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的開頭為什麼都是以「石頭」為開篇?

西遊記當然不用說
紅樓夢開頭說賈寶玉是補天之石遺棄於人間
水滸傳開頭寫洪太尉搬開石頭 放出了三十六天罡 七十二地煞
三國中關張用石磨對打被劉備分開 開啟了桃園結義
為什麼四大名著開頭都提到石頭,石頭在中國古代具有什麼樣的文學地位和深遠影響呢
——————————————————————————————————
應知友提議修改描述:雖然三國開頭寫的比較隱晦,但是傳國玉璽 ,劉備砍斷的許願石,八卦石頭陣都是劇情的重要轉折點


親王揭開了隱藏的真相……

孫悟空大鬧天宮,玉皇大帝請來西天如來佛祖,將他鎮壓在五行山下。直到唐僧解開封印,他才恢復自由,從此甘心保護唐僧西天取經。這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故事。五行山是《西遊記》的大關竅,到了這裡師徒相認,西遊記才算是正式開始。

那麼這座五行山,究竟在哪裡呢?

我們來回顧一下唐僧離開長安以後的路程。貞觀十三年九月三日,唐僧西出長安,先到法門寺暫歇,再至鞏州城。這裡吳承恩犯了一個寫小說常犯的錯誤,鞏州其實在唐代叫渭州,一直到宋代才改名為鞏州,所轄大致為今隴西臨洮地區。

離開鞏州城以後,唐僧來到河州衛。河州衛的歷史沿革有案可查:秦代這裡叫罕羌候邑,西漢初建枹罕縣,後改名金城郡。前涼始置河州,隋代河州改名枹罕郡。到了唐代,復置河州,治所枹罕。到了今天,這裡是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

唐僧在河州福原寺稍事休息,次日出發,走了數十里,抵達雙叉嶺。在這裡,唐僧的侍從被寅將軍、牛處士、熊山君三隻妖怪捉去,幸蒙太白金星化成老叟相救。《西遊記》原文里說「相隨老叟徑出了坑坎之中,走上大路。」

「走上大路」四個字似是輕描淡寫,深究起來卻別有隱情。

河州是絲綢之路的南線樞紐。商隊從長安出發,一路向西過渭河至天水、臨洮地區,抵達枹罕——也就是唐代河州。河州境內大部橫亘著一條巨大的積石山脈,難以繼續西向,商隊至此會折向北方,從永靖渡黃河,再西去西寧,越偏都口至張掖。

這 條路雖然歷經皇朝變遷,卻一直頑強地倖存了下來。隋大業五年,隋煬帝為了教訓吐谷渾,從長安出發親率大軍,途徑隴西(渭州)來到河州,然後自永靖渡過黃 河,抵達西平(寧),走的也是這條路。所以在唐代河州,這條渭州-河州-永靖-西平線依然發揮著作用。從唐僧的路線也能看出,他從長安出發以後,也是嚴格 遵循這條商道西行。

但這並非是河州唯一一條大路。

隋煬帝在大業五年那次西征,擊敗了吐谷渾可汗伏允。為了確保勝利果實,隋煬帝在這裡置了四郡,還讓一名叫劉權的將軍屯兵在河州河源郡積石鎮。

劉權屯兵的河源郡積石鎮,位於今積石山縣石塬鄉與縣城之間,在古河州城的西北方向,積石山脈側麓。從地圖可以看出,隋煬帝屯兵於此,是為了拱衛「河州-永靖」大道,避免吐谷渾從西邊發起偷襲。《資治通鑒》里對這個設置的目的說的很明白:「捍禦吐谷渾,以通西域之路」。

既然有了屯兵,那麼道路自然也得延伸過去。於是隋煬帝以枹罕為起點,向西南方向修了一條路至龍首山西麓。在龍首山分開兩叉,一路南下連接甘南,一路去西北至積石鎮。

於是,在大業五年以後,河州境內出現了兩條路:一條路向北通向永靖黃河渡口;一條路向西南方向,在距離治所數公里之外的龍首山,這條西南道分成兩叉,一路轉向西北積石鎮,一路繼續向南至甘南。

但是,河州-積石鎮這一段的「大路」只從河州修到積石鎮,積石鎮再往循化方向就沒路了,因為他們之間橫亘著積石山脈。以隋唐時期的技術力量,還不足以開闢大路。如果沿這條路到了積石鎮,再想往西走,就只能折向東南,繞到臨夏縣境內,再繼續西行。

了解了這些情況,再來看唐僧的路線,就會覺得頗為奇怪。

按 道理,他離開河州以後,應該北上到永靖才是正途。可《西遊記》里怎麼說的呢?「及雞方鳴,隨喚從者,卻又驚動寺僧,整治茶湯齋供。齋罷,出離邊界。這長老 心忙,太起早了。原來此時秋深時節,雞鳴得早,只好有四更天氣。一行三人,連馬四口,迎著清霜,看著明月,行有數十里遠近,見一山嶺……」

唐僧聽見雞叫就要急著走。卻不料福原寺的雞都是周扒皮養的,喜歡半夜打鳴。四更天是凌晨1-3點,唐長老大半夜地就匆忙出來了。

如果唐僧是往北走的話,斷不會「迎著清爽,看著明月。」凌晨3點的月亮應該在西邊,不會在北邊出現。他一路望月而行,還是大路,唯一可能去的,只有位於河州城西南方向的河州-甘南道。他走錯路了。

可 憐唐長老一心向西,禪心無礙,卻不辨路徑,本要往北卻直奔西南而來,沿著甘南道一路稀里糊塗地走到雙叉嶺。雙叉嶺就是龍首山,龍首山距離河州城四公里左 右,與「數十里遠近「距離相闔。而且大路至此,一分為二,一去積石,一去甘南,以此二路分叉之特徵,被稱為雙叉嶺亦不足奇。

唐僧在這裡遇妖——活該你這麼早起床,正是妖怪們最活躍的時候——被太白金星所救,引上大路。有意思的是,按照常理太白金星應該撥亂反正,告訴唐僧走北線才對。但從後面唐僧的遭遇來看,他卻把唐僧引到了西北線,而不是北線大路。

太白金星是神仙,怎麼會犯錯呢?

