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時間管理的習慣?
請不要設置問題重定向到「時間管理大家都有什麼工具和技巧?」,這裡強調的是個人的習慣,而不是工具跟技巧(雖然也屬於技巧之一)。
1)是你目前正在使用的
2)是你覺得確實幫助到你提高時間利用率的習慣
介紹一下我自主研發的"整點報時工作法"吧,自己使用了一段時間,治療拖延、保持效率的效果相當好。
不用什麼工具,所有鬧鐘軟體應該都有的「整點報時」功能就足夠了。
元規則:1小時=10+50
以小時為單位,整點開始,休息10分鐘,10分到整點,工作50分鐘。
規則1:50分鐘內,是專心工作時間。
這裡「專心」的技巧有三條:一、屁股不可以離開椅子;二、不開任何聊天軟體和無關網頁;三、任何「忽然想到」的事情都記在一個紙條上,不許馬上做。
事實證明,50分鐘內「忽然想到」的事情多得可怕。以我的上一個50分鐘為例,共有14項(!!):回弟弟簡訊;看一眼早上發的微博有沒有人回;看一眼有沒有人QQ上跟我說話(偶爾會有人通過QQ講工作上的事情,需要處理但基本都不需要立即);上網買本書;叫快遞;查查之前爆炒的」張國榮最後秘密「倒底是啥;查查五一怎麼放假;倒水;拿鑰匙給同事;一個文件放回檔案櫃;灌鋼筆水;跟領導說一個工作進展情況(就一句話);買的零食分點給同事;塗唇膏。
如果想到什麼馬上就做的話,我的50分鐘一定完全報銷了。
好在事實也證明,10分鐘之內真的完全可以做好十幾件事情。
規則2:10分鐘內,是專心休息時間。
這裡「專心」的技巧有兩條:一、聽到整點報時,馬上條件反射般地停下手上工作,開始做紙條上的事情;二、休息時間要始終站著,包括上網、打電話、回簡訊,就能有效避免沒完沒了地上網了。
這種感覺真的棒極了!哼著小曲,做著查微博、倒水、整理東西之類的事情,不用帶著時間上永無休止的壓迫感。所列事情沒做完也沒關係,下一個10分鐘再做就好了。這個過程也是活動活動筋骨的過程,相當健康。
規則3:馬上開始!
我是很建議固定在每個整點開始休息,形成良好的心理慣性,但千萬不要一定等到X點10分才開始動手幹活。比如早上到了辦公室簡單整理一下打開電腦倒上水發現已經8:55了,那就干5分鐘活再休息。別拿5分鐘不當時間。
這僅僅是一個技術上的時間管理方法,沒有涉及到工作任務計劃。但保持良好工作節律應該是一切的根本,比如想要制訂當日計劃的工作也可以放在50分鐘內進行。
所有需要約束的事情都可以用這個方法哦,包括周末做家務。
當然,具體的方法都建立在一定的意志力的基礎之上,建立在自己內心想要改變、想要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的基礎之上。加油吧同志們!用昨天發的一條微博來共勉:時間如河,奔流東逝,不舍晝夜。我們無法築起大壩攔住它,卻可以把自己造成一台發電機,讓流經身體的每分每秒發出更加耀眼的能量!Yosepha Greenfield是我的同事。她本科畢業於耶魯大學政治科學專業,同時在耶魯女子籃球隊擔任隊長。她也曾獲全美跆拳道比賽冠軍六次。在下面的分享中你們可以看到她如何在十分有限的時間裡高效的管理自己的各項任務。
(下面是Yosepha自己寫的分享)
大家好,我是Yosepha。
我高中畢業於全美排名第6的哈佛西湖中學,本科進入耶魯大學學習政治科學,同時在耶魯女子籃球隊擔任隊長。和很多同學不同,我的課外活動佔用了我大量的時間,在耶魯本就緊張的學習節奏下,擁有良好的時間管理技巧對我來說就格外的重要了。
其實,時間管理能力對於高中的孩子就已經十分重要,也是美國頂尖高校招生辦在審閱申請的時候非常看重的特質之一。引知哈佛醫學院和艾姆赫斯特學院前招生官Donnella Comeau就曾和我分享說,她們在錄取過程中看重學生課外活動的數量與質量的原因之一,就是為了考量孩子的時間管理技巧,以及堅持和投入的做一項或幾項活動的能力。
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講我的時間管理技巧,這些小竅門尤其適用於在大學學習中還有課外活動佔用大量時間的情形。
我的主要課外活動是籃球。大學四年里,我都在女籃隊中擔任先發後衛。在常春藤大學裡打校隊籃球意味著幾乎每個周四周五都會需要在各地的常春藤大學中進行比賽。我們周末的日程經常是周五晚上出發,凌晨到達比賽地,睡到周六早上,然後下午進行比賽。
每周我們有六天時間都需要訓練,就連感恩節假期和寒假都可能會有比賽把時間佔用掉。
而在常春藤大學裡,教授和助教們不會因為你是校隊運動員就對你格外開恩。在耶魯這樣的大學,學術學習是首要任務。所以如何在學習和課外活動中平衡好時間安排非常重要。
我每天的時間表通常是這樣的:
早上8點。起床洗漱
8:30。早餐
9:30-10:20。第一堂課
10:40-11:50。第二堂課
中午12點-1點。和朋友們午餐
下午1點-3點。第三堂課或自己學習
3點-晚上7:30。訓練
7:45。和隊友們晚餐
9點-11點。學習或和朋友們小聚
