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孩子喜歡玩「你來追我呀」的遊戲?
12-26
最近一直看到,朋友家看到,小區公共綠地看到,購物中心休息區看到,機場候機樓看到,就連菜場門口也看到,一個在前面跑,嘴裡不停喊「你來追我呀。。。你來追我呀。。。」,後面那個遢著鼻涕邊追邊喘邊傻笑,基本上都是繞圈子。回想丸子小時候,似乎也是這樣的,什麼道理呢?
不僅僅人,包括自然界的動物,什麼小獅子小老虎,小貓小狗也一樣會打鬧嘻戲。以上動物有一個共同點:在原始自然條件下,不捕獵就會餓死,要是被其他獵食者看到,不逃跑會被吃掉。捕獵是它們基因里對這兩種行為的記憶,是本能行為。
在這個思路下,就好理解這種你追我我追你的遊戲了。這個遊戲就是對捕獵和避免被捕食行為的演習。而且追和被追都會產生快感。一個是追到了就有食物吃,另一個是逃掉了就活下來了,都很高興。
當然,小孩是不會想到隱含在背後的捕獵這層意思的,不過就是覺得這很刺激,很好玩。這就是基因的作用吧。基因不會告訴你為什麼要這麼做,而只是簡單高效的驅使你去做,即使是現在不需要捕獵也沒有被捕殺的危險。不過,嬉戲還是有用,幫助小孩子鍛煉了身體,強健了筋骨,靈活了神經系統,活躍了與同類的群體關係。
我的心理醫生在輔導我的時候曾經對我提起,很多三四歲的小孩子特別喜歡跟大人們玩捉迷藏以及追逐遊戲。然後大人們把他們抓住的時候也表現的很高興而不是相反。這是小孩子在反覆的確認一種安全感的表現。就是:無論我跑到哪裡,你都會把我找/追回來。我對你很重要,而你也很重視我。
你追到我,我就讓你 嘿嘿嘿
我女朋友就總跑。。之後還說你來追我啊。。原來是求推倒的節奏
其實這是來自遠古的野性的呼喚,小夥伴們在練習狩獵、隱蔽和逃跑。。。
我兒子就超愛玩這個,一般他只對自己感興趣的小朋友下手。要是認識的,他就很歡快很大聲的喊,你來追我呀!要是不認識的,他不好意思直接喊,會用各種肢體語言加表情吸引對方來追他。只要兩人一追一跑上了,也就成朋友了。有時這招不管用,可能對方性格不那麼外向,又或是不愛動,人家不追他,他也就訕訕地自己跑一會,再換個對象。在我看來我兒子說"你來追我呀"這句話有類似"咱倆一起玩吧"的意思,但光說咱倆一起玩吧有點楞,對方要考慮太多,我要不要跟你玩,玩的話玩什麼,一猶豫呢可能就玩不成了。所以小傢伙經常用"你來追我呀"來結交朋友,容不得你想那麼多,在當下你就必須作出回應,是歡快地來追我呢還是低頭裝沒聽見。多數孩子還是傻笑著追上去了。這也算孩子的一點小聰明吧。
BTW:真的很羨慕孩子的單純,不知從何時起,我們失去了主動說"你來追我呀"的勇氣,也再不能享受到單純的快樂。
個人認為,
1.兒童遊戲單調,遊戲是通過幼兒園老師教傳,或者年紀大一些的孩子教,他們才會一些「你拍一,我拍一」或者」編花籃」「拍拍你吃」等這類遊戲,他們自己是只會一個人的想像遊戲,不太會創造合理連續的遊戲。
2.兒童的活力無邊,非常喜歡運動,跑跳,加上平時電視里動畫片或書中經常有一方追另一方的情節,自然容易模仿。
3.兒童喜歡比賽,我追你,你跑得快,我沒追上,你心理滿足贏了,我追上了,是我跑得快,我贏了。這是一種競技。
"追" 這個能喚起人類獸性的詞,真好!
眾所周知,人類的一切行為都是基於被周邊事物的認可,「你來追我啊」的前奏應該是那個小朋友拍了他一下,這就是基於人類本性的社交認可,希望得到周邊事物的關注而產生存在感
你來追我呀 你追到我 我就讓你嘿嘿嘿
對啊 現在想想我也喜歡玩 雖然極少玩過
我現在也還喜歡玩。只是沒人陪我玩了。
速度感,靈活性,肢體對抗, 優越感拉。推薦閱讀:
※對三歲半的幼兒來說好的體態應該是什麼樣的?怎樣訓練幼兒保持好的身體姿態?
※如何確認小兒接種的疫苗是否有效?
※美國2歲幼兒背包客徒步500公里去過40個州,是否會運動過量,造成膝蓋等運動器官損傷?
※想給孩子選一款讀書寫字的檯燈,請問哪個類型、牌子的燈比較好?
※孩子多大年齡可以練習力量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