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BCG、大摩等等國際頂級諮詢公司&投行,不是清北復交等名校畢業的我們,是不是就一點念想都沒有了?

每年到了求職季或者實習申請季,都會費心費力的把以上幾家知名公司網申一遍,但總是很快的收到email拒信,年年如是,讓人心灰意冷...開始懷疑是不是無論如何填寫,其實網申階段就會直接因為學校被pass掉了呢


20170213補充

昨天剛剛和在麥肯錫上海的師姐吃了頓飯。現在進大麥的門檻真是太高了。MBA每年十個,必須是海外名校。初級諮詢師也都是海外名校了,除非國內頂尖的幾所,實習表現好,有留任機會。每年招人也只是十個左右。

20160526補充

頂尖諮詢公司的簡歷系統是自動篩選簡歷的,如果學校名字不在範圍內,就直接Pass掉了;除非實習,走內推的通道,在北京、上海還是有很多機會的。

-----------------------

解釋一下為什麼頂尖諮詢注重你學校的Big Name:

因為你諮詢的對象都是大公司總監甚至是總經理級別的人,都是實踐中走出的傑出人物。而你一個年輕人,門外漢,居然要給一個業內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的企業家做諮詢。如果你不通過你的高學歷來表明自己是同輩中的佼佼者,是絕頂聰明的人,對方真的不信任你給的諮詢意見。

-----------------------

近日,LinkedIn領英在對目前三大頂尖諮詢公司——麥肯錫、波士頓諮詢和貝恩諮詢——中國地區的員工進行數據分析後,得到了這份實打實的頂尖諮詢行業數據調查。

想進入諮詢行業?來看看LinkedIn校園這份最實際的數據指南吧——

教育背景篇

1)四大名校 vs. 財經院校

國內高校里王牌四校北清復交組成了第一梯隊,而在南北高校的進一步廝殺中,南方高校略勝一籌。看來諮詢之風在南方更盛啊,小夥伴們,乾巴爹!

除了綜合類高校,財經類院校與外語類院校也有很亮眼的成績,所以學校出身是重要影響因素,但並不是絕對的篩選項。紮實的金融知識與熟練的語言技能在諮詢行業里也是大大的加分項。

同時,很多諮詢顧問具有海外教育背景。與國內大學四校領跑的情況不同,畢業於國外高校後再進入諮詢行業的人數也相當可觀,但不同大學間難分伯仲。不過,這一點無法細究,因為。一排排金光閃閃的商學院已經亮瞎了小編的眼……

踏入頂尖商學院就是走向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跑偏TT)的人生贏家之路啊。此言不虛,誠不欺我。

在歐美院校大比拼中,美國院校大獲全勝,小夥伴們,咱抽空去辦個美國十年簽證怎麼樣?

2)碩士 vs. 其他學歷

從學位來看,碩士是諮詢從業者中的主力軍,但學歷並不是絕對的門檻,本科畢業就進入諮詢行業的人數也達到了25%,嘖嘖嘖,相當可觀。本科小夥伴們,如果你們足夠優秀,先別急著讀研,諮詢行業的大門向你們敞開~

3)根正苗紅vs. 理工人文

不出所料,以工商管理為代表的經濟金融類專業受到諮詢行業的特別優待,因其課程設置及社團、實習等相關經歷最為相關。

不過,其他專業的同學也別著急,理工類學科的專業知識積累以及對統計、數據分析等專業技能的鍛煉,人文社科專業對人文素養、溝通表達技巧的培養也能幫助大家脫穎而出。知識、實踐加上對諮詢行業的熱情,大家的機會都是大大的喲。

職業發展篇

1)高洋上vs. 基本功

諮詢顧問是不是都無所不懂、十項全能冠軍?在MBB員工展示的LinkedIn領英檔案個人技能中,既有較為宏觀的管理諮詢、經營戰略、戰略規劃,也有非常具體的盡職調查、行業研究、私募股權融資。

值得一提的是,Excel這項技能在這個列表裡非常顯眼,而PPT卻默默隱居幕後,大表哥大表姐們,嗯,這個複雜的世界,我不懂……

看著這個技能排名list,諮詢顧問的一天似乎已經浮現在腦海中:吭哧吭哧找數據,勤勤懇懇建模型,Excel和PPT陪我到天明……不過,吐槽歸吐槽,有針對性地練好基本功,才能幫助你扎紮實實走的更遠。

2)人脈!人脈!人脈!

