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哪些地名來源比較特殊?
其實這個問題是想明白這個問題:
先舉個例子:
本來山東有個東莞,在東晉時在鎮江又設立了一個南東莞郡。假設南東莞繼承了這個名字保留到了今天,原來的東莞湮沒無聞。中國的哪些地名有這樣的情況?
哪些工具書可以了解到這些?
【年號地名】
來自某朝皇帝年號使用時的頒賜
漢朝
福建·建安縣(196建安縣&>&>&>1913建安+甌寧=建甌):漢獻帝建安年(196-220)
唐朝
1.河南·登封縣(696):武則天萬歲登封年(696年)
2.江蘇·寶應縣(762):唐肅宗、唐代宗寶應年(762-763)【 @三皇對點不學大 提供】
3.福建·永泰縣(766永泰縣&>&>&>1102永福縣&>&>&>1914永泰縣):唐代宗永泰年(765-766)【 @hr wang 提供】
宋朝
1.江西·興國縣(982):宋太宗太平興國年(976-984)【 @安政喆 提供】
2.陝西·淳化縣(993):宋太宗淳化年(990-994)
3.江西·景德鎮(1004):宋真宗景德年(1004-1007)
4.河南·開封市祥符區(1009):宋真宗大中祥符年(1008-1016)
5.四川·崇寧縣(1102&>&>&>1958年撤銷崇寧縣,分別劃歸郫縣、彭縣和灌縣):宋徽宗崇寧年(1102-1106)
6.福建·政和縣(1115):宋徽宗政和年(1111-1118)【 @邱宇馳 提供】
7.浙江·紹興市(1131):宋高宗紹興年(1131-1162)
8.上海·嘉定區(1217):宋寧宗嘉定年(1208-1224)
9.湖南·寶慶縣(1225&>&>&>1928邵陽市):宋理宗寶慶年(1225-1227)
【軍事地名】
有些地名為古代帝王慶祝某次戰事勝利或者表達某種戰略意圖而命名的,比如:
- 【甘·西北】武威市(武功軍威):西漢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河西走廊,後設置武威郡(前115年)
- 【甘·西北】張掖市(張國臂掖):西漢武帝希望打通西域以制衡匈奴,設置張掖郡(前111)
- 【甘·東部】平涼市(平定涼國):前秦意圖消滅甘隴一帶的涼國,設置平涼郡(358)
- 【晉·陽泉】平定縣(平定廣陽):北宋太宗親征北漢,攻克廣陽縣後改名平定縣(979年)
- 【甘·中東】定西市(安定西邊):北宋神宗用兵西夏,取名定相城,後改名定西(1081)
- 【桂·中部】南寧市(南疆安寧):元朝為取南疆安寧而定名改為「南寧」,南寧由此而得名(1324)
- 【陝·關中】西安市(西部安定):明朝大將軍徐達進兵元朝奉元路,明廷隨即改奉元路為西安府。(1369)
【奇泉地名】
以當地神奇的泉水命名
- 【甘】酒泉市:西漢中期,城下有泉,其水若酒。
- 【晉】陽泉市:有泉五處,常年涌漾,故稱漾泉。
- 【冀】平泉縣:平地湧泉,康熙贊曰,聖地平泉。
- 【秦】禮泉縣:唐文避暑,魏徵為文,如酒醴泉
地名向答案聯動:
中國有哪些同音不同字的地名? - 寒鯤的回答
有哪些地名看起來像是漢語而實際上是音譯的? - 寒鯤的回答
現代中國地名中有哪些是由兩個古地名合併而成的? - 寒鯤的回答
中國有哪些地名來源比較特殊? - 寒鯤的回答
中國有哪些用人名來命名的地名? - 寒鯤的回答
有哪些重複的地名? - 寒鯤的回答
我覺得最特殊最恥辱的莫過於我這個破縣城的地名來源了。
此地原名岷州。然後宋金和議,金朝皇帝名叫完顏旻。
宋朝為了表示孝順和誠意,決定為金朝皇帝避諱改岷州地名,改名和州,象徵宋金地主階級的反動友誼。
接著……我大宋發現沒文化真可怕,因為和州在安徽哪一代已經有了。
於是加一個字,叫西和州……
這個恥辱的名字就這麼流傳了下來。
到明朝建立時,由於西和州曾在抗元時乾的非常牛,知州通判統制等人和軍民堅守直至殉國,人口銳減。到了明朝也沒緩過來,於是降州為縣,延續至今。
