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重名的概率高不高?

如題


你交了107個日本女朋友,她們的名字分別叫:

佑実佑巳佑彌佑未佑海佑美侑海侑美優実優巳優彌優心優望優未優水優海優深優満優美優見優魅友実友望友未友海友珠友美友聖友見唯実唯心唯未夕実夕海夕珠夕美夢南夢実夢心夢望夢未夢海夢満夢美宙美宥実宥心宥未宥美幸愛弓弓美悠実悠彌悠愛悠望悠海悠美月愛有咲有実有彌有望有未有海有美有見柚充柚実柚満柚美由実由巳由望由未由朱由水由海由珠由美由見由観由魅癒美祐巳祐彌祐未祐海祐美結実結巳結彌結心結愛結望結海結美裕実裕巳裕彌裕未裕海裕美遊美釉海雪心雪愛

然而這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為她們的名字都叫Yumi

受到刺激的你變彎了,交了60個男朋友,他們的名字分別叫:
佑介佑助佑輔侑介侑助侑翼優之助優人優介優佑優助優輔勇介勇佑勇助勇昌勇祐勇輔友亮友介友維友翼友輔右翼悠亮悠介悠翼悠輔憂介憂輔有介由介由助由裕由資祐丞祐亮祐介祐助祐奨祐補祐輔結介結助結輔裕亮裕介裕將裕輔諭昇遊介遊翼雄亮雄介雄佐雄典雄助雄舗雄資雄輔

但是這仍舊沒有什麼卵用,因為他們的名字都叫Yusuke。

最後你成了雙性戀,跟你有一腿的人共計265人,
之亨佑來佑季佑樹佑祈佑紀佑綺佑規佑記侑侑來侑喜侑姫侑嬉侑季侑希侑暉侑來侑樹侑生侑祈侑紀侑記侑輝倖優伎優來優喜優妃優姫優嬉優季優宥優希優來優樹優生優祈優稀優紀優綺優耀優萌優葵優貴優輝友喜友姫友嬉友季友希友暉友來友樹友稀友紀友綺友葵友規友貴友輝夕來夕喜夕城夕姫夕嬉夕季夕暉夕李夕生夕祈夕稀夕紀夕綺夕葵夕記夕貴夕起夕輝夢姫夢希夢月夢來夢生夢貴如紀宥姫宥希宥稀宥貴倖幸姫幸希幸來幸生幸紀弓姫弓紀弓綺心幸志恕季恕希恕來恕気恕生恕祈恕綺恕規恕輝恭季恭岐恭希恭來恭気恭生恭祈恭綺恭規恭輝悠姫悠嬉悠季悠希悠來悠気悠生悠稀悠紀悠綺悠貴惟姫憂伎憂季憂祈憂紀憂記憂輝有喜有嬉有季有希有來有生有稀有紀有葵有規有記有貴有輝有雪柚伎柚來柚喜柚姫柚嬉柚希柚來柚樹柚稀柚紀柚綺柚葵柚貴柚輝由由伎由喜由基由妃由姫由嬉由季由希由木由李由來由樹由生由祈由稀由紀由綺由葵由記由貴由起由輝由雪祐伎祐來祐喜祐季祐希祐來祐樹祐祈祐稀祐紀祐綺祐葵祐貴祐輝結仁結伎結喜結姫結嬉結季結希結暉結樹結生結稀結紀結絆結葵結衣結貴結輝薫行祈裕伎裕喜裕季裕希裕暉裕生裕稀裕紀裕葵裕規裕貴遊姫遊希釉伎釉喜釉暉釉生釉稀釉紀釉葵釉規釉貴雪雪姫雪季雪希雪綺雪葵優希優輝喜夕樹夕貴幸弓貴志有雪湯希雪雪王

