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法國人那麼懶,整天休息,法國 GDP 還那麼高,科技還那麼發達?


(1)法國人的「懶」的歷史並不長久,近現代法國是工人階級血淚史,正因為資本主義剝削嚴重,才導致諸多工人運動和罷工傳統。 1927年勞動法規定,婦女和童工工作時限11小時。但那時的法國經濟形勢,不同於遍地饑荒的中國,並不是童工不幹活就會餓死,1927年法國鐵路長度是4萬公里,密度是今天中國的四倍,平均30人一輛汽車,是中國2008年的水平,在這樣一種經濟環境下,還要12歲的孩子去工作,這是怎樣的一種勞資關係。

這時鄧小平也在施耐德電器、哈金森,雷諾汽車三家公司工作過。實在不堪重負,他決定避免冶金機械行業。個子太矮,就在哈金森橡膠廠縫鞋底,這多為女性的工作。

來源: http://www.persee.fr/docAsPDF/xxs_0294-1759_1988_num_20_1_2793.pdf 鄧小平的法蘭西歲月: Nul doute en tout
cas qu"une telle expérience ait été inoubliable et traumatisante pour ce jeune intellectuel
chinois, et lui ait ouvert les yeux sur les
aspects les plus durs de la condition ouvrière
dans les pays capitalistes. Il retravaillera,
mais jamais plus dans la grosse métallurgie.

半個世紀前,在St-lazare車站和Bercy車站附近,一大批重工業廠房,浪漫的巴黎市民還是和煤炭、機油、金屬切削打交道的。1960年左右,法國平均周工時46小時,儘管這時的恩格爾係數已經縮減到了33%,基本進入了全民小康。

--------

(2)那法國人什麼時候變「懶」的呢?1981年開始

必須提一下這個人的作用,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黨總統
弗朗索瓦·密特朗,可以理解為法國的鄧小平,這個人十年任期內做了幾項增加福利削減工時的「懶」政策,包括而不限於:
增加smic最低收入保障,caf家庭補助份額;
60歲退休法定年限;每周39小時工作;每年五周帶薪假期;
首次創立富人稅;
國有化半數銀行,以及多數大工業企業,甚至歐萊雅也差點被國有;
此外還包括廢除死刑,給歷史積累的非法移民大赦天下,廢除反同性戀的部分法律等等。可以說,法國人「懶」的印象諸多得益於這個人的政策。

-------

(3)再來說效率的問題。

從盧梭提出社會契約定律時,就一直奉行「先驅和精英制定理性規則,後人或民眾只需機械遵守」, 法國在18世紀末官員選拔制度做出了改善,顛覆了貴族社會。行政官吏開始量才錄用,雖略似中國科舉,但是公務員考試中,大量充斥邏輯推理、數學物理成分,因為數學物理教育更便宜,利於窮人天才翻身做主、修齊治平


因此 法國曆來有數學家從政的傳統,在立法中做出理性優化。更確切地說,很多封疆大吏、三軍將帥都是兼職的數學家。好比中國辛棄疾,雖以詩詞歌賦流芳百世,但是主職確是鷹派抗金將帥,蓋世無雙的俠客,出神入化的武功,生前聞名於此。而法國類似費馬、傅立葉、拉普拉斯這樣里程碑式的數學家,畢生精力是在從事律法和治國。卡諾家族三代數理科學家,但爺爺是林沖似的70萬禁軍教頭,孫子是共和國總統,創造個「內燃機卡諾循環」理論只是玩票。

而到了社會基層,企業生產、商業服務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各司其職、分工細化到死板。 1997年電影《天使愛美麗》中有這樣一段,雜貨店奸商的父母,年輕時候在地鐵工作,就是給票打孔,這是個極其單調重複無聊耗神的工作給他帶來了長期精神摧殘。老了以後每天半夜夢遊,拿著年輕時馳騁地鐵站,為共和國建設添磚加瓦的打票機,把花園的月季葉子上打的全是孔。資本主義分工細化,對人的精神摧殘可見一斑。

法國人從傳統的勤勞多產(雖然是被迫的),到了今日的高福利少工時,自然是一系列自然選擇社會進化的結果,這種長期的勞資矛盾鬥爭中,也取得了一定的經濟平衡和資源優化。

如果和近十年的中國做比較,沒有直接證據說明法國人就業率更低平均工時更少,中國首先有大量農民,工作時間隨季節變化,且隨著90年代國企倒閉,城市失業人口、四零五零工程等等,存在相當一部分整天打麻將的家庭主婦,無業小青年也不比法國少,還有一部分是打零工。只能說,中國勞動人口在勞動的期間工作壓力時限更大。

其次法國勞動市場的配置更加穩定合理,因為僱主不得隨便解僱員工,工作比較穩定,這可能會導致效率降低。但是從長期宏觀來看,職員在一家公司的勞動年限較長,待業期總和也變短。

再次,如其他答案所說,工作時限保護僅僅針對體力勞動者,以及非技術非領導崗位。對於純技術型公司,例如金融、軟體、科研等,全體員工都存在或多或少加班,不止35小說。所有企業,除去最底層的職員,從小組長開始,工時都很長,對下屬單位負責,每天工作十個小時的司空見慣,周末和假期負責協調準備也是費心勞神。這根中國機關國企,越往上爬越清閑的作風是截然不同的。誠然法國企業也存在辦公室政治,裙帶關係嚴重,但基於拿破崙法典的歷史,她是傳統法治國家,管理層的工作技能和業務責任,是比人際關係更為重要的。

最後,法國的社會保障制度並非懶人的安樂窩,實際上類似pole emploi,caisse allocation等救濟性政府部門,一個很重要的職能就是吸收社會閑散勞動力。例如對失業者進行職業培訓,國企空缺會優先提供給待業者,領取失業金的人有時必須義務性接受某些政府指派的工作。

被國人捧為天堂的美國人怎麼看法國人呢?

Are French people lazy?這是quora上一個類似問題,引用一些類似觀點如下:

Economists find repeatedly that French workers generate more value per hour for their bosses than American workers do.

Americans have more of an attitude that the boss can do whatever they want, and you either put up or get out. The French have more of an attitude that bosses have to respect their employees, and if they push too hard, it is your right to stand up to your boss.

They work. But they work to live, not the other way around. They stop their work to enjoy life"s pleasures, to dine at the table and lie in the bed and take their leisure.

The French have a balance to life that we overworked, success obsessed Americans don"t have. And that is to our detriment, not theirs.

