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軍事力量在亞洲能排第一嗎?

主要是跟日韓,還有東盟,如果把東盟算做一個國家的話
以戰爭潛力為主。


結論:如果不把美國當成「亞洲國家」,那麼中國目前的賬面軍事實力,以及戰時的軍事潛力,都是第一。聽著很誇張,但其實很真實的說法是,中國的所有陸上和海上領國,刨除美國,再刨除俄羅斯(「友情」刨除,其實也可以不刨除...),整個聯合起來跟中國打非核全面戰爭,中國也是穩贏。


至於「中國 vs 日本」。。。

直接給結論:如果有一天真的會在美國絕對不參與的前提的情況下(遺憾的是,此前提是不會成立的)全面無限制地打起來,對付日本海自的不是中國海軍,而是中國空軍和二炮。

而戰果也很直接:中國空軍會有戰損,但應該有限。日本的空自和海自會受到毀滅性摧毀,同時日本境內的軍用機場、港口等設施會報銷;如果有必要的話,三菱等日本主要的軍工產業公司會實質性消失;如果有進一步必要的話,日本的民生基礎設施(電站等)也可以摧毀。

我對中國軍隊真的沒有什麼「盲目自信」,好比我堅信中國軍事實力還差著美國十萬八千里呢。但如果說的是當下和日本的軍事實力對比...因為兩國存在將近70年人為的巨大「體系不對稱」差異,所以結果必然是如此。這一結果與日本海自愛宕和金剛級驅逐艦是否比中國海軍的052C/D更先進,並無潛在矛盾之處。

至於中國空軍對日本空自的壓倒性優勢,以及中國二炮對日本的「全套 vs 零」的優勢,應該沒什麼可爭議的。日本空自主力是F15J,算是F15全系列裡面最老舊的一批,且未改裝前的版本還是美國人在F15A/B基礎上刻意閹割過的,完全沒有超視距空戰的能力。近7-8年,日本陸續在改造升級F15J和F2(肥胖低能版F16A/B,雖然雷達很好),但進度很慢,且改造空間有限,畢竟是30年的老機體/航電了,比中國第一批蘇27還老舊得多。


至於「工業體系」,強烈建議相信日本的「工業體系很完備」與其「軍事潛力」之間關係很大的人,能簡單了解一下何謂「民用工業」,何謂「軍事工業」。

這裡就給個簡單的比方好了:

「牛逼」的「民用工業」:我能生產世界上質量最好的鋼材,世界上最先進的機床,於是我能造出世界上最漂亮最堅固的宙斯盾船殼子。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牛逼」的「軍事工業」:我能生產還算不錯的鋼材,能生產還算不錯的機床,於是我能造出世界上還算不錯的宙斯盾船殼子。然後,我能給這船殼子配上還不錯的引擎,還不錯的主動相控陣雷達,還不錯的超遠程反導導彈,遠程防空導彈,近程防空導彈,密集陣,遠程超音速反艦導彈,遠程巡航導彈...更重要的是,如果有人很認真地要跟我死磕,戰時我有能力以全球數一數二的速度對以上裝備進行暴兵生產...


而現代工業,不論是民用工業還是軍用工業,只要不涉及技術轉讓,自我積累發展的過程都是漫長的。正如中日之間的民用工業差距,中國花了幾十年追趕和學習,還是有很多地方存在明顯差距,甚至是空缺(現如今存在空缺的領域幾乎已經沒有了)。軍事工業更是如此:美國能有今天,那是其以二戰最大勝利者的身份,站在德國黑科技的肩膀上,舉國砸錢半個世紀的結果。而即使如此,美國的軍事技術在「水平」上依然無法做到秒殺中俄這樣的國家,原因就在於,蘇聯也曾以更變態的力度死命砸錢幾十年,而中國自建國以來,舉國砸錢也從來都沒有中斷過。特別是近十幾年,砸錢力度更是全球第二。

而日本呢?這個「砸錢」的過程,自1945年起,就從來都沒有開始過。

我從來都不否認日本的民用工業很強。但真的,日本也就是民用工業(的一些方面)很強而已。而今年是2015年,不是1940年。1940年,你給拖拉機安個炮就能當坦克;2015年,你就是機床再先進,特種鋼材技術再高,造出來的也就是個Atago級驅逐艦的船殼子。除此之外,就什麼都沒有了。