他們之中有13位男性,252位女性。
然而他們的名字都叫做Yuki


這個問題很有講頭。大部分朋友會覺得四五個字的重複率會低於兩三個字的。但是呢,和追求名字獨特的中國人不同,其實大部分日本人會使用那些用爛的了字做排列組合。簡單易懂的打個比方就是他們非常樂於在「強」「超」「志」「明」這樣的子裡面選,然後在5-6個被用爛了的後綴里選一個進行排列組合。而發音通常都是yusuke, yuki,yumi 這種爛大街的預設組合,因為好記,沒個性,顯得隨和。


光看漢字,也許確實五花八門,
可是尼瑪讀出來都一模一樣啊有沒有!!!!!
想想看你要是交了兩個名字一樣的男朋友都不好意思張嘴啊!
(即使姓氏不同,因為關係親密的人一般沒有叫姓的結果你仍舊是只有265個Yuki)

其實日本人大多數也都是根據讀音記名字的。所以知道對方名字讀法卻不知道怎麼寫漢字的情況很多很多。我咋知道你是叫佑樹,還是悠樹,還是由貴??

尤其有個答案還提到日本以前庶民都是沒有姓的,我的媽!大街上喊一聲Keisuke十個人回頭,一塊磚掉下來砸死五六個Hiroyoshi都不是夢。

說完了名,我們再來看看姓。
日本人的姓毫無疑問是比中國人重複率低的。
在日本,
前十位大姓佔了全人口的10%,
前100位大姓佔了全人口的34%,
前1000位大姓佔了全人口的74%,
前7000位大姓佔了全人口的96%。

再來看看中國。
光王,李,張三個大姓就佔了全國人口的20%。 ......
前20個大姓就佔了全國人口的一半以上。

也就是說理論上,你認識的朋友里一半以上的人都是跑不出這20個大姓的!


以上我們得出結論:

1. 日本人的姓重複率較低。
2.日本人的名如果比較漢字,重複率可能還高於中國人。但看讀音的話重複率一定遠遠高於中國人。(畢竟中國人可以用作名字的漢字比日本多多了)
3. 姓加名的話,光看漢字重複率會低於中國人的可能性較大(因為姓氏重複率低)
但是比較讀音的話就不好說了。


最後,
對於日本人來說,清楚記得對方名字漢字怎麼寫的一般都是真愛。


以上。


總的來說,由於日本的姓非常之多,與中國、韓國相比,日本同名同姓的情況就要少很多。

同姓または同名というのはかなり存在するが、姓名両方が同じという例は確率が低い。日本で見られる同姓同名は、數多くいる姓(主に鈴木、田中、佐藤など)と、その時期に流行した名の組み合わせが多いようである。また、同姓同名で性別が異なる場合もある(たとえば著名人では元野球選手と女優の平田薫、男性競艇選手と女性政治家の太田和美、男性競輪選手と女性歌手の井上昌己など)。元々は違う姓でも、結婚や養子縁組による改姓で同姓同名になるというケースも起こり得る。秩父宮雍仁親王妃勢津子は結婚前は松平節子だったが、秩父宮雍仁親王との結婚にあたって當時の皇太后(秩父宮の母である貞明皇后、名が節子)と同名(天皇?皇族には姓はない。なお読みは異なる)となるため勢津子と改名している。変わった例では、平安時代の著名人に「源信」という人物がふたり存在する。一人は僧侶でゲンシン、もう一人は貴族でミナモトノマコトと読むが、當時の僧侶は出家であるため姓がなく、同姓同名同然になっている。
同姓同名

雖有不少同名或同姓的情況存在,但是既同名又同姓的例子就很少了。在日本,既同名又同姓的情況大多出現於大姓之中,如鈴木、田中、佐藤等,這些姓與該時代所流行的名組合在一起,便出現了既同名又同姓的情況。
有時候同名同姓的兩個人,性別卻不一樣,比如著名的男性棒球選手平田薰和女演員平田薰、男性賽艇選手太田和美與女政治家太田和美、男子自行車選手井上昌己和女歌手井上昌己等等。
另外,本來是不同姓的兩個人,由於一方結婚或被收養而出現改姓,從而導致的重名現象也存在。比如秩父宮雍仁親王妃勢津子(setsuko),本名松平節子(setsuko),由於皇太后、秩父宮之母貞明皇后亦名節子(setsuko),故松平節子在嫁於秩父宮之後改名勢津子,讀音不變,但是用不同的漢字來表示。
日本歷史上還有一個類似的例子。平安時代就有兩個名為「源信」的人,一個是嵯峨源氏領袖源信(minamoto no makoto),另一個是僧人源信(gennsinn)。在這個例子當中,兩個源信雖然漢字一樣,但是讀音完全不同,前者訓讀,後者音讀。另外,由於源信和尚出家之後就沒有了姓、「源信」只是法號,與姓「源」名「信」完全不一樣,因此可以說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重名。

