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是個怎樣的國家?首都波哥大是個怎樣的城市?哥倫比亞人有什麼比較普遍的特點?

昨天晚上和群友一起聊天,聊到哥倫比亞這個國家,根據群友的各種神回答,讓我大跌眼鏡,好像與當地人說的有點出入。有沒有大神比較全面的了解這個國家?


說說波哥大(Bogotá)吧。酌情加一些圖片,有的是我拍的有的是網路上找的。

1.哥倫比亞的首都是整個國家裡最不哥倫比亞的城市。你能在 Frommer"s guide 里找到一句話:(波哥大)陰沉的天空,頻繁的降水以及附近山上的松樹,讓倫敦都像是個陽光燦爛的地方。

一點兒也不誇張。將近3000米的海拔導致城市的氣溫常年位於10 - 18度。每年,一半的日子會下雨,而4-5月和10-11月的降雨幾乎連綿不絕。整個城市因此處於一種陰鬱冷漠的狀態。六十多年前,青年時期的加西亞.馬爾克斯第一次從家鄉來到波哥大,被這裡的環境折磨的嚎啕大哭。所以不難理解,為什麼他成年後的作品裡總是會描繪出一個陰冷多雨令人厭煩的首都。

2 其實波哥大的年降水比上海還要少一些,但是陰天太多,全年日照時間反而只有上海的70%。不過陰天的景色也有可看之處。風從山間呼嘯而來,攪得灰白色的碎雲翻湧起伏,布滿整個視野,像是一口開了的鍋倒扣在天地間。

3 溫度穩定,降水頻繁,高原氣候變化劇烈,所以天氣預報在波哥大幾乎派不上用場。你完全可以每天都穿著一套西裝再帶把傘出門——不帶也沒關係,一旦下雨就有許多人不知從哪裡神奇的冒出來,背著傘叫賣:Sombrilla!Paraguas!(前者是摺疊傘,後者是長柄傘)。

4 波哥大坐落在山間的平原,東邊是 Monserrate 山,屏障一般陡然而起,也是城市的天然燈塔。因此絕不擔心有失去方向一事。晴天的下午,陽光從西邊照到山峰上,像是金色灑到翠綠的屏風上,非常漂亮。

早晨太陽出來之前,或者陰雨天,山間會有霧氣彌散。似乎 「嵐」 字就是專門用來形容這種景色的。

5. 哥倫比亞的食材極佳,肉類只要簡單一烤就十分美味。頗有幾道有代表性的食物(有些是整個拉美都有的),只列出我吃過的:

Pantacón:炸芭蕉片。也是常見主食之一。另外常見的主食是米(秈米),薯條,烤香蕉,木薯,以及玉米餅(arepa)。

Chicharrón - 深度油炸帶皮五花肉。圖我就不放了。不愛吃肥肉的朋友們恐怕看到圖片都會覺得噁心。這個詞在方言里是 「麻煩」 的意思,可見本地人也不怎麼喜歡它。

Empanada:炸(烤)餃子。玉米麵皮兒,餡兒主要是碎牛肉和雞肉丁兩種,輔以米,洋蔥,土豆,乳酪。

Arroz con Coco:椰汁煮飯。可以做主食也可以做甜點。

Ajiaco:土豆玉米燉雞。

Mondongo:土豆牛肚湯。這個很好。

Cazuela de Mariscos:算是最好吃的。貝殼和蝦等小海鮮加上各種配料以及乳酪放在小碗里燉熟,配米飯吃。

Lechona:把米、豌豆、洋蔥塞到乳豬肚子里,烤熟,然後米飯、豬肉、豬皮配上玉米餅一起吃。聽起來很高大上,其實大點的超市裡就有得賣。

Bandeja Paisa:一大盤東西,從下到上包括米飯、燴紅豆、碎牛肉、煎蛋、香腸、炸芭蕉片、香蕉、牛油果(鱷梨),玉米餅。

此外就是各種烤肉了。不得不佩服哥倫比亞人,上好的肉質,絕大多數時候烤出來都比較難吃。

至於甜品,我不是很愛吃。不夠有一種冰淇淋 Helado de Ron con Pasas,朗姆酒口味加葡萄乾,味道不錯。

6. 我最喜歡波哥大的地方是街頭隨處可見的水果小攤。賣橙汁和切塊的水果,多半是芒果、木瓜、香蕉、哈密瓜,放在塑料杯里,根據口味澆上醬或者灑乳酪。價格在1-2美元。

國內也有類似的,不過比較少。上海地鐵南浦大橋站附近的南外灘輕紡面料市場周圍就有。不過價格貴得多。

7. 我最不喜歡波哥大的是交通情況,尤其是人們的開車習慣。很難理解為什麼平時里彬彬有禮節奏舒緩的哥倫比亞人一旦上了車彷彿都變成了瘋子。我曾經目擊過下列情景:

* 在十字路口不到人行橫道的地方招手打車,計程車沒注意,過路口了才發現。司機立刻停下,倒車回來穿過路口來接乘客;

* 還是十字路口,綠燈,正常通行。一司機發現手機響了,於是一腳剎車停在人行橫道上,不顧身後一片鳴笛和罵聲,接了大概5分鐘電話才走。

* 過馬路的時候發現一輛計程車緩慢的順坡而下,在路上斜著走。仔細一看,車門開著,車上沒有司機。隨後發現後方一人手拿果汁狂奔而來。原來是司機下車買喝的直接把車停在路邊,還忘了拉手剎。

至於開車變道不打燈,甚至打左燈向右轉,已經司空見慣了。據解釋,大家這麼做是有苦衷的。因為如果正常打轉向燈,其他車就會紛紛加速,不給變道轉向的機會,所以只好採用這種方式曲線救國了。

另外,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有些問題。路口的紅綠燈不是設在對面,而是在路的同側,人行橫道正上方)。也就意味著停在第一位的車永遠看不到紅綠燈(幾乎就在車頂正上方),不知道何時紅燈變綠。只有聽到身後的車輛鳴笛按喇叭才明白,該起步了。

路況差簡直是一定的。某條主幹道上有個不小的坑,同事指著說這坑大概存在了3年,害死了至少3個開摩托車的。什麼?為什麼不修?政府嘛。

8. 波哥大人非常喜歡自行車。每周日下午2點前,許多路段都會封閉禁止機動車通行,讓市民騎車運動。

9. 哥倫比亞大部分人討厭波哥大。前兩天在上海某西班牙菜館。來自哥倫比亞的侍者小哥發現我曾經在他的祖國工作過幾年,甚為驚喜,和我聊了挺久。後來他問到我主要待在哪個城市。我說波哥大,他撇嘴笑了笑說,沒人喜歡那地方。

波哥大人恐怕也不喜歡甚至討厭外地人。我的同事曾經在過馬路時向我道歉:本來城市沒有這麼髒亂,也沒有這麼多胡亂開車的人。都是外地人一窩蜂的跑到波哥大來,把這裡搞壞了

10. 不守時。即使是商務會議和面試也不守時。當然,社會上層人士的時間觀念要好得多。有趣的是,如果一個非上層又沒有在國外生活過的哥倫比亞人很守時,那麼他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其他方面多半也很靠譜。

11. 哥倫比亞的法律很注重保護勞動者。舉個例子,如果簽署了3年合同,公司1年後想要讓員工走人,除非舉證證明此人工作上有重大失誤,否則剩下2年的工資也得付了。這就導致了僱主一般不願意與員工簽長期合同,最多一年。而員工介於此也對僱主心懷警惕,不時就想著跳槽。於是公民的工作情況反而不穩定。我一共面試了幾十個人,高中低層都有,看他們的簡歷,基本上 1-2 年就換一家公司。

12. 這個國家的絕大部分人都混了黑人和土著血統。不過越是社會上層的人混血越少。接觸過的高官、高管、文化人士里99%完全是歐洲長相,而街頭乞討賣藝的人種有色人種血統明顯多得多。不知道這算不算階級固化的表現。

13. 毒品和內戰是兩個複雜的問題。幸運的是現在的哥倫比亞已經逐步擺脫了兩個陰影。

14. 辦事效率太低。比如修改銀行密碼,需要電話或者去網點當面辦理,2個工作日後生效。在這段時間內賬戶處於凍結狀態。

15. 經濟發展。嚴重依賴於石油、礦產等資源。中化集團和中石化在哥倫比亞都有油田投資,另外大量煤炭出口到歐洲。於此同時工業並不發達,整個國家截止2013年好像只有2座煉油廠,而且油品質量低劣。於是乎哥倫比亞最大的出口貨物是原油,最大的進口貨物是成品油。

暫時就相當這麼多。以後再補充吧。


波哥大是800萬人口的大都市,人口跟紐約一樣。它各處充斥的擁堵和不安。乍看不論老城還是新區的街頭,都發展中家的景象,這裡有錢人也可以過著像美國一樣的生活,但掩飾不掉的是懸殊的貧富差距。波哥大從來就不是一個旅遊城市,也正因為如此,這個城市沒有給遊客的做戲和假象。

哥倫比亞的的天安門廣場-玻利瓦爾廣場

不靠海/河的首都

世界上沒有幾個首都是不靠海不靠河的,波哥大是其中之一。為何在即臨大西洋又臨太平洋的國度選擇了一個如此交通不利的首都?哥倫比亞國家大部分地區的氣候有如中國閩南,但波哥大卻極為例外。它是世界海拔第三高的首都,2600米,東面臨山,常年氣溫10攝氏度左右,毫無四季而言。有人說這是200多年前西班牙殖民者試圖在南美紮根,發現波哥大的氣候少蚊蟲,土地肥沃,故定居下來。也有人說是因為波哥大人相對勤勞..

