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和音樂的衰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嗎?


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這個說法太思想政治。兩者都不是。說得粗暴點是因為沒錢了。而爲什麽沒錢了,原因很複雜。它並不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歷史不是一個肯定句,歷史是不斷的,沒有對錯的選擇題。

也要歸咎於,業內人士的成長沒有受眾成長的快。但這個因素最終還是弱於錢。內地的電影和音樂看似繁榮,實際上業內人士的水準也真是堪憂,但唯一就是有錢。所以欣欣向榮。


在香港娛樂圈現在為什麼式微,影響力下降?的問題里,下面是我的答案,對這個問題,應該有效

要說為什麼現在式微,不如說為什麼當年巔峰.
上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是香港娛樂圈的巔峰期,大概延續了40年,是整個大中華區的娛樂中心,沒有之一.

20世紀的最後10年,是之前30年累積的慣性,不說,單說這前30年,就是60年代到80年代,各個大中華區的地方發生了什麼.
大陸,前20年政治運動,80年代有限開放
台灣,接近30年的戒嚴
東南亞,各國政府政治不穩定,也壓制本土華人文化.

這三十年香港發生了什麼呢,
除了67年左右短暫的暴動以外,香港社會基本是政治穩定,經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的,英國政府也沒有嚴格限制意識形態,所以,當時的香港是所有大中華區最具自由和活力的地區,可以說是唯一具自由活力的地區.
另一方面,大量的大中華藝術人才通過不同的方式被吸引來到香港,可以說,這30年的香港演藝圈擁有的是整個大中華的精英,而不僅僅是600萬的本土人口,鄧麗君和李連杰,都是在香港起步的.

說到這裡,應該很容易理解了,這30年當中,香港擁有最自由的創作土壤和最多的人才,同時,其他大中華地區的創作一片黑暗
黑暗中就只有一盞燈亮著,它不是中心誰又是中心?
所以全球華人看港片追港劇聽廣東歌.

90年代開始:
大陸:進入市場經濟
台灣:戒嚴取消
東南亞:政治步入穩定期,鼓勵本土創作

其他地區強了,所以香港弱了,因為市場,人才都是競爭性的,特別對於只有600萬人口的香港而言.
歸根到底,當年的香港娛樂圈強勢,是個美麗的誤會,是歷史的一個巧合,當歷史走回正軌,香港娛樂圈就回到它應有的位置.


香港樂壇真正的幕後英雄越來越少!
會唱歌的很多,可是適合他們的作品很少,甚至沒有。去年因為星夢傳奇紅起來的鄭俊弘,到現在都沒有一首代表作!
看看填詞,有幾個是新人?填詞大神黃霑,後來林夕、黃偉文。去年的十大中文金曲,林夕跟黃偉文各佔兩首!
再看作曲。80年代以翻唱日本歌為主,但是本土還是有許多原創音樂作品!許冠傑、盧冠廷、顧嘉輝,這些都是原創作者!作品也都流傳至今!再來看看現在,去年的十大中文金曲中仍然可以看見雷頌德的名字,印象中他90年代初就開始拿獎了!


作為電影愛好者說幾句,世界就是不斷複製不斷創新的過程。影視文化亦如此。
首先就是文化問題,一個區域沒有文化,就沒有眾人雅觀的娛樂信息,這個事必然存在的,香港的影視和音樂衰退是必然的,當然和大陸有關係(一會說),但根本的問題還在香港。
首先,我不是惡意貶低香港,香港影視和音樂鼎盛時期的作品質量夾雜了不少的水分,這個水分主要來自於日本、其次是台灣,最後是內陸。
先說日本,日本這個國家是有文化的底蘊的,二戰後,日本經濟落後,但日本政府跟天朝不一樣,他先發展的是文化,為了從根子上解決這個問題,日本政府不惜重金引進歐美的先進文化,政治,哲學、影視、音樂、思想,巧妙的在於日本政府將這些純國外文化與日本民圖文化融合,這樣看起來似乎是日本本土文化的擴大,這個時期是日本文化發展速度最快的了吧。香港影視人對日本的影視是極為感興趣的,感興趣的表現是什麼?模仿。你可以留意一下早期的香港音樂,找上幾首,在網路上隨意搜索原曲,90%來自日本。譚詠麟、梅艷芳、張學友、黎明、王菲、周華健、鄧麗君、姜育恆、葉倩文、李克勤、徐小鳳、范曉萱、張信哲、張德蘭、葉德嫻、甄妮、許志安、李國祥、劉德華、王傑、杜德偉、古巨基、呂方...不舉了,有近百人。這部分人的成名作,基本來自日本。說這些的目的是香港就像當初的日本的一樣,是通過文化轉移的方式來鞏固自己的文化。但香港人還是沒有日本人聰明,他沒有徹底將國外文化轉化,而是複製(目的就是快速取得利益)。這樣不僅導致了香港本地沒有產生多少的文化還阻礙了真正的香港本土文化的發展。當然香港至今還是有自己的影視文化的,那就是警匪片和殭屍片了,三級片也是跟日本學的,音樂我就不多說了。
再說台灣,台灣走的路程和日本、香港是一樣的,但台灣就比香港聰明,不管是在影視上還是音樂上,起碼台灣至少保留了自己的本土特色,以至於台灣有自己發展的潛力。
話說天朝,天朝之所以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化,天朝有沒有自己的文化,這肯定有啊,就算論輩分,英美小兒叫老祖宗都不為過,為什麼這麼有文化底蘊的土地,在土地上生活的人民就沒有文化,原因,天朝政府沒有像日本政府那樣先鞏固思想,再發展經濟的思路,關於內地的影視作品和音樂作品,也已經退步了,內地作品最繁盛的是在90年代,那個時候拍的影視和自製的音樂有了一個新的高潮,能夠很好地凸顯本土特色,那個時候貧富差距小,誰比誰都強不到哪裡去,藝人不在為錢而賣命,而是藝術。香港回歸,自然向大陸懷抱,自然是順從大陸文化的。你不順從,你就沒法發展。綜上所述,香港之所以變成這樣的原因。