搬運一下日文維基該詞條里的一張圖片:

此照片攝於1951年,圖中5人均名伊藤武雄。從左自右分別為金澤大學教授伊藤武雄、大阪商船社社長伊藤武雄、中國研究學者伊藤武雄、聲樂家伊藤武雄、名古屋大學教授伊藤武雄。


在蘇菲總結得非常好的回答的基礎上,想隨便聊一下這幾年日本人名的變化趨勢。因為真的很有意思。


不談姓氏只談名字。

這裡必須說明的是:日本人的名字,讀音可以自定義。

拿中國人的名字來說,無論是多麼生僻的漢字,都必須對應字典里的正確讀音。當然如果是多音字的話,有兩個以上的讀音供起名人選擇。
比如你叫張超。證件上就是
Zhang Chao
張 超

日本人名則不同,如果你叫佐藤祐希

原本證件上似乎該是:
Sato Yuki
佐藤 祐希

然而事實上,你的證件上可以是:
Sato Amanda
佐藤 祐希

也可以是:
Sato Sushi
佐藤 祐希

還可以是:
Sato Pikachu
佐藤 祐希

等等。

不過,名字的讀音只能是日式的。(如果想使用非日式讀音,需專門提交申請)
打個比方,如果你想將自己的名字讀作teddy bear,就需要寫成tedeibea。
於是你的證件上顯示的會是:
Sato Tedeibea
佐藤 祐希

這幾年越來越多日本家長不再沿用傳統的、大眾的名字,起名的構思和立意更加多元化,再加上各種花式讀音,重名率降低不少。
其中一小部分家長甚至為了個人愛好和趣味選擇劍走偏鋒....這類特立獨行的名字在日語里被稱為「DQN名」或是「kirakira名」。(*DQN是日語網路用語,類似於脫線、無常識、沒文化等等)

舉幾個我見過的另類名字當栗子。
【名字寫法】 【名字讀音】(讀音的含義)

太陽 soreyu (soleil,法語太陽)

天使 fueari (fairy)

動畫 terebi (電視)
※動畫在日語里是視頻的意思。然後這位視頻君的弟弟叫映畫(電影),讀音倒跟寫法很一致,也是讀作電影........

再補一個栗子。「宇宙」跟「太陽」一樣,在寫法上都屬於相對普通的男性名字,然而我目前為止聽說過的宇宙君們的讀音真是五花八門,有sora、kosumo、takayoshi、soreyu、umi、tera、kanata……
其中sora是最常見的,輸入法可以打出來,高達系列也一直把宇宙讀作sora,我查了一下最早出現這個讀法的時間似乎是1968年,應該已經屬於默認的「借字」了(在日語中,借字是指無視漢字原本讀音,借取其他類似詞義的發音)。
kosumo是cosmo的日式發音;takayoshi寫成漢字完全是另一個男性名字;後四個讀音的日文原意分別為太陽(實為法語)、海、寺、彼岸……
宇宙這個詞在字典里的正確讀音反而很少有人使用在名字中。

這已經不是「祐希由貴由紀有希有輝都讀作yuki」的情況了,這完全是自定義嘛。
有了這種操作之後,哪怕你見到寫法完全相同的兩個名字,也要詢問當事人才能確定讀音是否相同。

