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哭鬧不止是怎麼了?需要去醫院嗎?
剛出生15天的小寶寶,母乳奶粉混合餵養,從昨天開始發現異常:睡一個小時左右就會醒,醒來之後哭鬧不止,嘴巴張開到處找,於是就餵奶,但喂母乳的話吸不了幾口就會叼著乳頭睡著(之前也有這個習慣),餵奶粉的話吃30ml就閉緊嘴巴不再吃(之前一次吃60-70ml),好不容易哄睡著後有一點輕微的聲音就會驚醒。。。體溫已量過,36.4℃。
請問寶寶到底怎麼了?需要去醫院嗎?
前幾年我曾給國內某頂尖互聯網研究諮詢公司寫過一份母嬰報告,發現爸媽們在網上提得最多的寶寶問題是——哭鬧。嚴格來說,哭鬧並不是一個單獨的問題,因為寶寶在剛出生的頭幾個月,他們只能用哭鬧來表達自己的需求。那麼,問題來了:寶寶的為什麼哭鬧呢?寶寶哭鬧通常是表達自己基本的生存需求,各位可以對照下表逐一檢查:
生理原因:
飢餓或者口渴
疲倦
脹氣
腸痙攣(身體會拱成弓型,普遍發生在2周至4個月,經常發作,難以安撫;西爾斯醫生認為腸痙攣的誘因可能是胃食管返流)
吐奶
出牙期疼痛(通常會發現寶寶牙齦腫脹,流很多口水)
疼痛(例如尿布疹、頭髮或線頭纏住了手指腳趾、衣服材質不舒服)
疾病
重大發育變化
心理原因:
不想做某件事(例如洗澡或者脫衣服)
想獲得安撫(例如抱抱、輕拍或者輕柔地對話)
不知所措(例如進入新的環境)
感覺無聊(例如大人在互相交談,忽略了和寶寶的交流)
性格問題(例如高需求寶寶)
環境原因:
過度刺激(例如嘈雜的環境)
太熱或者太冷(提醒:把淺睡眠的寶寶放在冷的尿布上,常常是爸媽容易忽略的寶寶一放下就哭的原因之一)
尿布濕了或者髒了
家庭出現問題(例如爸媽爭吵)
爸媽們是不是被上面長長的清單嚇壞了?不要緊,一開始的時候你和寶寶還在彼此熟悉的階段,需要檢查的內容比較多,一旦你們彼此熟悉了,通常你的直覺(尤其是媽媽的直覺)就能聽出來寶寶究竟是哪裡不舒服!其實,聽聲音只是其中一方面,更需要結合寶寶當時的身體動作來判斷,例如:
飢餓:砸吧嘴、啃手、皺眉、往嘴裡放東西、哭喊
疲倦:揉眼睛、煩躁、握拳、打哈欠、哭喊(扯耳朵也可能是疲倦了,但要一直扯和拍打耳朵可能是寶寶有耳部感染)
過度刺激:轉過臉去、哭喊或急躁、眼神獃滯、抓手或身體或安撫自己、眼神獃滯、腳蹬手搖、表情痛苦、打嗝(小萌經常笑得太開心也會打嗝)、伸舌頭
現在,萌媽要祭出殺手鐧了:寶寶五種聲音代表的不同生理需求!常年擔任美國奧普拉脫口秀,同時為《洛杉磯家庭》等五份雜誌撰寫美國最受歡迎的育兒專欄的Jehn博士(也是一對雙胞胎女兒的媽媽)總結出一套「鄧斯坦寶寶語言」,這種語言不分種族和文化背景,是寶寶在咿呀學語之前能表達的需求,括弧內是萌媽親測以後新加的內容:
Neh(「吶」,類似「類類、奶奶」):餓了
Owh(「哦」,「誒哦」):累了
Heh(「嗨」):身體不舒服
Eairh(「哎哦」,「哎哎」,「啊哎啊」):身體有氣向下(脹氣,想放屁)
Eh(「呃」,「嗯-呃」):身體有氣向上(有嗝)
萌媽要特別提示的是:如果對上述寶寶的行為及時回應,那麼寶寶就會繼續使用這些吭唧聲來提示爸媽;如果不及時回應,往往會演變成每時每刻的尖聲哭鬧。
答案很明確!你的寶寶腸脹氣了!
