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學習帆板(Windsurfing)?


帆板(windsurfing),在香港叫做「滑浪風帆」,在台灣叫做「風浪板」。需要一級一級得考取證書才有資格租用或使用相應的器材或者進入相應的水域。

拋磚引玉~

作為小菜鳥,目前只有初級證。考完證後沒有繼續練習,只能寫寫一年前考證的經驗。
中文資料實在稀少,簡體中文的資料更是難找。
關於帆板技術的介紹,首推台灣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海洋運動推廣小組製作的兩個文件。絕對詳細全面,這兩個文件其實已經初步解答了題主的問題。

  • 《風浪板推廣教材》http://www.sailing.org.tw/books/LearnWindsurfing_1.pdf
  • 《20小時學會風浪板》http://www.sailing.org.tw/books/LearnWindsurfing_on_20_hours.pdf

帆板裝備的知識大部分都可以搜索到簡體網頁,但是詳細具體的內容還是來自港台和外文網站。繁體字部分來自《風浪板ABC》博文 http://xuite.net 的頁面,某些定義按照大陸的習慣用法進行了修改。

圖片來源網路,侵立刪。

在進入正題之前說一下重要的事情:有同學私信問我說游泳會那麼幾下,但是很想學帆板,靠不靠譜?我想說不要被視頻里照片里各種自帶光環的耀眼帆板選手的身姿迷惑,然後自行腦補「站在那塊板上掌著帆的霸道總裁或者維密天使如果是我,我的人生會發生什麼」。資深玩家甚至是競技選手有時離葬身怒海也只差幾分鐘 帆船帆板產生"最美選手" 為救對手川妹子馬嬌棄賽--體育--人民網。水性和耐力是必要條件,然並卵。

帆板是一項燒錢燒腦燒脂肪的運動。

風浪板的學習之路是一條漫長且充滿挫折的過程,排除掉天候的影響以及裝備的持有成本。風浪板本身就是一項技巧性超高的運動,除了要能身體保持平衡之外,還能夠把自己和船板以及帆組完美結合成一個個體,然後與當時的風況和船板下的水流形成一個最有效動態平衡才能夠馳騁在海面上,更不用說如果要在這個基礎上做出其他動作。

決定踏上這條試煉之路之前建議大家考慮一下自己適不適合接受這個挑戰。

1、檢視自己的健康狀況
確定自己沒有心臟血管或者癲癇等問題。風浪板是在開放水域的運動,一但身體出狀況通常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回到岸上。

2、找到自己的學習夥伴
任何人對於挫折都有一定的容忍度,如果有一個(或一群)程度相當的學習夥伴,不但可以互相切磋、扶持或者打氣,在你或者他要放棄時拉你(他)一把。另外一方面也是互相競爭的對象。競爭是進步非常大的動力,當你看對你的夥伴可以做到你目前做不到的動作時,更會鞭策自己加把勁。這種正面的競爭對於風浪板的學習非常有幫助。

3、取得家人的支持與諒解
風浪板的學習曲線很長,而且所費不貲。所以過程中你可能要犧牲掉陪伴家人的時間,你可能要購買新的裝備;但是卻只有你一個人可以體會出來它帶給你得快樂與成就感。所以在學習風浪板之初,如果可以取得家人(特別是另外一伴)的得支持與體諒,可以在學習之路上減少很多心理上的負擔。

4、明白自己的極限
不可諱言的,每個玩風浪板的人血液裡都有冒險犯難的基因在。但是冒險犯難與暴虎馮河相差往往只有一線之隔。很多玩家(尤其是假日玩家)常常發現當天風太強、浪太大,但是已經來了所以依舊拿了不適合的裝備下水,意外通常就是這樣發生的。所以在您學習風浪板之初,請您養成評估自己的習慣,設定好自己體能以及裝備的使用極限。


接下來就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帆板技術哪家強?帆板技術哪家強?帆板技術哪家強?
中國哪裡有帆板沖浪學習,不是帆船沖浪? - 夢塔的回答

------------------------------------------------------升級之路----------------------------------------------------------

帆板運動國際通用的證書分級是:初級&>&>&>中級&>&>&>(短板)&>&>&>高級&>&>&>(浪濤板)&>&>&>(RS:X)&>&>&>大海航行。升級的主線是初級——中級——高級——大海級。有了低級證書,跑幾個任務,提升下RP,攢夠學時就有資格報名下一級別的考試。打造裝備就需要參加括弧內的不同滑浪板的副本之旅。首先要學會短板才能開啟滑浪風帆的速度之旅,升到高級後就有資格去副本打浪濤板,浪濤板打造好後可以去下一個副本打RS:X板。最終試煉場在大海里挑戰海神波塞冬。

參加個兩天的國際初級滑浪風帆證書班可以算學滑浪風帆了。,課程結業考試通過後便可以取得國際滑浪風帆通用證書。
培訓班由三部分組成:理論學習,陸上訓練,水上訓練。
第一天上午理論學習,包括帆板裝備和航行原理。下午參加陸上訓練,重點是模擬板上平衡練習和轉向練習,最後一個小時可以下水進行起帆和出發的練習。練習完了回家背書複習理論知識。
第二天上午進行理論考試。通過後就可以下水繼續訓練轉身和航行的基礎技術。教練們則是在練習水域上進行指導並且同時對大家進行實踐考核。

------------------------------------------------------裝備知識----------------------------------------------------------

