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額貸款公司生存和發展的現狀是怎麼樣的?如何形成的?


上面說的很多都是各類金融機構小貸業務情況,和小額貸款公司業務情況不完全是一回事。

小額貸款公司是國家有嚴格定義的,最重要的是人行、銀監會的《關於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銀監發〔2008〕23號),裡面規定了幾點:

1、名字中一定要有「小額貸款公司」幾個字。

2、不能吸引散戶資金,只能使用自有資金,或從金融機構融資。且最多只能融入其資本凈額的50%,最多只能向兩家金融機構融資。
——槓桿率非常低,在去年銀監會將小貸公司、擔保公司列為銀行的「外部風險來源」後,資金的短缺更為明顯。

3、小額貸款公司必須本地化經營。
——幾乎掐死了大部分試圖以小貸牌照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的需求,阿里當初在浙江、重慶等地開了多家小貸公司,風控和盈利都很棒,但是異地問題很折騰。

4、沒有金融許可證,由各地金融辦批,只向人行銀監會報備。
——小貸公司本來是政府將民間借貸合法化的一個試驗田,但各監管機構的理解差異非常大,並且各地金融辦政策鬆緊完全不同,比如民間借貸最發達的江浙,反而政策很謹慎,小貸公司數量沒有那麼多。

5、滿足一定條件以後可以做村鎮銀行。(銀監會《小額貸款公司改制設立村鎮銀行暫行規定》(銀監發〔2009〕48號))
——這一點最初吸引了很多人,因為大部分民資進入金融領域,除了想讓閑置資金獲得更高收益以外,更多的是想合法吸收低成本資金,做銀行無疑是上上策,村鎮銀行和當初的城商行都很有吸引力。但後來監管收很緊,發現這條路很難走,大部分都放棄了。


目前,國內小貸的風控做的比較好的,主要都還是做經營性貸款,大題是以下幾種模式:
1、基於生意關係的。其中包括各核心企業成立的,給其上下游貸款的;包括平台企業(比如市場管理方、倉儲公司,阿里小貸也可以包括在內)成立的,給其經營戶、貨主等貸款的,風控上都是能充分了解經營情況的,掌握了應收賬款的,掌握了存貨的,掌握了鋪面的。這種相對是最良性的。
2、基於商會、行業協會、老鄉朋友圈的。主要是知跟知底的。
3、當鋪模式的。處置一些銀行不接受的抵質押物,比如大路虎,證照不全的房產之類。這種風險還是比較大的。


近期,準備在香港上市的翰華金控(業務包括小貸、擔保,大股東是重慶隆鑫集團,不過很可惜,上市最終擱淺了)公布的投資者關係-招股書http://www.hanhua.com/Content/Prospectus/C101.pdf中提了小貸行業的一些數據。
1、2013年小額貸款餘額預計超過8000億元,未來幾年增長率超過20%,明顯高於行業整體水平

2、翰華註冊資本13億元,居全國第三位,前兩位分別是亞聯財和阿里小貸。

3、亞聯財已進入11個城市,翰華進入6個城市(感覺這個數據不太準確,應該還有比較多的小貸公司進入跨區域拓展階段了)


直接轉我剛答的一個小額貸款公司相關問題,有點偏題,下次有時間在細答,如有其它問題可以私信探討。

試答。
要回答整個中國小額貸款公司發展方向問題,就得先從當前的市場情況說起。
目前中國的小額公司主要有兩個主流的發展方向。
一是以銀行放貸的思維,根據抵押物放貸。
此類小額貸款公司的管理層大多是地方或中小銀行跳槽出來的,利用手頭資源,向當地難以獲得銀行融資的中小企業放貸。此類公司普遍放貸金額較大,百萬級以上,大的可以到億級。但由於資金有限,在政策上受到融資渠道的限制。客戶量也是相對較少。
此前上市的吳江鱸鄉小貸就屬於此類。(PS:它為了在納斯達克上市,給自己取了巨牛逼的英文名字,China Commercial Credit,也不知在國內註冊通過沒。無力吐槽。它的招股說明書fs12013_chinacommercial.htm 以及公司網站 中國商務信貸-吳江市鱸鄉農村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

二是就是偏向純信用,以重現金流的審核方式,發放無抵押貸款。
此類小額貸款公司的管理層則大多是港台日本新加坡等地的原小額信貸從業者。多是利用國外較為成熟的小額信貸及消費信貸的技術,在國內發展業務。此類公司普遍的放貸金額就較小了,一般平均是10萬級,乃至更小。客戶量就相對較多,才是符合政策定位的小額分散。
國內較有名的就有,亞聯財(香港來的),富登(淡馬錫旗下)、平安易貸、以及宜信(什麼?你說它是做P2P的?這個就是個複雜的問題了,如果有類似問題可以單出來說一大段)

