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個能頂得住壓力的人?
平時在工作方面,能力可以說還不錯,但當出現大家都對自己很有期望的時候,比如一個很大的項目由我負責到最後要驗收的時候或工期很緊的時候,自己就會感覺到很沉重的壓力,失眠、多夢,有時還有想嘔吐的感覺,怎樣才能擺脫這種感覺,請大家給些建議。
-----------------------------------------------------------------------------------------------------------
兩年過去了,下面有知友問我現在的情況,我就在這補充一些那些壓力大的日子已經過去了,我目前已經換了一家新公司工作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感覺壓力大的主要原因我總結可能有兩點
一是因為自己那時候剛走上管理崗位,經驗不足,心中沒底,才會有壓力
二是因為之前團隊中的人員也不是有經驗的人,做事效率相對較低,任務拖得比較久,時間比較緊導致壓力變大現在的我經歷過之前的那些有壓力的事情,回頭看後發現那些事已經不再會給我那麼大的壓力,而且目前團隊的人員都是能力比較強的,大家工作起來配合的很好,執行效率很高,工作就比較輕鬆了,有時候把工作條理理清,擺正心態,事情總是會有辦法解決的。
這說明你有責任感啊,選你做項目經理就選對了!
你以為大家會平白無故地對你期望嗎?他們認為你是最適合的人選。
這些年,這樣的壓力感,我時時有,所以也養成了很多壞習慣,比如購物,比如吃刺激類食物,比如刷知乎,比如喝醉。每當我做完一件重要的事,或者被鬱悶到,就想切換到完全不相干的事上,做點什麼讓自己開心,覺著累,需要恢復。
別學我,你可以來點健康的活動,比如健身、短期旅行、潛水、極限運動、和工作不相干、你有興趣的都行。好像能耐越大的人,玩得越大哎!
重要的事來臨前,我也失眠,怎樣都睡不著,那也得閉上眼睛硬躺著,沒有體力可做不成事。
我經常想,請時間跳過這段艱難時期吧,給我幾個月或一年後的狀態。
即便有不成功的case,因為已經儘力,所以不會遺憾。
無論多難,明天會繼續。過上一年回頭再看,風輕雲淡。
我們總是在做自己不勝任的工作,這是成長的動力。
總結一下:儘力做好該做的事,找到適合的解壓方式,保持充沛的體力,相信大家的眼光,看到自己在一步步成長。
對於你而言,擺脫不可能,這是使命,必須承受。如果你還沒刻薄到要從壓力中獲得力量(很多能人可以做到),那麼要做的是找到適合的解壓方式,適時切換場景,獲得滿足感,加了血就能繼續戰鬥了。
謝邀。
雖然這種感覺有點難受,但還得恭喜你,看來你出息了,眾望所歸。別叫苦,或許還有人羨慕你哩!
沒其他辦法,這就是一個加壓的過程,開始50斤,再60斤、70斤、80斤,最後100斤也能承受了。這還是一條時間線,50斤時,你才15歲,現在你或許正向30歲進軍,也該挑得起了。當自己挑得起時,見著重擔,還會躍躍欲試的。
當你見著重擔就躍躍欲試,甚至還能舉重若輕時,毋忘到知乎和知友們分享你的經驗。人有心腦體,能頂住壓力,就是心力強。
創業期,特別是前一段時間,覺得壓力太大了,不少的事情都想逃掉。
但是理想(宏觀地看是理想,其實也就是一種需求跟慾望)能夠支持著向前走,這個是主動的;被動的方面,是被責任推著走。
不斷的小事情造成的不少的小需求被滿足,慾望的力量開始變大。
開始是跑步,每天跑,體加強了,每天看著跑步的記錄,也有成就感。
體的成長支持著心的成長。
當然,看到資金開始回收的時候,還真是開始有更強的慾望了……
金錢真是一種很好的證明。
————————————————————————————————————————
宏觀上講:
從體力開始,一日之計在於晨。
早上就開始跑步,一天都會覺得自己比較強悍,抗壓的能力也會更強——實際的體能比較好的情況下,自然也會抗壓的能力更強。
腦:保證思想方面的活力(其實之前說到的就是體方面的活力),每天必須去看書,一定別只是工作方面的書。
技能方面,要去學習一下思維導圖跟時間管理的兩種工具,讓事情雜而不亂,心態方面的壓力自然會少很多。
前面的兩個都保證的活力,自然心方面的問題就解決了——我自己是這樣的。
來個信仰吧
無常到好,無常到壞,只要不死,就可以重來。
