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迷茫在哪裡?如何改變?


我也是年輕人也經歷過很多的迷茫,年輕人的迷茫主要是:1、方向選擇的困難,現在社會分工細,方向多,行行出狀元,各種誘惑,想要的很多卻實在搞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不知道選擇那條路好 2、標準被打亂, 讀書時我們做事標準很明確,做好學生,努力學習考高分,到了社會,特別是職場各種勾心鬥角,你都不知道遵循什麼標準好了 3、夢想與現實碰撞,年少時有很多夢想,生活很美好,踏進社會,各種現實撲面而來,各種碰壁,亂了陣腳 。

如何改變?我也在探索,目前經驗不多。暫時告別過於浮華的夢想,立足現實,讓自己更接地氣;積極實踐和嘗試,只有自己一手實踐得出的理論的才是最適合自己,實在怕走彎路,找個更自己條件類似的導師;最後還是要心存希望,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驗、人脈、知識的積累,能力的提高很多問題可以迎刃而解


我曾經陷入一個怪圈。


剛進大學那一年,我一直覺得比自己大一屆的師兄師姐並不友好,或者是那個時候的自己不夠開朗聰明,或者是不夠漂亮招人喜歡,或者是沒什麼出眾的才華給人留下好印象,我一向是個很愛跟人請教的人,但是僅僅止於小型場合,所以我都私下裡跟他們簡訊留言,表達出我自己的迷茫,比如大學四年該如何安排,比如選修課該怎麼挑,遇上出去採訪實習跟上課有衝突了怎麼辦,但是他們從來不會給我答案,好一些的會給一些禮貌性的鼓勵,僅此而已。


於是那段時間我很受傷,一是覺得這個世界很不和善,周圍回饋給我的能量都是那麼不好的,那個時候的我自己在心裡暗暗發誓,等我自己上了高年級了,我一定會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告訴分享給小師弟小師妹,這樣可以讓他們少走一些彎路,總之我就告訴自己,一定不要成為像我現在的高年級前輩那樣「冷漠」的人。


可是接下來的日子,我發現我錯了。

一是我開始意識到其實大學的時光里,低年級跟高年級除了課程上的差別以外,在思想進步跟價值觀方面是沒有多大差別的,也就是說,你不能因為別人比你高一個年級就覺得別人懂得的就比你多,很多時候他們自己的價值體系還沒形成,又怎麼能夠教導你這樣一個跟他差不多的小妹妹呢?


二是高年級的同學並不見得就能比你多一兩年的提前成長,就會有很多可以分享的成果,比如有些人大學四年下來基本上感覺自己什麼也沒有學到,而有些人從進入大學或者在大學以前就已經很有自己的規划了,比如說我隔壁班上一個溫州的男孩,從小就受到父母經商意識的影響,當我們還在奔波於大學入學軍訓的時候,他就已經想辦法找學校外面的資源,跟別人學習金融炒股證券的實操知識,等我們大學畢業忙著找工作的時候他已經到上海的一家證券公司工作,然後全世界滿地出差了。


我用這個例子並不是表示說畢業後掙錢多就是一個混得好的標誌,我想表達的就是,大學四年的時光里,很多時候是不能拿此時此刻你是低年級或者高年級去衡量的,而是應該拿一個人的格局跟視野來衡量的,這也是如今我想來最遺憾的事情。


我曾經請教過一個前輩,說大學裡除了學業之外您最想給的建議是什麼?他的回答是,你要跳出同類人的格局去看,比如身邊很多人考研,你要想想這個事情對不對,比如很多人忙著做兼職打工,你要看看這件事有沒有意義,比如同樣是去圖書館看書,你挑的那一排書籍跟別人的會不會是太一樣了?


他還告訴我,大學跟以前的教學的區別就在於,你千萬不能同類於身邊人,因為一旦同類了,那你將來也會跟他們一樣走同樣的一條路,這條路不至於糟糕,而且有時候還不錯,但是這也就意味著這條路肯定不是最精彩的一條路,你要記著,合群很多時候是件危險的事情。


可惜聽到這個觀點的時候已經是我畢業整整三年了,我已經回不去了,但是也是因為我慢慢悟出了這一點以後,我開始知道怎麼把以前錯過的東西運用在職場上。


我畢業進的第一家公司是個大集團,正規全面培訓到位,我也跟很多應屆畢業生一樣開始從最基礎的工作學起,但是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也就是試用期還不到的時候,我就覺得這種狀態不對,這是因為除了人力資源部門的人每天給我們講解公司的相關事宜以外,剩下的就是你的帶你的那一個導師了,他是帶著工作任務教你基礎的流程知識的,可是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人在工作上跟我有過探討了。


於是我開始自己想辦法,公司中午提供午飯,一份盒飯的量很大,女生們一般都會兩個人拼餐,有一天一個老同事說跟自己拼餐的那個女孩調到北京去了,她落單了,於是我提出說要不我跟你一起吧。


於是每個中午我們就會固定的找吃飯的桌子,挑她喜歡吃的菜式,我偶爾會自己熬一個湯或者帶一份水果到公司,這個女同事是深圳本地人,於是跟她拼餐的這段時間裡,她告訴我了關於租房關於周末去吃喝玩樂的一切我想要的信息,正當我每天鬱悶著要剪出十幾集電視劇而頭疼的時候,她三五下很熟練的就幫我完成了一半的工作量。


轉正的時候需要面試考核,每個部門會挑出一個老同事作為代表進行提問,有天中午吃飯的時候,這位老同事邊吃著邊問我,你明天想回答些什麼呢?

我說什麼意思?


她說明天我是你的主考官,你看看你想我問你什麼問題呢?


我隨便說了幾個我自己很感興趣也很擅長的話題,然後回答說如果你明天集中在這些問題點上提問那就最好了。


第二天轉正面試,果然如我想像中的那些個問題,一切順順利利而過。


有了這第一次經驗後,我開始覺得這條思路是對的了,在接下來的工作里,我申請轉換部門,重新劃分我的工作職責,然後嘗試著自己負責每個月的電影電視劇包裝主題,這些都是我自己爭取來的,我當時心裡的思路就是,既然沒有人告訴我可以這麼做,那也就意味著這麼做也不一定有錯,那我就試試好了,於是我發現這個邏輯讓我的工作狀態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也是到現在,我開始慢慢悟出一點東西。


一是作為一個職場新人,既然什麼都不懂那就意味著一切錯誤都是值得原諒的,當然前提是你不能犯一些很低級的錯誤,比如隨便把工作室的機器毀壞或者把文件庫的資料亂搞一通什麼的;


二是我發現只要你願意誠心提問,別人都是願意幫助你的,但是因為我比較慢熱,沒有其他的職場新人那樣一進來就跟大家很熟絡,但是事實證明我最後請教到的老同事都是很好的人兒,所以以至於當我申請換部門的時候,工作方面需要跟原來部門的同事打交道,基本上別人需要發郵件詳細說明的事情,我打一個招呼也可以搞定了。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開始漸漸認識到一點,就是要在平淡的格局中打破常規做一點事情,這一點是我特別喜歡跟90後的孩子做同事的原因,要知道在我們這樣一個比較正規的公司里,很多制度流程都是很系統化的,於是我們每一批新員工進來的時候接受的都是中規中矩的企業文化。


但是90後的同事就不一樣了,他們更加大膽,更加有創意,也更加肆無忌憚一些,有時候我覺得這種肆無忌憚是很有用的,比如說公司的年會他們不想要很老土的酒會,於是要提出做綜藝節目那樣的廚藝跟才藝比拼。

還比如說每到公司需要加班或者節假日值班的時候,他們總是第一時間跳出來,讓人力資源公布加班調休或者付加班工資的公告,要知道這些所謂的規則我們這些老人是絕對不好意思提出來的,可是90後的小孩兒就做得出來,而且理直氣壯,這一刻我真心覺得,世界就應該是他們的,也是因為有了他們的推陳出新,我的狀態才能一直跟得上新鮮的節奏。


也是因為這樣,在我第二份工作的時候,我身邊都是90後的一群同事,跟他們在一起,我會吸收他們身上特立獨行的那部分優勢,同時也會保持我自身理性穩重把控全局的那部分優勢,這樣的結合程度也是最最適合我的。


也是因為這樣,當我後來需要招一個助理的時候,我給人力同事提出的需求,就是能夠跟我一樣神經兮兮逗比無節操,當然也能夠跟我一樣高端大氣上檔次,當然這只是一個好玩的形容說法,但是我需要的人兒的確是這樣的。


我用了快四年的時間,別人對我的認可就是,你是一個有意思的人,你是一個好玩的人。


要知道如果是當年剛入職場迷茫的我,肯定不知道未來的自己的職業狀態是什麼樣的,我心裡有過很多的掙扎,希望自己能夠像杜拉拉那樣高歌猛進,又希望像我的領導那樣做一個八面玲瓏的人,還希望能夠像銷售部門的老大那樣成為一個什麼都懂一點,什麼都能聊一些故事出來的全能型人物,可是我發現這些年下來,我根本不可能成為他們,因為成為他們當中的任何一個,都是有風險的,而這種風險是我所不願意接受的。


比如說杜拉拉陷入了職場戀情,我的領導太過於精明讓我覺得不夠真實,銷售部門的老大沒日沒夜都在研究客戶的各種喜好跟家長里短,這些種種我不打算加入其中,所以後來終歸又回到原來的那個狀態,我就是這樣接地氣的職業人,一個很不專業的職業人,因為這樣,我不能得到很多的人的喜歡,但是卻有少一部分關係很好的死黨同事。


最近我收到的留言跟私信越來越多了,太多太多的人問我這該怎麼辦那該怎麼辦,遇上這種很泛的提問,我是萬萬不敢回答的,因為我根本不知道提問的人過去有什麼經歷,如今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狀態,我斷不敢輕易的就為別人建議,說你應該跟他分手,你應該馬上跳槽,你應該回擊你的那個可惡同事,你應該遠離那個不靠譜的朋友……這一切的一切,我都不敢說。


如今的我開始明白一件事情,就是很多前輩之所以不願意解答你的問題,一是可能你的提問方式不對,他們不了解你真正的需求;二是可能你如今遇上過的問題他也曾經遇上過,但是如今他度過了那個階段之後又迎來了新一階段的問題,他的精力已經集中在他當前的問題上了,他當然也不願意為你解答如今你的迷茫。


