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知乎自然科學話題下一些問題的水平不高?
我只是提問為什麼水準不行,這是一個完全客觀的問題。我是想討論下管理層能做些什麼(比如重定向重複問題,加入給提問者打分等模塊,非單一順序排序答案等)。
原問題描述:為什麼知乎隔三差五會出現光子,質量,能量這樣的重複多次的「月經」帖?為什麼會有如果無窮長,無窮硬這樣的甩出來一樣毫無意義的假設提問?又譬如都有人認為原子彈並沒有通過質量損失釋放出新的能量,而是不同能量場之間的換轉;或者認為一切能量都是質量,因此不存在所謂質能轉換。那我想問你這麼
大一坨質量怎麼就沒給我們地球供電供能呢?知識水平為什麼還不如校內,起碼校內很多理論專業的人長期活躍,寫科普文啊……知乎,你是用什麼機制來吸引
理科學生的啊?
先回答題主的問題。
題目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我個人感覺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太喜歡從自己已知的一些東西或者立場出發去問問題(特別是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不是不願意思考,而是不願意學習或者查閱資料。- 我們自己太容易「愛思考」,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愛學習」。尤其當我們對一個領域很陌生時,一旦面對問題,我們會把自己非常有限的知識全部調動起來思考這樣的問題,這樣的思考有時候或許會在我們自己的內心取得一些微小的成功,可是一旦把自己的思考說出來,這時就容易造成專業人士的反感:孔子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很有道理:學了但是不思考,那就是白學(罔)了,這樣恐怕還好;而真正危險(殆)的,是只是思考而不學習。
- 學術語言的匱乏導致問題表述不清,或者導致問題本身就已經包含了偏見,於是問題也就在專業人士面前顯得「低水平」起來:
- 導致表達不清的,例如我們將「質量」說成「重量」或「物質的量」;
- 包含偏見的,例如我們會把「市場經濟」叫作「投機倒把」,把「婚外性行為」叫作「搞破鞋」——有時候這種「偏見」可能植根於文化,儘管微小,但仍不難被專業人士發現,如「鬧離婚」等。
- 還有一類錯誤是由於我們的初等教育導致的,初等教育裡面涉及到許多的概念,但是沒有給出最現代、最科學的解釋,例如中學教材把「質量」解釋成「包含物體的多少」;把「溫度」解釋成「物體冷熱的程度」,這樣的例子在文科的教科書上其實更多。這些不合理的初等解釋的錯誤會在一個人的高等教育中得到彌補,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在高等教育階段繼續學習相應的學科了。
- 重類比,輕邏輯。
- 一個受過良好的邏輯和理性教育的人,當看到一個抽象概念(例如負反饋)可以準確找到該是不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某種實例(例如市場的調節……)來對應,然後對問題的理解有了一定的加深。
- 但一個沒有受過太多理性教育的人,就分不清「類比」和「邏輯」。他們會陶醉於「比喻說理」。假設一個不會邏輯而只會類比的牛頓生在中國,看到蘋果下落,恐怕首先不是想到「萬有引力」,而極可能是「人之向善,如『蘋果』之歸下也」這樣的「類比」,這種「類比」我們自己有時候為了幫助理解一個問題也常常會這樣做,但這對那些並沒有受過良好的邏輯和理性教育的人來說可能反而是很有害的。
- 另一種極端,因為所知道的知識太少導致問題和問題的解答變得複雜:當我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只會算術方法,這時候當我們面對著那些實際上對應著多元的線性方程的應用題時,我們只能用基本的加加減減來理解這一問題,這會使得問題的解答以及對問題的講解變得異常複雜——但是這不說明這樣的問題本身沒有意義,也不表示這樣的問題的回答(尤其是限制著用初等的解答)沒有意義。它們不但有意義,而且還異乎尋常的困難。
我們自己應該警覺是不是同樣掉進了這樣的陷阱,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是不是也在問著這樣的問題。以上是我對於自然科學話題下的一些低質量問題原因的一點自己的看法。我也曾經對那樣的問題直接諷刺過,後來看到很多比我厲害得多的回答者仍然耐心回復這樣的問題,知乎的氣氛也並不喜歡大家來諷刺這樣的問題,最後我還是編輯掉那樣的回答。
————————
P. S.
美國有一個報紙,辦報的人叫Abbott,他晚年的時候寫回憶錄,他爸爸是一個寫兒童書的作家,他爸爸臨死前告訴他說,感覺到人間所有的教會的爭執90%都是名詞之爭。這個小Abbott老了以後,他回憶這段話,他說我回憶我爸爸告訴我所有人間宗教的爭執90%都是名詞之爭,他說我發現我爸爸數學不好,原來最後那10%也是名詞之爭。
.