題目所說的這種情況叫做「僑置」,東晉與南北朝時期相當常見,試舉一個符合要求,並且地名現今仍存在的例子。
在只考慮同級政區的情況下,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一次三松滋並存,與多次二松滋並存的情況。以下說說松滋一名的流轉經歷。
- 松茲國,(前184—前136)。松滋原來寫作松茲,漢初呂后時始置縣級松茲國(一說為祝茲侯國,由gm zeng 老師指出),初屬淮南內史,其地望在今安徽省宿松縣城西北方向(周振鶴認為在今霍邱東)。漢武帝時,松茲侯犯事,建置廢除。為區別後置的同名政區,可按地望區別稱之為第一松滋。
- 松茲國,(前82—前13)。漢昭帝時又於廬江郡內復設松茲國,同時治所也南遷到今安徽省霍邱縣城偏東一點。在王莽當權的時代,此處的松茲沒能逃過被改名的命運,被改名為誦善。又很不幸地是,漢光武帝時,誦善的建置被合併。不妨稱第二松滋以做區別。
- 松滋縣,(168—212)。待到漢靈帝時,在第二松滋故地新置松滋縣,仍屬廬江郡。差不多四十年後,漢建安十八年,曹操與孫權相持,曹操擔心邊境郡縣被孫權所得,將廬江、九江等郡民眾全遷往江東(這一段長江自西南向東北流),松滋縣又撤置。
- 松滋縣,(?—582)。西晉太康年間置於第二松滋舊地,屬安豐郡。隋開皇三年(582),廢。
- 松滋郡/松滋縣。永嘉喪亂後,江左的流民流寓到九江郡(治所在今九江市西南),於是先僑置松滋郡、尋陽郡與弘農郡,不久又皆改為縣。南齊時,建置廢除。且稱第三松滋以區分。
- 松滋縣/松滋市,(337—)(今松滋)。東晉咸寧三年(337)僑置,以安置松滋流戶,治所在今松滋市區西北。今松滋一直存在到今天。
- 松滋縣,(621—624)。唐武德四年(621)自霍丘縣分置,縣城在第二松滋故地,為蓼州治所,不久後的武德七年,州廢,縣省入舊縣。
在安徽有宿松縣,正是第二松滋的故地。傳統有說法認為,西晉時因為在今湖北已有松滋縣,便將此處改為宿松,即舊松滋之意。但此說沒有考慮到,西晉時,只有一處松滋存在。宿松的前身實是梁時所置的高塘郡與高塘縣,隋朝時,先省高塘郡,再改高塘縣為宿松縣。第二松滋以宿松的名字一直存在到今天。
《史記》記載,「蜀伐楚取茲方」,有說法認為茲方在今松滋,若將松滋的歷史淵源弄清楚,就很容易判斷這一觀點是否可信了。
再來個名稱上特殊的地名吧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有廣為流傳的宇宙地鎮,這一地名在內蒙古。其實河北還有宇宙營鄉、宇宙營村,位於今張北縣境。
按超微星老師引用的資料,後兩地名實為蔚州(蔚縣舊稱)的變音,是當地移民帶去的舊名。至於宇宙地鎮,按上引資料,據說是遼「宇宙王」居地,而依逐夢小a老師之見,來源仍是蔚州。
1,地名研究權威在我國屬於「民政部地名研究所」
網址:http://dms.mca.gov.cn/。上面可以找到一些專業資料。
2,古今地名對照推薦【中國歷史地圖集】,譚其驤主編。
3,《中國地名史話》,作者是徐兆奎韓光輝,非常詳盡的考據類圖書。
和你們那些高大上的因名山秀水、歷史典故得名的地方不一樣,我大貴州的不少地名就是一部西南蠻夷被鎮壓的血淚史啊:
息烽縣明崇禎三年總督朱燮元平定水西彝族反明大叛亂(又稱「奢、安之亂」),擬在今縣境置詰戎、於襄兩千戶所,經崇禎御批,更詰戎名為息峰,取「永息烽火」之意。
修文縣
明崇禎「奢、安之亂」被鎮壓後,取《尚書·武成》中的「偃武修文」一語而得名。
普定縣
「取普里底定之義也」。普里為部落名。元憲宗七年(1257),普里、普定歸附,以其地置普定萬戶,不久改為普定府,隸雲南曲靖宣慰司。
鎮遠縣
宋寶佑六年賜名鎮遠州,取「鎮服邊遠地區少數民族」之意命名。
安順市
明洪武年間將普定衛、習安州合併設立安順軍民府,從此作為地名的「安順」二字。
所以不要惹俺們貴州人,都是流放重刑犯和生番苗子的後裔哦。我們貴州小孩上學都是騎犀牛豹子,零食都是炸脆了的蜂蛹蝗蟲,課外活動都是養蠱、巫術,信不信我給你下金蠶毒蠱,怕未?