脹氣寶寶的三大特點:
◆ 睡覺總是哼哼唧唧,睡醒之後左擰右擰,臉憋得通紅
◆ 一直要喝奶,但是喝沒幾口又睡著
◆ 寶寶一直要抱著,沾床就醒
首先要說明,脹氣是因為寶寶腸道發育尚不完善而產生的現象,屬於新生兒常見現象,一般在寶寶出生3-4個月後就會消失。但是脹氣寶寶一般會把媽媽搞得崩潰,所以針對脹氣引發的幾個問題,在這裡給新手媽媽幾條建議。
一.吃奶頻繁
脹氣的寶寶肚子會很難受,但他以為自己是餓了,所以拚命要奶,但是吃沒幾口就開始哭,因為發現吃了還是很難受,這樣一直循環,既讓媽媽疲憊不堪,寶寶也沒吃進去多少奶,而且頻繁的吃奶會讓脹氣現象更加嚴重。如果寶寶剛吃完奶就鬧,或者沒吃幾口就哭,媽媽可以用以下幾種方法安撫寶寶:
?寶寶臉朝上、小腿向上蜷曲,肚子不貼著大人。同時不要左右搖晃寶寶,而是應該上下哄拍。
如果你還是不明白怎麼抱,想像成是公主抱就好:
?如果公主抱不行,可以嘗試飛機抱,很多媽媽說有用。不過對我的娃無效,一飛機抱就往死里哭,最後只能作罷。
?用安撫奶嘴。寶寶如果吃著奶嘴睡著了,說明只是肚子不舒服,並不是餓了,如果吃著奶嘴還哭應該就是真的餓了。
二、抱睡
脹氣嚴重的時候,我的寶寶必須24小時抱睡。一開始也不知道是脹氣,只能幾個大人輪流抱著,累得人仰馬翻,苦不堪言。那麼如何解決抱睡問題?讓寶寶腹部感受到壓力和溫暖即可。
?媽媽用側躺式喂完奶,可以直接挨著寶寶睡。(不過寶寶習慣了這樣睡的話,就不肯自己睡小床了喲)
?可以讓寶寶趴著睡,但是大人一定要看好,謹防嬰兒猝死綜合征。
?睡搖床能讓寶寶的腹部受到一定擠壓,從而舒服一些。寶寶出了月子之後我就買了一個搖床,然後她晚上終於可以自己睡幾個小時了,我真是激動的眼淚都出來了。
三、如何緩解脹氣?
要緩解脹氣,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減少氣體進入肚子,二是排氣。
1.減少氣體的產生
首先,媽媽要忌口:西藍花、捲心菜、乳製品這些容易脹氣的食物,媽媽可能要停掉了。
其次,奶急的媽媽,寶寶會吃進更多氣體,建議用半躺式餵奶,減少進入寶寶肚子里的空氣。
2.排出氣體
?首先,每次吃完奶都要拍嗝,能把肚子里的氣體拍一些出來。▼
?其次,可以幫寶寶順時針按摩肚子,沒事的時候就多按摩,幾分鐘就能聽見臭屁聲。▼
?還有一種排氣的方法是擠肚子(跟踩單車的動作類似),多擠幾次屁就放出來了,對於脹氣寶寶百發百中。(剛吃完奶不要做這個動作,不然容易吐奶)▼?還可以使用最後一個大招,喂寶寶吃益生菌或者西甲硅油(兒科醫生崔玉濤西爾斯建議),喂一段時間就會見效,可以緩解脹氣的情況。
最後,如果你嘗試了以上所有方法,寶寶還是有脹氣的情況,那麼恭喜你和我一樣,獲得了一枚『終極版·脹氣娃』。
不過媽媽們也不用怕,隨著寶寶逐漸長大,脹氣在寶寶兩個月的時候已經會好多了,到第三、四個月就基本消失。媽媽們只需耐心等候,明白這是一個必經過程,然後繼續加油吧!?
