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 報道的投資電視劇回報比房地產快是否屬實?那些雷人電視劇是靠什麼方式盈利的?

前幾天CCTV財經頻道報道電視劇投資回報比房地產快,吸引許多投資商進軍電視劇產業。這一現實是否屬實?對於口碑及收視率極低的國產雷劇他們又是靠什麼方式盈利的?


我不曉得這個「前幾天」是具體什麼時間,以及央視這條新聞的詳細背景是怎樣,以我所知道的情況是:從2012年下半年到現在,電視劇製作總體形勢在下滑,熱錢比以前少,再加上政策影響,相當一批戲都開不了機。所以,如果沒有任何前提的單單講「電視劇投資回報比房地產快」,不能講完全不對,至少不那麼科學吧。

理論上來看,拍電視劇,特別是中小成本製作短平快的,製作周期很快的。有些商業劇,從寫劇本到播出,也就一年時間。這比拿地、蓋樓、賣屋子可是快多了。但話不能這麼說。

第一、你能保證你的戲肯定能賣掉嗎?如果是個純外行的投資方來做,製作能力、對市場的把握不說,就算你一切順利地做出一部一切看起來都還算可以的戲。你的發行團隊能力是否過硬,是否有實力幫你鋪路,非常難說。我們來看幾個數據:
在總局的報告(http://www.sarft.gov.cn/articles/2013/01/23/20130123171219460400.html)里提到:

2012年全年全國共計生產完成並獲得《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劇目共計506部17703集。

再看這篇文章(http://cq.qq.com/a/20130105/000067.htm)

然而,電視劇一年的播出量大約只有7000集,目前具有播出新劇實力的全國播出平台不超過6家,按照一年365天、每晚播出兩集來計算,也僅僅4380集而已。

兩相比較,發行壓力有多大,可想而知。所以有些劇製作完成後,2、3年才賣掉,更多的是乾脆徹底賣不掉。我對房地產業不了解,不知道全國樓市的成交率敢低到多少,至少就電視劇的製作賣出率來看,資金回收風險還是很大的。這裡就不算某些製作費過於高昂,賣了也收不回本的項目了。

第二、電視劇本身的製作周期並不都是那麼快的。就我個人經驗而言,電視劇中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劇本,而劇本是非常耗時間的,至少有的製作周期中根本沒把劇本算進去。一般靠譜一點的電視劇劇本,至少要花半年到一年時間,改三、四稿是基本,改七、八稿也不誇張。我經手的項目,最長的一個從最初劇本到播出一共花了將近四年,其中拍攝只佔了半年左右時間(已經是拍得非常慢的了),審查和後期修改佔了七八個月,其餘全花在劇本上了。劇本寫出來能拍已經算是很不錯的結局了,更常見的情況是你付清了部分編劇款也耗費了大量時間,但項目還是因為各種原因進行不下去了,已經花費的時間和資金只能在其他項目中補回來了。

我就簡單說這兩點。電視劇市場雖然較電影還是稍微規範一點,也相對有規律可循,但仍然屬於風險比較大的一行,特別對於想試一水撈金的,真要小心掉進去連骨頭都撈不到。

關於第二個問題,雷劇怎樣盈利?也按正常模式走啊,好劇不等於好項目,雷劇不等於雷項目。你覺得雷的戲,可能播出來收視好得不得了呢。我認得的一個地面頻道老總,收視一差就上《抗日奇俠》,立馬收視就上去了,屢試不爽。所以,《抗日奇俠》在上衛視把事兒鬧大之前,在地面賣得非常好,據說單靠地面發行就已經把本回了,單從市場表現看,這是個多麼了不起的成績啊!這個問題也不多說了,具體可以參考我下面兩個答案: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753902/answer/16074400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378124/answer/14950313

ps:@蕭瀟 同學講得基本靠譜。
不過在盈利模式那四條上稍有一些商榷:
一個是網路收購價,那條答案後面也說,網路公司回歸理性……其實也算不上回歸理性,就是風投燒完了嘛,要是有錢繼續燒……現在基本是一夜燒回解放前,比幾年前稍微好點,能有幾十萬一集就相當相當不錯了。(說句題外話:跟網路公司的人聊過,他們評判劇的收購價時非常精細量化,值得學習,不過這也跟網路平台統計回饋比電視平台直觀方便有關。)
一個是植入廣告。廣告不是每部都能植入的,很多戲你想植入也沒空間給你插進去。有的即使有空間廣告商也沒興趣或者你不敢插,比如要給重大題材小組審的那些……而且要做好這塊得相當能來事,不是誰都幹得了的。所以,這一塊不好作為一個常規選項,更多還要根據項目內容和團隊水平來設計。當然,在總局瞎摻合進來之前,這塊能做起來的話,潛力都是大大的。具體案例去看《醜女無敵》和《美女如雲》就好。


