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第五年還沒有發Paper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看到另一個提問問第三年沒發paper是什麼體驗,明顯不夠刺激。我來問個更有趣一點的。


我就是的呢!
比我高一級的師姐也是!
比我高三級的師姐也是!
比我低一級的師弟們也是!
比我低兩級的師妹,啊,應該也快是了!
我們都有著光明的前途!

然而這些年我們老闆還是晉陞正教授拿下年會獎去年還申請到了NIH一百多萬的S1…我也不知道她是怎麼做到的(攤手)

PS:不要覺得我們組好混,我們組還因為進度不行fire過人……


強答一個,本人第四年,無paper,本來是準備回答問題的,訴訴苦。結果正構思答案,就收到ijcai郵件,看到congratulations和accept兩個單詞,一瞬間竟有些蒙逼,又看了兩遍郵件,不敢細看,只敢看上面兩個單詞。確認之後有一陣狂喜,接著又有點落寞空虛。雖不是什麼有特別大貢獻的論文,但好歹畢業有著落了。這個時代,身為老伯,沒有論文的時候渣渣都不是,毫無社會地位。前段時間想參加學校一個博士生論壇,申請演講,結果郵件通知被拒,理由就簡短三個字,無論文,看到郵件比吃了蒼蠅還噁心。


不請自來,第五年馬上就結束了,文章還沒發,準備答辯。

問體驗嘛,就是我現在已經過了最焦躁的時候,博三的時候是最最最焦躁的時候,那時候感覺自己就是在一團團的黑暗中,一點亮光都沒有,但是就覺得亮光一定在那,只是我還沒有看到。後來,漸漸清晰之後,竟也沒那麼著急了,文章沒發,不代表沒有,雖然找工作時候別人會問到這個尷尬的問題,可是我現在已經淡然了,讀博士,我是遲鈍了些,但是我為什麼跟別人比呢,我自己在這五年里有收穫就好了。就當是我花了五年時間來讓自己學會了如何獨立完成一件事也是很不錯呀。現在,我雖然還沒有開始工作,我卻堅信,讀博士這樣的事情我都度過了,還有什麼難的呢。當然會有人說,不是所有的博士都你這樣啊,有很多博士讀的很順利啊,那我就沒得比了呀。人與人,是很多不同的,大家看到的工作實力,是實力,撒嬌賣萌也是實力。讀書期間,通常只有智商體現在考核上,但是以後工作了,卻是考核的一個人的綜合實力。而讀博士,就是這樣一個轉折點,啟發了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包括各種非個人能控制的東西,鍛煉了一個人如何使用身邊的資源來完成一個既定的目標。

每一個博士,都有不同的經歷,而每一份經歷,都將化為氣質伴隨你一生。


很簡單,馬上寫,我當年就是這樣,然後半年把論文發夠了,還有一篇小二區。

其實現在反思過來,也就是自己的奮鬥目標與中國的所謂科研體系不一致,自己老想著把東西做好產品化,當時完全沒有管學校的考核體系,最後結果是延期了兩次。不過自己從來沒有後悔過,正是我沒有為了論文而論文,我才能有現在安身立命的本事,博士期間參與建設的生產線現在成品率還非常高。


謝線下邀。匿名乃迫不得已。


首先表達一下對於五年沒paper仍持積極心態的前輩們的讚許。讀博對於我們來說是人生中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一段過程。結果固然重要,然而在讀博的過程中學到了什麼,對我們的人生有什麼積極影響才更應該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分割線————————————————————

在下妄自談論同組師兄實在羞愧,可是題主盛情難卻,在下就厚顏無恥地叨咕兩句吧。

主人公是在下目前同組的大師兄,簡稱A。

A具體進組時間對於我這種後來的鼠輩來說一直是一個謎。據說是春季入學,與前年如期五年畢業的「全A哥」大師兄是前後腳進組。其人為非伊斯蘭教的伊朗高富帥,在系內外其他同期博士生中持有「社交帝」稱號。據完全統計,截至目前2017年5月5日,A發了一篇三作,一篇四作,兩篇七作。組裡的畢業要求是三章的工作量,A師兄目前的工作量離一章還有點距離。眼見奧特曼胸前的紅燈一閃一閃——時間就要到了,A師兄作為高富帥也不能免俗地要處於焦慮狀態之中。然而A師兄不俗之處在於胸懷天下。他時而為唐總統的簽證禁令夜不能寐,時而為被美聯航拖下飛機的越南醫生抱打不平,當然時而也焦急一下實驗進展。可是焦慮歸焦慮,焦慮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日子還是要過的,學位並非生活的全部。因此,在老闆回家之後,去電影院關心一下美女與野獸嘿嘿%¥#¥什麼的還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副業也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點兒也不能耽擱的,畢竟人活著是要有理想有追求的。A師兄這一點就很值得學習。實驗之餘,他還修了商學院的課,另外還在自學美國法律。A師兄身體力行地教育了我們這些後輩要搞清生活的重點,要分清「emergency」和「important」之間的主次關係。