這個要看打一場什麼戰爭了。
如果是朝鮮戰爭,對越對印這種以陸空為主的戰爭,我想亞洲是沒有對手的。
如果進行海戰,不談空軍都是耍流氓。不要提什麼天朝海軍弱,可能確實和日本仔技術上有一丟丟差距,可是架不住我天朝造艦速度快啊!還有空軍力量,以及二炮的力量。
綜上,亞洲除了美國還真沒哪個國家敢和中國打!
不過問題來了,撇開美國談亞洲的軍事問題有意義嘛?駐韓美軍駐日美軍表示不服。


個人感覺知乎討論軍事問題都有點略那啥...
只談中日,中國離美國真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以中日這麼點距離,首波進攻必然空軍無疑,中國海軍力量薄弱便能說明中國軍事力量薄弱?海軍從來也一直會是pla的弱項,畢竟中國是個陸權國家。

上圖,引自CD,數量存在誤差,但大致沒問題。

(平衡木數量存疑,個人認為應該有2位數)

從數量到質量上pla空軍都強於日本。

至於陸軍,咱就不細談了,歷史證明了pla陸軍的輝煌戰績,而且但就目前的陸軍來說,因為弱於美國的戰術空軍力量,pla陸軍的火力投送水平比美國陸軍還要強(當然美國陸軍一直相對海空軍來說較弱)

二炮不提,核武器不提。

可以看出,pla的建軍思想是明確而有效的,一個陸權國家發展軍事力量必然以陸空軍為主,海軍為輔,要想在擁有一支大陸軍的同時有支大海軍,德國就是前車之鑒。

最後,說明一點,中國軍事力量是否在亞洲排第一這問題值得商榷,不考慮戰略背景,不考慮戰場環境,不考慮軍事力量投送水平來YY一場戰爭,剛入門的軍迷都喜歡干這事......


轉來的,也不知道知乎允不允許轉載。不過歡迎大家思考、探討,希望不要先入為主地給人扣帽子。

現代戰爭中「軍事體系」的概念

一、什麼是「軍事體系」?


相比於傳統戰爭模式,現代戰爭模式的特點主要表現為集成化、模塊化、體系化,我們下面開始詳細分析:


二、現代常規戰爭的要素:


  1、偵測(發現)、跟蹤系統:

  ①.路基雷達系統:陸基大型相控陣雷達——即超地平線雷達

  ②.海基相控陣雷達:比如中國052D上的四面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大概在600公里);美軍航母艦載預警「鷹眼2000」等;X波段雷達等等

  ③.空基相控陣雷達:比如中國的空警2000(其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探測距離大概在480公里)、空警200、空警500等;美軍的E3A等。

  ④.天基系統:如紅外跟蹤雷達、遠程預警衛星、高分衛星、合成孔徑雷達偵測衛星等等


  上述就是一個國家的「路海空天」四位一體的偵測系統。它的主要工作就是「發現、鎖定並跟蹤」來襲的導彈、飛機等攻擊武器的彈道(或飛行軌跡)。


  2、數據交換系統(即數據鏈衛星):中國的「天鏈中繼衛星」軌道在3.6萬公里,目前已經在軌3個(3個就覆蓋全球了);美國的數據鏈衛星好像是6個;


  它是主要作用:接受上述「偵測(發現)、跟蹤系統」的跟蹤數據,並把這些跟蹤數據傳輸「地面作戰平台」和「天基制導系統」。


  註:受地球曲率的影響,上述那些有源相控陣雷達沒有辦法做到「實時傳輸跟蹤數據制導數據鏈」,所以必須先把數據傳輸到「天鏈中繼衛星」,再有數據鏈衛星傳回地面作戰平台。做到數據的實時更新。


  3、地面作戰平台(地面的數據處理中心和指揮中心)——有一套自己的「綜合作戰系統」來指揮戰鬥:


  ①.配備大型的超級計算機進行「數據加密,數據鏈生成等」工作。

  ②.配備專業人員來對「偵測跟蹤數據計算、分析、處理」並做出相應攻擊或攔截命令;

  ③.這套作戰系統的絕大部分「攔截、進攻命令數據鏈」是由計算機自動生成並發送的,因為很多情況下人腦根本反應不及。


  4、制導系統:


  ①.天基制導系統:包括中國的北斗導航系統;美國的GPS導航系統;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導航系統

  ②.其他制導系統:路基、海基、空基的火控雷達。

  它的主要作用:根據數據鏈衛星傳輸過來的「引導攻擊、攔截數據鏈」,引導自方的「攔截、(或攻擊)裝置」進行相應攔截或攻擊。


  5、攻擊(或攔截)系統:


  ①.路基:各型攔截(或攻擊)導彈、高超音速飛行器載具、巡航導彈、制導炮彈、甚至火箭彈等

  ②.海基:比如中國的052D上裝在的64單元的垂直發射系統中的HHQ9防空導彈、反艦導彈、巡航導彈;航母上的艦載機;水下的潛艇攜帶的反艦導彈、防空導彈等。

  ③.空基:戰鬥機、轟炸機等。


三、現代常規戰爭案例描述:

  上面描述了現代常規戰爭中基本要素:根據上述要素,現代戰爭的面目就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案例1:從關島方向飛來一家敵方戰機,中國「偵測(發現)、跟蹤系統」第一時間發現了它並將跟蹤數據通過數據鏈衛星(即天鏈衛星)
實時傳輸給「地面作戰平台」,地面顯示此時這架敵機的下方海底一艘中國的潛艇的防空導彈的射程之內。地面戰爭平台生成「引導數據鏈和攻擊數據鏈」通過數據鏈衛星分別發送給天基引導系統(即北斗)和潛艇。潛艇發生防空導彈後立即逃逸(防止被敵方鎖定),再天基引導系統(即北斗)依據「引導數據鏈」引導這枚防空導彈擊落敵機。


  案例2:從關島方向飛來一家敵方戰機,中國「偵測(發現)、跟蹤系統」第一時間發現了它並將跟蹤數據通過數據鏈衛星(即天鏈衛星)
實時傳輸給「地面作戰平台」,但此時地面發現北斗被干擾,地面平台顯示敵機在附近有一架空警2000的引導範圍和一艘052D型的驅逐艦防空導彈HHQ9(但驅逐艦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已經遭炸毀)的射程內,此時地面通過數據鏈衛星「引導數據鏈和攻擊數據鏈」分別發送給空警2000和給052D。052D發射防空導彈(HHQ9)後開始規避,空警2000根據「引導數據鏈」引導HHQ9攔截敵機。


  案例3:有一艘大型水面艦艇從馬海峽機進入東海,中國「偵測(發現)、跟蹤系統」第一時間發現了它並將跟蹤數據通過數據鏈衛星(即天鏈衛星)
實時傳輸給「地面作戰平台」,地面顯示大型水面艦艇附近沒有任何攔截、攻擊平台,地面戰爭平台生成「引導數據鏈和攻擊數據鏈」通過數據鏈衛星分別發送給天基引導系統(即北斗)和「高超音速飛行器載具(或東風21D)」,
「高超音速飛行器」從中國內陸發射,再入大氣層後釋放載具,「北斗」根據「引導數據鏈」和地面平台通過數據鏈衛星向載具「發送實時姿態調整數據鏈」來共同引導載具飛向「大型水面艦艇」。


 四、綜上所述:


  1、從案例1和案例2中我們看到:「軍事體系」每一件「偵測、鎖定、跟蹤裝備」都體系的一個數據跟蹤終端、每一件「攻擊、攔截武器」都是體系的一個武器發射終端;每一個引導系統(包括北斗、海路基火控雷達)都是系統的一個引導終端。


  地面戰爭平台可以將「偵測鎖定跟蹤系統」、「 制導系統」、
攻擊(或攔截)系統的任一終端隨意組合。


  比如原先艦艇發現目標、發射導彈、引導攻擊的動作一一分解,可以由體系中的不同終端完成。


  2、即「軍事體系」中任何一個終端損害都不會影響體系的攻擊效果。可以大大提高打擊的高效性——即只要發現敵情,立刻排列出一種最佳的攻擊、攔截方式。而不會存在「因某個終端出現問題而延誤戰機的情況」。


  3、從這個層面看,J20僅僅是這個體系中的一部分,有可以大大增強這個體系的實力,但沒有也不會對體系造成重大的影響(只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4、當家世界完成這套「軍事體系」建設的中國和美國。


  5、「軍事體系」的核心數據鏈衛星,這是「就是體系」中最薄弱的環境,一旦被打掉,將對「軍事體系」造成致命的影響。


  6、日本、韓國的驅逐艦(金剛級、愛宕級、世宗大王級)、預警機(日本的E767,韓國的E-737和平之眼、包括台灣的鷹眼2000),即它們的這些裝備都需要使用美國的「數據鏈衛星」和「天基引導系統(即GPS)」。換句話說如果美國不髮指令,日軍、韓軍根本就開不了火(生產廠商和數據鏈都是美國的)。甚至可以說「日韓發動戰爭的權利及規模完全在美軍」手裡。


