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汽車後市場服務還有哪些發現方向或者發現空間?


汽車後市場在國外目前只有一個方向,就是汽車修理。跟大家分享一下都有哪些公司,我覺得只看拿到投資的吧,因為小的是做投資這行的,所以國內國外的後市場關注很多,以下為還不錯的:
whocanfixmycar
yourmechanics
openbay
autobutler
bodyshopbids
上述分別拿到大概100-800萬美金的投資,屬於還不錯的。另外美國的repairpal和automd屬於做得比較早的了,跟上述的模式類似,就不列在近期關注的公司當中。

在國內的話,目前只有兩個靠譜的方向,一個是平台,一個是做服務提供商

平台:不提供服務,只提供服務撮合,發展平台入口,從洗車為切入點,然後去做其他服務延伸。目前根據我接觸到的情況,行業第一是天天快車,這家公司比較低調,實際上單量最大,而且產品未來空間比較大,屬於特別踏實的團隊,在這個行業摸了很多年,個人感覺跟餓了么的理念比較像,理念是最完善的;第二是養車點點,這家公司互聯網經驗比較豐富,市場方面走在前面,但實際的東西不如天天快車,免費洗車的點子我們做過一段時間調查,發現很多商家是打一槍換一炮,打著1元洗車的名號,實際上轉化用戶到自己門店成為會員,感覺需要其他的功能來留住用戶;第三是車點點,它和養車點點很容易被誤解為一家公司,其實是兩家競爭對手,在杭州打得非常激烈,但因為沒拿到錢,所以估計打不過養車點點。

其實值得關注的是這個行業有個老手是寬途,這家是做一卡通模式,做了幾十萬用戶,近2000個點,主要靠保險公司和銀行過日子,但缺點就是用戶只是用實體卡,app做得太差了,所以資本看不上,想像空間有限。做一卡通模式的目前還有洗愛車,e洗車,這兩家都是跟著寬途的模式去做的,想圈用戶的錢,其實這個是不符合商業邏輯的,有資本小規模的進入,但肯定是對行業沒想明白的,手裡錢多撒胡椒面。這個模式不行的邏輯一句話能講清楚,現在90%的車主都是在家或者單位附近洗車,用戶買洗車店的卡永遠是最便宜的,就結束了。

服務:直接為車主提供服務,包含上門養車,快修連鎖等。
目前上門養車做得最好的是卡拉丁,其他的還有易捷卡等等,服務比較差的就不提了,這兩家屬於靠譜的。卡拉丁拿了幾百萬美金,我跟團隊也有過接觸,做得比較紮實,創始團隊背景靠譜,服務很好,需要加強市場,個人很看好。關於上門,之前火了一陣上門洗車這個東西,這屬於自己去開一個沒有門面的洗車店。想法很好,但無法落地,核心問題就是上門是為了方便,但洗不了內飾的洗車需要80元,這合理么?你看愛洗車轟隆隆吵了一下就沒音信了,這就是市場給的答案。
快修連鎖目前比較好的是有壹手和好快省,一個在北方一個在南方,兩家都是開連鎖店,輸出統一的管理標準,服務體系等等,做得好的話確實能做成美國的jiffylube等那樣。這個市場足夠大,4s店估計未來會慢慢不行的,中國人未來會過緊縮的日子,所以對車的開支會更加理性,這種靠譜的汽車連鎖店將會成為主流,上市公司做出幾家都沒問題的。

另外提一下,之前很多後市場的公司之前在做B2C+O2O,從我跟幾個行業大鱷的交流情況看,這些公司不轉型往上面幾個方向的話,只能被行業消滅,我能看到上海的弼馬溫已經轉做洗車了,這就是對的。未來汽車後市場B2C+O2O只屬於京東和天貓,為什麼呢?
一,京東和天貓能做到價格最低,除非你有特殊渠道在特殊行業,例如輪胎,我看好途虎和麥輪胎,因為這兩個團隊就是行業本來的玩家,有貨品渠道,所以能控制住,但你沒看到他們去做機油,去做電瓶,這個汽配這個而行業的特點就是毛利率非常低,只有5%,甚至是負數,靠返點賺錢,另外假貨特別多,跟化妝品一樣,是幾乎無法驗真的,所以不適合互聯網團隊進入,要進入的話,汽車之家和易車早進入了。
二,除了京東天貓,你做的服務和產品滿足不了用戶需求。第一,你的產品沒有官方渠道,國內汽車零配件的廠商,都不會給網銷渠道授權,所以你所謂的正品都只是你從正規渠道買,那價格根本不行。第二,你的服務不是你自己提供,是由那些汽車服務店提供的,基於目前國內的市場情況,這個服務本身就是不可控的,出了問題你怎麼負責。在美國,目前做得好的也就是jiffylube等這些店,因為他們背後都是這些國際巨頭,比如殼牌,米其林等等,是消費者信得過的。京東和天貓能做到產品滿足要求,因為京東可以做自營,天貓可以做官方旗艦店,服務他們可以直接跟這些大廠商的線下店合作。但目前好在這些大廠商在中國的線下店還沒做到位,所以留下了不小的創業空間,但這不是普通創業者能玩得起的。
三,京東和天貓有天然的入口,從目前的數據來看,他們本身每個月的車品銷量就達到幾十萬到百萬件,而且京東和天貓都在發展線上購買,線下店服務,這已經跟你的模式一樣了,所以再去創業做就不合適了。