每一段經歷全都有收穫,要在心裡盤算好收穫的是什麼。
真的,那都不算個事~
在我很年輕的時候,第一次接了一個項目,現在看來,事情都小到不可思議,周五晚上十點,我一個人在辦公室里哭了半小時,擦乾眼淚開始打電話,突然間就發現,當你壓力山大的時候,你身邊的人都開始幫助你,華理的學生幫我從東華借了一隊模特,還不要錢!華東師範的學生半夜幫我招人,同部門的同事周六全來陪我加班,一個同事自己騎車去中醫藥,大老闆的司機給我當了一天的司機,一天時間我去了海事,華東師範的兩個校區,晚上回到公司的時候,我覺得今夜的星星特別明亮。
我覺得,很多大牛都說了心理上的第一步,其實他們忽略了事實上最重要的一步。
《蜘蛛俠》舊版第一部就說了: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歷史不會憑白無故選擇你,我相信各位站在管理崗位上的人,也明白。
你之所以單起了責任,是因為你在一些事前身先士卒,勇於承擔。
而你之所以能夠有勇氣這樣做,是因為你心裡有底氣,你自己有能力,有信心。
所以,保持自信,努力提升自己,一切自然而來。看很多知友談了戰略層面,那我結合自己來談戰術層面吧。我當土木工程項目的辦公室主任有四五年了,不是那種管喝酒跑腿的辦公室,是管生產、安全、質量的辦公室。題主在IT業,我想應該比我壓力大多了。知友們比我壓力大的也有得是。我這算拋磚引玉了。
因為項目規模大,所以每年總有幾次要面對國家能源局、中X集團這種層面的檢查,至少都是廳級幹部帶隊下來。現在流行突擊檢查,提前兩三天才能得到消息。兩三天內搞定幾百頁的迎檢報告和相應的PPT,再加上巨量的查遺補漏工作,令人頭大。我一般有以下方法:
(1)心無旁騖,專心這一件事
兩三天之內,把與迎檢無關的事情全部推掉,不能推的儘快處理掉。對下屬也作類似要求,懇求他們不要請(休)假,都把其他事情放一放,專心支撐我完成迎檢工作。與我平行的部門或負責人,也通過電話或郵件打個招呼,這幾天我問的事情務必盡全力落實。
(2)平時保持良好習慣,此時火力全開
咖啡、香煙、茶就要在這個時候派上用場了,要靠他們提神。平時如果有癮,這時候它們帶來的刺激就不明顯了。這幾天要把平時運動、休閑、午休的時間壓縮掉,在工作時間內,靠咖啡、香煙和茶加強注意力,提高效率。晚上如果睡不著,可以考慮藥物,務必保證睡眠時間。
(3)用最優的時間做好詳細規劃
雖然準備時間僅有兩三天,但我甚至捨得用最初的5~8個小時,在咖啡和香煙刺激下的早晨最清醒的時刻,開一個word或拿一張白紙,詳細地寫下需準備的事項,以及需要投入的資源。一天以後再對這些事項加以複核,這樣就做到了心中有數。這樣幾年下來,我就知道自己這樣事先做的詳細規劃,基本靠譜,從心理上解放了自己,也就從未在這種時候失眠過。
(4)關鍵時刻切勿遠慮
老話雖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但關鍵時候不能被遠慮打擾了思路,不能去想「我做這件事有什麼意義」、「萬一出了紕漏將來怎麼解釋「這種事。按規劃一件一件地落實就好,獲得什麼結果是以後的事。
話說,雖然上面寫了許多字,但我好像覺得承壓能力這事還是靠練的,被壓得多了就沒事了,躺下就能著……
就樓主的情況竊以為平常心最重要。
要正確認識成功與失敗。只要自己努力去做就沒什麼遺憾。失敗不是世界末日。
要正確認識別人的期望。別人對你期望再大你也不能變超人啊。可以通過適當表達自己的感受爭取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保持頭腦清醒通盤考慮項目,分解任務,分清輕重緩急,擬定工作計劃。
最終目的就是要從應激狀態中解脫出來,擺脫無力感。再加上點自信與勇氣,我相信樓主最終會把壓力轉化為自身發展的動力的。經受大的更大的巨大的壓力
以至於有一天覺得「這都不算事兒,真的。」
轉自@warfalcon老師微信公眾號的一篇文章_------------------------------------------------------------------ 每一個現代人面對的壓力都多得驚人,而這些壓力會日復一日地累積起來。這是職場的常態,它不可能改變。但你面對壓力的反應是可以改變的。你需要學習如何妥善地應對壓力。