首先要糾正大家:
無論是音樂還是電影,需要的文化沉澱至少是500年.香港從一個封建的土地到資本主義世界文化影響只不過100多年.香港的電影和文化從來都是跟著資本主義世界的,在世界範圍內一直是處於文化下風,所以不存在衰落之說.衰落是針對台灣和大陸地區的娛樂產業上升而造成感覺差,正確的說法是香港的電影和音樂為什麼沒有進步或者是原地踏步.

我覺得大多數人看到第一句話首先笑了,率先提問:樓主你傻逼吧,電影才出現100多年,樓主你講需要500年腦子吃shi了?放心,樓主慢慢告訴你:
大家可能以為電影電視是一個新事物,這是錯誤的,電影從來就不是新事物,現代電影而是把幾個世紀以來的戲劇表演藝術運用現代科技的方法表現出來,所謂的電影電視只是一個信息傳播器材的改變,其本質和古代的戲劇表演是一樣的,只不過現代的技術能把古代無法表現出的意境表現出來.比如西遊記,古代的一般是舞台配以服飾化妝動作來表演,但是無法有變身,憑空消失等這種效果.以下為各項分析:

  • 香港作為一個很新的城市,文化沉澱不多.我們還知道電影有一個硬條件就是場地,歐美大片的片場差不多有香港一個區這麼大了,還不包括各地的取景.所以大家看到的港產片多為現代社會的片,一旦到了古裝片,漏洞百出!(例子:你們看港產北方背景古裝片有沒有注意到大部分的樹都是只在南方種植,北方是沒有的)香港電影的取材多是清政府後期時代背景的《黃飛鴻》為代表到現今《無間道》為代表的電影,剩下就是模仿日本的恐怖片鬼片,然後是融合西方文化的殭屍片和搞笑片,這就造就了香港的電影題材比較少,並且帶有濃重的後清思想和廣東地方色彩。
  • 香港文化的消費體主要是粵語地區的人,很難拓展到其他語系人群.

以上是文化原因.

  • 然後是錢的問題,香港電影和音樂發展最好的時期也是香港金融最為強盛的時期,高度的資本集合使得很多事情方便做,特別是外出取景拍攝的次數.人手裡有錢,去看明星們的演出,還有閑錢買明星代言的產品,明星的八卦雜誌等等周邊,帶動幾乎是你能想到的產業鏈.明星們收入高了,競爭自然激烈,產出作品的素質提升不是一丁點啊.
  • 香港自回歸後,大陸重掌了香港的控制權,所謂的一國兩制騙騙你們沒文化的還行,其中的黑幕多到你全家人加起來的毛還要多.(例子:回歸後大陸為了吸引香港資金在東莞大搞特搞,東莞20年前你們去過嗎?一家幾個小孩只有一條褲穿的你們見過嗎?本地人現在生活都好了,其實不知道自己當年被ZF抽了多少錢,當時地不值錢,聽說大陸ZF搞港資建設,加上廣東人多多少少有那麼幾個香港得親戚回來開廠分錢把不得連山都要剷平好不好.)
  • 以上現象造成香港中低文化程度人口的失業,導致很多港人遠走東南亞,或是回大陸發展,整個文化消費端發生了變化,消費港產電影音樂的主力消失(香港的高收入人士逼格超高黑膠莫扎特貝多芬之流多到你無法想像,所以港產電影音樂主要的消費群體都是中低收入人士,如學生,家庭主婦,打工仔)
  • 這裡還要說一點粵語文化與經濟關係,粵語本是一種街頭市井語言文化,音樂中使用粵語唱的大部分是很俗很俗的(例子:許冠傑的幾首歌名--錢回繼續嚟,搵嘢做,天才白痴往日情,歌詞你們自己找)我覺得高收入人士真的會很少消費這種東西,加上香港文化消費選擇多,消費主力消失,明星們收入少了,質量自然大幅降低。
  • 其實以香港人的收入水平,大部分消費外國高質量的文化產品不成問題,只不過有著語言這道坎,在香港影壇和樂壇質量不錯的情況之下,香港本土市民還是願意消費本土音樂的.(比如:我身邊月收入大於2W的朋友沒有一個人願意選擇除三星和蘋果之外的手機,即使小米的價格和靠近國人的使用習慣比蘋果好,UI系統比三星強,這些朋友的收入註定了他們的號碼非常好,每天接到保險房產中介汽車推銷的電話是2X這個級別,在iPhone不越獄的情況下不能攔截這些號碼,即使小米能提供很好的UI和更好的功能他們還是選擇了三星.)