第三就是你要明白一點,不是所有比你年紀大的人就值得去請教的,有些人混職場可能很多年還是最初的那個狀態,而有些比你年輕的人也有很多優秀跟出彩的地方學習,遇上這種情況的時候只需要對那些一般的年長同事表示基本的尊重就可以了,剩下的精力記得全力集中能量在那些值得你嚮往的人身上,而這一點的判斷絕對是跟年齡沒有半點關係的。


這半年算是我成長跟進步很大的半年,我通過各種機緣遇上了很多大叔跟大姐,我發現我的價值觀一點點被顛覆了,當我剛剛接受一個前輩告訴我的觀點的時候,我又被另外一個前輩的觀點給征服了,於是原來的那一層觀點又被推翻了,這樣的事情經歷過好幾回。

一開始我很痛苦,我發現每個人告訴我的事情不一樣,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後來有天夜裡我細細琢磨了一件事情,前輩跟前輩之間也是有差別的呀!段位不同經歷不同,格局自然也就不同,他們總是願意跟我分享他們那個階段的感悟,而我作為一個接受者,我接受著各家的言論,看似是一件很亂的事情,其實這才是最好的狀態,因為我能從這些價值觀不同的論斷中找尋相同的地方。


比如說要早日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要早日找到自己喜歡跟擅長做的事情,要有勇氣去接受一件新鮮事情,比如加入創業型公司的期待跟風險就是同在的,還有就是要找到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連接點。


這個連接點不是你的一份工作,不是你的幾個朋友,這個連接點是你呈現給別人的個人品牌意識,比如說我們說PPT達人會想起你身邊的的誰,出去遊玩的時候想起誰比較擅長推薦,需要寫一篇演講稿的時候可以找到某個人,還有主持一場宴會的時候第一時間跳出來的人選是誰……這些擅長某個領域的手藝人,就是他們自己個人標籤的一部分,好比說在我的幾個好友團里,但凡遇上迷茫之事需要有一個人站在高處處理一下格局的人兒的時候,這個人就會是我,我從來不會說一些無用的道理,我會說的就是我自己說服過我自己的字字句句,所以這些話他們都愛聽。


也就是說,當你擁有了這個手藝式的連接能力的時候,你這一輩子就不會擔心沒有飯吃,你就不會擔心自己活不下去,這個你擅長的手藝標籤,就是你存活於這個世上很重要的力量來源。


我的閨蜜L小姐特別會拍照,即使她沒有專業的設備但是手機出來的圖片也很有感覺,我跟她說有一天你開一個如何拍出大片即視感的分享課程,也一定會有很多人願意參加的。


我的一個前同事是個喜歡唱歌跟寫歌的姑娘,每次她都開玩笑叮囑我們「你要對我好一點,說不定我哪一天會紅起來的哦!」然後我們一堆人就笑說「你先把自己養飽再說吧!」可是每次看她在朋友圈上傳她自創的歌曲,我都會認真的慢慢聽下來,也會覺得清新舒服,我覺得要是哪一天她成為了一個獨立唱作人,那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這個世界上因為總有不擅長某一方面的人,希望通過真實的身邊人的感染,來完善自己所期待的這一部分,更何況是在互聯網這個時代里,人與人之間的連接要比十年前進步了無數倍,所以每一個人你自己所擅長的部分有一天也會放光的。


然而落地到現實里,有些人可能追尋一輩子也不知道自己擅長的手藝是什麼,或者即使有些人即使很有才華但是自己終究沒發現,也沒有一個引路人,而有些幸運的人兒卻是很早就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這一部分少數人是我最最羨慕跟嚮往的,但是我從來不去強迫自己一定要在什麼年紀也一定要像他們那樣發現自己的手藝,這件事情需要自己身的努力,更需要機遇。


這個世界裡每個人都很忙,每個人都在全力以赴的活著,他們沒有義務解答你的迷茫與不懂,他們更沒有必要幫你規劃你的人生里的每一個決定該怎麼做,不是因為他們無情,而是每個人在解決自己的人生問題上已經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如果哪一天你遇上一個願意跟你分享半點過來經驗的人兒,那他一定是看到了你身上跟他相類似的部分,他願意告訴你一些可以參考的答案,僅此而已。


如今我依然是個很迷茫各種問題糾結的人兒,我寧可每天思考多一點慢慢悟一些道理出來,這些道理有過來人的經驗,更多的是我自己揉碎了重建的價值觀,我不會跟別人抱怨我的迷茫,因為我發現那些跟我一樣迷茫的人兒已經在行動的路上了,我再不趕路,就趕不上了。


目標太宏大人太懶,眼光太高腿太短


這幾天有不少人找我聊關於求職或者人生方向的話題,感觸很多。發覺基本上超過80%的人對自己未來的路都是迷茫不明確的。所以長期都處在一個比較壓抑的狀態。

而我本人的情況相對好點,當然我說的是內在心態,如積極和有方向。如果我們討論當今社會比較流行的物質狀況,因為去紐西蘭一年打工旅行,我覺得回來不比1年前好,但是為什麼能在物質能力不高的情況下,心態會變的更積極呢?這就是我今天想要說的東西。

首先我想申明,這篇文章本來是應該估計要在一年以後再寫的,因為一些道理被證實了,但還有一些沒有。但我又不能只說被證實的而忽略掉沒被證實的,因為那樣的話寫起來前後就會缺乏邏輯性。所以我現在只能告訴大家我怎麼保持良好的心態,但我不能保證這個心態會給你帶來錢途,至少短期內不能。

~~~~~~~~~~~~~~~~~~~~~~我是賣萌的分割線~~~~~~~~~~~~~~~~~~~~~~~~~~~~~~~~~~~~

首先引用一句之前比較流行的話叫: 聽過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身。其實原因很好解釋,道理都是人總結出來的,而總結的根據就是過往的生活經驗,或者說自己所處的大環境,人和人過往的生活肯定是不一樣的,你直接把那道理往自己身上一套,當然過不好這一身。所以我說道理前先把我背景講下,背景相似的同學你就很幸運。背景不同的在文章末尾我也會給出點建議。

背景從三方面講,

首先是個人,這是最主要的背景。首先我想說我比較幸運,打小接觸了不少不同的東西。讓我有機會也有能力從不同角度思考而且比較正面的思考問題。而這一篇文章的不少觀點其實就是我從8個月的紐西蘭之旅總結出來的。另外可能是由於性格的原因,我做的自省比較多,有時候會通過閱讀來找答案。而不是問親朋好友,事實上親朋好友給的意見都是社會普遍價值觀。所以那些普遍價值觀沒有滲入我的骨髓。

第二點是家庭,還算有個比較開明的家長,所以我獨立思考的過程沒有受到太大阻礙。即使有時候他們提出反對意見,我也不會過度爭論。所受環境影響不同,意見不同是正常的,爭論得不出什麼好結果。聽聽就好,覺得受用的就拿過來,不受用的就踢掉。經濟上也沒有太大束縛,我還不至於要短期內找到高薪穩定工作來養家。所以可先先切掉物質需求來養足精神。

第三點是社會,這邊特指中國社會,我想我們接觸到的東西是差不多的。不用說,這裡面其實和迷茫的年輕人的比例都差不多高,滿滿負能量。而有些時候人們是無法分辨到底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的,尤其是你一直處於這個環境的話。 我在大學的時候擇友就有考量,所以身邊的人都蠻正能量。

OK,講完背景我開始正式講我心態的具體表現,這些表現有些是違背當今社會流行的價值觀的,而我之所以擁有,是因為我在過往的經歷中被熏陶過。

首先我現在能做到一點就是內心平靜,不急功近利。我剛畢業那會是純崇拜中國的「成功」文化的,想著在公司大幹一番,學好多東西,然後能力變的很強。然後自己開公司什麼什麼的。這是一種很表象的對「成功」人事的模仿。後來遇到的問題是學習熱情不能持久。遇到困難會出現退宿感。後來想想為什麼?因為我所認識到的東西都是表面的東西。他教了過多的熱情卻沒有教耐心。後來去了紐西蘭,都說發達國家都是懶人,但你會發現他們動手能力都超強。裝修一個房子,基本上大多數的工作都能自己來完成。什麼機械器具壞了都能自己修。很多都是很小很小的面,小到我們中國的年輕人都覺得沒必要去自己弄自己學。 他們的心態是什麼樣的,他們覺得這是自己應該會的東西,而且很有樂趣。這東西搬到工作中也是,很多小東西,你是應付的心態,覺得自己根本不應該做這種。還是覺得做的時候很享受期間樂趣。中國文化不會教你去享受這種樂趣的,賺大錢做大夢才是樂趣。所以很多人做不到內心平靜,我大抵可以做到,因為我被熏陶過。

第二點是看準學習的對象,說實話我從沒想過在體制內工作。因為這樣的工作有這麼一個缺點:就是一開始你就可以拿相對高的工資,然後又穩定,為什麼說是缺點,原因就在於你進入這個工作以後一開始就是呈現這種狀態。如果是通過在職業上的努力而達到的層次,我欣賞。但一開始就呈現這種狀態的話會讓人喪失很多機會。很多歷練自己的機會。這喜人在很多錢解決不了的問題上會顯得很手足無措。而誰才是學習的對象,我覺得是企業的大多數中高層。我喜歡面試的一個原因是能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內領略到這些人的智慧。首先我想說這些人在物質層面絕對不輸大多數體制內的人,而他們的綜合素質,精神層次毫無疑問的高於體制內的人。這些企業中高層不是我們大多數時候接觸的人,但是接觸的時候請珍惜!所以總的來說我之所以以他們為學習對象,是因為我被他們熏陶過。

第三點是認識企業,企業的性質毫無疑問就是盈利,那麼能夠給企業帶來利潤或者節約成本的人自然就是拿較高工資的人。很簡單的道理似乎大多數人都意識不到。埋怨工資低是因為你沒有走對路。很多人說所在企業或者職位沒有前途或者前途。是因為你沒有歷練出去運用這個平台的能力。沒有哪個企業職位是給你量身定做的。你如何去適應運用這個平台那就是去學你上級,過程缺乏動力,感覺好累怎麼辦?那就回到第一點!你的價值觀有誤!你越容易放棄就表明你被那種急功近利的思想浸染的很深。建議去凈化一下自己,遠離負能量!

第四點,我想講一個人生大方向的東西,這個理論是我從書上看到的,那就是人生三階段 從依賴到獨立到互賴,依賴階段大多數小時候,主要表現像是對父母的依賴,不過事實證明,很多中國年輕人20多歲也沒有走出這一階段。第二階段是獨立,就是所有的問題都能自己解決,把你拋到一個陌生環境,你也能適應並且很好的活著。很可惜,由於中國社會父母的價值觀。很多人從第一階段過度到第二階段很困難,因為父母總是在摧毀孩子過度的機會。第三階段是互賴,說俗一點就是團隊協作。這一點對於獨立性不夠強的人來說是很難領悟到這一點的,至少我也還在第二個過度階段。。。這邊提一個現象就是當下很多還沒獨立的孩子也在似乎從事著互賴的事情,但個人覺得那不是真正的互賴,某種程度是倒退到依賴。其實這個在戀愛婚姻當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很多人說我不會做菜所以我要找一個會做菜的ta,我平時管不住自己消費所以我要找一個能來管我的ta。。。我想說這東西看似美好,實際背後隱藏很大危機啊。比如某天對方不在,你自己又不會做菜是不是感覺很煩,還要出錢下館子。其實還有很多方方面面,沒有在獨立的環境中呆過是不會感知到自己還需要學那麼多的!這樣不獨立的人必然會對對方產生依賴感,依賴感是很致命的,會使人內心非常脆弱,一旦對方沒有符合你的預期,你就會難受,就再也不能愉快的玩耍了。。。。。所以我一直覺得最理想的一對是雙方都很獨立,但是又有共同價值觀的!

好,以上就是我近期心態的總結。如何做到也大概講了下。這裡做個總結:

出去走走,感受一下不一樣的價值觀!學會獨立!!!

多閱讀,感受一下不一樣的價值觀!

在你內心還沒有足夠強大之前,減少與社會負能量的接觸!

然後當你遇到困難,可以找到正面的回應方式時,多去運動運動,玩玩音樂吧!好多身邊的小事都可以助長你內心的強大。

重要提醒:模仿是很脆弱的!我有過很多表面模仿的教訓,最後都不成功!只有自己正真經歷過,由內而外散發的想法才是正真帶領你前進的!