可能波哥大今天給人的第一印象仍然是毒品、綁架和暴力。其實八十年代,波哥大曾經危險更多,情況很像目前委內瑞拉的首都拉斯加斯。那時的有錢人家住在相對安全的北部,出門開車,絕對不會路邊上走,也不會去城南。隨著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和平談判進程和有幾個作為的市長如Penalosa和Mockus的改造,波哥大今天是南美繼巴西、墨西哥和墨西哥的首都之後經濟發展較不錯的地方,安全也大有提高(仍然不是特別安全)。

哥倫比亞很奇怪的地方是它的城市管理者的權利如此集中。不知道還有哪些城市一個市長可以如此短時間內改變一個地方面貌。學過城市規劃的人大都知道麥德林是個很好的例子。90年代末,對交通,教育和一些列社會改革將麥德林從一個毒梟老巢和綁架暗殺天堂變成了一個"和諧"城市。


波哥大深受麥德林成功案例的影響,兩任市長Penalosa和Mockus都在城市規划上對波哥大做出過很多貢獻,比如創建了快速公交系統(BRT), 修建自行車道連接貧民區和城市中心等。紀錄片Bogota Change講述了這段歷史和這兩任市長的故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OdhD5D5its 需要翻牆《波哥大的變化》Bogotá Change )


可惜波哥大之後的幾任市長並不給力,城市依舊問題重重。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城市交通」和「不安全感(insecurity)」是波哥大最大的兩個問題。大部分民眾並不認可目前的市長Gustavo Petro,他在就任後不久就因為城市垃圾問題被彈劾過。在波哥大的路邊拿出手機是不甚安全的事情,遍布各處的警衛提醒著安全仍舊是這個城市的挑戰。其中原因之一,是內戰時游擊隊的很多人游擊隊撤退之後,找不到工作也沒有人願意雇他們,這些人成了這個城市的危險分子。


交通問題是另一大問題,波哥大是拉美為數不多沒有地鐵的城市,堵車的程度與北京和伊斯坦布爾有的一拼。每天高峰時刻連接南北的主幹道七號大道上挪動一個小時很正常。2000年,波哥大修建了當時世界上最好的快速公交車系統(BRT),取了一個性感的名字叫TransMilenio, 每天運輸超過200萬人,一度緩解了波哥大的交通問題。現在這種紅色的公交車也被戲稱為TransMijano, 讀音跟"擁堵"很像,當地人用來形容其擁擠程度,已經無法滿足城市需要。另外一個叫做SITP的藍色的公交車覆蓋更細的地區,在高峰期也同樣擁擠,不過作為一個中國人倒也不覺得這如何特別。


當地人普遍反應政府並不作為,腐敗嚴重。2015年10月又是四年一屆的波哥大市長選舉時候。不知今年哥倫比亞第二有權利的人物會花落誰家,是否能讓波哥大重新振作起來。

TransMilenio 圖片來源 http://www.brt.cl/photo-essay-a-tale-of-two-bus-systems-in-bogota/

快速交通系統TransMilenio上(居然沒多少人,其實外面在堵車)

La Nogol,Santa Ana是波哥大的兩個富人區,這附近的超市充滿了美國商品,設施於美國無異。La Nogol附近的商業街是波哥大地價最高的地方,集聚LV等大牌,哥倫比亞近些年在奢侈品消費上漲勢迅猛,大牌紛紛在此開店。Santa Ana有新的金融區,靠近山邊,十幾年前還是Useque小村。


相對環境優美和安靜的波哥大北城,南邊老城區La Candelaria,總統府和一系列政府部門的辦公樓以及各大博物館的所在地,仍然是一片混亂,馬路凹凸不平,垃圾遍地。這唯一能看到不多遊客的地方,初來乍到讓人很難相信這是一個首都的心臟地區。沿街叫賣的小販和西裝革履的政府銀行白領比肩接踵在泥濘的街道上。很多人印象中的南美街景,只有在這附近能看到


很多波哥大人,尤其是有點文藝范的,喜歡一個叫La Soledad的區,翻譯過來是孤獨的意思,不明白為何如此詩意。這個區域保存了很多歐式兩三層小樓房,是當年二戰時期歐洲移民影響。很多房子是曾經的社會福利住宅(Social Housing), 現在被各家改造成了不同的樣式,但仍能看出Social Housing的痕迹。這裡正吸引著一批波哥大情懷店和工作室的駐紮。Park Way是波哥大唯一一個兩邊是公路中間是人行道和公園的街道,這種設計在歐洲很普遍,北京二環似乎也有。這是哥倫比亞戰後1950年在社會發展上跟風美國的一個表現。


波哥大的主色調是紅磚。現在大部分是小高層公寓樓,像La Soledad這樣的區已經所剩不多。南美第一高樓,某銀行大廈,也正在波哥大建設中。

上圖-La Soledad街邊

上圖- Park Way或稱Twenty avenue, 20大街。

上圖-Santa Ana小山上俯瞰

上圖-老城區
社會階級 (Social Class)

哥倫比亞社會等級依然非常分明。這裡遍布大街的小販兜售著從一顆煙到任何你能想到的零碎東西,大量的傭人和警衛都是社會底層的人。


中產階級生存尚可,也雇得起廉價的傭人,但大都人數夢想著移民到美國。大學的擴招導致很多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最好的國立大學讓很多窮人望塵莫及。


與之對照,哥倫比亞的上層社會過著與美國無異的生活,在郊外有自己的度假別墅(vocation house)和農場。他們中很多人在國外生活過,有著美國或者歐洲的護照,定期出國,講著流利的英語,送小孩到私立國際學校讀書。這些人並不想移民國外,他們在波哥大能得到一切想要的東西。哥倫比亞在二戰時期收留了很多歐洲移民,很多人繼承了父輩的歐洲護照,保留了父輩的語言(德語等),受過良好教育,生活也相對富庶。掃一眼哥國的歷任總統,不難發現幾個家族的名字輪番出現,滲透到金融、媒體等行業,這種社會階層一代傳一代,堅不可摧,或許是殖民的後遺症。


保守的開放社會

周日的早晨,教堂鐘聲傳來,提醒著我這是個傳統的國家。雖然性開放,歌曲里唱著mas y mas(more and more), 但父母輩很多人依舊每周末去教堂,無法接受同性戀。婚前社會默認男女朋友不同居。俯瞰波哥大的Monserrate很多虔誠的教徒是一路跪上去的。大雨中的周日大早聖母山聖歌混著雨聲。


剛在波哥大被搶劫遇刺的我來說幾句,不要獨行不要獨行不要獨行!尤其是女生!
去過四十多個國家的我一路都平安無事卻在剛落地波哥大兩個小時的時候在主街被搶然後被捅了一刀!後來hostel聊天原來好多人都被搶過~被搶的時候千萬不要反抗!千萬不要反抗!千萬不要反抗!我就是把那個小賊的臉打破了,結果圍上來兩個同夥把我搶了又捅了一刀!


在波哥大獃了一個星期,回來以後在自己的專欄上發了篇文章,也貼到這裡,供題主參考。

——————————————————————————————

沒有馬爾克斯的波哥大

陳不為

我遠不是第一個因為加西亞.馬爾克斯而前往哥倫比亞的中國人,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70年前,20歲的馬爾克斯來到波哥大,在哥倫比亞國立大學進修法律的同時,讀卡夫卡。

1948年,自由黨總統候選人蓋坦遇刺,哥倫比亞再次陷入自由黨與保守黨的內戰之中。國立大學被迫停課,馬爾克斯也離開了波哥大。波哥大與老馬,彼此都是過客般的存在。

波哥大與我,又何嘗不是過客;我本想去哥倫比亞北部的卡塔赫納,在馬爾克斯長眠的地方,獻上一支黃色的玫瑰。去過卡塔赫納的友人說那裡過度商業化,而8月的加勒比海地區又正值颶風季。我想起老馬談寫作的話;讀者往往對他的所謂「魔幻現實主義」避重就輕,只看到了魔幻,卻沒有看到現實——而這兩者又不可分割。我於是改變計劃,把全部行程獻給波哥大,在這座老馬短暫生活過的城市裡,對著南美洲的現實捕風捉影。