上述提到名字的我都通過直接間接渠道有過數據,所以給大家的情況大體是靠譜的,有關注後市場的可以知乎我,大家一起交流。


笑了,天貓和京東的這個答案!呵呵!

化妝品天貓+京東都有,為什麼聚美上市了,樂蜂也強!
阿里巴巴都有了,蘭亭還上市了?
淘寶這麼大,唯品會居然有了,蘑菇街、美麗說也有了!
騰訊這麼大,陌陌還能發展?

移動互聯網去中心化嚴重,越是大平台就越能有垂直型的平台出現。

作為一個投資人居然分析出:未來汽車後市場就是京東和天貓,還是因為價格低、流量入口、渠道;

無力吐槽,秀智商不要這麼秀好么!


同意@楊濤的觀點,汽車維修是後市場真正唯一的核心需求。原因很簡單,因為故障是造成你無法開車的原因,這個才是剛需。後市場其他所有的方向都是圍繞著維修這個市場展開的。

那麼問題就來了,汽車維修哪家強?如果把號稱做維修保養而實際只做保養的去掉,那麼目前做維修的項目(僅指非傳統維修)寥寥無幾了。那麼維修市場的痛點有沒有?我覺得多如牛毛。所以任何一個可以解決實際需求,能創造出足夠價值的項目都可以作為創業方向。


針對贊數第一簡單談一下自己的理解,後市場這一塊不是平台大了流量有了就啥都能駕馭了。賣的商品只是這這服務里的一環,思考的起點應該是如何把用戶的車給保養好了,先去考慮用戶的車需要啥,然後才是要買啥,還有如何去服務好。這是一個流程化的東西,一個大的平台它能隨隨便便和一個「深耕線下、知道各個路邊小修車攤的需求、了解用戶和修理門店的特點」的垂直電商競爭的嘛。所以關鍵還是要找准方向,巨頭不是啥都能幹的。


汽車後市場相對於其他互聯網行業是不一樣的,汽車後市場有強大的傳統力量把守,各個品牌廠家,各個地方4S店,都是強大的利益群體。從供應到銷售導向,甚至隱含了很多灰色,黑色地帶。更可怕的是,這些暴利的灰黑地帶已經長滿黑暗植物,導致業務鏈的每一個單獨環節,毛利潤都趨近合理。對於互聯網企業來說,切入任何一個地方,都會遇到很大阻力,並且,由於用戶的教育成本比較高,切入成本也遠高於電子商務和外賣、上門等行業。

那麼,真的沒有機會了嗎?當然有,我們看到眾多的破冰者正在業內艱苦前行,一點一點的改變。我個人比較看好的是途虎的電商線下加盟形式,還有諸葛的集采思路。他們分別解決了零售端和供應端的低效率問題,但是在整個業內,還有沒有更新、更前沿的服務形態呢?

作為一個有車一族,我很早就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養車的時間效率問題。有車第一年我還是非常樂意跑去4S做養護,好奇的跑進車間問這個問那個,看看汽車的內部結構,看看技工師傅怎麼做的修理。但是很快養車已經變成了日曆表上一個移動最頻繁,最無奈的項目,我必須提前和店鋪預約耗時間,然後推掉不重要的會議,安排半天時間坐在客戶等待區喝著無味的茶水,並忍受來回擁堵。好幾次我把這個無聊的事件推給了我的同事和朋友,然後每次事後都要被人埋怨是懶癌綜合症,人情飯費是跑不掉的。我也曾經求助於上門服務,京東的服務一開始我就用過,不過讓我失望的是,我依然需要預約,我還必須固定在一個地方等待著服務車一路堵過來,然後。。。我的等待變成在車庫裡,我的車旁邊。最讓人不能忍的是,我必須事先知道我的車有什麼問題,讓後通知他們要帶著相關的零件。懶癌綜合症的我怎麼能有汽修經驗呢?如果讓他們跑兩趟,還不如我自己去一趟呢。