投資一塊錢收入五個億 可能么?
可能,當我家裡有五個億說不清怎麼來的的時候。


公平的說,投資電視劇的投資商們確實是有高額回報的。這實在是現在中國電視劇市場鬧的。

如果是10年前的電視劇市場,能上央視一套黃金八點檔就意味著最高回報了。一般衛視收購電視劇的價格都低的可憐,而且很多電視劇的收購分發還是由地方電視台在做文章。

但是請看現在電視劇的盈利模式。如果你的電視劇是知名度高的導演和編劇的作品,陣容里有一位一線電視劇明星,再有幾位臉熟的紅人,那麼:
1. 電視劇內的植入廣告就能讓你收回一大部分成本
2. 各地衛視都不斷在獨播劇方向競爭,幾大衛視對於有潛力的熱門劇的首播或者首輪的價格炒的是越來越高。
3. 各大互聯網視頻公司在熱門劇集上的競爭也是愈演愈烈,價錢十分給力
4. 二輪播映和音像收入雖然低微,但賺到的都是利潤。

11年有這麼一篇報道:http://news.ifeng.com/shendu/slshzk/detail_2011_12/01/11031256_0.shtml

而在前兩年,一部質素優良的電視劇,電視台和網路版權做到一集上百萬的收入不算難事,再加上其他的盈利,以投入而言,可以輕鬆做到100%的盈利率。而要知道電視劇一般的周期也就一年左右,如果融資方案好,投資人的收益率還要可觀。如若不是這樣,怎會出現部分明星一集七八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天價片酬。

不過,接下來網路視頻公司逐漸恢復理性,上百萬一集的天價劇集已經鮮見。電視台收購劇集的價格也逐漸恢復平衡。還是鳳凰網的新聞:「錢景差」,電視劇價遭腰斬

投資電視劇暴利的時代也就那麼一陣。當然這並不妨礙每年總是會有那麼幾部投資規模適當,定位準確的電視劇,通過合理的運營,獲得高額的回報率。別小看所謂的雷劇,可能他們難入法眼,但不代表他們沒有忠實受眾。今天剛好看到的一篇藝恩的文章:
藝恩諮詢:衛視受眾屬性矩陣:分眾趨勢加劇 「青年精英」群體空白。國產電視劇可從來不管什麼青年精英的口味,再雷的劇有人看就能賺錢。

但如果把這些高回報的電視劇當成普遍現象,那人傻錢多速來的土老闆們轉身進入不熟悉的電視劇行業,有太多花招夠他們吃上幾壺。即使是市場極不冷靜的2011年,電視劇真正盈利的也只是少數。大多數電視劇甚至連上星的機會都沒有。當然,投資影視作為洗錢手段已經不新鮮了。(所以我贊同崔健的答案,好吧那只是一種說法)

而我想CCTV報道投資電視劇回報比房地產快這件事情,除了電視劇回報高之外,不得不說房地產市場的投資回報率越來越低。一些中小房地產項目動輒15%的融資成本,而項目的建設周期至少2~3年,加之部分地方的房地產不斷的郊區化和邊緣化,土地成本(尤其是動遷成本)日益高漲,很多房地產項目確實舉步維艱。

私心揣測,CCTV這條新聞傳達的正確政治思想是:土老闆們,別投房地產了,快去投電視劇吧。如果這樣的鼓動真的讓很多熱錢從房地產市場流出,並最終真正影響到房價,這也不失為一件好事。當然,任誰也知道,這種努力只是杯水車薪。

最後謝@韋昌明 邀,理論上我不適合回答這種問題啊。諸位請隨便拍磚。

PS:一個禮拜不怎麼上知乎,這卡的程度實在讓人無語……


很多影視劇 文化傳媒公司成立是為了洗黑錢的 這個我會告訴你么


造房子要幾年,拍戲就幾個月。當然是拍戲快。


央視說這樣的話,要考慮到有一部分的動機是希望資本進入影視劇行業,然後自己從中分一杯羹。


對目前電視劇的受眾來說,你眼中的」雷劇「正是他們想看的好劇。


屬實。靠洗錢盈利。


推薦閱讀:

為什麼福州的房價比無錫貴?
是什麼支撐著你加班到深夜。?
在上海生二胎,需要多大面積的房子?
你心中有沒有一個居住的理想戶型,能描述或者畫出來嗎?
28歲,土木設備相關專業研究生畢業,如何轉行搞it(數據挖掘方向),報班or自學?

TAG:投資 | 房地產 | 電視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