波哥大有20個區,我住在中部的Teusaquillo;這裡遍布教育機構與政府部門,在波哥大,算得上是鬧中取靜。附近有個叫「獨孤(La Soledad)」的地方,一條歐式林蔭路從中穿過,兩旁有不少咖啡廳與餐館。波哥大每周日的早上7點到下午2點,會關閉一定數量的機動車道,供熱愛騎行的市民們運動;這個時候的林蔭路,是最熱鬧的。小販們推來賣牛油果的車子,滑旱冰的小女孩高聲尖叫;橫躺在長椅上的年輕人專心讀書,靈魂早已去了別處。

我曾在林蔭路上被一個賣藝的老吉他手攔下,問我想不想聽音樂;老吉他手西裝革履,不懂英語,身旁的一位女士負責翻譯。幾首據說是哥倫比亞的名曲彈下來,我問女士,該給老者多少小費,女士說2000個比索。如今美元強勢,一個美元能換3000個比索;只是我一介天朝子民,向來不忘提高革命警惕,就明知故問,「2000比索等於多少個美元?」女士被問得措手不及,不得不向周圍的人群求助;七嘴八舌過後,女士一臉誠懇地說:

「9美元。」

接過2000比索的老者笑開了花,雙手捂臉,做出「受之不起」的樣子,又狠狠的跟我握了握手。

回民宿的路上,我覺得自己比葛朗台還小氣。民宿老闆聽了,表示習以為常;工薪階層去最普通的小餐館吃飯,一頓也就吃6000個比索。對賣藝人來說,2000個比索,是相當不錯的一筆收入了。

波哥大的物價確實是低。我未曾去過6000個比索一頓的館子,但在熱門旅遊景點玻利瓦爾廣場附近的餐廳,用9500個比索,吃過一頓包含鮮榨果汁、水果頭盤與燒烤牛肉的豐盛午餐。

高檔餐廳也是去過的,當地朋友帶我去了一間哪怕放在紐約或香港、也不顯得掉價的牛排館。「這是波哥大最貴的餐廳之一,一般人來不起的。」朋友伸著脖子朝我大喊,試圖蓋過一旁正在演奏騷莎音樂的樂隊。酒足飯飽,我接過數額上萬的賬單,用計算器把金額轉換成美金:一共是14塊錢。

奢侈品也是有的;賓士汽車、路易威登、四季酒店——波哥大不缺讓人花錢的地方。進口汽車的價位,和國內不分伯仲。當地朋友家住北邊富人區的高檔公寓,一百平方米左右的房子,要價50萬美金——而如今早已翻倍。如果投胎到了波哥大的尋常人家,不知要到哪輩子才能享受到這些東西。

這就是波哥大最典型的特徵:一座充滿了反差的城市。
「北富南窮」是當地普遍的說法,可只要隨意在城裡走幾個街區,就可以從獨門獨院的精緻住宅區,走到遍地站街女與流浪漢的貧民窟。地處高原的波哥大四面環山,山上的房子也逃不出這個規律;不是富豪的別墅,就是窮人的寮屋。到了晚上,從城裡看山上的萬家燈火,不知哪家在品高級紅酒,哪家還在為生計發愁。

從民宿步行到景點雲集的老城區La
Candelaria,大概是40分鐘左右的路程。這途中沒有什麼太特別的景緻,我卻尤其喜歡看波哥大普通的一面。這段步行的經歷,也是波哥大最讓我覺得舒服的一點——我這張在當地少見的亞洲面孔,哪怕走在遊人罕至的街道,也從不曾招來任何異樣的目光。在人群中,我近乎隱形。

我往往會從Santa
Fe穿過;只要不下大雨,街上總是特別熱鬧。在路邊演奏的搖滾樂團引得行人駐足,卻不曾讓一旁在國際象棋的世界裡激戰正酣的棋友們分神片刻。如果嫌吵,只消隨意走進一間天主教堂,整個波哥大就安靜了下來。原住民模樣的信徒跪在祭壇前,一言不發。

最多的當屬擺地攤的小販,向路人兜售背包、手機殼和抱枕。賣小雕像的小販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以為會是國父玻利瓦爾與桑坦德爾將軍,近看卻發覺他們叫貝多芬與莫扎特,而且看上去都有義烏血統。

這份熱鬧勾起了我的懷舊情緒;我們中國人講究「人氣兒」,在美國生活久了,已經對這份「人氣兒」有了幾分生疏。這街市上近乎混亂的喧囂,是潛伏在我骨子裡的鄉愁。

有許多賣盜版光碟與書籍的小攤。我想起訪華時被中國人「肆無忌憚」的盜版所激怒的馬爾克斯——「諸位都是盜版販子啊,」據說老馬當著錢鍾書與一眾高官的面,半開玩笑的拋出這麼一句。「我死以後150年,都不會授權中國人出版我的書籍。」老馬死前4年,身為「盜版販子」的中國人還是和他的經紀人談妥了出版條件。就是不知老馬本人對祖國首都這隨處可見的盜版販子們,又是怎樣一番看法——可有人盜版莫言的書么?

舊書攤也很常見。波哥大教育機構林立,素有「南美雅典」的美譽;跟「舊世界」沾邊的東西,都不自覺地顯得「高級」了起來——「歐洲波哥大」又在哪呢?舊書攤的攤主看上去和賣盜版的小販們明顯不是一類人,哪怕沒打領帶,也多半套件不合身的西裝,臉上寫滿落魄知識分子的懷才不遇。書攤上有不少宣傳左派思想的書籍,卡斯特羅與切格瓦拉的臉頻繁出鏡——哥倫比亞向來是美國在南美洲最堅定的盟友,可這裡畢竟還是南美洲;特產香蕉,也特產革命者。

在黃金博物館前的桑坦德爾公園,不論是在寫字樓上班的高級白領,還是無家可歸的流浪漢,都會在這裡花上500個比索,讓小販給自己倒一杯用暖壺裝著的tinto。Tinto是哥倫比亞的黑咖啡,也有人說這是哥倫比亞內銷咖啡里的殘次品——這話不算全錯,因為這個國家質量最上乘的咖啡,都拿去出口了。我學起當地人的樣子,從小販手裡接過tinto。這獨特的哥倫比亞黑咖啡在我的口腔里持續發酵——這味道,也太像板藍根了。

2014年,星巴克在哥倫比亞開設了第一家店面;這家星巴克據說是全世界第一家全部使用當地咖啡豆的星巴克,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星巴克的美國身份,就足以讓年輕人趨之若慕。在波哥大街頭看見兩家髮廊,一家叫「曼哈頓髮廊(也不管曼哈頓地鐵里到處跑老鼠)」,另一家叫「Facelook(商標都和Facebook一樣,誰說只有中國人搞山寨)」,這「崇洋媚外」的大潮,還是劉瑜總結的精闢;哪有什麼全球化,明明就是「美國化」。

在貨幣博物館附近,有座加西亞.馬爾克斯中心;這棟落成於2008年的建築,集圖書館與文化中心於一身,是當地知識分子出沒的場所。店裡有兩個老馬作品的專櫃,分別賣老馬著作的西班牙語及英語版本。牆上掛了好看的繪本插畫,我問店員是否有存貨,再次被語言關所難倒,要旁邊好心又懂英語的顧客幫我解圍。語言是橋,不懂就是牆。次日再去,店員認出了我,主動用蹩腳的英語與我交流;「加西亞.馬爾克斯在中國很有名」,我算是把這句話的意思給傳達過去了,店員露出開心的樣子。臨走前,碰到正在布置講座的員工,用流利的英語邀請我參加接下來的免費短片放映活動,我又忍不住和他說起了老馬;「馬爾克斯在中國很受歡迎?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員工的語氣中透出一絲驕傲,卻讓我感到歡喜。

臨行前,在林蔭路吃最後的晚餐。餐廳老闆一樣不善英語,還是得請出馬爾克斯先生,幫我們在語言不通之間,尋找幾分默契。聽到老馬的大名,老闆掏出紙筆。片刻過後,就有了這麼一張字條,上面用英語寫道:

「加西亞.馬爾克斯是最美的作家。」


在哥倫比亞做了六個星期的義工,說些主觀的感受吧。我的項目是在當地的一家中學和老師一起教英語,一同的還有其他三個志願者。

學校:
工作的學校是從早上七點到下午兩點,中間沒有Lunch Break,學生們早上五六點就起床,下午兩點多才回家吃飯,課間的時候就到小賣部買零食,因為和國內的作息很不一樣,一開始還蠻難適應的。

一開始並不會說西語,學生們的英文也不是很好,交流還是比較難的。但是哥倫比亞的人都很熱情,我和我的學生們每次見面都會擁抱親吻,沒有很多語言的交流,但能一起玩得很開心。他們會耐心地等你用各種英文講解,或者實在不行我們只能用Google Translator來交流。他們教我跳拉丁美洲的舞蹈,Salsa、Champeta、Vallenato…教我西班牙語,也很好奇自己的名字用中文怎麼寫,排著隊等著我把中文名字寫在他們的本子上,他們很好奇中國人是不是都吃狗肉,他們還讓我教他們說中文,然後用中文對我講我愛你…放假的時候他們陪我逛博物館,用有限的英語盡量解釋那些全是西語的標示,回家前陪我逛集市買紀念品,幫我砍價還價…