和其他人不同,我的大量時間需要放在校隊訓練上。每周六天我都需要花4到5個小時用於訓練和身體復健等方面。而其他同學可以將同樣的時間花在學習或閱讀上。這在常春藤大學裡的課程學習中相當的重要。
其實除了校隊運動員這一項活動之外,還有很多校園活動(見上圖)也可以讓學生們參與並投入大量時間來提升。
我和引知另外兩位創始人Joel和David談過他們大學時的課外活動及時間安排。他們兩位都參加了達特茅斯學院的辯論隊和法學社團,時間也安排得非常充實(下表)。他們每三周還會有全國各地的辯論比賽要參加。
早上8點。起床
9點-下午2點。上課
3點-晚上11點。參與到達特茅斯法學社團中,期間和隊友吃晚餐
11點以後。學習
(David 和 Joel 的時間表)
我們是怎麼做到平衡好學習、課外活動和個人生活的?這需要用大量的自律來維持。
接下來我就告訴大家,我的時間管理有哪些技巧。
1.全神投入在當前任務中
這一條無比的重要。這意味著你在做作業或者其他任務時隔絕所有干擾,遠離你的手機,在做完這件事之前都不再去想其他的人事物。
如果你做到這一條,你就可以把你當下的任務做到最好。對我而言,這會幫助我贏下更多籃球比賽。對Joel和David來說則是贏得更多辯論比賽的勝利。
2. 從最重要的任務開始
永遠都先從最重要的任務開始下手。我知道很多人會覺得從一項簡單或者沒那麼重要的任務開始會讓自己覺得更舒服,但我建議不要讓自己在困難面前膽怯。
如果你有一篇佔據課程50%分數的期末大論文要做,那麼你應該先完成你的論文。當你從to-do 清單上划去這一項時,你會為自己感到自豪的。
3. 運用你手上的所有資源
作為學生運動員,學習方面我們有很多資源可以利用。 在我畢業的高中里, 我們有專門的校隊運動員協會和校隊輔導員,在學習方面幫助我們。在耶魯女隊,學校也為我們提供了專門的輔導員,幫助我們在賽場下也能獲得像賽場上一樣令自己滿意的成績。
而且,如果你喜歡小組一起學習的感覺,你的隊友和好朋友們也可以成為你的資源。我如果和我的隊友們選了同一節課,我們就會在一起學習,分享各自的筆記,在考試前把需要複習的各個章節分配到每個人上,然後每個人將各自負責的章節總結並分享給大家。
另外,學校里也有很多資源。學校也是最希望學生成功的,因為他們希望他們的校友在成功之後回報母校,為學校帶來榮譽或捐款。下面是一些頂尖大學為學生們提供的時間管理方面的資源:
芝加哥大學
芝加哥大學甚至還提供任務清單,幫助學生找出各項任務的重要性。
達特茅斯學院
斯坦福大學
4. 時間表、時間表、時間表!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每周你都可以將要做的事情預覽一遍,將這周的時間表做好。
我建議可以準備一個日程表來規劃你的時間。在安排時間時,你需要記得為作業和學習準備一段比較長的時間不被其他事情打擾。同時,也要記得給自己安排時間休息或是和朋友出去玩,以免被過多要做的事情壓垮了。
5.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身體出問題了,你很難在學習和課外活動中作出成績。作為學生運動員,我需要儘可能的保持最佳的身體狀態。這意味著要放棄熬夜學習、熬夜煲劇或者無禁忌的吃吃喝喝,尤其是在朋友們這麼做的時候需要自我控制。在努力達成各種目標的同時,你還需要意識到自己身體的重要性。
6. 讓自己有條理
我自己有各種各樣的小辦法來保持條理,不過你需要找到自己喜歡和適應的工具和模式。我自己有兩份需要完成的事項清單,一份是給重要事項,一份是給相對沒那麼重要的事項。
我會嚴格地管理自己的郵件,還會用各種插件或工具(例如Boomerang)來幫助自己保持郵箱的有條理。我還會在手機和電腦上用上便簽軟體或記事APP. 我的房間和以前我的宿舍都是非常整潔的,不然我無法安心學習。不要告訴別人喲!
7. 懂得你的目標,據此優先安排事情
很多大學學生,尤其是那些在大學期間有主要的課外活動內容的,都很清楚自己畢業之後想要做什麼。畢業之後有不少選擇:讀研、投身於某個行業開始工作,還可以創業。
無論怎麼選,你都需要記住你自己想要什麼。例如,如果你是學校機器人社團的主席,你的目標是進入麻省理工讀研,那麼你很可能不需要將自己的時間花在參加兄弟會或者什麼政治社團里。所以要學會根據自己的目標進行抉擇。別想著什麼都兼顧,吃成一個大胖子!
8. 學習並運用時間管理策略ABC分析法
這個方法需要你將你的任務按以下類別進行區分:A-重要且緊急B-重要但非緊急C-不重要(不管緊不緊急)
在每個類別里,你再把事情從1開始進行排序。所有事情排序完成之後,你應該先從A1開始完成。
艾森豪威爾方法
這個方法同樣需要你認清自己的目標,將你需要做的事項按重要性和緊急性進行分類:
重要+緊急-首先完成重要+不緊急-安排一個時間完成不重要+緊急-安排其他人幫忙完成不重要+不緊急-不去做這些事情
下圖顯示了分類中組合出來的4個象限:
9. 軟體用起來!
我給大家推薦十個軟體,都是我用過覺得不錯的。因為附在同一個回答里太長了,請戳鏈接能推薦一些好的免費的時間管理軟體嗎? - Joel Butterly 的回答
.