一年就玩個六七天的新手不需要買帆板、風帆、防寒服這些裝備,在所有玩帆板的熱門地點都可以租用。裝備又貴又佔地方,你好不容易把小背包里騰出幾個格子塞是塞進去了,移動的時候你沒個神獸速度也愁人不是。

1. 帆板各部分名稱

要熟記你玩得玩具下圖中所有編號的各個部件叫啥名。

  1. Bow / Nose (nose of the board) —— 板頭
  2. Tail (back of the board) —— 板尾
  3. Foot strap —— 腳套 圖中三個黑粗條排列成Y型的是腳套
  4. Footpad (rubber pad on the standing surface) —— 防滑墊 圖中深灰色的兩個色塊是防滑墊
  5. Carry handle (mostly on family and kid"s boards) —— 手柄(常見於親子板和兒童板)
  6. Mast step —— 萬向節槽 在這裡安裝萬向節(universal joint)。萬向節是使帆板運動變得獨特的一個重要因素。通過萬向節將桅杆連接到板上,這樣使得帆板在航行的時候可以自由地轉動帆,極大增大了人對帆的控制能力。萬向接頭用來銜接船板與帆組。萬向接頭之所以可以任意角度彎曲,靠的是中間的優利膠(Chinook Rubber Tendon)。優利膠本身是消耗品,正常的使用一年左右最好就換掉。雖然目前有使用機械物理方式取代優利膠的萬向接頭,不過在使用上的觸感以及靈巧性上還是以優利膠的比較好。萬向接頭大抵上分成兩種介面(端視所搭配的桅杆延長管):歐式以及美式(請參考下圖)。目前絕大部分都是使用歐式。

  7. Daggerboard 也叫 Centerboard (mostly on family and kid"s boards) —— 穩向板 (常見於親子板和兒童板)具體樣子見下圖
  8. Mast (in the mast bag of the sail) —— 桅杆
  9. Luff —— 帆前緣(桅杆袖)
  10. Leech —— 帆後緣
  11. Foot of sail —— 帆腳
  12. Top —— 帆頂
  13. Mast base/downhaul —— 桅杆座/下拉索 桅杆基座是指桅杆最底下連接板的基座。它包括一個機械活動的萬向節,還可能有一個可加長的加長桿接頭。這樣桅杆基座通過萬向節連接到板上的桅杆滑軌上,通過加長桿接頭還可以調節桅杆的長度,使它適合不同長短的帆。
  14. Boom —— 帆桁(héng)帆板的帆桁是從帆前緣到帆后角都繞著帆的叉形桿。大多數的帆桁的末端處都是可伸縮的,這樣可以調節帆桁使之適合不同大小規格的帆。帆桁的前端是通過一個夾子夾住帆前緣,後端通過後拉索與帆后角連接。
  15. Clew/outhaul —— 帆耳(也叫帆后角)/橫拉索
  16. Harness lines —— 腰鉤繩
  17. Uphaul (tripping line) —— 起帆繩
  18. Batten —— 帆骨 由合成材料製成,插在帆骨袋(Batten Pocket)里,收帆時取出
  19. Window —— 帆窗 是圖中沒有標的風帆透明的部分,參照下圖。帆一般都是由單分子膜(帆中間透明的PVC膜),滌綸和聚脂薄膜混合組成,敏感的部位用芳綸網加強。帆板帆上一般都會有一個大小不一的透明的帆窗,這樣使人在板上航行的時候擁有更好的視野。

謝謝 @Tuned Stay 提醒,來介紹一下帆板朝下那一面的兩個外掛:Centerboard/Daggerboard和Fin/Skeg。
是時候祭出大MIT帆板俱樂部的私家圖了

  1. Centerboard 也叫Daggerboard —— 穩向板 上圖中是打開穩向板的狀態。運輸時或者追求刺激時可以收起藏入槽里。顧名思義Centerboard造在帆板中央起穩定作用,防止連人帶帆側翻。初學者的好幫手。
  2. Fin 也叫Skeg —— 尾鰭板 用來加強帆板的側向提升力,穩定帆板和航向。

2. 帆板類型

在20世紀70-80年代帆板的板只有長板和短板之分。那時候的長板有3m的長度。但隨著科技的發展,新材料的應用,長板已經不復存在,現代帆板運動中的板都是從短板衍生而來的。競速長板例如Mistral One Design或是奧運的RS:X比賽。這類的板子主要用在大直線競速比賽。不過也有人使用來當做海上越野(例如橫越或是橫渡海峽)使用。

下面兩張各種帆板的對比圖,可以體會一下。

現代帆板板的幾種主要分類:

  1. Beginner —— 初學板(浮力:170~250L / 長度:250~300cm / 板寬:75-95cm) 初學板通常是所有人在接觸到風浪板時會使用到的。初學板的浮力通常很大(150公升以上),而且船板的寬度也很寬(甚至比Formula的板子還寬)。這樣的設計可以提供初學者非常穩定的船身,有些初學板也具備定水板(daggerboard)。
  2. Junior —— 青少年板(浮力:70~120L / 長度:230~245cm / 板寬:55-72cm)有發泡棉包覆的表面,可保護好動的小孩新手。
  3. Freeride ——通用板(浮力:125~175L / 長度:255~275cm / 板寬:70-85cm)浮力在130L~160L間,是一般休閑活動用板,極易操控,適宜在相對較為平靜的水域直線滑行或少量轉向。適合初學後的進階學習與技術提升。
  4. Freemove(浮力:85~120L / 長度:235~250cm / 板寬:56-70cm)Freeride板的縮小版。
  5. Freestyle —— 花式板(浮力:90~120L / 長度:230~245cm / 板寬:56-70cm)這種板型一般較寬,板短易跳,平衡性能好,方便人做各種跳耀花式動作。花式浪板和浪濤板一樣強調靈活性,不過花式浪板通常浮力比較大,也比浪區的板子寬了許多。花式浪板著重在風浪板的動作,通常結合翻轉(Loops)、旋轉(Rotations),滑行(Slides)以及跳躍(Jumps)。花式浪板的動作可以說是風浪板學習當中技巧最高的類別,這也是他深深吸引人的地方。花式浪板的發展在2000年出現了分水嶺 ,新的動作如Air Jibe(Vulcan)、Grubby、Flaka以及Spock等等將跳躍、旋轉以及划行等動作結合在一起,展現出不可置信力與美的結合,這樣的花式動作一般來說稱作新花式(New School);相對於傳統不強調船板離開水面的動作就稱為舊花式(Old School),例如Upwind 360、Curve 360、Bodydrag等等。
  6. Freestyle Wave(浮力:75~100L / 長度:235~250cm / 板寬:55-62cm)小風有浪或強風平水狀況下航行,比Wave板寬,卻比Freestyle板窄。
  7. Wave —— 浪濤板(浮力:60~90L / 長度:230~260cm / 板寬:50-60cm)浪濤板顧名思義是適合在浪上操作的玩法,講求在浪上跳躍以及各種迴轉的動作。船板具有輕巧、小、靈活的特性,具有較高的可操作性,強風大浪下航行,常作急轉彎,板身可承受更高跳躍的衝擊。。寬度通常藉於50~60公分,長度介於230~260公分。一般來說浪濤板的玩家所使用的浪板浮力通常和自己的體重相當。所操作的環境通常也是比較激烈(通常帆的尺寸介於4.0~6.0平方公尺)。

    浪濤板的玩法目前可以說是風浪板的一大主流,除了激烈刺激之外,危險性也最高。

  8. Race-Slalom —— 迴旋競速板(浮力:90~135L / 長度:235~255cm / 板寬:60-80cm)板身較短,方便轉向,專門用於障礙賽。比賽通常是在兩點之間採取「8」字型繞錐。Slalom的比賽由於標準公平,所以是最常見到的風浪板比賽類型。
  9. Formula race —— 方程式板(浮力:150~180L / 長度:235~250cm / 板寬:100cm)是專為方程式比賽滑行設計的板型,板體相對較大,最大的到1m寬,尾鰭最長70cm,帆可以大至12.5平方米。Formula是最近15年發展出來的玩法,使用的船短而寬。主要用於微風(7~12節)平水時的比賽居多。
  10. Mistral One Design —— 米氏板 / 「米斯特拉OD」板(浮力:235L / 長度:372cm / 板寬:63cm / 帆面積:7.4平方米)這種平底板是目前世界上最優秀的板型,1996年,2000年和2004年被列入奧運會比賽級別。「米氏」板已形成系列產品,種類很多。適合在風速5至35海里中使用。
  11. RS:X板(浮力:231L / 長度:286cm / 板寬:93cm / 帆面積:男子組:9.5平方米;女子組:8.5平方米)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帆板項目的指定板種。

在板的選購時除了考慮自己技術水平和滑行風格外,還要考慮自身的身體重量。初學者選擇帆板的範圍並不大,在初學板(Beginner board)里挑一個看著順眼的就行了。

3. 風帆類型

帆板的帆從最早期與使用帆船的帆到最新因應各種不同類型玩法所衍伸的帆型,在材質以及帆型都有很大的進化。

帆的尺寸以面積來計算,單位是平方米。例如一張帆的尺寸如果是5.2,表示這張帆的面積為5.2平方米(㎡)。通常帆的尺寸選擇依照當時風況的大小以及個人的體重來衡量,微風使用大號的帆,強風則使用小號的帆。比較常見帆的尺寸大約從3.0~9.0之間,能夠操作的風況介於45節(knots)一直下到10節左右。下圖中是7.3平方米的帆。

帆的形狀通常也會根據風浪板的玩法而有所不同,例如波濤板的帆因為強調的靈活性(maneuverability)和耐用性(durability),所以裁切的帆型以及製作的方式就和強調速度競賽的Slalom帆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選擇一張適合你操作環境以及玩法的帆也是相當重要的。

初學者應使用wave、freestyle(或free-ride)的帆,因為它們具有較佳的操控性和舒適度,在學習的過程中會較輕鬆、較快進入狀況。
和板的選擇不一樣,對於初學者來說帆並不是越大越好。帆必須產生足夠的力載人前向,但不能太大,太大時容易將人從水面舉起,非常難於控制。一般的初學者在選帆的時候最好選擇5.0-6.5㎡大的帆,因為這樣的帆適合很多風況,從1級到5級都有不錯的穩定性。如果風力更大,那就該選擇更小的帆。帆的大小選擇除了考慮可能滑行的風力大小外,還要根據人自身的身體重量做一個考量。一般重的人選擇大一點的板,輕一點的人選擇的板就稍微小一點。

4. 安全保護裝備

  • 腰帶

主要分為系腰式和座式。
下圖中是系腰式:
佩戴這種腰帶,是拉力作用於臀部。 被廣泛適用於長時間帆板運動,或自由式帆板運動。該腰帶的卡扣位置較低。

下面是座式腰帶,有點像短褲:

由於腰帶是直接穿在身上的,其舒適程度會直接影響到你滑行的發揮。購買時要盡量多的試穿,挑選感覺最舒服的。對於腰有問題的最好選擇坐式的腰帶,這樣就能把風帆的拉力轉到腰下,減少腰部受到的壓力。每次衝浪後把腰帶上的鎖扣用清水清洗,防止腐蝕。

  • 腰帶連接繩 (Harness Lines)

Harness Lines的作用在連結帆桁(Boom)與玩家身上的腰帶,讓身體與整個帆組結合在一起而不是只靠玩家的雙手來支撐。Harness Lines依照玩家的身高以及使用的腰帶樣式(腰式或座式)而有長短之分,單位為公分(㎝)。一般來說Harness Lines是固定長度的,不過也有可調整長度的Harness Lines,一般比較常用在競速上。
下圖是固定式:

  • 防寒緊身衣

主要是氯丁橡膠材質。防寒緊身衣能在大風寒冷的時候使身體保持一定的體溫,主要在冬天滑帆板使用。防寒衣依照材質以及厚度可以分成濕式(Wet Suit)和乾式(Dry Suit)。濕式防寒衣材質會不防水,一般厚度大概是2mm~3mm,適用在秋天的氣溫。乾式防寒衣的材質則是不透水的材質,厚度介於3mm~5mm之間。雖然防寒衣可以讓玩家保持體溫,不過當水溫低於攝氏15度時並不建議玩家從事風浪板運動。
我感覺氣溫25度以下都可以穿長袖長褲,又防寒又防晒,20度的水溫實在是一大隱形殺手。落個幾次水體溫就刷刷地下降後,體能很容易垮了。

  • 鞋子和手套

同樣是氯丁橡膠材質的鞋子和手套能在天氣較冷的時候滑行時保護手腳溫度,避免在冬天滑行的時候手腳濕水凍傷。夏天時戴手套穿鞋子是防晒傷的最強辦法。有五指式,半指式。

鞋子跟手套一樣,具備保護與飽暖的功能。特別是在非沙灘的水域,沒有穿著鞋子很容易讓水中的尖銳物體割傷或是刺傷。

-----------------------------------------------------航行原理-----------------------------------------------------------

理論知識對帆板初學者來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整個理論課都跟被馬蜂蜇了屁股的猴子一樣坐立不安。在條凳上假裝聽課,其實一直看著湖邊穿著緊身衣的男女老少矯健地拖帆板抗著帆下水,腦袋裡循環播放自己也換上超級英雄緊身衣褲在水上凌波微步,怎麼拉風怎麼來的小劇場,真想摔了課本,扯碎T恤大喊:「我要裝X,別攔著我」!

少年,不好好聽課的下場就是裝逼不成被風吹!

風吹離岸,帆板滑不回去,就只能像圖中那樣拖著裝備狗刨幾百米回去……腦袋不夠用,只有肌肉可以指望。如果湊巧在水上滑來滑去一天了,體力也差不多了,那絕望的心情可是很可怕的。

介於答主是物理渣渣,在知乎問了個關於物理上初級問題被大家擔心是準備高考的妹子:怎樣解決學習物理定律時因為看不到摸不著各種「力」造成的理解障礙? - 物理學。航行原理這部分我也真的只能囫圇吞棗。

1. 航行原理
伯努力原理(Bernoulli),這是帆板帆船運動的最基本原理。具體解釋可以參照這裡:帆船工作原理 或者知乎上另一個問題的答案也有牛人解釋:帆船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 物理學
下圖講得原理必須想清楚並且牢記,否則一切技巧都是白搭。帆板玩家需要隨時根據風向和圖中原理調整風帆航行。圖中是以帆船為例,但是帆板和帆船原理一樣,也可以參考這個網站上

  • No Go Zone — 0-30° 逆風,無法產生有效的推進力,不能航行。
  • Close Hauled — 30-50° 迎風行駛。迎風行駛的極限角度是風的來向的左右各35度,但一般以45度為極限,這和船的設計有很大的關係。迎風行駛的觀念是和側風行駛相當接近的,只是迎風時,側向的力量較側風為大,而前進的力量又小於側風,是易學難精的。初學者一開始可以先練迎風,因為帆會用很明確的方法指正您的錯誤,然後側風行駛自然就會了。
  • Close Reach — 50-90° 前舷側風行駛
  • Beam Reach — 90° 正橫風 / 正側風行駛,風從正橫吹來
  • Broad Reach — ~135° 偏側風行駛,風從左後側方或右後側方吹來
  • Running — 180° 順風行駛,正後方受風的行駛狀態。在平常微風的時候,順風航行的前進速度是最慢的,因為除了風的推力外,沒有白努力效應的助力。而在強風的時候,又容易因風的推力集中在左舷或右舷,而一直向另一舷轉向,船速在再度慢下來,同時也進入不穩定狀態。

2. 航行避讓規則

這一點也非常重要!
不僅作為帆板帆船愛好者要銘記在心,其他水路交通工具的駕駛者也必須學習這個規則。就像開車要遵守交通規則,玩水上漂也要遵守水路交通規則。要避免和其他衝浪、滑浪、獨木舟、帆船、輪船相撞,必須知道誰有先行權,誰必須避讓。
需要根據風向,以自身位置為參照點,判斷上風處(windward)和下風處(leeward)。如果兩個帆板航行方向一致去打怪升級,在下風處的帆板玩家有先行權。