學校里大家感情很好,男女同學打成一片,不用顧忌早戀這件事情,甚至學生在FB上發男女朋友的照片,老師還在下面點贊。男女生很親密,像朋友一樣擁抱、親吻臉頰,大膽地說出我像朋友一樣喜歡你,但對於男女朋友的事情,他們考慮得很認真。

我接觸的哥倫比亞的人對於學習的態度是比較不在意的。住在

寄宿家庭六周,寄宿家庭媽媽很少管孩子念書的事情,到了高中作業還是很少,很少見寄宿家庭的弟弟寫作業。在學校里上課的時候,老師在上面講課,學生在下面講話各種玩的都有,跟我們端端正正坐著認認真真聽課的畫風有明顯不同。

日常生活:
講講在巴蘭基亞的日常生活吧~

巴蘭基亞大多數家庭沒有熱水沒有空調,因為電費太貴了。在每天都快三十幾度的天氣里沒有空調照樣可以過日子。作息習慣跟我們不同,早上很早,五六點就起床,一大早就會放奔放的拉丁音樂,到了周末就更歡樂了。家家戶戶開大音響放著自己的音樂,嗨到凌晨。下午兩點左右吃午飯,需要午睡,晚上十一點左右睡覺。

早餐他們喜歡吃Arepa, Patacones, 麵包, Cereal等等。

Patacones

Arepa

中午是重要的一餐,一般都會吃的很豐盛,去餐廳最常見的套餐就是:一大碗湯、Main Course、果汁。

Main Course常常是椰汁飯/雞肉飯+沙拉+魚肉/雞肉/肉丸/牛肉+Patacones/Arepa

哥倫比亞的果汁非常棒,很多都是鮮榨,水果也很好吃,非常推薦!!!

Lulu 一種在亞洲少見的水果,果子很酸,但是果汁很好喝。

Zapote

哥倫比亞盛產水果蔬菜,味道鮮美,但是當地人吃蔬菜確較少,喝果汁比較多,街頭很容易能買到,而且價格不貴,3000Peso一杯(大概7.5RMB)。

哥倫比亞還盛產咖啡,咖啡加奶不加奶油(Cafe con leche)是當地人很喜歡的早餐飲品。

晚餐通常吃得很簡單,晚上很多人喜歡去Bar跳Salsa/社交/看球。

文化:

巴蘭基亞人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喜歡跳舞!!!一言不合就跳舞!!!LZ在學校的時候,每次全校集會,前面演講表演啥的大家都不怎麼在意,一有跳舞的環節大家都High了起來。第一周去學校的時候剛好是Independence Day,LZ就一臉懵逼地被拉上台上跳舞
((((;?Д?)))))))

談戀愛男生最重要的技能——會跳舞!開草地音樂會的時候大家不坐下來,為什麼呢?要跳舞!晚上去Bar/Club,跳舞跳舞跳舞!那天LZ去餐廳吃飯,聽著歡快的拉丁音樂,看到一對母女在等廁所,聽著音樂,等著等著媽媽就牽著女兒的手跳起了舞~到了二月狂歡節的時候,那就是全民跳舞全民喝醉好幾天的歡樂時刻了!(LZ目前還沒機會參加,聽寄宿家庭講的)

下面來講兩種LZ強烈感受到Cultural Shock的舞種:Champeta Reggaeton

是的,第一周我跟著我的巴西荷蘭智利墨西哥朋友們開始泡Bar了,然後就被這兩種貼身舞蹈給Shocked到了,連奔放熱情的巴西朋友們都感覺到了Cultural Shock。

Champeta跳起來是這樣的

Reggaeton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LZ當時就(°_°) 真的是隔著褲子啪啪啪的即視感啊!

其他幾樣比較常見的舞種就是:
Salsa

Cumbia

mapale

除了跳舞,就是足球了!有足球賽的日子,家家戶戶開著電視機,看現場比賽千萬要注意安全!因為球迷的力量是可怕的!!!

總之,去哥倫比亞旅遊的話,有機會就到Bar跳舞吧!!!

安全問題:

毒品和黑手黨一直都是哥倫比亞比較大的社會問題,在遊人聚集的地方常有人兜售大麻。因為當地比較貧窮,治安很亂,旅遊的話千萬要注意安全!!!小偷很多,當地人出門都不敢把手機拿在手上,要收在包包里,時刻保護自己的財產安全。出門找地址要寫在紙上,打電話要等到走進店裡或者商場里,即便是大商場也要小心。打的士不能隨便在街上叫,打電話給的士公司或者用Uber和Easy taxi。打的很多不打表,最好讓當地人事先問好價錢,或者自己要討價還價。在沒有明碼標價的地方買東西,一定要砍價,要不然外國人肯定會被坑。
P.S: LZ就被搶劫過,丟失了手機錢包和護照,非常麻煩。

哥倫比亞的亞洲人比較少,人們會對你很好奇,在旅遊景點的時候會被路人邀請一起照相。女生在路上要小心,雖然拉丁美洲很開放,性騷擾的事情比較少,但是言語調戲之類還是有的。

其他:
哥倫比亞人出門前一定要洗頭洗澡。
如果Dating的話,男生一定要給女生買單。
年齡在愛情面前不是問題。女生比男生大也沒有關係。
每次見面基本上都會遲到。遲到半個小時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如果打算兩點見面,就要跟朋友說一點見。但是如果 Dating的話,男生一定要早到一些等女生。
見面Greeting是貼面禮,吻右臉頰一次。女生與男生,女生與女生都行貼面禮,男生之間握手比較多。
朋友和戀人間都可以講「te quiero" 我喜歡你,但是"te amo" 我愛你 這句話就很重了,一般對父母兄弟姐妹或者夫妻之間才說。
哥倫比亞有個節日"dia de amor y amistad" Day of Love and Friendship 是九月的第三個周六,慶祝親情愛情友誼的節日~


旅遊:
每周末LZ都會出去溜達,推薦個適合旅遊的地方吧~

麥德林:Medellin
哥倫比亞的春城,氣候清爽宜人,鮮花盛開,水果鮮美。

便宜的滑翔傘 20分鐘 大概200RMB左右

像童話一樣的小鎮Guatape (離麥德林中心有點遠) 但是整個小鎮都充滿童心 非常可愛。儘管六周發生了很多事情,被搶劫,重新申請簽證等等,但遇到了很多很棒的人們:免費提供住宿的當地家庭、可愛的學生們、一起工作旅遊的其他志願者們… 回國後開始學習西班牙語,希望幾年後能再回去看看你們~我真的很喜歡也很想你們呢~


樓上的大神已經答的很全面的,我做一點小小的補充吧,照片都在手機,這裡就不上圖了。
1、波哥大是紅色的,你到了這個城市,就會發現,整個城市的色調的就是紅磚色,城市的大部分建築物,道路都會用紅磚來修建或者點綴,據說紅磚建築及風格是來自西班牙殖民時期的建築風格,一直保留下來,不知道是否準確。
2、人口密度很低,我在6區居住了一段時間,這邊的住房都是那種小2樓,帶個小院子,非常愜意的感覺,生活非常舒服,這邊的公寓也和國內有很大不同,非常乾淨,透亮,不過極少高層公寓,很多都是五層左右住的很舒服,每個公寓都配有專門的保安。
3、老城區,波哥大的老城區很多本地人都不願意過去,主要是治安不好,而且很混亂,我曾經步行穿過老城區摩托車配件市場和手機批發市場那邊的幾條街道,說實話,心裡真的沒底,你可以看到和很多美國電影描述的那種場景,滿牆的塗鴉,緊緊鎖閉的捲簾門,妓女站在昏暗的門洞招攬客人,等等。
4、水電費,波哥大不同地區的水電費也是不同的,富人區所需要繳納的水電費有可能是其他地域的2倍甚至更多。
6、波哥大居住和生活質量是分等級的,根據本地同事介紹,好像是有1-7個級別。
7、治安,晚上天黑過了8點之後,最好不要出門瞎逛,雖然我沒有遇到過搶劫,不過聽說晚上治安會不好,其實全世界都是這樣啦,晚上不要到人少的地方去。
8、波哥大是個非常美麗的城市。
回頭看看自己的回答,現在剛好手裡有圖片,就補充一下。
第一組,波哥大的天氣,波哥大海拔兩千多米,這裡的紫外線要比其他地方略強,但是空氣非常好,大家看看我用手機隨便拍的天空,藍得發紫啊。肉眼可視的距離超遠,遠處的山都看得一清二楚呢,也可以看到波哥大都是紅磚色的吧。

第二組,隨手拍攝的波哥大街道

第三組,波哥大的好吃的,肉類為主,當然,我沒有拍那些餐廳裡面高端的東西了:)

第四組,教堂和西班牙風格的周邊小城

第五組,你懂的

第六組,真的太美了

美圖太多,就不一一傳了,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國家,我非常喜歡這裡!