1、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要明確時間的概念,時間是用一個個事件來衡量的。
2、遠離垃圾行為,比如微信、微博、QQ等
3、早睡早起,23點-6點。
4、凡不能一蹴而就的事情,養成做計劃的習慣。
5、每年給自己定個事業之外的目標,逐步實現。
6、養成利用碎片時間讀書的習慣。
7、學會拒絕。
8、把時間分類,生活、事業、個人都要有目標和計劃。
9、不同東西務必定點放置,形成習慣。
10、一次只做一件事,投入專註。
11、事前留出準備時間,事後留出回顧時間。
12、對錢、時間、親情、夢想要做長線投資。
=========================================
一、立刻做
1、2分鐘原則
凡是2分鐘內就可以完成的事,立刻去做不要猶豫。人的大腦擅長分析處理,不擅長記憶。
應用舉例:
a、加微信加QQ順手添加備註名,或許下次聯繫已經是三個月後了。
b、吃完飯立刻洗碗,分分鐘的事。
c、物歸原處分分鐘,下次再找好輕鬆。
d、想到給誰打電話,立刻打。
等等,自己去延伸吧。
2、5分鐘原則
開動前,先給自己一個5分鐘的高度集中精神工作的時刻,全力以赴,迅速進入工作狀態。由於限定的是5分鐘,心理焦慮就不嚴重,會很快把工作狀態調動起來。拖延的多數原因是因為心理焦慮造成的,而僅限定五分鐘的工作時間,從一開始就沒有焦慮,可以幫助你迅速進入狀態。
a、寫作,從寫標題開始。
b、整理書櫃,從眼前這本書開始。
等等,自己去延伸吧。
3、隨時記錄
任何時候的靈感、想法、思路等等一切東西,覺得有用就務必要記錄下來,因為分分鐘你會再忘記,只有記錄下來才有實現的可能。
a、關於工作的想法
b、關於給親人的禮物
c、創作
4、立刻起床
聽到鬧鈴立刻起床,不要給自己設置緩衝時間,回籠覺對身體百害無一利。
二、系統做
1、思維導圖做讀書筆記
讀書時,試著用思維導圖做梳理,你會發現讀完了可以很方便地回顧,以後時長翻翻自己的思維導圖筆記,再也不用發愁讀過書會忘記了,而且腦子中往往會結構性地出現整本書的模型,非常有用。
2、橫向讀書法
當你了解一個有立場的學科或者主題時,不妨幾個立場的書一起讀,可以有效幫助你辨別更全面的事實,尤其是歷史、宗教、哲學等。
3、縱向讀書法
想快速了解一個學科,最好的辦法就是迅速大量閱讀同學科的書,不求甚解,多讀幾本你就懂了,因為精華的部分會重複出現的。
4、主動分享
想真正掌握所學,就要不吝分享,分享是把所學化為所用最快的方法。
5、學會做計劃
凡事預則立,學會做年度大事件計劃,月度計劃,周計劃,最好每天早上也做個晨間計劃,1分鐘搞定高效率的一整天。其他事情也是如是,不要迷茫,按照計划走,才有方向感。
6、學會做總結
每天晚上給自己一個獨處的時間,思考自己的言行,得與失,最好做個記錄,比如日記。完成一個大的項目或者事件時學會做總結,為下一次同樣的事情打基礎。
7、利用碎片時間
學會利用碎片時間,集腋成裘,比如閱讀、思考,甚至休息。
三、享受做
1、常用的東西要舒服
常用的滑鼠、鍵盤、手機、包等,這方面不要吝嗇,甚至要學會適當奢侈,選擇最舒適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學會放鬆
會娛樂會放鬆,才能更快樂地活著,所以學會主動放鬆,投入地放鬆。
3、冥想
冥想是非常值得學習的技巧,可以在冥想中仔細觀察自己,體會自己,徹底放鬆自己,了解自己。
4、把鍛煉和興趣聯合起來
比如跑步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我就在跑步的時候聽評書,一下就覺得跑步的痛苦好像消失了,聽書的樂趣讓我慢慢堅持了下來。update: 一年多前回答過,過了一年從新修正一下。20121107 ,已經完成的
20130704 再次更新.
1、減少上網時間。少用IM、SNS、微博類。
2、早睡早起,10:30睡5:30起床,堅持了700多天。這段時間用來學習和看書,效率非常高
3、優先完成每天習慣列表中的事項,向目標努力,積累1萬小時
4、每年定目標,新增幾個習慣
5、每周、每月拿出一定時間回顧和思考
6、建立多個流程化的處理流程來處理問題
7、盡量少看或不看新聞,多讀書
8、記錄自己的時間花銷,定期統計
9、堅持每天閱讀,閱讀完一本書時盡量做筆記
10、每天堅持運動,鍛煉10-20分鐘,堅持300多天。最近開始慢跑,每天運動時間增加到1小時左右,堅持56天了。20130704
11、拒絕沒有必要的事情,多做自己擅長的事
12、練習授權,多把事務性的重複工作分配給別人做。
13、進行精力管理,在精力最集中的時間內完成最重要的事務。提高睡眠質量,利用小睡、水和食物來補充精力
14、用番茄工作法來提高注意力,努力延長在心流體驗
15、每天輸入自己的心得。更新微信(read01),堅持了200天,中斷不超過10天、每周或每月更新博二個Blog。一個堅持6年多(http://www.read.org.cn),一個堅持2年多(http://www.write.org.cn)時間管理和任何其他管理都不同,時間實際上是不能被管理的,時間不能被控制,也毫無彈性。時間只是一個尺度,所謂的時間管理,其實是指在一個預期的時間尺度下,調用其他各種資源,做好一件事情。要做好任何一項工作,需要考慮三個最基礎的因素:時間、計劃、身心投入。
1、明確「最小可用時間」的概念
管理學大師德魯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非常強調『整塊時間』的重要性。想像一下,如果你寫一份報告需要兩個小時,那絕不意味著,你每次花10分鐘,每天兩次,持續一個星期,也能把這件事高質量地完成。如果你真的這樣做,很可能到最後,你還停留在第一頁。
任何一件事情,不論大小,你都需要評估一個「最小可用時間」。比如,寫工作報告需要2小時,整理辦公桌需要15分鐘,充分討論一項工作需要30分鐘......