咳咳,扯遠了嗷……說多了不知道如何結尾。

總之,五年沒paper的博士生大體是與普羅大眾一樣,無時不刻都為現實與未來的事而煩憂著。

—————————————————分割線————————————————————

另外還有一個神人嗷。在下只是聽說了其驚天地泣鬼神的經歷,只有幸見過其人兩面。

關於其人心境,在下無從揣摩,從其人生活作風來看,其人的精神狀態以及思維方式無法以常理度之。以下只能列舉其人經歷,至於體驗如何,幾位看官就有幾種看法吧。

主人雌為在下朋友的室友,簡稱C。

C為印度人,已婚,自稱三十二歲,但是受到了我朋友的懷疑。原因是其一目了然的經歷與其聲稱的年齡對不上。C有master學位(由其生活之中表現出來的智商判斷,絕不可能是少年班出身讀的master),在印度時就讀了一段時間的博士,由於老公來美國工作,放棄了印度的學位申請了美國的博士項目。在來美國三年後,由於一些不太體面的原因被退學。之後C又申請到了現在的博士項目,一讀就是四年多。近期由於包括無成果以及與導師關係不好等一系列原因,其導師將停止對她的資助,而C也決定要拿master學位走人了。相當於……這是花了多少年時間又拿了一個master學位啊……在下不會數數,請見諒……

C在生活上令近者痛苦遠者捧腹。可以投稿北美吐槽君……

然而這麼好笑的事不符合本題目的氛圍,在下就留著自己笑好了。


Nov. 2017

後宮終於有孩子了。。TCOM中啦~

雖然腦海中預演過很多次,真的來了的時候卻格外淡定。。

越努力越幸運,祝五年級的直博生都能順利畢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沒想到還有人看,那我更新一下吧~ Sept. 2017

目前直博五年級開始,剛投出去一篇TON(去送死的),TWC major revision修回,TCOM 二審major revision修改結束。

還算能看到畢業的曙光。

但是wireless communication這個方向真的不敢恭維,編程不會,找工作也不想找編程崗,和本科生一起進去感覺頭好痛(我一個老逼怎麼拼得過這幫小年輕= =)。演算法崗都是機器學習,不會+1,投什麼都被表刷。最可恨的是連中國移動都沒有對口的崗位= =,這博士讀的真是心疼我自己,好不容易快能畢業了,工作又沒著落了,sign......

對了,如果文章不夠多,投高校也很困難,尤其是土博(並不比海龜差呀,投的都是一樣的期刊,成果數量也沒差多少,崇洋媚外真是有點受不了),sign......

都這麼悲催了,老闆還痛打落水狗,天天催著寫文章。感覺讀博讀到現在誰沒點精神病,雖然感謝他幫助了我這麼多,但是他現在的做法真的不合適,自私的一塌糊塗,毫不管學生的死活,害怕哪天受不了了跟他干一架,sign......

最後,個人不建議任何人讀博。方向和工業界對口的概率太小,尤其是本科生的時候,啥都不知道,兩眼一抹黑隨便選個導師,最後真的坑的是自己。如果想進高校,絕對要出國讀,國內讀出來也被歧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ireless communication,直博四年級快結束,一篇sci都沒有。

導師只讓投JSAC TWC TCOM,儘力了但是無能為力。

導師突出一個耿直很不好說話,完全沒辦法降低標準。

目前3篇在投,但是已經被血拒8次了。

心理變化按照順序如下[1]:

  • 焦慮
  • 抑鬱
  • 持續性焦慮
  • 徹底放棄
  • 開心

現在感覺已經徹底放棄治療了,天天聽著oor的

完全感覚Dreamer

然後花呆。

[1] PhD 第三年還沒有發 paper 是怎樣一種體驗? 里某匿名用戶,Apr. 2017.


中科大的政策: 直博第8年結束, 考博第6年結束還沒畢業就要被強制清退。


這要是說國內,考的博士5年沒發文章那是有點坑爹了,博士一般3年畢業,5年不畢業的估計都上30了,肯定焦慮。我看上面不少都是美國讀博啊,美國博士發文章挺看方向的,全合成化學那幫孫子畢業能發2篇都是燒高香,哪像搞催化那幫人換個催化劑就能再來一瓶。再說了畢業就發1篇很丟人嗎?無非是學術這條路走不通。學術走不通的人多了去了。從不少博士、學術勸退論壇上都能讀到,找到教職的能有所有博士畢業生的10%就不錯了,更別說美國博士起碼有30-50%讀不下來跑路的。

