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嬰兒不能直接喝牛奶?

對於嬰兒,我們應當提倡母乳餵養,因為母乳最能滿足這些0-6月的孩子們的需要,也是6-12月孩子們的首選食品。
不過,母乳也不總是可用的。當母乳分泌不足或母親患有傳染病、精神障礙等不適合母乳餵養的疾病,導致嬰兒不能純母乳餵養時,為什麼建議用嬰兒配方食品代替,而不宜直接用普通牛奶呢?


因為在一歲之前的寶寶的腸胃還沒有發育完全,不能夠消化吸收牛奶里的酪蛋白,而且牛奶含有高酪蛋白,過量的酪蛋白會造成嬰兒的腎臟負擔,還會對還沒發育完全的腸道帶來刺激反應,嚴重的可以導致腸道出血。建議在一年後,等寶寶的腸胃發育完成後,開始喂牛奶。而且牛奶缺乏鐵,DHA和其他嬰兒所需的營養物質,但是像配方奶則參考母乳的蛋白質結構更好被寶寶吸收,而且它還添加了母乳所缺乏的礦物質,維他命,從而保證了嬰兒的營養所需。


1.牛奶是小牛的最好食品。但是對人來說,含有太多的礦物質、不適合人類消化吸收的蛋白質種類及不適當的鈣、磷比例等等,因而增加了嬰兒的肝腎負擔。配方奶粉則盡 量克服以上缺點,如:降低鈉、鉀含量,調整鈣磷比例,調整蛋白質種類等等。  

2.牛奶中缺乏鐵質,缺乏嬰兒大腦發育所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牛磺酸、低聚糖、維生素E等,配方奶可適當補之不足。  

3.鮮奶能阻礙鐵質的吸收。  

4.許多孩子對牛奶過敏(有報道說佔10%以上)。雖然大多數情況肉眼看不見,但確實有可能導致部分孩子腸道出血。長時間的少量出血,會使孩子出現嚴重的貧血症,而配方奶改變了蛋白質的分子大小,減少了過敏發生。

嬰兒或者幼兒盡量不要喝酸奶,酸奶中的菌種可能會擾亂孩子胃裡原本正常的環境。


嬰兒期,甚至幼兒期(7歲之前),不宜直接喝牛奶。因為牛奶本來就是牛犢的餵養品,是另外物種的哺乳主食。牛奶的蛋白質含量雖高於母乳,但4/5為酪蛋白。其中,必須氨基酸較少,形成的凝塊較大,難以消化。

牛奶中不飽和脂肪酸少,脂肪球大,缺乏脂解酶,不利於消化、吸收;其乳糖含量低於母乳,且以甲型乳糖為主,必須加糖以提高熱量。牛奶所含的鈣、磷總量高於母乳,但鈣、磷比例不當,不利於吸收。

以前沒有配方奶粉可以吃,或者說不流行的時候,才給嬰兒喝鮮牛乳的。但那時候也是很麻煩的,要把牛奶經過一系列的處理,如稀釋、加糖、煮沸,才能餵給寶寶。

簡單來說就是兩個方面:
1、嬰兒身體嬌弱,消化吸收能力弱,不能良好吸收鮮牛奶。
2、配方奶粉經過多年發展,已經適合大部分嬰兒食用,不僅可以減少嬰兒消化不良的風險,還添加了有助於嬰兒健康的微量元素等物質。


一歲以內不宜喝鮮奶

由於寶寶的胃腸道、腎臟等系統發育尚不完全成熟,給孩子喂鮮奶會產生很多危害。首先,普通鮮奶、酸奶、乳酪等的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遠高於母乳,容易增加寶寶腎臟負擔;過早讓寶寶食用鮮奶、酸奶或乳酪等製品,這些食物中的蛋白質、和某些礦物質不容易被寶寶吸收。比如,鮮奶的鈣磷比例不合適,含量較高的磷,會影響鈣的吸收,而高含量的酪蛋白,遇到胃酸後容易凝結成塊,也不容易被胃腸道吸收。其次,鮮奶中的乳糖主要是α型乳糖,它會抑制雙歧桿菌,並促進大腸桿菌的生成,容易誘發嬰兒的胃腸道疾病。同時,鮮奶中的礦物質會加重腎臟負擔,使孩子出現慢性脫水、大便乾燥、上火等癥狀。此外,鮮奶中的脂肪主要是動物性飽和脂肪,會刺激嬰兒柔弱的腸道,使腸道發生慢性隱性失血,引起貧血。還有,鮮奶中缺乏腦發育所需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將不利於大腦的發育。

因此為了寶寶的腸胃和防止寶寶上火、便秘等情況的發生,1歲以內的嬰兒要禁止喝鮮奶。

13-14月齡寶寶可將其作為食物多樣化的一部分而逐漸嘗試,但建議少量進食為宜,不能以此完全替代母乳和/或配方奶。


牛奶對嬰兒來說的確是一種不易消化的食物,因為它的蛋白質和鹽分都高於母乳和配方奶,營養配比和母乳來說差距較大,所以一歲以下的寶寶不建議食用牛奶。


牛乳羊乳較人乳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如牛乳蛋白中酪蛋白過高,不利於嬰兒消化,牛乳脂肪中,飽和脂肪酸太多而引起亞油酸太少不能滿足嬰兒的需要,還有牛乳中蛋白質,鈣,鈉,鉀,氯,磷酸的高含量,引起相當高的腎溶質負荷,與嬰兒未成熟腎臟的能力不相適應,所以用嬰兒配方奶較好


最主要的原因是牛奶里缺乏一些嬰兒需要的元素,所以需要喂專門的配方奶粉,普通奶粉一樣不行的。

牛奶一樣可以消化得很好。


日本小孩不喝母乳之後都是直接喝牛奶超市賣的那種


據說嬰兒是消化不了液態牛奶的,不過孩子大點後應該就沒關係了。我家兒子一歲時就喝酸奶了,喝得吱兒吱兒響。沒發現腸胃問題。


推薦閱讀:

孩子即將出生,請問該準備哪些媽媽用的和孩子用的物品?
寶寶不肯吃奶瓶怎麼辦?
網上流傳的「美國人這麼養孩子」一文有道理嗎?
有的地方有綁嬰兒腿的習俗,目的是為了長直,防止羅圈腿。請問有科學依據嗎?
為什麼產後有的媽媽很多奶水,有的媽媽沒什麼奶水?

TAG:嬰兒餵養 | 牛奶 | 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