—————— end ——————
作為一名全職媽媽,我會偶爾寫寫育兒文章。
歡迎來看看我的公眾號:帶娃特攻隊
看起來是寶寶脹氣的可能性比較大。
嬰兒脹氣,是引起新生兒肚子痛最常見的原因。如果是脹氣,幾乎所有嬰兒都會出現煩躁哭鬧的情況,同時還會有肚子緊繃、亂扭亂抻、踢腿、放屁等情況。
嬰兒出現脹氣的情況有兩種:吃奶時吞下了太多空氣或是消化時產生的氣體過多。
還有一種常見的嬰兒腸絞痛,和嬰兒脹氣的癥狀很像。
嬰兒腸絞痛
嬰兒腸絞痛,通俗簡單地說就是腸子痛。這個術語用於形容頻繁且無法安慰的疼痛爆發。嬰兒會拚命哭喊,隨後恢復正常,一天中可能爆發多次,除此以外嬰兒非常健康快樂。
患腸絞痛的嬰兒會不停哭鬧,不管用什麼辦法都哄不好,常常還會尖叫,兩腿亂踢亂蹬,還會放屁。他們的腹部可能因為脹氣而變大鼓起。他們會整日整夜哭鬧,而哭鬧常在傍晚加重。
脹氣和腸絞痛的區別
脹氣和腸絞痛,都會讓嬰兒出現煩躁哭鬧的情況,不過脹氣引起的哭鬧時間通常比腸絞痛要短得多,腸絞痛每天至少持續3小時。
一旦你解決了對應的病因,脹氣會立即緩解,而嬰兒腸絞痛可能不會。可能你用盡所有辦法,腸絞痛仍沒有太大改善。幸運的是,隨著腸道發育成熟,大多數嬰兒腸絞痛到四個月時會明顯好轉。腸絞痛型哭鬧一般在3~4個月時停止,但也可能一直持續到6個月。
如何緩解脹氣和腸絞痛?
平時,可以採用下面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緩解嬰兒脹氣和腸絞痛:
1 少食多餐
對於任何消化道不適,包括脹氣和腸絞痛,少食多餐都會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
少食多餐會讓消化進行得更完全,減少未消化的食物發酵,從而減少脹氣和其他腸道不適。
最好採取每次二分之一奶量,兩倍餵奶頻率。每次攝入的奶量較少,蛋白質和乳糖對嬰兒幼嫩腸道的刺激也較小,不至於超出腸道的負擔能力,會讓寶寶舒服一些。
2 戒除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媽媽吃下的某些食物可能會引起母乳餵養的嬰兒腸道敏感,出現脹氣和腸絞痛。媽媽不要吃乳製品、豆製品、十字花科蔬菜(捲心菜、西蘭花、洋蔥)、含咖啡因的食物、大蒜等敏感食物。
如果嬰兒是喝配方奶,可以換成水解蛋白的配方奶。
如果嬰兒的不適確實是因為食物過敏,調整媽媽或嬰兒的食物後,幾天內脹氣和腸絞痛癥狀就會減輕。
水解蛋白配方奶,又常被叫作「預消化奶」或低敏配方奶,這種配方奶中所含的蛋白質已經被分解為小分子,更加易於消化吸收。
低敏配方奶可以幫助至少90%的食物過敏嬰兒解決問題。食物過敏可以引起很多癥狀,包括蕁麻疹、流鼻涕和腸道問題。
有些父母認為大豆配方奶可以預防或減輕腸絞痛及煩躁癥狀,但沒有證據表明它可以有效達到這些目的。
3 乳汁太多的媽媽,要減少乳汁分泌和噴乳
有些媽媽會產生比嬰兒需要的更多的乳汁。每次哺乳的最初幾分鐘母乳呈現噴射狀,這會導致嬰兒狼吞虎咽,咽下過多的空氣,肚子就會脹痛。
另外,這種「前乳」的乳糖含量也高於高脂肪的「後乳」,消化時產生的氣體也多。