太 白金星在臨走之前,留給唐僧兩句詩:「前行自有神徒助,莫為艱難報怨經。」也就是說,這一切都是設計好的。孫悟空被壓在積石山脈達里加山下,如果唐僧往北 走,根本就碰不到他了。所以神仙們處心積慮,在雙叉嶺略做手腳。「走上大路」四個字,指的是唐僧在雙叉嶺朝西北方向轉向,被太白金星帶上了西北積石屯兵道 的「正途」。只有這個路痴聖僧走上「正途」,取經故事才能繼續發展。

唐僧對此渾然未覺,開始沿著西北線移動。再看《西遊記》里說的:「三 藏捨身拚命。上了那峻岭之間。行經半日,更不見個人煙村舍。一則腹中飢了,二則路又不平。」這提供了兩則信息:一是沒有人煙,說明當年劉權屯兵處已然荒 廢;二是「上了峻岭」、「路又不平」,說明唐僧已經越過了屯兵的河塬鄉,西北線的官道到這裡就到頭了,前頭全是山嶺。《西遊記》里說唐僧「牽了馬匹,獨自 個孤孤凄凄,往前苦進」,說明地勢險峻,無法騎乘,正是這一段路途的真實寫照。

唐僧不知道,他不知不覺已經離開大道,正式進入積石山縣、臨夏縣之間的積石山脈崇山峻岭里了。

很 快唐僧在山中又遭遇猛虎,所幸被獵戶劉伯欽所救。劉伯欽帶著唐僧返回山莊,住宿一夜。從遇劉伯欽處到回劉家莊這一段路,基本可以斷定他們沒有向西,而是折 返回東南方向,因為劉伯欽自己說的:「你既是唐朝來的,與我都是鄉里。此間還是大唐的地界」。積石縣是唐代的邊境線,如果他們想還在大唐境內,只能往原路 返回或往東南走。唐僧不肯走回頭路,那麼只有東南一個方向可以選擇。

劉伯欽的山莊戒備很森嚴,「走出三四個家僮,都是怪形惡相之類」、 「只見那四壁上掛幾張強弓硬弩,插幾壺箭;過樑上搭兩塊血腥的虎皮:牆根頭插著許多槍刀叉棒」。從這些描述可見,這個山莊頗有軍屯遺風,劉家極有可能是當 年劉權的支脈後人,一身能斗虎的本事說不定就是隋軍世代傳下來的。

這個山莊的位置,當在積石山縣和臨夏縣之間,這一帶有直嶺、花嶺、銅鑼溝、雷機溝等等,溝壑縱橫,符合書中「萬壑風塵冷,千崖氣象奇」的景象。

唐 僧在劉伯欽的山莊歇息一夜,次日上路。「行經半日,只見對面處,有一座大山,真箇是高接青霄,崔巍險峻」 劉伯欽告訴他:「長老不知。此山喚做兩界山。東半邊屬我大唐所管,西半邊乃是韃靼的地界。那廂狼虎,不伏我降,我卻也不能過界…」可知這兩界山就是河州衛 國境的地理分界線。

而這裡,就是鎮壓孫悟空的五行山了。

這個地方地圖上能查到么?能。

以劉家莊為中心, 劃一個半日路程的圓圈。我們會發現,在臨夏麻尼寺溝鄉境西北的海東地區,有一座達里加山,臨夏州與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共享。這裡是臨夏州的最高點,海拔最高 到4636米,號稱河州珠穆朗瑪。在達里加主峰東南有一處海拔4250米的天池,四周五峰聯立,因此又稱為五山池,又名霧山池,是大夏河支流老鴉關河的源 頭。

這就有意思了,如來鎮壓孫悟空的時候,說的明明白白,「將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聯山,喚名五行山」。按照這個描述的話,五行山跟五峰池的地址是十分接近的。而達里加在藏語里,是「神山」的意思——藏民們供奉的密宗之祖,不正是釋迦牟尼的法身大日如來么?

也就是說,《西遊記》里的五行山,應該就在如今的積石山脈達里加山中。當年唐僧解開封印以後,壓制悟空的石匣山體崩塌,變成了一個天池。

書里也是這麼寫的。劉伯欽「登此山如行平地。正走到半山之中」,到了半山,兩個人正在拜別,只聽得山腳下叫喊如雷道:「我來也!我來也!」正是孫大聖。

仔 細看他們的行動:劉伯欽等走到半山,方才聽到山腳下孫悟空的叫喊,然後三藏法師和劉伯欽牽馬下山,才見到石匣里的大聖。可見孫悟空的石匣不在兩界山東側, 也不在西側,而是在兩界山的中間。惟有如此,劉、三藏才會登山到一半,才聽見他叫喊,否則早在登山之初就發現了,何必爬到一半才下來呢?

由此可見,兩界山的山體是自中間斷裂開來,形成一個M狀。孫悟空的石匣並非位於山腳,而是位於M中底部,唐僧等人自東邊登上,登到半山,聽見孫悟空喊,繼續前行,沿M的左側斜線「牽馬下山」,方才看到石匣。這時他們並不在兩界山的兩側山麓,而是位於兩界山中央凹陷。

考察達里加山和五峰池的地質關係,我們可以知道,兩界山=達里加山,五峰池=五行山。兩界、五行並非是一座山。兩界山是一個左右分裂的山架子,古已有之,而整個五行山則是要到如來鎮壓孫悟空時,才從天而降,落在兩界山的裂口之上。

那麼五行山是何時落下來的呢?