除了時長,「最小可用時間」還需要滿足以下幾點:- 連續性:這段時間應該是基本連續的,不能被切割成七零八碎的。
- 獨佔性:這段時間只能做這一件事,不能被其他事情或人干擾。
- 可用性:這段時間內,完成某項工作的內外部條件是具備的。內在條件是指,你當時的精神狀態、身體狀態是否適合做這項工作。外在條件是指,你所處的環境是否適合做這項工作。
如果以上這些條件都符合(當然不需要100%嚴格符合),那麼這段時間就是適合做某件事的『最小可用時間』。如果不符合,你最好乾脆不要開始,否則,你幾乎註定不能把這件事情做好。
2、凡事都要列計劃,計劃之外無工作
我們之所以不能快速進入狀態,是因為手頭做著這件事,心裡頭想著好幾件其他的事。養成列計劃的習慣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只有明確地讓一件事情佔據你時間線的一段,你才能專心致志地把它做好。
對於可做可不做的小事,這一點尤其有效。比如,清理辦公桌面這件事,做了有好處,但是也沒那麼緊急,所以經常一拖再拖,直至桌面亂到不能忍受的地步。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終於開始做了,又很容易被其他優先順序更高的事情打斷。但如果我們把「清理辦公桌面」這件事列入工作計劃,明確「xx:xx ~ xx:xx」這段時間是專門用來清理辦公桌面的。在這個時間段內,「清理辦公桌面」就是我們優先順序最高的頭等大事,除非十萬火急的突發事件,其他工作都不允許干擾。我們就能有條不紊、專心致志地把這件事做好做徹底。不要小看花15分鐘做好一件小事能給我們帶來的滿足感,也不要低估小事情積壓起來帶給我們的焦慮和挫折感。
有的人可能會覺得凡事都列計劃,未免太浪費時間。
首先,當然不是真正「凡事」都要列計劃,吃飯喝水上廁所這樣的事不需要。只有你覺得算得上是一件「工作」的事,有必要花一整段時間做的事需要列計劃。而且這裡說的計劃不需要計劃書、甘特圖等特別複雜的東西,只需要明確「事件-時間」這個二元組合就行,你可以使用最簡單方便的方式列計劃。比如記在隨身帶的手帳上,或者在印象筆記里開一個專門的筆記本,或者用朝夕日曆的語音輸入功能,短短几秒鐘就能創建一個事項。
其次,計劃並不是指每天早上一次性把全天的事都安排好,那樣的話太僵化,很難實施。計劃可以隨時創建、修改、優化。你只需要保證當前的「事件-時間」二元組是明確的就行,可以完成了當前這件事再計划下面的事。
總而言之,列計劃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費時間,大部分人每天不會超過15件工作,每件工作花1分鐘列計劃,每天15分鐘足矣。而做好這件事,給我們節省的時間,提升的工作質量,是完全值當的。
3、運用正念的力量,全身心活在當下
有人問大珠慧海禪師是怎麼用功的。
他答道:「飢來吃飯困來眠。」
對方說:「大家都是這樣的啊!那他們都跟你一樣用功嗎?」
大珠禪師說:「不同。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思索;睡覺時不肯睡覺,千般計較。」
謝邀,我想重點回答下睡前時間管理。私人微信andylee2017,歡迎神交???
01
對於職場人(學生也適用本文),每天有三種時間段重視和把握住,可以提升個人的成長空間。
一是早晨和睡前。即家人(特別是孩子)還沒有起床和晚上他們都已睡去的時間段;
二是上下班路途時間。這個時間段我最近非常關注,也是刻意坐地鐵的原因,發現很多人在這段時間的浪費程度最大;
三是上班前和下班後的兩個小時間段。這兩個時間段很多人會忽視,因為大部分人會這麼看:老闆給我發這麼點工資,「我「不遲到、不早退就不錯啦。希望「我」早來晚走,門都沒有。
為了有完整時間讀書學習,我已多年保持早到辦公室以及下班後故意延遲離開辦公室的習慣。
早晨和睡前沒有家人干擾,上下班路上沒有任何人干擾,上班前和下班後沒有同事干擾,不利用好怎麼行。
我最近比較忙,白天效率極高,但晚上到家已近十點甚至十一點。
人不是機器,高效率的工作是需要強有力的自製和精力來支撐。
因此,我晚上到家的狀態真可以用「葛優躺」來形容慘樣。
本想利用上睡前的那段時間,可白天有時忙得都沒有時間回復微信、簡書、知乎、分答提問等網友互動,洗完澡往書房一坐,電腦打開「刷刷刷」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猛得抬頭一看時針已指向凌晨,為了不再晚睡,只能就此收手,可說好的睡前高效利用呢?
02
首先,我做了時間記錄(也可理解為「反思」)。
其實白天效率已經很不錯,除去必要的工作,我的時間是這樣「花」掉的。
1、早起閱讀(30分鐘);
2、上班路程(60分鐘);
3、早到辦公室(25分鐘)
4、白天看書、整理筆記(零散時間約60-90分鐘)、午休時間寫作(約40分鐘);
5、下班晚走(25分鐘)
6、下班路途(60分鐘)。
因為白天耗費的精力確實比較大(達到3-3.5小時),晚上到家後已快精疲力盡,且有效時間不超60分鐘。
起先我會有點責備自己,覺得睡前沒有認真對待,都被上網、看碟等佔用了。
但經過上述統計,我告訴自己別要求太高。除非狀態好,睡覺前應以整理、休息(看集美劇)和回顧為主。
能做到一天高效時間3-4小時已經完勝大眾,其他時間該咋滴咋滴吧。
03
其次,繼續反思。
我依然認為睡前時間很高貴,管理好了效果加倍,管理不好隨便「晃晃」就到十二點,又急急忙忙睡覺,第二天早晨昏昏沉沉醒來,很不合算。
我把該時間段進行拆解,羅列出我需要做的事和所需時間長度如下圖。
為什麼要這麼做,記住一句話:
筆記是我們的「第二大腦」。它可以讓我們看見自己的大腦世界!
