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為什麼被稱為「文化沙漠」?這一說法最早是由誰提出的?大家怎麼理解?
好像被叫成文化沙漠的地方也很多。但無非都在祖國南部——香港啊,廣州啊,深圳啊??就從來沒聽說過誰管北京叫文化沙漠的,也沒聽過誰管上海或者烏魯木齊叫文化沙漠。
顯然人們傾向於覺得南蠻之地,說鳥語,且串出濃濃資本主義味兒的地方才配得上「文化沙漠」這一稱號。比起被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過以或者被小平划了一個圈之後才「先富起來」的廣州和深圳,「文化沙漠」中最正宗的當屬正正經經淪為過上百年資本主義殖民地香港了。
說香港沒文化么?也是啊,這是一個會把《zookeeper》翻譯成《精裝群獸追女仔》的地方啊,是一個發行量最大報紙在黑社會背景的《東方日報》以及一個廣告多過新聞的免費報紙《頭條日報》中角逐的地方啊。說香港沒文化么?但也不是啊。論文盲率,論教育程度,論文化設施,哪哪樣也沒有落在後邊啊;2011年世界大學排名港大、港中文及科大學分別位居22、37及40位,全殲位列46的北大和47的清華了。除非是比普通話,別的還有什麼好比呢。
「文化沙漠」這個詞(懷著既然它存在就嘗試去理解它的心情)不免是針對香港是一個徹底的商業社會,消費社會這點而言的。
香港是世界上經濟自由度最高的地區,沒有之一。加拿大費沙學會(Fraser Institute)公布的「世界經濟自由2011年報告」,香港在全球經濟自由度排名首位。同樣,香港是世界上最強調經濟價值的城市,很可能也沒有之一。這裡不是不重視文化,只是更重視物質罷了。香港人可以不知道三皇五帝,但不可以不懂得炒股、炒樓、熟知李嘉誠的發家史和豪門恩怨的最新八卦 。
如果有個專門給中國人用的詞叫崇洋媚外的話,香港當然算是首當其衝地「崇洋媚外」。崇洋媚外就自然要「照辦煮碗」(依葫蘆畫瓢),洋人有的,我也要有。把倫敦,紐約學了個大概模子。莫圓庄在《明報周刊》里說香港多的是小美國人和小英國人;林燕妮說香港人老是忙著對外國人顯示自己到過多少外國國家,懂得多少洋東西。 於是香港能和倫敦,巴黎一樣並列為世界著名摩登大都會,卻似乎也只限於摩登而已。
香港也是世界人均廣告接收量最多的地區,加上昨天剛出的蘋果爽報,香港的免費報紙足有六份。大概如果不是香港人民對消費主義的接受,香港不可能成為一個有6份免費報紙同時存在的地方。對於香港人來說,廣告就像新聞一樣是需要也想要閱讀的內容。能夠做廣告的地方都已經做了廣告,據說幾年前政府還差點打算要在香港的隧道內設置廣告位置,最終被議員以「如果放一些美女圖片在那裡,也許會引起車禍」的理由否決掉了。
香港的這種消費主義氣質即使在其文化人的身上也一概明顯地體現出來。香港那四位久負盛名的大才子:金庸,倪匡,黃霑,蔡瀾。一個「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長居華人作家首富;一個眾體皆備,日進萬言,速度之快,稿酬迭來,世界第一;一個是黃金填詞人,作品膾炙人口,是香港流行文化的代表;最後這個食色性也,賣醬售茶,至今逍遙在美食美女間。他們極深的古典文化造詣,和他們非常市場化的文風,在香港這片奇葩的土地上奇怪地融合得天衣無縫。
其實這個問題,很多香港作家的文章都可以回答你。香港文化人都很有一種盛世已過的危機感,都經常很不吝嗇地批評香港文化,不過他們的批評文章也都正像他們批評的文化一樣,有一種通俗易懂,老少咸宜的香港風格,悖悖論論的。
