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所見即所得的編輯框已經成為標配之後,Markdown 這種輕型標記語言還能流行?


我用輕型標記語言到不是因為我是程序員,而是因為我要寫 Blog 。和別人不同,輕型標記語言對我而言的優勢有一下幾點:

1 格式是可見並確定的
一個所見即所得的編輯框,我可能根本看不出標題3 和標題4 的區別。而 textile 裡面我非常確定。

2 更少滑鼠操作
配合 vim ,手完全不需要離開鍵盤。避免了滑鼠點來點去的煩惱。

3 更少軟體上的依賴
可以用各種形式發送。格式或內容,絲毫不用擔心遭遇莫名其妙的轉換或丟失。反正都是純文本。這是一種我十分珍視的自由。

4 人的思維方式里,格式是內容的一部分
你的思考方式,一定不是先寫一篇非結構化的文字,然後在給他們標記上標題,重點,列表。

當你寫下「更少滑鼠操作」這幾個字的時侯,格式是完全確定的,你明確的知道他是標題。因為,你要表達不是一篇文字,而是一個結構化的思考結果,這時,格式已經是內容的一部分了。

輕型標記語言能最自然的,用同樣的手段,同時表達這兩點。於是寫作就像思維的自然表述一樣:
標題1( h1. ),更少滑鼠操作( 更少滑鼠操作 )。
括弧裡面是 textile 。你看,他和你思維的表述是完全一致的。

5 最後的話
我覺得對於所有文字/文檔寫的多的人,輕型標記語言都是一種技能。類似 javascript vs coffee script 。非必須,但是更自然,更高效。

從結果而言,支持所見即所得編輯器的地方(比如論壇)並不比支持輕型標記語言的地方(比如 github 或者 wikipedia)出產更多高質量的文檔。

那麼,一個問題是: github 或者 wikipedia 如果用了 discuz 的所見即所得編輯器,就不會出產那麼多漂亮的文檔了?

理性一定會否認這種可能性,因為他們真的看似無關。

可是,在幾乎所有高爾夫球教練那裡,你都會學到一個違反理性的理論:擊球之後收桿的漂亮程度,也可以影響出球的好壞。

去打打就知道,這是真的。


所謂流行,是要看圈子的,任何時候我們用『流行』這個辭彙,其實都有其目標圈子,一樣事物的流行一般僅限於其目標圈子,(社交圈+行動圈)。

Markdown 流行不?流行。但它的圈子是什麼?是 github,因為 github 是一個主打程序員社交的網站,由於其社交性決定了他能夠引導一些潮流,而 github 選擇 markdown 作為其預設的標記語言,故這個語言流行了。

為什麼輕量級標記語言可以在程序員圈子中流行?因為程序員的工作跟思維方式決定的,程序員本身常常具有相對的分工,通常而言,提供內容的程序員不負責管理內容的呈現方式,而設計內容呈現方式的程序員不負責生產內容。所以程序員很樂意見到這種各司其責的方式。

所見即所得意味著什麼問題?所見即所得意味著一個人需要同時關心內容本身,同時又要關心內容的呈現方式,而程序員通常都足夠懶,他們認為『我可以生產優質的內容,或者設計出優質的呈現方式,但我沒有足夠的精力同時把兩者做好』——(這句話很眼熟,哪來的?是多屆圖靈獎得主高德納說的。圖靈獎可以認為相當於計算機界的諾獎。)

所見所得編輯框是標配嗎?不,對程序員來說,純文本標記型的編輯框才是標配,這取決於『圈子』。


Markdown 沒有流行。其它輕量級標記語言也沒有流行。

或許在程序員群體(包括其實不寫程序但喜歡改改 WordPress 模板的人)裏流行,但這個群體從來就更喜歡純文本而非所見即所得吧。

至於大部分職業作家,從來都只考慮所見即所得。以前我寫過這篇文章:

為什麼作家應該用 Markdown 保存自己的文稿

但現在想來,這麼幹對數據有好處:純文本的可移植性最強。但對作家並沒有明顯的好處,相反要學一種標記語言——再簡單也要花時間學。而且 Markdown 標榜的兩點——易寫易讀和「不必關心樣式,只關心內容」——對他們都沒有吸引力。用了那麼多年 Word,沒覺得怎麼難寫難讀,也從來沒關心過內容以外的事情。倒是現在一幫 Markdown 愛好者出來指手劃腳(例如上面的鏈接)干擾了他們的注意力。上面的兩個 Markdown 優點是相對於 HTML 而言。相對於所見即所得的編輯器來說,這兩個優點不存在。