看上面不少人是海外博士而且無病呻吟,沒讀過美國博士的我給你們科普一下,3年乃至5年發不出文章實在太正常了。第一年上半學期你要忙活選組,除非你是在高中、大學就有跟某個教授聯繫並且做寒暑假的實習,否則這個選組階段基本是跳不過的,這為了給你一個體驗組裡氛圍的機會,這段時間你基本不可能做任何項目,大致也就是跟別人了解一下組裡幹什麼、用什麼儀器、人好不好。第一年還要教書和上課,這些統統加起來第一年除了暑假基本不會有太多時間忙自己的項目。第一年就能發文章的絕對是天選之人。那你說了第二年呢?絕大部分博士第二年還要上課,而且大部分學校由於經費不夠會讓你再教半年到一年書。這些還不算,第二年大部分學校會有一個博士資格考試,讓你把到現在做的項目好好講給你的答辯委員會聽,過不去就滾蛋。由於你剛加入組剛做項目,對項目的了解肯定不多,準備這個報告還是很花時間的。這還不算,大部分學校還有另外一套考試機制,有些大學是昨天晚上給你一篇文獻第二天問你XXX實驗怎麼做,有些則是讓你想新的研究方向。你第二年能發那種正經的文章已經是一覽眾山小了。到了第三年你事也少了,就算你受上天眷顧沒人搶儀器、項目方針對、實驗都出好數據、數據都收齊了,寫文章是個很簡單的事情嗎?不是我看不起各位,在座的能一個月憋出一篇能給導師複議的文章的恐怕都不多。就算你語文能力強導師也同意開始投了,同行評議幾個月的比比皆是,第3年尾能出一篇文章的已經是人上人了。怎麼一個個3年不出文章就開始焦慮的要死,我們這種是不是可以直接自掛東南枝了?

博士其實是個很殘酷的培養過程,智商低的根本不應該混下去,諸位誤打誤撞還留在博士項目里的,力求能混就混、不能混拿碩士滾蛋的態度,尤其是有獎學金拿的務必當個混吃等死的工作,切勿自恃過高和跟同行比對,容易像悲慘的前輩一樣得抑鬱症自殺。


裝作無所謂,但是有多難受只有自己清楚。
當時工作已定,投的文章有消息的都被斃了,導師無條件的支持我可以先答辯,人前總是無所謂的樣子,緊鑼密鼓的籌備盲審,答辯。
然而每一個流程,每一張表格都提醒著自己,你沒有paper,拿不到學位。
大概是一段灰暗而煎熬的日子,好在家人給了很多溫暖,爸爸總是不斷打氣,女友也就是現在的老婆也一直督促我,陪伴我。
畢業後導師收留,又在實驗室多留了幾個月,大小老闆鼎力支持下,paper陸續出了兩篇。
體會和感觸是:熬吧,守得雲開見月明。


整個社會的浮躁之氣就是這麼來的,似乎博士五年發文章已經成了天經地義,沒有發就是怪物?試想如果你是 Andrew Wiles,你的博士課題是證明費馬大定理,五年還沒有成果,在這種浮躁之氣的籠罩之下,你還能堅持到最後嗎?(Andrew Wiles完成這個課題總共用了十多年。)

也許有人會說,作為一個博士研究生,找點容易快速發分章的方向做就好了,問題是,在人生最有創造力的時間段,沒有挑戰最難的問題,這樣真的好嗎?

另外,當一個人的大腦適應了多快好省發文章模式以後,它是否還能回到以前那種憑著好奇心本能去啃硬骨頭模式都很難說。

科學研究,目標是開拓人類的知識範圍,本該是那些最具智慧,最insightful的社會精英去搞的,現在普通大眾也參與進來,好處是多了些人手,人類知識拓展的速度更快了; 壞處是:普通大眾庸俗的價值觀成了評價科研成果和科研能力的主要標準。

而在這種價值觀的作用之下,許多不好的現象也應運而生,比如:

  1. 在科學論文的評審中,對文章的創新點關注不足,挑刺為主,對文章的視覺效果過分關注。
  2. 在許多科學評獎活動中,對論文數量的過分重視。
  3. 對科學研究設置時限,變相鼓勵膚淺和浮躁。比如,很多研究機構設置博士生修業年限,最長為6-7年。試問,時限7年,如果你第4年還沒發出文章來,雖然還有3年時間,但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你還能平心靜氣的搞科研嗎?典型的表現應該是進退兩難,壓力山大,方寸大亂,如坐針氈。在這種模式下,培養博士生就像是在工業生產線上生產產品,在某一時刻投入原料,在下一時刻就要求看到成品。是不是很ridiculous?