經過梳理,我給自己編了一個睡前「程序」:
程序1:到家時間已近11點(我規定自己必須12點前睡覺,可用時間為1小時),那麼把這60分鐘時間拆成2個番茄鍾,只做前5件事。
先洗澡(15分鐘,女同學請自行延長時間,我是男的,洗澡這種事快速解決戰鬥即可),看英語原版章節書(10分鐘一章足夠),休息5分鐘;
然後回復微信、知乎、分答等網路留言,收拾次日出門隨身物品,洗漱睡覺。
程序2:晚上到家時間有2小時,那就把6和7也做了,差不多用4個番茄鍾。
一集美劇一般在40分鐘,時間充裕,正好看一集。
但我有個愛好是記錄美劇里對我有價值的東西。比如語言、文化、行為、心理、書籍等,差不多15-20分鐘速記在印象筆記里,留待周末時集中時間整理即可。
這麼做後,我最近晚上睡前的時間利用率又高效起來。
讀了我這段記錄和實踐,有沒有想好如何編寫你的睡前「程序」。
歡迎留言討論。。。
http://weixin.qq.com/r/7Exrc63EGfBmrekQ9xn_ (二維碼自動識別)
————9月16日更新————
請先看我的這個答案,廢話比這個答案少,用處可能比它大:有哪些精闢易懂關於時間管理方面的書?
————從前的答案————
我用一周讀完了大部分 @warfalcon提供的書單,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時間管理體系,並用一個月的時間實施並調整,於我,這個體系行之有效,對生活有了一些不錯的影響。我終於可以來回答這個問題了。
先上思維導圖:
——————關於我——————
一、面臨的問題
我面臨的最大問題並不是時間的浪費,而是健康問題。具體的不說了,但正是因為健康問題,我才去尋找一個可以讓工作與學習更輕鬆有效的方法。
其他比如:還什麼事都沒幹時間就沒了;本來有很多事想要做,結果一天下來還是什麼也沒做;有的時候感覺很忙,結果回頭看看其實沒做什麼有價值的事;定計劃時候熱血沸騰,結果兩天都堅持不了;有試要考有項目要完成,但是還是打不起精神,項目不會水但是一定不會好,考試必定悲劇;作息一片混亂,天天想早睡早起從來沒成功過,等等。
二、我的性格
性格的描述僅限與時間管理有關的方面。
大概就是:懶得要死,不愛動彈;討厭一切複雜麻煩的事情;絕對學不會「高高興興做自己不喜歡的事」;雞血對我完全無效(很多人一針雞血能持續一年,我只能膜拜);掌控欲太強,總想親力親為盡善盡美(這是個劣勢);喜歡成體系成模式化的東西(說起來是個優勢,但我又想盡善盡美,所以成了個悲劇),等等。
三、關於課題
我的目的是建立一個簡單易用的時間管理方法,讓自己愉快地、輕鬆地規劃自己的時間,完成該完成的任務,學習更多的東西。但它並不是萬能鑰匙,確切來說,我實行一個月之後,得出的結論是:有些改觀,雖然還是存在很多問題,但已經挺不錯了;而不是:這個方法真是好用到爆,我就要登上人生巔峰了。
四、關於這個回答
第一,這個回答重點在於處理時間的方法論,我把這個答案由少寫到多,再由多減到少,只為保證幹活,減少廢話。
第二,至於由時間管理可能展開的,與日常生活、學習進修、理想追求、人情世故等相關話題,若無必要,不加以說明,偏題且毫無意義。
——————理念——————
一、健康的我
呂子喬有云:我願意降低我三分之一的智商,換取一個精鋼不壞的身體。
我將健康分為:運動、作息、飲食、心理。每一個展開都是大話題,不贅述。
健康是萬事之本,沒有它,其他全是浮雲。迄今為止制約我時間的最大因素便是健康,我不得不每天睡十個小時才能勉強保持精力,至於病痛的影響我就不提了。
二、自己的時間管理方案
1.精力管理:精力管理 (豆瓣)這書不怎麼樣。但理念非常棒,我們對時間的管理要遵循自己的精力,這精力包括身體與精神,我沒法概括,想要詳細了解去看書吧。
2.遵循自己的性格:如題,不贅述。
3.不斷調整:事會變,人會變,環境會變。沒有一勞永逸的管理方案,不斷調整才能保證其一直比較有效。
4.孜孜不倦+捷徑:你必須承認孜孜不倦的力量。吳淡如說:「就算沒有天分,只要你願意每天花一點時間,做同樣一件事情,不知不覺間,你就會走得很遠。」
所謂捷徑,就是有效的時間管理方法,讓你可以在你希望變得優秀的地方孜孜不倦下去。
5.改變是必須有的:雖然我為自己設計的方法已經夠簡單易行了,但是有時還是會拖延會跑偏,於是我在強迫自己的同時開始看不雞血的個人管理書籍,讓拖延的情況有所改善。另外,世界上沒有靈丹妙藥,再好的方法你也得放下遊戲電視劇去實行。所以。改變是必須有的。
通常特快車或是快車坐的人都比較多,所以我建議可以選擇每站都停的普通車。這是因為如果選擇特快車,在車上就好像擠沙丁魚一樣,30分鐘的車程內什麼也做不了,只是單純的"消費"時間。相反,如果坐的是普通車,雖然要花45分鐘,因為可以做點其他的事,就會變成產生資產的"投資"。
對於時間管理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如何節省時間,而是要提髙時間效能。
四、決定性的變化
一個明顯的錯誤是,有的時候我們試圖爭分奪秒擠時間。把一個60分鐘的工作縮短到50分鐘確實是有效的,但效果卻非常的不明顯,並且會讓你很累。我們要試著考慮的是:1 是否能做某件事的時間縮短為1/10。建立某些重複事情的模式化可以讓你做到這一點。2 能否讓我自己可支配的時間大幅增多。拒絕、避免、交付他人可以讓你騰出很多時間。
1.@紀元老師在多貝上的公開課:走出時間管理的誤區。我甚至認為紀元老師的講解要優於下面這個回答里大部分答案。
2.時間管理最常見的誤區有哪些?