劉伯欽說是五百年前王莽篡漢之時。貞觀十三年,是公元639年。500年前,那應該是公元139年,也就是東漢永和四年,漢順帝在位。而劉伯欽言是王莽篡漢之時,那是公元九年,前後差著130年,估計是口兒相傳記錯了。

永和四年是孫悟空刑期的第一年,天上一日,地上一年,那麼他大鬧天宮被如來降伏,應該是永和三年的事。

查《後漢書天文志》:

(永 和)三年二月辛巳,太白晝見,戊子,在熒惑西南,光芒相犯。辛丑,有流星大如斗,從西北東行,長八九尺,色赤黃,有聲隆隆如雷。三月壬子,太白晝見。六月 丙午, 太白晝見。八月乙卯,太白晝見。閏月甲寅,辰星入輿鬼。己酉,熒惑入太微。乙卯,太白晝見。太白者,將軍之官,又為西州。晝見,陰盛,與君爭明。熒惑與太 白相犯,為兵喪。流星為使,聲隆隆,怒之象也。

「熒惑西南,光芒相犯」,這是踢翻老君的煉丹爐;「流星大如斗,從西北東行,長八九尺, 色赤黃,有聲隆隆如雷」,這是大聖盛怒之下一路亂打,九曜星閉門閉戶,四天王無影無形; 「熒惑與太白相犯,為兵喪。流星為使,聲隆隆,怒之象也」 這是大聖打到通明殿里,靈霄殿外,三十六員雷部神將圍著大聖,卻不能近身。

後漢書總結這段天象說:「辰星入輿鬼,為大臣有死者。熒惑入太微,亂臣在廷中。」妥妥的大鬧天宮范兒。可見孫大聖在天庭這一通大鬧,不光驚動了神仙,連凡人們都留下了一段華麗的天文記錄。

而辛巳的天文異象剛剛結束,馬上在同一月的乙亥又出事了:金城郡(今永靖)和隴西郡(今臨洮)發生了大地震。臨夏,恰好就在永靖和臨洮之間——不用問,這自然是五行山一屁股砸下來所引發的動靜。

然後從次年開始,孫悟空就被五行山鎮壓在如今的臨夏積石山脈達里加山下,一直到五百年後遇見唐僧。

五 行山飛來是在漢代,去唐年代久遠,又缺少記錄,只是故老口耳相傳,慢慢大家都把它們當成一座山來看待。等到了唐王征西定國時,準備劃分國界。一般國界劃分 的原則多以溝壑嶺河為界,唐王看到這座山的M造型,覺得山體的中央凹陷簡直就是天然的國境線,於是便以兩界為名,徹底把兩者混為一談。劉伯欽說:「這山舊 名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征西定國,改名兩界山。」就是證據。

至此,我們已經對五行山一帶的地質關係有了一個清晰的了解:唐僧先入積石山脈,再登兩界山(達里加山),登到一半,聽到孫悟空的呼喊,尋到石匣(五行山)。這才有了後面的故事。這一切,都是發生在河州境內。

發現這個緣由以後,我興趣大起,決定再仔細查一查,結果發現,河州這個地方,跟孫悟空還挺有緣分的。《尚書.禹貢》云:(大禹)「導河自積石,至龍門,入於滄海。」《史記·夏本紀》記載:禹「道河積石,至於龍門。」

積石山脈又叫阿尼馬卿山,藏語里是黃河之祖的意思,是黃河上游源頭之一。大禹在這裡開始治水,再正常不過。可見這臨夏之地,還是大禹治水的起點所在。

大家都知道,大禹在治水的時候,有一件測量江海深淺的法寶,叫做定海神針鐵,也叫如意金箍棒……

巧了,孫悟空當年被鎮壓的地方,恰好也是他的兵器出世之地。

這是不是有點太巧了?

但巧合還不止如此。

上 古之時,共工與祝融爭位。共工失敗,怒觸不周山,天傾西北。天傾西北,也就是說這不周山位於西北方向。根據《山海經·大荒西經》的記載:「西北海之外,大 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濕山,水東有幕山」可見到了山海經的時代,不周山仍舊存在,而這山的最顯著特徵之一,就是「不 合」。

不合,即是分裂;而且還特別高,可以視為天柱。西北方向同時具備這兩種地貌特徵的,莫過於海拔4636米的達里加山。「寒暑之水」 顯然指的是黃河。黃河在河州這一段的走勢,是走西北到東南的斜線,其西側有積石山脈余脈,其東有煙墩山,與「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濕山,水東有幕山」的 特徵完全吻合。

所以在五行山飛來之前,兩界山(達里加山)在上古時代,很可能就是不周山。

而圍繞不周山最有名的傳說,不是共工祝融,而是女媧補天。

事實上,根據臨夏當地民間傳說,積石山脈的名字,根本就是來自於女媧補天。相傳女媧在此補天,補天用剩下的石頭堆成一座高大的石山。這些石頭質地與天穹一樣,還會隨著日出日落變換顏色,所以叫做積石山。

我們現在發現了,河州真是個神奇的地方。它是天地崩塌之處、女媧鍊石補天之處、大禹治水的起點,還是孫悟空被鎮壓的囚籠。這些傳奇故事怎麼會湊到一處?這幾者之間有何聯繫?

女媧補天,把用剩下的石頭堆在這裡,形成積石山。這故事是不是似曾相識?

中國最有名的石頭,除了孫悟空,還有一塊。而這一塊,恰好就和女媧補天的故事息息相關。這就得引入另外一本與《西遊記》齊名的名著《紅樓夢》。

《紅樓夢》里說:「女媧氏鍊石補天之時,於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十二丈、見方二十四丈大的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那媧皇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單單剩下一塊未用,棄在青埂峰下。」

這地方到底在哪裡?還是要去山海經里找答案。《山海經·大荒東經》:「 東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 大言,日月所出」 大言,就是胡說,胡說即是無稽。於是通過大荒-大言-無稽這個坐標,可以鎖定這青埂峰是在東海之外。

等一等,這個地方,總覺得有些眼熟?

