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顆子彈》為什麼這麼火且評分很高?

火且評分高的定義:豆瓣快6萬人讀過,評分8.6分,豆瓣能有6w讀過的書真的相當少的。而且總是會在電商,書店熱銷中看到。
個人讀完沒太多感覺,很一般吧,也許很多人覺得她寫的散文真情實意,不矯揉造作,能觸及人心裡最敏感的部位。但是我覺得很多散文都要比她的好,很多人在網路上隨意發表的文章日誌都比劉瑜寫的有意思。。(嗯雖然我知道它本身就是博客集吧)感覺不至於這麼火。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許僅僅不是我的菜?


先看的《民主的細節》,後看的《送你一顆子彈》。然後得知她已經結婚了,我的心都碎了。。。

這是一本文集,裡面的文章若論深度,確實能拿出手的不多。但是,劉瑜的可愛之處,就在於她那充滿真性情和神經質的文藝式吐槽,寫的很多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卻能帶著讀者一起思緒翻飛,時不時來那麼幾句辛辣深刻的思考,讓人一下子神清氣爽~

如果說正統文學作品的感覺是正襟危坐,就著一杯清茶靜靜思考人生百態,那麼這本書的感覺就是星期天的早晨陽光曬屁股,撒嬌地懶在床上吃著辣條,吐槽這荒誕卻有趣的生活~

這麼又神經又文藝又淵博又理性的女人,竟然已經被人奪走了,我的心啊,瓦涼瓦涼的。。。


知道劉瑜這個人是我大學一年級看《Vista看天下》的時候,裡面有一篇介紹她的文章。後來我在圖書館借到《民主的細節》,看完這本書後讓我對美國社會的運行機制和生活圖景有了大致的了解。這本書使我對美國社會和美國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可以算是我的啟蒙讀本。當時覺得這位作者文筆細膩,捕捉的角度獨特、敏銳,於無形中讓你深深被她的觀點和論據說服。

接著,我又讀了《送了一顆子彈》,最初的感覺是——碎碎念。是文藝高知的女青年對周遭世界的吐槽。

再接著,當我讀研後,我又在Kindle上下載了《送了一顆子彈》,並且買了一本送給了我的女朋友。因為她準備去美國讀博,我覺得有必要讓她看看之前留美的劉學姐是如何打發在美國讀書的日子。當我接觸了留學的一幫朋友後,我感覺到這本書里充滿了作者各種各樣的、令人著迷的地方。這是屬於知識分子用文字去捕捉自我小情趣的隨筆,它沒有道德的說教、或對社會進行批判,或針砭時弊。它的格局不大,但是有趣、真實、細緻。它包含了作者對世界的理解,無論是音樂、電影、美食、異國的社會文化現象等。

如果當你深處在眾多博士周圍,耳朵充斥這他們對生活、學業的吐槽後,再去看看劉瑜的這本書,我相信你有這樣的感觸——作者的水平不知道比我們高到哪裡去了。


我只是吐槽【真性情】三個字,是如今賣蠢流視頻主播的褒義詞……
女性地位尚低的80年代,合作相聲小品只有男性做丑角
21世紀,賣萌系佔據主流,姑娘都主動,下限熟練刷
時至今日,已然比拼誰更赤裸裸的不堪入目了


「很多人在網上隨便發表的文章日誌都比劉瑜寫得有意思",都是誰啊,可不能埋沒了噢


劉瑜之前,心理住著這樣一個姑娘:真性情無厘頭神經質短頭髮長裙子哇啦哇啦~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抽象的YY……認識劉瑜之後,一切就都有了實物參照。
子彈這本書里描寫的小心思恐怕是人人心中有,但個個筆下無。這種情緒克制,收放自如的語言能力實在望塵莫及。
生活中假使能認識劉瑜這樣的姑娘,恐怕睡著了都能被自己樂醒了。


不知道樓上兩位眼睛怎麼長的,要說《民主的細節》,《觀念的水位》這兩本講民主還成,《送你一顆子彈》明顯是歸到生活隨筆里,也尼瑪往民主上扯。

我來回答題主,簡單說,文筆優秀,語言風趣,談吐親切。能做到這三點的隨筆憑什麼不受歡迎?