這個事件的本質是什麼呢?我開始深刻的思考,為什麼我剛買車的時候沒有覺得養車的花費時間是個包袱?最後的答案是:那個時候我還是個單位時間產值低的打工者,隨著歲月的推移,我的時間成本變得越來越高,我甚至想對於高收入人群,他們的時間應該只有兩種用途,一種是產生收益,一種是享受人生。如果養車這件事佔用了他們的時間,那麼就意味著,要麼你損失了收益,要麼錯過了人生。每五千公里半天時間,摺合成金錢該如何計算呢?先不說傳說中的高凈值人群,對於一個月入一萬的城市白領來說,4個小時工資最起碼是250塊吧?而你的人生呢?你在家裡陪伴孩子玩耍的一天,你願意收多少錢賣掉它?

基於自己的經歷和思考,我對自己說,為什麼不試試用更低的代價,拯救更多人的人生呢?於是,維保管家誕生了,我們收取幾十塊錢使用專門的司機代客前往4S店保養,省去了車主寶貴的時間成本。作為一個新的汽車後市場服務形態,因為之前沒有可以借鑒的經驗,我們還在探索,畢竟,這是除了用戶到店,店鋪上門兩種O2O形式,代客維保可以算是另一種全新的途徑:你不用去,他也不用來。在互聯網+的新業態下,社會分工又增加了一個環節,說到底,這也能算是人類社會進步的一個微不足道的一小步。回到題主的問題,我們這個互聯網產品也許這算不上是一個方向,頂多算是個切入口吧,但是,這是我們幾個大齡青年在汽車後市場這個行業灑下的汗水,我們相信這個世界上,付出總是會有回報。在這個O2O的寒冬,與諸君共勉。


常見汽車後市場的內容有保養、美容、車險、延長保修、貸款、租賃、二手車等業務。
天貓之流,屬於平台或者說工具,與汽車後市場並不是直接關係。


(你的贊是我寫下去的動力,原諒我這麼不要臉)

同意 @Pluto 的觀點 汽車維修是後市場真正唯一的核心需求。因為故障是造成你無法開車的原因,這個才是剛需。後市場其他所有的方向都是圍繞著維修這個市場展開的。

個人認為在汽車後市場最後能成功的一定不是純粹的互聯網企業,並不是現有的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或者天貓之類)。因為汽車後市場是屬於專業性質領域,它需要有充足的行業經驗做支撐,再結合互聯網思維,我認為這兩者皆備才是最後的成功者。

借鑒國外汽車後市場發展歷程。最後留下來的都是NAPA、Company、AZO等全國大品牌明星級企業。都是具有相當強的專業技能,並且在此領域深耕細作良久,現世估計超過千億。而不是傳統的ebay等平台。

先來分析一下現在的市場

1、傳統汽車城現狀

管理制度上的缺失,缺乏徵信系統 現階段汽配市場行業缺乏管理標準,管理制度上的缺失。導致汽配市場管理混亂,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甚至出現許多假冒偽劣、以次充好等現象的出現。價格混亂,配件產品陷阱無處不在。導致消費者對汽配城等極度缺乏消費信心。

(作為小白換過一個某寶,花了兩千塊安裝。說是能節油。結果最後朋友告訴我,其實就是換的時候,幫你洗了一下節氣門體、噴油嘴等。東西幾乎無任何作用)

管理經營理念落後,經營模式單一 很多汽配城還是原來的家族式管理,汽車城大多還停留在路邊化、小型化經營的階段,並且不少汽配城經營理念、管理手段的落後,還停留在原始的大板車亂跑的年代。經營層次較低,規模小,營銷模式單一。

從業人員素質普遍偏低,售後缺乏 (無看低人意思), 並沒有經過系統專業的培訓,停留在「老師傅帶新徒弟階段」(誰不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汽車配件經銷商大多為了追求短期利益,缺乏對內部人員進行專業培養。更是導致從業人員素質普遍偏低。

重複建設現象嚴重,惡性競爭加劇 汽配城建設過多,能造成集群的好處外,也造成了同行競爭激烈、利潤下滑。並且同質化嚴重,使得很多汽配城操著賣白粉的心,賺得賣白菜的錢,根本經營不下去。