我來提供一個不太一樣的看法吧。需要事先說明的是,我不是理學的學習者或者研究者,知乎上「物理」、「數學」話題下的很多回答我其實都看不懂。所以如果我的這個回答中,涉及理學方面的表述有誤的話,客官,臉可以隨便呼~
雖然不太懂理學,但我還是決定來說幾句,是因為我覺得在知乎上的其他領域,在這方面的情況大概也和理學相同。但我覺得「提問水準如此之低」這樣的說法很不妥。
我想問題的關鍵在於,那些學科研究中真正「水準高」、「難度大」的問題,真正內行的人,是不會在知乎上討論的。我相信一個在知乎上答題的理學博士,當他要完成一篇研究某個定理的論文,他應該會在資料庫中查找資料,進行大量的演算、分析,而不是在知乎上和別人討論。否則,我想他即使花上十倍的時間,也無法完成自己的工作。
一是效率的問題,二是知乎回答的形式,難以表述清楚真正「層次高」的內容。所以在知乎上的回答,很多其實是帶著向外行解釋的性質。
拿我自己來舉例,我會在知乎上的回答里提到色域的提升需要增強背光、所以導致功耗增加。但我如果想在知乎上開一個問題,來和別人討論「不同光刻膠作保護層對 IGZO TFT 性能的影響」這樣的問題,我大概到明年也得不出結論。
換句話說,在我熟知的領域,當我看到大家在討論一個在我看來其實是問的不怎麼聰明的一個問題,我不會走上前去說:「你們這問題好傻哦,你們回答的都是錯的... 吧啦吧啦」 而是把這個問題重新分析一遍,先得到一個其實是這個問題核心所在的另一個正確、合適的問題,然後去解答這個問題。
這可能是讓你覺得「提問水準如此之低」的原因:真正的學科研究者通常不會真的在知乎上討論學科內「高層次」的問題,那樣的問題是需要你認認真真查數據、寫論文來探究的。大多數提問者往往是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外行者。
所以如果覺得討論層次低,你應該做的是儘力去完善、提高這個話題的討論水平,抱怨是沒有用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此問題反映出提問者不屑於同水平低於自己的人交流,尤其是在自己擅長的領域。
問題描述中提出的幾個比如,雖然我看不太懂,但是能明顯感受到提問者對於自己知識水平的炫耀和對外行的鄙視,流露出濃濃的優越感。
我想到一句話,不恥下問。
不管這個成語的原意如何,我想用來說明一個道理,就是提問不可恥。
就算提出的問題很簡單,概念很混淆,術語不正確,也不可恥。因為問題的背後是一個人的求知慾,而一個懂得求知,懂得思考的人,不管他的水平高低,都不是可恥的,不應該被鄙視。
你可能在一個領域裡面掌握了較多的知識,但是這麼多的領域呢,你能保證在別的版面提問也能像在你擅長的領域裡面一樣有水平嗎?你希望在你不擅長的領域裡面被具有一定理論基礎的人嘲笑嗎?
希望你能常懷寬容之心,不願意回答你口中的月經題和毫無意義的假設題,起碼也不要諷刺挖苦辛辛苦苦付出勞動提問和答題的人。
畢竟,我們這些基礎不是很好的人,需要靠用心的解答來消除疑惑。
而你這樣態度的人,對我們,對這裡,沒有意義。
應該是基礎知識不夠。
但水平高的問題應該去找自己的專業的文獻資料去看,來知乎尋覓」水平高的問題「的答案,這.......