  7、全球大國必須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完成的軍工體系):
即需要自主研製、生產、發射數百顆衛星的能力,自主完成所有系統軟體,自主設計「軍事體系」的整體設計,作戰體系的戰爭要素全部自己生產——即不能讓別人
卡住脖子。作戰體系所有軟體,一定得根據設計需要自己研發自己做,攻擊數據鏈、引導數據鏈等等等也要很獨特、有創造性,不能被對方輕易理解、解密——那就
完蛋了。同時必須擁有戰事隨時補充被敵方搞掉的衛星的能力(註:中國的快舟一號就是干這個活的)。


  8、日本、韓國(甚至台灣)的軍事能力是美國體系的延伸;巴基斯坦的軍事能力是中國體系的延伸。


 五、上述體系僅僅應用於常規戰爭——下面開始分析核戰爭的情況


  中美兩國的這兩套體系對常規戰爭有效,但對於核戰爭有時另外一套戰法


  1、全球大國必須擁有有大面積的國土(即足夠的戰略縱深),這樣才能抗得住第一波的核打擊後「擁有二次路基核反擊」的能力。同時必須裝備海基核反擊力量(即戰略核潛艇)最為「二次核反擊」的中堅力量。


  綜上所述,全球大國必須擁有「與敵人同歸於盡的能力」,這樣的核威懾才能達到平衡,否則就是單向核威脅。


  2、反導系統:

 
 ①、中段反導原理:敵方發射一枚洲際彈道導彈,我方的天基遠程紅外雷達發現並鎖定了它,雷達偵測到的彈道導彈上升階段的幾個彈道數據(前十幾秒鐘)發送
給數據鏈衛星,數據鏈衛星傳回地面的超級計算機上,超級計算機根據跟蹤數據計算出該彈道導彈的落點是否在本國,如果是,則立即「引導數據鏈」發送給數據鏈
衛星,數據鏈衛星將「引導數據鏈」發送給天基引導系統,同時向路基(或海基)攔截導彈發送攔截數據命令,攔截導彈點火起飛,天基引導系統根據「引導數據
鏈」引導攔截導彈進入敵方洲際彈道導彈的軌道後釋放攔截彈頭(即KKV彈頭),攔截彈頭上有伺服器(就像嫦娥3號渾身布滿的那些小噴嘴——目的是微調著路軌道),這些小噴嘴將KKV彈頭飛行姿態,並最終與敵方彈道導彈的相撞。


  ②、反導的技術是高於彈道導彈的技術的,即如果中國掌握了絕對的反導能力,意味著中國廢除了敵方在核武能力。即中國對其他國家擁有單向的核威懾(核攻擊)能力。


  ③.目前為止,中國進行了至少2次以上的中段反導,均獲成功。


  3、高軌反衛星:
軍事體系」的核心數據鏈衛星,數據鏈衛星的軌道一般在3.6萬公里左右,不管是常規戰爭還是核戰爭,只要能打掉敵方的數據鏈衛星,敵方的整個「軍事體系」能力將大大削弱。


  註:數據鏈衛星的軌道是3.6萬公里,導航衛星的軌道在2.5萬公里左右。


  中國進行類似的反衛試驗,只不是試驗僅僅是體現了我(中國)反衛的高度,並沒有打掉高軌道的衛星。這種能力好像只有中國一家有。



六、綜上所述,現代戰爭「軍事體系」的核心是生產這些裝備的能力——即必須擁有完整的工體體系(完整的軍事工業體系)。


毋庸置疑的第一。
如果是常規戰爭,全世界只有太平洋對岸那個國家比中國強。
如果把歐盟完全整合,再現羅馬帝國的輝煌,那比中國強,但這是不可能的。
俄羅斯打常規戰爭已經不再是中國的對手,坦克開進莫斯科做不到,但把俄羅斯徹底變成歐洲國家還是可以的。
剩下的國家加在一起也就是個渣。世界如果真的是一場鬥地主,那美國是地主,中俄是農民,其他的都是牌。(英法:我們組成王炸,歐耶)