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東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花果山上恰好也有一塊感了靈性的石頭。而且聽聽這花果山上那石頭附近的景色,說「一條澗壑藤蘿密,四面原堤草色新」,青者,草色;埂者,堤壩,意即隄埂。明明白白就是青埂之意。

於是事實很明顯了。東勝神洲海外,即是東海之外;大荒之中,即是花果山;無稽崖青埂峰,則是靈石棲身之地。花果山的那塊靈石,正是女媧扔在大荒山的那塊。

女媧不是在河州補天么?怎麼又去了花果山呢?

這裡其實有一個誤解。

補天和鍊石,是兩回事,兩道工序。就好比蓋房子的時候,混凝土攪拌都是在別處配好,再送到工地來。

《淮南子覽·覽冥訓》載:「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鷹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

可見女媧那時候並不是只有補天一個項目,她的工程遍布九州。因此她不可能在每一處施工地點都就近設置原料配給,而是要採取一些更有效率的手段——建立一個大的物流中心,把所有原料都集中在此,分散供應。

女 媧需要石料、需要鰲足,還需要大量的蘆灰。其中鰲足比較難弄,必須要在東海才有,其他物資相對容易取得。花果山號稱「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正是百 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可見石料豐富,而且植被豐富,制蘆灰也非常便利;花果山又在東海之中,方便捕鰲。從全國救災布局來看,這是最理想的物資 加工集散地。

可見女媧是在花果山鍊石,然後再搬運去河州兩界山進行補天。雖然常人看來兩地距離太過遙遠,但對著眼九州的女神來說,並不太難。

可是查《西遊記》與《紅樓夢》,花果山的石頭,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而大荒山的石頭高十二丈、見方二十四丈大。兩者大小完全不同,豈不是矛盾嗎?

這其中必有波折,而這個波折與後面的傳說大有關係。

女媧鍊石,顯然是在石猴出世之前。《紅樓夢》說青埂峰下這石頭,「自經鍛煉之後,靈性已通」,可以「自來自去,可大可小。」就是說它不光可以變化,還會走動。

有靈性,說明它這時候變得跟人一樣,心態也與人心一般無二。這石頭本來就是一腔憤懣,「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才,不得入選,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如今能走了,按照人的心理邏輯推斷,它第一個地方,會去哪裡呢?

顯然是不周山。它沒機會去補天,那麼去看一眼補天之地,也算是能夠稍微彌補一下遺憾。就好像現在的學生,就算沒考上北大,好歹親眼去看一眼也好。

於是它就跑到不周山(達里加山),恰好趕上大禹治水,正為缺少一件「能大能小」的量器而煩惱……

我小時候聽女媧補天的傳說,一直有一個疑問。石頭煉出來的,都是岩漿,怎麼能夠用來補天呢?

任何神話,反應的都是同時代人類對大自然的認知和技術能力。神祗們的一舉一動,都有其現實基礎。后羿射日,代表了弓箭的利用;周穆王見西王母,代表了馬車的興盛;龍王的傳說,則是先民邁向海洋的想像。女媧鍊石,應該也是一種人類行為的折射。

但 沒有一個人類文明會無聊到把石頭煉成岩漿,因為這沒有意義。所以,我認為女媧所謂的「鍊石」, 煉的不是普通石,而是鐵礦石。女媧搜集石塊焚化補天,實際上是一個金屬冶煉的過程。古人最早掌握的是塊煉鐵,在較低的冶煉溫度下,將鐵礦石固態還原獲得海 綿鐵,再經鍛打成形——這和女媧鍊石的步驟十分相似。

也就是說,這塊無才補天的「靈石」其實是一塊鐵礦石,它的特徵是五彩晶瑩。大自然中有一種針鐵礦,水合鐵氧化物,顏色很豐富,由黃褐色到紅色都有,色彩斑斕,從前還被人當作顏色原料使用,在古人眼中當得起「五彩」的名號。靈石應該就屬於這一類。

這隻成精的鐵礦石雖然沒資格去補天,但經過女媧的冶煉,它變成了一塊上好的熟鐵。這麼一塊好材料突然跑到積石山去,遇見大禹,試想治水急缺材料的大禹會怎麼選擇?

不過大禹收復原石也著實費了一番手腳。

在唐代筆記《戎幕閑談》里,記載了大禹在桐柏山與「形若猿猴,縮鼻高額」的淮渦水神無支祁大戰。《閑談》裡面提及無支祁有一項特長:「善應對言語,辨江淮之淺深,原隰之遠近」,這個功能與金箍棒是一樣的。

這條線索說明,無支祁實際上就是金箍棒。可以推想當時的情景:原石抵達積石山,被大禹看中,想要拿他去「辨江淮之深淺」,卻遭到了頑強抵抗。他們從積石一路打到淮河,原石化身為淮渦水神無支祁,「驚風走雷,石號木鳴」,最後大禹費盡手腳,才把他壓服,鎮在龜山之下。

不 過大禹並沒把無支祁留在龜山很久。《西遊記》借龍王之口說得明白:「棒是九轉鑌鐵煉,老君親手爐中煅。禹王求得號神珍,四海八河為定驗。」 可見,很快就送到太上老君那裡進一步加碳鍛煉,直到從熟鐵變成鑌鐵,也就是鋼,才拿來打成棒子,用來測量深淺。而正因為它的材質是針鐵礦,所以才被命名為 「定海神針」而不是什麼「定海神柱」或「定海神棍」。

不過大禹應該沒有把材料都用完。

《紅樓夢》里靈石原礦是「高十二丈、見方二十四丈大」,是個長立方體。再看孫悟空出世時的靈石:「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出鐵率低得驚人,也不知道老君的爐子是怎麼燒的,兜率宮裡貪瀆了多少。

可憐化身無支祁的原石,大部分精華被淬鍊濃縮成了金箍棒,只剩下一塊小石頭倖存下來,得以返回花果山,孕育出一隻石猴。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孫猴子見別的都不趁手,只是金箍棒一見如故。而那金箍棒別人多使喚不了,唯獨孫悟空他能隨口指揮——蓋因兩者根本就是一體所出。

關 於孫悟空不是石猴而是鐵猴的證據很多。孫悟空被二郎神擒住以後,刀砍斧剁,雷劈火燒都拿他沒辦法,最後還是太上老君出了個主意:「那猴吃了蟠桃,飲了御 酒,又盜了仙丹,我那五壺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裡,運用三昧火,煅成一塊,所以渾做金鋼之軀,急不能傷。」完全是煉鐵的口吻。然後老君又建議說「不 若與老道領去,放在八卦爐中,以文武火煅煉。煉出我的丹來,他身自為灰燼矣。」這說明他已經想起來了,自己曾經把原石煉成金箍棒,如今故伎重演,煉這礦渣 又有什麼難的?