有點類似guicui的對比吧:
追求輸入的流暢度;同時清爽的格式方便各種文本後處理(如批量複製/修改,diff等)。


我用Markdown寫博客,自己感覺很舒服。
純文本用於記錄一些碎片化的內容是比較合適的。但是當需要寫一些需要重視結構的文字,Markdown對我來說非常適用,因為它很樸素,很可控,夠用卻不繁雜。另外,兼容性和可移植性確實也是優點。
不太同意@Lawrence Li的說法,如果說學習Markdown需要時間,那麼學慣用Word難道不需要時間么?個人認為學習Markdown要容易得多。大家有興趣可以去試用一下Mou - Markdown editor for web developers, on Mac OS X,其實也是所見即所得的。
——————
Markdown的另一大優點是免費,Mou也是免費的,當然你可以捐助Mou的作者。


對版本控制軟體友好吧


Markdown 在純文本下仍然可以保持良好的可讀性。


就是不想去摸滑鼠,就醬。


markdown用的少,但emacs org-mode幾乎每天都用,寫文檔,記筆記,排時間,都在org-mode里完成。
當然我也是msword的熟練用家,談談org-mode寫文檔與word的一些感性區別吧。
org-mode讓你更關注內容,而不是格式。一級標題就一個*,二級標題就兩個*,正文用空行隔開成段落,重點標記用一對*圍住,就這麼簡單。不需要考慮字型大小字體縮進行間距等,org-mode的export會自動處理這些問題。
全鍵盤操作,當寫東西的時候,什麼最會打斷思路?我想可能是滑鼠。寫幾個字,停下來,伸手,拿滑鼠,點菜單,點按鈕,看效果,再點菜單點按鈕,再縮手,再寫幾個字,再停下來伸手。。。我想這種方式是使用word寫東西時的最大的不愉快了。org-mode卻可以帶來「一直在寫,思緒在飛」的快感。
雜七雜八的事情過後再說,把所有東西寫完,需要考慮輸出格式內容格式了。org-mode可以輸出html,pdf,odt等多種格式。org-mode默認就可以輸出非常漂亮的格式,當然如果有時間,可以各種調整。邊寫邊調整和寫完再調整完全是兩碼事,後者完全不會影響你的寫作思路。實際上,針對某種格式,你只需要調整一次。
不僅僅是org-mode本身的好處,通過emacs,很多令人愉悅的插件和org-mode一起讓寫文檔有「神馳」的快感。如果懂elisp,或者其他外部工具,會有「玩」文檔的感覺。


類似markdown這種輕量級標記語言永遠無法流行,因為大部分用戶都不怎麼懂技術,讓他們學習markdown的語法所花費精力遠大於直接使用所見即所得的文本編輯器。

哪怕他們了解了markdown的好處,由於人的惰性也往往執行不起來。
就像很多時候我們知道是不好的,但是仍然會堅持去做一樣。

但是markdown又能使得我們平時的編輯工作變得輕鬆方便,總會有一些專業、習慣好或是有一定技術基礎的人去用的。

如果把markdown比喻成一個產品,可以把它看成一款垂直類產品,它不可能被所有人接受,但總會有那麼一群用戶使用。


MarkDown其實我覺得在普通民眾中並不流行,但是還是先繞開題主這個「1+1為什麼等於3」的問題不說。
首先markdown本身已經有些歷史了,在我06年開始從事網站開發的時候,我當時給網站選的是UBB編輯器,這個我倒是感覺和markdown有些相通之處。那我就來說說我當時的想法吧:
1、歷史原因,當時的環境,opera和firefox兼容性不佳,也有IE6不遵守規範而市場份額又非常巨大的原因,早期所見即所得的編輯器,要找到一個能在前兩個瀏覽器下正常工作的,非常困難。當時我家2兆下行,我為了把網頁控制得盡量小,也就不採用所見即所得編輯器。
2、出於安全考慮,為了防止XSS,直接過濾了html標籤,markdown和ubb都可以在禁用html的情況下提供足夠的樣式。
XSS過濾其實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如果用html富文本編輯器,直接粗暴過濾Script,ScriScriptpt又會跑掉,而且除了Script,還有Onclick、OnMouseOver等等動作也能觸發執行JS腳本,還有大量危險標籤例如iframe等等,寫起過濾來實在頭疼。
用MarkDown直接白名單過濾,簡單粗暴。
3、當時我高瞻遠矚(先讓我吹一下),也做了個wap站,wap站肯定不能搞編輯器吧(當時的移動終端性能低下,而且瀏覽器對javascript也基本無能。現在的手機終端的情況是流量很貴,如果沒wifi,一個jquery,一個編輯器,一些圖標,就得花掉幾毛錢流量),那要實現移動終端編輯出來很好的效果,html肯定不方便。
4、現在其實是可以實現所見即所得的ubb或者markdown編輯器,而且也算主流,畢竟安全。至是一種規範問題我覺得沒什麼好爭的吧,就和「java這種玩意為什麼還活著」這種問題一樣。
5、待編輯……


