線想打出來還是比較困難,像查爾斯巴克利,本華萊士,布蘭德屬於比較成功的矮壯明星內線,他們具有紮實的下肢力量和敏銳的籃板嗅覺,而海耶斯這種功能型球員,用來頂防下盤不穩的高大內線還好,遇到腳步紮實有種距離的內線基本被完爆。矮壯內線更多的是泯然眾人,像和諾維茨基互換的特雷勒,現小牛的布萊爾,還有可能是史上最水的狀元本內特。ps.韋德的身高放在傳統得分後後衛中比較略矮,到現在矮分位已慢慢成為主流,比如騎士的維特斯(193)奇才的比爾(191)還有火箭的哈登(196),韋德193的身高放在當今並不吃虧,若倒退10年面對198的卡特,203的麥迪,198的科比,196的雷阿倫,201的吉諾比利,201的皮爾斯,身高就處於下峰了。


第一個想到的是巴克利 矮個子打中鋒 靠的就是大屁股 為此聯盟還改了規則。。。限制他的背打。。。此人還和奧尼爾干過架


大O奧斯卡羅伯特森,一米九六的大個控衛(雖然現在已經不算罕見了,邁卡威就一米九八,但在六十年代可是控衛中巨人一樣的存在). 生涯181次三雙至今無人能破.


為什麼沒人說阿倫艾弗森? 艾弗森巔峰時候憑藉183公分的身高几乎挑遍了聯盟所有頂級防守者 為數不多僅僅用速度和技巧成就的後衛傳奇


這個問題,明明就是給AI設計的嘛。
艾密留。


艾弗森,實際身高大約178cm,不超過180cm。


利文斯頓,巴克利,蘭德里,追夢格林,羅德曼


內特


利文斯頓.麥卡威.字母哥


想到兩個,一個是羅德曼,得分後衛的身高,卻刷出了連續7年籃板王。另一個是本華萊士,身高沒有任何優勢,卻成為一名出色的中鋒。


Allen Iverson



推薦閱讀:

科比的防守跟喬丹、詹姆斯比有什麼差別?
如何評價庫里與威少,兩人間的差距在哪?
如何評價2017年11月4日歐文帶領凱爾特人戰勝雷霆的比賽?
如何評價 2015-2016 賽季 NBA 季後賽西部決賽雷霆 VS 勇士G4?
阿倫·艾弗森是名怎樣的球員?

TAG:NBA | 德維恩·韋德DwyaneWade | NBA球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