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會給中國帶來哪些影響?

最新消息:已脫歐成功。


為戰忽局正名。


挑戰也是機遇(正經臉)
別打我。

英國脫歐要和川普當道結合在一起看。這是整個西方世界大右轉的潮流將至。
單邊主義,去全球化,隨便叫什麼。總之西方世界築起更高的貿易壁壘,在未來將是大概率事件。
中國,毫無疑問將在這個壁壘的外側。
未來,與中西貿易關係密切的行業,都將面臨不同程度的危機,這不是單單一個英國脫歐導致的,那只是個信號而已。
是為挑戰。

然而,中國並不是被排擠在貿易壁壘之外的唯一國家。
貿易壁壘也意味著對外貿易的收縮,那麼西方國家讓出來的大量貿易空間,那些他們當做負面資產拋棄掉的貿易夥伴,由誰來接盤?
如果某國有足夠的資金、足夠龐大的生產力、足夠強的順差能力,那麼它就有機會將這些西方玩不轉的領域變廢為寶。
那些被「不帶玩」的孩子,終究要產生一個新的孩子王。
是為機遇。

原本以為,人民幣(欠發達國家)國際化和一帶一路,都是狗口奪屎的險著。
沒想到啊沒想到。


日元匯率將一發不可收拾,赴日旅遊和日本代購的冬天就到了,如果日央行不及時採取有效行動,「安倍經濟學」可能也要破產,恐怕首相的位子也坐不久了。
因為秋葉原深度游和塑料小人的關係,最近一直在關注日元匯率,眼睜睜地看著它突破5.8,5.9,6.0,直到現在的6.3。
近期的分析認為,日元大漲與英國脫歐派一度取得優勢,人們對歐元的信用預期降低,大量買入作為另一國際貨幣的日元避險有關;而這周日元顯示出的企穩趨向,也跟英國脫歐預期降低有關。
如果英國脫歐成功,將是對歐洲一體化的重大打擊,歐元的信譽也會隨之降至冰點,那麼,日元匯率攀升到日本旅遊服務業和出口貿易維持不下去的地步將不再是危言聳聽。
全球化時代,發生這種大事,誰也跑不掉,為了我的塑料小人,約翰牛你可要挺住啊TAT
.........................6.24更新分割線.......................
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日元在一上午的時間從1:16.1左右漲到逼近1:15,我彷彿聽到了代購和旅行社的哀嚎。


「2016年6月24日,英國公投宣布脫歐,點燃了日後歐盟解體的導火索。」
「同學們注意了!一定要記住這一天!高考考點!!這是一道送分題!!!」


美國在孤立,英國在分離,日本印錢幣,綠教木馬計,在這混亂的世界裡,唯有中國共產黨的聲音十分清晰,那就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致命的自負:關於英國退歐,萬一你們都錯了呢?

作者為一線交易者: @NE0Matrix 於英國退歐前一天首發於微信號:撲克投資家(puoketrader)

明日中午,整個歐盟將迎來自誕生以來最大的一個挑戰,那就是英國在歐盟的去留。

對於英國退歐,絕大部分人仍然把它當成一場鬧劇,尤其是在留歐派議員Cox被兩顆子彈刺殺倒在血泊中之後,絕大部分人都覺得英國退出歐盟的幾率已經無限接近於零。但是,當我們去看整個人類的歷史,它的弔詭之處就在於,很多改變歷史進程的事件,往往是跟絕大多數人預想的方向相反。


道理很簡單,如果我們能預料到一件事情的嚴重性,那我們會在它發生之前已經阻止它,這實際上就把這件可能改變歷史的事件扼殺在搖籃中,那麼,只好是那些我們不重視的事情,我們忽視卻又實際上非常重要的事件,成為每一次改變人類歷史跳躍方向的推動力。


關於論證英國如何不可能退歐的文章已經汗牛充棟,我亦無意為其中再添一份沒有意義的拷貝。縱觀金融市場數百年歷程,超額利潤從來都不會來自於眾人都達成的看法,英國真正退出歐盟的可能性雖然在很多人看來很小,但對那些可能性小卻一旦發生會帶來巨大影響的事情押注,不應該是一個很好的習慣么?


至少在我看來,有幾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是值得去思考的:


人血饅頭已干


這些天推動英國退歐方向從退歐派領先到留歐派領先的標誌性事件莫過於議員Cox的遇刺事件,甚至很多人把Cox身上的兩顆子彈比喻成當年把陳水扁推上台灣領導人的那兩顆子彈。

像嗎?確實很像。


拋開政治正確,我們應該正視的事實是,很多時候,廣大人民群眾並沒有像書上告訴我們那樣主導了歷史,恰恰相反,絕大多數的普通人會有貪婪,會有恐懼,會因為貪婪而奮不顧身,會因為恐懼而搖擺不定,這也意味著,人的意識和對某件事的看法是可以被影響,被操縱的。


只要把群體短時間置身於不停歇的大量外界信息轟炸之下,絕大多數人會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除非等過一陣他們緩過來有時間去反思的時候,才會恍然大悟自己上當了。如果說Cox的遇刺跟陳水扁當年被槍擊進行類比有什麼不妥的話,在我看來,那就是槍手對Cox的襲擊時間選得過早。