不過這類脫線的名字畢竟佔少數,大家當笑談看就可以咯。大部分日本小朋友的名字還是很正常的。

撇開這種天馬天空的起名法,很多日文名常用字本身就有不止一種讀音,類似於我們的多音字。比如「健」可以讀作ken、tsuyoshi和takeru,「剛」可以讀作go(口頭髮音為gou)、tsuyoshi、takeru和takeshi。


補聊兩句姓氏吧。

日本的姓氏異常繁雜,很多說法和來源都不統一,所以日本有專門研究姓氏的學科,就叫姓氏學,屬於民俗學的分支。

1.日本的姓氏究竟有多少種,至今在學術界仍沒有定論。一說10萬種以上,一說30萬種以上,一說約100萬種。

2.相同漢字的姓氏也有不同讀音。例如「高木」多數情況下讀作takagi,然而也有讀作takaki的情況。「菅田」這種姓氏更是日常被讀錯,因為它並非常見姓氏,讀音更有sugada、sugeda、suda、kanta、kanda等等。

3.在統計的時候,同音不同字的兩個姓氏被視為不同姓氏。然而同字不同音到底如何歸類似乎沒有標準。「同字不同音歸為一種」和「同字不同音分別歸類」,這兩種統計結果的差值是很大的。
例如,在「日本姓氏總數為10萬種以上」這一說法中,若「同字不同音的姓氏為同姓」,姓氏總數為11萬種;若「同字不同音為異姓」,則總數為17萬種。兩者相差將近1/3。

回到題目本身。

重名率本身很難定義。曾看過一個節目調查,用「你身邊是否有同名同姓的人」來作為重名率的一個表現形式。該調查詢問了來自39個國家的4400人(樣本數比較小),得出的結果是:

重名率順位

1 希臘 59.1%
2 中國 50.9%
3 泰國 47.3%
.
.
39 日本 3.6%

此處重名指姓+名的寫法+讀音完全相同。

由於樣本數較小,此排序不具有絕對代表性,權當參考。


首先,日本人的姓氏名字一般1-3個字
相較於中國的一個字,且趙,孫,王,李這些大姓的緣故
日本人重名的概率應該比中國低的多
但是。。
首先上「名探偵コナン」中的三張圖

正如目前贊數第一的答主蘇菲所說,日本人姓名重音的概率非常得高
很喜歡的一位日本歌手「新垣結衣」(あらがきゆい Aragaki Yui)
人們會喊他「結衣」(ゆい Yui)
但同樣,發音是Yui的有太多,甚至還有一位和她年齡相當,同樣是歌手的人:吉岡唯(よしおか ゆい Yoshioka Yui)

日本人關於姓名的煩惱,不僅僅是不同名同音,還有同名不同音
我記得日本某電台(抱歉記性太差,具體是哪一個記不清了)某一次說明:
希望所有投稿的人,寫上自己的名字後,用假名標音

就像我看柯南,第一次聽到「水無憐奈」(Mizunashi Renna)名字的時候
「水無」(みずなし),第一反應是「水梨」

扯淡扯完,下面給一個鏈接
同姓同名

同姓または同名というのはかなり存在するが、姓名両方が同じという例は確率が低い。日本で見られる同姓同名は、數多くいる姓(主に鈴木、田中、佐藤など)と、その時期に流行した名の組み合わせが多いようである。

大概的意思是:日本同姓同名是存在的,但是概率要低不少,大部分的姓氏是由時代流行所帶來的,像鈴木、田中、佐藤

好多地方有人說:日本人沒有重名
這是不可能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重名

但是我覺得有一些名字應該沒有重名,比如說...
「我孫子」Abiko
我孫子。。。。


中國14億人口,幾千姓氏,日本1.27億人口,11萬姓氏,這同名同姓的概率有點低……


日本的姓氏一般由 一至三個漢字組成 而中國和韓國 基本上都是一個漢字(當然也有複姓) 所以日本的姓氏數量比中國韓國多多了 據說是有十多萬
中國 百家姓就覆蓋了人口的絕大多數吧
韓國 朝鮮就更別說了 "金李朴"佔了多少要是認識韓國人朋友應該有個體會吧