以上是經濟原因.

  • 然後就是演員和製作團隊的質量了.要知道香港所有的音樂和電影製作人,請注意是全部的人都是到歐美髮達國家進行學習進修然後回港發展的.所有的製作理念都是基於歐美那一派的風格.因為中國近代歷史的變動,所有現代文化基本為零,所以香港的音樂和電影基本是複製歐美,然後加上一些自有的傳統元素(比如在音樂中添加琵琶,古箏的伴音,在古裝片添加更多的古裝元素,但是整體上更趨向歐美的製作的風格,被某改的古代習俗更是多如牛毛,比如大部分的清朝背景的電影和電視,基本都違背了古代女子化妝特別是口紅的風格,全是使用現代的化妝獲得比較好看的視覺效果.)所以香港製作的原創很少.最好原創就是廣式無厘頭風格(周星馳電影),但這需要很深的粵語基礎才能理解.
  • 至於演員,由於大部分演員文化程度不高,只有表演的專業素質而缺少文化方面的知識(張國榮原本在英國留學但是因家事只讀了一年,這是比較厲害的啦,新世紀後藝人的學歷高了很多,但是缺失了很多基本的表演質素),只有少數香港的藝人掌握不錯的文化知識,但是並不能支撐整個行業.但是香港還是靠著拍過海量的黑社會片的累積,拍出了無間道這個最佳作品,(各位你們現在了解我開頭所說的累積的意思了吧?)可見文化累積的重要性吧.但是要說明的是,無間道的演員質素確實不是這部電影評價好的最主要的因素.
  • 現在的年輕一點香港明星,你還能認識幾個?現在TVB連6X年的女星都請回來拍戲了,你說呢?

以上就是行業的因素.

  • 最後就是第三方的問題了.在香港電影和音樂最強的時期,歐美體系無論是數量和質量都遠遠在香港之上,但是國內最先認識的是大多數的香港電影,主要因為2個原因造成的.1是國內對國外的文化不認識,我們接觸外國的文化時間還很短,語言是最大的問題,比如以前的大多數歐美電影是沒有字幕的,官方的翻譯製作很少,也沒有民間字幕製作組,以上世紀中國人的語言能力想看一個國外電影是很難的.2是國家1949年成立後有意阻擋我們接觸外國的文化,新中國成立後的某些政治事件,這個大家都懂不多說了.以上造成了大家只有香港的電影和音樂可以消費,國內的製作實在太爛,只有到了近代張藝謀的電影才達到一個更好的水平,但是和香港相比還是不行.直到20世紀末國內才逐漸接觸台灣的娛樂業.現在我們看到台灣和國內的娛樂業的發展迅速而香港無法推陳出新所導致的.
  • 到了互聯網時代,我們可以比以前輕鬆獲得國外的各種資源,有了比較自然覺得香港無論是哪方面都不如歐美,加上歐美對版權的極端法律保護,使得歐美在創作上一直是遙遙領先全球,我們比以前實現了更低成本去欣賞更高質量的文化內容.
  • 以上沒有提及日本因為這個國家比較奇怪.首先香港一直在消費日本的文化產品,從小朋友的動畫片漫畫到成人電視電影音樂,香港一直是日本文化輸出的第二大市場,這另本身市場已經很小的香港娛樂業更加壓縮,雖然新世紀以來日本經濟一直無大的增長,但是其強大的動漫市場還是占著香港的小片領地.

以上是客觀的因素

綜上,香港的文化產業內憂外患,自然是半吊子水平,如果再不改變,那就真是衰落了.


香港電影(港片)衰落的根源究竟是什麼?我認為,這個問題只有跳出香港一地的的局限,把視野放到更深更廣的背景才可能找到根本答案。

港片的興盛發紉於上世紀六十年代,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盛極一時,綿延至九十年代中(一旺三十年,常覺得港片就是現在完了也值了),九十年代後逐漸日落西山。那麼,這十幾年,世界究竟發生了什麼?

客觀事實是,這十幾年來本土電影衰落的地方不僅僅是香港,與香港堪稱同病相憐的地區還有前蘇聯、日本,可能還有法國、義大利......《辦公室的故事》,《兩個人的車站》,《遠山的呼喚》,《幸福的黃手帕》,這些「珍珠」的原產地撐下來的時間甚至還不如香港。這十幾年,世界究竟發生了什麼?