哪怕是對於弱勢群體,可以通過標準化服務的細節分工,為殘疾人分配專門適合他們的崗位。一軍隊食堂,僱傭十幾個殘疾人,獨眼的收錢,唐氏綜合症清理剩盤子,各司其職。

還有次收快遞,我不在家,他打電話給我說安排一個時間再送。
我問他我自己去你們倉庫取行不行。
她說不行,必須他們送上門。
我奇怪了,我自己上門取件不是省得你們送了么?
在我的反覆要求下,接線員解釋了:他們全是殘疾人,只能打電話安排時間行動不便不能提貨。這家快遞公司對殘疾人的聘用恰到好處,人力資源合理配置,同時因為稅收照顧,節約成本,其低廉的價格也頗具競爭力。


您可能感興趣的類似話題:

法國人那麼不靠譜,為什麼有那麼多很強的行業? - 黃秋古的回答 - 知乎

中餐在世界上的地位可以比得過法餐嗎?

為什麼法國的香水特別有名?

為什麼法國歷史上產生了如此多的一流數學家?

拿破崙時代的炮兵究竟數學要多好?

同樣都是移民,為何歐洲國家更歡迎阿拉伯人而不是中國人?


為什麼西歐國家可以做到新老建築並存?

法國到底哪裡好?

有哪些看上去出現的很晚的事物實際上早就存在? - 黃秋古的回答


為什麼上一輩者學者都會好幾門外語,而現在會好幾門外語的學者卻很稀有呢?

想給孩子培養一個二外,西語法語選哪個比較好?


好像工作時間和經濟發展的關係並不密切,最懶的是德國人,但經濟勢頭最好的也是德國

法國人顯然不是最懶的,前面還有荷蘭,挪威,丹麥,德國


首先題主的問題本身就有兩個假設:

1、法國人懶;

2、法國GDP高,科技發達。

我會點評一下這兩個假設,並同時假定這兩個假設是正確的,然後給出問題答案,最後再預測下法國這個國家在五年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1.法國人懶。

國企非核心技術部門員工、公務員、低技術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等是懶,還罷工。

但是不代表高收入階層懶,高收入服務業比如企業金融、諮詢等加班加點是常有的事情,尤其是有了一定責任的崗位,周末加班也不是少見的事情-----這類行業沒有太高的技術門檻,面臨外部競爭尤其是隔壁的英國的競爭,收入越來越少、工作時間越來越長。新產業比如IT,在法國基本沒有什麼存在感,絕大部分是被外國公司佔領市場,法國拿得出手的只有Criteo、Blablacar兩家,估計你還沒聽說過,工作時間也足夠人喝一壺。這些企業還面臨人才大量流失的情況(兩三年後你再來看馬克隆號召美國人來法國工作的視頻,那時候估計會成為此總統的一個大笑點)。

所以在法國這樣的社會金字塔中,大多數處於金字塔基層的人懶還罷工,進而導致法國社會的中低端服務業簡直是災難,根本沒有像樣的快遞、餐飲、商業銀行、生活服務---相信在法國生活的人都能體會基本的生活服務質量是多麼的差和不靠譜。金字塔上層人缺少能僱傭他們的企業,工作時間長,收入也不高,大量的人離開法國,人才流失。

2、法國GDP高、科技發達。

GDP遠不能說明一個國家發達的程度,這只是一個供參考的數字而已,比GDP靠譜的指標很多,比如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就業率等。

但無論以什麼指標來看,法國在世界範圍來看算相對發達不假,原因是這個國家從二戰後一直到80年代逐步建立了一個相對完善的工業體系並誕生了一批大企業,進而在一些領域保持了優勢,創立了技術和市場壁壘。主要有優勢的行業有: 軌道交通、生物科技、核電、航空製造,勉強再加上一個金融業(債市和再保險)。

所以即使假定法國人懶是真,由於技術壁壘和市場壁壘還在,躺著也在賺錢。這並不是說法國人本身多聰明(事實情況可能剛好相反),或者社會制度多好,而是因為先行者優勢和技術、市場壁壘還在。

所以我們看到在法國國內,很多說自己勞動者每小時創造的價值比德國還高的洗腦打雞血文章泛濫,和頭條上「中國這一XX技術領先美國XX年」出現的頻率一樣高,然而並沒有什麼用,只不過沒想到在中國也有人信這類法國某個不靠譜新聞實習生在無聊的時間裡胡編濫造的雞血文章。

不過留給法國人的好日子已經不多了,在自己的優勢行業越來越受到新興國家的挑戰,比如高鐵,法國已然開始落後,核電、航空的領先地位受到挑戰。

法國更是幾乎沒有新產業,以數字來說,2015年,法國初創企業的融資額度為$1.6Bn, 相當於英國($4.9Bn)的38%, 只相當於中國($49Bn)的3%,就是以人均融資額度來演算法國都徹底落後上述兩個國家。(http://www.ey.com/Publication/vwLUAssets/ey-global-venture-capital-trends-2015/%24FILE/ey-global-venture-capital-trends-2015.pdf

所以你別光只看法國的French Tech協會有多聒噪,也別看馬克隆總統多麼安利法國的雙創由多牛逼,甚至連「法國成為全球第一創新國家」一類的文章都由法媒發出來洗腦小清新們了。我首先感性的說,我在巴黎這麼久了,除了九區saint lazare的屈指可數的,大部分還是外國企業的牛B企業外,這些宣稱領先世界企業在哪裡?藏在地鐵里還是在PPT上?然後數字最能說話,高新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離開資金什麼都是假的,就像汽車的行駛離不開汽油,法國就像一輛汽車,吹噓自己跑了100萬公里,把全世界都甩到了後面,然後大家看他油表才突然發現,他只用了1.6升的汽油。。。。呵呵。

真正做實事的人都在做而不是說,真正厲害的反而是在反思自己的問題而不是華而不實的在安利自己。


造成新產業缺失的原因在於:

- 頑固的勞工制度,在法國,兩年前你可以拿勞工法典當自衛武器,兩年後就可以拿新修訂的法典當啞鈴了,而且你還不一定舉的起來。勞動法法的重量一直在年年增加,而且勞工法的改革方向有一個固定不變的原則:那就是偏袒勞動者,而且有一個萬古不變的判決原則--若是存疑,勞動糾紛的判決必須傾向於對勞動者有利的方向。

企業在自己的主營業務中,只能和勞動者簽訂有苛刻解約條件的永久合同(CDI),有限期合同(CDD)的使用條件很嚴苛(只能在一位CDI員工臨時離開和主營業務臨時增加的情況下籤訂CDD並且時間一共不超過18個月,超過時限自動變成CDI)。

再加上,法國的勞工制度規定了最低工資制度(SMIC)並且規定這個制度每年不能下降,只能上漲(根據通貨膨脹、物價等指數、以及國家制定的體面地生活的必須物等),這個政策導致了最低工資一直高於勞動力市場在均衡的情況下的工資水平,進而導致企業壓制用人需求。

以上兩個原因導致了法國企業不願意僱用人,失業率居高不下(10%),年輕人的失業率甚至高達25%,四個人里就有一個失業者。在美國和新興國家的夾擊下,法國的企業受到強大的壓力,高技術人才大量外流。