不過日本仍然有很多大姓 例如 佐藤 田中 山本這種 再配上一些當時非常流行的名字 所以仍然還是會有很多同名同姓的人
另外 不同漢字 但是讀音相同的情況 也會有很多

以上


快來關注"姓氏百科"微信公眾號吧,有詳細的姓氏介紹,有一大波趣味測試。
參考資料:日本人的姓氏來源 日本姓氏的真正由來

由國家下令讓全國人一齊取姓,這事聽起來好像是有點兒不可思議,可是在日本就確實有過這樣的事。明治三年(公元1870年)日本政府作出「凡國民,均可起姓」的決定。可是竟然沒有多少人響應,於是,政府不得不在明治八年(1875年)頌布了強制性的《苗字必稱令》,規定了「凡國民,必須起姓」。確實是這樣,與我們一衣帶水的日本,1875年之前絕大多數人是沒有姓的。可以說,日本人有姓不過只是才一百多年的事。

在古代,日本人只有貴族有姓有名,他們所謂的姓,與我們理解的姓並不一樣。

公元四世紀末,日本的大和朝廷把日本列島南部的許多小國統一成為一個國家,其政治統治的基礎是氏姓制度。以大和朝廷的大王(即後來的天皇)為首的,掌握著中央政權的貴族與隸屬於朝廷的小國國王之間建立了有血緣關係的集團,這些集團稱之為「氏」,一個「氏」也就是一個貴族世家。

氏的稱呼有的來自官職,有的來自居住地、統治地的地名,有的來自神名,還有的來自技藝。例如,居住出雲國的就叫做「出雲氏」,做祭祀工作的就叫「忌部氏」。掌握大和朝廷最高權力的大王家,是當時最強大的氏。

後來,大王家又對隸屬朝廷的許多氏按與自己的親疏、血緣遠近、功勞勢力大小,分別賜予「姓」。這個「姓」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姓,只是表示地位、門第、職務的稱號,類似爵位。當時的姓約有30個,其中「相臣」、「君」、「直」等賜給皇族及顯要的貴族,是最有勢力姓。

由於人口繁衍,一個大的氏又有了許多分支。這些分支為自己起了「苗字」。「苗字」意思是嫩芽、分枝,即從本家分出的支。例如,藤原是一個大氏,分出之後,居住在近江國的藤原氏,便取「近江」與「藤原」的首字,稱為「近藤」。住地伊勢、遠江、加賀的藤原氏就稱為伊藤、遠藤、加藤。到了明治八年,從來沒有姓的人在取自己的姓的時候,也想沾點「藤」字的光,於是「藤田」、「藤本」、「藤井」、「藤山」、「藤川」、「藤條」等等姓氏就誕生了。

由此可知,這時的氏可以表示部分家族血緣關係,但是姓只表示家族的地位尊卑,苗字則表示新的分支,但這時氏、姓、苗字只有貴族才有。

到了七世紀中葉,大化革新時期,廢除了世襲的稱號,表示家族地位的姓失去意義,氏與姓混合為一,有一部分成為流傳到現在的姓。這時姓仍然是貴族的專利品,到19世紀,姓也只限於武士、鉅賈和村裡有權勢的人。這些人向當局申請,經特別許可,才能有姓。能夠「名字帶刀」是一種極大榮譽,所謂「帶刀」就是有姓,一般平民只有名而無姓。

明治天皇時,政府感覺到沒有姓,編造戶籍,課稅征役,非常不方便,這才號召大家都取姓,可是由於人們長期以來的習慣,並沒有誰想用個什麼姓,至此,政府不得不下達「凡國民,必須取姓」的命令。這時候,人們才匆匆忙忙找起姓來,舉國上下興起一股取姓的熱潮。住在青木村的就姓青木,住在大橋邊的就姓大橋,家門口長棵松樹的就叫松下;門前有一座山的,就姓山口。於是田中、三木、山田、日光、北風、前部、上方、觀音,這些中國人覺得怪怪的姓一下子涌了出來。