對於這種情況引起的脹氣或腸絞痛,可以試試下面方法來改善:
- 每次哺乳只喂一側乳房,之後兩個小時內繼續喂同一側乳房,直到下一次完整哺乳
- 如果必要,逐漸延長同一側哺乳時間
- 在嬰兒過度飢餓前哺乳來減輕過強吸吮
- 媽媽餵奶時盡量向後斜靠
- 剪刀式夾住或手的一側壓住乳管來減弱噴乳強度
- 如果噴濺乳汁,讓嬰兒鬆開乳頭,讓過多的乳汁噴到毛巾或者布上
- 經常給嬰兒拍嗝
4 餵養時,減少寶寶吞下的空氣
喂母乳時,把嬰兒的嘴巴拉開一些,盡量讓他的小嘴貼住比較寬範圍的乳暈,保證吃奶的密封性。嬰兒含住的範圍越大,吞下的空氣就越少。
如果是奶瓶餵養,要確保嬰兒的嘴唇吸住的是奶嘴靠下比較寬的部位,而不是光叼住頭部。餵奶時將奶瓶傾斜45度,讓空氣升到奶瓶底部。
5 幫助氣體排出
嬰兒脹氣痛的時候,把溫水袋裹在毛巾里給他捂住肚子。要進一步放鬆緊張的小肚皮,還可以讓嬰兒趴在墊子上,腿自然垂下,然後輕輕按摩他的背部。
每次吃完奶後,要給嬰兒拍嗝,即使他沒有不舒服的表現。
蹬自行車的姿勢也非常有效。讓嬰兒仰面躺在床上,推拉他的小腿,就像蹬自行車的動作一樣,同時做鬼臉吸引他的注意力。
如何給嬰兒做蹬自行車的動作,可以參考下面的視頻。視頻中媽媽給嬰兒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小嬰兒很享受。如果你仔細聽的話,還能聽到一連串的屁排出來。
如何安撫哭鬧的嬰兒?
當嬰兒因為脹氣或腸絞痛哭鬧不止時,可以試試下面這些方法來安撫他們。
1試試安撫奶嘴
安撫奶嘴安撫小嬰兒的作用非常神奇。我家雪球用了安撫奶嘴之後,立馬由哭鬧不休的惡魔寶寶秒變安靜的天使寶寶。
但是,注意美國兒科學會建議母乳餵養的嬰兒,要等到一個月大之後再給他使用安撫奶嘴,以免發生乳頭混淆。奶瓶餵養的嬰兒,則無此限制。
想詳細了解關於乳頭混淆的文章,請查看這篇文章:親歷:安撫奶嘴真的會引起乳頭混淆!
2用嬰兒背帶背著他四處走走來安慰他
用柔軟的背帶將孩子緊抱在懷裡到處走動也可以安撫大多數的嬰兒。晃動感和身體接觸對嬰兒有安撫作用,雖然無法從根本上緩解不適,但是可以讓他感覺好受些。
很多人以為背帶只是在外出時使用,其實在家使用不但可以有效地安撫一些愛哭的寶寶,它還可以同時讓您繼續要完成的工作。
3橄欖球抱
讓寶寶肚子朝下趴在你的前臂上,腦袋放在你的手肘旁,雙腿在你手上叉開,穩穩抓住嬰兒胯下,用前臂壓住緊張的腹部。
你也可以把這個姿勢顛倒一下,讓嬰兒的臉貼著你的手掌,肚子沿著前臂伸展,胯部依偎在你的手肘處。
4 把嬰兒包裹起來
把嬰兒包裹起來可以模擬在子宮裡那種被緊緊包裹的感覺,可以增加嬰兒的安全感,幫助改善哭泣、腸絞痛和睡眠質量。
想要寶寶睡的好,可以試試這個辦法。注意給嬰兒裹襁褓時,要「上緊下松」:「上緊」指嬰兒的上半身一定要裹緊,這樣可以避免嬰兒掙脫襁褓,導致毯子或被子覆蓋在嬰兒嘴巴和鼻子上,降低嬰兒猝死綜合症的風險;「下松」指嬰兒下半身要寬鬆,要保證在襁褓中的嬰兒其髖關節能夠自由屈曲,這樣才不影響髖關節發育。
想了解如何正確裹襁褓?裹襁褓有哪些風險?請查看這篇文章:給寶寶裹襁褓,你真的做對了嗎?