另外還有就是依託供應鏈了,就是供應鏈中一個較有實力的企業,設立一個小額貸款公司為上下游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這不是主流,這樣的小貸公司往往都是設立企業的副業,就不做討論了。
此類代表有,龍馬小貸(瀘州老窖),蘇寧小貸,以及阿里小貸(這個比較牛逼,因為整個阿里的生態圈太大,但從根本上來講,它的確不是主流,不具有可複製性)

扯這麼多,終於該回答正題了。
如何看待中國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前景和方向?
首先是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前景。
從數據上看,小額貸款公司不論是數量,還是貸款餘額,最近連續兩年都是50%左右的行業整體增長。今年的發展速度略有下降,但應該也是40%+的速度,持續高增長可以預期,直到行業洗牌。
(個人認為是在14年中下)。(70分)
政策上看,不論是逐步的利率市場化,民資銀行試點,以及消費金融試點,都是對小額貸款公司整體行業的利好消息,但關於小額貸款公司的法律法規始終不明確,小額貸款公司定位尷尬,融資渠道受限等問題始終不見改善,政策不確定性還是較大。(80分)
市場環境上來看,銀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大口吃肉喝酒的日子也快要結束了,現在也越來越多的銀行機構開始注重小微信貸這一塊。而在同樣的業務定位上,小額貸款公司是根本沒法跟銀行競爭的,小額貸款公司的生存空間必將被壓縮。(50分)
從盈利水平上來看,小額貸款公司目前的利率水平政策紅線為基準利率4倍,但實際操作中往往會超過這個水平,實乃無奈之舉,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槓桿率受限,小額分散導致的高成本,繳納非金融機構的高稅收,行業不受待見導致的高融資成本等。實際而言,規範經營的小額貸款公司的資本利潤率並不高,吳江鱸鄉小貸為7.58%,實際平均水平也不過10%,嚴重違規的企業暫不作討論。但隨著利率市場化以及融資渠道的拓寬,盈利水平還是有望逐漸改善。(70分)
故,總體而言,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前景還是不錯的(均67.5分),行業中佼佼者前景光明,中下端者隨時可能死掉。

至於方向。
從整體行業而言。
一是市場化競爭更充分。隨著銀行業務下沉,業務空間壓縮,經濟下行,行業風險釋放等諸多因素,會導致行業整體洗牌,最終形成行業內市場精細化區分(個人認為在此過程中,目前佔據市場主流的第一類小額貸款公司會大量的被淘汰),以後的小額貸款公司會在百萬級以內劃分出多細分市場,且真正的支持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會成為主流。各地市場出現集聚化(如果經營地域限制不放開的話),行業龍頭會佔據較大的市場份額。有國外市場為例,日本邦民的Promise與韓國的APRO均佔了其國內市場的較大份額(具體數據記不清了,一時也沒找到,找到後再補吧 )。

二是必然會互聯網化。這個就不多說了,一定是發展趨勢,同互聯網金融,從某個角度來說小額信貸甚至是金融中最契合互聯網的部分。阿里小微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子。

從單個企業而言。
一、謀求轉正
目前政策上提供的路有兩條,一發起設立民營銀行,二是轉製成為村鎮銀行。前者的門檻對於小額公司而言相當高,但優秀的小貸公司仍然有這個機會,相信這也已經被許多小額貸款公司納入規划了。但平心而論,按我國一貫的政策作風,這個機會可謂鳳毛麟角。後者的門檻也不算低,但目前的辦法規定,轉制需要銀行機構為主發起人,如果轉制,小貸公司就會失去對自己公司的控制。辛辛苦苦做起來的企業轉手送給別人,想來小貸公司的老闆們也沒那麼笨。所以,此路目前只是給了小貸公司們一個奔頭。
二、等待政策給個名分
就目前來看,關於小貸公司立法,給小額貸款公司一個金融機構的名分,就能解決整個小額貸款行業的大部分問題。
三、招安
與正規軍合作,做銀行的零售端,以自身團隊為銀行做小微業務。銀行省去了自建小微業務團隊的過程,減低成本,直接獲取可觀的小微信貸業務量。小額貸款公司則解決了資金問題,其他各方面也都是背靠大樹好乘涼,但這樹到底給不給你靠,那就未可知了。


目測樓上各位對小貸公司認識更多停留在感官層面~
參見小額貸款公司政策彙編,其中村鎮銀行已被收編銀行體系,貸款公司基本不見下文,農村資金互助社歷史敏感、政策不明,也就小額貸款公司目前「茁壯成長」,
在國家主打的銀行金融體系外政策能直達國家層面的也就這個了吧。
因為小額貸款公司歸地方金融辦監管(一行三會是有多麼看不起它們啊),所以各地方基本都有相應政策,參見匯總:全國各地小額貸款公司管理辦法
以目前來看小貸公司生存不成問題,現狀比較良好,屬於一直以來的對金融體系的探索和改革取得的成果之一,前景算是比較明朗的吧。
具體問題可私信探討。
--------------------------------------------------------------------------------------------------------------------------------------------