這十幾年來,「全球化」成為天天掉在口裡書里、日漸用爛的詞語,全球化,簡單來說就是資訊到處流通、人才互相走動、區域合作市場共享。在十幾、二十年前,沒有全球化,有的是本土化,如香港電影之於香港;有的是區域化,如香港電影之於台灣或者東南亞。

全球化,深深影響了電影業從製作到市場的整個格局:
在此之前,除了極少數例外,電影人通常都在自己居住的國家或地區一干終老,但自從進入「地球村」時代之後,人才向資金較為雄厚、市場更為開闊的產業地區流動成為了常態,僅華人電影人,吳宇森、李安、陳凱歌、林嶺東、徐克、周潤發、楊紫瓊......等等,或久去不返,或瀟洒走一回。再舉個較少人知的例子,《蟻哥正傳》和《怪物史萊克》的動畫總監、《怪物史萊克3》的聯合導演是誰?答案:來自香港的許誠毅。
這十多年,「全球盛大首映」、「全球同步上映」越來越多見於報端刊間,這意味著,電影可以無阻攔地進入任何開放的電影市場,大片、新片在不同地區的上映時間間隔的愈來愈短,電影宣傳的整合效應、協同效應可以在不同的地區不斷擴散和放大。想想我們對美國等境外電影排行榜的關注,就不難理解這點了。
原先,人們津津樂道於本土明星們的八卦、緋聞,發哥、華仔叫起來就象你隔壁家的孩子,但現在布拉特.皮特和他老婆朱莉的婚後軼事傳播速度不比紐約慢多少,如果你生活在大城市,「國際明星」們分分鐘飛到離你家不遠的名店剪綵,你會覺得他們也就生活在另一條街而已,一點不見生疏。

本土電影抵禦外片入侵,佔據當地或區域上的制高點,所依靠的無非幾條:製作人才的穩固、市場宣傳的集中、本土明星的親切、題材上的貼近。現在,根基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受到衝擊而鬆動,形勢越來越有利地向托拉斯、寡頭們傾斜,港片奈何?說到底,好萊塢在電影業上映的故事,不過是重複殼牌在石油業、微軟英特爾在IT業、沃爾碼家樂福在零售業上映的故事而已。

在全球化的時代,世界是平的,世界的銀幕是平的,並且還在被美製大片們不斷抹平。強者恆強,弱者更弱,要想保存,就要保護。市場、文化上的開放度越低越能保存甚至發展,市場、文化上的開放度越高越受衝擊。因此印度、韓國電影形勢尚堪可觀,日本、香港則迅速萎縮,而韓國隨著近年市場的逐漸開放,本土電影也就開始面臨競爭。這實在很能說明問題。
世界既如此,中國又如何?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初,中國內地培養了大片的港產片影迷,港片具有深厚的觀眾基礎,如果港片以此為機,借勢北上,尚大有可為。無奈,中國的影視市場、影視意識就在這十幾年也都發生了深刻變化,港片是空有人和,欠缺天時地利,終究還是難以施展。

中國,準確說是中國內地,所發生的變化就是:在世界全球化的同時,中國內地的影視市場卻更加封閉、影視意識或者觀念更加保守。
中國內地,怎麼會更加保守和封閉?CEPA下合拍片不是暢行無阻?美國大片上映得不是越來越頻繁?
合拍片、大片的情況都不假,可惜所有這些只是表象,表象的背後是更趨保守與封閉的本質。很多人可能都難以理解和接受,各行各業都在改革開放、「解放思想」,怎麼影視行業卻與時代背道而馳?但這是殘酷的現實,而中國的影視管理官員要對這一事實負有主要責任。

不談市場先談意識,八十年代初中國就有了所謂的傷痕電影、反思電影,這些電影對社會批評的深度和力度都遠非今天電影所能比擬,至於《紅高梁》、《菊豆》這類電影,雖然不乏今天眼中的「不良意識」,其或野合或亂倫的表現足以挑戰當下電影尺度,但在當年卻是呼朋喚友、佔位子搬板凳,全家出動、全民共賞。至於港產片,我記得當年是在正規影院看《縱橫四海》的,不知這樣的誨盜之片,在今天會否被廣電總局的官員們「和諧」了,比如:主人公修改為是被警方私下安排去偷畫的;再比如:主人公最後良心發現跑到警局自首,等等;《唐伯虎點秋香》當年幾乎被「低級趣味」的唾沫淹死,但一樣照常公映,雖然「老婆」改成了「表妹」,但這今天看來已經是小case了。意識趨於保守的同時,對港片「再創作」的技巧卻不斷進化,從改台詞到掐頭去尾,從掐頭去尾到改頭換面。一直覺得奇怪,為什麼劇終不將審查者的姓名列入演職員表?

閹割就閹割吧?無論如何,好象在電影院看港片的機會總比以前多了吧?
但是,果真如此嗎?