一次完美的襲擊,應該選在離公投無限接近的時間,那樣才能讓公眾在完全來不及反應的情況下,被突發的爆炸性新聞影響從而失去判斷能力。絕大部分人就不會理性地思考退出或者不退出的原因,他們只能動用感性的一面和對於死者羞愧的一面投下留歐的那一票。


而現在,誰TM還在乎那個死去的議員嗎?你在新聞上已經看不到任何關於她的後續消息,在這個信息流轉速度已經無比快的世界,已經有無數的事替代和吸引了眾人的關注,信息流的旋風已經把Cox的人血饅頭風乾得一點血腥味都沒有,只剩那麼一個黑白的背影。


當人們有足夠的時間冷靜下來的時候,他們就可以計算整個退留的得失。熙熙攘攘,皆為利來,皆為利往。人在做決策的時候,無非是一個趨利避害的生物,如何尋求對於自己利益能最大化的事情,才是他們考慮的重點。


英國加入歐盟的時間也不短了,就像兩個在一起的人,時間一久,當初帶來的紅利和新鮮感可能已經逐步退化,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結婚之後才發現,談戀愛時看起來多麼完美的對方竟然會有那麼多缺點。人是一種什麼動物?人就是一種在得不到之前渴望與得到之後厭倦之間搖擺的動物。


當一樣東西因為時間的流逝而鈍化的時候,人們就會想起對立面的好。


退歐,是英國唯一的出路


不單是普通的民眾,我覺得站在英國的管理層角度而言,這同樣不是一件兒戲的事。如果你去過英國的前殖民地跟法國或者葡萄牙,西班牙的前殖民地,你就會發現英國人當年強大不是沒有理由的。把一個國家比作一家公司的話,英國的管理層無疑有著優秀的傳統和傑出的公司文化。


同時,對於外部環境變化的捕捉,英國的政治家這麼多年來一直的記錄都不錯。我相信他們對於整個歐洲正在發生的趨勢,也一定不會那麼神經大條地忽略掉,除非巴黎和布魯塞爾的槍聲與爆炸聲還不能驚醒他們。

要知道,普通人考慮的是自己身邊那些蠅頭小利,但是作為一個國家的管理層,面對重大的歷史事件,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和立足點都必然立足於本民族在數年甚至數十年內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在可預見的將來,歐洲大陸已經不復當年的繁榮與安寧。

停滯的社會,過高的福利,伊斯蘭社群的崛起,都會逐步撕裂掉整個老歐洲。對於英國的國家利益而言,只有儘快撇清跟整個歐洲大陸的聯繫,才會在以後的歲月里,最大可能地避免受到一個動蕩的歐洲的影響,同時更好地保留自己在政治和外交方面的靈活性。


英國離開歐洲,失去的只有枷鎖,而留在歐洲,只會被一個註定要衰落的政治實體拖進去無底的深淵。


當然,作為英國的首相,公然宣稱脫離歐盟是一種政治不正確,不管私底下是何種立場,在公開場合,他都只能有一個選擇。但是難道你們沒有留意,我們可敬的卡相併沒有像當年蘇格蘭要脫離英國的那場公投那樣,紅著眼眶要求你們留下來么?


英國,不會是第一個特例


英國的退歐並不是一起孤立的事件。任何政治嗅覺足夠敏銳的人,都能捕捉得到,整個歐洲大陸的風向,正在變化。法國的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已經在法國多個選區攻城掠地,而在義大利的羅馬,右翼政黨「五星黨」剛剛贏得了市長的選舉,更不要說甚至遠在美洲大陸的特朗普,一路勢破如竹。

如果說這些人都有什麼共同特點,那就是他們都站到了多年來政治正確的對立面,他們不再追求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之後那種全球大同的根本不切實際的夢想。


在我個人看來,往後的數年,對於全球化不滿的大眾會用選票把他們一個又一個推上權力的寶座。

那時,歐盟作為一個脆弱的政治實體,一定會分崩離析。這個實體的地基本質上基於一種理想化的設計,基於一個飄渺而不切實際的大同理想。儘管我對歐洲這麼多年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很讚賞,但遺憾的是,凡是由人設計出來的系統,那就一會有缺陷,隨著時間的推移,缺陷一定會慢慢表現出來,因為我們的大腦,本質上不是一個完美的程序,它充斥著各種盲點和漏洞,哈耶克稱之為理性的邊界。


過於高估我們人類自身的理性,是一種致命的自負。

即使這次英國沒有退歐,那麼,在整個歐洲政治風向全面轉向的大前提下,它早晚也有一天會退出的,無非是時間問題而已。如果它不開這個頭,那麼很有可能別的歐洲國家一樣會有退出的衝動。


可能的影響


在我個人看來,對於英鎊而言,不管明天結果如何,至少它現在的價格已經把留歐給Price in了,如果明天英國留下,那就小跌,如果脫歐,那就是大跌,連帶著歐元都會大跌,但長期來看,當英國退歐的好處慢慢顯現,這次退歐事件導致的大跌會成為它很好的一個買入點。