長期關注LinkedIn校園賬號的親們一定還記得我們之前推送過的總監數據報告(回復104,查看《學歷越高升職越慢?大數據告訴你畢業後離總監需幾年》),其中對比了各行業總監和初級職員的LinkedIn領英聯繫人數量,發現前者是後者的兩倍。

但是!看看這個數字對比,MBB三家諮詢公司的平均LinkedIn聯繫人數量比總監的平均人脈還要高出30%……諮詢行業以為客戶解決問題,制定戰略為己任,一般以圍繞客戶建立項目的方式開展工作,而越往上走,客戶關係管理這一塊就約為重要。這也就不難理解人脈對諮詢行業的重要作用。

看看這個數字,再看看你們自己的LinkedIn人脈數……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們道阻且長啊!

3)實習質vs. 實習量

哎?終於有一個數字讓我們看到一點人生的希望了!與很多人想像中進入諮詢行業前一定得有好多好多實習經歷所不同,數據顯示,頂尖公司諮詢顧問的平均實習次數只有2次,relief……小夥伴們不必再為了刷N份實習披星戴月、起早貪黑地擠地鐵、開夜車啦。

等等,不要撒花歡慶得太早,先看看你的2份實習都是在哪個行業……什麼公司……什麼崗位……做了多久……嗯,要證明你對諮詢行業的熱情,還是趕緊點開頂尖諮詢公司的PTA或summer intern招聘帖,投簡歷去吧~

4)up or out

MBB三家行業老大里,麥肯錫以三年零一個月奪得「員工最長情」稱號,貝恩公司的員工平均工作時長也有兩年零四個月的時間。

工作之後埋頭苦幹三年左右,就可能迎來職業發展的第一次變動,這也與諮詢行業里工作三年後「up or out」的說法不謀而合。是繼續升職還是另謀軌道?

在頭三年要攢足勁兒,一級級打怪通關之後,技能滿格經驗值滿格人脈滿格,就可以抬頭看看前方的路啦~

推廣內容

我們有三個職業社群,設計師、程序員和金融家,等你來加入。加我微信290764023拉你入群

另外為了篩選,我們有一個付費社群,精英共進社,都是行業精英和積極進取的年輕人,關注公眾號,讓時間慢下來,後台有入群方法。

這個付費群,要求必須是精英人士或致力於成為精英人士的上進青年

1、你將隨時可以在群里提問或直接向崔叔提問,因為彼此更了解,回答更有針對性。

2、每天早報速讀,定期資源討論以及圓桌會議。

3、你的精英人脈從此開始。


1,想直接去top tier或者tier 2諮詢公司幾乎不可能,因為你簡歷篩選都過不了。但是可以曲線救國,比如可以先去big 4的諮詢部門實習攢經驗(不包括DC和收購後的Monitor、Booz),也可以去IBM GBS等等諮詢公司實習。MBB不適用曲線救國理論,要麼創業要麼在某行業的top公司干幾年跳槽,我見過中大去McK的,在寶潔幹了三年,我也見過武大去Bain的,之前在U家幹了三年。
2,每個諮詢公司對各自的target school是不同的,總體來說北清復交是交集,長三角的有些會把浙大、南大列進去,北京的有些會吧人大列進去,廣州的羅蘭貝格sysu也是目標院校。
3,讀MBA從某種程度上是可以逆襲。但是,你讀MBA之前的經歷如果不足夠fancy,你的本科學校不夠elite,是申不到top商學院的,可見,MBA只能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補充一句,頂級MBA,歐洲的就三所,加上美國的M7,別無其他。
4,不管你考再多證,簡歷的命名方式也是以學校名字打頭,而不管什麼CFA CPA ACCA 司法考試。
5,就算讀到phd,人家最看重的也是你的本科。


這是我的一位學員的故事,他的學校在國內排名30左右,最近進入了麥肯錫。

篇首語:我的故事

如果總結我過去半年多的經歷,我會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事在人為。

簡單說一下我的背景。本科畢業於國內非北清復交的一所大學,後在一家外企工作數年,在諮詢行業幾乎沒有發現過大學校友——這就是大家所常說的non-target school吧。

我相信標籤的力量,但更相信自己。因此,我決定努力讓自己通過出色的面試來淡化身上的一切標籤。

當然,單單努力是沒有辦法拿到入場券的,因為這個世界上努力的人太多了,憑什麼那個人就是你?