想想我們是怎樣成為港片影迷的:那時候,中國的幾乎每個城市的街頭巷尾都散布著或簡陋或豪華的錄像廳,我們在工余學後,花少則幾毛多則十幾元,就能進到裡面享受到最地道、最正宗的港片,我本人在這樣的錄像廳消磨了大量時光,看完《英雄本色》看完《人肉叉燒包》看完《蜜桃成熟時》,可能絕無正版但卻也絕無刪改。電影完結後,我們往往懷著滿足的意味走回刺眼的花花世界,這個過程已經銘刻為我們青春的印記,在這個過程我們成為港產片的影迷。不要忽視當年的錄像廳,它是今天購買影碟所不能完全替代的。《英雄本色》如果你是在家和朋友、老婆看的碟,我認為你就只是看了碟;但如果你在某家末流的錄像廳完成觀映,我可以基本承認你看過這部電影,這不僅後者需要買票進場,而且群體效應、觀映感受都更接近真實的「看電影」。
可是,今天呢?錄像廳在版權制度和放映管理的雙重製約下在大多城市早已消亡。沒錯,原本錄像廳的收入也回不到製片商那裡,但不賺錢好歹還賺吆喝,畢竟培育了群眾基礎,現在這個培育土壤失去了,失去觀眾的同時也的確為片商贏得了賣碟收入(這反過來也能說明影碟收入為什麼在電影收入中越來越重要,即部分錄像廳人氣、勢能的轉化也),表面看所得中有所失,但更重要的是,香港電影失去了一種原汁原味(注意這四個字)向內地觀眾展現自己的途徑。
由「錄像廳效應」,我可以在此作出一個推論:如果國內某些小城市或縣鄉仍然被寬鬆地保留了一些錄像廳放映未刪改的港片,即使是老片,比如《擋不住的瘋情》或者《國產007》,則在該地港產片應仍然具有江湖地位。
為什麼這裡反覆強調要未刪改、地道、原汁原味?刪改與審查,其實損害最大的並不是港片的藝術性,而是港片的娛樂性,有了刪改與審查,港片獨有的娛樂特點,真是象被閹了的公雞,叫不起來了。

2004年,廣電總局發布禁令:電視台不得在黃金時段(19:00-22:00)播出任何境外影視劇。實際上,這對廣電總局來說,不過是個「姍姍來遲」的禁令,早在本世紀初,甚至上世紀九十年代,他們就開始以各種手段限制境外電視在主要電視台黃金時間的播映。而大多人都未將這一政策與港產片的興衰聯繫起來?
香港電視劇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進入內地的,《霍元甲》、《射鵰》、《上海灘》迅速佔據內地各電視台並引起強烈反響以至轟動一時,就是廣電總局發布禁令前不久,港產電視劇如黃日華陳浩民版的《天龍八部》、古天樂版的《神鵰俠侶》、羅嘉良古天樂的《天地男兒》在各個電視台也是播了又播。可是這一切,在廣電總局發布禁令前後,開始人為地終止。有人將香港電視劇影響的衰落,歸因於香港電視劇不進步不進取,以及國產電視劇的迅速發展。可是,十幾年中在國內影響衰落的不僅是香港電視劇,還有美國電視劇,再也沒有出現《加里森敢死隊》、《神探亨特》,雖然美國本土早出了《越獄》和《迷失》;還有日本電視劇,再也沒有出現《血疑》、《排球女將》、《東京愛情故事》,雖然這十年真堪稱日本電視劇的黃金十年......說到底,CCTV再也沒有在黃金時間如當年一樣播放美劇和日劇罷了。這不是保守和封閉是什麼?在這種保守和封閉下,國產電視劇真得取得了足以令我們興奮的進步嗎?我認為所謂進步更多的是只存在數量增長和自我感覺中罷了,而且審美品位和格調是可以培養的,如果你天天只看樣本戲,你會覺得樣本戲就是傑作,如果你看不到《越獄》或者《迷失》,你會覺得《闖關東》就是傑作,如果你很長時間不看《義不容情》,你自己都會相信所謂歷史文化底蘊對電視劇是至關重要,以至看任何電視劇都不覺以這個標準去衡量。縱觀內地電視的發展史,更近的《漢武大帝》比更早的《三國演義》、更近的《士兵突擊》比更早的《凱旋在子夜》、更近的《奮鬥》比更早的《編輯部的故事》真有很大的進步嗎?還是那句話:駝鳥政策培養不出真正的雄鷹!
而且,又焉知港劇在開放的市場中不能直面競爭、不斷進步,今天TVB的不思進取,歸根到底是北望神州無望、已有市場又十分穩固的必然選擇。

說了半天港劇,再回到港片。港劇和港片是一根繩上的兩隻螞蚱,也可以說港劇這螞蚱是那港片那螞蚱的娘。電視產業對於電影產業來說,具有人才預備、預處理的作用。電視的確不能直接培養齣電影明星,我甚至不認為任何電視明星可以堪稱巨星,但香港電視往往是電影明星生產線的第一道工序,電影明星在這道工序要學習演技、積累經驗,擴大影響、混個臉熟(用成語就是「家喻戶曉」)。然後,再在電影中摸爬滾打,精雕細刻,最後港片巨星就此誕生。周潤發、劉德華、梁朝偉無不以這種方式由粗坯加工為成品,其實當我們在小時候存留著港劇花花綠綠的電視藝員肖像時,就意味香港電影的巨星時代相距不遠。但今天TVB、 ATV向香港電影的明星輸送已經不如當年,導致影壇大哥大姐青黃不接,而TVB、ATV的造星機制失靈,很大程度(雖然不完全)是因為它們生存的狀態在內地電視的封閉與保護政策下已經不如從前。