林奕華說香港人喜歡投機,就像香港人喜歡韋小寶。「精於賣乖,拋浪頭,不學無術,走精面(投機取巧),執生(伺機行事)??如果不是有著這類人的高速繁殖,香港不可能在短短二十年間創造如此驕人的經濟成就,以及如骨牌效益的『文化下陷』。」
「香港是百分百現實的。現實的意思,是不作無謂的行動與妄想。在香港人的字典里,數藝術是最無謂的。因此,連娛樂所保函的藝術成分,也必須被硬生生地分拆剔除。唯有這樣,香港人才會覺得在娛樂上花的錢用得其所:金有純金,娛樂當然也是越純越好。」
文化沙漠就這樣繼續活色生香地有氣質,沒文化下去。
大陸人對香港的印象幾乎都來源於粵語流行曲、武打電影(情色電影)、港譯動漫和TVB劇以及自由行。內地的朋友更是語言不通,對港樂的了解只有九十年代的張國榮、四大天王、beyond和現在的陳奕迅、王菲。(若不是我是歌手這個節目,在內地 鄧紫棋和古巨基恐怕沒幾個人知道。)
隔岸觀火的人們看到的只是西化的現代城市:發達富裕文明自由,到處高樓聳立,有最新最全質量優良的商品,富豪們開著高級轎車,過著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生活;普通人也是很禮貌紳士有秩序,打工仔可以發起罷工,學生可以談戀愛、參與遊行……
然而看TVB的朋友,除了電視劇和動畫,有多少人會看它轉播香港電台的城市論壇、星期五主場?知道「維園阿伯的粗暴」、極度貧富懸殊的情況?
而除了書展以外,又有多少朋友會關注香港的畫展、攝影展、獨立電影展?
最近我在看也斯先生的作品,被朋友問起,總是習慣性地加一句:「沒錯,香港也有文學。」 除了金庸 古龍 梁羽生、倪匡 亦舒 張小嫻以外,大家可知道99年法國新小說大師阿倫羅伯·格里耶訪港時專門拜訪過的小說家劉以鬯、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前衛詩人蔡炎培?還有說到香港文學就繞不開的西西、也斯兩位前輩,現在的董啟章、黃碧雲、廖偉棠……
至於評論界,梁文道可能大家聽說的多一些,其實香港還有很多「文化百足」,林行止、陳雲、陶傑、陳冠中……
那麼,除了港樂、電影和電視劇,香港文化究竟是怎樣的呢?回歸十多年來,我們放棄了把香港當作完全西化的現代城市的殖民主義的視角,和罔顧語言文化、法治文明、社會發展等等的不同將香港當作與大陸無異的民族主義的視角,現在,我們要正視香港的本土文化。
大家如果有時間可以看看下面作者和他們對香港文化有過深入探討的作品——「從影視角度入手有早期的《號外》諸君子;搞文化批判的有《文化新潮》;從社會學角度入手的有呂大樂、吳俊雄諸位;從文藝與大眾文化角度的有羅貴祥、洛楓;從教育角度的蔡寶瓊;從哲學角度的文思慧;從通俗文化角度的有周華山、邵國華等;從性別角度的有《女流》電視分析有馬傑偉;對流行音樂的評析有餘少華、朱耀偉、張美君等。」(也斯《香港文化十論》)
我們再無法把香港文化簡單解作流行商業文化、再講訴「東西文化交匯」「傳統現代融合」的濫調。對香港本土文化的重新發現與正視,乃至於反省,其實也是香港文化人、評論家多年來的焦點。
1. 摘自wiki: 通常文化包括文字、語言、地域、音樂、文學、繪畫、凋塑、戲劇、電影等。大致上可以用一個民族的生活形式來指稱它的文化
2. 「文化沙漠」的含義:籠統而言,是指大氣候不適合文化生存, 也有礙藝術想像的發展, 搞得文化沒辦法生存。
3. 如果說文化沙漠是大陸人"精英"文人說的, 比如說是王朔, 這個命題成立, 前提是王朔式的文化, 因為香港的大氣候不適合王朔的生活方式;