這樓歪了。
呵呵。
本來想呵呵就完了的,又改變主意還是閑扯一點有的沒的,至少趁此機會說點實話把大家得罪一遍也比僅表示「呵呵」來得「不枉此生」。
* 除本題之外,知乎上還有很多題目都已經說明知乎也挺適合以吵架為樂趣者。這並不是人人的專利。
* 最終@陳浩 還是把@曾博 拉黑了,是的我本來就料到,原本覺得人家拉黑了沒有我也不知道,結果這麼快就在此亮明了,證實了我的預料。
* 我跟@曾博 在這方面是挺類似的。我有什麼個人的感覺,懶得去找什麼數據支持,在知乎問,就是希望「同有此感者來回答」。正是因為這不是什麼容易找到事實支持的感覺,所以除了同有此感的人之外,不會再有誰會深究其「為什麼」了。各種「為什麼XXX都很YYY?」的問題,為什麼不能和諧地變成「同有此感者的圈內討論」呢?而是要被一堆政治正確癖上來把樓歪掉。也許有人會回答說:你這種適合去豆瓣自己開個小組,知乎不是給你XXXX的。好,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斷背山——和一個知乎,用來給他XXX。
* 但我不介意被群。因為畢竟知乎是個社交網站(不是科普網站),政治正確現象是必然存在的。假如我的奇思妙想被歸為「帶有個人判斷但實在太離譜」的問題,被群就被群唄。不拋出來,也不知道自己是奇葩。
* 現在回答一下問題吧。是啊我也有此同感。至於為什麼,我看對於一個社交性的網站,原因往往不那麼確定。你可以舉一些可能的因素,但都並非實打實的因果聯繫。首先吧,今時今日人群中,會關心物理和化學的一些事實和規律的人,大部分是中學或者低年級的大學本科生。我在這裡講,但這裡很多人就是學生,有一些還很可能今後都在學術界工作。對於這種層次的學生來講,「不懂就問」仍然是一種會受鼓勵的行為。本科生也許也因為選修課作業做多了的緣故,上網找資料整理一下作為答案的行為也不少。所以你想在知乎上看到什麼來自內行的insight,應該只能局限於少數幾個稍微有點獨立研究經歷的人。所以,我會很珍惜跟@陳浩 討論的機會,我忍住不拉黑他(當我犯低級錯誤被鄙視的時候),也希望他忍住不拉黑我。像@陳浩遭遇@曾博 的那些討論,換作我就不會至於把後者拉黑。怎麼又聊到這個來了?主要是想說因為只有還處於大學物理階段的學生會關心什麼質能方程。真正做研究面對的將會是非常具體的事,疑問往往就是空白,很難找到一個可以「問」出「答案」的人。我在知乎就遇不上同行。
* 不過,什麼質量和能量的問題,爭到賭氣,說對方「水平不行」、「知識水平為什麼還不如校內」、「物理是體育老師教的」等等,聽起來就好像高中班裡面兩個嚴重偏科物理和數學的男生從教室一直爭到飯堂的感覺。我倒是很想邀請知乎上那些兩性情感話題里的知心姐姐們來瞧瞧,@maggie,@柳如嫿。
* 歸根結底就是,我其實物理和數學都很差。大學物理很多我都忘了,同在最基本的東西我都不懂。看看各種質量啊、光子啊之類的「月經帖」,自然會有很多正在學習大學物理的學生屁顛屁顛地過來背書,我好複習一下。不然我做實驗找出各種scaling好像很牛的樣子,結果還說出E=mc^2就是質量變成了能量這種貽笑大方的話就不好了。多看看你們掐架,知道點「高人」的術語,什麼能量其實是XXX的一個守恆量這種的,至少可以增加一點自知之明。至少在此之前別人問我E=mc^2我還是會信誓旦旦地說「質量轉化成了能量」,殊不知@陳浩其實冥冥中在我腦袋上方狂點反對和沒有幫助……雖然我不是直接去提出那些問題的用戶,但是我也會點出來看,算是屬於其讀者群吧。知乎上這麼多這類「月經帖」我也有一點責任。
* 當然,找同行是我的期望而已。@曾博的期望好像是要有「科普文」。@Ruki說有很多,不過我猜將會屬於@曾博 歸為「水平低」的範文,不舉好過舉。但我有一個更不好的主張那就是我極力反對科普。所以如果像@曾博所期望的那樣「很多理論專業的人長期活躍,寫科普文」,我會覺得知乎更糟,糟透了。至於我為什麼反對科普,很難三言兩語說得清,加上又「含有個人判斷又實在太離譜」,不在此展開了。
我覺得確實比「呵呵」要猛料一點,不枉此生。舉個栗子吧,個人經歷。
我看到了 @Overly Attached 在如果一拳頭可以打爆地球的話,這一拳需要什麼樣的條件?這個問題下的回答,發現他的回答有很多問題,於是就在留言里指了出來。
過了會發現他根據我的回答修改了問題,然後把我的評論刪除了。
於是我又留言指出了這件事情。順便看了看他的其他一些回答,完全是漏洞百出。比如他認為無質量粒子不能攜帶能量,狹義相對論不作用於微觀尺度,狹義相對論只適用於勻速運動,愛因斯坦預言了黑洞等等。這些錯誤非常基本,我就懶得寫正確答案了。
