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中馮歪嘴子是個什麼形象?

馮歪嘴子是個什麼樣的人


馮歪嘴子,我覺得是呼蘭河裡三觀較正的。這裡我似乎能明白蕭紅為什麼把馮歪嘴子安排在書的最後出場。
在呼蘭河的那個小鎮上所有的人生存的意義似乎就是活著——吃飯、睡覺,偶爾拿鄰里之間的雞毛蒜皮的事來作為生活的娛樂。在前面出場的如有二伯、團圓媳婦一家是真實反映了那個時代那個地方落後愚昧無知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當然相比於團圓媳婦一家,有二伯似乎有著某種覺醒,但這種覺醒是不自知的,不知道出路在哪裡。而馮歪嘴子,我不想上升到覺醒這種高層次的精神界面上來,也許他是覺醒的又或許不是。但他不攪和鄰里之間雞毛蒜皮的事情,即便鄰里拿他開心,他也根本不介意。這讓我覺得他似乎是一種「眾人皆醉,唯我獨醒」的狀態。那爬滿黃瓜的窗子似乎暗示著這種意義。他安靜趕驢推磨。即便生活再艱辛,即便老婆走了留下兩個需要照顧的孩子,即便在所有人眼裡他定是完蛋了,他依舊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他樸實善良,會偷偷給「我」吃免費的黏糕,好好照顧老婆盡著丈夫的責任,對嘲笑他的鄰里也絲毫不介意。
這就是馮歪嘴子的生活,踏踏實實地在貧窮陋習里生活,不卑不亢,卻也充滿希望。


馮歪嘴子很磊落,不貪小便宜,即使要摘我家一隻黃瓜也要告訴我們一聲;很大度,即使別人戲弄他,他也不會記恨;他很善良,給我吃免費年糕;很體貼,他對老婆很疼愛,在那個年代著實不易;很有魅力,不然王大姑娘這個大眾情人為何無怨無悔跟著他過苦日子;很堅強,即使所有人都以為他要倒下,可他仍然繼續前行。


給人以希望,不至於絕望


與後花園裡的馮二成子,應該是同一個人,但故事不同,結局好像差不多,但留給讀者的印象或是反應的作者的看法,差別其實挺大的。到底哪個才是作者記憶中真實的模樣?


不嚼人耳舌,對瑣事懦弱般的寬容,也或許是從艱苦的生活中辨別出了重要和不重要的優先順序,有一門餓不死也安心耕耘的手藝,認命般地積極向上。
符合大眾對一個老實人的認知,寬容不挑事,少言多幹事,不會想太多生存或毀滅。
也符合蕭紅,一個社會偏見的女性抗爭者,所能想到的應對出路,只有給生命優劣下個定義,才能避免時刻陷入反被cao的懷疑局面。


推薦閱讀:

宇智波鼬到底是怎樣一種存在?
為什麼很多人會抵觸過度具有正能量的人?
你從哪些方面看到了王小波的聰明之處?

TAG:人物分析 | 呼蘭河傳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