~~~~~~~~~~~~~~~~~~~~~~~~~~~補充頁~~~~~~~~~~~~~~~~~~~~~~~~~~~~~~~~~~~~~~~~~~~~~~~~~~~~~~~~~~~~~~~~~~~~~~~~~~~~~~~~~~~
有人問我應該進入什麼行業有前途
我覺得考慮幾點
1.興趣 2.知識儲備和工作經驗 3.人脈
哪個行業你這三點的綜合分最高,你就去哪個行業!


反思了一下,身處這個時代,我自己經常會擔心的事無非有三:買不起房?選錯路?不成功?你看,讓人迷茫讓人焦慮的,就是它們:

經常擔心也不是個事啊,比如我用精神分裂的AB小人法來分析分析,看看這三個擔心到底有沒有解決的辦法。

第一個擔心:關於買房

擔心:如果現在不買房,將來更買不起。


A:好像現在就能買得起似的!

B:既然現在依靠自己的力量買不起,為啥還要考慮買呢?

A:為了有個穩定的住處啊,不用經常被租房的房東趕來趕去,而且還保值。

B:那投入是啥呢?你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把首付付了嗎?把爸媽的積蓄都借出來,東拼拼西湊湊掏空兩代人,付個首付。然後之後的二三十年,每個月老老實實還月供,就圖有個穩定的住處?這住處的代價會不會有點高?

A:是有點高。但這不僅是穩定住處的需要,還是戶口落戶、孩子上學的需要啊,這些都需要有個房子來解決啊。

B:那這些都是你當前需要面對的問題嗎?

A:目前還不是,但遠期是啊。

B:那你現在就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你最應該面對的問題上:提高個人價值,創造更多價值。利用手頭的資源,投資到自己身上,投資到有成長性的事上。等到將來有一天,房子的價格對你來說,已經不是負擔的時候,再去拿下。

A:可是,如果將來房價飛漲更貴了怎麼辦?

B:那就要問你自己:你覺得是你的身價上漲更快,還是房價上漲更快了。如果你覺得是你自己更有潛力,那麼就把僅有的資源投入在自己身上;如果你覺得是房子更有潛力,那麼就果斷買房。所以,這個問題可以轉化為: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你是更看好自己的成長性,還是更相信房價的走勢?

所以,我的第一個擔心其實不是關於買房這個決定,而是關於將來的自己會不會有能力解決今天還解決不了的問題。

在這一點上,我覺得我應該樂觀。所以,還是暫時不買房嘍。

第二個擔心:關於方向

擔心:選錯了方向,走上一條錯誤的道路。


A:這可以拆解為兩個問題:1、如何評判正確還是錯誤?2、如果知道什麼是錯誤,該如何避免?

B:正確的道路應該是非常匹配你的能力而且你自己也非常喜歡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你身心愉悅,遊刃有餘,能夠在前行中找到自我實現的感覺。

A:照你這麼說,錯誤的道路可能有三種情況:

  1. 我自己喜歡,但不匹配我的能力;

  2. 我自己不喜歡,但我的能力適合;

  3. 我自己不喜歡,也不適合我的能力。

B:差不多。我們來看看踏上這3條所謂的錯誤的道路會有什麼後果。

A:好啊,首先是第一條:我自己喜歡但能力不匹配的路。

B:如果踏上這條錯誤的路,你會怎麼辦?你既然喜歡,那麼肯定會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讓你的能力與這條路的要求更加匹配。結果可能是:你的能力得到了極大提升,那麼恭喜你,你將這條」錯誤」的路,轉變為了正確的路。

B:還有一種可能:你用盡了全力還是無法達到要求,始終很辛苦,就面臨兩個選擇,要麼繼續堅持,痛並快樂著,因為這畢竟是你喜歡的路啊;要麼放棄,錯誤的路我不再繼續了,再去尋找其他更合適的路。這個時候,你會覺得自己之前的選擇是錯誤的嗎?你畢竟在你喜歡的方向上努力過、拼搏過、嘗試過,這不也是一種很棒的人生體驗嗎?

A:所以,如果選錯了方向,選擇了一條這樣的道路,也值了啊。那第二條呢:我自己不喜歡但能力很匹配的路。

B:如果踏上這條錯誤的路,你會怎麼辦?你能力很匹配,幹活非常輕鬆,但你覺得沒那麼喜歡。也是兩個選擇:要麼堅持做能力匹配的事,慢慢讓自己喜歡上;要麼放棄這條路,去尋找自己喜歡的方向。無論哪個選擇,也都可以接受啊。

A:好像是的。似乎只要我們還擁有選擇的能力,即使先前選錯了方向,也沒什麼好怕的。那第三條呢,我選錯了方向,踏上了一條我自己也不喜歡,也不匹配我的能力的路。

B:既不喜歡又沒能力,你會選嗎?

A:不會哦。那這麼看來,害怕選錯了方向,也是個不必要的擔心啦。

所以,我的第二個擔心其實不是關於是否能選對路,而是關於當發現錯誤之後,能不能有勇氣和有能力來面對和解決,去勇敢探索更適合自己的那條路

第三個擔心:關於努力與成功

我的擔心:跟別人付出同樣多努力,卻沒有別人成功。


A:我擔心看到跟我一樣努力的人,卻比我更成功,我自己勤勤懇懇一輩子,卻依然沒能做成什麼事。

B:那麼你想做成什麼事呢?

A:隨便什麼都行啊。

B:那這就不好辦了,因為你說到了成功,咱們就得有個標準。什麼叫成功呢?

A:成功要麼是實現了自己的願望,把想做的事做成了;要麼是得到了別人的認可,大家都覺得我成功了。當然,也可以體現在賺錢上,我實現了財務自由,也可以叫成功。

B:對,我們每個人的眼中都有對成功不同的理解。你擔心跟別人付出同樣多努力,卻不如別人成功,那有可能,在別人的眼中,還覺得你更成功呢。所以,我們討論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自己希望的成功是什麼樣子。

A:好吧,我眼中的成功,也許就是能夠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讓自己能夠自由自主地選擇,能夠給這個世界帶來一些貢獻。

B:如果能清晰地說出自己所理解的成功,就照著這個方向努力就好啦。別人可能比你更輕鬆地實現了你的願望,但那又如何呢?每個人所面對的初始條件和機遇都是不同的,而我們能控制的,也只有自己的努力。

A:是啊,在已經儘力的情況下,即使沒有別人成功,我們也無怨無悔啊。好像,這也不需要擔心了。

所以,我的第三個擔心其實不是關於是不是能比別人成功的問題,而是關於我對成功到底如何理解,我理想中的成功到底是什麼樣子?如果我可以勾勒出成功的樣子,並努力去接近他,最後即使沒有夠到,又如何呢?

最後,總結一下,我的三個擔心:

似乎都不是真正應該擔心的事,我真正應該關注的三個問題是:

也許,將勇敢的努力留給自己,將理想的成功交給命運,才是我們這代年輕人對付迷茫的優雅姿勢吧。


用接下來的不到500個字,幫助你在20分鐘到1個小時內找到你的人生目標(轉載)


我想用一種最簡單、直接、有成效方法來解決那些勵志文章和成功故事的一個通病:就是他們一直鼓勵我們「做我們想做的事」,但從來不告訴年輕迷茫的我們怎麼去找到「我們想做的事」(以至於誤導了很多朋友以為那就是「我想一覺睡到國慶節」或者「我想做個吃貨」之類的意思)。

我要說的這個方法在我認識的許多人身上成功過,但它不是我想出來的。知名博客寫手Steve Pavlina在它的博客中對這個方法有很詳細的描述,但似乎也不是Steve Pavlina自己想出來的。網上也有不少中文翻譯版本,有可能你曾經看到過,但那些翻譯都有失偏頗,以至於讓讀者很難理解精髓。所以在這裡把原文重新編輯,結合以上的經驗分享,再用比較適合中國人的陳述方式分享給大家。如果你願意嘗試,願意按照要求去做,或許我們可以用接下來的不到500個字,幫助你在20分鐘到1個小時內找到你的人生目標。

我們開始吧。

(1) 先在你忙碌的生活中找出一個小時的完全空閑的時間。關掉手機,關掉電腦,關上房門,保證這一個小時沒有任何打擾。這一小時只屬於你,和你要找到人生理想這件事。你要記住,這可能是你人生最重要的一個小時。你的生命可能在這一個小時候變得不同。如果一個小時的時間貨幣只能用來換一樣東西,那麼就是找到你的人生目標絕對是最值得的。