以地名為姓的有「上野」、「田中」、「河內」、「上原」、「市原」、「陸前」、「近江屋」、「吉岡屋」、「三河屋」、「肥厚屋」,以職業為姓的有「味香」、「味美」、「那妓男」、「豬飯」、「服部」、「鍛冶」,「古井丸」。有些人以古代武士的名當姓用,像「酒井」、「本多」、「上杉」,這都是古代武士的名。也有的怕官府處罰,「慌不擇姓」,以魚、蔬菜、寺院、職業作姓。鈴木本是神官拿在手中的標誌,也成了姓。有點文化的選擇福壽、長命、千年、松竹、朝日等好聽的詞作姓。松、鶴、龜等長壽象徵也成了姓,百、千、萬也成了姓。有的人實在想不出好辦法,只好隨便對付一個,「我孫子」、「豬手」、「犬養」、「鬼頭」、「茄子川」全來了,也有的讓官吏隨便給想出一個。

1898年,政府制定了戶籍法,每戶的姓這才固定下來,不得任意更改。因為日本人的姓來得突然,來得特殊,它的內涵也與眾不同。世界各國的姓多是表示血緣關係的,而日本的姓卻很少有這個意義,姓一個姓的不一定有血緣關係,不是一個姓的倒可能是叔叔、爺爺。

日本人姓多數由兩個漢字組成,少的有一個字的,最多的有九個漢字。如:北、池、岸,田中、鈴木,宇都宮、西園寺,敕使河原,勘解由小路等。因此,為了分清哪些是姓,哪些是名,在正式署名場合,要在姓與名中間留出一個字的空來,如,井上清,要寫成「井上清」,三階堂進,要寫成「三階堂進」,八木下弘,要寫成「八木下弘」。

據說日本人的姓有十幾萬個,日本人口才一個億多,平均一個姓只有幾百人。最常見的有40多個,其中鈴木、佐藤、田中、山本、渡邊、高橋、小林、中村、伊藤、齋藤佔總人口的10%,有1000多萬。

日本姓這麼多,但是天皇卻沒有姓。明仁天皇、裕仁天皇誰也叫不出他們的姓來。日本人認為,天皇不是人,是神,神是無姓的。天皇無姓,皇子、皇孫、皇女、皇弟、皇姑自然也是無姓的。一般女子出嫁後要改用夫姓,但是平民嫁到皇家卻仍然用娘家的姓。皇子文仁妻子川島紀子,姓的川島,就是娘家的姓。

日本人姓怪,名也怪,日本男子的名多以郎、夫、雄、男等字結尾,以表示威武、英俊、忠信。而且多有表示排行的標誌,長子叫太郎,二子叫次郎、二郎,排在第11位的就叫餘一郎。也有的把「郎」去掉的,直接是太、一、次、二,用治表示二,用選、藏表示三,用助表示小兒子。長女稱大子,次女稱中子,三女稱三子。小林光一一定是長子,寅次郎一定是次子。過去日本人的男子名多加上「兵衛」、「左衛門」、「右衛門」,這是由軍職變化的名,也有的是為了顯示尚武精神。

日本女子的名多以「子」、「江」、「代」、「枝」結尾,如,川島芳子、大關行江、宇野千代、大原富枝,聽起來優雅、柔和。現在青年女子中,約有90%的人用「子」命名。按習慣,女子出嫁後要改用夫姓。中野良子嫁給川崎善弘後,改名川崎良子;松崎君代,結婚後就改姓名為栗本君代。現在,越來越多的女子反對夫妻同姓,還成立了「反對夫妻同姓會」,主張婚後仍用自己的姓。

把數字用在姓名中,是日本人姓名的又一特色。有姓一丹、二井、三木、四島一味川的,有姓六角、七條、八馬、九鬼、十石的,還有姓四十五、五十鈴、百元、六百田、千家的,甚至有姓百代、萬歲的。在名中用數字表示排行更是常見的,但也有表示出生時間的。如山本五十六,就是因出生時父親是56歲。