我現在生活在哥倫比亞,巴蘭基亞,海邊城市,大三暑假來交換到現在。印象深刻的是有很多好人,但有許多壞人,犯罪現象很嚴重,是哥倫比亞的特點之一,因為法律太松,今天搶劫明天出獄,這話不是我說的,是剛剛來我家的當地警察說的。沒錯,我家下午三點四十五,對你沒看錯,就是大白天,被入室搶劫,當時我們幾個中國人在學校,不在家,就一個中國女同學在,被搶了好多,亂翻房間的時候我女同學藏在床底下沒被發現,然後幸虧房東回來,他們放下了搶的電腦趕緊跑了,但搶了同住中國同學的二千美元,家裡 全被撬了,被翻的亂7??八糟,可能還是熟悉的人乾的,因為上午那個待在家的女同學接到一個當地人電話,叫了她名字,裝作認識的人,問她在哪裡,試探下午在不在家。想想好可怕,真的應該是認識的人呢。警察分析是我們認識的人還跟蹤了。 我現在很失落,其他中國人都走了,就一個丟錢的男孩一個墨西哥女孩一個房東在家,其他人都趕緊走了,不敢住這裡,行李放我房間,明天來拿。 我到的第一個月被偷了iphone6plus,和小偷鬥智斗勇,聊人生聊理想聊感情,就是互相騙,然後約好了見面,報警,警察培訓我,設了埋伏,見面時抓住他們一夥兒人,和電影一樣。 前不久在波哥大的學長大白天在一個還屬於很安全的區被搶劫,腹部被划了個口子,幸虧不深。 我還遭遇過,幫我的朋友同時在偷我的錢,另外,這裡人借錢也不還成了習慣,因為大家都不還。 上屆的學姐學長基本都被搶過,學姐剛買的iphone6 在最安全的領館6區被搶。 以前學長還開門看見一灘血,原來夜裡有人報復槍殺,他嚇死了。我「朋友」(一邊幫我一邊透我錢的那個)的男朋友的兄弟被黑社會打死了。 來的學長學姐所有都被搶過這點最讓我們驚懼。去年的juan學長被和我們一樣入室搶劫。我會說之前在巴蘭基亞的一個上外女生做漢語志願者被搶劫 被捅了幾刀差點死掉嗎 幸虧兩個路人幫助了她
但是,我真的喜歡這裡,我覺得這裡非常好,讓我有很多人生不一樣的體驗,人們都很幽默,很有意思,我喜歡他們,但不得不提防他們,我想說,除了讓我感到不安全,要時刻小心,我覺得這裡很好。我可以說,這是個很有魅力的地方嗎。真的。
————————兒童節更新————————
今天和一個中國女孩,一個哥倫比亞美國波多黎各混血朋友去totumo火山,泡火山泥浴。一路上多收車費就算了,整個火山就我們三個人泡泥的情況下,(不懂為什麼只有我們三個人)那些當地拉美土黑小伙兒大娘都虎視眈眈,宰你。在火山泥塘口一堆兒幫人做馬殺雞的黑土人,後來我聽混血女孩說,當幫我們管包的黑人大叔把我包背後面,另一個黑土小伙兒就試圖翻我包,拿我手機,幸虧那個黑人大叔制止了他,真壞,這些人,超級危險,就我們三個,沒政府管轄的著名旅遊景點,大家一起搶劫你,又沒有人保護你。後來趕緊多給點小費,防止黑人大叔後悔,開始一起搶劫我們。
混血女孩說,她朋友,美國人,在巴蘭基亞古城,那麼著名的景點,直接被用武器威脅交出iphone6p,就是我這種手機,叫我千萬小心。可能是當地人,一輩子也沒看過這麼好的手機吧,老要搶。老要搶。
這裡人撿到東西,會問你要錢再給你,而且大家認為這個很正常,我身份證掉了,背面寫了電話,直接打電話問我要多少多少錢再還給我,最可怕的是我老師和我說,我應該感到幸運,說這個人善良,一般人早賣掉丟掉我的證件了,它還願意還給我,給點錢正常。尼瑪,中國人接受的教育都是拾金不昧,原物奉還的好嘛!!!這裡什麼社會價值觀!!!義大利交換生Alex在disco丟了證件,那個小伙兒也是要錢再給,她叫警察都沒用。就算她剛掉。。。Aprovecha。。。抓住一切機會。。。
壞人很壞的,好人很好的,關鍵大家窮歸窮,這是個異常異常開心的國家。
90%的加勒比海岸區年輕人,都是周末先去朋友家聚會喝酒fiesta,喝完酒去disco/bar/再換個場子繼續跳舞狂歡喝酒聊天抽某些東東,特別歡樂加瘋狂。
沒有存款,真的都沒有啥存款,交學費什麼的,都是信用卡,分幾次還很普遍,大家都沒有存款呀。。。大家都很開心啊。。。有錢了咱們就fiesta呀,朋友的朋友軍隊里被軍火誤傷,只有120刀每月月光木有存款的他某天突然國家補償了他7000刀,三天後,又沒有存款了,呵呵呵呵,三天,又沒有存款了,今天的錢今天花完,實在不行再透支透支明天的,傳統。
很多價值觀念,看問題的角度,對一件事的看法,家庭教育方式,真的很大不同,深入和他們交流,了解,簡直有時候會震驚,怎麼可以這樣!這什麼活法!這什麼行為!這什麼做法!這什麼文化!這什麼傳統!很有意思的。。。
非常非常擔心自己一個人去medellín旅遊幾天的事,嗚嗚嗚嗚,危險的拉美,嗚嗚
————————————
更新,我六月中旬回到了中國,這篇答案是我好幾次遭遇危險被價值觀衝擊後的吐槽,然而我非常非常喜歡哥倫比亞!另外在麥德林自己玩兒的非常愉快,麥德林是我最喜歡的城市,特別漂亮氣候舒適人長得好看又友善大伙兒非常幽默口音還很好聽,超級想再去那裡,我也非常想念哥倫比亞,是非常有魅力的一塊神奇土地,我希望大家不要光看到危險這面被嚇住了,更多的是它有魅力精彩難忘的一面,什麼事還是要自己體驗了才知道到底喜不喜歡 ,儘管發生了以上危險的事讓我吐槽的事,但更多忘不了的事發生了這些事當地人民對我們的熱心幫助,還有平時在那裡生活的各種新鮮快樂, 嘻嘻


正好最近西語課寫作文查了資料,那就貼過來吧。
################
波哥大是哥倫比亞的首都,當地的人民比較熱情,喜歡足球、salsa舞,它們的特產是咖啡和玉米。
1 當地有很多博物館:
1. 1哥倫比亞是「黃金之國」,所以具有本土特色的博物館之一就是Museo del Oro(黃金博物館)據說是世界最大的金器博物館,藏有55000件金製品。

1.2 另外一個很有意思的是Museo Botero(波特羅博物館),藏有哥倫比亞藝術家Fernando Botero的畫作。他的畫以胖型人為特色,來一張胖胖的蒙娜麗莎吧。。

2. 除了博物館,另一個很受歡迎的地方是Monserrate山。當地人很喜歡帶家人和情侶到山上俯瞰城市景色,我的哥倫比亞朋友說他們有個說法是但凡結伴登山的情侶當年要麼結婚要麼分手,好吧誰信誰試試去。

3. 另外一個很多人去的地方呢就是Plaza de Bolivar(玻利瓦爾廣場),著名建築有希臘風格的國民大廈、司法院、Alcaldia市長辦公室和教堂。本人很喜歡下面這張圖~


本人老公哥倫比亞人 原來住在波哥大 現在住Santa Marta 和Balanquilla之間來回跑 至於哥倫比亞是什麼樣的國家 我可以說說一二。
氣候
全年就是秋天不冷不熱 一直保持16到24度左右 分雨季和旱季 但是區分不明顯 因為波哥大真的是想下雨就下雨 5分鐘之後又跟沒事人一樣
環境
波哥大可以說是哥倫比亞最髒亂差的地方 人太多 說是800萬人 其實現在已經突破一千萬了 所有哥倫比亞人都想來首都找機會 發財。市中心不是不可以去 可以 只是白天去 去看看是可以的 但是不能長時間逗留 市中心乞丐遍地開花 去逛的時候最好備點零錢在手裡 遇到了就給點 否則這的乞丐都有契而不舍的精神 波哥大其他城區 北邊和Chia 連著的地方是不能去的 就算是本地人也不願意去 我老公說 他原來迫不得已要去 只好拉著他哥哥一起 結果剛進去沒多久 就在等交通的一小會 車燈就被當地人搶走了 那片區域原來警察進去過想要管理 結果彪悍的當地人民把警察打了出來 所以北部治安可想而知
住房
波哥大人都想有自己獨立的Casa 而不是Apartmento 而波哥大寸土寸金 沒辦法 開發商建了好多連排的小房子 120平方米的居住面積 硬生生分成三層 裡面特別擠 但是從外面看 就是獨立的小房子 推開門就是停車位 多一點地方都沒有 要麼就是沿著街邊蓋的房子 佔了一部分人行道當停車位然後圈起來當院子
波哥大房價貴 具體多少錢一平米我不知道 但是 在巴蘭基亞這種二 三線城市 房價已經是300萬比索一平方米摺合人民幣6000塊左右 波哥大的房價只多不少 首都的公寓一般都很小 建築面積80多 實際面積就只有60多而已 而就這種公寓 也是3億比索起跳 相當於人民幣60萬左右 當然 首都也不是沒有好房子 大房子 在 市區93公園為中心輻射開來 那一片的公寓都是6億起跳的
由於安全問題 所以的公寓都有保安24小時值班 保安坐在公寓大堂 只把用戶放進來 如果你想做客 必須等住戶下樓接你
波哥大的郊區 就是非常好的牧場 開發商把這些地買下來 分割好賣掉 這才是真正有錢人的地方 他們自己想怎麼蓋怎麼蓋。

