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有哪些鮮為人知的娛樂活動?
在知乎看到很多回答里會偶爾提到一下這些趣事,從稀奇古怪的行酒令到各種「我靠這是穿越嘛」的球類,實在讓人大開眼界~所以開個問題求更多,求細說⊙▽⊙~
相關問題:外國古代有哪些鮮為人知的娛樂活動? - 歷史
-____-lll
你們……居然真的開了這麼個題目……
好吧,謝邀。
我先挖個坑吧,今兒先說兩個娛樂活動。一個球類遊戲,一個那啥。
其他的等啥時候有閑心了再補充。(意思就是留著坑不埋了)
蹴鞠是古代足球,擊鞠是古代馬球,捶丸是古代高爾夫。
上次在那個文物的帖子里說了捶丸,今天來介紹另一種球類遊戲。
這種遊戲和捶丸脫胎於擊鞠不同,是脫胎於射箭。
以木球為箭矢,以木樁為箭靶。將球著地滾出,呼為射球。
這遊戲名為木射。
是的,這是唐代的保齡球。
規則和現在的保齡球幾乎沒什麼不一樣,只是在算分上不同。
現代保齡球是九根木樁子輪著打好幾次,木射只有十五根木樁。
這十五根木樁都是尖筍狀的,上窄下寬,十紅五黑。
十根紅色的分別叫:「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
五根黑色的分別叫:「慢、傲、佞、貪、濫。」
這十五根木樁擺放成一排。
遊戲時,玩家們各持木球一顆。分別將球著地滾出,擊打對面的木樁。
要盡量擊中紅色的美德,不要擊中惡德。
遊戲最後誰擊中的美德比較多,誰就贏了。擊中惡德最多者自然判負。
根據玩家多少和心情,可以協商玩幾輪。
相當寓教於樂對吧。
我曾經和一個朋友拿保齡球復原過一次這個遊戲。
還算有趣,只是因為在公園,所以被路人當做神經病一樣圍觀了……
上圖為唐代木射復原圖。
然後來說一個酒桌遊戲。
你們邀請我是不是都想聽腌臢的……
其實只要有心,每種酒桌遊戲都可以玩的很腌臢……把罰酒加上脫衣服就行了么。
現在說一個腌臢的……
明代陰太山《梅圃余談》
「近世風俗淫靡,男女無恥。皇城外娼肆林立,笙歌雜遝,外城小民度日艱難者,往往勾引丐女數人,私設娼窩,謂之窯子。
室中天窗洞開,擇向路邊屋壁作小洞二三,丐女修容貌,裸體居其中,口吟小詞,並作種種淫穢之態。
屋外浮梁子弟,過其處,就小洞窺視,情不自禁,則叩門而入,丐女隊裸而前,擇其可者投錢七文,
便攜手登床,歷一時而出。
完全就是阿姆斯特丹紅燈區的即視感。
明朝人玩的還是很high的。
沈德符的《萬曆野獲編》記了一段有趣的風俗,算是當地很開放的娛樂內容。
古雲粵中多蜮,因男女同川而浴,乃淫氣所生。
同川事,余未之信,一日與沈繼山司馬談及,沈云:余令番禺時初不知有此風,蓋令居廨署,不及見耳。
及謫戍神電
衛閑居,每飯後群奴皆出,必暮而返,日日皆然,則痛笞之曰:「爾輩亦效權奸,欲棄擲我耶?然不悛如故。
一日午飯罷,微伺之,則仆相率出城,因尾之同行,至
郭外近河濱,見老少男婦俱解衣入水,拍浮甚樂。彌望不絕,觀者如堵,略不羞澀。始知此曹寧受笞而必不肯守舍也。
余因問曰:「自此後公將何法以處之?」沈
曰:「從此以往,豈但不加箠楚而已,每遇飯飽,則我先群奴出門矣。」因抵掌大笑,此風不知今日尚然否。
普通話:
「據說廣東奇怪的蟲子多,是因為男女一塊兒洗澡。
我一開始還不信,有一天和沈繼山說起來這事兒。
沈繼山說:『我被貶官時,整天閑的慌。發現每天下午我的奴僕就全跑出去了,傍晚才回來。為這個我還打過他們,可就是總也不改。後來我有一次就偷偷尾隨他們,然後就驚呆了,城外河裡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都脫光了在一塊兒玩水,岸上有路過的人也一點不害羞。我特么現在算明白,為啥這幫貨就算挨打每天也要跑出來了。』
我就問沈繼山:『那現在你怎麼處置他們呢?』
沈繼山(特沒節操的)說:『現在每天吃完飯,我比他們去的還快。』
於是我倆一塊兒撫掌大笑。」
裸浴算啥?
明朝人還混浴呢!