3.我的一些補充:
①一想起時間管理就渾身緊張,我就是這樣。安排計劃後,整個人都變得緊張了,總是在想著,我這是在利用時間我要好好利用時間可不能浪費時間了。這和計劃安排緊密與否並無關係,我的計劃就很隨意。這大概是個心理問題,後來我找到了解決的方法,一感覺緊張,我就找個舒服的地方晒晒太陽磕磕瓜子,心理想著,我這是在利用時間啊,呵呵呵呵呵,一會就平靜了。所以,一定要放輕鬆。
②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源自《槓桿時間術》,理念我覺得很不錯,可是我卻不知道該怎麼用自己的話解釋,只好截取原文了。
就我個人的意見,原本的"工作與生活平衡",指的不應該是先把時間預留給娛樂或休閑,然後再利用剰下的時間工作;而是要想辦法提升工作效率達到既定的目標,建立自動累積時間資產的體制,然後利用這些不用辛苦爭取就可以獲得也算是不勞而獲的時間資產,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點,我想這才是真正的「工作與生活平衡「。
——————處理事務——————
一、避免
哪些行為是浪費時間?
如何避免為過多的人情世故所拖累?
至於由兩個話題引出的種種辯論請自行評價,請想著做一個優秀又讓人喜愛的人。除去以上兩個答案說的,請思考你生活中浪費你時間最多的事情。仔細想想,會有一兩個,佔用了你大部分時間,遊戲電視劇閑聊扯淡找東西,太多了。避免那些浪費你時間的事情,你會發現,你所擁有的可支配時間變多了。
二、拒絕 引自《時間管理幸福學》
1.拒絕哪些
①曾經覺得很不好的事②不關我事的私事③不是自己專業的事
2.如何拒絕
①真的不喜歡做,就溫和地說非你所長。②提供他另一個選擇或其他名字。③如果你很想做,只是條件不合理,那麼就爭取更好的條件。④告訴他這段時間內,你有更重要的事要完成。
三、交付別人
能花錢的,就不要花時間 - 迷思 - 知乎專欄
有小錢用小錢省時間,有大錢用大錢省時間,省出的時間能為我帶來的回報遠遠高於我花掉的。我堅信這一點,且事實確實如此。
四、自己做
1.2到10鍾能否能做完
這是我這個體系中用到GTD的第一個地方。這個方式可以用於應對大量突發的或是細枝末節的事情。如果一件事能在這個時間段之內迅速完成,那就立即完成它。
2.其他
下面就到主要部分了。
——————處理時間——————
一、時間的分析
這一條有兩個作用:①用於初次時間管理時對自己時間使用情況的檢視②用於後續過程中對自己時間的不斷調整。
1.分類
《槓桿時間術》中將時間劃分為四類;投入、產出、生活、私人。實際操作中有我發現除了「生活」這類外,其他的界限很不明顯。我調整過以後將其分為三類:
①不可自由支配時間 ②可自由支配時間 ③生活時間
生活時間包括大多不可大幅優化的,比如吃飯睡覺買菜做飯洗衣服等等。
另外兩項稍作解釋:不可自由支配時間,指那些你必須為別人幹活的時間,無論你喜歡與否。相反,可自由支配時間,當然是那些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的時間。假設小明六點下班,但是他四點就完成了工作,那麼他就擁有了兩個小時的自由支配時間,去進修業務或者研究自己喜歡的東西,又假設老闆喪心病狂外號「嚴酷的監工」,不允許員工出任何幺蛾子包括進修業務,那麼小明今天下午就沒有自由支配的時間了,只能在電腦前做老闆允許做的事。當然小明下了班後的時間都是可自由支配時間了。
不可自由支配時間內做的事,我們需要優化,讓它變得又快又好。
而時間管理的大部分內容,是在規劃自己的可自由支配時間。
2.記錄與分析
也就是《奇特的一生》中提到的,把每天的活動花費的時間精確地全部記下來。《槓桿時間術》里又提到,並不需要精確記錄,以30分鐘到1個小時為單位記錄即可。我的建議,除非你的日常生活異常繁忙事務異常多,以至於你不得不首先通過這樣的方法來審視一下時間使用狀況的話,那麼就無需記錄,畢竟大多數人每日的生活還是相對簡單一些。
二、宏觀方法:回推法 以周月為單位
此部分方法均源自《槓桿時間術》
軟體:Fantastical (IOS)、Sol日曆(安卓)
1.以成果為導向
2.回推法
以成果為導向,以周或月為單位來統籌任務,然後再細化每天的任務。
3.例子
①例1 準備大學聯考引自《槓桿時間術》
當時距離大學聯考只剩下不到一年的時間。正因為時間不夠, 所以,那些從基礎著手培養自己的基本功、對於不擅長的項目想辦法加強等等正規步驟,對我來說是絕對來不及的,因此,我只能從"想要考上大學的必勝攻略"著手。
所以,我當時採取的策略是從大學聯考口往回推算,例如"想要考上大學,1月以前必須要做完這本題庫""想要做完題庫,就得在12月以前念完這些參考書""這樣的話,今天必須把這個部分念完"等等。
此外,也就是從那時起,我開始使用月記事簿來安排行程。因為是考生,既不用出差也沒有應酬,所以到考試當天為止,全部的計劃安排只要一份月記事簿就足以應付。而我靠著這樣的安排方式,只用了短短不到一年的準備時間,就順利的應屆考上了大學。
如果當年我不是用往回推算的方式思考,而是把全部心力投注在"轉換心情,從今天起專心上課""把教科書從頭背到尾"這些事情上的話,我想我應該已經放棄升學這條路了。
②例2 葡萄酒考試 引自《槓桿時間術》
事實上,當初我規劃好行程的時候,距離考試只剰下大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而且,真正集中心力準備考試的時間,應該還不到兩個禮拜。換個角度來說,大家都覺得準備這種考試平均需要半年的時間,這樣看起來,大家普遍準備考試的安排還真是浪費了太多時間。
這裡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在吸收知識和背誦之前,究竟讀到什麼程度才算足夠,也就是說要想辦法找到最合適的準備方法,而這過程需要花費的時間比較多。