但是如果真的退歐,那麼,英鎊如何,其實真的不太重要了。


因為我們在接下來數年可能要面對的,是整個歐盟的支離破碎和歐洲價值觀的崩壞。

在這個歷史進程面前,小小的英鎊,根本無足掛齒……


英國脫歐對世界格局的影響非常深遠,而且事發突然,從民調和輿論上來看,之前留歐的聲音佔了上風,所以全世界都對留歐比較樂觀的情況下,突然出現這樣的結果,整個世界都措手不及。
對世界的影響從英國這一個點出發,分成幾條線對世界各國和主要經濟體形成了一種輻射式的影響。所以我們捋著這些線來看對中國的各種影響。
英國線——跳出平台的投機者

英國歷史上曾經奉行「歐陸制衡」政策,就是利用自己身為島國,和歐洲大陸若即若離的狀態來制衡歐洲大陸各強國,保證歐洲大陸國家之間的均勢,謀求歐洲大陸國家中的任何一家都不能獨大,以此來保證自己在歐洲的地位和話語權。因此英國無論是精英政客還是普通百姓,內心多少都受這種「光榮孤立」思維的影響。歐盟成立和歐洲貨幣一體化進程中,英國也多次玩弄類似的手段,最直觀的結果就是,歐盟核心成員國中唯一一個保留了自家主權貨幣的國家。
同時。歷史上,英國和義大利就曾經主動脫離歐洲經濟共同體的歐洲貨幣體系(EMS),也就是索羅斯的那次做空英鎊而一戰揚言機會的由來。
因此英國脫歐不完全一時興起,而是有過權衡和考慮的。之前的原因是歐盟內發展影響不均衡,希臘,西班牙和義大利的經濟衰退目前還看不到徹底結束的跡象,歐盟內拖後腿的國家影響了英國的利益。但是好在德國和法國經濟狀況尚可,英國也就忍了。但是近來的德國難民問題,和法國的恐怖事件讓英國對歐盟進一步喪失信心。因此在英國國內,尤其是民間脫歐的呼聲快速放大。但是實際上對英國最有利的狀態並不是直接脫歐,而是在始終在去留問題上做文章,迫使歐盟主要成員國對難民和邊境問題,以及歐盟其它事務上對英國的訴求給予一定的傾斜。
以首相卡梅倫為首的政策制定者,從根本上講是支持留歐的。但是這次公投是在2015年競選期間確定下來的,因為彼時已經出現了留歐和脫歐的爭議,保守黨在競選中沒能佔據絕對上風,為同時討好兩個陣營,爭取更廣泛的支持,在競選綱領中加入了啟動公投這一承諾,同時爭取兩個陣營民眾的支持。在公投開始之前,執政黨已經借去留問題在和歐盟的博弈中取了不少有利於英國的成果。因此執政黨對留歐相對比較樂觀,因此在今年著手兌現承諾啟動公投。但是沒想到今年的難民問題和恐怖襲擊事件,導致脫歐意願直線上升。但是公投啟動已經是覆水難收,不得不按時啟動。

英國脫歐最直接的影響體現在經濟上,尤其是今天的英鎊慘烈下跌。英鎊下跌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英國脫離歐盟後,英國和歐盟之間的貿易和經濟合作需要重新訂立規則,而不是延續歐盟的準則。這是對英國經濟最為直接的影響,因為面對英國脫歐可能導致的一系列後果,歐盟必須對脫歐國家採取一定的懲罰和限制性政策,以阻止和打壓其它有脫歐意願的國家效仿英國。一方面是英鎊失去了歐盟這顆大樹的支撐和信譽背書。
要英鎊匯率重新穩定,保持英國經濟不因為脫歐而出現大幅度倒退,英國必須證明其有能力消化這兩方面造成的負面影響,第一方面英國脫離歐盟之後,確實甩掉了歐陸落後國家帶來的負擔,但是也失去了歐盟統一市場的便利,還要面臨歐盟的懲處性和打擊性政策。因此英國有可能再次動用制衡之道,對歐盟核心成員國的政策取向上進行分化。拉攏有疑歐傾向的法國,來制衡對歐洲一體化進程較為堅定的德國。第二方面英國需要新的貿易夥伴和盟友來取代歐盟對其經濟的支撐效果。這個盟友的人選有三個,美國,中國和印度。

美國和英國的關係不需要多說,都是泛盎格魯——撒克遜為主導的國家,即便歷史上相愛相殺,畢竟血濃於水。聯繫和交往緊密。英國對原來的英聯邦國家,也會積極主動示好,加強經濟和外交上的聯繫。

中國和英國的關係是最有看點的,脫歐之後英國需要有增長動力和韌性的經濟體成為其夥伴,而中國是新興市場國家中,韌性最強也最有意願擴張自身影響力的國家,自然成為英國的關鍵人選。而中國能在英國得到的好處,最關鍵的就是人民幣國際化和中國金融體系國際化。在全世界,只有兩個公認的金融中心,美國華爾街和倫敦金融城,雖然倫敦金融城的地位不及華爾街,但是美國畢竟視中國為潛在競爭對手,加上冷戰思維的延續,幾乎沒有可能性給中國提供這方面的機會。因此倫敦是中國的主要且唯一突破口,之前中國在倫敦建立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上了一批人民幣資產,加上中英在經濟領域的深度合作,亞投行問題上英國對中國的曖昧態度。都是英國在對歐盟失望和疑慮態度之後的戰略性選擇。因此,英國脫歐之後,和中國之間的互動會只增不減。唯一可惜的是,英國脫歐之後,倫敦的金融中心地位隨之受了比較嚴重的影響,導致中國被迫要在歐洲大陸進行一些新的布局,比如說法蘭克福等,來修補單純借道倫敦使得人民幣向歐洲滲透效果的折扣。