來點高雅的吧。
大詩人白居易有個騷包弟弟叫白行簡。
這傢伙曾經寫過一首特別牛逼的東西,叫《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
「細眼長眉,啼妝笑臉。
皓齒皦牡丹之唇,珠耳映芙蓉之頰。
行步盤跚,言辭宛愜。
梳高髻之危峨,曳長裙之輝燁。
身輕若舞,向月里之瓊枝;
聲妙能歌,碎雲間之玉葉。
回眸轉黑,發鳳藻之誇花;
含喜舌銜,駐龍媒之蹀躞。
乃於明窗之下,白晝遷延,
裙褌盡脫,花鈿皆棄。
且撫拍以抱坐,漸瞢頓而放眠。
含你嗍舌,抬腰束膝。
龍宛轉,蠶纏綿,眼瞢瞪,足蹁躚。
鷹視須深,乃掀腳而細觀;
鶻床徒窄,方側卧而斜穿。
上下捫摸,縱橫把握;姐姐哥哥,交相惹諾。
或逼向尻,或含口嗍。
既臨床而伏揮,又騎肚而倒。
是時也, 藏核袋而羞為,夏姬掩 而恥作。
則有映 素體,迴轉輕身,回精禁液,吸氣咽津。
是學道之全性,圖保壽以延神。
若乃夫少妻嫩,夫順妻謙,
節候則天和日暖,閨閣亦繡戶朱簾。
鶯轉林而相對,燕接翼於相兼。羅幌朝卷,爐香暮添。」
這首賦寫的情而不色,非常優美。
描寫具體的交合時,都是這種句子:「三刺兩抽,縱武皇之情慾;上迎下接,散天子之髡鬟。」
而且非常長,光流傳下來的就有三千六百多字。
意思就是,後面還有很大的篇幅散佚了。初步推測至少四千字。
在行文簡約的古代,白行簡同學用四千多字寫了一首啪啪啪之歌。神人。
現在來說說裸舞的事兒吧。
《霓裳羽衣曲》其實是唐朝時改變自印度音樂的,原曲名《婆羅門》。
霓裳羽衣舞自然也就是根據此曲編排的舞蹈了。
與之對應的,還有天竺樂和龜茲樂等胡樂改編的舞蹈。
脫衣版霓裳羽衣舞是我在一本明人筆記里看到的,描述也很簡單,無非就是酒宴時令歌伎裸舞。
我剛剛又草草翻了一下萬曆野獲篇,確認不是那裡邊的。
等我找到了原文再貼上來。
而唐朝時候確實是有裸舞或者半裸舞。
當時舞姬穿的一般以薄紗羽衣為主,不論跳健舞還是軟舞,紗衣滑落這種事兒太常見了。
唐朝的性觀念其實比一般印象中還要開放。
特別是貴族女子和歌女可以穿袒胸露乳的低胸裝曬事業線,非常難以理解。
表現在平時,就是舞姬們跳胡舞時,經常變成甩布丁。
有壁畫和出土的器物,展現了當時令人艷羨啊不淫亂奢靡的一幕幕。
唐代玉雕一組,一組五名樂伎。布丁十枚。
從一個側面唐代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婦女的迫害與剝削,非常值得批判。
——————————————————
我決定把節操往上邊刷一刷。
白行簡和沈德符太突破下限了。
再來介紹一種古代的娛樂吧。
是的,這也是一個腌臢段子。
有一種酒令叫鞋杯令,就是用妓女的鞋行酒令。
蘇軾和小夥伴們玩的落地無聲令太高大上,超出今人能力範圍了,你們肯定也沒興趣。
所以咱們就說點喜聞樂見我又熟悉的吧。0v0
《萬曆野獲篇》:
「元楊鐵崖好以妓鞋纖小者行酒,此亦用宋人例,而倪元鎮以為穢,每見之輒大怒避席去。
隆慶中,雲間何元朗覓得南院王賽玉紅鞋每出以觴客,坐中多因之酩酊,王弇州至作長歌以紀之。元鎮潔癖,固宜有此,晚年受張士誠糞漬之酷,可似引滿香尖時否?」
簡單來說就是,元代楊鐵崖效仿宋朝人,喜歡用纖小的妓女鞋子行酒。
隆慶年間何元朗搞到了雙南院名妓王賽玉的紅鞋,經常用來敬客。他的客人們還經常用這個喝醉。
這幫傢伙太特么會玩兒了。而且又是沈德符記下的事兒,這傢伙腦子裡都是什麼啊。
以妓鞋行酒,這玩法在宋代就有了。
王深輔有首詩叫《雙鳧杯》,雙鳧杯就是指妓女的小鞋做鞋杯,也叫金蓮杯。
這事兒蘇軾也喜歡干。丫曾經說過:「行酒皆用新鞋。」
不知道丫和秦少游、晁補之他們行落地無聲令時,是用哪位姑娘的鞋喝的酒。
—————————————————————
不行,不能讓葷段子做結尾。我得刷點高大上的東西,不然個人形象就坍塌了。
既然有朋友問落地無聲令,就順手貼出來。
其實因為蘇軾名氣大,這個遊戲也很出名,許多喜歡蘇軾的人都很熟悉。
落地無聲令是文字類酒令,需要參與者有比較高的文學修養,腦子還得快。
行令方法:上句含一落地無聲之物,中句需有人名貫串,末句吟詠兩句。遊戲時,眾人輪流接說,不成者飲酒。
今日有網無酒,僅圖你我一笑。
蘇東坡、晁補之、秦少游同訪佛印師,留飲若般湯。行此令。