(2) 準備幾張大的白紙,和一支筆。

(3) 在第一張白紙上的最上方中央,寫下一句話:「你這輩子活著是為了什麼?」

(4) 是的,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回答這個問題。把你腦中閃過的第一個想法馬上寫在第一行。任何想法都可以,而且可以只是幾個字。比如說:「賺很多錢。」

(5) 不斷地重複第4步。直到你哭出來為止。

是的,就是這麼簡單。儘管這個方法看上去很傻,但是它很有效。如果你想要找到人生目標,你就必須先剔除腦中所有那些「偽裝的答案」。你通常需要15-20分鐘的時間和過程去剔除那些覆蓋在表面上的那些受到外界觀念、主流思維影響而得出的答案。所有的這些偽裝的答案都來自於你的大腦、你的思維、和你的回憶,但真正的答案出現時,你會感覺到它來自你的內心最深處。

對於從來沒有考慮過這類問題的人來說,可能會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一個小時或者更多)才能把腦子裡面的那些雜物剔除掉。在你寫到50-100條的時候,你可能會想放棄,或者找個借口去做別的事。因為你可能覺得這個方法沒有任何效果,你的答案很雜亂,你也完全沒有想哭的感覺。這很正常。不要放棄,堅持想和寫下去,這個抵觸的感覺會慢慢地過去的。記住,你堅持下去的決定會將這一個小時變成你人生最重要的一個小時。

當你寫到第100個或者第200個答案的時候,你可能突然會有一陣內心情感上的涌動,但還不至於讓你哭出來。這說明那還不是最終的答案。但是把這些答案圈起來,在你接下來的寫的過程中你可以回顧這些答案,幫助你找到最終的答案,因為那可能會是幾個答案的排列組合。但無論如何,最終的答案一定會讓你流淚,讓你情感上崩潰。

此外,如果你一開始不相信人這輩子活著有什麼目的,你也可以寫下「1. 活著不為了什麼。」
沒關係,只要你願意堅持想和堅持寫下去,你也會找到讓你哭出來的答案。

作為你的參考,Steve Pavlina在做這個練習的時候,花了25分鐘在第106步找到了他的最終答案。而那些讓他有一陣情感涌動的答案分別出現在在第17,39,53步。他將這些抽出這些答案重新排列,最後在第100步到第106步答案得到了升華。想要放棄的感覺出現在第55到60步(想站起來做點其他事情,感覺極度沒有耐心等等)。寫到第80步的時候,他休息了2分鐘,閉上眼,放鬆大腦,然後重新整理自己的思緒。這麼做很有效果,在那2分鐘的休息後,他的思路和答案變得更加清楚。

如果你一定要拿筆者來做參考,那麼答案是我當時比較無知,還不知道這個系統的方法,所以我用了四個月的摸索和迷茫,撞了很多牆,才找到了最終的答案(在第二章個人故事裡會提到)。但經過筆者核實,這個方法科學有效,只因為它提煉出了關鍵的原理。

無論你願意用什麼方法,你最終的答案一定會是一句比較長的句子,或者幾句句子的組合。這個答案在外人看來一定非常的空洞,就像是我前面所說的那種「誰都知道,但是只有少數人真正理解的大道理」。但是這幾句空洞的句子會對你有非常豐富而且有意義的含義--因為這是你自己用了至少一個小時的時間和精力去整理你過去所有的經歷,去思考,去判斷,去剔除,去整合,去沉澱,最終領悟出來的。如果你認真看完了從文章開始到這裡為止所有的分析,你就會理解為什麼這個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原作者微博:奶牛Denny

原文:《如何活著:慾望、外界、標籤、天才、時間、人生目標和經歷》

地址:如何活著:慾望、外界、標籤、天才、時間、人生目標和經歷


寫邀請。我是88年的年輕人。目前是結婚生子完成了人生大事。今年出席各個大會演講,在各個高校也做演講,然後年底出自己的第一本書。

我迷茫過,我抑鬱過,我試圖結束過自己的生命。這一切來的是那麼快,去的也是那麼快。從我現在看來,年輕人的迷茫切入點很多,也許沒有錢,沒有事業,沒有目標,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但是最關鍵最可悲的就是無知。人對於自己未知的東西才會迷茫,才會失去方向,才會恐懼。所以無知是一切的起源。而其實只有不停的學習,不停的拓展自己的視野,不停的前進才能夠盡量減少自己的無知。

我覺得如何改變,就是不要被社會上浮躁的事物所感染。人的一生很短,只要記住不要虛偽,不停的自省,自己給自己定目標,腳踏實地,那麼就不會有什麼迷茫。我個人的原則就是,人活在世界上不容易,我們基礎的標準是不要妄想改變世界什麼,但要努力不被世界改變,但活著就要真實的做出點成績,也許我們不能像幫主那樣改變世界,但我們能從點點滴滴的去接地氣的努力開始,相信總有一天就會不再迷茫了。


忽然發現自己寫的過於模糊,現在來更新一下自己的回答,不知道會不會有人看到,但是還是更新一下吧。
如何改變?之前我的回答也說了迷茫是因為自己看不到方向。方向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找到的,方法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摸索出來的。所以第一步就是要去做。你計劃的再周密再完美如果不去落實,那效果就是零。所以第一,不要管那麼多,只管去做,首先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做好手頭的事。如果你是一個學生,那就想著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如何學習更多知識,如何接觸更多的人,了解更大的世界。泡圖書館、去社團、去談一場戀愛,都是一種讓你切實感受到真實生活的方法。如果你已經參加工作,那麼就做好手邊的事,做好領導安排的事,不要等著領導安排事情做,要有主動工作,主動解決問題的意識,公司僱傭你是來解決問題的。如何解決問題,最重要的還是去做,這在職場里叫執行力。
我覺得實做是解決自我內心困惑最實用的方法。比如迷茫、無聊、焦慮。
你還可以去做你想要做卻一直沒做的事,做你愛做的事,做你感興趣的事,當做這些事情時,你會專註起來,你會忘掉其他的一切,慢慢地你會感覺的有一種成就感和對自己的控制感。
做的多了,就會自己獲得經驗,會總結自己的方法,了解到自己儘力最大努力後有些事能辦到,有些事你拼盡全力也辦不到,這樣你就了解了自己的邊界,也會更加真實的認識自己,而不是只看到自己想像的自己。
以上都是我工作以後的小感悟,希望可以幫助到題主。我也不能給出很具體的方法去說如何改變,但是可以給出一個方向,就是以上提到的,做你該做的事,做你想做的事,做你感興趣的事;不要等到計劃周全了再去做,覺得自己想好了那就放開去做;做永遠比想來的實際
=====================以上是2015.9.4日更新==================================
我一九八九年生人。我自己給自己這二十幾年的生活總結就是,想得多,做得少;目標太大,方法太少。

想想以前總是給自己定很多宏大的目標,也偷偷想著以後要改變自己改變世界,想想自己的目標會偷偷的笑出來,會興奮的一晚上睡不著。可是第二天以後依然起床困難,上課打盹,上班玩手機,下班就上網。幾年以後,回頭看看跟以前的生活並沒有太大差別,自己也沒有多大長進。

我最近又開始迷茫,我每一個階段都會有一個迷茫期。看不到未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要幹什麼,能幹什麼。然後就陷入單純地迷茫里,無邊無際,無比煩惱。現在我會不停的問自己,不停的反省,我該如何才能不感到迷茫?我慢慢發現,還有跟以前的朋友聊天得出來的結論。我們的迷茫其實是害怕對未來的未知,害怕那些未知的東西,害怕我們以後會過不好,害怕自己以後混的不如人。其次,自己想干點什麼可是不知道要幹什麼能幹什麼,產生了一種焦慮感,那是我們把自己的目光放在了太遙遠不可捉摸的未來,我們的目光精力放在了未來,自然就會對當下關注減少,所以不知道當下要幹什麼。最後一點,也是最終的要的一點就是,太TM閑了。如果我們被手頭一堆的事情弄得忙碌不堪,還有房貸沒還,孩子還沒餵奶,想想這個,我們就沒有那個心情那個精力去迷茫了,去想一些遙不可及的事了。

其實,避免這種迷茫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自己忙起來,把自己手頭的事該做的事做好了就可以了,現在走好每一小步,積累起來,就是未來美好的一大步。與各位共勉。


這個話題我覺得我太有資格回答了!

我本科學的是就業差、學科難、沒興趣、不擅長的生物技術專業,本科四年非常迷茫!

最後怎麼走出這種迷茫狀態的呢?

其實也很簡單:

你見過世界之大,你就知道心之所向了。


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張地圖,每一個信息點就是地圖上對應的一個位置坐標。
位置信息越多,你的前進路線就會越明確:你會知道怎麼走路線最短,會繞開那些施工的祿路段,同時堵車的可能性最小。最重要的是,你知道沿著這個方向走,你一定能到達目的地。

而如果頭腦中信息太少,就像一張只標明起點和終點,卻沒標明行進路線坐標的地圖,讓人無比糾結和迷茫。

人生糾結和迷茫,只因缺少信息量。


就拿職業為例,很多人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但是也不知道自己轉行該做什麼,只有「好死不如賴活著」的先湊合一下,搞得自己不開心還天天抱怨。

這就是典型缺乏信息量的表現:

對外缺少信息量,不知道每個行業的工作狀態是怎樣的,薪酬待遇如何,職業前景如何。

對內也缺少信息量,不了解自己真正的興趣點和技能點在什麼地方。

什麼信息都不知道,當然不能做出合理的決策,以應對「怎麼選」的問題;也很難想出好的解決方案,以應對「怎麼辦」的問題。

這樣的道理不僅適用於職業選擇,也適用於其他領域,不管是創業、家庭、人際關係,統統都適用。

信息量的儲備太少,就是不能做出合理的決策。

圍棋人工智慧Alpha Go 也是學習了百萬級的棋譜後,才能戰神李世石;要是僅僅學習幾百個棋譜,估計連李易峰都下不過。

那麼如何才能避免信息量儲備過少導致的糾結和迷茫呢,經過上面的聚眾討論和分析,我提供以下幾條建議:

1.靠近「信息源」
最好的辦法就是多交知識豐富,消息靈通的朋友。它們就像一個又一個數據龐大的信息庫,不僅能夠為你提供新的信息輸入,最重要的是,在你糾結和迷茫不知如何決策時,提供給你好的建議。

當然,要是周圍沒有知識豐富的朋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也可以啦。
我最近想出來一個slogan,大家聽了不要吐哈:
「車到山前必有路,要是沒路來找我!」
有問題的話,帶著問題,看我的文章就能找到答案啦!