那麼算上美國呢?
即使算上美國,亞洲主場作戰,中國勝率如果不超過70%的話,就沖一帶一路和亞投行,美國怕是早就向中國宣戰了。


先說結論:
1. 中國的軍事實力在亞洲第一,包括美軍和俄羅斯在內。
2. 在總體戰的前提下,中國將打敗日本,韓國和東盟。

根據13年中國國防白皮書,中國軍隊概況:
陸軍85萬,海軍23.5萬,空軍39.6萬,二炮、武警和民兵數量不詳。

題主提出了總體戰這個前提,在中國有二炮這種核打擊力量下,日,韓或者東盟都不會和中國進行總體戰,誰戰誰死。
假設排除了中國的核打擊力量,那麼面對,日韓,中國軍隊有數量優勢,面對東盟中國有數量和代差優勢。
針對@晏逸 的答案,我想說一下:
1. 日本獨特的技術多了,很多都比中國的先進,但是這個和種類齊全沒有關係。而且中國也有日本沒有的東西,比如中國有世界最大的10萬噸級水壓機。
2. 日本的反潛能力確實是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海自有世界第二大的P3C反潛機隊,八八艦隊或者九十艦隊反潛也是主要任務。
日本幾次報道中國潛艇出入其海峽的時候都是飄著國旗在海上開,連潛望鏡狀態都不是~,這是明擺著讓你看見的。
3.【信濃】這個例子真不好。大和級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鬥艦隻,但是大歸大,技術上是落後的,比如他的裝甲鋼不行。日本在二戰中還有最大的潛艇,都能起飛飛機,這個倒是技術先進!還有從日本本土放飛,轟炸美國西海岸的氣球炸彈。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洲際戰略武器!射程比V2遠的多的多!但是這些並不能體現日本的工業實和裝備實力。
4. 日本自衛隊的裝備其實是有問題的。
海自面臨的是P3C反潛機隊老化,潛艇數量不足因產能所限只能通過延遲退役的方法來增加數量。
空自的F-15J不但老化嚴重,而且能打中距彈的很少。F-2本來就少,還被福島地震沖了12個無法修復。F-15沒有對海攻擊能力,F-2有對海攻擊能力,但設計時沒有打中距彈的能力,現在每年升級幾個能打中距彈,數量還是少。
陸自的裝備適合本土防禦,所有的90式坦克都在北海道就是為了防禦蘇聯在北海道登陸。


在亞洲,天朝是唯一一個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所有的裝備都有能力自行生產,而且先進裝備也不少。日本,印度,韓國均沒有這個能力,韓國本身工業實力弱,印度不提了。日本被美國閹割,被定位為給美軍打下手的輔助型軍隊,比如他們的海軍沒有200米以下反潛能力。總之在亞洲單挑是沒有幹得過天朝的。


如有不可避免的戰爭,第一梯隊一定是商務部,海關總署等,還輪不到解放軍。


我知道美國只能算太平洋國家,但亞洲國家算不算俄羅斯?
算上俄羅斯的話,核武庫比不過啊……


單純對比軍事力量,亞洲第二第三那樣(毛子算歐洲國家就是第二)。
但是問題是現代戰爭,不僅僅對比軍事力量,更重要的是把力量整個到一起去,數據鏈只是一方面,真正的核心是成為一個體系。體系作戰下能發揮最大的戰鬥力,而我軍在體系作戰方面能比我們強的只有一個國家。
所以,我軍的實力在亞洲,不會比任何一個國家差,就算把毛子算上,雖然不敢說毛子不是我們對手,但是毛子也打不過我們(海軍就日韓那家國家,我們的炸逼來搞定就行了)


從綜合軍事能力上看,中國排第一是毫無疑問的。理由大家都說過了。

但這個第一不是壓倒性的第一,只是相對的優勢,有的甚至是潛力上的優勢。也就是說,第一打贏第二第三,是要付出很大代價的。能勝戰爭,但具體的戰役戰鬥結果怎樣,很難講。而且這是假設兩國全面戰爭的情況下,這種情況下日軍的精銳反潛體系還沒被動用就先被二炮一頓砸了,很可能還有戰術核武器,後果可想而知。

東盟是用來練手的,不值一提。印度有潛力,但是在已形成的戰鬥力上還是要遜一籌。

日本才是最可怕的對手。無論人口,科技,潛力都是不容小視的。現在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技術早已成為戰鬥力第一要素。它的技術能力在世界上都毋庸置疑。何況還和歐美交流先進的軍事思想和技術。而且它完善的後備役制度可以使其在戰時迅速擴充力量。只可惜它被美國閹割限制,雖然最近鬆綁,但要對中國形成真正的優勢仍然需要時間。