東坡云:「雪花落地無聲,抬頭見白起,白起問廉頗:如何愛養鵝?廉頗日: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補之云:「筆花落地無聲,抬頭見管仲,管仲問鮑叔:如何不種竹?鮑叔日:只須兩三竿,清風自然足。」
少游云:「蛀屑落地無聲,抬頭見孔子,孔子問顏回:因何不種梅(梅花有色,和顏相接)?顏回日:前村風雪裡,昨夜一枝開。」
佛印云:「天花落地無聲,抬頭見寶光(天竺佛名),寶光問維摩:僧行近如何?維摩日:對客頭如鱉,逢人項似鵝。」說明:沒有平仄限制,只是限了人名、愛好與詩詞(如廉頗、養鵝、波,鮑叔、種竹、足)一韻,另外,無聲之物要與第一人物相關(如白起之白說雪花,管仲之管說筆花)
我為了圖省事兒,直接從網上貼過來了。
這就是蘇軾和小夥伴們平時玩的遊戲,咱們現代人想效仿比較困難。
「節操落地無聲,抬頭見姬昌,姬昌問姜尚:妲己哪裡去?姜尚曰:自掛東南枝,紅杏出牆來。」
嗯,我的水平就到此為止了……
說完門檻高的,再來點比較平易近人的。
我在 @饕餮貅 的答案里和他聊到了一種揭彩令,為了圖省事兒,我直接貼上來了。
酒令的令官在一張紙上寫個數字,在6至36之間,然後拿碗蓋上。
喝一口酒,喊一聲6,然後遞給下一個人。
下一個人在6上隨意加一個數,如果沒中再傳給下一個人。以此類推。
直到有人猜中了,隨口加的數字正好是令官寫的數,他就得彩。賞酒一杯。
如果轉回給令官了還沒人猜中,令官在當前數字上加一,再傳給下一個人。
但是萬一數字炸了,超過36了,炸的人和令官猜拳。
超過36多少數,他們就猜多少拳。誰輸了誰喝一杯。
我國古代有很多這種非常健康的酒桌遊戲。
飲酒是飲食的一部分,不只是知識分子壟斷的,酒令也如是。
男女老少販夫走卒都可以很歡樂的參與其中。
這算是比較樸素的酒令,其他藉助骰子等道具的也很多。不過還有更加樸素的。
有一種打更放炮令,歡樂又逗比。
玩法是令官舉起筷子準備起更,然後突然指向席中一人,該人變成定更炮,要馬上大喊「轟!」
坐在炮旁邊的兩個人要馬上做出反應,炮右邊的人要用右手捂左耳,左邊的人要用左手捂右耳。
如果有人反應慢了或者失誤,就要罰酒一杯。
然後開始起更,令官先喊「咚」,次者接「當」,模仿打更的聲音,依次喊下去。
每人喊完了要報點,一更五點,報到五點轉更。轉更的人做新的定更炮,再喊「轟!」。
一共轉到四更,這過程里就看誰的失誤多,錯了幾次,就按次數罰酒。
這算稍微複雜點兒的,還有一種特別簡單又及其逗比的。叫做戴裝翅令。
玩法非常簡單,令官雙手捧帽子,隨便遞給誰。
該人馬上站起,雙手假裝接帽子,此時左右兩邊的人要立刻起來給帽子裝翅膀。
左邊人舉左手,右邊人舉右手,做帽子的翅膀,然後開始呼扇。
誰失誤了就罰誰,譬如反應慢了,伸錯手了,或者翅膀呼扇晚了……
一群呆萌的古人。
來貼一點圖吧,很多圖哦。
這是在鬥地主,紙牌又叫葉子,起源於唐代。
斯諾克啊。
好吧,上面叫做彈子,下面才是真的斯諾克有沒有。
我大唐的中超聯賽,都懂的哈。
相聲小品魔術雜技今日請看曲苑雜壇。
歡樂谷嘉年華什麼的。
幸福的摩天輪,鞦韆2.0版。
這是積木。
各種棋啊,很簡單,地上劃幾條線,石子即可。
介是麻將。
KYV里唱歌喝酒用的。
土豪們玩的象棋,早期的COSPLAY啊。
他們在滑冰,這一條是嚴肅的。
不信請看滑雪板,隋朝就有了哦,東北那嘎噠的吧。
聖誕老人的禮物車,這個是在冰上走的,下面是木頭做的冰刀。
奇葩的三國象棋,吳蜀魏之爭,已經失傳。
唐代壁畫,游泳池吧,那時還沒有比基尼啊。
其實以上都是我在這本書里找到的,拍了一部分下來,書裡面說得很詳細。
《圖說中國傳統玩具與遊戲》一書,共分十五章,每章內又分若干種類,筆者力圖以文圖結合的形式,對民間傳統玩具及遊戲進行具體的說明。作者: 李露露