這是每一個走在諮詢求職路上的人,都要想清楚的問題。

看回自己,我覺得我的秘訣在於方法,堅持,戰友,情商。

一、凡事講求正確的方法

把最重要的事情寫在最前面吧。

拿到Offer只需要兩步,第一步搞定簡歷拿到面試資格,第二步搞定面試。

所以所有的準備工作都是圍繞著這兩步展開的,而所有的準備工作又被周密的計劃串聯起來,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一個方法,凡事要有計劃。

在準備初期,我做了一個以周為單位的計劃表,規定好每周的任務,任務內容從瀏覽MBB官網,到系統學習戰略與管理,最後到面試準備與衝刺安排。臨近面試的兩個月,這種以周為單位的計劃,被細分成了以天和小時為單位的安排。

關於簡歷,我一共改過8個版本。簡歷是用來給別人看的,自己寫簡歷的時候要很注意站在他人的角度審視自己的簡歷,要揣摩他人對每個描述會產生什麼樣的理解,以求做到盡量讓簡歷傳達自己的本意,並且不要讓人產生誤解。

然而即便是這樣,當我把改過多次的簡歷拿給Welson老師看的時候,還是被改成了「花臉」,這種讓過來人審視簡歷真的是受益良多,特別是親身經歷MBB面試和在諮詢工作過的過來人。

關於面試,好不容易拿到的面試機會,怎麼能輕易讓它溜走?

面試這部分是最講求方法的。剛開始準備的時候,我看過HBS Case Book上面的幾個題目,除了profit問題能簡單整理清楚思路外,其他類型問題完全不知道從何下手。於是我花了數周總結了各種類型題目應該分析的要點,列印出來,一大張A2紙(4個A4大小!)都不夠用。但我很快意識到,「多」不代表「好」,如果真的拿這滿滿的一大張framework去面試,結果想都不敢想。

直到認識Welson老師之後,我才發現原來這麼多種題型,只需要一頁紙的方法論即可搞定!不僅完全可以將問題搞定,而且效率極高,解題過程中可以做到不走任何彎路。你想想,如果你在30分鐘的case interview里走上三兩個彎路,就要跟面試官說再見了,也是蠻心酸的。

跟老師學習之後,我漸漸發現自己真的也可以做到手上無劍、心中有劍,任何奇形怪狀的問題都不在話下。相信過來人都可以理解,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

可以講,有一套出色的方法論在心中,比盲目練上一百個case更重要。

二、含著淚水,也要堅持

科比講過,他每天都可以看到洛杉磯凌晨4點鐘的太陽,最終他成為了一代傳奇。在我看來,這就是努力與勤奮的力量。

但每天的凌晨4點,他都是微笑著起床的嗎?

準備諮詢的面試,對於大多數人來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搞定的。

對我來講,歷經半年開外,期間要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家人,一邊還要準備面試,每天的日程被排的很滿。當準備過程受到挫折的時候,當發現周圍頻繁有人被拒之門外的時候,每每去網上試圖找些面經就發現絕大多數人寫的都是失敗經驗的時候,當練習遇到瓶頸期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正處於一個尷尬的境地,最終很有可能收穫的是樣樣皆空的結局。。。

每每想到這裡,身上的壓力就莫名的大,以至於期間自己的日常工作都被很大程度的影響了,也沒有抽出足夠的時間陪家人,如果再沒有拿到Offer,那後果真的是一團糟。

我不喜歡跟周圍的人述說這樣的苦惱,因此,這種莫大的壓力導致我在黑暗中默默的流淚數次。(事實證明,這真的是一種良好的排壓方式)

當然,最好的排壓方式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強大,通過科學的方法,讓自己更加有信心。

如開篇所講,我從來沒有放棄過,我哪怕是最煎熬的時刻,也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心中要進入諮詢的信念只會在流淚之後變得更加旺盛。