- 守舊落後的融資文化 (法國初創企業的融資,即使是天使輪決大部分也要通過投行:Teaser、NDA、Infomation Memorandum、LOI。。。甚至盡職調查一套財務諮詢大保健走一輪)平均從尋求融資到最後簽訂融資時間在六個月以上,而且融資費用居高不小,融資成功率低,對初創企業來說簡直是災難和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連法國的老牌股權投資機構,比如Cathay,Ardian,La Fran?aise都已經把絕大部分創投資金轉向國外運營,國內只留下用於企業槓桿收購、固定資產投資、和夾層債的的資產。

- 保守的文化極大阻礙了新產業的發展。法國人對新的東西天生就有排斥感。一些中國已經習以為常的東西在法國人看來是大逆不道並且很危險的東西。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法國人對新科技的排斥不用多說,這畢竟是細節的東西。來看看大的吧。法國的經濟活動高度集中在巴黎這一個城市。而這個城市本身很適合搞奢侈品商業,但非常不適合新型產業更不適合年輕人。

為什麼?來看看巴黎城市的構造把。

上圖為巴黎市的一張俯瞰圖。可以看見,除了鐵塔之外,唯一一個高層建築就是圖中左邊的Montparnasse塔,這棟高層建築是當年蓬皮杜總統參觀紐約曼哈頓之後大受刺激,於是想在巴黎也建摩天大樓。剛建立了這一棟就被憤怒的巴黎市民給抵制了。於是整個巴黎市區只留下了這麼一棟高樓。

巴黎更是有嚴格的條例限制高層建築的發展。比如在一個主要景區附近的建築高度不能超過該景區的主要歷史建築的高度(比如八區的建築被凱旋門的高度限制),整個巴黎的建築高度不能超過鐵塔。除此之外,高度低於21米的建築被歸納為batiment code du travail享受各種強制維護費用、稅費和轉讓費用優惠,高於這個高度的建築則被稱為batiment IGH, 強制維護費用、稅、轉讓費用會大幅度提高,所以即使在郊區能修建比較高的建築,承建商和投資者也不太願意修高層建築。

這種政策造成的後果是什麼?一是摩天大樓大量集中於La Défense,Saint Denis等郊區。二是巴黎市區住房房租畸高。這無疑給年輕人帶來巨大的生活成本,年輕人是想來巴黎就業,但是賺的錢還不夠糊口。最後給巴黎致命一擊的是隔壁的倫敦和法蘭克福,以相對低廉的生活成本和相對高的收入吸引大量法國年輕人去那邊工作。

除非巴黎能順應社會需求,摒棄落後保守的政策,發展廉價經濟的高層建築,否則這個人才流失、新型產業缺失的狀況不會得到改善。

- 法國的資本流向也嚴重地限制了新型產業的發展。大家在歷史書上都學到過,法國曾今被稱為「高利貸資本主義國家」,這句話到現在也有一定道理,法國人給世界的一大貢獻(或者危害)就是各種極為複雜和精密的債務產品,有一些債務產品即使是債市發達的美國都覺得過於複雜而不陪你玩。這造成了大量資金流向債市,尤其是夾層債,用人話說就是高利貸,以法興銀行、巴黎銀行、Ardian等為首的一些夾層債大戶在世界上都算是很有名望的。

其次,由於上面提到過的巴黎土地的稀缺性,地產一直是資本的香餑餑,這一點和中國某些一線城市很像,但法國就一個巴黎,玩了地產就是玩了全國,中國卻有至少幾十個個巴黎一樣的盤面來玩。大量的資金流入到巴黎的商鋪和寫字樓市場,造成了樓價高企,相應的辦公室租金早就超過了中小企業能夠承受的極限。

上圖(參考Cushman Wakefield) 是巴黎市中心商業區(CBD)的投資Yield變化圖,計算公式是投資寫字樓時候的 Yield=年租金/總購買金額,比如一個寫字樓每年產生的租金是€10M, 市場的Yield是3.5%,那麼這棟樓的售價理論上就該是€10M/3.5%=€286M。Yield越低,說明樓市價格越貴,越是有出現泡沫的風險。

從趨勢來看,09年後,巴黎辦公樓價格一路攀升,yield到了一個難以置信的低值。一切都是供需決定的:從需求來看,一方面法國增長的人口帶來大量的辦公室需求。從供給來看以上提到過的巴黎奇葩的土地政策造成供地不足。

這還不是造成資金大量流入寫字樓地產的惟一原因,另外一個重要原因還有:法國寫字樓的租金是法律規定的。。。。。。官方每年會規定一個寫字樓(商鋪也是一樣)租金增長指數,從2%到1.5%每年不等的增量。於是乎,這地產投資穩賺有而且幾乎沒有什麼大的風險。大量資金流入巴黎的地產,流入的資金不光包括大企業的,還包括個人的閑錢和養老金(法國的地產投資基金是很發達的)。

造成的結果有兩個:

- 錨定了市場資金,減少了流動性。簡單來說,閑錢和熱錢都被鎖死在地產了,沒有多餘的資金流向新興產業,再加上資本都是追逐利益憎惡風險的,有了房產這個穩賺的項目,沒有人願意投資新興產業和進行風險投資,法國風投低得可憐的推出比率更是讓社會形成了共識:有錢就買房,其他我一概不動。於是有了上面提到的新型企業融資難和融資少的問題。題目中說的法國GDP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地產市場發達,巴黎的商業及辦公地產以一個不可思議的速度流轉在幾個大機構手裡,有時候A公司把一個地產賣給了B,B公司卻在三五年後又把同樣的地產加價賣給了A,這個奇葩體系養活產生了大量的律師、公證、財務諮詢、金融從業人員,並且這一買一賣都是GDP,但是這不代表國家的經濟實力很強。

- 寫字樓租金奇貴,為了收回投資的成本並減少風險,寫字樓投資者往往偏好於尋找一個大企業一口氣租下整個樓並支付高昂的租金。這更是進一步擠壓了中小企業創業公司的物理生存空間。租金由多貴?舉個例子,巴黎CBD的辦公室租金大概在€1,000每平方米每年,如果一個小企業需要一個200平的辦公室,那麼它一年光是房租就有€200,000,相當於150萬人民幣,這對一個中小企業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最後市場的現狀是:優質地產被能源、金融等相對壟斷的企業佔據,新興企業呢?一邊涼快去。

貼上兩張圖,第一張是La Défense, 幾乎50%的面積被能源公司及其子公司(RTE,EDF,Total)租用,剩下的面積則差不多90%被BPCE集團等國有銀行大財團租用:

第二章圖是法國唯一拿得出手的新產業公司Criteo的駐地,此地也就是巴黎唯一的高新企業集中地區有法國為數不多的數家高新企業在此落地,比如除了Criteo外還有Facebook,Blablacar等,高下立見:

這樣擁擠混亂環境下如何能誕生經濟活力?