錄像廳的管制與蕭條使港片失去了推廣自己、培育觀眾的法門;
意識形態的保守使港片在閹割和審查下受到娛樂和藝術的雙重損害;
電視本地化的保護以及港劇禁令使港產片失去了明星工廠。
這就是港片在中國化的道路上面臨的困境。

面對國外國內,港片形格勢禁,欲振難起,欲飛無翅,香港電影也許需要潛龍勿用,相機而動,等待厚積薄發條件成熟的一天。


香港當年影視輝煌一去不復返了,當年大家擠錄像廳看香港錄像,劉曉慶這樣演員的工資還不如香港的群眾演員,現在鄧超,黃渤之類片酬都已經完爆香港了。

香港某位牛人,睡了香港一大票女星,影響極其惡劣,而被睡過的這些女星,全都上了內地製片公司的黑名單,而這些女星可是香港幾大公司傾力培養出來的,包裝這些女星花的錢可以說以千萬計,結果全打水漂了.........

艷照門裡頭的一位女星,倒貼200萬想在一部電影里當個配角,製片方直接跟他的經紀人講,你這麼有錢,換個別的戲吧.......

香港某位演員說話過頭,這位演員現在馬來西亞發展,大家應該清楚是誰,他出演的那部戲,讓製片方血本無歸,從那以後,內地的製片方錄用演員幾乎不考慮香港的,誰也受不了這樣賠錢........

香港的某位女星上街了,沒跟廣告商溝通,廣告商臨時撤換廣告發布計劃,換成了另一位女星,這個廣告商也是血本無歸,賠了上千萬,現在內地的廣告上還能看見香港明星代言的產品么?不怪廣告商,誰也受不了這樣賠錢......

王晶導演在內地拍片,想提拔幾位香港的新人,把名字跟投資方一說,投資方當場拒絕,明確表示不用這些人,直接跟王導說,你想拍就拍,不拍我換導演,王導這些年拍的電影,有幾個香港新人?掛頭的都是香港那批老演員們.......

香港的某位演員在內地沒混出來,跑去日本混了,現在便利店打工,偶爾接個小角色.......

香港近些年培養的新人演員也有不少,可是在內地能看見幾位?在橫店拍戲,香港的新人演員一集戲出場費是1000塊左右,不拍拉倒.......

演藝圈也是冷酷的市場法則,你不遵守,就要被市場淘汰,製片方首先考慮的是掙錢......

香港那批老演員是香港演藝圈的最後一抹光輝了........新人baby一個,王祖藍一個,都是跟大陸有點關係才行的。。。

大陸影視圈這兩類人,現在真的就少嗎。。


好吧,我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想引用Liu先生的幾句話:
反觀內地,國家倡導並支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相關政府部門和監管機構為此制定了完善的發展戰略和規劃,同時為了方針的實施做了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的投入,開放商業市場,鼓勵產業發展。這種情況下不進步就不正常了
我個人是不認同這幾句冠冕堂皇的話的。國家真地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嗎?可能這個重點應該是「產業」而不是「文化」。文化的發展離不開精神領域的探索。而你知道的,這在我國幾乎沒有什麼餘地可言。後面的幾句,我眼睛看到的現實,恐怕也不是如此。