本書根據文獻歷史資料、考古發掘和傳統文物資料、民族民俗學資料收集整理了兒戲類(小玩具、集體遊戲、雙人遊戲、玩車騎馬、旋轉遊戲、手戲)、製作類(捏塑玩具、草木玩具、食物玩具、布制玩具、紙制玩具、消寒圖)、音響類(敲擊玩具、吹響玩具、喇叭玩具、陶制聲響玩具、角號和鈴、骨笛、兒鼓、空竹)、投擲類(打石仗、抓擲玩具、擲棒、丟物、擊壤、投壺)、射擊類(弓射、弩射、彈丸、竹槍)、動物類(j養類、斗禽類、斗獸類)、煙火類(玩火把、爆竹、燈戲)、水戲與冰戲(水戲、雪戲、冰戲)、棋牌類(六博和雙陸、象棋、圍棋、彩選格、牌戲、兒棋、少數民族棋戲)、益智類、環類玩具、七巧板、益智圖、華容道、重排九宮、積木、酒令)、技巧類(踢鍵、跳繩、陀螺、風車、風箏、鞦韆)、雜技類(體技、竿技、刀技、劍技、繩技、舞壇、馬術、變戲法)、體育類(賽跑、跳高、玩杠子、舉重、拔河、摔跤)、球類(飛石球、拋繡球、棍打球、足球、馬球、其他球戲)、小戲類(面具、秧歌、舞龍獅、傀儡戲、拉洋片)等。以圖版為主,配以文字介紹,十分生動詳實。
想必沒有什麼娛樂活動比下面這事更奇葩變態了。
近些年全國各地都時興組織選美大會,什麼旅遊小姐國際小姐世界小姐各種名目的大賽三天兩頭辦,而部分大賽選出的佳麗也常令人一口飯嗆出來。
本來琢磨著古代那種女人不準拋頭露面的年代不會有這種事情,翻了翻史書發現還真不是。古代也有選美大賽,只不過選的不是臉,是腳。
南宋以降,裹小腳成為社會主流時尚,到明清年間,廣大男性對小腳的喜愛近乎痴狂,因此催生了風靡全國的選美大賽——「賽腳會」,這在北方省份尤其風靡。山西大同是當時全國最富盛名的纏足中心,它那裡的賽腳會規模最為宏盛。每年六月初六廟會期間,都要在寺廟舉行一次大規模的賽腳會,屆時城裡所有自認為有一雙驕人小腳的年輕女子,都會在父兄陪伴下來到會場,坐在門帘後頭,將一雙纖足伸於門帘之外,任人觀賞品評,亦可手握摩撫。經過初選、複選,最後第一名稱「王」,第二名稱「霸」,第三名稱「後」。當選者總會欣喜異常,而她們的父兄則上台致謝。
這種賽腳會各地都有,舉辦時間和展示形式各不相同。太原府是女子卧於車內,以腳置車外相比賽。運城的大賽在元宵節前後,女子坐於門口,將小腳伸出戶外,曝於日光之中。河北宣化一年要舉行兩次賽腳會,一次在五月十三日,叫小腳會;一次在六月初六日,叫耍青會。河北的風氣比山西開放,賽腳會舉行於城隍廟,參賽者不遮頭臉,而是靚妝炫服列坐門前。邯鄲、武安亦然,「家家少婦坐街頭,裙露雙鉤任客游」。最有意思的是蔚州的晾腳會(與賽腳會同意),家家戶戶門前都有一塊專用於賽腳的大石頭,高及行人肩膀,屆時賽腳女子或立或坐在石頭上任人觀賞撫摸小腳。
蘭州的賽腳會也在六月六,叫「曬腿節」,隴東的則在二月二。河南汝州從元旦至初五,凡大家小戶之婦女,罔不艷妝坐於門外,將纖指露出,任人品評。江南沒有賽腳會,但也有賽腳活動,浙江寧波每年上元節前夕,婦女們都到橋上,高其外裙,使金蓮畢露,以供月下提燈者細評。
正是由於這類比賽的出現,迎合了對小腳的畸形愛好,又將這種變態愛好的熱度不斷推高,使得許多地區的家庭對纏足要求越來越高。三寸不夠,還要更小;5歲纏嫌太大,2歲就起纏。在陝西,有一種「陝女三足」的說法,因為「陝西女子咸纏足家居,足小,須扶杖而行,故陝人稱女子有三足,言其行路無時可離木杖也。」變態到都殘疾了,真不知道美在何處。
圖為陳志剛攝影作品
欲了解更多歷史八卦,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時拾史事」(帳號:historytalking)
說些唐朝的吧
1、聽俗講:就是到寺廟裡看僧尼表演佛經里的故事,就和看戲差不多。寺廟其實也有類似戲院的功能。三長月(正月、五月、九月)去的比較多。
日本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中說:「當時長安有名的俗講法師,左街有海岸、禮虛、齊高、光影四人,右街有文漵及其他二人,其中文漵最有名。」趙璘《因話錄》說:「聽者填咽寺舍,瞻禮崇拜,呼為和尚。教坊仿其聲調,以為歌曲。」
這個圖呢,就是敦煌莫高窟第217窟北壁的《觀無量壽佛經變》的一部分,那些和尚尼姑俗講都是說一段唱一段,到了一些情節,還會把畫拿出來指給信眾看。
2、歌舞:這個不用說啦,大家都知道,但是類型有很多種,可能大家不清楚,所以寫下。當時婦女同志們廣泛參與,有觀點認為,宋朝後女性普遍裹小腳了,歌舞也就衰弱了。
(1)大面舞:模仿蘭陵王的。
彩繪大面舞泥俑
(2)缽頭:講人虎相鬥的。
(3)踏搖娘:說的是一個姑娘遭遇家暴的事情,表演者且步且舞,所以叫踏搖娘。
踏搖娘舞俑
(4)窟礧子:木偶戲,原本是在葬禮上看的。
(5)參軍戲:戲弄詼諧參軍和蒼鶻的故事,有人認為是相聲的起源,看起來很像吧?