英國和印度也是另外一對歡喜冤家,雖然國內大多數人喜歡調侃阿三,但是印度畢竟有人口優勢和市場潛力,關鍵是印度是世界主要經濟體里年輕人比例最高的國家,在全球老齡化的大背景下。印度的年輕人比例給了這個國家很多可能性。因為歷史淵源,英國也會積極拉攏印度進行更多的經貿合作,以對沖脫歐的不利後果。

所以英國今後的外交和經濟戰略重心將從歐洲轉向亞洲。而且英國和中印將是戰略合作夥伴,而不是歐盟那種綁定關係。假設中印發展不暢,英國只是承受投機失敗的成本,而不是直接像在歐盟里那樣被嚴重脫後腿。同時和亞洲的互動,有可能成為英國在為期兩年脫歐談判和規則重新制定過程中的重要籌碼。

獨立公投——因為歐盟的去留問題,蘇格蘭有可能重啟在英國去留問題上的公投,為了不撕裂不列顛,英國必須在外交政策上,積極活躍起來,增加讓蘇格蘭留下的意願。同時投票結果接近五五開,說明脫歐在英國國內也不是普遍共識,無論卡梅倫離任之後誰來接手,重塑英國內部的思想統一都是重頭戲。

因此,今後英國外交部將繁忙起來,一方面要制衡歐陸強國,爭取在脫歐談判中把對英國的損害降到最低點,保證自己在歐洲的話語權。一方面英國需要更積極的爭取亞洲,綁定中國這棵大樹和提攜印度這個有點不確定性的潛力股。因此英國在這次事件之後,外交政策會轉向間於齊楚的投機者。賭一把亞洲將是未來50年世界經濟的主引擎。

歐盟線——各自突圍的燃燒平台

歐盟國家一條斜線切兩半,一邊是尚有一戰之力的西北歐,一邊是深陷泥潭的東南歐。

英國脫歐對於內部矛盾已經十分明顯的歐盟只是衝擊的開端,除了經濟水平差異之外,歐盟內部很多國家都是傳統的「疑歐」派,典型的就是荷蘭,法國,匈牙利以及義大利。所以公投結果公布之後。荷蘭和法國的政客已經在呼籲本國也加入公投去留問題的行列。而較為堅持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德國也會因此和歐盟內「疑歐」傾向嚴重的各國產生新的分歧。

而英國即便公投脫歐,但是歐洲一體化進程搞了這麼多年,在經濟和外交等各方面都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關係,處理英國脫歐之後的相關事宜的分寸非常難以拿捏。「疑歐」和荷蘭和法國可能傾向較為保守的懲處政策,為日後自己的政策選擇留點退路。而較為堅定的德國可能會和一些歐盟中勢力偏弱的國家主張較為嚴肅的處理的方式,以震懾其它有搖擺情緒的國家。英國為了自身的利益也會伺機擴大這種爭議和裂痕,這些都會加劇歐盟內部的動蕩。

一旦歐盟內部從「共渡難關」的協助傾向全面轉向為「誰先從衰退的坑裡爬出來,誰就擁有更多的主動性和話語權」的競爭傾向的話。新的矛盾就會隨之產生,經濟實力較強的國家會分散突圍。而2004年進入歐盟的一些東歐國家,和深陷經濟泥潭的南歐國家會成為被甩掉的包袱。

因為中國目前還保有較強的海外投資能力和經濟發展潛力,那麼歐陸強國會為了提高自身話語權而有可能會互相搶奪與中國合作的機會,而地緣上接近中國的東歐,被甩包袱之後,有可能選擇抓住一帶一路的橄欖枝自救,因此如果歐盟持續分化的話,中國有一定的機會可以在歐洲針對各國不同國情進行影響力滲透。

雖然對歐盟危機對中國的長線發展有一定的機會,不過眼下中國畢竟是收益全球經濟一體化最多的國家之一,歐盟的危機會破壞歐洲統一市場,同時導致孤立主義和保守情緒升溫,貿易壁壘的重設。這些在中期都會大幅抬高中國和歐洲貿易的摩擦成本,同時原本以英國為橋樑向歐洲擴張影響力的路徑多了很多不確定的變數。外交和經濟合作方面,主攻方向也會被迫調整,原本是擒賊先擒王,談妥和歐盟核心國之後,就可以順勢切入整個歐洲。而將來有可能因為歐盟的分化而需要增加各個擊破的時間成本和維護成本。而且以歐洲目前的狀態來看,孤立和保守的右派的影響力在追趕標榜政治正確和開放性包容性的左派,其對中國意識形態的警惕和對中國勢力向歐洲滲透的抵觸也會升溫。