大部分人喜歡這本書是因為這本集子像劉瑜的一面鏡子,讓大家看到了一個有知識,有格調,卻不裝逼,很親切,很幽默,兼之文筆流暢的高級女知識分子,你要是對這樣的人有好感,當然會喜歡這本書,如果你有排斥,那麼沒感覺也在情理之中。


這幾年讀過的引起共鳴最多的一本書


關於我是怎麼知道這本書以及買來看,是因為偶然在網上發現了一篇書里的文章。

《色》

我很色。我承認。
一聽到他們說「男人嘛,長相無所謂的」,我就來氣。一想到這句話的潛台詞是「男人嘛,有事業就行了」,我就更來氣。一想到這個「事業」,其實說白了就是指錢,我就氣得渾身上下都胃疼。

說男人長相無所謂,那是縱容。說男人有「事業」就行了,那是勢利。這種觀點又縱容又勢利,用一種虛偽來掩蓋另一種虛偽,我不同意。

男人怎麼就長相無所謂呢?這簡直跟說「美國人嘛,國際法無所謂的」一樣沒道理。你想想,人家說美國人無所謂國際法,你同意嗎?你要是同意男人長相無所謂, 就相當於同意美國人無所謂國際法。你要是同意美國人無所謂國際法,就是支持美國士兵虐待戰俘。你要是同意美國士兵虐待戰俘,就沒人性。簡而言之,你要是認 為男人長相無所謂,你就是沒人性。

我不願做個沒人性的女人,所以我很色。

這一點,我的小說《那麼,愛呢》里的女主人公唐小瑛也可以證明。在一次複雜的心理活動中,她惡毒地想:「瞧瞧那幫男留學生,一個個長得喪權辱國的……」, 固然,她這話有以偏概全之嫌,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今華人世界裡帥哥供不應求的嚴峻形勢。後來,我一個網友,乾脆根據這句話,整理出了男人長相的幾個 檔次:喪權辱國;閉關自守;韜光養晦;為國爭光;精忠報國。

隨著對形勢越來越清醒的認識,也隨著自身條件的惡化,我的審美標準開始了全面潰退,從精忠報國退到了為國爭光,從為國爭光退到了韜光養晦。舉目四望,不能 再退了。我畢生的理想,就是找個高高大大的男生,他就那麼隨便一帥,我就那麼隨便一賴,然後歲月流逝,我們手拉著手,磨磨蹭蹭地變老。現在,一個理想主義 者,已經退成了一個現實主義者,再退,就成了賣國主義者了。做人還是要有底線的。當然了,如果對方思想很帥,性格很帥,錢包很帥,我還可以咬咬牙,退到閉 關自守的標準,不過這已經是極限了。喪權辱國?有你這麼侃價的嗎我說?我就是中關村賣光碟的,也得有個成本價吧。


就是這篇,我就這樣從噹噹網買了這本書,三聯出版社出版,這也能證明它肯定值得讀吧,封面很簡單又透著一種高大上的感覺。每天晚上臨睡前我就趴床上看幾篇,真的很好看。我覺得睡前看還越看越感興趣也能說明它是一本好書。

劉瑜寫的文章自帶一種味道,有趣卻不失風度。這種人生體驗不是誰都能有的,就算有也不是誰都寫的出來的,她其他的書也很好看。我喜歡她的直白,其實大多數人都是這樣子的,但敢於當眾承認的人太少了。


因為真實自有穿透人心的力量


看完《送你一顆子彈》我覺得劉瑜就是一個大萌女漢紙


民主題材容易激起共鳴,不管看沒看懂都容易贊一個。


讀完覺得充滿智慧!