4. 然而, 即使就香港本地人而言, 其本地文化生活也是非常兩極化的: 一方面, 香港的文化藝術品味很高,藝術收藏之精美在華人世界無與倫比, 但這個圈子非常小, 所以相對低調, 不為以追逐商業利益為主的本地主流媒體報道。
5. 另一方面, 在香港這樣一個極端的商業社會裡, 大多數老百姓終日忙忙碌碌,無暇提高文化藝術欣賞的層次, 唯有讓五官四肢沉溺在所謂「文娛」(文化在香港本地的同義詞)的麻醉之中, 而這個圈子非常大, 同時大量本地主流媒體刻意迎合這種[文娛]追求。
6. 結論: 由於多數非香港人觀察到的香港「文娛」活動, 沒有體現出心靈休閑的空間,沒有「陽春白雪」的風雅, 所以, 在文化等於高雅的潛意識下, 多數香港人享受的[文娛]生活, 自然被外部標籤為不高雅, 由此, (高雅)文化在香港沒有市場的概念自然形成, 從而導致很多大陸人認同香港是"文化沙漠"這一說法.
想當然的說法而已。如果你是住在香港的文藝青年,在 2013 年 3 月到 5 月的這段時間裡有以下活動可參加:
- 香港藝術節(一年一次)
- 香港國際電影節(一年一次)
- 聲音藝術名家 Francisco Lopez 在香港城市大學的演出(已結束)
- 日本重口味漫畫家駕籠真太郎的展覽(3.28 開始)
- Andy Warhol 展
- Kraftwerk 音樂會(5.4)
- 周啓生音樂會(5 月)
- Blur 音樂會(5 月)
- Sigur Ros 音樂會(5 月)
- Woody Allen 紀錄片 3.28 上映
這些都是確定的活動,通常除非藝術家本人生病或是發脾氣,不會因爲什麼「不可抗力」被取消。
注意以上有大牌,但也有極冷門的東西。冷門到全世界 80% 的人一輩子都不會接觸到。沒有富庶、自由的社會,這些都不會有。不要因爲香港文化人北上撈金就覺得中國很有文化。說香港是文化沙漠嗎?絕對不能這麼說,除非把文化嚴格限制為某一個領域或攻用的,例如赤化,例如一元,那香港確實是沙漠。
就傳統文化而言,香港開埠時間確實短,上下五千年里能被史冊記載的篇幅只是一頁,但這不構成文化沙漠的理由。文明的時間長度可以量化,但這不能作為衡量文明價值大小的標杆。
以建築為例,中華文明發展了4800年,(南方區域)該有的,她都能保存下來了,甚至可以這麼理解,香港為中華文明保存了200年的文化,但這200年是站在4800年的高位的。反觀大陸大部分城市千城一面的現象,香港在古建築、近代建築的保育工作是做得最好的(當然香港人自身會對當局很多做法有意見),有價值的基本沒有破壞。
而在傳統文化方面,例如拜祭黃大仙、車公誕、長洲太平清醮(已入遺)等民俗文化,每天都是如火如荼地進行,已經成為香港人的生活習慣,比起傳統的清明中秋重陽等豐富多了。特別是長洲太平清醮,每年都會有小孩參加飄色巡遊,年富力強的去搶包山,老的組織祭祀、扎紙,整個儀式里不會出現年齡斷層,可謂全民參與。
說香港沒(傳統)文化,大概是沒去實地看香港人怎麼生活。