總之,歐盟分歧加大之後,面對水混了的歐洲,中國的擴散影響力的機會點增多。但是難度也相應增強。

補充一下,很多小夥伴質疑一件事,就是歐盟出現危機之後。是否會導致提高對中國的貿易壁壘和增加對中國的抵制。這個情況是這樣的,貿易壁壘和經濟抵制一定會有,但是有一個關鍵的區別,那就是強國搶合作,弱國搞壁壘。因為英法德這三家歐盟核心成員國和其它發展勢頭還不錯的歐盟強國,都是受益於全球一體化進程的。而且對中國的市場有較大的依賴,同時自身的產業基本都是去低端,保高端的路線。英國的金融和服務業,德國的高端裝備製造等等都離不開中國的中低端產品和基礎工業品的供應。所以和中國合作是他們繼續做大做強和基礎之一,而那麼反對中國和歐盟合作,阻撓中歐貿易的國家,基本都是歐盟弱國,比如東歐和南歐,典型的西班牙和義大利等,原因是因為他們沒有高端產品能向中國輸出,同時中國的低成本產品積壓了他們的出口和就業。而中國對歐盟合作的主要對象也不是這些國家,還是圍繞歐盟強國展開的。
加上歐元貶值之後,歐盟弱國的資產會更加便宜,中國會在歐洲進行針對性區別對待。政府和民營資本對爭取和歐盟強國進一步的深度合作。同時鼓勵民營資本到歐盟弱國去收購貶值之後的優質資產。而右派勢力在歐盟弱國也不會長久,選民要的是經濟增長和就業,右派的閉關鎖國不可能帶來持續的經濟增長和就業景氣度。所以歐盟泛右思潮不會太長久。而中間這個強弱國之間分化,剛好是一個切入機會。


美國線——政策重心全面調整

歐盟出現分化之後,美國在歐洲的外交布局會承受很大的壓力。尤其在英國與中國關係近期進入所謂的「黃金時代」,中德互訪頻繁,中國推動一帶一路向歐洲滲透,同時歐洲難民問題又是美國這個世界警察捅的大簍子。這種的大背景下,美國的外交政策重心也會被迫調整,打擊極端恐怖主義,重新樹立世界警察地位和形象,爭取和維護歐洲傳統盟友關係防止中國藉機再歐洲擴散影響力等將躍升為美國的主要外交任務。

另外英國脫歐會刺激美國國內孤立主義和民族主義情緒,川普的孤立主義和反政治正確言論意外的受歡迎,導致因此無論大選結局如何,美國政府都會根據國內的民眾情緒在政策上做出調整。美國的政治重心將大幅轉回國內和歐洲,因此「重返亞太2.0」版可能不會出現,在亞太事務上,美國可能被迫做出適當的妥協和退讓。抽出精力處理國內矛盾和歐洲問題,這樣中國有機會在亞洲複製「門羅主義」,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強硬態度也表明中國在亞太問題上不太打算妥協。

日本線——亞細亞的孤兒

英國脫歐之後,全世界躺槍最嚴重的莫過於日本。資金出於避險和分散配置需求,大量換購英鎊和歐元之外的國際化貨幣,從而推高了日元匯率。而日本的貨幣政策和利率政策調節工具幾乎沒有什麼操作空間了,難以平抑匯率快速的變動。因此日本的經濟困局有可能遭遇雪上加霜,對歐美出口還好一些,畢竟美元也因脫歐事件升值,但是對匯率不升反降的中國來說,日本對中國出口以及旅遊業都會受匯率上升的負面影響。會削弱本就缺乏新經濟引擎的日本在中日韓三國自貿問題上的話語權,為擺脫經濟困局,有可能在中日韓自貿上做出較大讓步,先保住對中韓的貿易規模。

日本在東亞的地位會被進一步削弱,尤其在韓國和中國互動頻繁,爭奪原屬於日本在東亞經濟地位的情況下,如果美國再因為要在歐洲和中國進行外交和話語權爭奪,重返亞太政策放鬆的話。中國有可能在亞洲融合問題上進一步壓制日本。

想想當年日本一心脫亞入歐的外交戰略,現在歐洲都自身難保了,真是悲涼的緊!
(雖然日本早就不早提起脫亞入歐,但是多年的政策取向單一,忽視亞洲發展潛力,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中獨善其身不管別國死活的行為都導致日本在亞洲的話語權很難得到提升和認可。而近些年世界的經濟引擎卻轉到亞洲。)


中國線——邊緣人到對弈者

英國脫歐之後,中國會受到一些中期的負面衝擊,
因為英鎊和歐元之外的國際性貨幣都出現升值,而人民幣因為不是國際性貨幣而暫時出現被動性貶值。另外和歐洲貿易的摩擦成本可能加大,人民幣國際化布局受到一定程度影響。中國一直以來是全球一體化的主要收益國,一旦全球一體化進程出現搖擺,對中國的外貿會有較大的影響,尤其歐盟作為一個整體之前一直是中國重要的貿易合作夥伴。

但是這種情況可能不會維持太久,因為資金有可能不滿足僅持有國際性貨幣進行避險,有可能需要進一步的資產分散配置。而新興市場國家中,只有中國的體量和經濟韌性有可能成為這部分資金的標的。所以有可能有部分資金通過官方和非官方渠道進入中國,而且脫歐前後,美國股市和歐洲主要經濟體的股市指數都處於相對高位,而A股市場的估值水平即使現在不是低位,也只是半山腰而已。這些資金的避險和分散配置需求都會重新平衡人民幣匯率,同時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和中國金融市場國際化的進程。