2.保持「行業信息」暢通
這條建議主要是針對工作類的問題。

「工作幹得不開心,想走人怎麼辦?」
去了解一下潛在的目標公司的職位信息!

「創業沒有啟動資金,不知道怎麼辦?」
去網上找找各投資機構的聯繫方式,並看一下它們的信息介紹和相關要求。
「好迷茫啊,不知道大學畢業該做什麼工作?」

找幾家不同行業的公司實習一下,獲得感性和理性的一手信息後,選擇就清晰了。

了解你所在的行業,或者你想從事的行業相關信息,你的問題往往就迎刃而解了。像我這麼笨的人(雖然頭大),面對很多棘手問題常常很崩潰;但是查一下相關的信息,問一下懂行的朋友,有時候問題也就輕鬆解決的。

考慮到我的讀者平均智商比普通人高30%-50%,我相信大家用這個辦法一定能處理好相關問題。

3.多嘗試,發現內部興趣點和技能點
有沒有人不知道自己喜歡吃什麼?
幾乎沒有,因為絕大部分人嘗過的東西足夠多,積累的信息量足夠大,足夠篩選出符合自己口味的食物。

但是有沒有人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職業?
大部分人其實都不知道,因為了解過的職業信息量非常有限,不足以篩選出符合自己興趣點和技能點的工作。

所以當你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多嘗試一些事情,也許就能找到自己擅長並喜歡的。(不一定非要到處跳槽,也可以只是多了解不同行業,也能收集到足夠的信息量)

當你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樣的伴侶,多接觸不同類型的人,了解不同的性格類型和相處模式,也許就能知道自己適合什麼。

如果在公眾號「吳寒笛可愛多」(微信ID:whdkad),回復「成長」,即可查看超級實用的超級乾貨文章,保證讀完你的世界從此不一樣,絕不能錯過喔!


看了好多答案,突然想到陳丹青老師寫的一篇文章,貼出來分享給大家:《我反倒同情今天的後生》

年輕人整體性的「困惑」與「恐慌」,我無法測知。眼下社會、媒體、網路的種種訊息和說法實在太多,年輕人不免困惑;恐慌呢,應該是謀一飯碗、混一前途越來越難吧。美國八九成青年最擔心的也是飯碗,但中國人口忒多,瞧見滿大街的人群,我有時也會莫可名狀地恐慌。


50後當年的焦慮不是升學和飯碗,而是去哪個省份的農村、干哪家工廠的工種。去是非得去的,苦是一定苦的,恐慌也沒用,全認了。部分60後與我們命運相似,部分70後的際遇和80後相似,50後的青春期堵在非常時期,不好跟今天比。


以上算進步還是倒退呢?難說。生理層面絕對進步了,我們那會兒整年都不會下館子,誰家有冷熱水設備?狗一般活著,還窮開心,頭髮留長點就算打扮了。今時今日,一個打工仔還能腳蹬皮鞋,染一頭金髮,窮姑娘包包里,多少有支廉價口紅吧。


但我不可憐自己的少年時代,反倒同情今天的後生。那會兒沒得比,現在樣樣比。同學的家境、同事的升遷,懸殊多大。多少屌絲瞧著中檔小區,攢錢攢到五十歲,怕也買不起小區保安那座崗亭啊。


要說傳統文化的割裂,50後空前絕後。別指責年輕人不懂傳統文化。誰有資格?除了萬萬分之一的所謂國學家。誰懂?幹嗎要懂?如今除了知識題,又哪來什麼傳統文化?別拿傳統文化說事兒了。咱們文化傳統的一大項,就是動輒拿著大道理指責年輕人。我雖不很同意「五四」那代的激進主義,但這一層,我站在胡適、魯迅一邊。


責難80後、90後割裂傳統,是輕佻的。以我的觀察,情形正好相反:從部分70後開始,越來越多有頭腦的青年,默默回歸傳統。雖然他們不見得清楚什麼是傳統,但顯然迷戀被歷史割裂的那一端。極端的例子是:好幾位青年告訴我,班上儀錶堂堂的高材生,碩士、博士畢業,忽然就進了寺廟,剃度為僧,有法號,開始傳教了。


準確地說,是百年中國折騰出來的「新文化」,將傳統和一撥撥後代生生割裂。割裂後,拿不出什麼好飼料喂後代,孩子們當然「青睞」西方和日韓的文藝——注意,不是「文化」。看英美劇、日韓劇的青年未必了解什麼是人家的文化。可是50後、60後年輕時,對外頭不是了解不了解,而是根本不知道。


80年代的「文化熱」,是校園裡熱衷讀薩特、讀尼采,因為上一個十年是文化沙漠,人人無知。年輕人熱衷日韓劇,是他們的上一個十年二十年,全社會世俗化、商業化、資訊化,他們受的教育明明白白教會他們什麼是權力和權利,教會他們別再像爹媽那樣,做人太累,讀薩特、讀尼采,有個屁用。 這樣子對嗎?不很對。可是50後、60後那種生活,那種意識形態,留得住嗎?行得通嗎?所以出來80年代的哲學熱、文學熱,都想換個腦子,但多少有點誇張。在正常的國家和社會,讀哲學的讀哲學,看俗劇的看俗劇,不像我們這裡,階段性群體轉向,忽而全都去求真理,忽而個個認世俗,一個均衡正常的生態,迄今還沒有。


說90後解構一切?恕我無知,我一點不知道90後解了什麼構。網路上或許全是他們的聒噪,那是因為沒有別的出口可以表達。我所知的狀況正相反:80後、90後是我見過最乖、最被動、最有悖青春本能、最缺乏表達意識的兩代人,和「垮掉的一代」比,和嬉皮士比,更是笑話。


至於他們的娛樂怎樣地沒禁忌,怎樣惡搞,我蠻想知道。人肉搜索、網路唾沫,固然有的,這一層,倒像是紅衛兵文化的遺傳基因,那會兒是現場批鬥羞辱,現在是網路羞辱形同批鬥。以我的觀察,80後、90後的這點娛樂,幾乎談不上娛樂。他們興許「惡搞」了什麼無關緊要的事,原因是,他們除了考試升學謀飯碗,沒什麼可以「搞」。


但願我是完全胡說——縱向比較,80後、90後的表達慾望和空間,不如「文革」初年的50後,50後當年的表達空間,則遠不如「五四」前後的年輕人。


至於對「主流價值」的「反抗方式」,免了吧,哪有這回事?就算有,我也不主張孩子們反抗。反抗的時代與文化過時了,全世界為「反抗文化」付夠了代價。不要反抗,也不要試圖改變社會,能一個個改變自己,就是功德無量。


我和年輕人之間當然有代溝。代溝是好事,是常態,說明一切在變化。重要的不是代溝,而是父子雙方如何看待代溝。


和我離開美院的1981年比,現在的變化太大了。那時的同學關係就是沒日沒夜地「溝通」,談藝術,談一切;據我所知,現在的同學關係沒那麼粘稠了。公寓和單間長大的獨生子難免如此,我不覺得是壞事,但可能無趣:友誼、校誼、私誼、室誼,是青春的胎記,當然,還有戀愛。2013年看趙薇拍的那部青春片,70後告訴我拍得很準確,他們說,80後、90後已經缺少,甚至沒有這種浪漫潑辣的校園記憶了。


在於對未來的不安。根源就是,總是浮躁的想著將來,不願意腳踏實地做好現在的事,還有就是讀書太少


1、對於進入新階段的自己缺乏足夠深刻理性的了解。
2、自己認知的世界與外部世界的狀況,存在信息不對稱。


作為一個今年畢業,已經失業快三個月的畢業生告訴你我現在的感受。

我的這20幾年一直在漂,距離童年長大的地方400多公里才是老家。少年又隨父母來到900多公里遠的外省,一直生活到高中畢業。接著去了將近2000公里的地方上大學。
回來後我每天都陷入無止盡的恐懼,因為這個地方已經不再熟悉,以前的朋友也已經不再熟悉。有人說成長就是要不斷的進入新的圈子。我所謂的朋友確實很多,但是整天惦記著的卻幾乎沒有。每個人都在努力經營自己現有的圈子,每個人都似乎有了新的生活,除了我。這是一個非常矛盾的狀態,想去保持聯繫卻因為太久沒聯繫而變得生疏和尷尬。有一個還沒完全確定下來的工作是要再去900多公里的陌生地方打拚,可是我現在卻怕了,我雖然一無所有但卻還是不想離開。

面對社會,父母並不能給與幫助,因為生意失敗,他們自顧不暇,打電話的時候也只是說「你自己是怎麼想的?你看著辦吧」。對,我長大了,我可以自己做主,我已經是個成年人,有能力為自己做的選擇承擔相應的責任。但是,象牙塔突然崩塌後我的茫然失措真的很需要你們來給點建議。所以我去找親戚聊天,找同學聊天,看書,可是,書上畢竟也是只是紙上談兵,和別人聊天,礙於面子,礙於怕對我太大打擊,他們說的話也是有所保留後鼓勵而已。

一個人住在家裡已經一個多月,對!一個人住在家裡,我幾乎把自己自閉起來。我曾經有過的遠大抱負似乎敵不過趕緊找個工作好好混吧。大學時,非常喜歡到處跑,也經常和別人非常裝逼的強調那是旅行不是旅遊。搭車順風車,火車跑票,騎行長途都試過。我天真的認為既然大學這麼輕鬆就該好好玩,就該讓老了的時候不讓自己後悔。但是,這樣最大的弊端就是畢業後什麼都不懂。對,我是有很多別人沒有的經歷,這四年也過過得非常開心。可是一畢業後反差太大,一下更加適應不了。


但現在我想通了,朋友不管的親疏真的和距離有關係,不去經營必將慢慢淡忘。現在也經常打電話給各地的朋友瞎聊。在工作方面,也只能選個大概方向先干著,畢業前雄心壯志的想到要創業,出來後也想不到要幹什麼,並且沒有資金,很多在社會滾爬多年的人都九死一生,我自認暫時沒那個能力去創業,而且經濟危機我的家也輸不起。