說說現代文化流行文化。歌影視文化就不說了,大陸沒有任何一個企業能夠和香港比肩,即使財大氣粗的也只是在硬體上達標,軟體上還是有很大的距離。由於曾是殖民地的關係,香港的西化程度很高,很多學者、知識分子都受到很好的西方教育,同時他們沒有脫離華人家庭的傳統教育,所以他們可謂學貫中西。他們不吝在香港發表自己的看法,很多還進入大學講堂培育新人,保證了學府教育的良性循環。此外還有不少文化人(有機會,或者成本很低地)舉辦講座展覽、出書,豐富了市民接觸文化的途徑。而香港政府在推廣文化事業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西九懸而未決就不便評論,但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展覽,只是為了700萬人服務,可謂讓人艷羨不已。以最近的一次畢加索真品展為例,法國借出了55件畢加索的真品到香港展出一個多月,這種機會可能一輩子只有一次。
除了這種世界性的、主流性的文化行為,還有很多小眾的、非主流的、小規模獨立的文化行為。例如出名樓上鋪,承載了很多文化傳播的功能,讓更多人有機會去在有限的空間、資金嘗試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各種二次創作不會被打壓,被幽一默的人也不會輕易上綱上線,可以容納多種聲音,不會讓微小的聲音失去機會。這個社會是多元的,任何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機會和位置(當然,錢是最霸道的)。
香港人善於取長補短,並且把所有東西實用化娛樂化。香港的很多文學、影視作品本身是很深邃很厚重的,但作者卻用一種輕鬆活潑的方式去表現,不會讓人覺得有壓力,過分深沉,所以才會讓人誤會香港的一切都重商、功利,都流於表面,無文化。彭浩翔是一個例子,年輕導演,作品話題性很強,商業化程度高,也夠喧鬧,但盯著他一路以來的作品就會發現,他一直以來都有自己的原則和堅守,不知不覺傳達了很多東西,也形成了一個圈子。說他是鬼才,是因為你會猛然醒悟,這娛樂化的底下原來有如此深意的思考。
說一下廣義的文化。香港有議會文化,有憲政文化,有社工文化,這些都是大陸所缺乏的。盯著出了多少學究多少個聖人沒有意義,這種標杆式的人物很容易出現斷層,橫空出世之後就青黃不接了。一個地區能孕育出良性的社會制度、政策,讓居民安居樂業並有餘裕去從事對社會前進的思考和事務,才是符合人類文明發展的。
試想一下,這麼一個多元的社會,怎麼可能是文化沙漠呢?
9月4日17點補充如下:
哪個地方都有文化,厚度和廣度不同罷了。
主要說一下沙漠。沙漠是寸草不生的地方,可以理解為無論是主流文化還是小眾文化都不能在這個地方生存。這樣的說法未免有點絕對。香港確實是沒有和歷史上中原文化比肩的厚度,但我相信,把中原文化濃縮在香港,一樣可以生長得很好。但最讓人艷羨的是,是香港對於小眾文化的包容的氛圍。很多大財團會資助民間創意人士做項目,政府會預留空間給他們搞自己喜歡的事,作為父母的也不會強迫子女做商人、律師、醫生,任何新鮮事務來港都可以找到受眾。香港確實有一個很良性的環境去包容外來的東西,小眾的東西,重慶大廈的存在本身就說明了這個事。在香港,大樹能長得好,小草也不會絕跡。這還能說是沙漠嗎?
香港對於文化的重視,事無大小,都是華人圈裡排前列的。「這不是多與少的問題,而是有和無的問題。」之前我和一個朋友這樣評價香港與大陸的文化差異。
金庸,華文世界最著名的的通俗小說家
倪匡,最著名的科幻小說家之一
饒宗頤,著名國學家
梁羽生,新式武俠小說開山鼻祖
……
要知道香港才700萬人。
中國大陸有13億人,同檔次的有多少?
更不要說什麽亦舒,張小嫻之類的了
香港彈丸之地,卻是亞洲最重要的電影工業基地(至少曾經是)。
王家衛,吳宇森,徐克
李小龍,劉德華,梁朝偉
大陸同檔次的又有多少
香港以彈丸之地 卻有中文大學 港大 科大 三所世界級學府,大陸同檔次的有幾所?