最後再來預測一下法國5-10年後的國運吧。

在這個世界上最難的就是預測未來。。絕大絕大部分的經濟學家、民調的預測都在最後被證明是狗屁不通。。。但法國例外。。。。因為在這裡一切都是政策鎖死規定好了的。就如總統民調,在美國極端的不靠譜,而在法國居然可以達到誤差百分之1以內的預測準確率。

這個預測很好做,現在的法國得益於70、80年代以先行優勢建立的完善工業鏈,部分人真的是懶,GDP也算高,某些領域的科技也算髮達。那麼它卻沒有多久的老本來吃了。

就像我分析的,一方面用來吃老本的傳統優勢行業的壁壘逐步被攻破且已開始出現落後,另一方面新型產業缺失,並在這一領域和美國、新興工業國家(比如中國和印度、東南亞一些國家)差距越來越大。法國的未來的國運鐵定不會好到哪兒去。

那麼法國未來究竟會成為什麼樣的國家?

首先,這個國家會越來越自我封閉,反映在經濟上就是反全球化。傳統優勢行業的逐步落後會動搖國家的根本,政府必須採取鎖國政策讓大家多吃一陣兒老本,多維持一陣兒高福利,再多養幾年懶人。

這個國家不久會成為一個主要靠旅遊、奢侈品、金融支撐的產業空心化的國家,就像義大利、西班牙甚至希臘一類歸屬於PIGS一組,幾年後我們談歐洲的經濟問題就會談FPIGS了。

為何旅遊、奢侈品和金融行業不會衰落?

首先,旅遊,法國的遺產的確保護得在歐洲算是首屈一指,每年吸引大量遊客。惟一的挑戰在於安全問題。不過目前還不至於給巴黎造成非常致命的挑戰(16年來巴黎的中國遊客同比減少33%,但還是有很多人來)。

其次,奢侈品。LVMH集團上周的市值成功超越道達爾成為法國第一大市值上市企業,一個國家前幾名市值的企業的類型往往能反映這個國家的產業結構。裝逼是一門產業,法國是這個產業的行家。在可預見的未來,我不覺得有任何國家可以取代法國的奢侈品產業。更何況裝逼行業的成敗主要依賴於話語權的輕重,有了話語權才能作有效裝逼,否則就是瞎裝逼,只要話語權還在西方,法國的奢侈品行業就不會衰落。法國的裝逼文化是滲入骨子裡的。比如一個東西拿給中國人做,中國人會研究如何把產品成本降低並提高產品質量;而交給法國人做,他們則不愛管產品質量但會很自然的鑽研「comment monter la gamme - 如何提高逼格」,再使用自己獨步天下的絕門功夫 - 裝逼營銷大法讓全世界的小清新們趨之若鶩,用百倍的價格買華而不實的產品。。。這是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嗎?恐怕巴黎的買包姑娘們不會這麼認為。

最後,金融,尤其是財務諮詢、債務市場等,從從業數量來看越來越發達(現在已經是這樣的情況),法國逐步又會幹回自己的老本行,坐實了高利貸資本主義國家的名號。現在法國學生畢業的頭號追求就是做金融,做MA,做PE,做債務,甚至大量理工學校的學生轉行做金融,金融本身是社會運行的必要,但是過度的發展就會造成國家硬實力的缺失和智力資源流失。即使是金融行業也只是在未來一段短促時間裡會有一段好日子,金融科技的迅猛發展會讓法國進一步封鎖國家面對挑戰,最終在這個領域徹底gg。

馬克隆總統作為一個從投行出來的小年輕,略懂勞工法的禍害也從感性上認識到新興產業的重要性。但法國的問題是整個系統的問題,要改變除非再來類似1789年那樣的一場腥風血雨的手術。馬克隆一個人肯定做出不了什麼成績,前幾天看到他幼稚的用英語號召美國人來法國工作的演講,我心裡覺得被萌還被娛樂了。讓他過兩三年再看看他現在的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可愛勁頭吧,五年後他會被尊封一個奧朗德II 的頭銜。

所以最後多奉勸一句,這世界上沒有躺著休息就生活得好的事情,作為個人來說要是中了頭彩或是超級富二代可以實現,作為一個有眾多人口的國家來說肯定不行。這世界上更沒有什麼完美的制度比如 「自由、民主、平等---歐版Allahu Akbar」 能讓一個國家的人民輕而易舉的過上舒適的生活,一切都是靠努力工作換來的,哪怕法國現在不靠譜小年輕們的小清新生活也是之前他們父輩們用血汗換來的,而這些小年輕慵懶的生活正在透支著他們的下一代的資本。

===================================================================

以上是分割線。6月14號更新。這帖子吸引了不少法吹和精法,鼓吹的無疑是法國的高鐵、核能、Dassault什麼的多牛。

我所有關於法國的回答有很強傾向性不假,世界上沒什麼是完全中立客觀的。

我不是這些行業的專家,但是數據不騙人,我只擺數據說話。

法國建立了技術和市場壁壘的優勢行業在: 核能、軌道交通、飛機製造和研發。

法國在這些領域有共同的特點:一到兩家企業壟斷這個行業。

那麼就看看這些行業的壟斷企業的經營情況吧,下圖是各個企業的息稅前利潤(EBIT)從2013到2016年的變化,選這個賬戶是因為它最能反映企業主營業務的經營情況。

選取的法國優勢壟斷企業分別為:

1、阿海琺(Areva),核能技術的壟斷性企業

2、阿爾斯通(Alstom),軌道交通包括高鐵的壟斷性企業

3、空客(Airbus)、達索(Dassault),航空製造研發業中被捧上天的兩家企業

然後為了對比,選取了代表了法國經濟未來的奢侈品、旅遊行及地產/金融業的代表:

1、奢侈品行業的巨頭LVMH(驢包,迪奧等法國大部分的奢侈品擁有者)

2、旅遊和旅店業緊密相關,於是選擇旅店業的巨頭Accor雅高(Ibis,Sofitel等品牌的擁有者)

3、地產、保險以及金融業的巨頭AXA,之所以選它而不是法興或巴黎銀行是因為AXA是法國商業地產的最大投資者之一。

(參考:infinancials)

你可以明顯地看到代表核能、軌道交通、飛機製造行業領軍企業的曲線全部下墜,對比奢侈品、旅店、地產/金融的曲線斜率全部上揚。

首先,核能------阿海琺,EBIT從2013到2016的複合年均增長率為-13.6%。常年EBIT為負數。至少單純從財務上來講,這樣的企業應該立即解散,停止運營。這個公司也是常年在吃政府救濟活著,今年年初才經歷了債務重組:

Aides d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x27;état: le plan de restructuration du groupe fran?ais Areva obtient le feu vert de la Commission

然後,軌道交通或高鐵----Alstom,EBIT從2013到2016的複合年均增長率為-11.4%。這個行業是最慘的。

經營狀況每年不如一年,且背負了巨額債務。凈利潤也是年年為負。這個企業自救的方法是售賣自己的一部分主營業務,比如去年把自己的能源和電器部門賣給了通用電器:

http://www.lemonde.fr/economie/article/2015/11/02/alstom-ge-l-aboutissement-de-dix-huit-mois-de-tractations_4801409_3234.html

並且也是靠大量的政府救濟活著:

L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x27;aide de l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x27;Etat à ALSTOML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x27;aide de l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x27;Etat à ALSTOM

再然後,航空製造和研發業------空客(復增率-15.8%)和達索(復增率-14.6%)。

但這兩家公司無一例外,給出了讓人失望的經營業績。

被吹得最多的達索在細分市場比如飛機研發用的軟體上的確有獨有的優勢,但作為私人公司,信息披露少,我無無法說之後它會怎麼樣,但它的經營的確不怎麼樣。空客的飛機的質量,相信很多業內人士已經知道怎麼回事兒了。空客這麼多年不倒也是由於國家補貼,但最近被波音告倒了,補貼面臨停止的危險:

http://www.lemonde.fr/economie/article/2016/09/22/airbus-les-subventions-europeennes-jugees-illegales-par-l-omc_5002053_3234.html

最後,奢侈品、旅遊業、地產/金融節節攀高。

奢侈品方面,LVMH同期複合增長率正9.3%,市值成功超越道達爾,成為法國第一大市值的公司 :

Lvmh : LVMH dépasse Total et devient la première capitalisation du CAC 40

旅遊業的公司日子也很好過:

雅高同期複合增長率正6.1%,最近一直被股票研究機構推薦,只舉最新的例子:

AccorHotels : bien orienté avec lamp;amp;amp;amp;amp;#x27;aide damp;amp;amp;amp;amp;#x27;un broker. | Zone bourse

AXA,LVMH同期複合增長率正11.7%作為銀行、保險、地產投資的巨頭,最近也是過得風生水起,其2016地產投資高達€13.6Bn:

AXA Investment Managers - Real Assets completes record €13.6 billion of 2016 transactions with global expansion to continue in 2017

所以,總體來說,法國的這些所謂的傳統優勢行業無一例外都處於苟延殘喘、大量接受政府救濟的情況,一些公司甚至已經缺少系統的RD所需要的資金,例如Alstom2016年絕大部分專利申請來源於已經賣出去的能源和電器部門。

以這樣的形勢發展下去,再看看資金充裕的後進者和競爭者,別說法國能再吃50年老本,就連再死撐十年沒掛都算是一個奇蹟。也許唯一的出路就是即時出售這些資產,但經濟上這麼做也許有道理,政府是萬萬不會同意的。於是,先說聲gg吧,五年十年後再來看。

複合增長率全為負數,那從數學上都表明法國這些行業在以一個很快的速度萎縮,在很快的失去領先地位。你要還是要繼續吹法,我也無可奈何了,1+1=2這樣簡單的道理都能說明白。

相反,奢侈品、旅遊業、地產/金融一直是漲勢。

數據也印證了我對法國未來五到十年國運的判斷:空心化、靠旅遊奢侈品以及金融地產支撐。


最後的最後,被莫名吸引來的天朝統治天下黨,很榮幸我無聊發的帖子能讓你娛樂以下。不過我也該提個醒,要理性,多學習,看清現實。


在巴黎學習生活是種怎樣的體驗? - 知乎


不贊成直接說法國人懶。
雖然法國的發達,到現在來說可能有一些吃老本的意思,但畢竟還是有實力的。
法國很多中小型公司的員工還是蠻努力的,雖然法定的假期還是很多的,但上班經常還是從早上9點出頭一直到晚上6點半近7點,上班的時候大家都是挺認真敬業的。
大公司員工雖然相對來說比較懶,沒事兒各種cafe之類,但那是因為這些公司往往壟斷了市場或者有較大的技術優勢,臟活累活很多都外包去北非或東歐中國了,自己只需要做一些較核心的東西。
而且大公司的流程設計都是非常科學的。畢竟發展了很多年了,公司在operation級的各種規劃都是很高效的,工程項目的流程按步驟走下面,每一步都是各種documenter,各種verification,會前有規劃有目標,會後有總結,因此大部分會議也有效率。相對起來,我和國內也經常電話會議,很多時候效率不高,規定好的事情事前不準備好,一次會議非要混雜進幾件事。。常常覺得他們有種無事忙的感覺。
注重知識積累,每次做項目的經驗都有分享並寫進手冊,出現相同問題時很容易查到原因,找到解決措施。而在國內,往往是只靠那麼一兩個牛人,經常需要重新返工。
大家印象里的法國懶人,更多是指工人階級和公務員吧,他們的確閑死,拚命作死,但法國的發達不是因為他們。。。法國的低效,也多是指行政部門,公共服務部門等等非常低效,但這個社會的支柱,大量BAC+5的中產們還是蠻認真努力的。
-------------------------------------------------------------------------------------------------------
看了下面某個噴子以往回答的答案里有多少被舉報被刪除的,也是覺得很安心了。 :D
補充一點的是,法國的所謂35小時工作制,也是針對體力勞動者,公務員的,公司里Cadre (工程師,中高級職員) 並不是一天工作7小時的,8.9小時很正常,我認識的還有超過10小時的。
如果非要說體力勞動者更累,一點都不懶,這個就由大家自己判斷了。


法國人懶么?我在法國這麼久一點都不覺得法國人懶。
是的,他們休假多,還罷工,也因此有了不少問題啊。
然而你沒有看見的是,老闆每天最後一個走。因為他不能讓員工加班就只能自己加班。
員工如果無法完成任務是有處分的,而且你現在沒有了任何理由。每個人都兢兢業業,效率還比我們這些休假嚴重不足的員工高得多。
你只看到了發明傳動裝置的少年天天不上班去喝酒把妹到處玩,沒看到別人的先進科技比你這個還要靠人工的窮鬼帥多了。


其實剛開始到法國,我和大多數人的感覺一樣,覺得他們很懶。但是自從接觸到法國人之後我對他們有所改觀。就拿我婆婆來說吧,她是開藥店的,真的很辛苦,每天十點開門晚上八點關門,之後還要盤貨補貨算賬打掃。一周本來只有周日一整天和周一上午關門,但每個月要和周圍幾個藥店輪流值班,周日如果趕上我婆婆的藥店值班,幾乎可以說24小時待命,一旦有病人過去買葯,不管當時在做什麼,立馬要過去開門給客人賣葯。客人是可以上網找到當天的值班藥店電話的。我就趕上個好幾次,我們正在吃飯,有人打電話過來要買葯,婆婆就要放下碗穿上外衣去開門。周一一早晨起來要整理貨架,藥品會早晨送到店裡,接下來要貼條形碼,輸入電腦,擺上貨架,等等。很多人都覺得做老闆的就數數錢就好了,其他全部交給員工,真是太天真了!我一個朋友是老師,印象中老師職業輕鬆啊!學生放假他們跟著放假。和她聊天之後才知道假期間,老師還要各種備課,總結,還要備註班上每個學生的情況,真的也很辛苦。各行各業都如此,無論光鮮亮麗的高層,或者生活在底層的人,都需要付出,生活對所有人來說都很不易。


舉個例子:

超大功率發電機
假設法國人賣十億美元一台
後來中國人造出來了
法國人降價了
五億美元一台

你說以前人家賺了多少錢?