講個人人都知道的故事:猶太人在一個地方開了一個加油站,生意特別好,然後第二猶太人來了開了一個餐廳,第三個猶太人就開了一個超市,這片就很繁華了。(多業態共生)中國人開了一個加油站生意特別好,第二個中國人肯定開第二個加油站,第三個、第四個惡性競爭大家都沒得玩。(單一經營模式,中國人的生意經真應該向猶太人好好學習)也從側面說明:汽車後市場要往汽車服務集群方向發展,多業態共生。

2、消費者群體

現在85~90年代的人逐漸成為汽車消費的主要人群。80年代末90後是第一代出生在中國中產階級的消費者,這個年代的人都多少有點主張個性消費,生活也更注重品質。消費觀念不屬於父輩的「縫縫補補又三年」,對比父輩的消費觀念,對環境的忍耐度低,不屬於父輩的「物廉價美」消費觀。
且也沒歪果仁的般的消費觀念和動手能力,動手修車等是一項親子活動,在外國人們甚少出去洗車保養等,很多都是和孩子一起動手洗車保養等,屬於親子類互動的項目,促進感情交流。家家戶戶有地下小型修理廠,喜歡動手整補。動手能力強。

3、國家政策(在中國政策是最重要的)畢竟要緊隨共產黨的號召~胸前的紅領巾更加鮮艷

並且隨著國家發改委政策的出台《關於促進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提升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關於促進汽車平行進口試點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汽車4S店的後市場壟斷地位將逐漸輕化。之前2015年時期,國家發改委約見賓士、大眾和12家日企等品牌,並最終對賓士罰款5億的反壟斷罰金。更是證明發改委對汽車後市場往秩序化、競爭化方向發展的決心。

國家在汽車後市場上是大力支持的態度,包括出台指導意見在內的一系列措施都是旨在破除汽車後市場壁壘,引入自由競爭。(4S店壟斷後市場的日子將會逐漸遠去,消費者可以更多選擇。而對於商家來說,這也將會是柳暗花明的境地)

未來發展方向: 我個人覺得未來汽車後市場一定慢慢發展為汽車服務集群(結合多種業態共同經營),屬於複合型經營,並且採取「一站式」mall消費模式

家電消費中,有我們熟悉的國美、蘇寧等。傢具消費中,有紅星美凱龍、宜家等。而零售業也有我們熟悉的大潤發、沃爾瑪等。所以未來商業的大賣場都有自己的商業模式,都是由單一模式變為多元化經營。

新型汽配城是以汽配交易為中心、涵蓋多種市場功能複合經營的多元化經營體。充分挖掘消費者的多種消費需求,不斷開拓新的消費增長動力。類似於汽車行業的萬達廣場:商場以汽車服務、汽修快保等為主要業態。同時引入餐飲、休閑娛樂等,顛覆傳統汽配城無組織的單一的經營模式。

微信搜索:商岸車鎮。汽車後市場實體業「汽車小鎮」的踐行者。涵蓋「旅遊、實體」的集群。

認同的點個贊吧


我看到最新的回答已經是一年以前了,之前說的應該被顛覆的差不多了吧


有是有,就是沒人吃得了這麼大的蛋糕。創業公司也多,什麼B2C O2O也不是什麼新鮮話題,市面上也存在很多此類企業艱難的堅持著。也確實有很多想當然存在,可惜行業特性加上市場很難教育。如果不走互聯網也很難講所謂的空間。

我所知國外倒是有兩個不錯的服務網站,repairpal 和automd。他們居然能用淘寶模式和威客模式整合和規範線下眾多服務商。一個概念:讓車主花公平的價格就近接受專業的服務。這裡要滿足三個條件。1.價格公平,目前國內4S店,連鎖店,路邊攤至少存在3種價格。這是最難最矛盾的地方。2.就近,這個還相對容易解決,多多益善。3.專業.這很困難。國內各層次店面服務水平參差不齊,加上維修這塊人才缺口較大,所謂的專業很難標準化。不過如果你能組建強大的技術服務團隊和人才合作機構,也是一種針對服務商的有償服務,自行來定義這個專業標準。

拋磚引玉吧,此類話題較少,行業也沒有大品牌。


汽車救援服務呀。
在國外汽車救援行業中,無論是在北美、歐洲、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還是東南亞國家,汽車救援的職責主要由汽車俱樂部承擔。 在國外,車主只需申請加入負責機動車維修救援的俱樂部,固定交納一定的服務費,撥打救援,就能隨時享受其對會員提供的救援服務,這些俱樂部還同一些保險公司、通訊運營商、高速公路等部門積極合作,共同完成救援服務,而且有與政府的強勢推動。
然而 汽車救援在我國發展十多年了,仍然沒有行業標準,沒有約束機制,沒有成熟模式,沒有發展方向,發展的速度卻遠遠落後於汽車業。主要原因也是相關政策的約束吧。