更不要說兩地教育理念上本質的區別了。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承載了多少在大陸因為政治原因不能出版的書籍的出版任務
更不要提香港每年有多少文化展覽,圖書展覽,音樂節了
我不知道爲什麽有人會說香港是文化沙漠,但如果她真是,那請多給中國幾片沙漠吧我第一次聽「文化沙漠」這個說法是在1997年。
當時央視為迎接香港回歸做了一整天的專題節目,當時節目里有個小章節就是說的香港這個極度商業化的城市是個「文化沙漠」(當時的主持人是白岩松,如果他在知乎的話我倒挺想邀請他回答這個問題的)
當時央視的論點是香港文化太商業化了,沒有啥嚴肅文學的,所以就「文化沙漠」了(當時就拍了一個在香港經營所謂嚴肅文學的書店,看那個書店人特少,白主就開始掰貨上了)
其實我想說的重點是當時我才十三四啊,被這種說法毒害了十多年才轉變過來。
現在的我特想指著央視的臉,用一連串的爆破音質問一下:
1.何為文化,難道只有嚴肅藝術才叫文化?
2.人均受教育水平算不算文化的一部分?
3.民俗文化的保存程度算不算文化的一部分?
4.中華文明的一脈相承算不算文化?
5.以上四點而言香港相比北京到底哪個才算「文化沙漠」
和台北商店中營業員妹妹的化妝,衣著,談吐,氣質比較?香港的確是沙漠。
但是,若以同樣的標準,上海則是沙漠中的沙漠。
北京?那簡直就是撒哈拉的最深處。曾經在端傳媒看過幾篇關於香港Hidden Agenda Live House要被關閉的文章,其中說到香港被說是文化沙漠不是因為香港真的沒有其文化,而是文化很多元,並沒有一個具體的框架可以容納起那麼多的文化。(現在我找不回來那篇文章了,傷心。)
從小在香港長大的印度人,泰國人,越南人,非洲人等等,雖然他們自稱是香港人,但當他們長大以後拾起自己的文化時,他們構建起的不單是香港文化四個字這麼簡單,是更為複雜但是又和諧的新文化。如果統稱為香港文化,這些細節會很容易被抹殺。
因為香港處在金融中心,文化流動的速度相對較快,王家衛的電影就是香港後現代主義的寫照啊。香港對於不同文化的吸收能力很強,大概是像沙漠一樣流動得很快吧:)
文化沙漠大概就是指香港充斥著流行文化、消費文化吧,表面浮光掠影的一層,沒有深度,扎不下根。
大致上說是對的,例如香港的報攤雜誌,基本以娛樂八卦、政治內幕、財經馬經為主,沒什麼營養。北島也說:能在香港還堅持寫詩的才叫詩人;意思就說,香港沒人讀詩,都是通俗文學。整個城市也比較市井平庸,大家都忙忙碌碌,沒有北京特別北漂那種窮的叮噹響但又特臭牛逼的人(又窮又牛逼,這就叫文藝吧)街頭也很少見有彈唱賣藝的,只在旺角遇見過一次,還是大陸學生,周圍圍觀很多人,想必也是少見這情形。香港以貿易立島,這也不奇怪,往好了說是沒有那些虛頭八腦的,比較實在;往不好了說,就是缺少一點理想和幻想的空間。
但是,香港在先鋒藝術和傳統文化方面其實也還不錯。比如實驗劇場和實驗電影(黃秋生以前還搞過實驗劇場神馬的…)和錢穆留下的新亞書院和後來的香港中文大學。
-
最早罵這話的,是台灣(國民黨營)的「中央日報」。
一、
當時的台灣,以維護「傳統中華文化」自居,最好例子,台灣一直有個非常高規格的組織。
名叫「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最早的會長,就是蔣介石。
(蔣介石過世後,蔣經國當然也接任了)