然後說說題主的問題。
1 其實只要是發生過的餓事情,就可以歸結為歷史的一部分。所以只要是香港電影衰落了,那麼這個現象就是歷史的必然。因為過去的歷史是留下必然,沒有可能。重點是看原因。
2 我去過新加坡。這個華人社會經濟發達,社會穩定,文化多元(甚至比香港還多元),但是卻沒有像樣的電影產業。我一開始很奇怪,不對啊,為什麼呢?經過一番思考,我發現這個城市國家的精神主流是精英+重商主義。而且在東面有娛樂中心香港,西面有電影中心印度。那麼東南亞,南亞的電影市場不需要新加坡了。從這個意義上說,目前的香港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她的電影的主要市場東南亞和東亞。印度電影依然紅火,泰國電影聲望日起,韓國電影如日中天。大陸電影產業熱鬧非凡(儘管僅僅是熱鬧而已)。於是,這三個在香港電影最鼎盛期間,基本上排不上座次的地區,完全佔領了過去的香港空間。香港電影走向衰落是必然的。
3 一個地區的電影工業是否有生命力,決定因素在於市場的容量。有巨大的需求,當然有巨大的投入。而巨大的投入必然能培養巨大的人才基礎。現在香港電影,即便是本土完全消費,也沒有辦法收回成本,而外面的市場基本被瓜分。那麼情況就危險了。沒有了投入,當然留不住人才。現在香港電影人才的流失表現在兩個方面:1 過去的明星演員和導演,其他的演職人員都跑到香港之外發展,謀生。2 大量的年輕人看到電影的式微,主動放棄了在這一行業的嘗試。兩個原因相互作用,對於香港電影的基礎當然是雪上加霜。黃金一代的導演大多已經年老,創作力下降,基本上都在吃老本,沒有什麼創新。例子就是徐克。他在大陸淘金,大陸金主一再投巨資給他拍。但是作品在精神境界上一直沒有超過他最早的《龍門客棧》的水平。那都是20年前的事情了。劉德華紅了30年,現在還把持著香港電影男演員頭把交椅,這不能不說是香港電影的奇蹟,也是恥辱。
4 97回歸,對於香港電影有沒有影響?肯定是有的,雖然官方,香港電影主流話語都不承認這一點。但是97回歸,並不是香港電影衰落的必要條件,而是充分條件。這一個歷史事件,加速了香港電影必須反思和進步的迫切性。不過,香港電影人沒有在關鍵時候看清這一點,最後不得不接受現在的後果。
5 最後一點,我想強調的是:即便是香港電影最好的年代,它也不是優秀的。
首先在於題材的單一。武打片,武俠片,槍戰片統治了香港電影的主流。但是其精神格局,社會剖析和意識形態基本上乏善可陳。
哥們義氣,江湖道義充斥著香港電影,這與香港這一個法制社會的精神結構相矛盾。這說明了香港電影的創作者在社會意識層面相對還處於農商時代。缺乏與社會進步相適應的前瞻性和知識準備。香港電影在新技術層面,除了少數幾個導演探索之外,大多數還沉醉於社會想像的分析和解構上面。慢慢地,當其他地區電影進步之時,香港電影的優勢也就不那麼明顯了。而好萊塢則不同。巨大技術領先,導致在精神層面不輸於它的歐洲電影,怎麼都無法與他並駕齊驅。

淺見。


應該是必然的。

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產業,都會經歷從增長到衰敗的過程。細分來看,過程是這樣的:

無--&>客戶產生需求--&>1-2家企業領先提出新產品,帶領市場快速發展--&>競爭對手增加,市場利潤率下跌(這一點非常重要)--&>原來的領先者逐漸成為小眾或高端市場領頭羊,或逐漸衰敗

在這個例子中,比如蘋果,是第一家提出「大屏幕智能手機」並做好的(多普達那個自己沒能力推廣,不算)。但是在中華酷聯和小米的輪番衝擊下,現在只能守住高端市場。又比如徠卡,號稱相機的發明者,但是市場的領軍人物卻是CNS。

-----------------

同樣,香港電影和音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全國的領軍者和首創者。那一段時間對於香港藝人來說,真是太美好的時代。張信哲97年在上海開演唱會,著名音(ba)樂(gua)媒(za)體(zhi)《當代歌壇》捨得8頁紙前後介紹花絮,附帶每期N個版面的歌迷花痴錄,一般是「和陳曉東流浪到荒島……」或者「與劉德華游車河」之類……

當時,大陸歌壇正在經歷從1995年前的民歌風(那英那種就是通俗唱法唱民歌出身的),向校園民謠風(老狼)的艱苦轉變。直到芒果台超級女聲的出現,一位一位接地氣的明星終於將香港那些老明星打下神壇。

電影電視亦是如此。大陸的電影工作者水平本來就不輸香港,特有的名山大川更是令香港電影的取景望塵莫及,再加上TVB的工資數十年如一日的低(據說林峰的房子都是父母給的,他爸爸開房地產公司),對人才的吸引力自然好低。梁朝偉周潤發幾十年如一日地拿金像,觀眾看都看膩了……