於是我就留言指出了這些問題。
然後這位宣稱「I have an unhealthy obsession with ancient history and modern science, and everything related to them」的科學愛好者就把我拉黑了,評論也刪了。有意思的是他還是把我提出來的錯誤修改了。
比如現在他說比如科學家藉此預言了黑洞
把愛因斯坦去掉了。
個人看很多科學類的回答都是這樣的。讀了幾本科普,情懷滿滿的業餘人士,連一知半解的水平都算不上,就自信滿滿地開始回答問題了。一旦被指出問題,就立刻惱羞成怒把情懷拋到腦後了。
這些人上來只是想滿足下虛榮心而已。今天你說科學酷,他就讀兩篇科普來答科學問題。但是主要還是為了被點贊、上日報的快感。真正討論起嚴肅艱深的科學問題來他們其實是沒興趣的。
最初我來知乎主要是想看看科學問題的各種專業討論的。不過後來發現高質量的回答總是被淹沒在大量上述類型的回答之中,專業的科研人員雖然有不少很優秀的但是比上面這種人少很多。專業的問題,有專業的範圍與領域,這些問題加上朦朧的薄紗看著很美,但當你深入進去才知道它真實的魅力與內涵,科普不是科學,科普是為了提高大眾興趣,擴大受眾,使更多人進入,順便提升形象,獲得更多的資金與資源。
討論科學,所能選擇範圍很狹窄。如果討論科普,很多時候只是一家之言,或說是個人的理解。只要本質沒錯,也就權當一種觀點。
對於不同的網站應有自己的側重,不是全面,而是此道最強。
去掉前面的主觀判斷,只提建議
不想捲入是否之爭,匿名無非為此
因為與其問
為什麼知乎理學版面的提問水準如此之低?
還不如問
如何提高知乎理學版面的提問水準?
你只看到問題的時候是沒有用的,與其抱怨,不如去改善
中國男足的水平在地球上是超過99%的人類的,但是男足的水平依然不高。
樓主……你確定這幾個問題你的立場都是正確的么……「又譬如都有人認為原子彈並沒有通過質量損失釋放出新的能量,而是不同能量場之間的換轉」……質能轉換和你這後半句有什麼邏輯上的衝突你可以試著說說,結合能的本質到底是什麼你真的知道么,再比如……「或者認為一切能量都是質量,因此不存在所謂質能轉換。那我想問你這麼 大一坨質量怎麼就沒給我們地球供電供能呢?」……你這句話自己有邏輯么,前後句之間到有半毛錢關係?在非核反應過程中質量和能量是一個根據參考系變化的狀態量,封閉系統守恆,在核反應過程中可以解釋為強力做功強力場的能量變化,就是膠子那套亂七八糟的玩意。「原子彈沒有損失質量」和「不存在質能轉換」確實不是很正確的說法,但是如果你真的對這些知識點有很多了解的話,就在反駁時更切題更見血一點,而不是給出諸如「如果月亮真的是乳酪做的,那為什麼它有時會變成彎的?」這種立場正確的強詞奪理,也不要一棒子打死後面跟著的很可能更接近正確答案的論述。
順帶說一句,我自認為自己一般時候還裝的挺像個理科生的,見到自認了解些許的提問都會點進去看一下,如果有大神回答就看看是否能學到更深層的東西,沒有就盡一個民科的職責胡扯一番滿足題主的好奇心,也經常被大神教做人,也跟人在一併不普及的理論理解上與人爭執過,少數時候不可避免地跟人撕過b,這種情況無非兩種,一是答主答非所問還不對提問抱有最起碼的尊重,二是在爭論過程中對方毫無邏輯且態度惡劣,兩者皆無關答案本身是否切合科學事實,所以甚至有時我會跟學術水平吊打n個我卷積的大神私得異常開心視死如歸,反而對於答案上的不一通常是贏了裝逼輸了跪舔的態度,說回來知乎還是個討論的地方,有能力就給人解惑,有困難就找人民警……有困難就認認真真地提問,裝逼只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的事情,不能強求,不願意回答沒人逼你,你拉上來批鬥那就是小學生一般的:「看他連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毫無營養的嘲諷罷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本來就不同,不是打打字說說話就能解釋清楚的,而是需要嚴謹詳細的推導證明,最起碼也得羅列一大堆公式,來證明某個想法是正確或錯誤的。
而來看問題的,多數是基礎知識都欠奉,更看不懂公式的外行人。加上這個推導羅列過程中的枯燥無味,就容易出現類似如下的評論:太複雜了,看不懂,無聊。
說點有用的行不行?