孫悟空一進煉丹爐,躲在有煙無火的巽宮位置,熏出個火眼金睛。他對地形如此熟悉,自然是因為曾經進過一次的關係。

等到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下,如來吩咐他飢時,與他鐵丸子吃;渴時,與他溶化的銅汁飲,也是看穿了他其實是鐵礦石成精,要給他大補。

高老莊孫悟空抓了豬八戒,吳承恩還插了一首詩:「金性剛強能克木,心猿降得木龍歸。金從木順皆為一,木戀金仁總發揮。」把孫悟空比為五行中的金,意指再明顯不過。

我們更不要忘記,早在《西遊記》之前,南宋《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里的孫悟空原型,就是叫做「花果山紫雲洞八萬四千銅頭鐵額獼猴王」。

種種證據都表明,孫悟空和金箍棒是同源所出,女媧補天遺棄的鐵礦石成精。

但這時候,另外一個矛盾就產生了。

我們都知道,《西遊記》里說這塊靈石化為石猴,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紅樓夢&>里卻說那塊靈石後來化為通靈寶玉,被一僧一道攜去了凡塵。

一塊靈石,如何能有兩種下落呢?

要知道,第一個拜訪五行山的和尚不是唐僧,而是一個叫曇河迦羅的人。

曇河迦羅是印度律學大師,自西域前往中土傳教。他在曹魏嘉平二年(250年)抵達洛陽。曇河迦羅是從西域過來的,到洛陽最快捷的路是從走西寧-永靖-枹罕-隴西-長安一線。枹罕(河州)是他必然會經過的地方。

曇河迦羅來到洛陽以後,除了譯經以外,還在白馬寺設戒壇,建立羯磨法,首創戒度僧制度。當時洛陽有一個僧人率先登壇受戒,成為漢家沙門第一人。

順帶一說,這人姓朱,俗家名士行,受戒後的法號是八戒。


朱八戒同志在十年以後,從雍州出發,經過河西走廊至敦煌,直抵于闐國求取真經。巧的是,朱八戒想求的經,叫做《大品般若》,乃是大乘佛經的重要典籍。在於闐 國,八戒抄錄了《大品般若》梵本九十章六十萬字,本打算帶回洛陽。但小乘教派的僧侶橫加阻撓,遊說國王禁止,生怕大乘傳到中土發揚光大。八戒大怒,把抄本 扔到火里,說火不焚經,即見佛法。結果抄本在火里絲毫未損,國王無奈,只得應允。八戒弟子把它千辛萬苦送回中土,譯成漢言,起名《放光般若》——當然,這 是後話了。

就在曇河迦羅路過枹罕的同一年,這裡還發生了一件大事。

蜀漢衛將軍姜維在這一年突然進攻西平。當時征西將軍郭淮剛剛卸任,新上任的雍州刺史陳泰在從隴西到西平之間布置了一條綿密的防線,防線的核心就在枹罕。姜維帶兵不多,只有一萬多人,結果不克而歸。

當時在枹罕魏軍的陣營里,有一個叫張盛的年輕人。這人來頭不小,是張道陵的後人,張魯的第三子。

張 道陵在漢中創五斗米教,稱正一天師,做《老子想爾注》,始稱教內修行體道者為「道士」。張道陵死後,天師之位傳至張衡,再至張魯。張魯降曹,五斗米教遂沖 破漢中一隅,擴散到中原地區。張魯去世,其子張富(又名張滋)繼嗣。他的四個弟弟張永、張盛、張溢、張巨,都在曹魏有官職。張滋繼承的是張魯的爵位,而宗 教上面的衣缽,則被張盛繼承,成為第四代天師。

一僧曇河迦羅,一道張盛,兩個人在嘉平二年齊聚枹罕。而這時候,孫悟空在枹罕境內的五行山下已經壓了一百一十四年。紅樓夢裡所說的「一僧一道攜石遠遊」,與此相合。只不過在地點上有些含混,誤把「補天」處的積石山和「鍊石」處的花果山混為一談了。

積 石山脈真是這塊靈石的剋星,它在這裡一未得選入補天之列,又被大禹煉去了大半菁華。如來選擇把孫悟空鎮壓在此,顯然也是存了借用此地的運勢克制猴子的念 頭。但這樣還不足以放心,所以釋教與道教聯手派出了曇河迦羅和張盛,又去了一趟五行山,故意說些紅塵中榮華富貴,讓頑石動了心思。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云 雲,全是馬甲。

經過一番唇舌誘惑,釋道兩家的目的最終達到了。那石靈不知是計,以為兩位仙師要幫自己恢復自由,毅然留下孫悟空的肉體在山 下受刑,自己跟著這一僧一道下了山去。《西遊記》雖未明言此事,卻用了兩句詩隱晦表達其中關節:「惡貫滿盈身受困,善根不絕氣還升」,可見這時候的孫悟 空,靈與肉分開了。

其實曇河迦羅和張盛帶走的,不是什麼「善根」,而是「惡根」,說的再明白點,是孫悟空的戾氣。只有先去除孫悟空的滔天戾氣,才能保證他乖乖跟唐僧西去。

這 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後來唐僧遇見的孫悟空,暴戾之氣大不如前,即便是偶露不耐,也是殘餘性情使然,稍加念咒即可平服。但這一靈肉分離的舉動,也並非是全無 代價。戾氣一去,戰意也隨之低落,結果導致曾經大鬧天宮的孫大聖實力急遽跌落,在取經路上經常拿一群山精獸怪毫無辦法。