2013年某日重寫


題目是「小額貸款公司生存和發展的現狀是怎麼樣的?如何形成的?」


比較規矩的答法是先列現狀再分析成因,但是切入的角度不同會導致列舉現狀側重不一,而在此基礎上的逆向分析往會更加偏離事物的原貌,加之金融行業向來籠罩著莫名的神秘光環以及鑒於樓上各位的答案,我還是科普一下小額貸款公司發展歷程吧,反正也不長……

說到小額貸款公司,我們必須先提一下小額信貸。


起源

小額信貸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當時探索多種扶貧方式成為世界潮流,因此,小額信貸應運而生。小額信貸採取了一套完全不同於政府扶貧的方式給農戶以信貸支持,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小額貸款最早起源於孟加拉國。


……請自行腦補以下畫面……


一位剛從美國獲得博士學位歸國的教授,與一名正在做竹板凳的農村婦女攀談,得知她辛苦工作,但收穫微薄。細問下去,原來她買材料的錢來自高利貸。這位名叫穆罕默德?尤諾斯(Muhammad Yunus)的教授大受震撼。當年即在孟加拉的Jobra村創辦了鄉村銀行(Grameen Bank,GB)。1983年,當局允許其註冊為銀行。這被普遍認為是全球第一家小額信貸組織。

發展


竊以為公益性和商業性是推動小額信貸發展的雙重引擎,互為表裡,其實我一直覺得發現了小額信貸的公益性並將其與商業性結合才是尤努斯的一大創舉,他應該拿諾貝爾和平獎和經濟獎才對。諸位看官一定要牢牢抓住小貸發展中公益性和商業性的本質,下面的分析將著重從商業性角度入手。


全球小貸模式(我稱之為無限追償流和技術流)


無限追償流(著重於貸後追償)

  1. 印度尼西亞模式。印尼採用正規金融機構作為小額信貸的運作主體。其人民銀行自1996年起在全國建立3600個農村信貸部,是全球為農村提供金融服務的最大國有商業性金融機構。貸款對象並非是最貧困的農戶,而是農村中收入較低人群中有還款能力的人。
  2. 印度模式。基本上沿用格萊珉模式,授信方式主要有自助連鎖和連帶責任方式。前者建立自助小組,由15至20位成員組成,組員無力還款時,依靠小組內部融資來解決;後者建立聯合負債小組,由4至5人組成,每個人都對組員的銀行債務承擔連帶擔保責任。(典型
  3. 非洲模式。信用合作社是非洲小額信貸的主體模式,代表性的是烏干達國際社會資助基金會,致力於為低收入家庭提供小額信貸服務。其服務對象以一個村或鎮為單位,有點類似我國的「信用村」或「信用鎮」。
  4. 拉美模式。拉美國家小額信貸機構主要分5類:傳統商業銀行和金融公司,已轉型的小額信貸非政府組織,經特別批准的小額信貸機構、信貸聯盟、非銀行金融中介,不受金融監管的小額信貸機構和非政府組織。信貸對象為低收入的微型企業主和處於初級階段的家庭企業。

技術流(著重於貸前預判)

  1. 美國模式。小額信貸模式成功的典範是富國銀行。該行基於美國發達的徵信體系和社會信用記錄,設計出適用於微小企業、個人貸款信用評分模型,信貸業務通過網路運作,多數微貸決策由電腦自動作出,少數則由信貸員參照電腦判斷後複核作出。
  2. 德國模式。德國的IPC微小企業信貸技術,主要是為以微小企業貸款業務為主的銀行提供一體化諮詢服務,進而為微小企業提供融資。包括三個部分:考察借款人還貸能力;衡量借款人還貸意願;銀行內部操作風險控制。每個部分都有針對性設計。

上述這些模式全球各大洲都存在,但小額信貸在各個國家發展不平衡。且小額信貸主要在發展中國家繁榮,發達國家較少

  中國自1993年試辦小額信貸以來,至今已有20年的歷史,經歷了從國際捐助、政府補貼支持到商業化運作的過程。造成這一現象有受幾大因素影響:合法性、外部信用環境、經濟狀況和自然條件、內部管理水平以及資金供應問題。

我國自1993年試辦小額信貸,試點項目主要受到孟加拉鄉村銀行小額信貸扶貧模式的影響,其「團體聯保貸款」的扶貧理念和獨特的信貸技術受到推崇。經過不斷發展,10幾年來我國的小額信貸經歷了從國際捐助、政府補貼支持到商業化運作的過程。

  目前我國的小額信貸大體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大銀行提供的下崗失業擔保貸款、助學貸款和扶貧貸款;二是農村信用社的小額貸款,部分農戶聯保貸款;我國開展農村小額信貸的正規金融機構主要有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三是非政府小額貸款組織,目前越來越多的以民間資本為主的非政府小額信貸公司也大量湧現。