日本是注重禮節的國家,過去,孩子出世要舉行命名儀式,而且規定,在孩子出生後的第14天內舉行,通常以第七天為多,日本人叫這天為「御七夜」,是命名的吉日,命名的當天晚上家中要擺上宴席慶祝一番。

日本小孩子可以在外人面前直接稱呼父母的名,這在大多數國家是不允許的。

要說日本人姓名的怪,那可多著呢。日本人姓名的寫法,通常是先姓後名,譯成西文時,往往改為先名後姓,而且是按照日語原來的讀法以羅馬字拼寫的。自1951年日本政府提出限制人名用生僻漢字以來,日本同姓同名的人越來越多,於是有人主張不用漢字取名,而改用「假名」。

日本人的姓氏不但是數量多,在其讀音,漢字的寫法上也相當的複雜,讀音相同的姓氏,漢字有幾種甚至是十幾種寫法,而相同的漢字也會出現好幾種讀音。例如:ささき就可以讀做以下幾個姓氏——佐佐木,佐前,佐崎,佐佐喜,佐佐貴,陵,雀等等。姓為ことぅ的日本人,用漢字來寫會有以下幾種寫法:後藤,五藤,吳藤,梧藤,梧桐,江藤,牛頭,五島,後島等等。

日本姓複雜得連日本人自己也不知道怎麼讀,聽到名字也弄不清楚漢字如何寫。有調查表明,全日本一天交換的名片高達400萬張,就是說每一秒鐘就有231組人在交換名片。可在日本如果把對方的名字叫錯是非常失禮的事,為了避免弄錯,絕大多數的日本人都在用漢字寫的名字旁邊用假名註明日語的讀音。

日本人還習慣稱姓不稱名。如果有人去找叫「佐藤」的人,多半會有好幾個「佐藤」一起答應。有個笑話是說:如果在日本上下班的高峰朝擁擠的人群內丟一顆手雷,炸死10個人,其中就有9個叫佐藤。


在日本醫院工作第五年了,至今沒見過兩個同名同姓的患者,這概率是有多低呀!


因為日本姓氏多,而且重複率也少,大部分時候直接稱呼姓氏都不會造成困擾,倒是他們的名字比較簡單,搞來搞去就那幾個讀音(漢字可能不同),很容易重複。這點和歐美很像。但是如果是大姓氏加上簡單的名字,那重名概率還是不小的。

中國姓氏雖然也不算少,但主要的就那十幾二十幾個,一個場合好幾個姓王的,姓李的都不奇怪,本來中國人取名字倒是比較多變,但是現代取名有簡單化的傾向,尤其是49年以後改革開放以前,簡單化的單名成為潮流,動不動就X軍、X強、X偉、X紅、X麗,就算兩個字的名字也基本都是建軍、建國、建華之類的,再加上重複率高的姓氏,那重名自然就容易發生了。

這點韓國人比中國人更慘,貌似絕大部分韓國人就是朴、李、趙、張、孫、崔等等這幾個姓氏了吧,加上日常不使用漢字,連同音字都沒法區分了,估計重名概率更高了,好在韓國人還是傾向於取雙名,否則估計隨便喊一個名字都能一幫人回頭了。


那你是不認識穆罕默德。


藤井樹?藤井樹


和中國比的話我覺得不算高,AKB48各個分團十年下來再加上46系,來來去去也有大幾百號人,目前只有1對,兩個人的名字讀音一致,但是字不一樣, 中國隨便抽個800號人估計有不少重名的(字音完全重合)。。。。

不考慮讀音的話,光看 姓+名 長度組成, 日本 1+2,1+3,2+1,2+2,2+3,3+1,3+2,順手拈來就是7種長短組合

中國比較多的就是 1+1,1+2,2+1,2+2 (名字奇特的少數民族不算,其實這也公平的,日本名族追根溯源也就幾個,現在更是基本全面統一了)