5 按摩小肚子
用手掌捂住嬰兒的肚臍,五指打圈按摩他的腹部,讓嬰兒緊張的小肚皮在你溫暖的手掌下放鬆。
爸爸的大手能覆蓋的範圍更大。記得按摩前先暖暖手。
6 給嬰兒泡個溫水澡
溫水對嬰兒會有安撫及松馳的作用。你可以和嬰兒一起坐在浴缸里,將緊張的小肚子浸在溫水裡,然後按摩他的腹部。水面上可能會出現泡泡哦。
7 魔鏡
把哭鬧的小嬰兒抱到一面鏡子前,讓他觀看自己的表演。讓嬰兒用小手或小腳觸摸自己在鏡子里的影像,你會看到著了迷的嬰兒神奇地安靜下來。
——————————————————————————————————————
採用上面那些方法,能夠幫助絕大部分脹氣和腸絞痛的嬰兒改善癥狀或徹底痊癒。注意,不管你有多不耐煩、多生氣,都絕對不能大力搖晃嬰兒,大力搖晃孩子可以造成嬰兒失明、腦損傷,甚至死亡。
參考文獻
1. [美] 斯蒂文·謝爾弗,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0-5歲),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05-01
2. 威廉·西爾斯、瑪莎·西爾斯等,西爾斯健康育兒百科,九州出版社,2015-08-01
3. 國際母乳會,我的乳汁太多嗎?,http://muruhui.org
—————————————————————————————————————————
微信公眾號:雪球媽媽 ( snowballmom )—— 分享有趣有料、有理有據的育兒知識。
我是2歲小女孩雪球的媽媽,當媽2年來,積攢了一肚子的育兒經驗和教訓,無人分享。
歡迎大家和我交流育兒生活中的問題。(*^__^*)
新生兒哭鬧(crying)是表達感覺和要求的一種方式,飢餓時要吃,尿布濕了要換,過熱或過冷要更衣,無事時可能要發音。這是正常的要求,屬於生理現象,這種哭鬧音調一般不很高。但另一種情況是對不舒適和對疼痛的表達,身上被蟲咬後感到癢,發生皮膚褶爛,腸絞痛、頭痛、耳痛(中耳炎)時的疼痛感,更要哭鬧,屬於病理現象,哭聲高尖,時間長,有時身體還搖動,劇哭程度與感覺的輕重相關。家長一般也能判別出生理或病理現象。常見的病理性哭鬧的原因約有下列幾種。
(一)感冒時鼻腔堵塞 新生兒用鼻呼吸,鼻堵時只能用口呼吸,嬰兒已不習慣,出現不安,待哺乳時需要閉口更無法吸氣,只能放棄奶頭大聲啼哭。治療可在餵奶前1、2分鐘用生理鹽水滴鼻,沖洗出分泌物後再喂。如無效可用0.5%麻黃素滴鼻,但不宜多用和常用,因有可能發生萎縮性鼻斃,成為不易治療的慢性疾病。
(二)皮膚的皺褶處發生褶爛或大便後未清洗臀部發生臀紅,常是新生兒哭鬧的原因。因此平日要注意保持嬰兒皺褶姓的乾燥。嬰兒大便後用棉花球或軟布清洗臀部。用一次性尿布也要常更換,特別在大便後。
(三)餵養不當 由於餵奶過多或過早添加澱粉類食品,或嬰兒咽人空氣過多,食物不能完全消化又有空氣。引起胃部膨脹和呃逆,有時嘔吐。
(四)乳糖不耐受症 人乳和配方乳(以牛乳為基礎的配方乳)中的糖類主要是乳糖,需要小腸絨毛膜頂端分泌的乳糖酶分解和消化,但亞洲人群中(包括中國)乳糖酶低下的發生率相當高,過去認為原發性乳糖酶低下不常見,且發生在兒童3~5歲以後,但也可發生於新生兒,為母乳餵養或配方乳餵養者,起病前無腸炎史或消化道其他疾病史,只是大便次數多,腸鳴音增加,排氣時常帶出少量大便,用抗生索或止瀉藥無效。是由於乳糖酶低下或活性低下引起,過多的未水解的乳糖到結腸後,在菌群的作用下發酵成脂肪酸和氫氣,刺激腸壁增加蠕動,嬰兒因腹部不適,常不安寧,如刺激嚴重可能引起腸絞痛,使嬰兒劇哭。治療在減少母乳餵養次數,代之以無乳糖的配方乳或酸乳,可取得良好效果,待月齡稍長提早增加輔食。