在這裡不得不提的一個人是穆罕默德·尤努斯,有「窮人的銀行家」之稱,還有那個著名的「27美元」故事。 這個故事可以說是為以後小貸組織提供了道德發展基礎以及商業運作模式。當然,想的更多的可以了解:尤努斯去職與小額信貸之惑。


現狀


………………有空再寫………………

作為一項金融服務,小額信貸並不好,但對窮人來說,總比沒有強。


希望這能成為人人享有金融服務的有益嘗試


推薦閱讀近期擬上市的吳江市鱸鄉農村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CCCR)中國商務信貸-吳江市鱸鄉農村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 的招股書,全文在:fs12013_chinacommercial.htm (該司無論網站還是名字都很銼,大家先別管,當資料看看)。

招股書中關於小貸市場的整體介紹(見其業務段 http://www.sec.gov/Archives/edgar/data/1556266/000121390013003038/fs12013_chinacommercial.htm#business),摘要如下:

  • 小貸公司為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起到了很大作用。
  • 自2008年允許民間設立小貸公司以後(即銀監會、央行《關於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銀監會央行發布關於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截止2012年9月,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5629家,貸款餘額5330億元(2012年三季度小額貸款公司數據統計報告)
  • 【註:最新央行數據是截至2013年3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6555家,貸款餘額6357億元,全年新增貸款434億元 2013年一季度小額貸款公司數據統計報告】
  • 據招股書中摘抄的2010年數據,小貸公司年化資本利潤率7.76%,經濟發達地區如浙江、上海、江蘇的資本利潤率位居前三甲,分別為15.68%、11.56%和10.70% (小貸公司3年大躍進 發展瓶頸待破解)

電銷是一名銷售員必備的技能,核心在於"名單",並非常說的"話術",話術自然重要,但是如果客戶沒有需求,話術再牛逼也是白費。你如果能把一名沒有需求的客戶說到成交,那你是在忽悠,是在詐騙,並不是賣產品。當然你有好的"名單",適當加以話術,那就有很大的概率把產品買給客戶了。關於名單的話,因為是信用貸款,所以買徵信也是最便捷的尋找潛在客戶的方式了,還能了解客戶資質。缺點是遊走在灰色地帶的,客戶有很大概率已經在其他家小貸有做過,並且成本也高,通常一份徵信價格在2-5元不等,一次買個500份打一周,就要花上一兩千。其它如車主名單,業主名單,法人名單效果沒有徵信好,但優點是價格便宜,打到一手優質客戶的概率也大。

第二個展業方式的話,說說跑同行吧。跑同行屬於沖業績必要的方式。因為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開拓到的客戶資源也是有限的。但是同行有那麼多,如果能做到每家小貸都有一個合作夥伴的話,那即使你的業績基本不用愁了。但是同行也不傻,他能選擇和你合作,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互利互惠。要麼你手上也有客戶資源,要麼你有辦法讓他的客戶成功批款。所以,並不建議新人一開始就去跑同行,應當在其它展業方式都已經做過,並且手上有一定的客戶資源的時候再去,這樣很容易找到合作夥伴,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個展業方式,也是快速獲取客戶的一個展業方式。但是經常被人遺忘。那就是去"人行",是中國人民銀行,當然,現在有些城市也開放行政服務中心給大家打徵信。所以行政服務中心也是一個好去處。為什麼要去人行呢?因為可以快速識別客戶的借款意向。來打徵信的人裡面很大一部分都是有借款需求或者已經有過借貸經歷的。可以說人行是潛在客戶最多的地方。那麼我們要做的就是,戴上你的工牌,帶上你的名片,穿好你的工裝,遊走在人行打徵信的機器或櫃檯周邊。很多人會以為你是人行的工作人員,會來問你"我這個徵信是不是有問題呀?" "這個N是什麼意思呀"....諸如此類簡單但能釋放你專業知識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去人行裝逼之前學好如何去看一份徵信。客戶能夠這樣和你聊起來,是不是比去天橋啊十字路口派單來的效率高!

第四個展業方式,插車,就是將名片或者留有自己電話的臨時停車卡插到汽車上。嗯,這是最爛大街的方法,但是也有竅門哦。首先,插車的時間,不要大白天去插,一定要在凌晨4,5點去插!!!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一定要在凌晨4,5點去插!一定要在凌晨4,5點去插!一定要在凌晨4,5點去插!因為這個時候去插的卡片,會是客戶去上班前見到的第一張卡片。其他時間插的卡片會有很大的概率被同行丟棄。其次,插車的位置,就是你卡片放在汽車的什麼位置。放在左前門的把手上!放在左前門的把手上!放在左前門的把手上!因為客戶上車時一定會面對怎麼處理這張卡片,要麼扔掉,要麼帶上車。如果你是一個素質還不錯的人,會隨地亂扔卡片嗎?況且還是有可能用到的臨時停車卡哦。最後,再講一個小技巧,就是在插車的過程中,有時候會看到有些汽車已經有臨時停車卡,這。。。怎麼辦?拿起你的手機,拍張照,這不是又多了一個電銷名單?還是有車的客戶哦。