波哥大人絕對不可以和哥倫比亞人劃等號 波哥大像上海 但是比上海瘋狂 所有人都是向錢看向厚賺 但凡能想到的 賺錢的門路都有人干 連在停車場要出門的時候插卡 有的司機停的位置不好 夠不到插卡機 這時候就會有人過來幫你插卡 但是你要付錢
波哥大人民自己的小算盤打的噼啪響 哥倫比亞最低工資規定是68萬比索 人民幣1300-1400之間 但是一部分人真的還掙不到這麼多 一般保姆和護士還有保安就這麼多 而公司文員 也就100萬比索頂天 而 公司高層拿800到1000萬比索 總之 波哥大貧富差距很大 所以這的人特別仇富
波哥大差不多像樣的中產階級都會雇保姆打掃衛生 我去的每一家 主要不是太寒磣都有保姆 而沒有保姆的 我就見過讓自己親媽或者丈母娘上陣當保姆的 總之 自己的面子一定要撐著
由於貧富差距太大 波哥大的人手腳都不是很乾凈 特別是保姆 我和幾個住在波哥大的中國人都問過 沒有一個不罵保姆的 保姆小到家裡的調料 大到主人褲兜里的錢和平時不穿的衣服 都會趁人不備拿走 我家就遇到過這種保姆 連自己家的衣服都拿到我家 趁我們不在家 用洗衣機洗好甩干放包裡帶回家 但是保姆也不好請 比較波哥大人那麼多 流動性很大 就算保姆有黑案底 下一個僱主一般也不會知道 所以保姆就說 我以前有經驗 所以你要加我的工資 否則我找下家去
治安
這個是大家最關心的了 我老公說 他小時候經常看到人當街打架 他也經常參與打架 但是最多也就是打架了 但是現在在波哥大街頭幾乎看不到了 一般本地居民出門會開車 因為走小路還是有一定風險的 波哥大有很多騎著摩托車搶包的人 但是商城和高檔社區不存在這種情況 但是我來波哥大之後 我老公一再跟我強調 不要自己跑出去雖然我們住的地方屬於高檔社區 但是自己 特別是亞洲臉在街上走 很大程度會引來賊~
暫時就寫這麼多 有什麼可以問~
接著寫
波哥大有一個很神奇的地方 就說最富的人可以和最窮的人和平相處 波哥大最著名的景點山頂教堂 通往山頂教堂的路上是盤山公路 而這條路一截是窮的不能窮的 恨不得撿個麻袋就當房頂的窮人 而另一截是出了高價買房為了看波哥大全景的富人 但是那條路並不安全 我剛來的時候看新聞 那條路上發生了好幾起搶劫案 有的搶不到就直接殺人 我們曾經晚上開車經過那條路 我老公一定要把車窗關上 門鎖好 而我們的車又差點沒油了~
波哥大政府最引以為豪的快速交通系統 就是紅色公交 一個公車兩三個車廂 但是每天上下班高峰時期絕對和北京地鐵有一拼 可是這個公交也就是政客們炫耀政績了 因為它在不停漲價 紅色公交最初票價是800 隔半年漲到1200 而現在則漲到了2000 而且是單程 只有你上車 不管走多遠都是2000. 這就意味著那些學生和保姆 保安之類的人 一天掙4萬塊 就要花4000坐車 國立大學的學生經常和警察抗議 扔自製手榴彈 而警察被規定不能近校園 所以只能隔著學校大門往裡扔催淚彈噴水槍 我在國立大學學西語的時候是扎紮實實碰到過一次的 於是全校停課一天~

中國人民絕對是世界上最熱愛吃最會吃還會做飯的民族 因為波哥大吃食實在是一言難盡
一般的米飯 由於哥倫比亞這個國家整體位置 所以並不適合種水稻 所以大米碎還不好吃 而哥國人民喜歡在煮飯前在飯里家鹽和油 煮所謂油鹽飯 更有甚者 比如我家的低智商保姆 喜歡加油 鹽 洋蔥 大蒜 反正有味道的東西她都喜歡加 所以味道可以想像
而波哥大本身海拔高 這就造成了 燉煮這樣的行為行不通 我曾經試著燉銀耳 結果生生燉了一下午 才有一點點粘 於是這的人對燒烤和炸 高壓鍋情有獨鍾 哥國人每頓必喝湯 各種湯 只要帶水就行 其他的 就是一般西方的食物 除了肉以外 還有炸芭蕉片 木薯 他們對豆子也是情有獨鍾 著名的紅豆飯~ 他們認為所有的豆子都是咸口的 以至於我第一次給我老公用紅豆沙做點心 他就像打開了一扇新大門~
波哥大像北上廣 在波哥大站住腳的人看不上新來的 一心想讓他們滾蛋 但是每天都會有無數人沖向首都 所以 波哥大的人 看人的眼神都很防備 欺負人一套一套的 我剛來的時候 家裡的保姆都敢欺負我 這的人覺得你的忍讓不是忍讓 是你傻 我不欺負傻子欺負誰~ 以至於到最後讓保姆滾蛋的時候 保姆一臉懵B 我怎麼讓傻子攆走了呢~
物價
因為家裡我管 所以我對保姆工資是了解的 一個月最多85萬 還是老熟人推薦的 早上7點上班下午3點下班 但前提是你要在家看著她 看著她! 否則這些保姆特么連我新買的眼影都打開看看 問她還不承認 所以我眼影上的大手指頭印應該是生產的時候工人按上去的嘍~~ 我家現在娃小 吃的東西不算她 我和我老公每次去超市買一周的食物 差不多要20萬比索左右 差不多人民幣400塊 前提是我敞開了買~ 在商城頂樓吃飯 一個人大約要2-3萬比索 兌換人民幣的話 自動乘以2就可以了。 一張電影票是2萬 我看過的最貴的電影是4D的 就是連椅子都跟著一起晃的那種 大概3萬。 麥當勞巨無霸套餐一份1萬9兩萬的樣子。當然也有便宜的飯 不到1萬 但是味道真的是噁心。
波哥大人們異常勤勞
或者說競爭太激烈被逼的 一般早上7點就要打卡上班了 所以一般沒什麼急事早上不要坐公交 跟北京地鐵有一拼 , 波哥大人們酷愛摩托車 滿大街都是 跟汽車搶道 不打燈就轉彎 汽車撞上或者被摩托車撞是很平常的事情 但是都會不了了之 因為騎摩托車的沒錢陪你。波哥大的藍色小公交招手就停 所以開車跟在後面很危險。波哥大是幾乎沒有交通秩序可言的 除了遵守紅綠燈外 其他都是虛設 波哥大人們能把兩車道開成4車道 4車道開出6-8車道 。上次回國去看鳥巢 從天橋上往下看排列整齊的車 我老公直接拿手機拍照 回來和朋友說了好久~
好多人關心哥倫比亞人的情感生活 哈哈~~
先說說哥倫比亞人 他們很神奇 在首都跟人見面是要預約的而且精確到分鐘 但同時哥倫比亞人又是出了名的磨嘰 磨嘰的驚天地 泣鬼神 只要他們覺得不是正事 磨嘰好幾個小時都有。。我們家是這樣嗎 一般周末全家出來聚餐 早上我勤勞的公公先給我老公打電話 說 一會一起吃個Brunch吧~叫上你哥全家~ 好想這時是830左右 我心想Brunch怎麼也要10點左右 現在太早了吧 可事實證明娃想太多。我老公起床 開始看電視 看著給他哥打著電話 打完930 我這面都收拾好了 我老公還窩在沙發上 催他去收拾 收拾完了1030,我心想差不多可以出發了 老公也說 對 約的11點院里集合~ 此時我已經餓了 而且還在懷孕期間 等老公磨嘰到12點了 我想差不多要走了 老公給他爹打電話 他爹說 啊 我在健身房呢 完現在準備出去 你來接我一下 然後回去找你哥~ 娘嘞~ 於是去接老頭 然後終於把車停穩在院里了 給他哥打電話 他哥說 好的 10分鐘就來了 於是 等到他哥全家像格格出宮一樣到了院里集合已經特么130了~~出發去的路上 接到他哥的電話 我發現$$有個餐廳不錯 去那吧 ~ 等我們全體找到地方 坐穩了 330 等餐半個小時 吃的嘴了400 這是老娘的Brunch 呵呵~
再說情感~~我說的當然不是全部 但是還是有一部分人是這麼乾的~~找這 很大單親爸爸和單親媽媽~~不是這離婚率高 而是好多人年輕時玩野了 或者長時間同居但是沒打算結婚 生了娃 拍拍屁股走人~ … 這不是個別現象! 我已經遇到好幾個單親爸爸了 他們把孩子甩給爸媽 還不耽誤再找 是的 剛來的時候我特么三觀都崩了 但是後來就習慣了 可能因為哥倫比亞法律規定不許墮胎 但是有好多私人診所可以 但是不是大張旗鼓那種~~但是也有潔身自好的人~~ 最奇葩的是我老公公司裡面的人力資源主管 她閨女和男票掰了 跑去夜店玩回了個娃 她竟然開心的不要不要的~~大辦Baby Shower 還說終於有新一代了。她開心就好~ —所以 如果你 ?哥倫比亞男票什麼的 最好問清 這種事 當地人覺得沒什麼 無所謂 如果你覺得也無所謂那就好~朴詩妍有一部韓劇 演一個電視台新聞主播單親媽媽 收到各種壓力神馬的 我們那天無聊從Nexflex上看韓劇看到了~ 我老公追了很長時間 他不理解 一個單親媽媽怎麼就不行了呢??電視劇里的情況在這根本沒有~
波哥大像紐約 什麼人都有 我認識的一對夫妻 兩人都是普通員工 沒錢買房子 (這的姑娘結婚也是要看房子車子滴~)倆人一個月加起來200左右 租房子100萬 剩下的兩口子加一個娃和一個丈母娘一起花 日子過得緊巴巴 基本存不了錢 男的作為一家之主 強烈覺得自己有責任改善全家人生活 於是辭職 向銀行貸款3000萬比索 自己租店面賣手機殼之類的 但是他預算有限 店鋪地段不好 進貨也是一般般 開業幾個月也就只有幾單生意 其中有幾個還是我老公想支持朋友 把我家電視信號換成了他代理的那家 ~ 生意不到半年 因為沒開張 沒有還要還300貸款 在家租金 差不多每個月支出至少500比索 而且朋友也不可能天天幫忙光顧生意 3個月後 實在彈盡糧絕 銀行催款的時候都開始用同一家銀行的信用卡還這家銀行錢~ 因為哥倫比亞銀行開戶或者辦卡是需要有工作證明的 他也沒辦法再開銀行卡 最後 他老婆和他離婚 孩子扔給他 走了 ~ 又找了個每月規規矩矩掙100萬的人 ~ 而我老公這個朋友 則開始天天混日子喝酒 孩子扔給父母~ 他現在也想不通 為啥別人做生意都成功了 到他這就不行。我們現在已經和這個朋友保持距離了 不是我們見死不救 而是整個波哥大有太多這樣的人 而且他整個精氣神都沒了 下一步估計就要吸毒了