壓力分為兩種:積極壓力和消極壓力。前者是好壓力,後者是壞壓力。積極壓力發生在積極正面的體驗中,比如站在這輩子首個十公里長跑的起跑線上,或是在人生第一所房子的貸款合同上籤下名字。而消極壓力發生在消極負面的體驗中,比如看到大白鯊的魚鰭在你衝浪板四周轉悠。未經妥善管理的消極壓力會引發出威脅生命的身心健康問題,比如心臟病、中風、焦慮、抑鬱,或者更糟。
好好管理的話,壓力其實是件好事。它是一個訊號:你必須做出某些事情,以便適應情境。正確的反應能讓你生存下來。壓力不是壞東西。適量的壓力會激勵我們,讓我們高效能地應對困難。專一、即時、可戰勝的壓力因素能幫助人們實現目標,完成工作。
幫助咱們的老祖先生存下來的那一套生理和心理系統,直到今天依然在發揮作用,它讓人類存活並保持警醒。然而,威脅生存的因素已經變了。人類的大腦和身體有一套十分完備的機制,可以應對突如其來的壓力。當我們面對生命威脅時,大腦會立即作出反應。但是,現在的問題在於這套適應機制不大能處理好對生命威脅較小、持續不斷的小煩惱和小麻煩(而這些正是現代生活的特徵),我們把這些稱作慢性壓力。情況往往是,心理、金錢、社會、環境、人際關係、技術等方面的壓力因素時時刻刻困擾著我們,一年到頭,從不間斷。
壓力互動模型
心理學家們知道,面臨壓力時,如果人們握有能幫助他們高效行動起來的信息,就能好好應對壓力。在壓力之下,他們感到自己可以控制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最起碼也能強有力地影響它。
心理學家理查德·拉扎勒斯和蘇珊·福爾克曼提出了「壓力互動模型」來解釋這個現象。這個模型描述了三個要素之間的互動關係:
壓力因素
你對這個壓力因素的看法
你對自己處理該壓力的能力的感知。
人面對壓力的反應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印象,比如信念、悲觀或樂觀的傾向、對情境的掌控感、此人的堅強程度等。你可以學習應對這些變數的能力,提升自己對它們的掌控力,並漸漸地做出改變。開始之前,先問自己兩個最基本的問題:
●這件事對我的威脅程度有多高?
●我打算如何應對這個威脅?
你對任何一件事作出反應,會取決於你的核心信念——所有深深根植於內心的正面或負面想法,它們會影響你對自身與外界的看法和感受。積極正面的信念會幫你控制住情緒,而負面的信念則會削弱你應對壓力的能力並可能會讓壓力變得愈發沉重,當你念叨著「本該……原該……應該可以……」這種話時,就預示著你的負面信念要現身了。能反映出糟糕信念的詞語就像個大家庭:「必須」和「應該」猶如一對堂兄弟,爺爺輩是「總是」、「永不」和「做不到」。為了好好地把握自己的核心信念,你需要細心地傾聽頭腦中那些積極或消極的自言自語。
不要因為這些負面詞語而自責。它們並不意味著你是個笨蛋。剛好相反,你就像蹣跚學步的孩子,開始在摸索中漸漸找到正確的結論。用積極樂觀的感受來替換消極負面的感受,可沒那麼容易做到,因為一個人的自我感知是多年來逐漸建立並積累而成的。你需要一點點地改變。除非你發現並漸漸消解了核心信念,否則它會越來越牢固,而且拒絕改變。悲觀主義者會主動尋找那些能夠加強負面信念的證據,卻對相反的證據視而不見。
掌控與堅強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發現,樂觀的人擁有積極正向的核心信念和自我暗示。比起悲觀的人,他們的身體與心理都更加健康。他們是能夠掌控自己命運的強者。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紐約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的臨床心理醫生蘇珊·寇巴薩(Susan Kobasa)對一群貝爾電話公司的經理人做了研究。當時,為了打破壟斷局面,政府下令該公司重組,把老貝爾拆成了數個小貝爾,這些經理人也因此背負了巨大的壓力。她發現,有三項人格特質的確能夠保護人免受長期壓力對健康帶來的負面影響。
● 使命感:堅信人生的意義,積極投入社會與社區的活動。積極正面的信念會讓人在面對壓力時做出正確的反應。
● 掌控感:感到自己能夠掌控形勢。人們可以選擇面對壓力因素的反應,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局面。