最後,給大家分享一點這個行業撈金的竅門吧。說實話,小貸公司的客戶資質很一般,傭金也不高,但是工作時間又很長。在此建議如果可以的話,盡量多積累有房產的客戶。有房客戶有資金需要,你就有賺外快的機會。這類客戶一旦你服務好了,最好能成為朋友的關係。接著,我們說下怎麼賺有房客戶的錢?1.有全款房的客戶,這類客戶如果碰上大額資金需要的話,我們可以給他做抵押貸款,如果客戶資質非常好,當然是走銀行渠道,那麼根據客戶的貸款需求,我們收1-2個點的代辦費,如果你不懂銀行抵押貸流程的話,沒關係,找個中介公司幫你跑腿,分他0.5個點就可以了,省時省力。如果客戶資質不好的話,比如信用記錄很差,那麼給他走私人抵押或者機構,這些資源最好自己手上有,跑同行的時候要了解同行都有什麼產品。不然通過中介加價的話,利潤就少啦。正常私人或者機構抵押的話利息在1.5-3%都有,你可以賺兩手錢,一手是代辦費,一手是利息加價。一般客戶知道自己從銀行貸不了款的話,也是願意接受的。


為寫論文所以在這個行業潛伏過三個月

1年化利率絕對不止24%,因為還款方式是基本都是每月等本等息還(宜信,平安等),我計算過年化基本能達到40以上,提前還清有時要交違約金或者其他名目費用。

2對於投資者而言,承諾10%以上的收益率,但涉及到債權轉讓問題,所以有點灰,稍微一不留神可能就被歸入非法集資。

3客戶類型上,簡單的說,有那麼幾種:1銀行淘汰下來的客戶 2融資渠道信息相當閉塞的用戶 3資金需求相對較少的人群。


大概分三種情況:1、依託擔保公司資源,2、依託自己的小圈子(如emba),3、依託集團公司資源。

年化利率24%,不是人人(在小貸目前還是針對製造業居多的情況下)都能還得上,信不過的不會貸款;現金流預測需要大量數據,而小貸通常在短時間內就要放款;在這種信息不對稱、要求借款人現金流充足、調查時間少的前提下,難怪小貸會找個靠山來做。


前面的很多答案,已經有了較強的數據、圖片支撐,我就不再貽笑大方了。就把當時的一些日記翻出來,整理一個感性的認識,分享出來。


為了紮實深入了解市場一線,我曾經完完全全拋開一切關係,純粹以一個新人的身份,到小貸業務端做業務。有很多數據已經記不起來,能翻到的個人業務數據片段如下:

一開始,由於確實為純新手入行,沒有業務來源,前一個月,沒有業績。從「開」第一單(一線業務員習慣把成功放出一筆貸款叫作「開單」),到離開一線,共計完成業績63.6萬元(當時公司件均3-4萬的情況下)。共交單35件,通過22件,通過率62.9%。按這個業績來算,明確的個人提成收入1.9萬餘元。

僅從一個真實的一線業務員的視角,對小額貸款前端營銷現狀談談。

一、「人海戰術」引起「惡性」競爭


主要的問題是:粗放式地持續增加人工數量的方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市場佔有的問題。

1、正規公司人工數量角力已達白熱化。

以目前的南京主城區為例,平安、宜信這種「航母」級為首的諸多小貸公司,門店數量達到了數十家,業務員的數量保守估計也有3000多。從業務員的感受來說,在展業中,出門就能碰到同行,處處都能看到單頁。例如,一個業務員如果晚上19點外出插車貼單展業,一方面他在自己插出去一定量的插車卡的同時,也能「消滅」自己數量2-3倍的同行插車卡,另一方面,自己的單頁能存活下來的可能性也非常小,因為還有22點、0點出動的一批業務員,還有第二天清晨出來展業的業務員。

你要問競爭有多激烈?看圖:

這是發生在兩家小貸公司之間真實事件,當時在業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從客戶的感受來說,一個意向客戶如果用任何一種方式釋放出個人信息,他會在1個小時到1天內被消化,2天之內成為一個二手客戶,3天之內他和他的家人將會受到密集的「信息轟炸」(大家都接到過小額貸款的電銷電話吧?)。在這樣的人力密集型的粗放式競爭中,逼著公司多開門店、增加人手,看起來是對有實力的大公司有利,但人數的比拼是沒有盡頭的,同時也引發了第二個問題。


2、加劇了同公司內部的競爭,反而弱化了外部競爭力。


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窮盡所有的產品,即便目前小貸產品最多的宜信,也未能滿足所有的市場的需求。