劉瑜是個才女。

幽默怪狀神經質多情,而且智慧的女人

不管是《民主的細節》還是《送你一顆子彈》共同點都是取材於我們身邊很常見的小事情,用很幽默的語言(用詞豐富且準確),說出了你認可卻又想不到從而吃一驚的道理。

推薦看下《送你一顆子彈》里關於愛情的文章:園丁與花園


不能評價這本書好不好,主要在好多方面我並不能認同劉瑜的觀點


室友借的書,借了大半年都沒怎麼動,昨天今天兩個晚上刷完了。
作為一個大二工科女,對於文字的感知度其實是比較低的,更多的是直觀的心理上的感受。這本書看完,卻使我有一種之前從未有過的感覺。
首先是怒,憤怒。書的最後一個部分,著重談論了與政治有關的。批判諷刺吐槽的很多內容,也是我深有同感的。左派右派,文革,女權,著名高校,國內國外的差距。又好氣又好笑。這種感覺就好像恨不得從書里把他們揪出來罵個狗血噴頭(笑)。
過了一會兒,氣兒消了,冷汗下來了。就好像痛點被人發現暗搓搓開了一槍然後站在一旁笑而不語。她諷刺的那些啊,裡面又何嘗沒有我的影子。幼稚的紅/衛/兵青年們,有選擇的權利卻保持沉默的人們,還有那些赤裸裸的句子,關於同情心,關於真·五四運動,關於欺騙與想被欺騙,一字一句都戳在心裡綿綿的疼著。
人性的惡,在她面前,毫無保留的敞開。
人們一直拒絕承認甚至流淌在血液中太久以至於麻木到忽視的惡,也許不大,被指出來的時候卻也覺得羞愧吧。
可是又無可奈何的覺得,那些缺點,那些惡,誰沒有,誰都有。
任誰也不能幹乾淨凈活在這世上。
差強人意的自我開脫。
寫到現在心裡還是有點堵的,不過我真的很喜歡作者啊。能讀到這麼棒的書,能直接的看到自己身上的隱秘的那些藏在衣櫃里的skeleton ,感覺真的不一般。


劉瑜活得通透又新奇,怎能不愛。


有很多書比這本好,比如《觀念的水位》我看了四五遍。


若用一句話來回答那就是,劉瑜身上有我嚮往的才華與所有美好品質!!借用知乎網友的一句話是,畢竟現實生活中真的很少有像她這麼神經又這麼文藝這麼淵博又這麼理性的女人啊。

01

六年前初讀劉瑜的作品,驚為天人,《送你一顆子彈》也幾乎成了我唯一一本讀過的,次數多到可以媲美網路小說的實體書了。自此我逢人就推劉瑜,一個勁兒地跟別人叨逼叨這本書有多麼多麼好玩,劉瑜的文字是多麼的俏皮、有靈氣,她這個人是多麼多麼有趣、有智慧。

對於一個寫作者來說,不怕你的文筆不好,不怕你的思想不深刻,就怕你壓根不知道好文字、好作品應該是長什麼樣的。而劉瑜,當她有大把大把的學識和智商,卻捨得玩點小趣味,寫點小文章,這對於笨蛋橫行的圖書市場來說,簡直是一種慈善。 要說《送你一顆子彈》有什麼高深的主題,或者多麼了不起的見解?似乎也談不上,它就是一個政治學女博士的個人囈語或者說是賣萌證據。

那些年她一個人在國外,孤獨單調的生活,只能以一種強迫症的精神去審視生活。這本來也沒什麼,誰能不寫點亂七八糟的文字,但劉瑜審視內容之龐雜——除了書、電影、愛情之外,實在超乎我的想像—比如超市裡的紅唇,在咖啡館裡晃二郎腿的老頭,大到制度小到老鼠,但就是這些平凡的事物,透過她的眼睛和她的文字,居然讓人見識到了另一種驚心動魄的哲學思辨。

02

三年前,當我終於不辭辛苦地在網上扒拉出了劉瑜、與她勢均力敵的研究哲學的老公周濂、以及他們的女兒小布穀的合照,我激動到不能不己。閨蜜在旁邊,對此詫異不已——她說,我知道你喜歡劉瑜,但我沒想到你會這麼喜歡劉瑜。

是的,我喜歡劉瑜,因為她身上幾乎承載了我所嚮往的滿溢的才華與所有美好的品質。 不同於一般學者的羅里吧嗦、故作高深,以及太多寫作者的矯情,劉瑜的文字不僅乾淨、漂亮,且訴諸嚴密的邏輯和論證推理,最難能可貴的是,她讓我知道了什麼叫做深入淺出,舉重若輕,文字輕盈道理鞭辟入裡。所謂文如其人,劉瑜的眼睛也是人群當中少見的清澈、富有靈氣、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當然,我才不會說,我更欣賞她的是,作為政治學博士,她不僅愛寫小說且擅長寫小說,她居然還有學習焦慮,她還那麼八卦,她說檢驗兩個人友誼的標準是,看她們能否在一起說別人的壞話,她說她成為全球流浪者完全是一個歷史的誤會,她骨子裡的理想就是在村頭那顆大槐樹底下給孩子餵奶而已……