像這樣的考試,一般都有一大堆指定參考書,不過,這也意味著出題的範圍就在這些書中。所以在準備的時候,首先要仔細分析過去的考題都集中在哪些分區,這樣就可以清楚掌握哪些部分是必須多下工夫的,哪些部分跳過也無所謂。
此外,像這種考試多半只要答對60%,就可以過關,再抓10個百分點的緩衝,所以,只要能考到70%。就足夠了。因此,要怎樣讀才可以達到目標,就得好好計劃。
在距離考試所剩時間不多的時候,有人會覺得與其浪費時間去規划行程,還不如趕緊開始讀書……但是,通常這樣沒有經過仔細思考就莽撞行動的人,到考試前還是念不完該念的部分。
反過來說,除了悶著頭讀書之外,應用先把時間投資在尋找達到目標的最短途徑上,然後提升讀書所需要的時間效能,這樣, 自然就可以遊刃有餘的順利過關。這就是我所強調的"將槓桿理論套用於時間"。
③例3 小明的加班 引自《槓桿時間術》
書中的例子,我修改並用自己的話複述一下:小明下周五要提交一個項目的報告,由於任務急時間緊,小明不得不黑白顛倒,又加班又熬夜以在截止日期前完成這個項目。我直接假設這樣做是不對的,那麼如何改進呢。首先,小明不得不加班,必須肯定這一點,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任務無法完成。有問題的是工作的方法,因為沒有對自己的工作時間進行限制,那麼會造成「反正做不完就熬夜」的情況,消耗過多的時間去低效工作,並且對身心健康無益。合理的方法是,在保證工作能完成的情況下,為自己每天做這件事情設定工作時限,比如5個小時。每天只為這件事投入5個小時,那麼你就會嘗試著把這件事在限定時間裡有效地完成,而不會變成「反正做不完就繼續做」的情況。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需要知道,我們的關注點一定要放在完成任務上,而不是消耗時間上。同時這個例子中也使用了回推法。
④例4 每天看集TED、每天看本書。每天背點單詞。
TED看書:假設你的目的是試著評價特斯拉公司對未來的影響,那麼看一集與特斯拉有關的TED便是有目的導向的;又比如我想建立適合於我的時間管理體系,那麼每天看一本相關書籍也是有導向的。此類情況很容易用回推法構建時間規劃。而如果你的目的只是看看TED漲漲姿勢看書陶冶情操——事實上這種情況很多——那麼我的建議是:首先,設定好一周或者一個月要看的量,一定要適量,萬不能貪多。然後,找個地方記下來,千萬不要忘了。有的時候不是堅持不下來,而是別的事情一忙或有那麼兩三天沒看,就給忘了。
單詞:抱歉,這個千古問題我還沒有找到良好的解決方法,不過我正在嘗試。之前我認為,單詞似乎沒有明確的評定方式,即使是對付英語考試,單詞也無法有明確的結果導向。後來我發現,如果單詞量測試網站的結果是一種目的導向,那麼背單詞就可以用回推法來規劃。遺憾的是,單詞問題還有一個硬傷:你背了也不一定能記住。如果我看一個就能記住一個,那麼我只管規劃時間就好了。可是我記不住呀。所以,我現在使用的背單詞方法是伍君儀的透析法,如果能記住背過單詞的80%,那麼希望就有了。
4.如何調整:
不斷調整自己的計劃是必要的,每兩周關注一下自己的計劃是否合理,是否有調整的空間。對於規劃好的任務只需考慮:是否效率太低導致時間投入太多?是否可以減少更多時間來做這件事?從這兩個點調整即可。
三、微觀方法,以日為單位
軟體:any.do(IOS / 安卓)
1.清空你的大腦
任務列表是借鑒GTD的第二個地方。
把你想到的事情記下來,把你要做的事情記下來。
方法就這麼簡單。但卻讓人內心平靜、思維清晰、身心健康,誰用誰知道。
不用記那些你忘不掉的,吃飯睡覺洗澡打豆豆下午要上班什麼的,只記那些你今天要在不知道某個時刻要做的事情,或者稍後要做的事情,以及腦子中一閃而過的靈感。
根據《槓桿時間術》,還應該有提醒列表和檢查列表。但是我暫時沒有開會趕飛機約客戶出差的經歷,用於安排此類事情的提醒列表我並沒有使用。檢查列表我放在優化時間的部分說。
2.扣除一定時間選定一件事情
首先要注意,這一小部分所說的方法都使用於可自由支配時間段里。
為什麼要時間管理,當然是利用多出來的時間多做一些事情了,那麼首先,要選定一件你想要做的事情,然後,為這件事預留出時間,把剩下的時間再做安排。這個方法可以幫助我每天擁有大塊時間來專心學習或者處理要事,有的時候用來研究新東西。
至於選定幾件事是合理的,我實踐期間發現,我能完成一件已經很不錯了......如果運動也算是一件的,那麼算兩件。但是我更希望運動可以趨向於吃飯睡覺之類的生活習慣,不用刻意去安排時間。
3.靈活的番茄鍾
番茄鍾是個好東西。
但是非要我每個事情都使用番茄鍾,我做不到。比如我躺在床上看超喜歡的書,比如研究一個讓人欣喜若狂的東西的時候,比如做一些羞羞噠事情的時候,我才沒工夫考慮什麼番茄鍾呢。
讓我每件事都遵守25分鐘的番茄時間,我也做不到。做很多事情的時候思維不能斷,一鼓作氣反而做得更好,據傳說編程就是這樣的。當然做設計也是這樣的。我只有在看枯燥無味的東西的時候才會使用25分鐘的番茄鍾,其他時間,我大概是90分鐘工作,10分鐘休息,有時也只工作45分鐘。所以說,很隨意。
工作多久休息多久,個人調節就可以了,只要記住長時工作要有短時間休息即可,保護眼睛,有益健康。
4.編個例子:愉快的星期一
早上五點我就起床了,你以為我是早起的好孩子,不,主要是離上班地方太遠,沒得辦法。我吃了早飯出門奔上地鐵,此時人還不太多,可還是沒座,我就倚著扶手抄起一本精裝《2666》看了起來,低調又奢華,深藏功與名。可惜沒一會兒地鐵上人就變多了,帝都青年的朝五晚九果然不是蓋的。我耳朵有些毛病,用不得耳機,所以只好擠在人群中思考人生了。
王總說下周要把程序給他,我說你丫這時間也太緊了,他就把我轟出去了。我思索了一下一周內完成程序大概每天要工作的時間,需要九個小時,我還得自己搭上一個小時......