開頭放觀點:富文本編輯框不是標配,反而 Markdown 更容易加入標配,完全可以流行

=============

2017.02.21 Dropbox paper 的編輯器!

就是用 Markdown 語法輸入並即時轉換為富文本。

如果說網頁上這麼實現還不算難也不算多麼快捷,(Diigo 的網頁版 Note 也實現了)

那麼試試手機上的編輯體驗吧,可以順便用輸入法的自定義短語配合快捷輸入符號。

(paper 的前身似乎是 hackpad 他的輸入方式是否相似不知道,請知道的補充)

=============

現在的問題是:

  • 富文本如 Word 類,長時間以來被強制用於公事,實際上很多人已不是很好很愉快地去掌握了。
  • 純文本那些碎片化的語句在即時聊天上大行其道,如果你日常生活對排版毫無需求,一個框就兩三個字,要啥編輯器?

1 感覺「富文本編輯出去已經成為標配」的,可以思考一下目前的「純文本常見領域」:

Markdown 表示冰山一角就可以懟他們~

1-1 即時聊天

  • 你知道很多網址有多長嗎?就用一次的網址費心去生成短鏈接?又累據說還有安全相關問題?
    更不用說那些包含中文的網址在某些IM裡面不被識別,所以得轉成長一倍的英文+數字字元形式

  • 相比起來,Markdown這樣的[標題](網址)形式簡直造福 IM ,多長的網址都乖乖藏在標題底下。

實例:給 telegram 的 Markdown Bot :bold 鼓掌~
對了,這麼藏起來的網址,telegram 也會抓預覽,
點擊以後會給你過目原本網址進行再次確認,沒什麼安全隱患的)

1-2 移動設備

  • 富文本編輯器常用的快捷鍵,這裡沒有了(有外接鍵盤那就會失去一點移動性)
  • 富文本編輯器常用的編輯欄按鈕,這裡要麼擠占屏幕面積,要麼不適合單手。

  • 而 Markdown 表示無壓力。你甚至可以把一些語法寫入輸入法自定義短語裡面來方便調用
  • 而且移動設備的剪貼板可是不支持富文本格式的,想遷移請去電腦吧

2017.02.21:面對 Dropbox paper 再次手舞足蹈。

1-3 論壇評論區

有的論壇評論區支持了富文本編輯比如Discuz,有的只是純文本,但是…

  • 作者發送長文本版式錯誤的怨念:
    「我只是要標明標題,與正文區別,愛渲染成什麼樣不管,結果每次從 Word 粘貼都有錯誤QAQ
  • 讀者的怨念:「我就想加粗個字還得切換到電腦版一個新的頁面嚶嚶嚶」

實例:Github 表示你不僅可以在我的編輯框裡面寫 Markdown,你還可以在其他平台

通過比如 Github Bot 這種聯通工具傳給我「按照 Markdown 語法書寫的純文本」

我可以自己轉換~

=========================================================

2 感覺用 Markdown 好像還不如用富文本的,再思考一下 Word 的大綱製作過程:

包括其他一些排版,這可是一些長文本和正式文檔必備吧?

2-1 製作目錄

  • 選中你要作為標題的文本,並按快捷鍵或者點按鈕,並為他們選中需要的格式 字型大小
    (在移動設備上這能可能可以把你煩死)

  • Markdown 默默輸入一些井號,並放入要求的 CSS 樣式(這回比格式刷還批量操作的)

2-2 生成目錄

  • 找到「插入目錄」的按鈕
    (這一關你還經常看到貨不對板的目錄!因為 Word 的標題是可以跨越回車的,摔!)