以下是百度給的數據~感覺還是作為發展前景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的~

根據一般的預計,中國汽車市場在未來的5-10年內將會保持年均15%-20%的增長速度。從汽車用戶發展的角度來分析,我國道路交通緊急汽車救援行業預計將經歷三個階段:

  起步階段:2008年以前。私人汽車在經濟發達地區開始普及,相應的緊急汽車救援服務行業開始起步。緊急救援服務的主體以4S店為主的汽車修理行業。

  成長階段:2009年-2015年。家用汽車在地一級城市開始普及。汽車保有量急劇增長。隨著保有量的增加,二手車市場快速成長、遠距離駕車出遊的增多,緊急救援行業得到快速的成長,專業化分工也越來越細化。與汽車俱樂部得到較大的發展,部分有實力的4S店的俱樂部會發展成為具有一定規模的區域汽車俱樂部,區域汽車俱樂部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緊急救援組織者,全國性的緊急救援服務網路開始走上軌道。

  成熟階段:2015年以後。汽車基本普及到中國的城鎮家庭,成為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緊急汽車救援行業高度專業化,類似美國汽車用戶協會(AAA)的全國性的以緊急救援為主的綜合性汽車用戶服務網路成為道路交通緊急救援的最主要的組織主體。


確實,現在汽車後市場這塊蛋糕很大,要把它做好的確沒有那麼容易,目前除了養車系列的服務app之外,還有蠻多做門店管理的,我所知道的市面上就有一款叫博仕互聯的管理軟體,博仕互聯結合移動互聯網未來發展趨勢,幫助開創中國未來的汽車後市場,集合了汽車後市場大量的優秀人才,博仕互聯汽車後市場公共服務平台是針對產業鏈廠家、批發商、終端門店根本發展模式問題提出具體解決方案的應用型B2B2C平台


平台不可能做完所有的生意,中國汽車後市場都知道是一個大生意,但是都沒有找到關鍵的接入點,其實,單純的一點突破是不可能的,需要綜合性的突破


隨著車齡的增長,加上4S維修技術的壟斷性和維修資源的限制,所以維修一定試未來的機會。當然前提是技術和車型配件的配置信息和採購渠道。


分析的很到位,不過有些觀點還是不太認同


分享一下友途車服的汽車後市場服務吧:查詢違章、處理違章、1元洗車、會員專場審車、車主自駕游、會員自駕基地、正品保養、加油返利、交管簡訊、車險、違章高發點、車神挑戰賽等,除了剛需,自駕游是不錯的方向。汽車後市場行業建議把重點放在互聯網平台上,這是個大方向。


這兩年國內汽車保有量依然是持續上升,據悉已經突破1.7億輛。國內汽車後市場面臨的問題是同質化的項目過於嚴重,很多投資商都看重這塊蛋糕想要分而食之,只是局限於目前的汽車後市場的現狀而難以發展。
真正的汽後市場的發展方嚮應該是以客戶體驗為主的,個性化,私人定製話的服務,汽車銷售時所有的一個系列的車子,無論是內飾還是外觀都是一模一樣的, 目前的汽車後市場主要是集中在汽車美容養護和汽車維修上,技術上的差距和服務的不完備以及過多的同行競爭導致了很多人賺不到錢而關門,汽車後市場的發展方向就應該是要以客戶的體驗為中心,提升客戶滿意度。

快速高效的汽車微修和個性化定製的服務應該是比較符合市場的發展方向,目前的車主多事80後和90後,個性化的內飾改裝和外觀件的改裝應該是客戶非常樂意見到的,自己的車子是獨一無二的,是不同於市面的大眾的樣子,這個是一個方向。
另外就是汽車微修,目前的發展形態來看,車主對汽車的依賴程度是非常高的,傳統的修一下,就是幾天甚至半個月的情況很多車主都難以接受,快速,便捷,高效,平價愛,有質保的汽車微修服務應該是汽車後市場發展的主流;
國內首家提出 汽車微修的是上海鉅軒,近年來很多從事汽車後市場加盟連鎖的品牌也都打出微修的理念,可見這個方向是正確的,也是受市場和客戶認可的;
個性化定製服務在汽車後市場已經有了端倪,具體發展如何,大家一起期待吧;


2014拼噱頭賺眼球,2015拼資本燒錢,2016拚命上市IPO!


中國市場太大了,做好,做精細,總有出頭日


有新的模式就自己做。 。。。


推薦閱讀:

汽車配件 正廠與副廠件到底有什麼區別?

TAG:汽車 | 汽車後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