除了中期的經濟利益之外,對於中國最積極的影響就是歐美在中國亞太問題上的被動放鬆,一旦中國藉機完成對亞太的融合,而亞洲又是目前世界上經濟最有潛力的地區(非洲不用說了,歐洲自顧不暇,南美政治搖擺都快自己撕裂經濟發展前景了)。

英國脫歐之後,造成的歐洲國家競爭加劇,使得中國之前擴大外交和經濟的兩條路線中的西進路線出現重大轉機,(中國兩條路線,西進路線——陸上絲綢之路,經中亞奔歐洲,東出路上——海上絲綢之路,中日韓,東南亞,北非)美國之前認為歐洲是傳統盟友,加上中國和歐洲之間緩衝地帶的各國傾向歐洲多於傾向中國,因此在中國西進路線上沒做太多防禦。
戰略重點是重返亞太,堵中國的東出之路。但是現在一來,歐洲局勢動蕩,西部緩衝地帶小國開始傾向中國的話,美國就需要雙管齊下,但是總有輕重之分,不可能兩路都堵得滴水不漏。之後美國將是兩線作戰——堵西,中國走東,反之亦然。中國東進西出兩線上就總會有一條路壓力相對較小,容易突破。
在歐美普通陷入孤立主義,自顧不暇的情況下,對於尚有能力外出拉兄弟一把的國家來說,都是提升話語權的一個機會,不僅是中國,印度也相應收益,甚至俄羅斯面對歐盟和北約東擴帶來的壓力也會相應減小。

合理的利用這一機會,未來中國在世界的地位和話語權有可能得到質的飛躍。

有評論說這個分析過於樂觀,實際上這只是可能性分析,美日不會坐視中國藉機大幅擴張影響力,歐洲的保守和孤立主義抬頭,也對中國向歐洲滲透影響力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影響。加上中國自身內部也處於經濟轉型期。機會點雖然增加,但是操作難度也隨之提升。這些也都是不容迴避的客觀事實。好在中國政府近年對國際形勢的嗅覺還不錯,去年積極在亞太和美國博弈對壘,拉攏韓國和俄羅斯,對東南亞各國邊拉邊打。今天上半年有積極和歐洲各國互動,在英國公投前夜,出訪了東歐各國,再度拋出一帶一路的橄欖枝。暫時沒有犯下當年日本傲嬌的錯誤,總之還是希望我大天朝能及時消化負面衝擊,及早騰出手來藉機擴散影響力。中國版馬歇爾計劃不奢望,但是至少有可能完成中國版「門羅主義」也是好的。


中國……改教科書啊!幸好這高考已經結束啦,不然考政治的時候孩子還不要精神分裂。

下面歷史書和政治書裡面估計會把「對外盡量用同一個聲音講話」去掉了吧。
我在上中學的時候看到這個的時候已經感覺不對了,現在歐盟已經撕開一個口子的情況下,再不改教材,想必是不行的了。


是時候發這張圖了:


據BBC報道,英國是除義大利之外,中國投資者在歐洲最熱衷的投資目的地。部分由於歷史的原因,英國一直是中國乃至亞洲資本進入歐洲市場的一條便捷通道。許多中國公司都把相對自由的英國市場作為前往歐洲大陸的跳板,而歐洲市場的監管要嚴格很多。顯而易見的是,一旦英國脫離歐盟,這一跳板對於中國資本來說就不復存在了,英國還能吸收多少來自亞洲的資本也會成為未知數。


當然,中國的資本依然可以在脫歐的局面下找到周旋的餘地。從短期看,英國脫歐對英國和歐洲大陸經濟的負面效應必然會影響到中國投資者的利益,但長期來看,英國與歐盟的「緣盡」而產生的壁壘,也必定要求它們加強與其他國家的經濟聯繫。所以無論脫歐與否,中國都不會是輸家。


更詳細的分析,敬請關注我們的公眾號--科技蜘蛛,和同名知乎專欄。科技蜘蛛 - 知乎專欄


新一輪畢不了業系列……

研究自然科學都可能趕上定律被顛覆,你們這些搞社科的,一定要慎重啊

希望只是段子吧


英國脫歐公投像海嘯一般衝擊著全球金融市場,引起連環震蕩。其實這件事的衝擊,對英國、對歐洲或許都是黑天鵝,但是對中國,卻絕對是大好事一件。
英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政策就是「大陸均衡、光榮孤立」,打一派,拉一派,手段純熟得很。簡單來說,就是大陸之外的英國,為了獲得相對較強的影響力,必須對歐洲實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法國拿破崙時代崛起了,那就拉攏西班牙和俄羅斯去打擊法國,後來沙俄崛起了,又拉攏法國、普魯士去打沙俄,等到二戰時德國強大了,又聯合法國、蘇聯去對抗。
這就是老大遵循的原則:永遠是聯合老三、老四來打壓老二。

今天的英國,早已不是歐洲的老大了,更加不是全球的老大。
歐洲的分裂,最受益的必然是中美這兩個隔岸觀火的「G2」老大,尤其是中國。怎麼講呢?
第一,歐洲資產貶值,正是收購的大好時機。
近年來,中國產業謀求升級,其中一個捷徑就是收購海外的高端技術資產。但在美國那邊,由於安全的疑慮,連連碰壁,而在歐洲這邊,就好辦多了。比如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和倍耐力,三一收購普茨邁斯特,騰訊收購supercell、復星收購地中海俱樂部等等,基本上都沒什麼障礙。
為什麼會有這種差別呢?關鍵就是歐洲的分裂。因為你不賣,中國企業跟你的競爭對手結盟了,你只會死的更慘。於是一旦有中國企業發來收購邀約,歐洲企業的積極性都會很高。
可是問題就在於:歐債危機過後,這兩年的歐洲資產已經漲了不少,價格已經顯得有點貴了。剛好這麼一個時點,英國脫歐,英鎊和歐元都成了風險資產,大幅貶值。這不正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么?