看你如何界定軍事力量。。。
如果只孤立的看待各國軍力,亞洲中國毫無疑問是第一,除了武器的先進性,還有可持續的作戰能力。。比如日本雖然海軍和中國不相上下,但中國軍艦若擊沉可以很快再造出,日本因資源所限。。這方面大國是有優勢的,但論及飛行員、船員訓練方面,還是不急日韓,不過近幾年有所加強。
不過如果打起來,美國肯定從中作梗,所以不能孤立的看這個問題。
東盟的軍事實力基本可以忽略。
日本海空軍都不錯,不過打持久戰肯定中國佔優勢。
韓國太小,不成氣候。
西亞和中國作戰可能性不大,即使打起來,也沒什麼有實力的國家。
印度軍事實力很強,但對外依賴性很重,不過中國也沒有能力對印度的對外依賴進行封鎖,所以算起來,印度作戰和中國真打起來,結果還未可知。如果中國和印度打起來,很可能演變成上千萬人參與的核戰爭,所以最好還是不要。


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是幾十年未實戰導致的實戰能力難以評估


如果只談排名,核武器運載工具成熟的那天就是亞洲第一了,和第六名拉開了一個世紀的差距。
如果談實際作戰效果,不打誰知道。
有美帝這個超級第一在,如果你的對手是他或是他盟國,其實第2和第200差距不是那麼明顯。


根據國際各類排名 我還沒見過中國排名比日本低的呢··· 日本科技時很發達 比中國強很多 可軍工跟民用還是兩回事的··· 現如今中日軍費差距不斷增大 裝備數量差距也不斷加大 質量差距在縮小 甚至很多中國能造的日本造不了··· 而日本國策所限 攻擊性武器少之又少 一開戰只剩被動挨打了···這樣中國再搞不過日本 那等日本正常化了 不得再來一次8年抗戰


遠東實在是個bug的地方啊!簡式的各國軍事實力排行來說,美國吊打全球三十年,剩下四常有完備的核力量確保跟世界同歸於盡,接下來就是印度,有足夠的人口和區域據止的核武器,德國有常備力量,日本夠精銳(存疑,後面說),澳大利亞第九韓國第十朝鮮第十四,巴基斯坦十六,台灣第十七。前二十有七個在遠東,美俄在亞洲有存在。除了巴基斯坦因為印度的原因可以跟中國走,朝鮮俄羅斯為了自己的利益跟中國可以合作,剩下的都是跟中國對著乾的。你猜猜中國如果不是亞洲第一你護照上現在寫的是哪國?


毫無疑問,我國的戰力在亞洲是排第一的。但是大家需要謹記的是,這絕不等同於我國能打贏在亞洲的每一場戰爭。就像一個班上個子最大力氣最大的孩子,永遠能打贏架嗎?


你們這些人,就不能眼光放大點?
中國的目標從來不是制霸亞洲好吧(好吧,過去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一直奔著「要強大到沒人可以欺負我」這一目標(其實中國人骨子裡是非常自卑的,特別害怕被別人欺負,所以我們要最強)的好嗎!做人要有遠望,國家更要有遠大的目標,我記得那年看一個新聞說印度足球宣稱要在10年內超過中國,當時我就笑噴了,你能不能把目標定得高一點???


你們這些人啊,還是不懂得悶聲發大財的道理。我們怎麼可能是第一呢?我們明明應該排在台灣後面嘛。再過幾十年可能會趕上朝鮮,至於日本是不可能趕上的。(滑稽)


既然是說力量,還排除了美國的話,答案無疑是肯定的。
非核局部戰爭,中國拖持久戰耗死人家都能贏(越南:我報警啦!)
非核全面戰爭:現役以外至少能再動員100W+(保守估計)部隊,兔子的大炸逼會很開心的。
因為說的是戰力,所以裝備先進性並不一定是絕對的,更何況兔子的裝備在亞洲基本可以算作一流,部分特定類型亞洲頂級。
體量+裝備,在亞洲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但是,還有美國……
所以這個問題沒有太大現實價值嘛摔!


推薦閱讀:

東亞人有獨特的魅力?
如何看待皺市明亞洲排名跌到138名?
亞洲體壇最漂亮的十位女運動員都有誰?
奧迪Q8運動型概念車亞洲首發,奧迪到底展現了怎樣的牛逼科技?

TAG:亞洲 | 軍事 | 軍事研究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