● 積極面對挑戰:你可以把壓力事件視作麻煩,也可以把它視作機會。那些能夠成功應對壓力的人既能看到黑暗,也能看到曙光。
寇巴薩發現,與更為悲觀的人相比,具備(1)強烈的使命感;(2)相信自己能夠控制局勢;(3)能在困境中發現機會的人,患上與壓力相關的疾病的概率減低了一半。這三項人格特質令他們變得更加堅強,提升了適應壓力的能力。他們也感覺到了壓力的存在,但他們沒有被壓力拖垮,變得意志消沉。這種樂觀心態是可以後天習得的,人人都能學會。
轉變負面情緒
消極的自言自語或認知扭曲是相當頑固的,即便我們付出最大的努力去改變,它們也會抵抗。它們可能已經深深地根植在我們內心,成為經年的習慣,想要打破它們對頭腦的掌控,你可以採取以下步驟,把你頭腦中那個不友善的想法給轟出去:
第一步:自我覺察。
傾聽那個內在的聲音。聽聽它的說話方式。如果某個朋友這樣對你說話,你能容忍嗎?如果你對朋友吼出這樣的話,會不會傷害到她?密切觀察你使用的每一個詞,把它們寫下來。有三個問題能幫助你識別出這些詞語。看看傑奎琳是如何回答這些問題的:
(1)是什麼引發了這件事?「我沒有按時完成工作。」
(2)有哪些負面的想法蹦了出來?「我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3)我體會到了哪些情緒?「壓力、無助、憤怒、悲哀。」
當你開始分析內心裡的消極聲音時,你就會漸漸看到,它們所傳達的這些感知是如何煽動或加劇你的壓力反應的。傑奎琳沒有覺察到的這些負面想法給她帶來的沉重壓力;它們實際上已經妨害了她的辦事能力,讓她辜負了「問題解決能手」的聲名。
第二步:徹底打消負面想法。一旦察覺到了心中的負面想法,你就可以使用另一組問題來糾正它們。
ABC心法
如果你的負面想法中包含了某個深深根植於心中的核心信念,那麼你會發現,改變起來格外困難。對付這些頑固的、不肯改變的賴皮鬼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努力。如果那些念頭很難撼動,試試下面這個ABC心法。
A=看清誘發事件
B=看到自己的核心信念或根深蒂固的想法。
C=列出該行為的後果。當你沒有任何行動時,進入D階段
D=反駁那個負面的信念。如果某一個信念給你帶來許多煩惱,那你應該努力把它駁倒。
我有問題的信念是什麼?
哪些證據支持這個信念?
關於此事,更好的解釋是什麼?
如果你得出結論,若是改變信念的話,就會得到一些實實在在的益處,那麼你可以進入E階段,來完成整個練習。
E=尋找更多的、有效應對壓力因素的方法。
● 控制你能控制的部分。在壓力環境中,許多因素是你沒法改變的,既然如此,不如把重點放在你能改變的部分。
● 離開。離開讓你感到壓力的環境,比如出去走走,離開房間,或是做點別的。短暫的休息能讓你重整思路,換上更為積極正面的想法。
● 呼吸。運用腹式呼吸,深深地吸氣,保持十秒鐘,然後緩緩地吐氣。至少重複五次。幾次深呼吸並不能趕走壓力,但它能緩解一些因壓力引起的、不好的身體反應,並為你贏得一點時間,讓你重整想法。
● 喝水。喝大量的水。絕大多數人時常處於輕微的脫水狀態。壓力會加劇脫水狀況,而脫水會讓你的情緒變糟。停一停,去喝點水,這不但能馬上緩和你的情緒,還能讓你不去想那些壓力因素(雖然是暫時的)。這個短短的暫停或許已經足夠讓你看清眼前的形勢了。
一旦調整到可以不讓情緒完全統治你的狀態,思路清晰一點了,你就把那條負面的核心信念修改得積極一點,免得日後再被它干擾得亂了方寸。
如果你駁倒了那條負面的核心信念,並且接受了「它給我帶來麻煩」的事實,你就會自動地用更加高效的方式來應對壓力了。
突破瓶頸點
如果你參加過馬拉松,你就會明白在競賽中到達瓶頸點的滋味:你感到自己再也無法多跑一步、多游一秒、多跳一下,或是多蹬一圈了。
馬拉松選手是如何突破瓶頸點的呢?給自己訂下小小的、漸進的、可以達到的目標:邁左腳、邁右腳。再跑十步。只需堅持到下一個停止標誌。好,現在跑到那個轉彎。這方法能幫助選手堅持跑完最後一英里,衝過終點線。我們可以從中借鑒到許多應對身體壓力的辦法:把工作中漸漸積累起來的壓力因素拆解成一個個可以處理的小碎片。
我們可以立即開始制訂微小的、可以完成的目標。 每天早上寫一份「待辦事項清單」,寫清單的重點在於可以在當天完成的小目標。
定期總結
任何可能會引起壓力的事件結束後,你都應該向自己提出以下問題(或者也可以問問共同參與的其他人):
● 哪些因素起作用了?