3. 超板規則
想要超越速度較慢的帆板玩家時,必須保持一個桅杆長度的間距,避免超越過程中風帆突然倒下翻板或者兩板相撞風帆桅杆砸傷身體。

--------------------------------------------陸上訓練----------------------------------------------------

未完待續……

--------------------------------------------水上訓練----------------------------------------------------

如果你耐著性子已經看到這裡,覺得馬上就能體會裝逼超級新興趣get的話,我只能說,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 na?ve! 帆板是一個技術性超高的運動,對身體素質要求非常高,更重要的是需要不停動腦思考的。

第一次上板平衡性可能不是很好,肯定要經常摔到水裡。練習起帆的時候更是幾十遍得掉進水裡。穿著全身連體衣時一旦落水再爬回板上頭兩次感覺不到什麼,幾十次下來整個身體就跟灌了鉛一樣。這個階段體力消耗非常大,所以前一天一定要休息好,下水前保證營養充足。在水中感到體力不支時一定要及時上岸休息,補充營養。
如果航行時是離岸風,玩著玩著一眨眼衝出岸邊幾百米,還不會搶風航行技術,那就回不了岸了。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越是掙扎離出發的岸越遠。少年,這就是拼體力和耐力的時候了。
我當時是第二天考完試心裡那個得意啊。聽著岸邊的人歡聲笑語,小風吹著,太陽斜掛著,在板上擺個帆板選手的姿勢,就開始正風呼呼往前滑了。結果就是回過神來,周圍好安靜啊。尼瑪,眼看就到湖中心客船的航線上了。唉,雖然不是離岸風,但也是橫風,偏離出發的地點好遠好遠鳥。一著急慌了神怎麼也不往出發地走,眼看著太陽就要落山離下課時間越來越近,信心全無,不敢折騰了。只好趴在板上馱著風帆兩手拚命滑呀滑呀,再怎麼著怎麼也該能滑回去吧。教練也發現幾分鐘我還是水面上的一個小點,就劃著Stand Up Paddle來換了我的帆板,讓我劃他的板回去。終於感覺到自己向岸邊移動時,教練自己炫酷地刷刷幾下就衝到湖中玩去了。等累成狗靠岸後,胳膊已經抬不起來帆板了。這還是在內陸水域上,要是在海里加上海浪作用真就要以大海為家了。

接觸兩天後,明白距離自己能在開闊海域乘風破浪還需要幾年或十幾年的訓練的。

起帆……

轉向……

……

等過百贊再更吧


大陸人在香港,跟著政府康文署組織的面向普通市民的課程自費學習,目前處於短板入門的階段。一個知乎答案並不能起到教程的作用,所以只是簡單分享一下感受,供參考,圖片均來自網路,侵權刪。

帆板windsurfing(香港叫滑浪風帆)發明於上世紀60年代,原理上與帆船是相同的,器材有所不同,最大的不同是帆板沒有舵,而且帆板的帆與板是軟連接。帆船帆板均為奧運會比賽項目,都是名副其實一顆賽艇的水上運動。

原理部分:
風帆能夠順風航行很好理解,但為什麼能逆風航行就不好理解了。如同機翼產生升力,風的流速被有效帆弧的形狀所改變,根據白努利效應(流速慢的空氣壓力大於流速慢的空氣),內外側流速不同產生了壓力差F,而且方向是垂直於帆弧切線的,這樣就改變了原始風力的方向,有了逆風向航行的可能。

如下圖所示,產生的壓力差F等效於F1和F2的合力,其中F1垂直於船身,F2平行於船身。而船身的流線型設計又導致橫向移動的阻力遠大於向前行駛的阻力,因此F1被絕大部分抵消掉,F2卻被絕大部分留了下來,成為了船隻向前的動力。

通常這個迎風角度,不能低於45度,即下圖非航區(no go zone)兩側的位置,否則帆面不能產生有效弧形。但如果目的地在非航區內,用Z字航行路線即可到達上風位置的目的地。

帆板也是同樣的原理,只是沒有舵,帆板是通過改變帆力/CE和阻力/CLR的相對位置產生扭力來轉向的。

環境對於帆板的學習效率影響非常大,最好在平靜的水面和穩定的風力環境下學習,同時最好有教練。器材方面,由於不同階段用的器材完全不同,並不建議自己夠買,最好是找到合適的俱樂部租用。例如在在香港,李麗珊為香港帶來第一塊奧運金牌之後,政府康文署下轄五個水上運動中心對普通市民開放,提供場地和器材以及教學,各等級的兩天課程含器材使用只需要130港幣,分級考級系統完善。


學習進度:
按照香港滑浪風帆協會的安排,大至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初 中 中高 高
初級:

初級使用的帆結構比較簡單,面積也比較小通常在3.5-6.5平米,桅杆(mast)基本是直的,帆骨很少或沒有,材料以布為主,板的排水量在200L以上,很寬便於平衡,但相當重,一個人搬比較吃力,通常也沒有腳帶,因為也用不到。
這個階段,主要是板上平衡,基本航向控制,以及基本逆風轉向(basic tacking)和基本順風轉向(basic gybing),懂得定水板的收放條件,能夠航行至上風位。初級的課程通常是兩天,畢業條件應當是在微風條件下,來去自如。

中級:

中級開始學習使用全骨帆(mylar),和排水量更少的中級板如Techno 293。
從這裡開始,如何裝配帆(rig)也成為重要的知識重點,如何根據帆的指示選用合適的桅杆/mast、桅杆底座/extension、橫杆/boom,助航帶/power line,腰鉤/harness。帆板想玩的好,準備和安裝知識必不可少。
中級的畢業條件是在3-4級風況下能夠航行指定三角回到原點(一定會包含上風航行),如果初級沒有打下很好的基礎,對於風向有很好的感覺以及熟練而不落水的tacking動作,這個級別的風很有可能拉了幾次帆後趴在水裡等待救援。而基礎好或天資好的人,這個風況下已經可以初嘗飛起的感受,其實訣竅很簡單,就是向後站,同時避免板頭偏向上風(過度luff up)。
帆板在水裡的阻力小,速度快時可以飛起,速度可以超過20節(1節/knot=1.852km/h),刺激感遠超帆船。飛起(plane/planning)是專屬帆板的一種特殊狀態,在風足夠大時,正確的姿勢將帆啦低,帆提供向上的分力抵消了部分重量,速度也使板大部分面積離開水面,大大降低阻力,因此速度會突然增加至30km/h以上。

雖然初級階段掌握了微風航行對於普通人而言已經非常不錯,但這僅僅是一種學會帆板的假象,因為帆板的絕大多數樂趣和技術都在能飛起(plane)之後。飛起是一個全新的階段,也將遇到一段新的挫敗期,因為飛起至少需要3級風(開始有少量白頭浪)加7.5米以上帆,初級學的那點東西在大風大帆的情況下並沒有什麼用,用蠻力的話體力會在大風中瞬間被榨乾。

當桅杆開始被拉過中線,人站的越來越靠後,帆開始提供向上的升力,板頭開始翹起半個板身脫離水面,阻力開始變小,進入所謂「飛起(plane)」狀態,速度變快導致板升起,板升使阻力變小,最終達到飛起的平衡狀態。人這時處於拉帆向後半貼近水面的心理非穩定狀態,加上高速度,使腎上腺素開始飆起,多巴胺內啡肽狂暴分泌,這種感覺一旦嘗試到,終生難忘。
但這時握力開始跟不上了,再厲害的人也不能長時間把體重放在手上,所以要開始學習助航鉤和助航繩托住體重拉住船帆。

助航鉤(harness)和助航繩(power line)是一項新的感受,剛開始會增加落水次數,動作的錯誤還會帶偏航向,但是熟悉之後會發覺輕鬆許多,從此不再懼怕大風力無力返航,因為風力越大反而越省力,然後越站越靠後,先是前腳進腳帶,最後可以雙腳進腳帶,達到真正的飛起(plane),速度可以30km/h以上,也並不會太累,玩的時間長而省力。

中高級:
開始學習使用帶弧度(camber)的全骨帆,以及短板排水量更小而且沒有定水板的短板。自帶弧度的帆類似機翼形狀,可以將風帆賴以存在的白努利效應發揮到最大,但是帆的rig更加講究,特別是裝備次序,不同風況下的調整。

使用的短板的重量更小,平衡更難掌握,特別是拉帆的時候,但可以最快地plane起,獲得更快的速度。

要做好心理準備的是,這亦有可能是新的挫敗期,動輒6.5平米以上的大帆,浮力更小更加難以平衡的小板,而且沒有定水板,可航行的迎風角度大打折扣,逆風航行困難,告別許久的無法回家的恐懼感受重新襲來。
但是,不要怕,短板追求速度,有了速度就有了一切,迎風角大沒關係,多拉幾個來回就好了,最重要的是planing!planing!planing!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其實帆板並不是很好的交通工具,玩的目的就是為了體會速度的感覺,所以沒什麼比速度更加重要。

高級:
到了這個級別,已經一騎絕塵不用再看這個帖子了,各種大風怒跑,各種高速花式gybing,水起(waterstart),衝浪,從此高帥富走上人蔘巔峰。油管子上視頻大把,可惜不攀牆看不到,貼點圖吧

寫在最後:
這項運動已經發明了大半個世紀,新的材料和技術還在不斷的出現,更輕更強的桅杆帆面材料,方程式板、水翼板什麼的。這是一個可以玩一輩子的運動,也許很久不玩,但遇到大風時還會體會到常人難以理解的興奮。

另外,香港學帆船帆板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雖然氣候上不是最好,但由於水域資源豐富和政府的支持,香港是全世界學習帆板最便宜的地方,生活在香港的人實在不應該錯過。

附香港康文署/滑浪風帆會的研習路徑:
初級滑浪風帆訓練班2日

30小時經驗 及選修初級滑浪風帆專修

中級滑浪風帆訓練班2日

30小時經驗 及選修中級滑浪風帆專修

中級後分支A
短板入門

30小時經驗

短板訓練班

30小時經驗

浪濤板入門

浪濤板專修

中級後分支B
高級滑浪風帆訓練班2日

RS:X入門及專修 或 大海航行專修


2016/1/14 部分修改,更新眼鏡相關;另外最近在參加些業餘的帆板比賽,等賽季結束了更一下比賽相關吧
2015/11/08 更新手錶
————————————————
我在新加坡,作為一新手(初級證),在這裡寫點至今的經驗之談,說(tian)不(zhi)定(dao)會隨著以後的學習繼續更新。