幾個朋友私信我 我再整理整理哈 關於生活的
來波哥大一定要買保險 哥倫比亞全部是商業保險 波哥大最大的商業保險公司是Compensar 有條件的娃一定要買Plan Especial ! 我的保險是跟著老公家一起買的 一年110萬比索 這個保險什麼都管 他家還在機場附近有個相當於體育場的地方 裡面對買了他家保險的人會員價 可以游泳 上瑜伽課各種 懷孕之後還有各種課 教你怎麼吃 怎麼帶娃 ~ Especial 可以讓你住私立診所! 哥倫比亞的私立永遠比公立的好! 不管是學校還是醫院! 還有 各位想和男票搬過來住的 提醒你們一句啊 保險生效後3個月再懷孕啊 否則保險不管! 我就差點趕不上保險! 算好日子啊 ! 你生的時候一定要確認你的保險已經買夠一年了 否則保險不給你報銷!我第一年11月來波哥大 12月買保險 第二年2月懷孕 然後就是常規檢查 但是到最後你的主治醫師會讓你去保險公司總部開一張單子 這個單子就是說醫生可以拿到錢 保險公司會幫我報銷 但是! 丫的 我11月8號預產期, 去開單子的時候 保險公司竟然說 我買保險的時間還不夠一年! 不給報! 不給報! 說至少要到11月初才給報 可是老娘預產期在11月初啊! 萬一娃提問了呢! 好在我又一個愛當出頭鳥的小姑子 她一個電話打到了保險公司一個級別相當高的人那 說 你要是不給報 我就上電視投訴你 再說 我們現在就在中國使館! 你們想全球美名揚么!~ 其實我根本沒在使館 就算我在 他們也沒辦法幫我! 可是那個人信了 說 別別 我現在就給你開單子 ~ 5分鐘以後 我的單子就拿到手了~

要治病 去Clinica de la country ! 這個是波哥大數一數二的! 還是 保險要買Especial ! 否則 我幾乎每次去那的時候 都能看見有人和保險公司撕B 因為保險公司不止一家 有的規模小 包不起 然後就開始在診所撕起來了 ~ 生娃的時候 這家診所可以單人單間 有廁所有電視 還有沙發床 最多一個人陪護 加老公足夠了~

還有一集保險叫Cafe Salud~ 去年這家公司就美名揚了~ 這家規模其實不小 但是跟老大比還是不行 診所屁大一點 每次經過 特別是早上7點多 在門口排隊等挂號的恨不得排出九道彎去~也經常和病人撕B~ 有一天 貌似是因為病人快不行了 但是保險卻不給人接著Cover了 病人家屬急了 晚上自製炸藥 放到保險公司總部 炸了 ! 炸了! 而且離我家不是很遠! 老娘第一次聽見爆炸聲! 跟悶鑼一樣! 打開電視一看 病人家屬炸了3個地方 人雖說都沒傷到 但是影響不小 逼的波哥大市長大半夜上街巡視 對著鏡頭跟記者說 放心 安啦 波哥大很安全啦~ 所以 ~
還有一家叫Sur America 吧? 我家車是這個保險 最近我老公正在和這家公司撕著呢 ~ 所以 ~

波哥大有不少中國人 但是都是廣東老太太~ 還有一個女的應該是武漢的吧 跟著她老公在南美做生意 她比較需要資源 所以聚會比較多 但是我不喜歡熱鬧 沒去過 我倆聊天都是硬聊~ 波哥大有華為和中興 有不少中國派遣員工~ 華為這幾年在波哥大發展很好 一般波哥大買不起或者不想用iPhone 就是三星和華為 我老公三星粉 我讓他換蘋果就跟要他命一樣 想著哪天帶他去韓國 他會不會有回故鄉的感覺~

女生過來的 用習慣的化妝品該囤貨就囤啊


哥倫比亞靠近赤道,但是由於海拔很高,在洛基山脈附近,氣溫並不高,10-30度之間。沒有夏季和冬季的區分。氣候是非常好。
在哥倫比亞去過三個城市,波哥大、麥德林和卡里。
波哥大是首都,海波較高,氣溫在10-20之間。波哥大是一個扁平化的城市,和國內的大城市比起來,高樓很少,其實整個哥倫比亞,包括拉美的城市,高樓都很少。波哥大最有名的是玻利瓦爾廣場,在廣場附近有做小山,山上有個非常有名的山頂教堂。在小山上可以俯瞰整個波哥大全景,城市綿延到遠方,非常壯觀。由於波哥大的扁平化,高速公路很少,沒有地鐵,交通是非常差,幾乎每時每刻都在堵車。
麥德林是一座山谷中的城市,不是很大,是一個狹長形,順著山谷延伸,兩邊有些地方延展到半山腰。如果波哥大是北京,麥德林就是上海,經濟是哥倫比亞最好的。麥德林的氣候更好,比波哥大稍微高一些,不冷不熱。麥德林非常漂亮,在半山腰的有些地區,是富人區,紅磚的小高樓,整潔漂亮。
卡里是哥倫比亞第三大城市,海拔較低,約1000米,所以氣溫高一些。上午和晚上還好,下午的時候會感覺到炎熱。最高可以到35、36度。卡里的人非常熱情友善(據說整個哥倫比亞的人都很熱情,只有波哥大的人相對冷淡),在小區附近的小路上,遇到行人,會主動和你打招呼(部分老年人和中年人會主動和你打招呼,年輕人不會),在超市裡買東西,結帳的時候收銀員也會報以微笑。卡里的城市規模和經濟明顯不如以上兩個城市,很多地區路邊都是低矮破舊的平房。但是哥倫比亞人,也許是拉美人對色彩的感覺很好,他們喜歡用整塊整塊的顏色刷牆,綠色、紅色......這使得雖然是破舊的平房,但是由於色彩的裝飾,沒有顯得難看。
哥倫比亞人也吃米飯,還可以看到很多中餐館。不過這些中餐館是否正宗就不知道了。走進過其中一家,發現沒有中國菜,都是哥倫比亞當地的各種炒飯。餐館裡也沒有看到中國人。
哥倫比亞人很快樂,可以感到,是發自內心的快樂。他們的快樂閾值很低。有一種理論,熱帶地區的人更容易感受到快樂,寒帶地區的人則相反。想想很符合現實狀況。據去過非洲的同事說,小黑們也是天天都很開心,拿到錢就去happy,沒有什麼長期規劃。比較國內而言,拉美人的工作量是少的,大部分人都是到點下班,晚上不會加班。但是他們的工作態度還是比較嚴謹的,雖然做的事情少,做事慢,但是會一件件來,確認一件是一件,也許這是殖民時期留下的好習慣?
其實哪裡的人都分不同的類型,拉美人也有精英、中產階層,有每天勤勉工作、奮鬥向上的。這是一個比例問題,而且還涉及到整個大環境,國家國運的影響。對於國力處於上升階段的國家,努力奮鬥的人自然就多,因為上升機會多。