一方面,不論增加多少人手,一個公司佔有的市場份額總有飽和之時,這時候增加人員數量這個方法就非常無力了。


另一個更重要的方面是,一個小貸公司如果門店較多,很快會導致自己的產品在市場上供過於求,其結果就是在公司自己的業務員之間為了個人業績爭奪客戶,這對公司的良性發展是不利的。


3、行業混亂,各種「黑」中介也參加到了人力角逐之中。

由於目前行業監管仍然薄弱,在市場中充斥著大量的不正規中介機構、中介個人。最典型的例子——所謂的「急用錢」(其實就是高利貸!)他們能存活下來,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甚至有他們的「優勢」。比如,正規公司業務員經常會受到本公司產品的限制――客戶資質不符合本公司產品的要求,而無法在本公司消化這批客戶。這些「黑」中介,由於沒有這種限制,反而能幫助客戶在市場上最快地找到合適客戶的產品,他們也消化了一批為數不小的優質一手客戶。這對人力密集型的營銷方式,也造成了一些衝擊。


二、行業風險還未真正爆發


業務員是靠拿提成生存的,所以從業務員的角度出發――把一個客戶身上能開發出的價值用盡――無可厚非!但,這導致了這個話題的主要問題:涸澤而漁,對已有市場的過度開發。


1、成熟業務員之間的合作會把單一客戶的還款風險放到最大。

這個行業的發展已有幾年的時間,一些成功生存下來的成熟業務員,早已在同行之間形成了一批合作夥伴,這已不是什麼秘密。當一個客戶資質尚可,又有較大資金需求,也肯配合,他們就會展開分工合作,協調步驟,一舉幫助客戶拿下一個大數目。


例如,徵信報告的更新周期是15-20天,當一個有按揭房,月供8000元的一手客戶出現在市場上。那麼,就可以集中操作這個市場上,有「按揭貸」這種產品的公司,以一家小貸公司5萬元起步為計,「走」4至5家小貸公司,就能拿下25-30萬元,再拿到一家以月供倍率計算放貸額度(月供的1-30倍)的公司去做,一次性又能拿下20-25萬元。這樣,在幾名成熟業務員的熟練操作和配合下,讓這個客戶在15天之內拿下45-55萬元貸款,不是難事。以現在小貸市場的通行利率計算,這個客戶負擔的房貸加上小貸,一年就要還款將近25萬元――你感覺這個客戶的風險如何?雖然可以把此例視為極端案例,但這樣的案例在市場上確實存在,甚至可以說,不在少數。


2、行業親族之間的合作甚至會導致系統風險。

這個行業發展已有幾年時間,一家夫妻兩人或有幾個親戚同在這個行業,是很正常也無法避免的。比如,幾個表兄妹在同一個公司或不同的公司做銷售、錄單、審核等各個能接觸到客戶信息的崗位上。他們不僅可以做到讓一線業務員的單子通過率極高,同時還存在泄露公司客戶信息的風險。一些在某個公司貸過款的客戶信息被流轉到另一個公司的業務員手中,再去開發一遍,這無疑是對市場過度開發的又一種方式。這會導致一個公司,乃至一個行業的系統風險。


三、營銷推廣上升空間有限

1、線下人力展業推廣總有極限。

從微觀上說,雖然業內總結的幾大展業方式是行業誕生之初,很多勤奮的業務員取得成功的法寶。但從行業發展或公司的宏觀角度來看,傳統展業方式受到公司之間人力角逐白熱化的影響,比如主流的大型小貸公司(如平安、宜信),在各大城市的門店和人員數量都已經飽和,這種背景下,傳統展業方式的效率已經大幅下降。我接觸到的很多從業2-3年的老業務員,普遍有這樣的感覺,2-3年前,一天發出去200-300張單頁,就能帶回優質一手客戶,現在發出去1000-1500張單頁,也未必能帶回客戶。在從業人員不斷增加,展業活動量大增的情況下,展業效率卻在明顯萎縮,這是不爭的事實。換言之,人力投入越多,個體的效率就越低,當投入與效率出現反比時這個現象就很值得深思了。


2、開發人個渠道不是長久之計。

個人渠道,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業務員個人的「客戶來源中心」。其最大的不足在於不穩定和不可複製性。從實證的角度上來說,不少業務員即使明知收入會明顯下降,也希望儘快離開一線到更高的職務上去,雖然可以說是業務員的個人職業發展規劃,但也不可否認,他們知道,這些渠道不能管一輩子。


四、企業優勝劣汰,但人力型營銷成本壓力必將突顯

從一線角度上來講,信貸業務員流動性極大,確實是這個行業的特點。一些能在一個公司堅持干滿一年的業務員,已經是絕對的老員工了。隨著公司不斷的發展壯大,人員數量大增,隨之而來的管理、財務、場地等耗費必然成幾何級增長,這些都要計入成本之中,是公司必須考慮的問題。