————————————————我是腦洞模式的分隔線————————————————
另外,來過貴州的同學可能會發現很多地方叫「X場」的,比如叫「雞場」、「羊場」、「牛場」的地方在貴州都有好多個,據老輩人說是趕集交易家禽、牲畜的半專門化市場,,此外還有「狗場」、「貓場」,這個應該就是買賣汪星人喵星人的,很好理解吧哈哈哈——但是……………………
安順市下面有個地方叫「龍場」是怎麼回事?!!!!難道……
我有點被自己的這個發現震驚到了,趕快去看看《冰與火之歌》原著
"這是來自亞夏以東陰影之地的龍蛋。"伊利里歐總督說,"歷經千萬年而成化石,卻依舊亮麗動人。"
東方啊……我感覺安順市政府可以把「陰影之地,魔龍故里」作為龍場的新旅遊賣點,推廣「龍蛋發掘」項目,大力發展鋤頭鐵鍬出租業務,挖到的龍蛋歸個人所有哦,比「王陽明先生悟道處」的受眾多多了。
"Dragon Eggs, purchased in Guizhou, China!"
台灣有個潮州鎮,據說是移民多來自廣東潮州。
日本有北廣島市,在北海道,本來就叫廣島,市制施行時為了和南邊廣島區分改成了北廣島。
怎麼能不提馮老總搞的博愛縣和民權縣呢?
設立博愛、平等、自由、民權四縣,是馮玉祥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後所放的三把火中的第一把火。馮玉祥是1927年6月就任河南省政府主席的。吉鴻昌於7月報請以沁陽清化改為博愛縣。1927年8月,河南省政府就下發了《河南省政府訓令民政廳以沁陽清化鎮改為博愛縣治飭即督飭劃定界址文》。其行動之迅速,令人刮目相看。
建立博愛縣,這是從唐如意年間武則天建立太行縣尋廢以來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博愛轄區的百姓歡欣鼓舞,奔走相告。博愛縣第一任縣長趙鴻瓚將建立博愛縣的情況,勒碑一通,告示全縣,碑文的大意是,經河南省政府批准已經建立了博愛縣,今後有什麼事情不要往沁陽去了,可以直接到博愛縣政府去辦。該碑高約5尺許,立在出東門口往北的道清鐵路清化車站的路邊。 國民河南省政府根據河南省的具體情況,擬在河南省設立博愛、平等、自由、民權四縣,並報請國民政府內政部批准。內政部在審查了河南省政府報呈的呈文後,於1929年7月25日內政部長趙戴文呈文國民政府行政院即請核議批准。
上述四縣中的平等縣於1931年撤消建制,其轄區分別劃入嵩縣、伊陽、宜陽、自由四縣。自由縣於1932年10月改稱伊川。博愛、民權縣一直沿用至今。社旗縣-社會主義旗幟
民權縣-三民主義
而且兩個縣都在河南
《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
一般查找的話,維基百科或百度百科其實也湊合。
上海這個地名來源也蠻奇特的,因為一開始「上海」是一條河,叫「上海浦」(相對應的,還有個下海浦呢,現在上海還有個下海廟),後來邊上建了個鎮,就叫上海鎮,然後一步步變成了現在的上海直轄市。
還有一種特殊的地名,縣城名字的意思就是新設立的縣。這樣的例子包括廣州市增城區,南昌市新建區和河南省新縣。
增城建縣於東漢建安六年(201年),隸屬南海郡,因南海郡原轄6 縣,新設一縣,增多一城,故曰「增城」。1993年撤縣設市,2014年2月撤市設區。
南昌市新建區(曾用名「西昌」),宋太平興國六年(981),划出南昌縣西北境的洪崖、桃花、昌邑等16鄉,另建立一縣,命名新建縣,新建因此而得名。2015年9月,撤銷新建縣建制,設立南昌市新建區。