(五)牛奶過敏 國內不多見。可由於對牛奶中β乳球蛋白過敏引起,主要表現為腹瀉、不安和過敏性皮疹。治療為改用母乳餵養,不吃含有牛乳成分的食品。
(六)其他原因的腸絞痛
1.腸套疊 是由於一部分腸套人相鄰的腸中,可分為小腸型、結腸型、回盲型、回結型、回回型和多髮型,吼回結型最多見,即迴腸套入結腸內。分原發性和繼發性。新生兒多為原發性,可能因飲食不當、咽氣過多引起腸蠕動紊亂造成。腸套疊的癥狀為陣發性劇哭,常伴嘔吐,休克時面色蒼白,起病4~12小時後排出果醬樣便或血便。但也有僅表現面色蒼白,精神萎靡,不久即進入休克狀態,而哭鬧並不明顯。早期腹部不脹,捫診右下腹有空虛感,以後在右上腹或中上腹或左腹捫到長條形腸缺,質軟可活動。治療早期可從肛門通人空氣複位,晚期則需手術治療。
2.嵌頓疝 腹股溝疝、臍疝和腹內疝一般都能複位,偶爾可發生嵌頓和腸梗阻,此時小兒除劇哭外還有嘔吐、腹部膨脹等症。因此劇哭時要注意檢查腹股淘部、外陰部和臍部的情況,治療急請外科會診和作好術前準備工作。
3.原因不明的腸絞痛 又稱腸絞痛綜合征(colicpain syndrome),以女嬰較多見,一天中劇哭時間可能共達3小時,一周內可能發作3次,多出現在傍晚和夜問,發作時腹較脹、腹肌張力較高,腿向腹部彎曲。此症多在出生3個月後減輕而漸消失。治療可減少餵奶次數,不要一哭即喂,發作時讓小兒俯卧,放一熱水袋在腹下部,或試用鎮靜葯如口服苯巴比妥,或用阿托品,但療效不一定明顯。確診後對家屬說明預後良好,以解除父母的憂慮。
(七)其他部位的疼痛 如睫毛內翻時的刺痛,腎盂腎炎時的絞痛等不一一例舉。
從以上病因看來,當小兒劇哭時首先是詢問病史和餵養史,然後作全身體格檢查,尋找原因,同時進行必要的緊急處理,對原因不明的腸絞痛需加強觀察和護理。
這種情況多半是脹氣了,我公眾號上畫過相關的漫畫
本文內容均為「麻麻愛囤貨」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擅自轉載將被追究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麻麻愛囤貨(mmath123)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睡得比較多,之後會慢慢減少並且作息趨於正常。只要寶寶吃奶量正常並且體重增長正常(差不多每天30g),而且心情愉快經常笑,體溫也正常的話,就不必過於擔心。這是松田道雄在《育兒百科》里寫的,每個寶寶都不一樣,愛哭可能也是寶寶的個性,平均每20個嬰兒有一個比較愛哭。平時多抱抱,給他多的安全感,而且也不必擔心會養成抱的壞習慣。還有一個原因是嬰兒腸子裡面有氣體,不舒服就會大哭,抱他一下會改變氣體的位置,他舒服了也就不哭了。另外還有腸套疊什麼的,但是這些不嚴重的話都不用擔心,隨著嬰兒長大都會好的。每次喂完奶最好抱一段時間拍拍奶嗝,嬰兒會比較舒服。手機碼字請見諒啊。
假如孩子的哭鬧時間有點固定,哭鬧時握拳蹬腿臉紅,可能是腸絞痛,每次喂完奶要拍嗝,清醒時多趴著或者順時針按摩腹部,西甲硅油可以緩解腸絞痛(不是藥物,能緩解,不能根治)腸絞痛寶寶都4-6個月會自己好,只能等待不用就醫
