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都有鋼琴譜的,如果嚴格照著譜彈的,那誰彈出來不都一樣嗎,為什麼有那麼多鋼琴家?
任何事只要是兩個人去做,都不會一樣。鋼琴也不例外。
但的確,今天大部分鋼琴家彈——或者說「演繹」——同一首曲子,出來的結果都大同小異。如上所述,不會完全沒差別,但很多時候那差別可以忽略不計。這的確很沒意思。
二十世紀初不是這樣的,但戰後風氣不同了。二十世紀下半葉,只有 Glenn Gould, Ivo Pogorelich, George Cziffra, Dinu Lipatti, Samson Francois 等少數幾個鋼琴家在追求個性,能夠彈出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不一樣。
如果嚴格照著鋼琴譜來彈奏,也就是連漸強漸弱,速度,音符都一樣,但還是有不一樣。
一:敲鍵時的力度把握,音和音之間的呼吸,音之間的銜接,這些都會具體滲透到不同演奏者根據自己的理解去演繹裡面。就像魯道夫演奏的&>和馬克西姆不一樣(不進行比較優劣,只在於對比鮮明好說明問題,而且除去馬克西姆的編曲,光說彈奏本身)。前者字字清晰,絕不拖泥帶水;後者每個音都有點拖,而且氣息比較"輕浮"。 就算是普通的鋼琴初學者,就算腦子裡沒有演繹,每個人光敲鍵聲音就不一樣,這點做過鋼琴老師的朋友一定很清楚。
二:技法有高低。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舉個例子,一個平日不怎麼聽美聲唱法的人是不是聽每個唱美聲唱法的演唱者聲音都一樣?很少聽印度流行歌的人是不是覺得每個演唱者的聲音都一樣?但是事實上,仔細聽,聽多了比較唱功還是能聽出來,誰的聲音生澀,誰的聲音亮麗通透這都能分辨。鋼琴也是如此,手指在鋼琴上光敲一個音,技法高低就比較得出來。
三:藝術都會滲入一個人的個性和審美,就像中國漢字,同樣的筆畫,不同人去寫肯定都會有自己的特徵,所謂字如其人。因此,境界有多高能從彈奏中體會到。同樣舉魯道夫,他的演奏就很冷靜,踏實,冷感,不花哨,淡定;馬克西姆就熱鬧,纏綿,多情,縱慾。仔細聽是能聽出來的。所以說好的鋼琴家到最後比試的不是單純的技法,而是通過技法的演示而滲透其中的審美境界。
更何況,鋼琴譜不會固定,演奏者會根據自己的讀解在原有曲譜的前提下調整速度等多種元素,那就區別更大了。世界上找不到一樣的人,音樂是人創造的,又怎會一樣呢?
看到另兩個答案主要在說鋼琴家彈出來沒什麼區別。但我覺得樓主的想法好像是照著譜彈只要彈對了結果就是一樣的,於是疑惑會彈鋼琴的普通人和鋼琴家有什麼區別。
我自己對鋼琴沒有專業的了解。但可以開個頭。鋼琴的琴鍵並不是只有彈響和沒彈響的區別,觸鍵的細節會使彈出來的效果很不一樣,從一段旋律來聽更是這樣。最基本的輕重、節奏的變化把握就不是樂譜完全可以決定的,很多地方都能體現演奏者的基本功和表現能力。
更具體的我就不敢說了,這裡專業的人很多。
把 @Lawrence Li 的評論也貼在這裡作為補充- 普通鋼琴演奏者和鋼琴家的區別在於實現自己腦中想聽到的聲音的能力不同。當然,普通演奏者很多都未能在腦中形成任何東西,只是顧著把音彈對而已。
「用不同的方式去說,你說的就不同。(When you say something differently, you say something different.)這句話堪稱古樂運動的座右銘。」
推而論之,首務是演奏的方式,而非樂譜。
因為琴譜並不能表達一首樂曲的全部信息。
大自然創造出的人都一樣,兩隻眼睛兩條腿,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
為什麼世界上有書法家這種東西存在?為什麼同樣是葡萄酒價格可以相差百倍?為什麼同樣是蛋炒飯味道可以不一樣?
一個菜譜,不同廚師
就算是同一首歌,各種翻唱也會不一樣。
就算是同一句詩,各種念誦也會不一樣。
關鍵在於內心理解和演繹。
輕重緩急的處理,喜怒哀樂的釋放。
除了樂譜上的蝌蚪之外,演奏的儀態和狀態如何,能否人琴合一,也關乎此人是不是鋼琴家。
題主能問出這樣的問題,
真是睡了。。。
因為釋放的情感不一樣啊!我們聽的就是這個,而不是技法了,技法到他們那個層次是大家都會的東西是基礎.藝術就是情感的釋放,或者表達.