3、看雜技:
(1)尋橦:就是頂桿
(2)繩技:走鋼絲
(3)魔術:主要是胡人表演的比較多,也叫做幻戲
4、鬥雞、鬥草、斗花
5、角觝:就是相撲啦
以上歌舞、雜技什麼的可以統稱為「百戲」,唐朝人一到節日的時候經常會狂歡,那是「燈燭華麗,百戲陳設,士女爭妍,粉黛相染」,大街上就有表演百戲的,其中有很多女性表演者、還有很多外國人,在地處邊遠的涼州一帶,亦是「燈影連旦數十里,車馬駢闐,士女紛委」,所以這些算是他們很普遍的娛樂活動了。其他還有郊遊啦、飲宴啊、圍棋啊、馬球啊、鞦韆啊什麼的,大家都明白,不說啦。
一、各種舞
《樂府雜錄.舞工》記錄唐代舞蹈:「……即有健舞、軟舞、字舞、花舞、馬舞。」健舞最有名的是公孫大娘的《劍器》舞,軟舞有《霓裳羽衣舞》,字舞類似奧運會上的人肉拼字「以舞人壓身於第,布成字也」,花舞就是舞者「合成花」,馬舞參見下圖:
圖一.Q版馬舞"更有銜杯終宴曲,垂頭掉尾醉如泥"
二、步打球
唐代「都教練便放球於場中,其餘諸將再入場擊球,其勝者得第二籌焉」說的是騎馬打球(圖二),宮女們則徒步打球,天子與后妃在「殿前鋪設兩邊樓」上看,奪得頭籌的那隊賽後還會一擁而上搶著去拜謝。
圖二.Q版馬球
三、打獵
什麼「新鷹初放兔猶肥」啦,「左牽黃,右擎蒼」啦,兼有「殿前宮女總纖腰,初學乘騎怯且嬌」的樂趣啦……
圖四.南博館藏(湊不出圖了……)
四、博彩業
包括投壺、藏鉤、簸錢、鬥雞(見圖四)……藏鉤就是猜哪個手裡有東西
關於簸錢摘錄一段《孤城閉》里的內容「……簸錢是大宋女孩兒閨中常玩的遊戲。遊戲者每輪握四五枚銅錢於手中,手心向上,拇指和食指拈起一枚錢,其餘幾枚擱在手心中簸一簸,以調整其位置角度,然後拋起所拈那枚,再翻轉手背將余錢撒下,接住落下的銅子後,再度高高拋起,這次手在落子的間隙迅速撥弄翻轉地上數子。這種調整銅錢正負面的程序可重複,其間要把銅子聚攏到一手可覆蓋的位置。最後一拋,手要立即向上翻轉,壓下拋出的子,讓所有銅錢皆被覆於手掌下,然後請同伴猜銅錢正負數量,以結果對錯定勝負。關鍵在於手指動作須靈活,撥弄銅錢的速度要快,令同伴眼花繚亂而作出錯誤判斷。」
圖四.Q版鬥雞
六、大眾娛樂
宋時城中空地或街頭巷尾有各色賣藝人,還有瓦舍勾欄(見圖五)教授雜劇、舞蹈、歌唱,以及傀儡戲、木偶戲,《骷髏幻戲圖》(見圖七)畫的就是懸絲傀儡表演,據說看懂此圖,你就大徹大悟三觀端正嘮
圖五.《南宋浮雕彩繪》
圖六.元人繪《雜技戲孩圖》
圖七.骷髏幻戲圖
六、旅遊
明代中後期全國興起一片旅遊熱,既有使旅遊成為享受的專業「游具」,亦有文人所謂「遊伴」的專業導遊——大部分是能歌善舞能說會道的清客,還有《雅游篇》這樣的景區評級手冊:秦淮河房就號稱「便寓、便交際、便淫冶,房值甚貴而寓之者無虛日」。
當時的帝都也是萬眾嚮往,且人皆道「都人好游,婦女尤甚」。正月燈市持續半月至十八日方收燈,城內遊冶逐趨平靜,然相隔不過一天,正月十九日開始「耍淹九」,「都中仕女」又傾國出城「暢遊西郊白雲觀,聯袂嬉遊,席地布飲」,北京不但「遊人塞途」,連全國各地的道士也紛紛趕來「不期而集者不下數萬」。
圖八.Q版唐代春遊圖P.S.樓主你可以買《武林舊事》之類的筆記選集翻翻,古人的生活比我們滋潤多嘮~看目錄就懂了,還有各色健康零食,好羨慕
ref:
徐有富.《唐代婦女生活與詩》
米蘭lady.《孤城閉》
謝和耐(法).《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國日常生活》
騰新才.《且寄道心與明月——明代人物風俗考論》
周密(宋).《武林舊事》
燕王WF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1750692513
常見的就不說了:
一、正月,抓子兒。《帝京景物略·春場》中載:「是月也,婦女閑,手五丸,且擲且拾且承,曰抓子兒。丸用象木銀礫為之,竟以輕捷。」子兒各時各地均不一樣,大多是杏核,也有石子,有錢人家也有用骨、牙、玉的。《紅樓夢》第六十四回中亦有記載。
二、端午,鬥百草。《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四民並蹋百草,又有鬥百草之戲。」此類遊戲源於周代,發展為兩種方法,一種武鬥一種文斗。武鬥即采一些有「草頭」的草或花打成結,雙方互套,然後再拉,誰的花草斷了,誰就輸了,文斗即各人把自己收集的各種花草拿來,然後一人報一種花草名,另一人接著種類拿出花草並對答花草名稱,一直「斗」下去。《紅樓夢》六十二回中有描述。