新生兒神經沒有發育好 很容易有驚跳反射 醒了就哭 還沒睡多久就得吃奶 但是又吃不了多少
買一個類似swaddle me的東西 把寶寶打包起來 這樣可以讓他很有安全感 不會驚醒 一次能睡幾個小時 醒來一次吃飽從問題描述來說孩子能吃能睡基本沒有大問題。
15天的孩子如果是用母乳餵養,他的大便情況可以是吃一次拉一次,大便比較稀;如果是喝奶粉嬰兒,那嬰兒的的大便會比較硬。
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小便怎麼樣、食量怎麼樣、大便是否暢通、肚子是不是有很多氣體等。
如果奶嘴開的口太小,孩子想吸奶吸不進去,吸得很辛苦,從而把奶嘴口角空氣吸進去。喝奶的時候如果吸入過多空氣,嬰兒實際沒吃飽,吃的奶水量很少,就會導致肚子發脹。家長如果用手指彈嬰兒的肚子會boomboom響,這就說明孩子的肚子裡面有很多氣體。要給他拍拍背,另外還要看看孩子大便是否通順,不然要用探熱針弄點凡士林刺激嬰兒的屁股,讓孩子有便意。可能邊刺激他的屁股,孩子就會不斷放氣體,放完氣體孩子舒服了就能多吃一點,然後小孩就不會鬧。這種情況比較常見。如果孩子一直都是這樣子,家長自己不放心可以帶孩子到專科醫生看下,這樣大人可以安心一點。
我家老大從小就乖,二妮從出生到四個月沒有理由的大哭,哭的我的天爺,四個月後就好了,現在開心的不行,告別哭了,56個月翻身,坐,站哈哈,越來越好玩
有的寶寶天生就愛哭,多抱一抱吧
這麼小的孩子,吃吃睡睡哭哭非常正常!要求抱睡也正常。對孩子的哭聲給予積極回應,那麼對孩子今後的身心發育都是有幫助的!回應不及時或者消極回應,對以後孩子在情緒方面發展可能會有不利影響!
爸爸媽媽要做好準備,一晚上起來4-5-6-7次都非常正常,寶寶有差異,有的寶寶也可以一覺睡天亮!這個不要強求,尊重個體差異!一味強求安靜不哭省心的寶寶,可能換來寶寶心智發育不全,嚴重的可能引起自閉或者抑鬱。
對新爸媽來說這的確是很大挑戰,每對父母都是這麼過來的,加油!父母的偉大,也正在於此!
小孩子哭有幾種情況,老人們會說:「小孩子眼睛乾淨,一定是看見了什麼髒東西了!」
有些父母半信半疑,帶著孩子去求個平安符,就把這件事忘在腦後;有些父母知道這不科學,卻說不出個所以然。
其實,孩子哭泣的原因有很多,身體不適,呼吸障礙,受到驚嚇……學會分辨孩子的哭聲,對父母來說非常重要!
莫名大哭的背後,很可能是數種危險疾病的預兆!
這裡,我們就為各位家長,把孩子的哭鬧聲一一翻譯。
1.心理性哭鬧——「爸爸媽媽,我害怕!」
這種哭鬧的特點是哭聲洪亮,中氣十足,且間斷少,孩子不會中間停下。
孩子這樣哭鬧的原因是受到了過度驚嚇,直到離開受驚嚇環境後才能做出反應。
在人類進化的早期,在遇到大型肉食性動物過於驚慌的情況下,常常通過植物性神經抑制身體的動作,埋伏在草叢或森林中,從而躲過對方的搜捕。
這一特性保留在人類的嬰幼兒時期,當寶寶驟然被帶到陌生的環境,遇到陌生人後,會因為嚇過頭了而保持獃滯,直到重新回到自己熟悉的環境才會哭鬧起來。
遇到這種哭聲,爸爸媽媽不必著急,好好陪陪自己的孩子,小寶寶們很快就會忘掉啦!
2.窒息性哭鬧——「爸爸媽媽,我喘不上氣!」
這種哭鬧的特點是哭聲亮而氣息不足,較為短促,並且伴有大吸氣。
孩子這樣哭鬧的原因是呼吸道被阻塞,吸氣困難。
你知道寶寶為什麼要大哭嗎?