河南新縣,歷史上本無此縣,1933年10月,國民黨政府為加強對鄂豫皖邊區的統治,析光山、黃安、麻城各一部,以國民黨河南省政府主席劉峙的字「經扶」為縣名,以新集鎮為治所,設置經扶縣。1947年8月28日,劉鄧大軍六縱一部攻克新集後,設置經扶縣愛國民主政府。12月,根據劉伯承、鄧小平提議,改「經扶縣」為「新縣」,意即人民獲得新生,過上幸福生活。
除了縣城外集鎮以此命名就更多的,具體可搜索「新街鎮」、「新城鎮」等一探究竟。
安東→丹東
鎮南關→睦南關→友誼關
漢武帝時期征伐下河西走廊地區,設立河西四郡:「酒泉郡、武威郡、敦煌郡、張掖郡」
酒泉:因「城下有金泉,其水若酒」而得名
武威:以顯示西漢王朝的軍威和武功到達河西而得名
敦煌:「盛大輝煌」之意,以顯示大漢朝的國威盛大輝煌
張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
河南省滑縣瓦崗鄉,也就是當年隋末農民起義的瓦崗寨,其名字由來:據《左傳》記載,公元前502年夏天,齊國出兵進攻魯國西部邊遠之地。晉國土鞅等率兵前來援救魯國,魯定公在瓦地與晉國救兵會師。事後,人們為紀念這次意義重大的會師,便在一處土崗上用磚瓦建造了一座亭子,俗稱「瓦亭」因「瓦亭』』建在土崗上,此後人們就把此地簡稱為「瓦崗。』』
河南省內黃縣伏道鄉,因戰國時期名醫扁鵲遭太醫令李醯嫉妒,派人伏於道旁殺之而得名。
河南省澠池縣,古稱黽池。戰國秦趙會盟之地,也就是藺相如逼秦王擊缶之地。澠池之名來源於古水池名,本名黽池,以池內注水生黽(一種水蟲)而得名。
天津市河東區有一地名叫「東局子」,是清末的天津機器局的東局。天津機器局最初於同治六年(1867年)四月在海光寺設立,次年二月中旬天津機器局又在天津河東賈家沽勘定地址建設分局,後稱東局,海光寺則稱西局,不久廢。是年七月天津機器局東局建築完工,遂把該地地名稱東局。
天津市薊縣,周武王滅商分封天下,封召公於燕,以報其輔佐之恩,都城設在薊。召公奭率其宗族來到這裡,建立了燕國。
河北省張家口,明代時屬京師宣府鎮(今宣化),為萬全右衛地。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指揮使張文始築城堡,名張家堡。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守備張珍在北城牆開一小門,曰「小北門」,因門小如口,又由張珍開築,所以稱「張家口」。
河北省南皮縣,戰國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山戌攻打燕國,燕向齊國求救,齊救燕北伐山戎至此,築城制皮革,稱為皮城,由於在它北面的章武有一座「北皮亭」,所以稱此城為「南皮」
山東省巨野縣,因古為大野澤而得名。秣陵,是秦代的南京名稱。
相傳,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有一次出巡,正好路過金陵,隨行的術士觀察了金陵的地形後,頓時慌張起來,向秦始皇報道,說金陵地勢險要,虎踞龍蟠,聚有「王氣」,五百年後,必出一位帝王。秦始皇聽了之後,很是不安,他當然是希望自己的國家千秋萬代的,怎麼會允許新的帝王出現?於是詢問術士解決方法,術士想了想,提了個建議,說金陵附近的方山具有龍脈地勢,只要將方山截斷,再引淮水通過金陵,讓淮水將其王氣泄散,從而破壞金陵的王氣。秦始皇非常滿意,下令開鑿方山,並引淮水進入金陵,這就是後來的「秦淮河」,這還不夠,秦始皇還將金陵改為「秣陵」,意思是「牧馬場」,這才安心歸去。