學習相關:
1. 找對地點很重要,這個其實做起來比較困難,因為你在哪裡生活決定了你的地點,就像新加坡根本沒有大浪(因為對岸一點點就是印尼和馬來,個人感覺浪基本不超過20cm),海風也算挺多不大不小(當然也有絕望的無風的時候),一年四季全是夏季,抬頭就有一堆在遠海可以看到用來判斷水流方向的郵輪,就是非常適合初學者的地點(個人感覺,沒有對比,或者對比其他答主),開闊海域完全沒問題(如果我沒理解錯開闊海域這個詞的話)。
2. 找對組織很重要,我是參加的學校帆板社團,社團團長和團副都是新加坡國家隊的,和社友一起學習,互相之間有些激勵作用。每周團長會帶我們做各種針對的陸上身體訓練。
3. 找對機構教練很重要,其實我們的社團團長和團副就是我們的教練,我們十幾人出海都是有2、3個摩托艇跟隨的,實在累的不行都是有摩托艇拖我們回去,幫我們度過了初學的這個階段,另外針對的陸上身體訓練也是非常有用的。
總體我覺得如果你是經常去健身館的人肯定是更好,但是普通人也完全可以學習,只要有愛╮(╯▽╰)╭。

裝備相關:
在新加坡這種基本全球太陽直射最多的地方,在海上只需要考慮防晒,所以只有有關全身防晒的經驗,神馬防寒完全不懂呢。新加了點額外設備如手錶。
1. 長袖長褲緊身衣。最大面積的防晒,最好黑色,我本來就有一條SKINS A400全長褲,這個可以下海水還有UPF50,長袖美國亞馬遜買的這個:Quiksilver Men"s All Time Long Sleeve Surf Tee Rashguard,也是UPF50,30多美元。感覺這個最好還是投資一下。最近發現迪卡儂衝浪運動子品牌有不到一百人民幣的防UV的衣服,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2. 手套鞋子。手套很有必要,因為你的手一直握著Boom/橫樑,很容易出現磨紅的情況,甚至水泡,我直接用的之前某寶買的幾十rmb買的健身手套,感覺很好用,泡水也不會有什麼影響;而鞋子我沒有穿,雖然也會磨,但是一是沒有現成的。。二是腳也皮厚些,磨磨也沒啥,三是腳黑點也無所謂。
3. 頭部防晒。雖然知道臉基尼這種神物,但是我大概是穿不出來的。買了一個High UV Protection Buff頭套(不過一般淘寶上這種東西也很多),配合一個沒有頂的網球帽,在新加坡這種太陽在頭頂上的情況可以完全遮蓋,如下圖

是的我知道其實比臉基尼好不到哪去。另外,頭套不要擋住鼻子和嘴,因為下水了之後就會浸海水,一直在嘴邊不舒服。帽子比較推薦購買,buff頭套看個人心情了。對了,墨鏡如果是初學的話不建議佩戴,因為會摔然後容易丟。不過之後就可以帶了,海上頂個大太陽還是帶一個吧
4. 防晒霜。有專門的水上運動的防晒霜,推薦買這種的,雖然該黑還是黑,我用的這個:

5. 手錶。我一般看時間靠手機,然而在海上漂的時候肯定帶不了手機的(然而我不用大法,就算用大法也沒地方放),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手錶了,不論是一般還是比賽有一個手錶可以看時間都是非常有用的,這時候就不得不要說手錶的防水指數了,如5bar(=50m(米))10bar(=100m)。在玩帆板的時候肯定是要用防水的手錶。我就直接貼個casio說明書上有關防水指數的圖,英文的,不過yes no windsurfing一般都是能看懂的吧:

這個雖然是casio的,但是其他手錶也應該能參照一下。按照這個表說的只要是10bar或者20bar的手錶就適合windsurfing帆板了,雖然不太理解為什麼游泳和帆板的等級不一樣,不過大概就這樣吧。我用的這個Casio G-Shock DW5600E-1V,G shock經典款,20bar的防水:

6. 眼鏡相關(隱形、墨鏡)。不要戴隱形,不要戴隱形,不要戴隱形,重說三。尤其是新手,老手可以一趟完全不落水,但是新手非常容易落水,海水裡的細菌很容易就會在隱形眼鏡和眼睛縫隙中藏匿,的確有人因為游泳戴隱形一隻眼瞎的。就算有些方法可以減少感染,但是能不帶真的不要帶。有錢的話,買個帶度數的墨鏡吧。
至於墨鏡,墨鏡還是挺有用的,在海上時,經常是頂著大太陽的,待久了,看很多東西會發白/亮,有種類似在雪上會雪盲的感覺。有專門為水上運動設計的墨鏡,可以掉到水中還可以浮起來,偏光功能覺得可有可無,有更好些吧。為了防落水可以找個帶子幫助鏡腿。我就在迪卡儂買了個超便宜的水上運動的墨鏡:

身體訓練相關:
我不是很懂健身,所以先列出帆板需要的肌肉,健身達人可以自行鍛煉:

  • 前臂:手要握持Boom/橫樑。
  • 身體核心:穩定性和傳輸帆到板之間的能量
  • 上背部:做sheet in(回拉?)時需要
  • 下背部:為了保持向後靠時的身體拉伸
  • 股四頭肌和腿筋:傳輸帆到板之間的能量,在水浪和板轉向的時候擔任懸掛

以下是一些推薦運動:
第一類是各種耐力向的有氧運動如:騎行、慢跑、游泳等
第二類是HIIT(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高強度間隙運動?),因為很多帆板的技術動作需要特定位置的高強度能量爆發。所以這個很有用,以下是一個例子:

  • 20秒-立卧撐
  • 10秒-休息
  • 20秒-深蹲
  • 10秒-休息
  • 20秒-仰卧起坐
  • 10秒-休息
  • 20秒-衝刺
  • 10秒-行走
  • 20秒-立卧撐
  • 10秒-休息
  • 20秒-深蹲
  • 10秒-休息
  • 20秒-仰卧起坐
  • 10秒-休息
  • 20秒-衝刺
  • 10秒-行走

第三類是特定肌肉鍛煉
前臂:手腕捲曲運動(啞鈴、杠鈴);握力器;擠網球。。(投入逐漸減小)
身體核心:花式普朗克plank (普通,側身,十字,手持球)
上下背部:划船機,引體向上,杠鈴上提,羅馬尼亞硬拉
股四頭肌和腿筋:深蹲,側蹲,弓步(配重)

規則相關:
完整的航行規則不止有上風向,下風向,應該有三個或四個(不同地方說法不一樣):
1. 超車時,後面的要讓前面的:

2. 上風向要讓下風向:

3.站在板左側的(port)要讓站在板右側的(starboard):

以上


數了下自己玩過的水域:台南-澎湖-新加坡-深圳-海口-柳州-蘇梅島-香港,也有七八個了,而自己第一次接觸帆板也不過是短短兩年前的那個夏天。

昨天剛和一群朋友從香港赤柱玩回來,再次感嘆國內水上運動開展的遲緩,僅隔一條香江深圳帆板的氛圍卻差得太多。知乎上相關的問題少之又少,真心希望這個運動能有更多人參與進來

為什麼要玩,怎樣學,先前排佔個座回頭慢慢寫

@夢塔你現在還有在玩麽,在香港?
另建議題主改一下分類,好歹要加進帆板話題嘛,其他可以加潛水、水上活動之類的話題。


有人叫我更新一下,final剛剛考完。先花195刀上了個班,然後練習租設備花了20-30刀 練了4個小時,然後學會。挫敗感是最麻煩的,因為一開始會不斷掉進水裡。然後第一次sail起來會有極高的成就感。
如果沒有條件多去的話,一定要練習大腿力量,蹲下拉重物的感覺。因為拉帆應該是一開始非常難,讓很多人放棄的一部分。
學會這個以後就要學tack,逆風前進,這個目前我還沒想到替代的練習方法。

就大概這樣吧


夢塔@夢塔的答案很詳細了。真的超贊。學習了很多。我也是初學者,理論不太懂,屬於直接上板,摔打中飄走的二貨。我的總結是,第一步要練習現在板子上拉起帆,我是女帆約四平米,對我來說有些吃力,拉帆並站到板子上保持住裝逼范,我用了兩天時間,手上磨泡,身上全是板子帆打到的淤青,因為一次次掉水裡。啥也不說,上圖

過了這一關,就開始揚帆啟航。更確切的說是被風吹的亂飄,我們這邊的風是吹向岸邊,我最大的痛苦是裝逼拉帆後幾下就吹回岸上,被游泳的人們包圍。最後也是雙手滑到海中央練習,在被風吹回岸邊,或者吹到對面的岸邊教練在用快艇把累成狗的我拉回來。第二關是熟悉帆和風的角度力度,學轉向,調頭,各種姿勢位置,這樣才能開啟操控帆和風。我就學習到這一步。這一步就有信心了,有點期待人帆合一了。


深圳有一群玩真風帆的人,不搖帆比賽,不玩長板大板。他們是瘋風浪狼。可搜"深圳瘋風浪狼"微信號。有二手器械圈內交易。


前一陣在美奈上了三個上午的課,基本可以按照既定路線往深處走-自行轉彎-回到出發點,當然不會有什麼速度啦。感覺只要記住動作和步驟,不怕落水,落水了也別慌,windsurfing還是比較容易上手的(相比於風箏衝浪)。
感覺windsurfing更像是開車,蠻有技巧性,想著夏天再接著玩~


先看看自己在哪,這其實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國內大部分的靠海的地方也不是很適合這項運動,我在魔都,然而這個圈子也只有2,30人。每年能加個2,3人。想好了再來,挺好玩的


樓上說的很贊。
個人補充點新手注意事項……
1. 腳的位置。
2. 方向控制。
3. 中心控制。
4. 要不要帶腰帶。

//待補充


本人在瀋陽,實際上國內帆板沒有考證什麼的,運動太小眾。前兩年巔峰時期全國業餘比賽能招來六七十人,主要是青島一批,黑龍江吉林有幾個,瀋陽本地07一批,雪之道一批。
如果想學可以去海南或者附近水上運動俱樂部,海南我認識一個退役運動員,別的地方俱樂部一般都有退役下來的運動員帶,畢竟現在小眾,想走彎路都不好走。
救生衣與基本游泳技巧一定要有!


這個夏天玩了幾次,很有意思


推薦閱讀:

靠牆站會傷膝蓋嗎?
學生黨如何安排減脂食譜?
怎樣鍛煉能讓肩膀變寬?
雙腿不能完全併攏下蹲,有什麼好的辦法可以練習?!需要通過空乘體檢,之前因為這個重心不穩航醫讓我回去練?
運動有助於抗癌嗎?

TAG:健身 | 戶外運動 | 衝浪 | 水上運動 | 帆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