……

這些都是我愛的理由。

03

六年後,當我回過頭來再看,除了文字上的指導意義,原來《送你一顆子彈》,在某種程度上,甚至直接影響了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雖然劉瑜在書中,自我調侃說她最愛在網上溜達,看一本書看到前100頁就忘記了前50頁,好不容易把所有100頁的內容都記住了,一個月後卻連作者叫什麼名字都忘記了。雖然她說,她干一行恨一行,不余遺力地嫉妒那些淵博的人、積極的人……

但我知道,若她真是這樣,她又怎麼能寫出近代中國最好的民主啟蒙讀物,又怎麼能成為國內罕見的能把時評寫的好看又深刻的女人,用筆挑起女性公民的社會責任?

當網友給她寫信,抱怨太孤獨的時候,她說:「一個人要像一支隊伍,對著自己的頭腦和心靈招兵買馬,不氣餒,有召喚,愛自由。」

當身邊的朋友,用愛情甚至婚姻去掩飾生活的空虛,內心的恐懼,死活不作為的時候,她能很清晰地說,但是不要只是因為你是女人。

年紀大了,該幹嘛幹嘛去,別一頭扎進美麗的憂傷,一邊拚命往裡面鑽,一邊喊救命。 拋開《送你一顆子彈》,她也用她的政論書《民主的細節》《觀念的水位》等,身體力行深入踐行了胡適先生的「少談些主義,多研究一些問題」這一常常被人遺忘的偉大理論。

04

六年後的今天,重讀《送你一顆子彈》,我最慚愧的是,這些年,我始終沒有響應,劉瑜所說的「沒有無聊的人生,只有無聊的人生態度」,繼而把生活過的十分得無聊。

和劉瑜一樣,過去近30年的人生,我的生活經歷也稀薄到,別人一接近我就會有高原反應,沒有多少精彩的人物故事,更沒有值得炫耀的愛好或者成就——這主要是跟我的沉悶愛宅還怕麻煩的性格有關。

作為一個寫作者,最令我惱羞成怒的是,我並沒有用文字去記錄發生在我身上的重大事件與偉大瞬間,尤其是2017年,我壓根沒寫多少的文章——這簡直與考試交白卷無異——這固然是因為隨著我關注的優秀的公眾號越來越多,我越覺得自己那點淺薄的見解與無知的觀念,根本不值得被表達,唯有沉默以對。

好吧,主要還是因為我懶,懶到我甚至懶得去理會內心那些或焦慮,或恐懼,或孤獨等令人想要逃離卻又十分珍貴的各種小情緒。

05

不得不說,當我第n+1次看完《送你一顆子彈》,它帶給我的最重要的領悟,不是玩弄文字的技巧,也不是政治啟蒙,而是積極去響應蘇格拉底的號召——「不被審視的人生不值得度過」。

誠如劉瑜所言「一個人的生活的質地,取決於他感受的豐富性,而不是發生在他生活中的事件的密度。是一個人的眼睛,而不是他眼前的景色,決定他生活的色彩。」

對於我這種嚴重依賴文字型人格,再加上記憶力不怎麼好的人,一旦出現記錄和反省的匱乏,其勢必導致我遺忘時間是怎麼從我身上碾壓過去的。當你復盤你的2017年,結果發現它和你的2016,2015年並沒有什麼區別。這可真令人尷尬。

更重要的是,劉瑜讓我知道了,一個人,面對無邊無際沙漠的時候,那些或焦慮,或恐懼,或孤獨等令人想要逃離卻又十分珍貴的各種小情緒,也可以成為一種生產力。


真實、通透、萌萌的正能量,第一遍ing,估計會看很多遍。


看完送你一顆子彈:我想,這就是我要的姑娘,女神!
知道她結婚了,心都碎了。
搜完她的照片,我想,這不是我要的姑娘。但確實是個有趣的人。
人生已經如此無聊了,當然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哪怕在不了一起也應該多看看。


推薦閱讀:

有那些文學作品,去掉某一句或一段話後,便會減色不少?
大家有沒有非常好看的散文推薦?
如何評價蔡瀾先生的食記散文?
如何評價《月童度河》?
有沒有全文詞藻優美華麗的文章,如抒情散文?

TAG:閱讀 | 劉瑜 | 散文 | 快餐文化 | 送你一顆子彈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