然而
公元229年,孫權在南京建都,改秣陵為建業(後又為建鄴) 從此,南京的「王氣」一發不可收拾,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 全部定都南京,南京後來也被人們稱為「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不過,也許是王氣真的被泄散了,凡是建都在南京的王朝都很短命(幾十年而已),只有明朝除外(國祚276年),或許是因為明成祖遷都的緣故吧。中越邊境的廣西友誼關,原名鎮南關,天下名關,聲名顯赫,建國後為彰顯兩國「友誼」先改睦南關再改友誼關,可惜兩國沒一點友誼……
漢武帝時,漢軍發兵攻南越,以大欺小,必勝無疑。
武帝當時還在全國巡視,漢軍攻下番禺(今廣州),消息傳來,漢武帝很高興,將當地改名聞喜。
後來漢軍又抓獲了南越權臣呂嘉,武帝又一時高興,將到的地方改名獲嘉。
這就是山西聞喜縣和河南獲嘉縣的來歷。陝西簡稱秦,甘肅簡稱隴。可是,秦地本來是甘肅天水,而隴來源是陝西隴縣。
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地方有一個當地出了名的孝子,後來孝子的父親(也有說母親)去世,孝子沒有錢買棺置墓,只好用雙手一點點的幫父掏墓。這時天上的烏鴉看見孝子刨墓,受到感動,便飛下天來幫助他刨墳,直到爪和喙都傷痕纍纍。從此這個地方就叫「烏傷」,後來改名為義烏。
涿鹿(今在河北省)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地名,涿鹿之戰發生的地方,也是中華文明開始的地方
看了上面的,突然想到其實還有一種以年號命名的地名,比如說淳化。
但是要真說特殊的話,每個地方的名字都有自己特殊的地方,比如說在帝都來廣營就有個地方叫:
奶子房。。。
逼格瞬間提升了不少。。。題主問的其實是「一地以另一地命名,原來那個地方的地名後來卻被人遺忘,人們只記得新地名」的情況吧。
今天說「東莞」二字,大家只會想到廣東東莞市,而不知道題主所說的那兩個東莞吧。東晉時設立東官郡(範圍很大,治所在現在的深圳南頭古城),公元507年不知為何改成東莞。
周朝的鄭國,本來在今陝西省華縣,後來隨周王東遷,將新都城稱為新鄭。今天河南省有地級鄭州市,下轄縣級新鄭市,然而陝西的鄭卻被人遺忘了。
除此之外還有:
鄭縣 (漢朝),漢朝時的縣,在今山東省境
鄭縣 (南齊),南齊時設置的縣,在今安徽省境
互不相干的重名就太多了,不可盡舉。
維基百科:統萬城,曾為中國十六國時期夏國的北京,遺址位於今陝西省靖邊縣和內蒙古自治區烏審旗的交界處。
太原府,曾為唐朝和五代十國時期後唐、後晉、後漢的北京,在今山西省太原市。
大名府,曾為北宋時的陪都,稱為「北京大名府」,在今河北省大名縣。
臨潢府,金朝時曾稱為「北京臨潢路」,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
開封府,明朝初年曾稱為「北京」,在今河南省開封市。
而今天的北京,在遼朝叫作南京……
推薦閱讀:
※請教冷戰期間蘇聯在東歐和蒙古的軍隊部署?
※趙雲的統帥能力如何?
※金岳霖是不是終生未娶?為什麼他的家人沒有催他結婚?
※日劇《坂上之雲》中稱丁汝昌為「名將」,為何?
※世界史上有哪些一對多最後還沒輸甚至贏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