打個比喻,同一個字每個人寫出來都長得不一樣,同一張圖,每個人看到的感受也不一樣。琴譜是固定的,但是每個人的感知是不一樣的。就古典音樂而言,偉大的音樂家創作了音樂,留下很多琴譜,這些琴譜在後世的傳遞中會慢慢出現跟原著的偏差。鋼琴家把琴譜準確地演奏出是基礎,但困難的是對於其中強弱明晰的情感表達,每個人對作品的理解是不同的,彈出的旋律就不同了,人不是機器,是有感情。
同一個人彈兩遍也不可能一樣
做音樂家容易還是樂理學家容易?
從作曲的角度來談,越偉大的音樂越能從中認識作者,了解這個作者的個性,甚至是他的生命,比如,莫扎特的音樂有那種靈動的感覺,貝多芬的更多是一種對命運的挑戰,一種勇氣與氣勢。
演奏也是一樣的,越能理解作曲家的心情,產生一種"compassion",一種共鳴,並且能夠通過技巧表達出來,我們就認為這是偉大的演奏家。
如果你去聽海頓,巴赫,亨德爾,門德爾松,莫扎特等人的聖樂,海頓的《創世記》,巴赫的《馬太受難曲》,亨德爾的《彌賽亞》你就能知道古典音樂的高峰是能夠用音樂來表達《聖經》的章節內容,而且對超自然的神的無限崇敬,就會知道如果一個人能夠明白作者對,比如《馬太福音》的了解,知道耶穌基督為了世上的罪,被釘在十字架上,三天後死里復活。之後由心而出的感動,演奏出來的曲子和只知道這是首曲子的人是有多麼的不同了。
這就是音樂作為無形的,引起人在暫時中對永恆的享受的藝術的偉大之處了。
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就如同 同樣是一篇文章 有播音員在讀 有朗誦家在讀 有普通人在讀 即便他們有一樣的音色 但是技術程度不同 對感情理解不同 便會導致快慢強弱等等的不同。以聽眾的角度 就是感染力不同。!
就像同樣的曲子每個人唱都不一樣的,情感也不一樣。我是聽不出來不同演奏家演奏的區別,但是以前認識過一個學鋼琴的女孩,她說愛聽魯賓斯坦彈得肖邦,我給她聽別人彈得肖邦她一下就能聽出來不同,她沒聽過魯賓斯坦彈得圓舞曲,我們家正好有一張從日本買來的cd,她一定就知道那個風格和感覺,我當時就特佩服她
光憑不同的力度處理,哪怕同樣的弱拍怎麼弱,越來越弱,突然變弱,弱到幾乎聽不到肯定是不一樣的,技巧方面保留根音要拖幾拍,連音的要保持多久,滾音什麼的要什麼力度,顫音要二連音還是三連音的顫。。。都是有很大的區別的。。而且每個人處理方式都不一樣,理解也不一樣。 舉個例子,你聽巴赫的話,古爾德的版本明顯很深沉,而且有時候你仔細聽還會聽見他跟著唱,或者你看看他的錄像,你會覺得很紳士,但如果聽席夫的話就會很多裝飾音,當然了,這看你自己喜歡什麼。但是,同樣的哥德堡,他們倆的演奏明顯是不一樣的。說俗一點,你看朗朗和李雲迪你就看出來了啊,他們演奏同樣的肯定你聽著不會一樣。
敲鍵的力度和對曲子的理解吧,而且如果把琴練到一定程度,這個人生活里就只有琴了,除了鋼琴家(老師)他還有別的職業可選擇嗎?
不排除馬克西姆那種憑藉長得帥和一點小知識騙吃騙喝的偽鋼琴家的存在…
這樣需要投入感情去做的事情,彈奏者的情緒和情感是影響聆聽者的主要因素吧。
這就是人跟機器的區別。同樣一句話你能保證前後兩次讀出來聲調完全一樣嗎?
同樣一副字,印刷出來的只有那幾種字體。
但是手寫的,是鉛筆,鋼筆,還是毛筆,用楷書隸書行書還是草書。
字大字小,標點符號是點還是不點,意義不同。
只因為你對音樂的理解沒達到這個程度,只能看到音樂最直觀的內容,就是文字內容的本身,至於字寫的票不漂亮你看不出來而已
講一個故事,郭德綱跟侯寶林講的就不一樣
推薦閱讀:
※有哪些鋼琴家習慣在演奏時同時輕聲哼唱著旋律?
※如何評價德國鋼琴家威廉·肯普夫?
※為什麼當前比較出名的鋼琴家都是年輕人?
※為什麼鋼琴家大多是男性?
※鋼琴家在演奏激動時嘴巴好像在說話 是在自言自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