不明覺厲!
真的假的?
(潛水)
能真正深入淺出的回答自然科學問題的,肯定是對某學科有一定研究的人,具體可以是碩士、博士甚至教授、工程師,等等。而他們面對的,是更多的對自己領域而言基本完全不懂(隔行如隔山)的需要科普的廣大群眾。這有多無聊?
所以,自然科學這東西,想科普去果殼,想研究,還是找個大學圖書館,去中國知網多下點相關文章看吧。附:中國知網其實相對低水平最多的地方是「所有問題」。
「物理」和「自然科學」真的不一樣。
「理科生」和「物理系學生」也真的不一樣。
的確有很多問題水準不高,所以我們可以編輯問題,重定向問題,或者試圖開放性的討論。
其實在我理科外行人看來,本題爭論的源頭問題已經是超出我的學識範圍,完全的雖不明但覺厲。
我不知該問題是否是一個極好的問題,但我想應該不能算是一個特別差的問題吧?
@陳浩 先生的答案我不能判斷正確與否,但從我外行角度來看,他的確是在認真回答問題並且理據相對充分,觀點也相對明確。
問題地址:物質是一種能量,還是能量是一種物質?物質和能量運動誰是世界的最終本質?
這個問題雖然緣由可能是個人糾紛,但就題論題,我覺得可能所有知乎的版面都多少存在所謂「低質量問題」的困擾。例如@黃瀚之提到的計算機版面,還有一些心理,道德方面的偏個人問題……我真的覺得如果只是解決自己的情感疑惑,不能給其他知乎用戶帶來知識的問題,要麼單獨@某人私聊,要麼換個地方聊。
言歸正傳。
知乎是一個開放的平台,既然開放,那麼上至博士博士後,下至小學生,都有權利在知乎上提問。
我們無法要求所有的人,都問出極高質量的問題。甚至我認為,在各行專家看來極高質量的問題,短期內不太會大規模出現在知乎。
例如在我所熟悉的第三方支付領域,我目前仍然很少看到有非常深入的問題提出(雖然我經常關注該領域問題,但也有可能漏了)。我也經常看到類似財付通要如何打敗支付寶、微信支付是不是要挑戰支付寶之類的哭笑不得的問題。
說直白了,那種業內人才會討論的問題,我在知乎很少看到(不過已經有不少知友單獨密我解決一些問題,甚至做一些諮詢),但這並不妨礙我儘可能地在自己知識範圍內回答該領域的問題。因為,正是人們對第三方支付的了解欠缺,才會導致他們不知道自己的網站接入什麼支付服務更合適;不知道支付寶快捷方式和其他支付渠道有什麼異同;不知道什麼是釣魚網站;究竟什麼才是第三方支付……等等等等。而這些問題對於初次接觸第三方支付的知友而言,可能才是共性的,對手頭工作有幫助的,所以,它們從一定程度上也是好問題。
就好比大學在校學生,問技術問題,通常會問:我學Java和C++,到底哪個有前途?
剛剛接觸工作的應屆生,可能會問:大學學的是JAVA,但公司用的是C # .net,學起來難嗎?