針對個人的小額貸款說一下:平安易貸
美其名曰是賣保險,掛羊頭賣狗肉啊。怎麼回事呢,聽我慢慢說來。以貸款10萬元,三年期,等額本息為例。
通過平安易貸:
首先會告訴你貸款利息不高,只不過比銀行基準利息上浮30%。你一聽年利率8.65%,很便宜啊。
然後就是要買一個平安易貸險:投保人是你,受益人是貸款給你的銀行。合理啊。
最後你問保費多少啊,一萬元一個月保費200元。操蛋了吧。
那10萬月的保費一個月是多少呢,2000唄。那10萬元三年的保費是多少呢,2k*12*3=72000啊。我操啊。高利貸呢。
那irr是 多少呢?你猜,30%.。太天真了。
irr高達47%。固定利率高達28.4%
說是,吸血鬼,也不為過。


很火,目前處於大範圍爆發期。主要是彌補小額貸款不好申請的部分。一般都是針對個人或者小企業,風險控制比較好的,最高貸款額不會超過20萬。一般1-7天就能放款,有自己的信用審核隊伍和風控部門,也會依託一部分銀行內部人員進行信用查詢,你懂的。根本上還是一個擊鼓傳花的遊戲,只要不出現系統風險,資金鏈能保證,就能一直轉下去,在出台規範之前,是個撈錢的機會,一旦國家出台相關規範,可能就會死一片,就和當初互聯網洗牌似得。規範之後,可能會成為現有金融系統的補充。
從源頭來看,據說起源於英國,國內最早做的是宜信,線上部分應該是人人貸。也出過不少問題,銀監會也多次提出要重視,防止涉及非法集資,網上有很多新聞,可以搜搜。


儘管國內中小企業借貸需求旺盛,不少企業甚至因為向銀行貸款不得,而轉向民間借貸,但2014年小額貸款公司的表現卻不佳。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中國小額貸款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止2014年末,全國共有8791家小額貸款企業,相比於2013年的7839家增長了952家,增長率接近12.14%。但全年新增貸款方面,2014年新增貸款數額僅1228億元,相比於2014年的2268億元,新增貸款數額減少了1040億,減少比例接近45.86%。

而在2014年初,小額貸款行業風險頻發。2014年的虧損面高達16%左右。如此高的虧損面甚至驚動甚至引起外面關注。

國內的小額貸款公司的生存環境確實惡劣。國內小額貸款企業資金渠道狹窄,只能依靠企業大股東捐資和另外兩個銀行機構融資。處於金融產業鏈末端的它們,承壓著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信貸風險。在風險擔保制度尚未完善的當下,小額貸款企業很容易因為無法承壓不良貸款而破產。

另外,互聯網企業的入場也在加劇行業競爭格局。2014年,國內互聯網企業大舉入局金融領域。以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巨頭向後成立了民營銀行,百度、京東、唯品會也先後成立小額貸款企業。攜帶著互聯網基因的幾家企業入場,攪動著原本就不平靜的水面。

不過互聯網並非是獨享專利,傳統小貸企業同樣也可借觸網來升級自己。如果觸網,小額貸款企業就將由原來的小貸企業而轉為小貸+P2P的二重身份。這意味著小額貸款公司能因此打破銀監會對小額貸款企業從銀行業融資不得超過資本凈額50%的限制,但能否打破資金槓桿限制,現在政策還未明朗。不過,轉身互聯網金融還是有望破解小貸融資渠道緊張問題。

除了互聯網金融的轉身外,前瞻認為,小額貸款企業還可向貸款零售公司、村鎮銀行、民營銀行三大方向轉型。由於銀行業已經向民間資本敞開懷抱,向這三大方向轉型符合銀監會的相關規定。


在我們這個小縣城,大街上每十幾米就可以見到一間投資擔保公司,行業門檻低,魚蛇混雜,感覺有點像「大耳窿」(高利貸),有的專門給職業賭徒放貸,有的以客戶按揭的車輛和房產為資源,做起了二手車和二手房產中介。
反正感覺進入這一行不需要什麼專業知識,只有手裡有足夠現金,再依靠人脈和關係就可以入行。


化解小貸公司困境,該如何對症下藥?


由於不能吸收公共存款,小貸公司發展過程中一直面臨著資金限制,外源性資金嚴重不足。2015年12月末,小貸公司貸款餘額僅為實收資本的1.11倍,其放貸資金主要源於實收資本。

一般來講,小貸公司可選擇從銀行融資,或者利用資本市場進行債券或股權融資。然而,全國8900多家小貸公司,經營狀況參差不齊,尤其是隨著不良率的高企,銀行業提高了對小貸公司的放貸門檻,絕大多數小貸公司在銀行借不到錢。針對這些企業,鼓勵其藉助資本市場融資並無意義,因為在國內市場環境下,直接融資的門檻更高,如果銀行都看不上,在資本市場上融到錢的概率又有多大呢?