絕對比五億美元要多的多

純利潤

這五億美元搞科研

比你可憐巴巴的中修就一億還是人民幣搞科研不是更大方更容易出成果?


這裡有幾個誤區:
1、創新性、創造性的工作,同重複性的工作不同。
比如iphone生產線上的工人,一個小時擰700個螺絲,多幾個小時,就是幾倍的擰螺絲。
換成iphone電路板設計人員,完成一個最新的設計需要1個月,但是並不是說每個月,他都可以設計出全新的iphone電路板。

創新性、創造性的工作,單純加班,拼工作時間沒有意義,更好的靈感,也需要相對寬鬆的工作要求。

2、全力以赴的工作內容,同稀鬆的工作內容不同。
如果每天8個小時上班時間,全力以赴去工作,是非常累人的。
法國人願意在工作時間全力以赴,休息時間盡情休息。

3、好的戰略和戰術下的工作,同無方向、無目標的工作,是不同的。
例如在金融行業里,有掃樓的說法,就是要求金融小白,一個樓,一個樓層,一個公司的掃過去。挨個去營銷。毫無疑問,這是非常累人的。大部分時間,金融小白在跟樓宇保安鬥智斗勇。

後來,掃樓的說法漸漸淡化了,國內金融機構現在傾向於批量營銷了:
選定細分行業,去找行業協會,拉個單子。然後去營銷細分行業的領軍企業。
供應鏈營銷,去找大企業,要到上游和下游的供應商名單,去營銷名單企業,或者省事的,就找大企業開一個會,或者發一個通知,把上下遊客戶做起來。
特殊事件營銷。例如現在新三板比較火,去交易所和券商,拉個單子,去營銷。
每種特定的營銷模式,配上金融產品,例如供應鏈融資的金融產品配套,做好說明書,做好ppt,然後再放手讓下面的金融小白去跑,再做人海戰術。
金融小白也高興,老闆也高興。

兩相對比,後面的戰略清晰,戰術得當,事半功倍。
掃樓實力不討好。

一部分國人的思維崇尚實幹,不喜歡所謂的空談,看不起所謂的戰略,其實空談也是工作,戰略也是工作。
能制定在一定時期內,不變的戰略,也是公司競爭力的體現。

但是,大部分時間,我們也是非常重視戰略,有多重視呢?
「當然重視了,我們戰略每天都在制定,每天都在改。」

4、中國的成功,不能只算在勤勞勤奮的功勞,清晰的企業戰略,不管是廟算出來的,還是歪打正著碰到的,始終是企業成功的重要部分。
中國改革開放這麼多年,有很多明星企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不過這是建立在高比例的淘汰率上。我們喜歡試錯。

比如彩電企業,在改革開放初期,全國引進了100多個生產線,最後,只有長虹、康佳、創維、海爾、海信、TCL等不超過7個品牌留了下來。

比如現在的互聯網,創業、試錯,成功,失敗,淘汰率更是驚人。
每一分鐘,在北京和廣州這兩個城市,就有一個創業項目誕生。但是,最終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的,每個月才會有一個。

-------------------------------------------------------------------------------
附一個舊聞:

最新一項研究結果打破人們對法國人懶惰的印象,法國有效勞動力的加班率世界領先,每周有三分之一的法國員工加班時間達15個小時,遠遠超出14%的世界平均水平。

多年來,很多人以為法國人過著舒適、休閑的生活。而全球最大服務式辦公室和虛擬辦公室的供應商雷格斯(Regus)的最新研究結果打破了這種觀念。該研究發現,在法國,有三分之一的有效勞動力每周平均加班時間為15小時,即周工作時間達50個小時,以五天工作制計算,相當於有33%的員工每天工作長達10小時之久。

不同行業、地區加班率的排名

事實上,法國人加班率也因地區和行業不同而有所變化。就地區而言,南部明媚的陽光似乎也成為一種鼓勵當地民眾勤奮工作的催化劑。

排在前五名的城市中,有四個是南部城市。其中北部的里爾(Lille)排名最高,有37.5%的員工每周工作達50個小時。緊隨其後的是地中海沿岸的港口城市尼斯 (Nice,37%),西南部加龍河畔的圖盧茲(Toulouse,31.6%),西南部的波爾多(Bordeaux,28.6%)以及東南部的里昂 (Lyon,28%),至於首都巴黎則排名第六,25.9%的巴黎企業員工每周工作時間平均達50個小時。

分析結果還顯示,提供諮詢服務的行業加班率最高,31.3%的諮詢顧問每周工作時間達50個小時,緊隨其後的行業分別是計算機(30%),銷售 (28%),媒體營銷業(28%)和銀行保險業(27.3%)。從企業規模而言,中小型企業員工加班率較高,29.3%的中小型企業員工平均每周加班時間 達15小時。

法國法定工作時間歐洲最短

法國人的加班率居世界領先地位與其法定時間偏低也有關係。2002年以來,法國成為歐盟範圍內法定工作時間最低的國家,即每周為35小時。企業需向員工支付高出基本工資水平的加班費。

目前,法國有效勞動力每周平均工作時間達39.2個小時,遠超出35小時的法定時間,比丹麥、義大利、荷蘭、愛爾蘭都更加勤奮。儘管如此,依然低於每周工作時間達42.4小時的歐洲勞模——英國。

http://weixin.qq.com/r/EnXh_UDE3h2hrQSa9yAA (二維碼自動識別)


法國人並不懶,我們所看到的懶很多只是一些和自己親身接觸的服務行業,最低層的行政人員,因為平時辦事與他們交涉的多而確實步驟繁瑣審核漫長讓我們覺得這些人怎麼都不做事啊,效率再哪? 在國內我覺得由於底層的這些崗位競爭嚴重,因為大多崗位稍微培訓一下是個人都能幹,大家辦事效率自然而然的高。