三、宮廷市井:觀看女子相撲。司馬光《論上元令婦人相撲狀》言:「臣愚竊以宣德門者,國家之象魏,所以垂憲度,布號令也。今上有天子之尊,下有萬民之眾,后妃侍旁,命婦縱觀,而使婦人裸戲於前,殆非所以隆禮法,示四方也。」可見當年的仁宗特別喜好觀看女子相撲。一百二十回本《水滸傳》中也有關於女子相撲的記載:「(段三娘)那女子有二十四五年紀。她脫了外面衫子,卷做一團,丟在一個桌子上,裡面是箭桿小袖緊身,鸚哥綠短襖,下穿一條大襠紫夾綢褲兒,踏步上前,提起拳頭,望王慶打來。」
四、古代的高爾夫:捶丸。寧志齋有專門《丸經》一書記載這類遊戲的緣起、歷史、技法等,捶丸的競賽規則早在1282年就已經成立,很可能在元代傳入歐洲。比賽時,既可分組,亦可不分組,以參加人數多寡,又分為大會、中會、小會、一朋、單對等。捶丸和高爾夫球運動有三大基本特徵是相同的:都有球洞(捶丸曰窩,高爾夫球曰穴),《明宣宗行樂圖》中畫有10個洞,高爾夫球則設9或18個洞;都用球杖擊球,所用的球杖基本相同;場地選擇極為相似。
五、失傳的賭博術,雙陸。宋人洪遵《譜雙》詳記雙陸的類型、局盤制度、布子格式、行馬規則等,此遊戲約於南北朝時由西亞、印度一帶傳入中國,相傳是在由印度傳入的波羅塞戲基礎上,由曹植糅合六博的特點而創設,初期有兩枚骰子,唐朝末年後逐漸加到六枚。雙陸子為馬形,黑白各十五枚,兩人相博,擲骰子按點行棋。唐五代、遼宋金夏、元曾風靡一時,《唐國史補》記載武則天夢見與大羅天女打雙陸。 清代漸少,至於失傳。
六、文字與節令,畫寫《九九消寒圖》。宗懍《荊楚歲時記》載:「俗用冬至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每年冬至一到,便進入「數(應讀作上聲)九寒天」,民間將冬至叫做「交九」或「數九」,即從冬至開始,每9天分為一個「九」,共分9個「九」,數到81天時便「九盡桃花開」——這81天為九九消寒。一直數到第九個九天,便「九盡桃花開」,因為81天之後,再過九天就是節氣「春分」,春耕季節開始了。為了度過「數九寒天」,人們想了很多方法來「消寒」,常見的消寒方式有「畫九」、「寫九」和創作「九體聯」。
此圖可能比較常見。
「春前庭柏風送香盈室」以墨筆寫上大字,再用白色細筆填寫當日天氣情況。春字的第三筆「終日涼風侵入皮膚如刀刺」,在其他筆畫中有「清晨陰冷過午後方見日」、「祭灶天涼糖瓜入市」、「臘月正當廿四日天光陰冷萬象將更新」、「午後起寒風塵沙撲面日」的內容。每日記載詳略,要視當日筆畫長短而定。因此,當一幅「消寒圖」填完之後,則成了是年冬季天氣情況的檔案記錄。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有一幅特別的《消寒詩圖》,全圖每九詩四句,共三十六句,共計252個字:「頭九初寒才是冬,三皇治世萬物生,堯湯舜禹傳桀事,武王伐紂列國分。二九朔風冷難當,臨潼鬥寶各逞強,王翦一恕平六國,一統江山秦始皇。三九紛紛降雪霜,斬蛇起義漢劉邦,霸王力舉千斤鼎,棄職歸山張子房。四九滴水凍成冰,青梅煮酒論英雄,孫權獨佔江南地,鼎足三分屬晉公。五九迎春地氣通,紅拂私奔出深宮,英雄奇遇張忠儉,李淵出現太原城。六九春分天漸長,咬金聚會在瓦崗,茂公又把江山定,秦瓊敬德保唐王。七九南來雁北飛,探母回令是彥輝,夤夜母子得相會,相會不該轉回歸。八九河開綠水流,洪武永樂南北游,伯溫辭朝歸山去,崇禎無福天下丟。九九八十一日完,闖王造反到順天,三桂令兵下南去,我國大清坐金鑾。」
清遜帝溥儀時,侍臣們為他編製過一幅《消寒益氣歌》,每九有一歌名,即:七星拱一,左右合和,三星在戶,四平八穩,一門五福,六合得正,奇財子祿,八方朝貢,九五至尊。全部歌詞為:「阿彌陀佛第一聲,一九陽回日日增。有位古佛釋迦祖,一個木魚一本經,一意渡眾生。阿彌陀佛第二聲,二九陽回萬物生。二位仙師和合子,二人同意念真經,事事都亨通。阿彌陀佛第三聲,三九陽回喜氣盈。三位星君福祿壽,三陽開泰陽明通,吉人靠天公。阿彌陀佛第四聲,四九陽回四相通。四面觀音四面渡,四時吉慶喜相逢,養氣自然平。阿彌陀佛第五聲,五九陽迴向陽生。五位古佛正中坐,五倫順序五路通,無處不興隆。阿彌陀佛第六聲,六九陽回地氣通。西來六祖達摩子,面壁十年渡眾生,感化不非輕。阿彌陀佛第七聲,七九陽回動春風。七夕仙子從天降,福祿壽考汾陽公,德厚享高齡。阿彌陀佛第八聲,八九陽回細柳青。八洞仙人八種寶,齊向瑤池祝壽星,仙酒醉長生。阿彌陀佛第九聲,九九陽回遍地青。九星斗姥雲端坐,九如散與帝王宮,九洲復大清。」