若是當年的齊天大聖,哪用得著十四年功夫才把唐僧護送到西天?如來和天庭為了維穩,也只能選擇忍受低效率的基層執行力度了。

圍 繞這個分離出來的戾氣石靈,道教和釋教做了一個交換——釋教放棄對石靈的控制,相應的,曇河迦羅前往洛陽開創了沙門戒律,讓佛法在中土更加廣大。而得到石 靈的孫盛則在永嘉年間南渡,攜印劍經籙來到鄱陽郡中的龍虎山裡隱居,開創正一道龍虎宗。那塊代表了孫悟空「戾氣」的石靈,也被存放於此。

從此歷代張天師,即以龍虎山為祖山,代代相傳。後來到了北宋嘉佑三年,洪太尉去龍虎山去尋天師,此時是30代天師張繼先在位。洪太尉妄自尊大,發現山中有一處伏魔殿,非要開門,結果在裡面發現一塊石碑。他掀開石碑,誤走了一百零八個魔王。

《水滸傳》是怎麼描述當時情景的呢?「泰華山頭,巨靈神一劈山峰碎。共工奮怒,去盔撞倒了不周山。」
兩句單獨看,都沒什麼特別奇怪的,但如果把巨靈神和不周山的典故並列,唯一的重合點,即是孫悟空。也就是說,這是一個明顯暗示,此石碑與孫悟空有著莫大的關係。

這塊石碑,自然就是當年被張盛帶回龍虎山的戾氣石靈。張繼先解釋來歷時說:「老祖大唐洞玄國師封鎖魔王在此」,這個「洞玄國師「指的是第十四代天師張慈正,在位跨越大唐太宗、高宗兩朝。

張盛帶石進山是西晉永嘉年間,這麼多年都平安無事,為何到了張慈正時代才想起來要封鎖魔王呢?

那自然是因為孫悟空在貞觀十三年出世,驚動了與他同氣連枝的戾氣石靈,於是後者在同一時間也試圖離開龍虎山,它成功了。成功逃脫束縛的它化身成了一頭六耳獼猴,直奔取經隊伍而去,引發了真假孫悟空的故事。

如來在真假悟空之爭時曾講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競鬥而來也。」說的就是當年孫悟空一分而二靈肉分離的掌故。這六耳獼猴正是悟空心中的戾氣所化,兩者本為一體。

對 此,明末董說的《西遊補》里說的更明白:「老人道:「大聖,吾叫做孫悟空。」行者道:「我也叫做孫悟空,你又叫做孫悟空!一個功勞簿上,如何卻有兩個孫倍 空?你且說平日做些什麼勾當來,等我記些事實罷 了。」老人道:「若問我的勾當,也怕殺人哩!五百年前要奪天宮坐坐,玉帝封我弼馬溫做做。齊天大聖是我,五行山下 苦一苦,苦一苦,苦得一個唐僧來。」行者大怒,道:「你這六耳獼猴潑賊!來耍我么?看棒!」耳中取出金箍捧望前打下。 老人拂袖而走,喝一聲道:「正叫做自家人救自家人,可惜你以不真為真,真為不真!」突然一道金光飛入眼中,老人模樣即時不見。行者方才醒悟是自己真神出 現,慌忙又唱一個大喏,拜謝自家。」

這一段故事,把兩者的關係分剖的明明白白。所謂六耳獼猴,其實是孫悟空的真神、是他心中所存的戾氣。

我們之前考證金箍棒與孫悟空的關係,也是一體。這就可以解釋,為何六耳獼猴化身成假孫悟空,卻能與真悟空的金箍棒抗衡,蓋因此三者系出同源,俱是無支祁連一體所化之故。

六耳獼猴在取經路上險些釀成大禍,幸虧如來及時出手,讓它被孫悟空一棍子打死,碎成一百零八塊散碎石片。唐僧師徒繼續西行,而這些散碎石塊則被如來遣人送回龍虎山。

本 來壓制悟空是釋、道兩教聯手所為,如今道教失察走了魔王,反被釋教解決,道教失去面子不說,弘教的主動權也因而喪失。是以大唐自太宗以降,崇佛之風日盛, 幾十年後徹底壓過道教——如來當初不讓曇河迦羅爭石,故意讓道家張盛保管戾氣石靈,無疑是早就算到了這一步。取經只是幌子,謀取中土佛權是真。

戾氣石靈被送回龍虎山以後,惹出禍事的張天師不敢掉以輕心,建起伏魔殿,把這些碎片死死封住,歷代不許開啟。直到洪太尉出現,這些石靈才掙脫而出,又釀成一番大禍事。道教好不容易經營出一個崇道的宋徽宗,生生又被這一意外事故搞亂了局面。

這 一百零八魔王鬧了一段,相繼感神歸位。道教到了這時節,方才明白如來的用意,自然不敢再把它留在龍虎山,乾脆把碎片重新熔煉一起,煉出一個混世魔王,在釋 教默許之下送入凡間應劫。等到劫數滿了,一僧一道再次出現,把它回到花果山青埂峰下的本源之地,故意在石上記錄下一段凡間經歷,前面嫁接補天緣由,中間一 大段經歷俱被刪削,好教世人以為這石靈自補天被棄以後一直在這裡,不曾離開,而真實經歷再再無人知曉。

在空空道人降臨之前,《紅樓夢》言 這石頭經歷所謂「不知過了幾世幾劫。」其實就是指它數次化形遇劫的離奇經歷:一世為女媧之石,落選補天應劫;二世為水神無支祁,大戰禹神應劫;三世為定海 神針,爐中熔煉應劫;四世為齊天大聖,五行山下應劫;五世為戾氣石靈,靈肉分離應劫;六世為六耳獼猴,慘遭棒殺應劫;七世化為一百零八魔王,神聚蓼兒窪應 劫;直到第八世才變成通靈寶玉,榮國府家破人亡應劫。

空空道人見石上字跡分明,編述歷歷,記載著木石前盟金玉良緣,自以為得了真傳,實是買櫝還珠,只取走了懸幌虛飾,殊不知「不知過了幾世幾劫」八字後頭,才藏著偌大的故事哩。而那通靈寶玉上鐫刻的「莫失莫忘」,想來該是石靈記憶被篡前喊出的最後希冀吧?