要相信,事在人為,進入諮詢無非就是那兩個步驟,既然別人可以做到,我不相信自己做不到。

三、孤軍難勝

在此之前,我就聽說過Mock Interview,在Case Interview中尤其盛行。我曾經很不以為然,當年的我認為這太多此一舉了。

但真正在自己開始準備面試後才發現,前人們是對的。一個人是很難準備case interview的,首先很難自問自答,一個case有上百種打開方式,看了case book上面的思路,還怎麼能以自己的方式打開呢?所以,從技術角度來講,Mock是必要的。

從另外一個角度也顯示了Mock的重要性: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我有三個很固定的練習小夥伴(都是Welson老師的學生),我們掌握的是相同的、最有效的方法論,使得我們之間相互練習和反饋的效率極高,這算是認識老師之後的隱形福利——找到最靠譜的小夥伴。我們很快建立起信任,雖然其中的兩人我至今還尚未謀面。

這三個小夥伴是我前行路上最真心的朋友。每次練習之後,他們總能無私的分享自己的想法,幫助我找出不足,偶爾也會誇我在某方面做的很好,讓我信心指數漲上一兩個點。

無法想像,沒有這三個朋友,我怎麼可以拿到Offer。孤軍難勝,找到前行路上的結伴者,重要指數五顆星。

四、單單聰明還不足夠

如果你是諮詢公司合伙人,你希望你的顧問在客戶面前是什麼樣子的?

聰明能幹不用說了,我想,能跟客戶關係融洽也是重中之重吧。一個合伙人可能一周或者數周才會跟客戶碰面一次,日常跟客戶接觸的都是顧問,客戶關係能否持續長久健康、項目本身能否順利進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顧問,而非合伙人。

當問題棘手、客戶Tough的時候,最基本的素質就是要冷靜、沉著吧,當然不可或缺的是保持思路清晰。我想這就是面試中,每一個面試官,特別是在終面,對求職者的要求。

因此,我在每一個Mock中被反問的時候都會刻意的練習這一點,我在工作中遇到棘手的場景也會練習自己這方面的素質。正所謂事在人為,天生我才固然好,後天練習更是必不可少的。

在諮詢求職路上,只要你意識到了它的重要性,沒什麼事是搞不定的。

剛剛收到亞馬遜寄來的Elon Musk傳記,就說兩句題外話,我覺得人類登陸火星旅行這事,一定可以搞的定——至於如何能讓這件事情不僅從科技角度得以實現,也能讓Space X實現盈利,麥肯錫或許可以幫忙參謀一下。

五、後記

感謝這段經歷帶給我的一切,能力的成長、進入諮詢、還有朋友。

這段故事的結尾,是下一個精彩故事的開始。

更多求職分享,請關注知乎專欄及微信公眾號:搞定百萬年薪

CAREER EXPRESS 搞定百萬年薪 - 知乎專欄
事在人為,我的世界沒有「不可能」 | 我是如何從non-target school背景進入MBB的


如果畢業直接去,的確比較困難一些。你工作一段時間,有不錯的經歷,或者讀了MBA再去會相對容易一些。


呵呵 得票最多的那貨扯什麼蛋。讓題主去考各種證各種分數,你TM不懂就別給人家指歪路,諮詢不需要什麼cpa,cfa,cfa對投行也沒什麼用。這些top firms都是自動篩選簡歷的,畢業學校不在target list是直接被自動刷掉的,都不會被看到。
那麼怎麼進去?相關實習+稍弱些學校但僅僅是稍弱而已(非北清復交也得同濟人大浙大南大或海外名校)+人脈推薦,且同樣需要case面試。學曆本科,碩士,MBA都可以。over。


非名校出身請創業逆襲,別做什麼投行夢,高考那刻已經註定了一切


政治正確的答案:

MBB沒有系統篩簡歷,也沒有對學校的硬指標。target school只是target,非target school只是不去開宣講會,簡歷還是收的,而且是人工挑選。為什麼,因為我們看綜合素質。你去問招聘人員,這是標準答案。

實際情況:

非target school的應屆畢業生,至少我是從來從來沒見過。為什麼?你的綜合素質得多好,才能比北清復交的尖子的素質還要好?而且要好到能夠彌補學校的差距?