  • Markdown默默寫下一個 [TOC] 2-3 更改目錄

  • 再次選擇要作為標題的文本,回頭右鍵更新目錄,選擇更新全部

  • Markdown表示,你不想更新直接發出去都沒事,想也就是看預覽的時候順便更新了。對了如果你想把標題一全換成標題二,Markdown 只要按照一定樣式替換 井號們就可以啦~

2-4 格式繼承噩夢

富文本裡面的格式繼承,也就是後面的文字連著前面的格式還不方便刪除,

簡直讓你根本不想在寫完所有文字之前進行排版!!

(所以寫完以後排版的 Word 比邊寫邊排版的 Markdown 要累很多很多)

不管是加粗斜體,還是加項目符號列表。

Markdown 對加粗等沒有繼承,對列表有,但是因為是純文本,把這個符號刪除了就行

2017.02.21:Dropbox paper 的編輯器也有格式繼承的問題,待改進。

=====================================

綜上,Markdown 貼近手寫,適合各種平台各種屏幕,
對自己,熟悉了一樣是所見即所得,
對他人,可以方便產出符合要求或者賞心悅目Bling Bling 的排版。
難嗎?我只提到了三個樣式:[標題](網址),井號,[TOC]。

大大方便了我的書寫體驗,說的好像編輯器裡面的所有功能非得全會一樣。


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所見即所得便於上手,直觀簡單。

但對於很多高級用戶,必須要有一種像Markdown一樣的工具,精確,功能更加強大,而且其輸出結果是精確可以預測的,即使它不那麼直觀易學。

我覺得Markdown Language就像快捷鍵一樣,滿足了高級用戶的需求。不用管它流行不流行,它的存在至少是合理的


在我看來,markdown最大的優點是純文本,本質上和代碼是一樣的,很容易被版本管理系統所管理。很容易維護。比較容易從代碼中提取出來自動生成。這樣一來代碼和代碼的文檔比較容易一致。不像之前,文檔用office寫,二進位格式。程序員修改代碼之後,還需要在word裡面修改對應的文檔。很多人不會去修改文檔的。最終導致文檔和代碼嚴重脫節,完全沒有參考意義。


精確的格式和語法,大大減輕了類似word這類軟體中調整格式的痛苦體驗


普通人沒有需要,但從電子寫作而言,的確有好處.


因為高效率,幾個標識符就能實現不錯的排版效果,保證嚴謹的行文格式,而不必分散精力。

標記語言也有支"所見即所得"持的編輯器/閱讀器。

我覺得包括非計算機領域的文字寫作都應該採用某種通行的標記法,比如LaTeX,還有此markdown之類,

不然憑肉眼觀察的word是不嚴肅的,不專業的(在使用方法上,當然word本身肯定是有標記符的),造成的問題就是在傳送時候根本沒法保證標準,這是不專業的,非常業餘的,

從政府寫公文到學生寫作業,國內普遍用word的這種情況可以說是很低效的(說到這不妨專門做個政府公文編輯器?)

當然這不是說word沒價值,而是使用的情境不對,一般的用戶寫作類如markdown效率完全高於用word。

所以我很推薦markdown。


我記得當初我看markdown的時候也就用了幾分鐘就知道怎麼用了,這貨不就是把HTML給簡單化了,不過我說,程序師,這個東西可能看起來超級容易,非程序師的話,學起來也不是很陡峭啊,比起word那種感覺,markdown就像融入到了我的身體中一樣流暢,完全不用去找什麼按鍵之類的,爽到爆,再說一般的文檔編輯器例如atom vscode 對於markdown都是友好到爆,用起來也是超贊。當初寫的教程。。。。


你換個 工作/其他 環境就不覺得這貨流行了。


用這個基本就是為了版本控制。
純文本做版本控制非常好,但不能做表格,不能顯示圖片,不能分標題
WORD都可以,但試了他的文件對比,實在太蛋疼了。也沒辦法用GIT管理。
需要一個能寫帶標題,表格的純文本的文檔,用來版本管理。
其他的好處沒什麼。
現在用markdownpad 2 pro ,圖片和表格可以了,導出HTML後,用wkhtmltopdf 可以生成帶目錄的pdf,基本功能都達到了。要有這個功能我想做文檔就足夠用了。
不過做表格還是得用HTML語句來,太麻煩了點。自帶的就是不行。好像行過,後來改了設置又不行了。不過這個自帶的功能里是一個單元里是不能換行的,HTML就可以。&
推薦閱讀:

TAG:用戶體驗設計 | Markdown | Byword | 標記語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