但是在大企業,工業企業里,所有的工程師,技術人員都工作非常忙,基本8點30到接近晚上6點,其中理論上中午兩小時的午休並不能保證,大多數1點就去忙或者開會了。級別往上的話會更忙,我目前只是一家法國大企業的實習生,但是我完全能感受到同事們的辛苦,以及壓力。

有一點就是假期是真的多,而且一定會讓你休假不然哪怕今年剩下了,第二年也不會累積。

所以本身法國的工業基礎還是很不錯的,加上真正在做科研,在做正事的人並不懶,那麼在短時間內科技當然還是會發展的很好。不過平心而論,工作壓力還是國內大,效率也是國內高,如果國內一些企業能把產品質量做的更有保證,能夠更把持續發展以及產品影響力(這個需要蠻久的)做的更好的話,整體工業水平早晚會大大超過發達國家。


三月份開始在CEREMA實習,公司是政府機構,我就說說法國公務員的一天吧。

規定是每天早上九點半之前,下午四點半以後打卡,中午有一個多小時吃飯時間,上午十點半到十一點是喝咖啡的休息時間,當然你也可以不去。

實際上實行的是彈性工作制,要求就是你在單位待夠七個小時,所以我旁邊負責搞材料的小哥每天早上八點半來下午三點半走,我的大老闆每天十點半來五點半走。

大家工作的時候很認真,不會閑聊也不會幹別的非工作的事情,沒有任何人玩手機,我不知道是不是規定,根本沒人在上班時間拿出過手機。

實際每天工作時間滿打滿算也就五個小時,晚上大樓最晚七點就鎖門了,所以也不能加班。

大老闆還有幾年就退休了,所以很閑,每天來了先喊我喝個咖啡然後就開各種會,下午再處理處理文件啥的,一天就過去了。

小老闆跟我一個學校畢業(事實上CEREMA南特里已經有四五個我校畢業生,法國搞聲學總會拐彎抹角與我校有一腿),年輕有為精力旺盛,基本每天都會加班到下午六點,午飯也吃的很晚。

法國人懶嗎? 可能吧。我的實習課題是法國西部地區的雜訊地圖,是法國政府每五年要搞的一個項目,然而今年的deadline已經趕不上了,估計要延期至少一到兩個月。

然而看著小老闆我又覺得法國人並不懶。真的,完全看人。

更個小新,周五下午三點半就沒人了。

周一早上九點來到公司,小老闆告訴我他們要培訓一天的急救。

然後明天要去雷恩開一天會。

所以我這兩天又只能啃文獻了...


工作關係,十年前在法國外派工作過半年(巴黎),同事基本都是法國人

首先感覺法國員工的工作效率很高,不拖沓,上班六小時效能很高(八小時工作制,現在貌似是七小時了,但刨掉喝咖啡時間也就是六小時了),上班工作就是工作,很少有人一心多用刷知乎淘寶的。
然後該喝咖啡就去喝咖啡,一般一天三到四次,每次二十分鐘左右,有的就是抽煙什麼的。但二十分鐘一過全部回去上班。

很少加班,工作計劃很詳細,有冗餘,所以基本不需要加班。該休假休假,八月休假季一到,辦公室沒幾個人了。辦公室有個小伙兒,20來歲,他說他的休假計劃是沿著比利牛斯山徒步走一遍,去年走了一半,今年打算再走剩下的一半。

老派一點的工程師很嚴謹,工作上會反覆檢查,所以出錯概率低,返工少

當時帶我的mentor,相當於我們國內的師傅吧,一個長得特像喬布斯的大爺,調試設備的時候,每次都準備一個action list,然後干一樣動作,勾掉一項,然後記錄一下結果,然後再干一項,有板有眼,一絲不苟,不得不說,幾個月中間,基本沒任何大小錯誤出現。不得不說,從他這學到的這個習慣,幫我後來避開了不少坑。

公司辦公室很少有國內公司喜歡的team building一類活動,只有一次有個同事過生日,他帶來自製的蛋糕來辦公室,大家在咖啡時間給他唱了生日歌,然後一起吃了蛋糕,前後也就15分鐘,當然這說不上好,法國人後來來中國這邊,表示很羨慕中國辦公室豐富的集體活動。

說句題外話,當時同一辦公室同事都看不起的一個是法共黨員,不是因為他的信仰,而是他是個酒鬼,工作拖拖拉拉不認真,呵呵

法國同事也會抱怨巴黎的房價啦,當然好像也沒有誰真正住巴黎的,公司本來就設在巴黎郊區,所以大家一般就往更外買了,基本都到外省了,我去過一個同事家做客,一個小鎮上的2層小屋,房前房後鮮花盛開,搞的挺漂亮,不過開車到公司路上不堵車也將近一小時。當然,他們抱怨歸抱怨,每次來中國出趟差,了解了一下中國的房價,他們都表示很平衡(是的沒錯,十年前的北上廣房價就讓他們表示很平衡了)

法國同事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正式員工(employee)普遍都是中老年了,比如我mentor這種小50歲的工程師,或者就是掃地大媽,警衛什麼的,年輕人普遍都是派遣工(contrator),公司要開掉一個正式員工那是千難萬難的,所以後來基本只接納派遣工,但話又說回來,實際收入上,派遣工又要比正式工多一些,所以年輕人倒也覺得無所謂。前一陣我還在網上遇到當時的一個同事,問了問還是派遣工狀態,他差不多在那家公司幹了快15年了。

另外再說個扣題的話,題目里說為什麼法國科技發達,我要說點有些人不愛聽的啦

這家法國公司呢,是通信業企業,當然來來往往的其實都是一線幹活的工程師而已,不是搞研究的,但是茶水間咖啡機旁邊的小書架上面放的事IEEE,ITU期刊一類的雜誌,好些同事休息時間就在那兒翻著看看,後來國內辦公室么,茶水間也有個小書架,上面是&<婚姻與家庭&>,《知音》,《travel》,《國家地理》一類,呃,當然我也蠻愛看的。。。


既然有些人說國內習慣不同,那既然有郵箱,為什麼不去看郵箱呢?懶得看,那這是不是也是懶的部分嗎?
…………………………………………………………………懶嗎?國內很多崗位更懶吧。做個對比,在中國我給法國教育署(廣州)發郵件問他們能不能把成績單寄給我,而且事先說好的他們說只要發郵件他們一定會回的。3個月過去了到現在還沒有回。
給法國高校(公立)發郵件當天回或者馬上回。
在學校(國內)給老師發郵件(沒找到電話)1年了到現在還沒有回復。
給法國教授發郵件在法國7點鐘,教授就給我回復了。
國內市政府相關的電話,總是打不通,忙音。後來聽我一個姐姐在市政府她說那些市民電話她經常是掛著的,因為懶。打過去都是忙音。
給法國市政府打電話打了好幾次5次成功接通4次。
再來個例子,誇一誇法國。

這是我一個朋友準備考鋼琴專業。很多人說他們休息的時候絕對不工作。這份郵件是法國晚上8點的時候發的。考試時間為了照顧到全球的考生不用在法國待太久,因為考生比較多考試從星期一到星期六,並沒有把最後一天放在下個星期一。他們也是犧牲了休息的時間,也算是加班吧。


王思聰整天打遊戲泡妞,屁事不幹,為什麼收入上億,輕輕鬆鬆實現了一個小目標?!
屌絲如我每天干12小時每周干六天半,為什麼收入才幾萬十幾萬,只能對著王思聰女友打飛機?!