複姓本來就相當稀少,所以「正常人」一般都是 1+1 或者 1+2

但是日本7種情況都比較常見,無論是考慮到長短組合,還是總長度,變化都比中文常用的姓名格式壓倒了幾個數量級,所以相對於中文的名字來說日本姓名的重複度非常低。。。

至於讀音重複,就像 李霞 李俠 我們也不會認為是一樣的名字,然而人家連讀音的全部重複率都很低,要知道單說 的讀音重複率是很高的,一個 haruka 可以對應 遙香,晴香,陽加,遙,春香 隨手就想起5個, 但是人家姓名一組合瞬間重複率就下去了


日本有很多的伊藤誠


重名現象肯定是存在的,但是日本的重名率很低,畢竟日本的姓氏太多了不是嗎,看了這麼多年動漫啊日劇啊,知道這麼多日本明星,感覺重名的真的挺少。
因為日本人姓氏的可變性很高(因開創新家業、家族集團分支或收養關係等原因都可以改姓,這也是日本姓氏數目眾多的主要原因)。所以日本姓氏的來源十分複雜,眾說紛紜。一般來說,日本的姓氏可以分為兩類:自古就有的和從《苗字必稱令》後創立的。
日本最大的姓氏是佐藤,其來源一說是來源於藤原秀鄉,即藤原家中擔任過左衛門尉的人的後裔。也有說可能是因為日本人普遍希望自己的家族興旺,就像可以擔任公家的藤原氏一樣。相類似的是其他眾多帶有「藤」這一字眼的姓氏,寄託了同樣的期望。日本第二大的姓氏是鈴木,和佐藤類似的,來源於古時候的武將的姓氏。
日本人的姓氏中經常出現諸如川、田、山、野之類的字眼,有人認為與他們民族嚮往自然不無關係,例如犬養姓是過去為王公貴族飼養家寵而被賜姓。但主要是因為《苗字必稱令》的關係,當時文化不高的平民只能採用他們熟悉的名稱。上至日月星辰,下至花鳥魚蟲;從職業、住所到自然現象等等皆可以為姓。比如渡邊就是住在渡口附近的,而鵜飼則是飼養魚鷹的漁夫。
在日本,各地的姓氏分布是不一樣的,這和其民族構成有一定的關係。例如在沖繩「與那國」比較多,這是因為古時那裡是琉球國的緣故。而北海道地方「金田一」並不少見,這是因為那裡是阿伊努族聚居的地方。


如果是姓+名,重複率應該不高。日本人姓太多了,且分散,不像中國的「李、王、張、陳」大姓。

單論名的話,書面上重名率高於中國,如果只論發音,則更高。

我有個女同學名叫tomoko,至今不知道她名字怎麼寫。Google之後徹底凌亂了。


日本第一大姓佐藤,共有200萬人

中國重名最多的人張偉,共有30萬人


琴梨=小鳥=kotori(逃
(?8?)


姓還好,除非是鈴木田中這種大姓容易重,但是名字太容易重名了
為了這個問題,我check了一下我的line
發現我認識12個kana(女生)
15個啥啥suke(男生)
23個X子orXX子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前留學生現社會人
拋開姓來講,這重名率……算了,日本人真心沒啥創意


身為一個聲優控,表示叫大輔的名嘴不要太多。


就像中國名字的

1.zichen:紫宸、子晨、子塵、子辰、子諶、紫晨、梓琛。。。

2.zihao:子豪、子浩、梓灝、子昊、孜皓。。。

3.zihan:子涵、紫涵、梓涵、子瀚、梓晗、紫菡。。。

都一樣的。假名不就是拼音么。(*_*)

這是00後。

80、90你應該見過李強、張超、張帥、張波、王平。

往前點應該見過建國、海霞、海燕、艷紅、抗美、援朝、振國。

每個語言都存在的事情吧。


推薦閱讀:

「三宅一生宅一生」該怎麼對出上聯?
你所聽過的最好聽的名字?
你最喜歡的誰的名字?
一個人的姓名對其性格是否有影響?如果有,那有多大呢?

TAG:日本文化 | 姓名 | 日本人 | 名字 | 日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