平均一份簡歷看30秒,你有多少東西可以寫在一頁紙裡面讓人眼前一亮?不好意思,簡歷都是黑白列印的,顏值看不清楚的。

不好意思,就是有人起點比我們高,背景比我們好,關係比我們硬,還比我們努力

至於說家裡有關係,和高層吃頓飯就能去報道了。就只能呵呵了。


匿名人士爬走。


我目前在列舉的三個公司之一,匿。

招人當然不只看學校,鄙司HR不是只會點滑鼠的廢物。但是那些不是北清復交的小朋友,請你們擺正自己的態度,高中不努力,學校不好,就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時候老老實實找實習,考證書,刷好你的GPA,多拿幾個獎學金,大四之前把簡歷弄弄好。最煩那些大學四年不努力,實習GPA證書獎項都比不過名校average的人,到了大四在網上說大公司歧視你們。

利益相關,非北清復交。


直接參与過簡歷篩選

基本上沒有機會,因為四大名校的都看不完。。。如果是諮詢:除非你有特別牛逼的經歷,能夠在大家看簡歷都要眼花的情況下,還能讓大家眼睛一亮的實習經歷。。。。比如你去過以上公司做實習,而且一看就是那種靠自己本事去的。如果是投行:除非你能搞定HR過簡歷那關,否則系統自動把你的簡歷屏蔽掉


除了清北復交的,牛津劍橋耶魯哈弗等常春藤萌校碩士生也是有機會的,但本科最好也是國內的前十。

外資的投行諮詢就是這麼挑剔,怪不得他們,只怪僧多粥少,招的人就那麼點兒,不是一流大學的同學的確輪不到。

我見過一個例外,一位北外的本科畢業生,去了MBB其中一家,她的簡歷我沒有看過,但是可以確定一定滿足以下幾點:
1、GPA在全年級名列前茅
2、屌炸天的英文,托福一定是110以上,或者雅思7.5以上
3、大學期間在MBB其中一家做過實習生,part-time assistant(PTA)
4、還有另外一家知名外企的實習經驗

其他的我不敢多說,如果你不是清北復交英美頂級牛校畢業,那麼就請朝著以上4條努力。


一流的大學招一流的學生(是學生,不是一定是人才),一流的公司從一流大學招聘!這一切都是很正常的,但曆數牛逼的大神,並非都從這些地方而來!人間到處都是路!只要踏實下來,死磕一個行業,總是能做出點東西來的!


瀉藥,只了解上海地區。
事實上財大每屆能穩定輸出三四個MBB,財大在讀本科生中光我知道的就有八九個現在正在MBB做PTA,當然PTA和入職還有兩條鴻溝。另外浙大也是target,南大是bain的target。
以上說的都是做consulting的,如果做其他support工作普通一本都能進。
當然你得走內推,走公開渠道是沒前途的。

2017.2.4更新:
今年BCG上海office的5個early decision中2個給了財大。


1.清北復交這種稱謂一般只有不是這四校的學生才會提及。
2.從綜合實力上講,復交不如清北,甚至在一些方面差距還挺大。
3.無論清北還是復交,都是中國頂尖大學,絕大多數考生都上不了。
4.除了這四校,人大,上財,南大,浙大,貿大等高校畢業生也有機會進MBB,甚至高盛,摩根,只是與清北和復交相比要少的多,或許加在一起也不如清北,甚至不如清或北。
5.與其說清北或者復交實力超群,不如說京滬對南京,杭州,合肥有著後三者幾乎沒有辦法逆轉的區位及政策優勢。
6即使是清北或復交的學生,很多人也不一定進的去MBB,哪怕你很優秀。
7即使你不是清北或復交的學生,如果你來自人大,兩財一貿,中山等發達地區高校,以進入MBB,甚至高盛的標準要求自己。那麼畢業後的你不管能不能進MBB,未來的你都會大有作為。
8.其實與其關注學校,倒不如好好關心你在自己學校的位置,績點,證書,實習經歷等,如果你能成為前百分之五,百分之十,那麼未來也不會差。
利益相關:一個羨慕清北復交的普通人。