畢業後,沒有女朋友,沒有車子,沒有房子。兩手空空的我們真的很迷茫,想奮鬥沒有方向,所謂的夢想也已經忘光光。


《聽非著名偽職業規劃專家張小小震老濕給我們講或許對你有點小用的》(超長文慎入!) 現在想來,我覺得一個最好的狀態是你想去追求你想要的東西,然後為之付出.努力即使很累很苦,但因為做的是自己熱愛的感興趣自己喜歡的,所以不會覺得枯燥乏味支撐不下去不想做之類的,在這裡工作或是創業只是外在的形式,如果你想要的東西通過在公司可以更好地獲得,為什麼偏要自己去嘗試創業做呢,這兩年結識到一些好朋友了解到他們一些想法看到他們的事情,我覺得我們很多同齡人(側重指90後)走進了這樣一個誤區:他們現在很多時候做的事情的出發點,更多地是擺脫什麼逃避什麼不想要怎麼樣,而不是我想要去追求什麼我想要什麼我想要怎麼樣,我這樣說可能有點抽象不便於你們理解,直接通過案例分析,
案例1.小壯,男,山東騰州人,出生於1994年.和他認識是在去年,應該是在去年,那會我還在老家(山東鄒城)自己倒騰著賣衣服賣水果來著,由於早晨銷量不好,我和當時的搭檔王姐便找地方下午也賣,於是便到了文化廣場,去年在鄒城經過或逛過文化廣場的人應該會有印象,在廣場西北角也就是靠近國際飯店那邊有兩家賣爆米花的,不是現在在大街上砰砰砰爆炸的傳統的那種,而是用氣加熱一小鍋一小鍋的巧克力味爆米花,由於小壯剛開始做實在沒經驗,放的糖精實在是忒多了,濃郁的糖精味道能擴散出二里地去,那會我經常把賣不掉的蘋果橘子給他和他妹妹,於是禮尚往來他把賣不掉爆米花送給我,有時候送給我一桶,我和小豬頭還可以享受一下美味,但有時候他那銷量實在不好便直接給我兩桶有一次甚至給我三桶,小豬頭是正宗的陝西妹子,偏好麻辣.咸等重口味,雖是一可人女生可卻一點不喜歡甜食,偏偏我這山東大漢尤其熱愛各等甜食,可我再喜歡甜食我也只是作為飯後小甜點啊,可這飯後小甜點比我的正餐量還大呢,小豬頭看到我抱來三桶爆米花,直接說昨天我拿辦公室那桶都不願意吃了,還是你自己一個人享受吧,說完她便愜意地以最舒服的姿態縮到了被窩看起了她愛的《爸比去哪兒》或是吸血鬼之類的美劇,而我發揚了我山東人民艱苦樸素絕不浪費糧食的優良美德,硬是把三桶大桶爆米花當飯吃一樣給瞬間消滅了(p.s哥現在180斤是有深厚的歷史原因的,哥現在想減肥減不下來啊,悔恨地淚水沒地流啊,)聽我上面講的你們能聽出來小壯的生意有時很不好,準確地描述是很不穩定,剛認識他時他還在上班——開小麵包送送貨什麼的,工資待遇還可以,畢竟對於一個學歷不高的94年男生來說開車這個工作還是可以的,沒過幾天聽他說他辭職了,我第一反應肯定是問為什麼啊,於是他說出了我在這篇小文里想要說的東西,「不想受公司約束,不想被公司束縛,自己做點小生意想干就干不想干就不幹,想幾點起就幾點起」,他這些話或許也是現在很多上班一族的心聲,早起趕公交趕地鐵搶去打卡簽到或是點名,遲到要麼扣20扣50要麼積累幾次扣獎金變態點的公司甚至有遲到一次直接扣200的,除了遲到早退請假等常規性的規章制度對你而言是巨大的折磨外,不得不承認現階段有巨多中小公司還停留在《勞動法》沒出台前的年代,不要提什麼雙休有個單休就不錯,很多工廠直接就是一天休假兩天休假,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連續干二十多天對於很多二十左右的90後小男生小女生確實會壓抑得不行,節假日放假髮東西三倍工資——不要幻想了好不好!能讓你正常輪班就謝天謝地了,有很多公司工作不知道你們做過沒有:加班沒有加班費的,一毛錢都沒有,連個夜宵都沒有,不要以為我說的是計件工資的工作或是銷售業務類,我說的固定工資類的工作,就讓你加班加班還是加班,也就是馬雲所說的拿著包月的工資干著不限流量的活(p.S這話馬雲到底說沒說過?現在滿大街都是馬雲說這馬雲說那,很有些當年MAO爺爺時代滿中國都是MAO語錄的感覺),你可以說還有這麼垃圾的公司不給加班費就走啊,找正規的公司,你說這句話的時候我不知道你工作幾年了,如果你學歷現在很高工作很好待遇很好或者直接就是體制內鐵飯碗,那麼你不會知道我們這樣三低三無的屌絲一族在社會上活得蠻艱難的,可能你們很多時候也在說人艱不拆,但那和我們這些可憐的民工一比簡直就是喪盡天良的風花雪月無病呻吟,我只能弱弱地和你說一句:土豪,我不想和你做朋友!
好了,我們繼續,由於種種原因經歷過各種對你而言的折磨虐待後,你沒有成為變形金剛,你沒有鍛造出一顆鋼鐵般的勇敢的心,你沒有打造出鋼鐵般的頑強意志,做銷售的同學沒有成為銷售冠軍沒有拿到百萬業績提成還只是一直各地奔波的業務猿,職場內的同學沒有升職加薪出任CEO當上總經理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還依然和幾年前剛進公司時一樣處於公司的最底層做著一些可有可無的雜活——心中幻想著熬到幾十年後那些死老頭都退休了就可以輪到我了,而可憐的打工仔一族儘管染著發燙著發穿著名牌拿著愛瘋5甚至6光鮮亮麗,可內心的凄苦只有自己知道,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啊,頭仰起8個45度也抵擋不住淚水洶湧往心裡流啊,尼瑪為什麼聽到《鐵窗淚》那麼有感覺呢!等等等等——幸福的孩紙總是相似的,而苦逼的孩紙們的苦逼卻各有不同……
以上說了這麼多苦逼,最終的結果卻都差不多,身心俱疲身心疲憊身心太累了,沒有人說你脆弱說你意志太差,因為大家也都是這個樣子,但是,但這不是重點,重點的是身心疲憊的你稍微休息後是怎麼想的呢,這兩年我接觸的朋友全部,看清這裡是全部,他們的第一句話就是上文小壯說的第一句話「不想在公司不想給別人打工不想受別人約束不想被別人管了」,對,這句話沒錯,我們都能理解,不過感覺有那麼一點彆扭,接著我們往下問,那你下一步打算做什麼呢?我想創業想要自己做生意,(我很驚訝驚喜,想著遇到一個以後的創業小夥伴了),激動萬分地問「那你想做什麼呢?」此後陷入了長長的沉默,忸怩彆扭不自然努力掙扎思考表情扭曲狀,不知道過了多少個世紀以後,蹦出來三個字——不知道,接著問出了這兩年很多類似跟好朋友必問的相同問題——「張震,有什麼好項目沒有?」,一聽到這句話我的小小內心都不知道是什麼感覺了,承蒙各位哥哥姐姐這麼看得起小弟,但小小弟真的不是陳安之劉一秒翟鴻燊李賤徐鶴寧之類的大師大神,哎呀,向你推薦他們怎麼有種出賣良心的感覺呢?呵呵,即使我不提滿大街朋友圈空間都是他們的東西,我都沒有主動接觸過並且我還是很反感很抵觸的,但是小小的個體抵擋不住社會大染缸的浸泡,正聽他們的東西是做兩份銷售性質的工作時候,一份是做一手房的業務猿,幾乎每天早會要學習下午總結會要再學習一遍,另一份是做保險的業務狗,具體公司是幸福人壽,每天早會要學習一遍(當時的經理偏愛翟鴻燊,整天講什麼偽國學之類的),我接觸過的凡是銷售性質的工作都會組織起來學習這樣的課程,還要記筆記寫總結討論之類,以直銷最為嚴重,被直銷騷擾過的人應該會認同我的排名,同為洗腦傳銷做得最為深入最有精神不過屬於非法故不在討論範圍之內,次之便是保險業務,接觸過保險銷售的應該也會認同,或許你們在空間朋友圈天天時時刻刻分分秒秒都可以看到諸如成功勵志人生影響改變心態等等吸引你眼球非常誘惑你令你心痒痒的標題,於是不需要經過大腦便點了進去,看得熱血沸騰連連搖頭晃腦拍著大腿驚呼「太對了,早看早做的話我早不是這個屌樣了!」認真點的還做起了筆記,然後你開始按照上面的指導開始照做,剛開始很有感覺後來越做越覺得不對越做越覺得有問題越做越有問題,不知道過了多久你終於知道這些東西對你沒什麼用了,呵呵,包括我,我們很多人剛進入社會工作時都會經歷這個樣子,
終於有一天你不想工作了想要創業想要自己做生意,你開始四處問朋友同學親戚好基友好閨蜜有什麼好項目有什麼好生意,你以為你現在的問題是你現在沒有生意經驗沒有商業頭腦沒有商業眼光眼光判斷力執行力缺高人指點貴人相助缺一個有前景有市場有發展有錢途的優質好項目,
你錯了!你真的錯了! 你現在最重要最根本最本質的問題不是是你現在沒有生意經驗沒有商業頭腦沒有商業眼光眼光判斷力執行力缺高人指點貴人相助缺一個有前景有市場有發展有錢途的優質好項目 ,而是你現在的心態錯了,你現在的思維錯了,也就是指引你前進做事的方向錯了,你以為你跳出了火坑——但是你沒有,你以為你以為往前走——但是你沒有,咱們再來聽一遍你說的話也就是你的想法—— 不想在公司不想給別人打工不想受別人約束不想被別人管 了,我想要創業想要自己做生意,現在你連起來再讀三遍以上,聽出來問題出在哪裡了嗎?是的,問題出在出發點上,你想要創業沒錯,你不想給別人打工這個也沒什麼對錯之分,但是你因為不想給別人打工而去創業這個就是天大的錯誤了,你可能會說自己做生意就是比較自由想幾點起就幾點起想干就干想不幹就不幹,你這麼說在理論上也是對的,但請你去看下樓下賣早點炸油條蒸包子的,問下他們的情況,如果你半夜實在想創業想得睡不著就去大街上溜達溜達,大街上不是一個人都沒有,賣夾餅的賣串的開始蒸饅頭的,如果你有興趣考察市場或者你覺得賣青菜水果很暴利很掙錢,那希望你凌晨一點去蔬菜水果看一下,那裡繁忙的景象會把你的下巴都嚇掉的,我爸媽一輩子賣青菜,每天凌晨一點到兩點起床,春天會提前,起早貪黑,在外邊賣一天,吃完晚飯20點到21點之間,1點起床,你算一下每天睡多長時間,沒有休假沒有午休沒有節假日,每天都是這樣,你能夠撐得住熬得住,如果你說你能吃苦,那你先去做做完一年再回來我們再聊,如果你說我不做這麼累的啊,我賣衣服化妝品什麼的總可以把,那你先去做做完一年再回來我們再聊,不知道我說完這些你稍微清醒了一點沒有!
我以上那些話不是要否定創業,不是要否定年輕人創業,成功了持續盈利最好,失敗了賠錢了收穫了經驗教訓也是好事,你們之所以能問我「張震,有什麼好項目沒有」,也是知道我是一個堅定的理想主義創業者,並且是一個堅定的創業實踐者,這幾年都在折騰,當然最後都以賠錢結束,你們有印象的話10天前我剛剛折騰一批衣服然後賠了4000塊錢,在那些傳統的主流好孩紙眼裡,我是一個不務正業弔兒郎當瞎混瞎折騰的人,並且能力太差,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一個典型的失敗者影響,但包括我和我的一圈好朋友不這麼認為,我是在努力探索,我是在積極勇敢嘗試,儘管自身能力太弱但在一點點的增長,經管腦子實在不靈光但在一點點變得靈活好用,我失敗的經驗很豐富,這是我人生中多寶貴的財富啊,為以後不失敗打下了多堅實的基礎啊,能說這麼臭不要臉的話,我是不是真的太臭不要臉了呢?是不是呀?呵呵,永不言棄,永遠積極永遠樂觀永遠向上,這是錘錘的精神啊!
終於在超級長的鋪墊以後到了本文重點,創業的出發點不是逃避工作逃避舒服逃避受虐,也不應該是也不會是,如果你創業的目的是為了時間支配自由具體做事自由,那麼你應該做終點工小時工——完全地時間支配自由具體做事自由什麼發傳單保潔由你選擇,你願意嗎?時間支配自由做具體內容由你選擇收入日結對你有吸引力嗎?你想做嗎?你肯定不想,所以,另外你覺得創業就不受虐待了嗎,你要受顧客虐待搭檔虐待工商局城管等等的虐待,首先你要想明白創業真的不是為了逃避什麼而去的,而去的,而是為了追求你想要的,這個側重你要搞清楚,是追求大於逃避,這在本質上是兩回事,一般人都搞不清楚,相當於你逃避什麼是一個推力,你追求什麼是一個拉力,只有推力或拉力小於推力就會造成沒有方向感,四處亂撞,感到迷茫,而你有一個追求的事物則不一樣,方向明確,就拉著你往那個方向走,即使很苦很累,你也知道你在前進你距離你的目標你想要的越來越接近,就像長跑,即使1萬米,是非常累,真的快撐不住了,但你知道越來越近了,休息一下跑慢點,接著跑,人家1年就跑到,咱們跑三年五年,實在不行跑十年總可以到了吧,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長跑,又長又遠山高水長道路艱難咱們不怕,怕的是迷了路怕的是是沒有了方向,怕的是在開始的起點就把方向走錯了
我親愛的朋友,我用了一晚上4個小時的時間來寫這篇東西,有人覺得無聊,沒有關係,我兩個月前就在這樣一個很迷茫沒有方向的階段,幸好當時聽到了一些比較好的課一些比較好的人講的比較好的東西,很感謝他們,如果當時誰要是很無聊很神經地寫這樣一篇文章被我看到,我會非常感激他,那種感覺就是一個落水快絕望的人抓住一個救命稻草,至少對我是有用有幫助的,
希望這篇小東西對於現在處於迷茫的你能有一點小幫助
很走心很有誠意地
《寫給現在感到迷茫沒有方向的你》《聽非著名偽職業規劃專家張小小震老濕給我們講或許對你有點小用的》(超長文慎入!)