價值觀偏離的一個結果是,一部分本該進行科學研究的人變的不適合了,被孤立了。正如數學天才格里戈里-佩雷爾曼所說(佩雷爾曼謎團):

「那些破壞道德標準的人並未被視為異類,而是像我這樣的人被孤立了。」

我們的科技是發達了,但是見識卻似乎漸漸落後於我們的祖先。

試想:孔子,亞里士多德等人在評價自己學生的時候按照文章發表多少來排名嗎?會覺得一個五年還沒發表論文的學生很令人著急嗎?我看不大可能。


這個問題比三年沒發paper的那個還要心酸,其實五年沒發paper的不是很少見,我曾經有兩位師兄,都是美國人,做的成果還可以,大師兄在畢業最後一刻發了一篇,二師兄一篇沒發也畢業走了。其實只要導師不要求,不發也是可以畢業的,當然我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三篇才能畢業。

還有就是,大師兄二師兄雖然文章很少或沒有,但是他們家裡都是知名企業的manager或大學教授,還沒畢業工作就已經定了,所以對他們來說第幾年沒paper都不重要。

我還是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出成果的,就算影響因子低一點也無妨,看著自己的paper簡直比自己兒子還要親


這是我見過「謝邀」兩個字最辛酸的一次


不請自來。

時間有限,簡單列下提綱。等有時間,仔細闡述之。

1. 說話沒有底氣。文章是硬通貨。no paper is nobody。

2. 自己心裡的壓力很大。很多次想退學,甚至想過人生的意義

3. 周遭的言語與眼光。別人有意的嘲諷或者無意的提及。

4. 不願意別人問發了幾篇論文這個問題。

5. 無數次想自己發了paper是什麼情況。

6. 對paper相關話題,比較敏感,甚至小心翼翼。


當然是做好準備讀第六年了

ps:這是我們學校的一個老師


又在黑21世紀錢途專業以及過柱子專業。。。沒見那誰都去普林斯頓了嗎!還在黑!


唉,我第五年剛結束,開始第六年了,目前實驗還沒做完,鬼知道結果會會怎樣。

其實我有一篇是可以寫寫投掉的,但我老闆做事很慢,還要排著隊,一個一個來。她的心理應該是:早早地讓你達到畢業要求了,你還能好好乾活嘛?

實驗能不能有好的結果,根本不是自己能決定的,所以常常有很無力的感覺。國內多是老闆給課題,所以如果你接到一個爛課題,那簡直比吃了蒼蠅還難受,這幾年大概沒好日子過了。

延期就延期吧,盡人事聽天命,焦慮有個毛用,也解決不了問題,只會多掉些頭髮……


這個問題太刺激了
我怕心臟受不了


男朋友說,他可能五年之後會面臨這個情況,他現在做的方向沒什麼人做,他們導師也比較嚴格,9月連博現在就過得很艱難的樣子···希望他好運吧···


謝邀。

怎麼會有如此惡毒的邀請?

PhD負一年,五年後絕不想回答這個問題,那樣恐怕是要讀第六年、第七年嘍。


哎 發現個可以吐苦水的問題 我就不請自來一下

我現在博士後期第三年=國內直播博5剛結束,倒不是一篇paper也沒有,但是不夠學位,剛進入延長第一年。我們老闆堅持要求兩篇Journal,在這個大部分學校的CS專業都只要會議的時代,所以第一年發了個國際水會以後就不斷和期刊作鬥爭,其中誤入predatory journal一次,被拒2次。要知道,journal審稿輪數多,耗時長,最後被拒簡直酸爽,一年就沒了。這麼一下來,不知不覺就到頭了。前面題主說的被拒的還沒發出去,被引用的還被會議收了的事我也有。不過在journal和conference一起投的日子裡也感受到了兩者的區別,也理解了老闆為什麼在幾乎整個學界業界普遍認為CS的journal不重要的時候要求journal——review的質量確實普遍比conference高很多,很嚴密,能學到很多東西(除了那個predatory journal)。

不過會議上面面對面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我的老闆似乎不太看重這點(日本人嘛……)

獎學金到今年也沒了,看家裡能支持多久,不過想了想最重要的還是研究個爽自己沒有遺憾,等拿到學位了再看看有沒有什麼經驗回來補充。

看到隔壁第三年還沒有發paper的問題里甚至有發了EMNLP覺得不算頂會的學神,驚呆了。仔細一看是劉知遠老師……哦,大牛對自己的要求就是不一樣。

肄業當然是不幹的,還沒研究爽。


推薦閱讀:

2017 年哪些論文讓你深受啟發?
經濟學和社會學研究社會問題的角度有何不同?
如何解讀這篇《五道口技校作死笑話集》推送?
博士生壓力太大怎麼調節?
老公出軌,孩子還不到2歲,我應該為了孩子忍受下去,還是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

TAG:化學 | 抑鬱症 | 博士 | 生物勸退 | 材料勸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