對這部分小貸公司而言,正道無門,只好走偏門。一些公司通過民間借貸補充資金來源,更多的公司則通過向第三方機構轉讓貸款項目的方式提高周轉率,變相提高業務規模。尤其是隨著P2P平台的興起,一些小貸公司或與P2P平台合作,或成立P2P平台,將貸款項目通過P2P平台銷售出去,表面上回籠了資金,但由於P2P平台均實行本息保障政策,小貸公司並沒有把項目風險轉移出去,只是將表內項目表外化,積聚了大量表外業務風險,給行業的穩健發展帶來很大隱患。

中國小額貸款公司協會(以下簡稱小貸協會)2015年的調研結果顯示,相當數量的小貸公司已陷入經營困境,個別省份甚至超過1/3的小貸公司不能正常營業。對於大量陷入經營困境的小貸公司,拓展融資來源已非當務之急,如何活下去才是關鍵。在筆者看來,解決思路只能是關停並轉,儘快放開併購限制,鼓勵小貸公司跨地區併購,通過行業整合解決行業性難題。

還有一小部分優質的小貸公司,在銀行借款沒有問題,但借款金額不能超過資本凈額的50%。這一規定源於銀監會2008年發布的《關於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即「小額貸款公司從銀行業金融機構獲得融入資金的餘額,不得超過資本凈額的50%」。對它們而言,儘快放鬆銀行借款的槓桿率限制才是上策。


小額貸款公司從2013呈爆髮式增長,預計13年底將經歷一次洗牌,原因是1.小貸公司資金大多是自有資金或投資人資金,運作一段時間後都會出現不同程度上的資金短缺,2小袋公司大多風險控制不太健全,逾期呈上升趨勢


消費,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持續的今天,被寄予厚望。2016年,國內消費金融井噴式發展,成為資本市場競相追逐的對象。

政府不斷釋放出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的信號,作為促進經濟增長的中堅力量,消費金融市場被廣泛看好。據央行金融數據顯示,2015年度人民幣整體信貸餘額為93.6萬億元,同期個人消費信貸餘額19萬億,佔整體信貸餘額20.2%,同比增長23.3%,漲幅驚人,預計到2019年消費信貸餘額將達到整體信貸餘額的1/4。

政策利好,市場廣闊,這片藍海的潛力正在強勁釋放。互聯網金融、電商、傳統金融機構、科技公司等都各展所長,然而,場景和風控,作為消費金融的兩大關鍵命題,是所有「參賽者」都要共同面對的。

在此背景下,各種小額貸款公司如春筍般湧出。至於發展,還是要看平台的風控能力,以及是否合規運營。


2015年的小貸公司,由過去的生存-發展,又重新回到生存的問題
經濟下行,銀行觸角下行,小貸公司的註銷已不是一家兩家的了


根據市場的需求形成的,滿足了一部分小額融資需求的用戶,資本是逐利的,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普惠金融在國內是一個大概念,近幾年來,受到了來自政府層面的支持和社會各界的追捧,涵蓋了包括P2P、眾籌、小額信貸、消費金融、農村金融等等諸多領域。

政策的倡導扶持,加上互聯網熱潮的助推,普惠金融越來越普及,許多新的金融產品也相繼出現在網路上,照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想必政府層面是想將普惠金融做成一種常態,讓普惠金融滲透到社會各領域,能更好更直接的服務最底層的人群。

拿國內的企業結構組成來說,國內排名靠前的大型企業里,其中有許多都是國有獨資、或者國有控股的,而脫離國有背景的大型民營企業,就屈指可數了。這些大的企業,有大型的國有銀行為其提供必要的資金援助,好的背景加渠道,創造出了良好的生長環境,成長好壞先不評論。反觀中小企業或者微型企業,就不盡如人意了。中國的企業群體中,中小企業佔到40%多,而微型企業則佔到了50%,這些企業長期經受資金短缺帶來的困擾,貸款慢、貸款難、貸款貴是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小額貸款風控技術首選中企金服軍機風控系統,壞賬率1%可預約試單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目前在一家金融貸款類的公司工作。現在大多數小額貸款公司客戶來源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

第一,業務員帶來的,像這類的客戶的一般是手小額貸款公司喜歡的,有明顯的保證能夠匯款,一般放款額度和利息盈利比較明顯,

第二,各種小廣告帶來的客戶,這類客戶比起業務員帶來的客戶又有所不如,當然如果是本地的倒還好,如果是異地的話,遇到不還款的客戶就比較頭疼。

第三,也是大多數的客戶來源,像與貸款俠這類產品合作,這類產品給你們帶來流量你們給予一定的費用,相當於二把手客戶,但這樣的客戶反而是這類小貸公司生存的根本。

他們通過一段時間的發展,然後去拉攏資金,從而形成資金鏈。最後越做越大!


推薦閱讀:

在次級貸款市場,銀行和小額貸款機構誰的風控能力會更好?

TAG:行業分析 | 小額貸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