PS:你看人家裴勇俊,早早就退休了……

總而言之,這確實是市場發展的必然。香港是市場的開拓者,卻不能一直做市場的統治者,正常的。


香港電影近十年從鼎盛到沒落是無可厚非的。今天中午吃飯突然想到了這個問題,想聽聽大家的觀點。
有人將香港電影和音樂的下坡路歸結於97回歸所導致,將矛頭指向了大陸,認為大陸阻礙了香港影視娛樂業的發展,題主認為這種觀點過於主觀。
不能否認,香港電影和娛樂的確受到了大陸的衝擊,但是題主認為衝擊之下帶來的應該是反思與進步。對於80後這一代人(題主亦80後),香港電影和音樂對於他們的成長影響是巨大的,可以說在這一代人心中香港電影和音樂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因為太多的經典陪伴著他們成長。而近十年的香港電影和音樂卻少有能震撼到我的,題主將香港電影最後的經典定格為《無間道》,而香港音樂的最後巔峰定格為周杰倫和陳奕迅。
如果說10年前的大陸影視娛樂業是一個慢慢學習和成長的階段,那麼現在大陸影視娛樂業就是一個蓬勃發展的時代。10年間,大陸電影和音樂的發展得到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必然會衝擊到香港的相關產業。越來越多的香港電影人和音樂人選擇到大陸發展,因為他們看到了大陸的市場的趨勢,而正是他們,推動了大陸電影業和大陸音樂的進步。反觀香港,也許是因為大陸的商機是他們放棄了本土發展,而選擇了合作的方式。因為之前香港電影和音樂已經達到了巔峰,因此這種合作的發展方式必然導致香港本土行業的下坡路。記憶中10餘年前的內地音樂的代表還是羽泉,孫楠等人,大陸電影只有《天下無賊》《大腕》《甲方乙方》等。今天的內地音樂則是百花齊放,大陸電影更是百家爭鳴。
究其問題本質,香港電影和音樂的落寞是歷史的必然,題主認為可以歸結於制度的不同使其沒有一個完善的發展計劃而去貫徹執行。反觀內地,國家倡導並支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相關政府部門和監管機構為此制定了完善的發展戰略和規劃,同時為了方針的實施做了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的投入,開放商業市場,鼓勵產業發展。這種情況下不進步就不正常了。
綜上所述,題主認為,香港電影電視業和香港音樂的衰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香港本土的發展機制不完善所導致。


香港的電影和音樂本來就不怎麼樣,80年代流行音樂大部分直接把日本曲子拿過來填詞,只不過是內地以前的娛樂生活貧乏到幾乎沒有,甫一接觸當然覺得驚為天人。現在有了網路,別說英美日韓,連啥丹麥冰島捷克的電影音樂都能欣賞,誰還去迷戀香港的那些東西。不是他們衰退了,而是我們的眼界開闊了


這個問題其實就跟香港經濟的原因一樣,內地沒有的時候,唯香港是瞻,內地什麼都有了,自然也不依賴香港了


作為一個生活在大陸粵語區的普通消費者談一下我的感受:

以前香港是大陸消費者很重要的一個窗口,以接觸歐美、日韓等在文化消費領域更加領先的地區的消費類文化產品;現在絕大部分用戶藉助互聯網就可以直接接觸到這些,香港(包括台灣)作為窗口的優勢不再:想想你從什麼時候開始沒再看配音版的電影/動畫了?
港片/港樂的市場不斷縮小,為了更好地吸引大陸銷售者,很多導演/製作人開始急功近利地硬塞大陸元素進他們的產品:比如各種合拍片各種看起來很突兀的演員搭配,雖然一定程度上吸引了部分大陸消費者但是卻讓那些港片真愛粉覺得莫名其妙甚至反感:冇嗮香港feel喇...


以我所在的同齡人看,以前是沒得看就看香港的
現在高智商搞笑看美劇,文藝看歐洲電影,大製作看好萊塢電影,嚴肅看英劇,花痴看韓劇
港台的影視作品真是排到最最後了


中西方各種文化在香港交融,但香港畢竟是彈丸之地,
電影和音樂當年是在特殊的社會大背景下迅猛發展, 又在特殊的社會背景下衰退,盛極必衰,乃必然結果。


97回歸不就是歷史的一部分么?
這種談「歷史,又架空「歷史」的句式看了略顯蛋疼。
求摺疊。


原因有兩個:
1.網路使世界扁平化;
2.請參照第一條。

個人感覺香港電影變化不大(別總拿新龍門、笑傲江湖1說事兒,香港電影當年的爛片照樣相當多)。當網路普及之後與西方電影正面衝突時自然力不從心。


個人感覺缺乏創新,太重利益


香港整體在衰弱 電影只是一部分而已


其實香港電影和音樂的發展就很畸形。香港影響的是東南亞華人一帶國家。台灣是主要市場(港片的配音也大多是台灣配的)。導致這個主要原因是台灣和大陸的文化政策(一個貧窮落後思想保守,另一個不貧窮倒是反共各種文化政策審查),然後香港電影繼承了當初上海電影那一派。起步於40年代,旺盛時期在50-70年代,大紅大紫是在70-90年代。這期間大陸陸續改革開放,台灣也放鬆了對文化的審查監管,加上大陸市場不斷完善。當初畸形的發展市場條件自然沒有了,港片和音樂自然沒落了。
其實像影視文化產業有很強的市場導向作用,香港的市場肯定沒法和大陸比,自然就流向大陸。加上聽慣了香港音樂偶爾換換口味也不錯。其實關鍵還是市場,香港的市場無法支撐起電影和音樂,只能在本土玩一玩,出去就不行了,至於經濟蕭條美帝當年大蕭條電影可是賺的一塌糊塗,也讓好萊塢從稚嫩走向成熟,關鍵是美帝的市場足夠大啊,九千多萬的市場啊。。。


推薦閱讀:

看過張學友演唱會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你最喜歡的粵語歌是哪一首?
薛之謙和林子祥相比音樂成就哪個高?為什麼?
如何評價黃偉文的詞作?
梅艷芳有哪些好聽的歌?

TAG:香港電影 | 電影史 | 音樂史 | 香港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