● 哪些因素沒有起作用?
● 哪些因素阻礙你取得想要的結果?
● 哪些因素幫助我/我們取得了想要的結果?
● 我本可以使用哪些更好的方法?
● 我從這件事中學到了什麼?
壓力本身是無法避免的,你需要學習的是調整自己面對壓力的反應。覺察自己腦海中的念頭,觀察你的身體反應,看清楚他人是如何看待你的,這些行動能幫你踏踏實實地邁出高效應對壓力的第一步
Take a step back. 好好看看你所在的項目的organization structure。你處於什麼位置?你上面有誰?旁邊有誰?下面有誰?這些人都要對這個項目的結果負責。並不只是你一個人被寄予了希望和重擔。也並不是說萬一干砸了就全是你的錯。當然了,如果幹得好,功勞也不是你一個人的。要明白team存在的意義,也要懂得借team的力。
看李笑來先生寫了「比壓力山大更可怕的是什麼?」一文,倒是讓我想到了一些自己關於壓力的思考。
比壓力山大更可怕的是什麼?:比壓力山大更可怕的是什麼?
首先上結論。我不太同意先生關於「你覺得壓力會影響健康,壓力就會影響健康;你覺得不會,壓力就不會影響健康」這個結論。先生的話當然是有些許科學研究做支撐的,但相反的研究及結論卻更多。總體來說,現代醫學還是傾向於認為太大的壓力會對人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的。
我在「別讓自己變成當初最討厭的樣子」裡面寫到過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剛工作的時候,艱難的適應從學生到工程師的轉變,艱難的適應職場的規則。好多回夜不能寐,睜著眼睛等天亮。
漸漸的完成了轉變,本以為會輕鬆一些了,工作的要求卻越來越高了。蜘蛛俠說,能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原來這不是電影的虛構,而是真實世界的規則。於是始終乾的很狼狽,連滾帶爬的往前走。
先生說,你不孤獨。推而廣之,感覺壓力大、感覺狼狽的,應該不僅僅是我。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面對這個時代給予我們的壓力。農耕社會我們只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工業社會我們只需學會一門技藝就可吃遍天下。但現在不行了,社會變化太快,不及時更新自己,就會面臨被淘汰的危險。這種事情,已經發生過不止一次了。
安全的工作 安全的工作
在需要努力跟上時代變化的壓力外,我們還面臨著職場對員工越來越苛刻的要求。這是現在社會商業化本質決定的。任何一個商業活動,在投資已經確定的情況下,越早達成既定目標,就會越早獲得收益。尤其在我們當前這個大力發展經濟的粗放型社會階段,更是如此。像我現在做的項目,業主方根據這麼多年的工程經驗積累中,給出一個基本上是你極限的工期,然後再要求你努力減少10%~15%的設計周期。於是每天乾的連滾帶爬。
在工作的壓力之外,我們還面臨著生活的種種壓力。這是這個時代的陣痛,誰也逃避不開。我見過身邊的朋友,母親住院,愛人出差,孩子放學沒人接,自己還必須加班。過去幾千年的農耕時代沒有過的情況,卻是我們每天都需要面對的現實。我曾經嘆曰,這城市好空啊。
這城市那麼空 這城市那麼空
在生活的壓力之外,我們還面臨著自己對自己的要求。誰都不甘沉淪,誰都不甘從此以後生活一成不變,一潭死水。想著要每天都讓自己有所進步,想著自己要變成一個一天比一天更好的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我們還要詩意和遠方。但這都需要時間,都需要精力。當這些沒那麼容易協調的時候,壓力與焦慮就會蔓延起來。
所以,壓力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問題。清流先生在文章「人所能承受的壓力有沒有極限」的回答裡面給出了非常實際的答案。
