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上的閱讀app一定要做成翻頁形式的嗎?除了可以模擬翻書的感覺,還有什麼好處?

從Flipboard開始,鮮果聯播,網易閱讀,Zaker等等,iPad上幾乎所有的閱讀app都做成翻頁的形式,除了模擬翻書的效果,這樣還有什麼好處?大家不覺得效率很低嗎?


我曾經做過類似App,這股惡風當然還是蘋果那個iBook帶來的,不得不承認,第一次見那個翻頁效果確實炫到爆。有個詞叫做skeuomorphic,好像至今沒找到個好翻譯,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http://www.chinaz.com/manage/2011/1101/217203.shtml和這篇英文的 http://www.quora.com/Apple-Inc-2/Who-at-Apple-is-responsible-for-the-trend-towards-skeuomorphic-interfaces

但是,它的作用顯然是為了吸引眼球。真正閱讀的人,是不會在意這個app的翻頁效果是橫著豎著還是真的像書一樣卷著翻過去。但是,你不得不承認,不是所有使用閱讀軟體的人是純粹的閱讀者的。而對於豆瓣閱讀這樣的App,受眾有所差別的話,則選擇了一個更加省心,另一方面也更加用心的方式,直接分頁滑過,也是另一種方式的舒服嘛。
不過說實話,增加那樣的翻頁效果,代價是極大的,iBook的那個從各個角度都可以翻的效果,在iOS平台上我好像只見到了QQ閱讀實現了,其他的翻頁效果一般都源自與一個斯坦福學生Github上的Leaves的開源項目。

所以,我感覺其實閱讀方式有很多種,並不一定需要那種翻頁效果,那個翻頁效果需要整個架構上的改變來適應那些圖形變換,你可以找到其他很多提升閱讀體驗的方法,譬如參考豆瓣閱讀。


閱讀這個事情幾千年來的體驗已經深入人心了,可以說用戶面對一本書,或者看上去像書的東西其心智模型就是擬物化的。

現在來說這基本上成為一種閱讀類app的ui標準了。

並不是所有app都要擬物,因為並不是所有app都能找到現實參照物。蘋果其他的app比如名片簿、game center的擬物就不是很成功。因為用戶並沒有成型的心智模型,這種情況下,效率是更重要的設計原則。現實中這些事情的體驗比閱讀更複雜,沒有統一的標準。


1、跟風。
2、我真的很討厭模擬翻頁。


翻書這個模擬現實效果不是提示操作的,而是提示狀態,提示當前過了一頁,相對其他提示狀態的方式,性價比確實不高。不過模擬現實最大的好處是在長期操作過程中不容易產生疲憊感,取決於模擬得有多像現實。


這種效果本身沒問題,只是在現在的硬體上,性能上還不是很令人滿意,不能達到特別順暢的效果。


任何大屏幕設備的閱讀 app 都應該使用翻頁效果,至於要不要顯示兩頁,要不要翻書動畫倒是無所謂;屏幕小的閱讀 app 則應該使用滾動。

滾動閱讀的時候我們有個不好的習慣,就是喜歡把自己要看的幾行置於屏幕中間,一看到偏下的文字就非常恐懼,就要滾動,令人嚴重分心。滾動閱讀還會讓人覺得煩躁,總想往下使勁滾滾滾,閱讀體驗可想而知。詳細的說法我喜歡永遠的頁中說的:

對我來說,豎直滾動條平滑移動功能的直接後果之一是,在閱讀的時候,你會情不自禁地試圖避免閱讀窗口(或者設備屏幕)邊緣處的文字 ——
確實,它們太邊緣了,因為沒有頁只有滾動條的內容沒有上下留白,而對這種缺乏留白的逃避會延伸到你正在閱讀的那四五行以外的一切文字,從而會無時無刻不讓
你希望把自己正在看的句子調整到窗口(屏幕)的正中間。於是窗口(屏幕)的大小失去了意義,讀者的視界實際上被壓窄到四五行。閱讀的動作成了以句子為頻度
的『讀 —— 滾動 ——
讀』(甚至不是有閱讀器還發明了自動捲動功能么)。豎直滾動條成了一個分散注意力的障礙而非方便的閱讀工具。更糟糕的是,有了滾動條,文章的編輯者更難把
握讀者會看到什麼樣的頁面布局,所以很多時候他們也就放棄了這樣的思考。結果就是我經常在閱讀的時候實在搞不好把一幅插圖放到窗口的什麼位置最協調(通常
我發現最好的位置是趕緊把這個圖片滾出窗口)。這實在是比『頁』糟糕很多的閱讀體驗。

但是,在小屏幕上,一頁能顯示的內容太少、太局促了,必須要不停的翻頁,幾秒就得翻一次頁,令人覺得不舒服。這時候,反而滾動看書是不錯的選擇。有些人喜歡自動滾動,那當然也不錯,16 字 / 秒即可。


推薦閱讀:

怎樣把注意力集中在一點上?
有哪些中文經典名著有聲小說推薦?
你有讀小說的習慣嗎?你覺得讀小說有什麼用呢?
給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推薦閱讀書目?
為什麼大多數人們一直在宣揚要多讀書,很少有人宣揚要多看電影或影視作品?

TAG:iPad | 閱讀 | 用戶體驗 | iOS應用 | Flipboard | 電子閱讀 | AppStore | 交互設計 | 用戶體驗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