後來李登輝接總統,也接了會長時,改名叫「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
陳水扁搞台獨,就把這組織的名字改作「國家文化總會」(他倒是沒有就職)。
馬英九上台(也沒接會長),又把名字改回「中華文化總會」。
但現在的蔡英文,又作會長了。
簡單地說,「復興中華文化」,一直就是台灣歷屆政府的高調陳義。
二、
好了,為什麼台灣政府,罵香港是「文化沙漠」呢?……
倒不是香港沒有正經文化。
(香港的作家、電影工作者,不見得比你台灣少,算人口比例,說不定更多更強。)
台灣早年官方批評香港,罵的不是香港同胞,而是治港的英國人。
英國人作了一件滿人,蒙古人都沒作的事,就是推行了「港式中文」。
(也就是所謂的「香港(粵語)音譯中文」)
在國民黨的眼中,中國維繫大一統的能量,有股非常重要的力量,就是「傳統漢字」。
當你把「漢字」變成「音譯」用字,那跟安南人搞的「字喃」沒有差別。
久而久之,就是讓港人脫離國族(港式中文,甚至會污染整個粵語區。)
(圖自網上來,非粵語區的人,誰能簡單看懂上面寫的啥?……)
英國人實在是太壞了。
「文化沙漠」,不是名詞,在我眼中,更像動詞。
讓香港(包括整個粵語區的數千萬)同胞,脫離中華民族,變成完全的異族。
(港真,「文化沙漠」四字,我覺得罵的太對了。一點也沒錯。)
當然,台灣也沒治了,現在「復興中華文化」不但是非主流了,
更有一堆政客在推行「羅馬拼音」式的「台語」呢。
全是樣樣的貨色,跟英國人一樣,台灣也開始了「文化沙漠」了。
(羅馬拼音的聖經「創世紀」,不瞞大家,用閩南語,我還真念的出來。)
-
我不覺得香港是文化沙漠,應該說是和商業結合得比較緊。那麼針對市場,大眾品味的東西還是會俗一點,但是俗這個概念也並非低俗,畢竟hk的平均教育水平還是比較高的。另外也不能簡單說接受者多的東西就沒文化。反而,hk有很多獨立文化人,有很高的造詣。所以一個豐富文化層的狀態是不能這麼單純劃分的。 反觀大陸,經濟分化,也必然帶來文化分化,加之歷史原因,文化斷層嚴重,近幾十年也鮮有影響寬廣深厚的作品,的確也沒有什麼評論的立場和身份。動輒就是我爺爺如何了得,只停留在過往,略顯底氣不足。頗有一些美食家對廚子批評的意味。 另,文人相輕也總是這樣。但是,我們都是官學,文人也不獨立,底氣更弱。不免淪入大家來找茬的下三流套路,而非你強我更強的競爭狀態。唯一大陸的希望也就只是大師總是很苦逼這點上,希望會爆發。但是,叫罵的又往往是"大濕",變了做"叫獸",所以也就越發沒有評論人的立場了
天哪,香港都算文化沙漠,全世界就沒有有文化的城市了
對香港而言,文化並不是出了多少大師,來了多少名家展覽,而是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接觸足夠豐富的文化,各種生活方式都是被尊重的。
所有的文藝愛好,都是每個人自己的事情,在香港,這些都不帶任何作狀,並且受到尊重。因為,在這裡,沒有人嘲笑你是文青。
Paul Graham 在《Cities and Ambition 市井雄心》里說,每個城市都有它自己的雄心,要仔細聆聽它的信息。
我不認為香港是文化沙漠,反而,香港對於文化有著包容、開放、尊重的態度。
請點擊我的個人原創公眾號 專題 文藝香港 文章鏈接:
文藝香港 | 鋼鐵森林般的中環也有街頭文化?
寫在Art Central Art Basel周末之前 | 用什麼樣的姿態去看展?