祥瑞御免。


我以前在看西遊記有關書籍的時候,在裡面有個地方好像也提出過類似的問題,當然那篇文章里沒有說四大名著都是這樣,但紅樓夢和西遊記關於石頭的開篇的確十分相似。在古代好多神怪小說或者帶點傳奇色彩的小說之中都會看到有關各種」石「和」玉「的蹤影,在那篇文章之中我記得作者說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一種愛石的情結,像玉、翡、翠等珠寶類的自然不用說,泰山石、雞血石、各種硯石、各種章料也都是倍受文人墨客所喜愛。而且,在民間神話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山神土地這些神靈,都說明中國古代人們把山石都看做有靈性之物。所以在文人創作之時,這種文化中的石頭情懷和有關山石的傳說就自然而然的融入其中,為文學創作提供了靈感。

對於為什麼會有這種石頭情懷,文中也有一些解釋,我記得其中一點是歸結於對自然地崇拜。可以說石頭是自然界給予人類的第一件工具,當人觸摸、感受到石頭的時候都會喚起那種原始的記憶,所以這種對自然地崇拜流傳下來變成一種愛石的情結。當然這不能解釋為什麼偏偏中國人這麼愛石,我認為這還與我們的傳統文化思想有關,比如五行的思想,天地人的概念,天人感應等等,都是強調人和自然之間聯繫,這也使中國古代人們對自然界的萬物更加敬畏,認為其中蘊藏著天地之道,五行之中,又多、又易取得、擺放而且還漂亮的土系石頭自然更是受人關注了。

再加一點我自己的私貨,我認為石頭為什麼能夠在傳奇、神怪小說中屢次出現,還有一個原因,中國古代的神話系統主要是道教神話,道教雖然並不是道家,但是或多或少都有那麼一點點道家思想。對於長生、修仙之道上主要是道家思想中的靜,靜就代表著長壽和修為,典型代表就是龜,古代對神龜的傳說也是很多的。石頭就正是具有靜這一特點的東西,像」海枯石爛「等詞語就是說的石頭的靜、不變、被動等」無「屬性的特點,這就和道家思想十分合拍了,所以在道教神話中石頭就有了很高的地位,出現在神話之中也就多了。在以神話和傳說為基礎或者題材的文學創作中,石頭自然而然也就出現了。


聽題主這麼一問,我倒覺得四大名著為什麼都以人為開頭是個問題。


這個是文學創作中所謂的範式。紅樓夢,西遊記,水滸傳運用了同一個範式。(三國演義和這個範式無關)我聽孔慶東講過另一個中國文學中的範式——英雄殺嫂。水滸傳中的武松,石秀都是這個範式的經典應用。後世天龍八部中的蕭峰殺康敏也是這個經典範式。我還認為三國演義中趙雲拒絕樊氏是這個範式的變種。


水滸已經勉強,三國這個太牽強了啊……你不如說劉備江東相親許願時候那個石頭真正開啟了三國鼎立態勢……


石器時代,是人類社會的起源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小學閱讀理解裡面的題目


第一位的答案,寫的人是個大忽悠,能通讀的人也不一般哦。


石與玉是代表著不同的人生體驗的哲學語言。如家重鍛煉重陶冶重入世,因此玉是儒家哲學的重要象徵物,玉是他們智慧與才情的比喻,待價而沽是他們的人生選擇。而佛道兩家貴自然法原始重遁世,因此石是佛道思想的深刻表現形式,石為玉之根,玉的本質是石:但玉又是被文明異化了的石頭,人們推重石是本相,玉仍是幻相,所以佛道哲學往往選擇石作為哲學語言,表達對宇宙人土的體驗。道家把自己的隱居之所稱為石室,佛家講求「聚石為徒」,都把它作為一種哲學語言。佛家有一則頑石點頭的故事說,晉僧竺道生嘗於虎丘山聚石為徒,講《涅槃經》,群石皆為點頭。過去人們都把「頑石點頭」看作是佛法巨大的感動力量,其實,它還有一層寓意,頑石是最自然最本真最無成見的存在,頑石點頭是對佛法最根本的默認。而石頭本身也是一種深刻的哲學語言,選擇何種意象作為哲學語言,就體現著怎樣的思想情趣。莊子在自己的著作里經常描寫的是那「廣莫之野,無何有之鄉」的樹木,而曹雪芹描寫的則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一塊頑石,石頭是藝術意象,也是一種哲學語言。

以上文字摘自《中國傳統文化石和玉的象徵》

西遊記和紅樓夢均是對人精神分析非常好的著作,佛、道、法的精神貫徹其中,但水滸、三國均不在此解釋之列。一家之言。

瀉藥


我覺得"接地氣"也是一種說法
因為現代說到科幻,第一時間宇宙/飛船/外星人/科技領先多少年,唰唰唰就腦海里蹦出來了
而古代說到俠,就是劍;說到鬼怪,就是書生獵戶農夫三件套;
說到神佛,仙界頭條不能不提就是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救世,
(這兩件事就算是婦孺皆知的吧,就算不知道前面大概一下就行的)
經典套路則是:吸收天地精華(這是接地氣第二個意思,不用勞動修鍊什麼的就這麼厲害,明顯就和勞動人民區分出來了嘛)

於是當作者對著資料往下寫的時候
Q:怎麼開編就鎮住讀者?
A:借神話的大乳溝,要深(久遠),要大(人人都看到知道),容錯率也要不錯(左右對稱...不要亂寫被人捉住把柄了),和資料的契合程度也要OK...而且和神話大系都扯上了,讀者瞬間入戲,逼格高得不只幾逼啊
Q:怎麼在廣大不看書的潛在讀者里增強影響力?
A:廟會祭祀,求神拜佛,
說書人最活躍,聽書人最閑,而且兩者YY能力最強(因為有求於神佛,當然是越具體的東西越可信啦)的時候
又不會有版權持有者宗教帶頭髮動制裁,
這個溝簡直無情好用好吧.