我覺得大部分拉美讓人比歐洲更熱情,歐洲始終有種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的感覺,哥倫比亞人感覺真的都挺熱心,友好,


2016年1月在哥倫比亞待了快三周,去了波哥大、卡里、麥德林、卡特赫納。去那原因很簡單,我從華盛頓往返波哥大,機票只有400多美金。另外,我算馬爾克斯的半個粉絲,他開始文學創作,起於卡特赫納的一家報館。還有家人至今生活在卡特赫納一棟臨海紅色別墅里,《霍亂時期的愛情》的背景也是這裡。在卡特赫納,我每晚都去城牆上的酒吧喝啤酒,看紅日沉入加勒比海,看依偎在情郎懷中的豐腴拉美姑娘。這是安放情慾的最好歸所。

哥倫比亞長期被貼上毒品和內戰這兩大標籤。其實,這種成見已經很不合時宜。現在,墨西哥取代哥倫比亞,成為美洲的毒品交易中心。我的墨西哥朋友就說,他的祖國就是90年代的哥倫比亞。相反,我碰到的哥倫比亞人都很自豪。拉美幾大經濟體,比如阿根廷、巴西都千瘡萬口,只有智利和哥倫比亞兩支獨秀。而內戰問題,政府與叛軍簽署和平協議後,基本得到解決。

卡里和麥德林是歷史上兩大毒品卡特爾的老巢。我一人在卡里瞎逛,內心局促不安,但從未遇到真正的危險。卡里有很多歐洲背包客,很多是沖著薩薩舞來的,據傳風靡全球的舞種起源於此。我也很懷念自己的薩薩舞老師,一位大學在讀姑娘。

在午夜,我抵達麥德林,人們仍在自得享受夜生活,毒品和槍戰已是遙遠的記憶,或者出售給像我這樣的旅行者的噱頭。毫無疑問,這座城市的旅遊名片是大毒梟埃斯科巴,旅行社就開發出埃斯科巴一日游,我提前兩天報名,都未搶到一個位置,直到臨走前一天,有位乘客臨時取消,我才補上缺。那天晚上,我晃晃悠悠的從酒吧回來,走到旅社門口,被一個人人攔住,頓時酒意全無。他問我:要海洛因不?麥德林還不乏這樣仍然生活在埃斯科巴時代的人。在他的墓地,我就碰到一行來祭奠他的中年人。我們一起坐在墓園裡的長椅上,他們對我這個中國人相當好奇。有位老兄其鼻青臉腫,顯然是不久前被人毆打過,他告訴我,自己曾是埃斯科巴的馬仔。

我不太喜歡波哥大,因為波哥大確實太大,而且,我寄居的那位airbnb主人,一位漂亮的單身姑娘,老是板著一副公事公辦的面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劍龍出印度記,一位前調查記者在印度班加羅爾,曾供職於財經、南方周末等媒體,微信公號seeindi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光關注吃的了,是不是很丟人,不過波哥大是我們行走美洲從北到南吃到小吃美食和各種水果最多的地方,當然墨西哥也不錯啦。

要知道幾乎所有熱帶水果都原產於美洲,據說很多水果是沒有辦法出口到歐洲或其他地方的,特別是在哥倫比亞,你可以吃到各種水果,城市裡消費果汁是驚人的


不多說,上圖,今天每樣買了一個,還在研究都是什麼。

黃色火龍果,這裡最好吃,沒有之一的水果!沒吃這個怎麼好意思說來過哥倫比亞。國內的火龍果根本沒味道好吧

甜百香果,可以直接吃,一點酸味沒有,直接吃,爽爽的

香蕉百香果,酸,籽大,製作果汁什麼的應該比直接吃好很多

Lulo economico
沒有中文名字,可以叫洛洛果么? 巨酸,和檸檬差不多酸,但是做成的果汁巨好喝

南美百香果,這裡百香果就是這樣的金黃色,沒有買,下次買來嘗嘗

巨大牛油果

這裡牛油果就是白菜價,左手是中國常見的牛油果,右手是這裡滿大街都在賣的牛油果,很多食物都搭配牛油果吃,贊贊哦!加一張切開的圖片


拉美各國好像治安問題都是特別嚴重,我大天朝的治安真的要甩他們幾條街


我接觸的哥倫比亞人都挺友好的,不過時間觀念差,還有特別喜歡佔便宜的,這些人讓我對這個民族產生了偏見。。。除了比較好的幾個朋友外,看到其他哥倫比亞人我會躲遠點


Espa?ol
me parece ofensivo ese comentario, somos un país en desarrollo que lleva menos tiempo que ustedes, si lo piensas bien y conoces de historia, si colon no hubiera llegado a América del sur estaríamos en el top 3 de países mas ricos cerca de dubai, me parece que en su país hay mas corrupción y bullyng :,( me da un poco de lastima por gente tan ignorante, nuestro país aliado (que nos podría ayudar en una guerra u otra cosa parecida) es estados unidos.

我覺得攻勢評論,我們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花費較少的時間比你,如果你想想看,知道歷史,如果結腸沒有到南美來到我們將在迪拜附近的前3名最富有的國家,我似乎有更多的腐敗和bullyng在您的國家(讓我對無知的人作為我們的盟友(這可以幫助我們在戰爭或任何類似)是美國的一個小遺憾。

我覺得攻勢評論,我們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花費較少的時間比你,如果你想想看,知道歷史,如果結腸沒有到南美來到我們將在迪拜附近的前3名最富有的國家,我似乎有更多的腐敗和bullyng在您的國家(讓我對無知的人作為我們的盟友(這可以幫助我們在戰爭或任何類似)是美國的一個小遺憾。

I find it offensive that comment, we are a developing country that takes less time than you, if you think about it and know history, if colon had not come to South America we would be in the top 3 richest countries near dubai, me it seems that there is more corruption and bullyng in your country: (gives me a little sorry for ignorant people as our ally (which could help us in a war or anything similar) is America.The pricipal problem is that u listen bad of ass

PS: I too lazy to translate thinking.


大毒梟巴勃羅·埃斯科瓦爾的老家。可以去查查這個人。

美國當年的貸款政策搞垮了拉美國家的經濟。

世界上最亂的地方: 非洲,然後是拉美。再就是中東,巴爾幹,東南亞。

這邊風景獨好。


這次商務旅行只去麥德林沒有去成波哥大,把自己在波哥大的見聞無邏輯性的描述一下。最有印象的當地人民很熱情,我獨自上街語言不通,因為大部分人不講英語,就拿著手機中的地圖來和當地人交流,在一個露天的市場買了兩個小裝飾品後,發現老闆懂英文,狂喜。表達要去看費爾南多的大作,雕塑作品。我想通過當地人出行的方式來遊覽這個城市,對方告訴我怎麼走,但做何種車如何坐都聽了個半懂,對方就在紙上給我寫了地名和換乘的站名,憑此導遊圖去遊覽。

到達市中心廣場後,瀏覽這個城市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體驗他們的飲食。

這種出售水果的方式讓人看後就有購買的慾望!

哥倫比亞的咖啡很有名氣,我也來一杯品嘗品嘗。

目的地到了,這就是費爾南多的著名雕塑作品!


歐美是信譽國家 還有東亞 泰國
這世界別處 多爛地兒


說南美熱情?你開什麼玩笑! 了解一個地方你真的要在那裡辦一些事情了解那裡的人情世故才知道那裡好不好。 嗯,哥倫比亞人有著南美人的共性,懶、饞、不要臉。 實在是還不懂為什麼只能中國政府要對南美援助,南美人那麼歧視中國人還要給他們送錢,自己留著不好么?


毒梟國?


那麼,各位大俠?哥倫比亞的婚姻制度是怎麼樣子的?還有家庭觀念呢?和中國比較有什麼不同?跪謝……


推薦閱讀:

德國人平常吃什麼?
知乎能組織有確切地址的神秘事物科學考察旅遊團嗎?比如九華山不腐肉身
對於生活在肯亞的女孩來說,想要改變自身的命運,只能通過嫁人的方式嗎?
你出國所去過的國家生活花銷是怎樣的?
美國自由女神像造價多少?

TAG:城市 | 旅行 | 國家 | 知天下知乎欄目 | 哥倫比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