工作幾年的工程師會問:資深研發工程師想轉型做架構師(項目經理),知友們有什麼好的建議或者書單?
……
每個人在每個階段,關注的問題可能會不一樣,在專業人士眼睛裡,問題的高低檔次也會不一樣。我相信,當越來越多真正的行業大牛進入知乎,積極分享和交流,高質量的問題也會漸漸進入大家的視野。
學科是一個體系在單個問答中難以展開
太難太偏的問題沒人答,也就少有人看到。
我剛來的時候,不知道知乎某些人的內心如此脆弱,標準如此雙重,所以就直抒胸臆隨意問了一個直白的問題,想不到被某人認定是指桑罵槐,還被說題問可恥。
既然題主已經開始對回答者進行沒有「惡意的揣測」了。那麼不妨我也對題主進行一下。
首先,修改問題描述從而對自己有利是一件極端無恥的事情。把自己塑造成冤枉的委屈的來博得同情和讓後來的人反倒以為你是對的。我以為至少應該把之前的問題描述留下。否則可參考一句話,「刪圖狗,負分,滾!」
總結一下就是:修改問題描述之前是略帶自戀傾向,尚且可以原諒;修改問題之後,失敗的危機公關讓我也看不起你。
說說自戀傾向。前一個問題描述中提到了自己的「功績」,大有恃才放曠之感;個人主頁上給了個鏈接直到wikipedia,用意明顯;並且加上其他答案的一個截圖。說是請多指教,從回答問題來看基本是屬於想打死意見者(如果說證據不足,請看上方加粗的話)。我只能說,如果你想在評論中得到許多(mb)(mb)(mb)(mb)(mb)(mb)(mb)(mb)(mb)(mb)。請點擊下面的網址。
人人網 中國領先的實名制SNS社交網路。加入人人網,找到老同學,結識新朋友。
原來知乎情緒大於理智,指出一些人水準不高就不高興了;看來我應該說他們水準很高才是。本問題換作,為什麼知乎數理版面的水準這麼高?為什麼陳浩的心胸如此寬廣,以至於屢次都不在自己的回答中讓我躺槍
看到這個我真是噗哈哈哈哈哈。這改問題描述的到底是不是本人啊,好殘忍的自黑啊。
還有所謂的渲染與精英的對立情緒。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你把自己加入了精英之中了,哪裡來的優越感?
而在我印象中,@陳浩 經常跟人辯論,我很喜歡看評論下面思維上針鋒相對的交流。我可以學到很多,我也看到過他最後在別人完善了答案之後還是贊同了。而我看不到你會這麼做。
我的建議是,如果你想繼續留在知乎,請收起優越感專心答題或者提問題,如果真的缺少人膜拜,請回人人網。
不用謝。我看這個問題差不多回答了這個問題?在知乎上,什麼樣的問題是被大部分用戶默認為可以譏諷並報以刻薄答案的?
提醒一下後來的圍觀群眾,本題問題被某玻璃心的題主修改過,不要認為之前的群嘲是無的放矢。一些問題是民科與中學生提的?
反正我是懶得把電子傳遞鏈什麼的搬上來,麻煩,解釋半天。
我覺得知乎比百科好,因為百科是標準化答案,深了我不理解,多了我看不下去。
知乎答案很多,而且還有評價系統,這就是我為什麼從百科來到知乎。
其次,很多提問的人都是初學者,我們提問、回答的水平很多都比不上百科的系統和專業,但是起碼是自己在敲打著答案,總好過直接得到結論而沒有自己思考的過程。
知乎的出現,我覺得就是能夠減少互聯網上結論太多,思考太少的現狀。
這個說法是國際大專辯論賽上,黃執中說的。
再說,知乎也有牛人,難道他們都收了錢?
推薦閱讀:
※對於理工科各種公式的推導過程需要掌握到什麼程度?
※為什麼音障出現在音速附近,是巧合嗎?
※為什麼賽車輪胎都很寬?
※為什麼把手在極短時間內伸進液氮里不會凍傷?
※眼鏡片被刮花的是眼鏡片本身還是鏡片上的膜?然後到底是因為擦銀鏡的布太硬了還是因為眼鏡上的灰塵太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