首先說西遊和水滸,這些小說的前提是有一個神話背景,而如果要讓自己的故事足夠大足夠給力,那神話背景的淵源就要足夠長。而石頭作為中國神話體系裡可以通靈的一件物什,自然最厚重,最能體現出神話背景的深邃久遠。所以,他們一個用了女媧石,一個用了封印石。而不是神樹、大鼎、符咒之類的東西,這些都太不夠分量了。
而紅樓夢的構思大量借鑒了西遊和水滸,所以也提到了石頭,這沒什麼好奇怪的。
最後三國太牽強了,不說了。


希臘神話、聖經造亞當、中國女媧造人等都是以泥石造人,基於此,四大名著以石頭開篇也不足為怪


因為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可能也是古人們想要傳達的一個精神境界吧……


關羽和張飛拿著磨盤打架?還「寫得比較隱晦」?題主你看過三國演義么?《三國演義》第一回的原文里根本沒有「石」這個字好么!

傳國玉璽是玉不是石頭。孫堅因為玉璽鬧翻隻身東去最多算是支線劇情。
劉備砍石頭只能算渲染人物性格的細節好么?
石頭八陣圖明顯是主角光環加成,要說重要,還不如諸葛亮的羽毛扇重要呢。

題主這種明明自己牽強附會問錯問題又死不承認嘴硬到底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石頭在人類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要追溯到人類的起源,在最早的遠古時期,人類不是最強壯的,也不是最兇狠的,沒有尖牙,沒有利爪。那他們是怎麼存活下來後來有了我們現在的呢?你可能會說他們聚在一起,人多力量大。清政府時我們人也多,但是還是未能擋住侵略。在惡劣的環境人們就需要一些工具來提高我們,石頭就成了成本最低的有用的工具,狩獵,採集,房屋都需要用到石頭,之後才了部落,最後通過石頭髮明了冶煉技術。才有了現在的科技,所以一直在人們心裡石頭是神聖的,包括一直到現在我們撿到一些特別的石頭也是覺得高興,覺得很神奇。在古代更是如此,所以一些作家寫做會從石頭說起,因為我們也是從擁有才有的起源。


作者年代相近,某幾位還有師徒關係,不排除他們戀石癖~


當時的社會其實和現在一樣,有些意象很多人都在用,用的多了,也就不用了。
在古代,玉被作為高潔情操的象徵,而與之對應的便是形容粗笨鄙陋的石。而所有人都在用玉啊,花啊來形容美好事物時,一些比較怪的人就開始另闢蹊徑。
這種另類在元明時代達到頂峰,眾所周知元朝這個外來政權曾經想要和中原固守儒家文化的勢力妥協,開始令群臣學習中原文化。但由於當時蒙漢簡直就是水火不容的狀態,所以計劃剛剛開始就草草收場。
就是這「剛剛開始」引出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剛剛接觸漢文化的蒙元貴族們請到一些文人儒士來教導他們,事實證明,這些文人儒士成功的讓相當多的貴族喜歡上了詩詞,當時能請到一位詩人到府上做客成了一種榮耀。
可是當時的政府很不得人心,換言之就是沒有公信力。
君不見現在無論政府做什麼都會有一片罵聲?當時也是同理,貴族們學習的詩詞,文人就要反對。
可是另一個問題應運而生:文人學的也是詩詞!
反對是一定要反對的,可是不能從詩詞這個根本問題下手。所以文人就找了個次要的問題:意象。
蒙元貴族是初學者,初學者就要找易懂的意象,所以文人當時就反對這些易懂的意象,代表就是金銀玉器,花草樹木這兩大類。由此引發的文化創新這裡就不討論了。
後來明政府統治中國,儒家回歸正統,但民間的一些故事和傳說,還是那個逆反時期的遺存。
而西遊記,便是那些故事裡流傳後世的其中一個。
西遊記里的石,本意是和玉相對的這麼一個意思,頗有離經叛道的意味。
而紅樓夢中的補天之石,已經是一個比金玉還貴重的存在了,討論這個沒什麼意義。
剩下兩個太牽強,也不解釋


正好那四個作者都很愛石頭行不行?正好他們五行缺金行不行?正好我就愛石頭。。就這麼想


這些都不是巧合,古人在寫小說的時候都喜歡引經據典,把自己的小說寫得很像真的,讓人真假難辨。所以說四大名著的作者都是相繼跟著前人的路子,一起編瞎話接龍,玩與古人神交的遊戲。四大名著不是一年兩年寫出來的,而除了《紅樓夢》之外的三部,都是經過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整個社會幾代人的口耳相傳,才得到如此縝密詳實的內容。不像我們目前的文學創作方式。

最後,得回來補一句。祥瑞御免


我只想說三國小說中好像沒有石頭,那是在電視劇里


推薦閱讀:

放到世界文學史中來看,羅貫中、施耐庵、吳承恩、曹雪芹分別屬於哪個層次?他們各能夠超越哪些歷史上的作家?
你是怎麼喜歡上《紅樓夢》的?
為什麼林沖被酒生李小二評價為「性急的人」,搞不好「要殺人放火」?
為什麼《紅樓夢》排四大名著第一卻讀不下去呢?
如果沒有四大名著和近代的的武俠小說,中國文化會是什麼樣子?

TAG:國學 | 文學 | 人文 | 四大名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