七、房中遊戲,隱秘的歡愉。曾以「房中損益 」為題在北斗網推薦過一組書,前有主題說明,見谷卿:房中損益(北斗薦書)。在搜此舊文時發現北斗還發過一篇《床笫之私》【床笫之私】&<七星百科,亦可觀覽。
投壺。
投壺是古代士大夫宴飲時做的一種投擲遊戲,是一種種從容安詳、講究禮節的活動。
在戰國時得到相當發展。秦漢以後廢除了射禮,投壺便成為一種宴賓的娛樂。
投壺在宋朝一度開始衰敗,原因就是士大夫們將其脫離群眾,就類似於如今「相聲就是教育人的,你管他樂不樂;不樂活該,死嘁!」。
入明之後,投壺並未拘泥舊法,而是隨著社會發展日益繁盛,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總體來說,投壺是一項士大夫階級的活動,有明顯的禮儀痕迹,脫胎於古代男子射箭之禮。
這一點,諸多詩文可為佐證:
《黃岡竹樓記》:宜鼓琴,琴調虛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然;宜投壺,矢聲錚錚然;皆竹樓之所助也。
《宋史·岳飛傳》:好賢禮士,雅歌投壺,恂恂如儒生。
前頭那個不算鮮為人知
其實古代既有足球馬球等體育活動,也有棋牌類桌面遊戲。。。簡單介紹幾個
葉子戲被認為是當代撲克牌的雛形:葉子戲_百度百科
雙陸是以移動棋子為目的的桌游,類似飛行棋,最早的ROLL點模型哦!:雙陸_百度百科
六博是戰棋策略桌游,可能是象棋的始祖:六博_百度百科
樗(chu陰平)蒲也是用骰子判定行進距離的競技桌游,有點像強手棋:樗蒲_百度百科
投壺是類似飛鏢的室內競賽遊戲,一般用於宴會遊藝:投壺_百度百科
射覆是占卜類遊戲,猜蓋住的物品,當然要複雜很多,李義山有」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句,可見玩桌游是泡妞的手段這種現象唐時就有了。。。射覆_互動百科多了去了,
玩狗,玩鴿子,玩鷹,玩蛐蛐。
至於怎麼玩的,可以看看王世襄老先生的書——《錦灰堆》
《王世襄集:錦灰堆(合編本)(套裝共4冊)》(王世襄)【摘要 書評 試讀】
相比之下,網遊什麼的確實只能算低級愛好了……
射覆。
雖然我還不知道這個高深的宴飲遊戲怎麼玩,但是根據紅樓夢中的描寫,它的高深和玄妙簡直超出我的想像。一射一覆之間,什麼打機鋒參話頭全都弱爆了好么⊙▽⊙
看了下答案最沒節操的贊同最多,一群邪惡的人吧。我來說個高雅玄妙的:射覆。(我看到有人說過,自己補充下。)
《漢書·東方朔傳》:"上嘗使諸數家射覆。顏師古注曰:"於覆器之下而置諸物,令闇射之,故云射覆。
射覆,漢武帝這廝沒事就拉開大臣一起玩遊戲,那個晚上用的夜壺蓋住妃子的蘇菲,然後跟大臣們說,你們射吧!
好像變味了
「射」是猜度之意,「覆」是覆蓋之意。覆者用甌盂、盒子等器覆蓋某一物件,射者通過占筮等途徑,猜測裡面是什麼東西。
不過漢武帝這傢伙特別壞,有史可考。
漢書原文是這樣的:「上嘗使諸數家射覆,置守宮盂下,射之,皆不能中。朔自贊曰:「臣嘗受《易》,請射之。」乃別蓍布卦而對曰:「臣以為龍又無角,謂之為蛇又有足,跂跂脈脈善緣壁,是非守宮即蜥蜴。」上曰:「善。」賜帛十匹。復使射他物,連中,輒賜帛。時,有幸倡郭舍人,滑稽不窮,常侍左右,曰:「朔狂,幸中耳,非至數也。臣願令朔復射,朔中之,臣榜百,不能中,臣賜帛。」乃覆樹上寄生,令朔射之。朔曰:「是寠藪也。」舍人曰:「果知朔不能中也。」朔曰:「生肉為膾,干肉為脯;著樹為寄生,盆下為寠藪。」上令倡監榜舍人,舍人不勝痛。」
大致意思就是,漢武帝又想玩遊戲了,但總不能一直放蘇菲,婦炎潔也放了好幾次,總不能一直這樣。於是,把晚飯準備的蜥蜴放進去。大家射半天都射不出來,這時,只見東方朔右手一伸,左手一撩白袍,右手指尖靈動一番,不到五秒,便輕易射出。殿堂之中數人驚訝萬分,直呼喝彩之聲。但唯有一個晚飯盒飯不加雞腿的跑龍套不服,說:「我不信,我不服氣,我能比他更快更准更有藝術感。」東方朔最看不起跟他比射的又准又快的人,尤其扯到藝術上,便跟一群大臣和漢武帝商量,再射一次。那死跑龍套的便說:「我要是比他慢,就彈我一百下。」片刻之後,大殿之中一片慘叫之聲。可謂:no do no die。
比如這個:
魏晉時期有好多,我記得看到一個鬥草的比較好玩,就是小時候的那種用三葉草的莖互相纏繞,看誰的草比較堅強!