「伴隨著一聲嘹亮的啼哭,一個新生命降臨到了世界……」
你對這段描述一定不會陌生,關於所有新生兒為什麼來到世間都是以哭聲開始自己的生命之旅,也有許許多多文藝的描述。
但其實最現實的原因,是因為孩子必須通過大哭吸入第一口空氣,使自己的肺部充盈起來,從而能夠自如地呼吸以獲得氧氣。
所以,當發現孩子有這樣的癥狀出現,爸爸媽媽就要及時帶到醫院檢查,看看是不是寶寶的呼吸系統出了問題。更要警惕「屏氣綜合征」!
3.病理性哭鬧——「爸爸媽媽,我難受!」
這種哭鬧的特點是聲音細弱,氣聲不足,但持續時間長。
孩子這樣哭鬧的原因是腸脹氣或腸絞痛。
腸脹氣多是由寶寶腸胃功能發育不完善,消化不良引起的,和外界因素也一定關係,如哭鬧、哺乳和吸奶瓶時吸入的過多的空氣等。
而腸絞痛是由於嬰兒腸壁平滑肌陣陣強烈收縮或腸脹氣引起的疼痛,是小兒急性腹痛中最常見的一種,常常發生在夜間,也可任何時間都可能發生,不過最常發生在黃昏或傍晚,每天幾乎都發生在某一固定的時段。
遇到這種情況,就該大力氣的爸爸出場了。將手放在孩子肚子上,按順逆時針方向分別按揉,直到孩子腸道中氣體排出為止。
如果孩子同時還有便秘的癥狀,那就需要求助醫生了。其實去醫院往往是開一瓶開塞露,但醫生護士的手法更專業。
4.腦性尖叫——「爸爸媽媽,救命!」
這種哭鬧的特點是哭聲直,音調高,單調而無回聲,哭聲來得急,消失得快,即哭聲突來突止。很多父母終身都不會聽到有孩子這樣哭泣,而一旦遇到,立刻就能意識到其反常。
聽名字就能知道,這樣的哭叫往往是孩子的大腦發生了問題。常見的原因往往是顱內出血、腦水腫,另外,新生兒產傷、窒息也可引起腦性尖叫,腦性尖叫是病情兇險的表現。
聽到這樣的哭叫,爸爸媽媽應當立刻將孩子送往醫院,刻不容緩!
我有一個小小的公眾號,歡迎你來交個朋友~
http://weixin.qq.com/r/4ihVTefEc7oMraMu933w (二維碼自動識別)
這個視頻里說明了如何讓寶寶快速停止哭泣的方法,大家可以去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fUDb1elwe0
哭鬧一般叫叫魂立竿見影。別說我是老迷信。當初我可是堅定的唯物主義無神論者。但是孩子哭鬧,一喊一個好。。
需要
正常,按老人的說法小孩就是「狗一天,貓一天」。
剛剛出生的寶寶睡覺不需要太安靜,寶寶睡覺不怕吵,反而越安靜越容易驚醒。
排除法,首先看看是不是尿了、拉了。再看看是不是冷了,熱了,看看後背,如果潮濕肯定是熱了。還有就是是不是困了。
新生兒沒有情況一般不會哭鬧,一種原因是餓了,一種是拉尿不舒服了。你家寶貝的情況,可能是又累又餓,沒睡飽就餓了,吃幾口又累的睡了,惡性循環所以哭鬧。建議醒的時候多喂喂,不吃也揪揪耳朵摸摸小手讓ta繼續吃。另外,以倆娃的經驗,如果想母乳,就好好追奶,慢慢把奶粉換掉,混合餵養限於剛生完奶水不足時,但為了寶寶,不宜是長久之計。以上供參考。
推薦閱讀:
※請問小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有什麼順序嗎?先添什麼再添什麼?
※嬰兒為什麼精力旺盛,而成人比較不愛動?大人帶小孩總感覺力不從心
※是否應該從前三個月就培養孩子規律作息?
※適合孕婦在家打發時間的有趣事情有哪些?
※在幼兒三歲以前,母親親自帶孩子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