第二,英國自外於歐洲,必然需要抱緊中美這兩條大腿。
今天的英國,是一個高度依賴於服務業的經濟體,貿易外向度非常高。比如金融業、廣告業、晶元設計業等等,都是全球數一數二的,他們不可能自立於全球市場之外。既然和歐洲鬧掰了,在歐洲大陸失去競爭力就是必然的了,那麼就勢必需要在其他地方更加的努力。
下一步,加強和美國的結盟是必然的,而中國這個大市場同樣也不能放過。可以想像,接下來,英國一定會加速鬆綁與中國的貿易限制,期望在這個遙遠的國度挽回一點損失。

第三,歐洲曾經是反華大本營,他們的分裂,對中國好處多多。
歐洲不是鐵板一塊,在目前的歐盟內部,主張與中國合作的,主要是西北歐國家,比如英國、德國、荷蘭等,反對與中國合作的,主要是南歐和東歐國家。
最近的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投票,就主要是南歐國家在反對,比如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這並不奇怪,在過去的十年,比如奧運聖火被搶事件,鬧得最大的就是法國,燒鞋抗議中國製造事件,最有名的就在西班牙。一般來說,發達國家中產業相對低端的地區,更容易受到中國崛起的衝擊,敵視中國的意識也會相對強化。
近年來,歐洲的東擴,使得波蘭、捷克等一大批東歐弱國加入,他們的自我保護心理更加濃重,比如反對鬆綁對華武器禁運的,叫的最響亮的就是他們。一個成員國越來越多,並且弱國更多的歐盟,對中國來說,不是一件好事情。

第四,還記得911事件嗎?
十幾年前的那一次黑天鵝,同樣對全球金融市場帶來了嚴重衝擊。但是短暫的衝擊過後,帶給中國的好處,你一定記得。
那時小布希剛上任,意氣風發,在全球掃描了一番,將工作重心放在對老二中國的打壓上,南海軍機碰撞搞的老江心力交瘁。可是911之後,一切都變了,中東重新成為美國的外交政策重心,中國反而成了需要拉攏的盟友,這簡直就是天賜的崛起機遇期啊。
今天的英國脫歐,很可能是又一次的輪迴。全球和平,老大自然就會找老二的茬,而作為美國後院的歐洲動蕩不寧,放在老二身上的心思必然就要大大減少。
這樣天賜的機遇期,不多了。

第五,英鎊貶值,接下來將會是英國旅遊的好季節。
據說英鎊創下了30多年來的最大跌幅,好吧,我已經訂了去倫敦的機票了,你們呢?


歐盟報告成絕唱 人間再無彭定康


更新:

快訊:【蘇格蘭將舉行退英公投】蘇格蘭首席部長Nicola Sturgeon表示,英國投票決定退出歐盟,她將舉行一次新的公投來決定蘇格蘭是否退出英國——退出後,蘇格蘭將以獨立國家的身份重新加入歐盟。
快訊:荷蘭議員Geert Wilders再次承諾荷蘭會在英國之後舉行脫歐公投。(華爾街日報)

原答案:

虛偽也好,政治正確也罷,冷戰結束後建立起的普世價值觀正在崩塌。
政治正確再也掩蓋不住每個民族對自身利益的追求。


從基地到伊斯蘭國,伊斯蘭世界的反抗越來越極端,越來越慘烈。
一直試圖主導世界秩序的美國收回自己的蘿蔔和大棒。美國夢消失,Trump登上歷史舞台幾乎已無可避免。
老蘇聯開始內戰,中國年輕人這兩年反綠反黑的聲音越來越大,歐洲早已分崩離析。

之前每一次人類時代進步的時候,中國都因為內亂,或者是積貧積弱錯過了。
但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風風雨雨這麼些年,也該是時候了。

英國脫歐只是個開始,一個嶄新的時代即將來臨。中國勢必在這個新秩序里扮演重要的角色。
至於那是大洪水還是聖光,現在誰也說不準。


1、歐洲議會拒絕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如果英國退歐,英國就不用遵守歐盟的決議,會靈活的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將擴大和中國的貿易往來,對中國有利,對英國有利。

2、英國一旦退歐,西方國家,美國、日本、歐洲,尤其是歐洲將向市場注入前所未有的流動性,將極度寬鬆貨幣,避免發生危機。

3、中國應當抓住西方國家這次大寬鬆的機會,乘機逐漸回收流動性,提前上岸,讓中國房地產等泡沫順利著陸,也就是自次貸危機以來,中國可以利用這幾次機會擺脫全球危機後遺症的困擾。