三月來香港不看展 不要說自己是文青
個人公眾號ID: yuhe621
擅長自我發現,life project management的手帳4年級生
時間商在線,多元生活習慣養成分享
書籍雜食動物,喜歡classic arts
香港有饒宗頤
這就夠了
文化就看你怎麼定義了
拿粵劇來說,說實話發展得是不怎麼樣,十年萬部的新戲,大多粗製濫造,劇情甚至肉麻露骨。但有不僅大量的劇社,且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曾聽過一場阮兆輝的講座,婆婆姥姥們的癲狂狀態我記憶猶新。
劇場的話林奕華榮念曾,仁者見仁吧,我對進念不太感冒,覺得林奕華還蠻不錯的。但他們在香港還是屬於比較邊緣的一類,因為演藝學院的勢力太龐大。香港有點宗族社會的感覺,一方面論資排輩,另一方面,一堆大佬抱團之後,對後起的團體並不友善,因為城市小,不友善就可以很不友善。舉個例子,林在兩岸三地名氣不小,但在香港25年沒拿過香港舞台劇獎。
音樂沒了解過。直觀的感受就是,以前在內地大家都唱粵語歌,現在不唱了。
展覽除了幾大展館之外,有M+博物館的展覽。基本上是鬼佬話事,中國元素點綴。這個其實也並非一味崇洋媚外,因為香港各界意見太多,又泛政治化,鬼佬不容易惹禍上身,就算是罵也有個語言障礙不是。
作為一個普通觀眾的話,各種演出基本可以年中看到年尾。
再說說藝術行政,香港的藝術行政其實是比較高效的,票價也便宜很多展覽是免費的。不過在香港做藝術行政基本就是純行政。或許他們可以高效的訂酒店、定場地、訂機票,和各方銜接,但大對藝術本身沒有概念。
出版沒什麼好說的,聯合出版嘛 龍虎豹之流是香港特色,個人並不反感
電影不了解,只是聽聞除了杜琪峰之外,其他都北上了。記得去年某一個時段去看電影,看到上映的電影,金雞、雛妓、十二金鴨之類的。
設計來說,還是有一些華麗麗的名單的,比如靳埭強、劉小康。當然香港還有牛棚、JCCAC、元創坊,水準仁者見仁,但可以去看看。
另外來香港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志蓮凈苑,同是「仿古」,看看香港做成什麼樣
香港不會給你驚喜,但類似於給了你一個菜單,點啥還是有啥的。
不過 個人認為香港的年青一代是沒什麼希望 無論是文化上 還是精神上所以衰落是必然。
我就說一點,在香港買一副圍棋都費勁,至於說什麼大師啊電影啊,那是當時特定條件下,香港作為避風港容納了流亡的上層知識分子,舉個例子金庸是海寧查氏家族。可以說香港站在了華人的肩膀上,這才造就了香港的發展與繁榮,至於現在的香港封閉自嗨,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又怎麼能結出碩果呢?
看看香港人自己怎麼說的, 黃霑於2003年獲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頒發哲學博士學位,論文題目為《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1997)》 ,這篇論文提到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聲音…香港因緣際會,創造了劃時代的普及文化高峰」,不過主權移交後「聲音會隨時間湮沒,除了存在人們的記憶和幾張塵封的唱片里,下一代未必再有人惹起共鳴了…回歸後香港,縱然偶有獨唱,也只是大中華合唱的單一環節。」正如黃霑老先生說的因緣際會,香港的文化是借來的,也必將還回去。
廣東也是,有這個問題只能說明你在意(???ω???)
韓寒說過,一個能夠拍出這麼多經典電影來得地方怎麼可能會是文化沙漠。
如果香港是文化沙漠,相比之下,大陸豈不是更加沙漠?多少電影在香港可以看,但大陸看不到。多少書籍,在香港可以看,但大陸看不到。先把自個兒整明白了再說吧,別老瞎幾把說人家這也不行那也不好了。
以下幾頁內容可能一定程度上回答了這問題:
來源:羅永康《勾結共謀的殖民權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