在外打拚的年輕人有時也會迷茫,但不能沒有方向!

本人,一名90後,在一線城市的廣州,工作1年多,畢業後就來到北上廣深的廣州工作打拚,渴望實現自己的實際價值!然而現在的工作對於自己來說,談不上喜歡,更談不上可以展現自己的才能和抱負;每天不是享受而是忍耐著度過一個又一個工作日,總是期待著下班和周末的到來......

有時候,自己總會感到迷茫和彷徨,也總會思考一個問題:自己未來的方向到底在哪兒?

我不知道有多少像我這樣蝸居在北上廣深的年輕人一樣,從農村或小城市走出來,通過寒窗苦讀十年書,不!肯定超過10年!最終大學畢業,不久便苦逼的成為了幾百萬高校就業大軍中的一員,接著選擇背井離鄉,來到北上廣深一帶打拚,來到這個他們以前聽說只要努力就有可能實現自己夢想的地方,夢想著實現自己所謂的人生價值!這價值裡面有的可能還背負著家人和朋友的期望,期望我們在外面有朝一日能夠混出個人樣兒來,給家裡長點志氣!也夢想著有朝一日,不說能夠衣錦還鄉,但至少過著還算體面的生活!


我不知道和自己差不多的那麼多年輕人,來到北上廣深打拚又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得到更多工作經驗?為了掙錢養活自己?為了尋找機會過更好的生活?為了心中的夢想而努力打拚?亦或是看到別人來了也就跟著來了?世界那麼大,那麼精彩,我們都想去看看!但感受過程中的滋味是怎樣?恐怕只有自己最清楚!

但不知道我們有沒有發現:

等我們來到大城市,這裡燈火輝煌,物慾橫流,很是熱鬧,但這跟我們異地來的年輕人貌似並沒有太大關係,反而有時候還會給我們增添一份「冷清」,因為「這份熱鬧」好像都是屬於別人的!


等我們來到大城市,這裡的很多資源、機會、空間早已被別人佔領,而我們只能默默的在別人搭建好的舞台上做著最基礎的事情,因為我們很多人都是無背景、無技能、無資金,只是希望憑藉著自己的努力,赤手空拳一樣打拚出一個屬於自己像樣點的未來!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但也不是一個好時代!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口號,國家大力鼓勵年輕人大學生創業,所以很多人都很崇拜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夢想有一天自己也能想出一個很牛逼的Idea,組建創業團隊,寫商業計劃書,順利拿到風險投資,走上挑戰刺激並存的創業道路。或許出頭的機會到處都是,很多年輕人大學生也都藉機加入到創業的行列中。這也解決了一部分就業問題!貌似還有些大學生創業團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衷心的祝願他們能夠走到最後,但也要有「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的心裡準備。


但也不是一個好時代,因為最近幾年畢業的大學生,都遇到了號稱史上最困難的大學生就業季!大學生畢業人數一年比一年高,就業率一年比一年低!但很多高校卻依然只會說自己學校的就業率多麼多麼高!只會關注你有沒有找到工作,而根本不會關注你找的工作好不好!當然,不管怎麼說,找到工作了總比沒找到工作好,不然,說不好一不小心你就失業了!

近兩年:

網路上、新聞媒體上總在不斷報道著跟我們年齡差不多的某某人,有的已拿下多少多少風險投資,並成立了xx互聯網公司,估值已達上千萬;有的已經就職於某某知名BAT公司成為高管;有的已經通過自己的商業頭腦成為百萬富翁,過上了令人羨慕不已的自由而富裕的生活;有的已經是眾人皆知的名人(比如:馬佳佳、余佳文等)......,他們似乎是這個時代的幸運兒,是社會報道宣揚的對象,是萬眾矚目的焦點,而我們只是平凡人,有時也會羨慕嫉妒恨,但想想與其這樣,還不如好好活出真正的自己!


有時,前輩們會對自己說:你看人家跟你差不多大的,多有出息!而你呢?這時自己的心裡就會有「一萬個草泥馬在崩騰」,是啊,為什麼跟我年齡差不多的別人那麼有出息?怪誰呢?特么怪我咯!怪自己沒能投個好胎輸在了起跑線上?怪自己沒能受到好好的指導和培養?怪自己曾經不夠努力拚搏也沒把握好時機??

想想自己,一直以來,貌似也在努力拚搏啊!可為什麼就沒別人那麼有出息呢?

還記得:

從小自己就努力好好學習:

一直被灌輸著「知識改變命運」的理念,並深信不疑著!但後來才發現,這句話在現實中並不能完全成立!因為走上社會後你會發現它不如「技能改變命運」這句話更實在;也一直就被馴化著在學校要專心讀書,努力考出好成績,而空閑時間卻被佔用的所剩無幾,好像讀書之外的事情都顯得不那麼重要!但後來才發現,一個人的興趣愛好培養、強身健體的重視其實同樣也很重要,比如:某位同學因為從小就對計算機軟體很感興趣而並喜歡鑽研,走上社會後就創立了屬於自己的互聯網公司;某位同學因為喜歡玩攝影和設計,而成為了設計師;再比如:為什麼很多外國人比中國人更強壯?因為相對而言,從小美國人要比中國人更重視「健身運動」。

接著自己把大學上了:

通過高中三年(尤其是高三)的拚命奮鬥,終於,考上了大學!是啊,多光榮的一件事!以為從此自己的生活就像康庄大道一樣光明而美好!也不管自己選的專業怎樣?先上了大學再說!但後來才發現,原來中國的大學都差不多(ps:除了一些名校確實不錯之外),因為中國早已經從「高等精英教育「轉變成「高等普通教育」,難怪太多人說:現在大學生太多了,已經沒什麼實際價值了!而剛上大學那會兒,我們是不是對大學巨憧憬?總以為大學才是真正的學習天堂,殊不知有多少人在大學卻巨厭惡學習;總以為大學才是真正的歡樂天堂,殊不知有多少人在大學過的卻巨無聊;總以為讀大學是一件多麼光榮的事,殊不知你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而已;總以為讀完大學就能找個好工作,殊不知等你畢業後可能一不小心就失業了;總以為讀了大學就能過上好生活,殊不知等你畢業後才發現還得苦逼奮鬥!所以,還請大學生好好正視你的大學;還請大學的教學管理人士教師們好好緊跟時代步伐因材施教;還請政府教育部門好好思量下:教育要面向現代化。在這裡,讓我想到了曾經看過的一部中國近年來最令人深思的教育片——盜火者——中國教育改革調查》,有興趣的去百度搜一搜就會有視頻。

後來自己走上了社會:

工作上,每天從事著簡單而重複的工作,慢慢懂得了一些所謂的職場規則,學會了如何更高效的工作,也知道了如何跟領導或同事打好交道,我知道還有太多的太多等著我去學!但有時候,我也會迷茫,我不知道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未來是否有發展前景?