一個分裂的歐洲,對中國是好事,否則在法國和德國偏見中,歐洲將對中國統一戴上有色眼鏡;一個分裂的歐洲,將有利於中國各個突破,在政治、經濟方面都取得突圍。


除了很明顯的英國會更依靠中國進行貿易往來,還有一方面,就是英國會更依靠中國的人才輸出,或者說更依靠歐盟外其他國家的人才輸出,包括整個commonwealth。

也就是說,在現有大經濟環境不變的情況下,針對整個中高端的就業市場,尤其是技術類職位,中國留學生畢業後會更容易找到工作,中國有經驗的professional也更容易來英國工作。

為什麼?
拿我所在的汽車行業為例,目前英國很多公司的工程師主力都是歐盟其他國家的移民,很多汽車類公司歐盟僱員的比例可以超過50%。最大的原因就是英國一直處在技術人才短缺的狀況中,尤其是這兩年經濟復甦以後更是如此。下面列表截取自英國一般類工作簽證短缺職業列表:

可以看到大多數工程技術類職位目前在英國都處於人才短缺的狀況。一邊是英國人才短缺,另一方面是歐盟其他國家工作機會缺口大,加上英語對於大多數人沒有語言壁壘,pay又比歐盟很多國家高,直接導致英國技術類職位中歐盟移民比例超高。

這次公投過後很多大公司都立刻響應發布公告,表示一是不會撤資,二是會協助歐盟僱員渡過這個過渡期,一切都是為了穩定民心。
雖然短期內應該不會有大量歐盟職員離職的情況發生,但是長期來看,脫歐導致的種種不確定性,包括是否需要工作簽證,個人稅收政策,是否還可以享受英國公民的福利,是否養老金和醫療保障通用,上學是否會和歐盟外居民同等對待收費,種種不確定性都會導致歐盟人才的流失,特別是後進人才的補充乏力。

如果英國經濟發展大勢不改,這個缺口只能由歐盟外的引進人才來填補,而中國人才引進是其中一個主要來源。
加上如果英國更加強調和中國的貿易技術合作,那麼懂得雙重文化的國人也會更受青睞。

新的引進人才的問題會是新政府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不只是一般工業服務業,目前NHS英國全民醫療系統中有大量歐盟醫生和護士,尤其是東歐的護工,就這樣醫生依然供不應求。而未來如果這個缺口因為脫歐而變大,則英國將同樣急需從歐盟外吸引人才。


這麼給你說吧,準備去日本讀書的本人已經開始研究人類所需的最低營養標準了。。。


歷史課本歐盟那部分全部都要大改了
而且怎麼才能和學生解釋呢
不是說好經濟全球化的嗎
對初中生來說寫太深奧他們不懂也不會感興趣的。。

(來自人教版九年級歷史書 侵刪)


都怪我表達能力太差,內心戲太多,
我當然看到是快訊了,只是想說英國公投這事舉世矚目,無論去留都對世界影響很大,國內輿論又這麼高,關注時事政治的人都知道:

卡相當初繼任就是打著留歐的旗號舉行公投的,

公投的只有兩個結果,如果脫歐,卡相的動向也是應該高度關注的,畢竟這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很多人都預想到了,如果脫歐,卡相可能會辭職。

我覺得黨報的筆杆子們不應該不想啊!應該提前準備一篇文章啊!這樣第一時間發表出來顯得他們多有水平啊!!!比單單強佔個大新聞有水平多了呀!!!!


————————分割線,以下是原答案,都怪我讀書少,內心戲太多————————

史上最簡短文章,卡相辭職的太突然,搞得黨報都無話可說了


歐盟的失敗之處:
1、違背建盟宗旨,一味擴盟,將經濟差異極大,民族、宗教背景不一樣的國家也一起拉入。所謂貪多嚼不爛。
2、大搞福利社會,導致經濟不振。像希臘這種無賴一直在吸歐盟的血。歐盟的大佬們為了維護自己的攤子不散,不惜任其吮血。
3、在一些問題上歐盟政客們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各成員國。比如近來的難民分配問題,竟然搞出強制配額制。局座早有名斷,這將導致歐盟的分裂。

總之,自從2004年成立歐盟理事會後,歐盟的職業政客們越來越傾向於擴權,越來越傾向於政客意志超越成員國主權。很多問題往往各成員國還未能達成一致,歐盟理事會的職業政客們就已經制定了結論。這嚴重違背了當初聯盟成立時成員國協商一致的原則。

歐盟不進行改變的話,分裂還會進一步進行下去。接下來可能是愛爾蘭,荷蘭,比利時,丹麥,最後留下德國、法國和其他一幫陷入福利陷阱的國家,如希臘,西班牙,義大利,以及東歐經濟不太好的國家。

德國為什麼不會脫離歐盟?
德國作為歐洲首屈一指的大國,擁有極大的能量,但卻是二戰戰敗國,在國際舞台上施展時不得不有所節制。因此,通過掌控歐盟來對國際事務施加影響是其再好不過的馬甲。

法國為什麼不會脫離歐盟?
法國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但目前國力漸衰,國內問題層出不窮,在國際舞台的影響力和話語權逐漸減弱。同樣,通過歐盟這個馬甲可以掩蓋其隕落的國力。

當然,對德國、法國的分析只是理性的良好願望,最終是否會出現像英國這樣的不負責任的政客玩脫的情況,也不好講。


推薦閱讀:

TAG:英國 | 經濟 | 中國 | 歐洲聯盟EU | 英國脫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