人家爹有錢啊!


「爹有錢」這句話翻譯成經濟學術語,是「人均資本佔有量高」,從而使個人的勞動生產率乘數化擴大,一個人乾的頂幾百幾千個人乾的。這才是王思聰收入比我高,法國人收入比中國人高的根本原因。

所謂人均資本的資本,狹義上看就是錢,誰有錢誰人均資本就高。廣義上看,資本就是馬克思經濟學裡的生產資料,小到榔頭大到飛機,只要能幫助人生產的,都是生產資料,誰生產資料多誰人均資本就高。

錢有利息,自己就下崽子。生產資料能千倍萬倍地擴大人的生產能力,也就是擴大人的產出。一個伐木工,赤手一輩子也弄不倒一棵樹,有了鋼鋸一天能倒一顆,要是有了電鋸,嘿,一天不倒一片就是偷懶。
算算這勞動效率差多少,收入應該差多少。王思聰法國人有電鋸,咱們手裡最多也就是鋼鋸。

所以別說王思聰法國人懶,人家人均資本高,干一個小時頂咱們干一天的。他們每天干兩小時活就是勤快,咱們干十二小時還是懶。為什麼?因為他們干兩小時的產出比咱們干一天的產出不知高到哪裡去了。也別不服,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世界就是這麼殘酷。

王思聰法國人手裡的資本怎麼來的?當然是人家爹給的。想當年修紅旗渠,咱們是一鋤頭一鋤頭靠人頭生生堆出來的,放法國去,把從來沒用過的二戰坦克拆了改成拖拉機,三下五除二,就能把紅旗渠修出來。那工程量估計法國人都不稀罕說。

沒辦法,爹不如人。

只能自己發憤圖強,埋頭苦幹。沒有拖拉機,那就堆人頭,他們干八小時,咱們就干十六個小時,他們婦女不幹活,咱們老人孩子都上陣。只能這麼一點點追。
幸好現在咱們也有拖拉機了。

我們現在在人均資本上,追上來一點,將來還有望追上來更多。等什麼時候中國人民實際佔有的人均資本和法國人民佔有的一樣多時,我相信以中法兩國人民差不多的愚蠢和懶惰程度,划去,聰明和勤勞程度,我們會有一樣的勞動生產率,從而有一樣的產出和一樣的收入。

那這個人均資本怎麼測算呢?榔頭和飛機對人生產的輔助作用怎麼進行量化比較?
其實沒什麼好辦法,就是都換算成錢,然後算個人均資本佔有量為多少多少人民幣(美元),然後再比。
其實還有兩個維度。一個是技術的先進程度,法國人的榔頭就是比中國人的榔頭皮實耐操,一個是技術的普及程度,法國人榔頭人手一個,中國人一群人共用一個。這就是人均大法了。人均公路里程,人均汽車擁有,人均糧食,還有人均航母。


所以為什麼法國人懶還賺的多?
因為他們人均資本佔有量高。
怎麼追?
重積累輕消費,多幹活少抱怨。


如果你活得很輕鬆,一定是有人替你承擔了你該承擔的重量。


這是我們法國外教改完後的考試卷子,那些小紙片都是他批改的時候一張張訂上去的

懶不懶不好評說,但是歐洲人對於工作的態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如果題主是德國人,這個問題問得毫無違和;

但是作為發展中國家,產業鏈中下游的人,看到別人不靠時間堆成果會很不解,正常。

科技發達或者有拳頭工業的國家來說,很多工作是追求指數發展的,工作時間只是前面的常數項。如果用研究舉例的話,到了頂尖科學家水平,多做題沒有多思考、多發獃有用,看似無用的其他活動比死蹲在實驗室有用。

別說法國了,美國是發達國家恨不得最勤勞的,中國去的學生仍然不能理解為什麼美國人不住在實驗室。


知乎的傳統是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那只是因為中國經濟相比發達國家欠發達。中國不是高福利國家,你首先要養活自己,養活家人。在歐洲國家不甚發達的時候,也有一大批加班努力工作的人。
而中國人和法國人一樣,也想度個假,也想有雙休,也討厭加班。這不叫懶,哪有人想一天14個小時勞動。
所以我覺得法國人不過是早一些比中國人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而已。


就拿北京的公交來說,每輛公交都要配一個人來告訴司機開門關門,但法國或者歐洲所有的公交都有自動按鈕.........


有兩個公司,一個公司所有的文件能電子化的都電子化,儘可能降低人工操作的需求。
另外一個公司,人工處理幾乎一切。
然後第一家公司人不忙,收入高,還賺錢多。然後因為營收高,可以招聘更優秀的人才。
第二家公司每日繁忙,工資低,賺錢少營收還很差。因為利潤低,員工素質越來越差。
第二家公司老闆一直不明白為啥第一家公司那麼閑,不幹正事還能賺錢。


插一嘴,施耐德電氣是法國品牌,供配電領域和ABB兩分天下。
設計院開關選型,我們人手一本施耐德和ABB的產品樣本——當然大多數的開關參數都已經爛熟於心了,不是因為我們有多聰明,而且因為天天都在用。
其他的通用,西門子等等,很少;國產的更少。
而且一個死循環是,往往這些大公司會給設計院上圖費,設計院就按此型號的開關啊儀錶之類的品牌參數設計招標圖紙,再他們再做一做業主工作,很容易就能拿下來項目,獲得利潤,再去跟下一家項目的業主和設計院做點PY交易。
什麼?不想按設計圖給的品牌來?
直接招標文件里技術部分給你寫死,這一點這幾家滿足,那一點另外幾家滿足,但是完全滿足的只有,它。你用不用它的產品去投標?不用你就是偏離項,各種扣分。
國內品牌往往很難攻破這些壁壘。

所以說,我們工業製造要向更高端的轉型,不得不背上「發達國家粉碎機」的稱呼。等諸如此類的企業在國內有了強有力的國產競爭對手,他們的「懶」日子也就到頭了。
努力吧騷年,將來你也能過上「懶日子」,努力砸碎列強的這些用來剪羊毛的剪刀吧!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台灣 2016 年一季度 GDP 同比萎縮 0.84%?
山东的 GDP 这么高为什么还被说穷?

TAG:法國 | 經濟 | 歐洲 | 國內生產總值GD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