心理承受能力是可以逐漸加強的,通過收集更多資源和訓練自己掌握更多心理技巧,就能夠更有效地應對壓力。循序漸進也是可能的,理論上來說,如果每次都給一個接近臨界點但當事人又能承受的壓力,壓力上限就會不斷上升。
作者:清流
鏈接:人所能承受的壓力有沒有極限?心理承受能力是不是只要給個循序漸進的狀態就可以加強再加強? - 清流的回答
來源:知乎
這些年混跡基建行業,有過苦,有過痛,也都這樣過來了。每每回想過去,都會為當時的各種事情唏噓不已。但我很感謝那些讓我夜不成寐的日子,就像歌里唱的,殺不死你的終會讓你變得更加強大。
Stronger Kelly Clarkson - Stronger (What Doesnt Kill You) [U.K. FR Amazon edition]
記得壓力最大的時候,是干一個俄羅斯項目的時候。曉說裡面說,東斯拉夫民族有天生的驕傲,而且有天生戰鬥的血液。我在做項目的時候深刻的體會到這一點。和俄方業主種種鬥智與斗勇,眼淚與歡笑齊飛,狗血和搞笑並存。機緣巧合在於,就是在那會兒,我終於學會了應對壓力的終極武器,運動與健身。
那會兒,每天從早上一上班就開始進入戰鬥狀態,等著俄方代表拋過來炸彈,然後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斗一上午後,感覺自己腎上腺素分泌已經充沛到不可估量,進入了鬥雞狀態,任何一點都可能引發自己的戰鬥狀態。但這種戰鬥狀態也是極其消耗精力的,以至於每每到了下午就感覺精力不濟,然後在下午被殺個人仰馬翻。後來在一幫哥們生拖影拽下,中午開始健身,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哥在健身房現在號稱拚命張郎,每次健身都是汗流浹背汗如雨下欲罷不能,以至於午休一覺總是睡得欲仙欲死。但浴火重生後,哥就變成了一個更牛逼的哥,可以和老俄繼續死磕到底。
熬過了彪悍的俄羅斯項目後,我的心態平和很多。現在的項目因為種種不可言說的意外,也是很讓人崩潰,但每次難熬的時候我就對自己說,哥俄羅斯項目都熬過來了,這點事兒算什麼?實在不行,就丟下一切,去健身房把自己往死了霍霍,或者下班後去公園跑個一萬米,然後躺在草地里,看花開花落,望雲捲雲舒。
運動,其實是萬能良藥。你體弱,運動去;你體寒,運動去。你壓力大,運動去;你閑的無聊,運動去。彈素琴閱金經需要門檻需要心境,運動則什麼都不用:只要有一顆想活動的心就可以。
前路漫漫,還有很多未知等著。但有了運動與我相伴,一路不再孤獨。咱走起!
熱愛,盡責,恰到好處的發泄
真心覺得這個話題的談論會很有意義,會給浮躁的年輕人一點反思的力量。埋頭苦幹會成功,但人總是會偷偷的抬頭去看距離成功還有多遠,我現在有多累。無論多難,明天會繼續...大不了我隱姓埋名去買燒餅...背叛的價值...這都是我們在遇到壓力時會問自己的問題。可能對我這個懦弱的人來說,我會選擇妥協,會選擇在客氣的等別人掛了電話後罵一句,但是還是依舊碌碌無為。妥協沒有力量,它只會讓你變得想我一樣懦弱。
沒有患上神經症抑鬱症精神病前,為所欲(他人之欲)為。
患上了以上那些病,哪怕有徵兆,為所當(自己願意)為。
感覺你已經到臨界點了,悠著點......
題主的感受我也有過,也很贊同樓上很多答案。在我看來,工作中感到壓力,這是好事,說明你很有責任感。但是有了壓力,就會焦慮,產生很多負面情緒,這又會讓人難受。我個人的感受是:壓力很多時候是由我們的幻想產生的——幻想後果,比如這件事干砸了怎麼辦,要受到什麼懲罰,或者幹得好會不會給我升職加薪。這種無謂的幻想佔據我們相當大一部分精力,如果真正能把心靜下來,只考慮問題本身,那就壓力小多了。所以,控制自己……
跟樓主一樣,以至於現在我感覺欠了好多人的希望。。。
在大學,社團工作也壓力很大。挺過來就好了,克服了自身的缺點,戰勝自己,才是最值得驕傲的。
test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