交換小妾啥的。。。換妻俱樂部?名士也干
遊戲,消遣休閑娛樂也,古人云:「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此有涯之生?」然遊戲之種類內容,因人群而異,因時代而異,因東西而異。
人類好鬥,準確點說是男人好鬥。西方人愛斗體力,中國人愛鬥智力。羅馬的角斗場,奧林匹克的運動會,就連油畫和雕塑也到處都是男人們健壯的裸體。中國人則鄙視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即使是斗體力也多半是鬥雞鬥蟋蟀,自己在一旁做旁觀者或指揮者。中國人更多的是鬥心眼,官場上的爾虞我詐殺人不用刀,棋盤上的劍拔弩張飛沙走石,古畫中的美男潘安以及聖賢大儒,莫不是文弱書生,指尖細長無有胸肌腹肌展露,古文中的賈寶玉聊齋男莫不是「皮膚潔白皙,鬑鬑頗有須」,他們斗的,多是七步成詩,楹聯妙對,而非拉開架勢你一拳我一腳,或者比誰跳得高蹦的遠。
夏日炎炎,城市的各個廣場公園衚衕的樹蔭下,都遍布著耄耋老者,撲克,橋牌,麻將不一而足,最多的當然還是國粹象棋。自古博奕並稱,全是屬於賭的一類,而且只是比「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略勝一籌而已。從小到大,不管我走到哪裡,都有兩人對弈群人圍觀的熱鬧:瓜棚豆架之下,與世無爭的村夫野老不免一枰相對,消此永晝;鬧市茶寮之中,退休閑適的白髮老翁不免擺陣廝殺,含飴弄孫。
從遠古時期的扭打廝殺,到古代的賽詩會猜燈謎,到現在的比拳頭硬骨頭壯,電子遊戲等級高裝備好,中國的遊戲轉變,到底是進化還是退化?細分析之:古代冷兵器時代,人們最怕刀戟廝殺兵荒馬亂,顧選擇比賽寫些蘭亭序滕王閣序,分散體力鬥志,集中腦力鬥志;而今熱兵器時代,戰場依然更加可怕,男人體內的斗性要靠制定好規則的相對較安全的比賽釋放。唯獨電子遊戲,發展的最大理由可能就是充足盛大老總的錢袋子。而中國人,足球籃球網球田徑這些主流運動是真的不行,只好轉而投身電子遊戲中,我覺得倒不如學學古人讀書填字來消遣得好。
釣魚
圍棋
象棋
麻將
蹴鞠
馬球
狩獵
毽子
沙包
色子(shai zi)
捶丸
風箏
鞦韆
鞭炮
青樓
戲水
看小說(四大名著,聊齋等等)
保齡球(類似於保齡球,我們家那塊都是用磚頭玩的,遠處放一堆磚頭立起來,這頭的人就用磚頭丟)這個好無聊~
」撲克「(類似於撲克,我們家那叫花花,上面畫了好多點數,裡面畫著好多水滸里的人物)
(歌舞雜技)
(吟詩作賦)
中國古代的娛樂活動可以說遠遠不如近現代豐富,亦可說不僅僅是娛樂。 在社會生產力並不發達並且設置宵禁(個別朝代沒有)的古代社會,古代人的娛樂活動基本可以分為兩大類。
知識分子或權貴上層人士,在自己的學習中發展興趣愛好以為娛樂,這也是古人所謂「琴棋書畫詩酒茶」的精神享受,藉助對這些東西的研習充實單調的生活,詩意般的棲居;而另一類則是純娛樂性的大眾口味,勾欄、瓦舍就是古代人「俱樂部」,其中包括有多種娛樂節目,尤其是在是市民生活富裕的宋時代,由於宋太祖的喜愛連賭博也成為文人雅士的一項技藝,女詞人李清照就是刺刀大家。宋代人日常可以欣賞到的節目就包括了棋、地鼓、小唱、百舌、撮弄、唱賺、覆射、雜劇、諸宮調,影戲等等。
蹴鞠、高爾夫、踏青、馬球、馬吊、喝酒、行酒令、宮斗、宅斗、攢嫁妝、拼首飾拼家世、逛園子、開茶話會、相親、下棋、投資。。。
好多
女扮男裝。我至少在三個地方看到古代女子會女扮男裝的例子:紅樓夢 敦煌壁畫 浮生六記
金瓶梅里西門慶應伯爵歇息大一伙人吃飯喝酒,
喝酒時還會行令,猜枚,猜數
歌妓藝妓
西門慶玩蹴鞠,還有其他球類運動,馬球什麼的
嫖妓,性娛樂,金裡邊寫的很多,還有淫器胡僧葯這類助興用品
賭博,紅樓夢裡寧府聚賭,賭博方式很多,擲骰子牌九等等,還有男童陪著玩,古代龍陽之風極盛
打獵,清朝皇帝每年都去打獵,滿族好像都要練習騎射
斗蛐蛐,抄檢大觀園就是因為傻大姐捉蛐蛐時候撿到的秀春囊引發的
圍棋,送宮花的時候探春他們就在下圍棋
看戲,古代戲曲文化就和如今的電影一樣非常發達,是人們的主要娛樂活動
看書,寶玉無聊了幹什麼,看西廂唄
放風箏
還有各種節日活動比如元宵節賞花燈猜燈謎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飛龍騎臉就輸不了了?
※觸樂網是怎樣一個團隊?
※Android 手機上,雙人對戰的遊戲有哪些?
※如果我想要了解塞爾達傳說系列的故事,我應該怎麼做?
※怎樣評價《最終幻想 7》在遊戲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