不是不可能。坐標農大,帝都末流985。已知有一個學姐拿了高盛和黑石offer,目前在黑石,背景2+2本科(農大+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碩士福特漢姆。一個學長,麥肯錫實習,之前有過5份實習。


你真的投了嗎我很懷疑


除了Mck和GS裝行業老大范兒會比較注重recruiting環節的反饋 會有興趣給你發個拒信 tier1 tier2的top psf全部冷酷到對被拒絕的candidate不聞不問 當然可能是這些firm內部的hr因為長期給人端水磨滅了殘存的善良吧


補充下特例(細節可能有問題)


前面很多回答提到的某211 985工科大學
經管院本科生
GPA不確定,但不會很高(掛過3+)
具體專業是工程管理
無summer intern(BCG被拒)

但是
Consulting實習 大麥(PTA maybe)Bain RB (Bain/RB好像還是黑戶)
其他實習 德勤 可口可樂 etc…
今年應屆 BCG offer

除了硬的東西,軟的東西自己列一點可能對題主有用的:
1.他自己說過,我也是這麼認為的是:Cousulting真的是一個適合極少數人的地方
2.他在RB實習半年,在外面租房住,基本是9-10點下班。半年SBUX新卡變金卡。
3.忍不住還是說一點跟第一點有關係的:chemistry很重要。這個人給我們的印象是要,作,逼格甚高。
但是他這樣其實是很自然而然的,所以並不讓人討厭恰恰相反,大多數時候你都要贊同他的審美和觀點。
4.吐槽一點:我不是出身論的人。但是他能和他爸交流RB的關於樓宇安全系統的項目,這一點真的是讓我感到深深的絕望。有時候你所處的環境決定了很多東西。

最後題主加油^_^


BB投行和MBB,每年應聘人數遠超實際招聘名額。這已經決定了他們可以足夠挑剔的資格。作為校招,清北復交是學歷門檻。校招進不去可以走社招,雖然也會很競爭激烈。不過一腳踏進這個行業以後跳槽也容易一些。券商的基本門檻是985或者那幾個財經大學的本+碩。


某BB投行研究所亞太區今年校招一共招了六個人,香港,新加坡和東京各兩個。只說香港招的兩個asso吧,一個是UCL本,沃頓MBA,一個是復旦本,MIT的MBA,且本科都有同級別實習,GPA也都3.8+。


今年我做做實驗。。。等結果來了再回答。。用親身經歷試試哈。

我拿到了德勤諮詢offer 那三家沒有過簡歷關 本科西南財經 英國前20碩士


明明是自己能力不行,幹嘛非要賴到學校頭上?看起來是非清北復交不要,實際上是自己沒有意識到跟人家的差距吧


是這樣的。
清北復交只是個必要條件不是充要條件,就算是清北復交進頂級投行的機率也很低。
復交的都少,清北進的稍微多那麼幾個。
不妨去看一下GSM每年的就業報告,本科畢業就職拿到60w起薪的也只有10%-13%左右,而且不一定都是做投行的。
Target School範圍大概是美本top20,加本Western Ivey/Queen/McGill,英本Oxbridge/LSE/UCL/Warwick/IC,印度理工,日本東大/慶應/一橋,香港港大/港中大/港科大,大陸清北(復交),新加坡國立/南洋理工。

就算你運氣好進了IBD,你周圍都是以上名校/硬性背景/競賽大神,你在中間都不瘮得慌嗎。

以及,年輕人不要總是想著一畢業就年薪百萬,有多大本事拿多少錢。

最後,用頂級投行的招聘標準要求自己,結果也不會差。賺一百萬有很多種方法,誠然投行是來錢最快的,但還有其他回報周期長了點的行業啊,不要弔死在一棵樹上嘛=)


推薦閱讀:

php 程序員,來北京一個星期了還沒有找到工作,怎麼辦?
機械工科男快要面試找工作了,配什麼風格的眼鏡比較職場化?
香港大學金融碩士畢業後的求職建議與規劃?
拉勾網是否存在虛假職位?
裝了心臟起搏器找工作會受歧視嗎?

TAG:求職 | 麥肯錫Mckinsey | 波士頓諮詢公司BC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