生活上,幾乎是電腦、手機作伴,因為在這陌生的城市,沒幾個認識的人或者朋友,有時候也不知道能和誰去玩?所以時常得準備著忍受單調而無聊的日子,卻總是那麼遙遙無期,有時候看到路邊一個長的搓搓的人開著寶馬賓士,特么為什麼我開不起?於是暗暗下定決心以後自己也要買一輛


情感上,有時,會看到非誠勿擾節目中男女嘉賓成功牽手後的幸福,而自己唯有投上羨慕的眼光,也只能看看就行,別想太多;有時,也會聽到同事講述自己和另一半的情感生活,而自己只好假裝附和著談論跟自己半毛關係都沒有的話題;有時,朋友或長輩們也會問什麼時候帶那個Ta回來?而我們只好無奈的答應:下次帶回來!然而現實中想找個自己喜歡的那個Ta,最好還是:要麼有點時間吧?要麼有點外貌優勢吧?要麼有點資金基礎吧?要麼有點圈子吧?再怎麼說也要麼有點狗屎運吧?......,但還不明確自己有點什麼?


野心上,其實有時候自己早就受夠了這平淡的像一潭死水的生活,很想來點挑戰!更想野心勃勃的著手打拚自己的事業!所以,不如去創業吧!這不,如今國家總理李克強不是倡導「大眾創新,萬眾創業」么?是移動互聯網創業的絕佳好時機啊!怎能錯過?不然以後肯定會後悔!但,如今這時代,空有想法的人太多,而真正執行的有幾個?或許真正執行的還有那麼幾個,而真正活下來的又有幾個?或許真正活下來仍然還有那麼幾個,而真正活的舒服的又有幾個?因為創業是九死一生的事兒,還是得慎重!!當然也不是說不要創業,而是不要盲目創業,更不要看著別人創業自己也要創業,而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看,真的適合創業嗎?具備創業最起碼的可行性嗎?因為空有idea和激情並沒有什麼卵用,且不先說需要有資本、市場經驗、人力、管理經驗等等,起碼得如何想辦法把所謂的idea通過計算機技術變成互聯網產品,同時不斷接受市場的洗禮!


在這,我就想起以前看過的一部曾經令網友瘋傳的網路短片《我今年,二十七歲》:

我今年27,28歲

有時候,

有時候,也不知道自己在這看似熱鬧卻實則有些冰冷的城市裡,在堅持著怎樣的堅持?是否值得?不知道還會呆多久?一年又一年嗎?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經歷怎樣的人生經歷?有時候,非常不想再這樣憋屈的生活著,或許可以選擇回老家發展,說不好可能還會好過一些!但,這也是一個未知數!


有時候,或許自己不是沒有夢想,只是埋在心底不願跟別人說出來而已!馬雲說: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不過夢想這個東西可以有,但首先還是過好當下,並儘快選擇好方向確定好目標,然後朝著自己選擇的方向,好好執行,這就是自己理解的戰略+戰術完美結合,自己瞎理解的!呵呵!


有時候,自己認為年輕就是我們折騰的資本,所以要趁著年輕,多學點實際的東西,好好奮鬥幾年,為以後謀求更好的生活和發展!無論升職加薪也好,無論創業成功也罷。

很喜歡劉同的《誰的青春不迷茫》中的一段話語:


  你覺得孤獨就對了,那是讓你認識自己的機會。

  你覺得不被理解就對了,那是讓你認清朋友的機會。

  你覺得黑暗就對了,那是你發現光芒的機會。

  你覺得無助就對了,那樣你才能知道誰是你的貴人。

  你覺得迷茫就對了,誰的青春不迷茫,其實我們都一樣。

是啊,你覺得迷茫就對了,至少總比那些不知道迷茫的人要強的多!
不過,你要是覺得迷茫了,就得想辦法度過迷茫,懂得尋找『 屬於自己的方向』
不然你總是在迷茫的方向上不斷迷茫著!

1、或許有的人會問:該如何尋找自己的方向?

曾記得一位前輩提供過一個通俗易懂而又很實用的思維行動方式:
就是『明確目標-分解目標-執行並驗證目標
讓我很受啟發,讓我走出迷茫,明確了自己的方向,
現在也正朝著自己的目標方向出發著!也希望大家能夠受到啟發!

這裡面包含了3個重要組成部分,一個是設定清晰的目標;一個是分解目標,也就是把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最後一個是執行並驗證目標,重點是這個目標是可以驗證效果的。這三個步驟環環相扣,沒有總目標,就沒法分解目標,沒有分解的目標,就沒法執行並驗證目標。

2、或許有的人會問:應該怎麼做?


唯一不會變的,就是每天都在變化。所以不要把目標設置的特別長遠不可企及,去設置一個40歲的目標並不實際。去設置一個短期目標,2年,或者3年,都是不錯的選擇。然後來進行【目標-分解目標-執行並驗證目標】的思維行動方式。

或許道理大家都容易懂,也貴在能讓人受到啟發、又方向、有目標,
而最終實現目標還得靠自己的執行能力!這個誰都不能幫你,只能靠自己!

OK,就聊到這,或許自己想太多,

這也主要是因為自己不想很多年以後成為了看起來都差不多的「成年人」,

所以,一切的一切,就讓時間告訴自己答案吧!

好了,敲完鍵盤,自己也該好好明確自己的方向了!

—————————

最後:

2016年,新的一年,

新的夢想,新的故事,新的光芒。

希望正在外面打拚,同樣也在迷茫的年輕人,

都能在2016年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標,並好好執行下去!


有很多人的迷茫在於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

因為什麼開心,因為什麼傷心 因為什麼受罪
通通都不知道,只想等著明天來回答

結果日復一日,回答遙遙無期,交卷的日期卻越來越近了。

你每天會問自己,喜歡什麼樣的朋友,喜歡什麼樣的工作,喜歡什麼樣的事情嗎?
回答到你便遠離迷茫一小步


瀉藥,最上面的答案很贊同。
或許我可以補充一點。那就是沒有清楚的認識自己的能力,這不是貶義,不管能力強否,倘若沒有對自己能力有清晰的認識,那就會導致做事情心裡沒底,和別人談話都會心虛。這也是對未知的恐懼。對於未知的事情誰都會恐懼,倘使清晰的認識到自己能力,那就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會做什麼。可以逐步由淺入深,從自己力所能及的,不斷提升能力。做能做好的事也就胸有成竹,不會心裡沒譜,在能做好的基礎上,便可清晰的找到前進的方向,下一步該邁的步子了。
縱然是能力強的,在沒有踏入第一步,也無法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到底如果,同樣會迷茫,不知道未來會如何。這也是源於未知。需要去找到自己接入點,更接地氣。


1
大學畢業那晚,我是唯一沒有喝醉的人,大家觥籌交錯,滿面紅光,有的相擁而泣,也有三二成群,在校園高歌,兩兩成對,最後傾訴衷腸。
突然一股無力感,對以後得生活產生的無力襲滿了全身。
2
隔日,收拾好行李南下去一個陌生城市就職,完全不懂的語言,剛入職場的我對於工作一竅不通,多少夜晚對著出租屋發獃,而身邊的人卻還是不停的對你抱怨,或者抱怨生活,或者抱怨工作,以至於我差點兒相信生活就是這樣的,殘酷,不近人情,沒有可是。
3
那段時間迷上了做飯,每天最大的期待就是今天可以做什麼菜,在簡陋的出租屋裡,那是我的慰藉,雖然我做的並不好吃,我也曾兩個星期除了工作不出門,除了醫院,菜場,家,三點一線。
4
在異鄉,可怕的不是孤獨一人,而是別人只要稍微看你一眼,你就想把心裡所有的苦悶都和ta傾訴。
但是關於未來,我仍然不知道怎麼辦,我想留下來嗎?我想走嗎?那時候我真的不知道,雖然有了幾個朋友,但是仍然不敢把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說出來
5
我幫室友養過一條狗,它生病了想活下來,但是卻死了,對我影響很大。
不想這樣下去,其實我是想離開這個異鄉的,我只是不想努力,不想用功,得過且過,害怕失敗。
改變自己,過程苦不堪言,但我最後躺在家裡的床上打出這個,結果還是可以接受的。
6
對於我個人而言,迷茫就是毫無目標隨波逐流,被抱怨洗腦,沒有了自己的堅持,也沒有了自己生活的目標,於是得過且過,蹉跎光陰,最後把自己也變成一個抱怨的人。
考回家工作以後,身邊也還是一些抱怨的人,我只是笑笑。
經歷過這些讓我明白一個道理,去做吧,哪怕死亡,只要你想活著。
於是迷茫也就不是什麼事兒了嗎不是么?


「儘管世界很複雜,而我又不夠機智圓通,只要利用最簡單的基準來決定自己的行為就不會迷惑。追求最基本的善,如正直、與人為善、不出惡語、不欺詐、樂觀、堂堂正正、堅忍、信守承諾等等,就不會迷失方向。」


謝謝邀請,鑒於時間和問題的寬泛,我說個大概。
年輕人迷茫在對自己的客觀環境不知和自身主觀能力的不自信。不知道自己處在什麼環境中,是什麼社會等級,在朋友和同事裡面是什麼水平。自己能力太差,不自信,不敢去嘗試。不知道以後路該往哪裡走。迷茫屬於正常現象。


推薦閱讀:

為什麼現在才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就說自己老了?
有沒有那麼的一瞬間,發覺自己沒想像中那麼的老,還很年輕?
為什麼周迅40歲了可以演20歲的九兒?

TAG:未來 | 年輕 | 年輕人 | 個人生活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