黃姐叫我把一份資料上的幾個空空填完給她,我說得嘞,然後抄起筆用30秒填完了。我為工作設定了一個90/10的番茄鍾,待到我10分鐘的休息時間,我把那表給了黃姐。
正在工作中,黃姐叫我去把堆滿紙的柜子清理一下,我說得嘞。雖然這事情只需要5分鐘,但我寫程序正high,還是放在我休息的時間做吧。
休息一下刷刷知乎,看到奶爸的名字突然想起背單詞的問題,頓覺這是我時間管理體系中的一個大漏洞,一定要好好想想該怎麼辦,我抄起手機把」背單詞「三個字敲到了any.do上。又突然看到評論中有提到某個網站,也順手敲了進去:恩,X-和諧(最近有個很火的活動,必須得和諧了)。
中午吃飯,真是人山人海擠得要死,我試過12點半再去吃飯,人還是很多,1點人就少一些了,我也餓得胃疼了,所以或許該考慮帶便當了。
下午編程遇到問題,谷歌找到解決之道,在evernote上記錄一下解決方法,順便看到編程大神寫的一篇文章,也剪藏至evernote,準備晚上回去研究,在any.do上記錄一下。
女朋友打電話說牙疼得要命讓我下班陪她看病,這事需要記到any.do上么,當然不用,這根本不是待辦事項,這是聖旨。而且就算這事記到any.do上,我也沒法不時不時想起。
下班陪女朋友看病,在她接受治療時,我順手列了一下一會兒要買的菜。好基友蕭同學給我打電話讓我後天下午和他去玩,我說得嘞。這事理論應該記到Fantastical,但後天就要去,我又每天翻看any.do,就記到any.do里吧。我兩個月後的CFA考試是記錄到Fantastical 的。
看完牙買完菜,讓女朋友歇著我去做飯。做完飯我就計划了一下今天在家加班編程的時間。一個小時。
編完程序才是我的正事開始,我每天預留兩個小時學習CFA,沒錯,不想搞金融的程序員不是好廚師。
學習完畢以後看看any.do,處理一下今天記錄的事情。X-和諧,真是個好網站,以前都白lu了。大神的文章,寫得真好。背單詞的問題嘛,還沒想好。
所以我還是先出去跑跑步吧,安頓好女朋友,我就去跑步了。剛跑出門我突然靈光一閃,想起單詞這個東西是可以做單詞量測試的,可我沒有帶手機,不能記一下,雖然應該忘不了,但是因為怕忘了所以跑步的時候一直在想,你們有沒有遇到過不停地在腦海中重複同一個流程,對,就是那樣,煩得要死。
跑步回家心情不錯,趕緊記一下跑步時候想到的那個問題,腦子瞬間就不亂了,然後趕緊睡覺的說。
嗯,這就是我愉快的星期一。
以上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那您的老闆可真壞。本人不在帝都不會編程不學金融沒有女朋友。
四、優化你的時間(這部分我就不詳述了)
1.速讀
速讀是個好東西,稍微練習一下讀商業類書籍非常好用。但是我不用速讀的方法讀小說散文雜文之類,那樣就品不出味道了。書嘛,這本就夠了超級快速閱讀 (豆瓣),然後讀一下槓桿閱讀術 (豆瓣),書上宣稱的理念可以直接用於讀這本書上,會導致你讀完它只需要10分鐘......
2.檢查列表
這是清空你的大腦里的內容,可以作為優化時間的輔助方法。也是很前面寫到的,讓你的時間縮短為原來時間1/10的方法。比如你經常總需要收拾東西,就可以把需要帶的東西列成清單存在手機里。周末去超市買東西,把要買的東西列成表記下來。等等諸如此類。
因為我遇到這種事比較少,沒有節省1/10這種神效,但是每當我臨時去某地溜達前整理行李,就能強烈感到檢查列表的好處,太省心了。
3.零散時間
我覺得能安排好大塊時間已經很不錯了,所以我自己的零散時間就不非想著干點什麼給自己找事了。但是零散時間利用起來寫點小東西聽聽播客還是挺好的。
4.個人時差
簡單來說就是避開人流高峰,早(晚)半小時上班,早(晚)半小時吃飯等等。這個方法真是非常好用,但是卻不是每個人都能隨心所欲,有條件的話可以試試。
5.其他
其他還有好多,我列舉一些能想到的,都是自己稍一琢磨就明白的,我就不一一說了。
優化你的工作環境;嘗試某些時候一心二用;通勤時間的利用。
額,突然發現這樣概括有太多說不清楚,那就不說了。就用等等等等代替吧。
1.重要/緊急體系
大家都知道這個管理方法吧,我在兩年前用過這個方法,對我來說,真是太難用了。硬傷有二:第一,分類讓我很痛苦;第二,分出來重要不緊急的事情以後,會讓我覺得,其他的事情都是可做可不做的......
2.關於GTD
戴維·艾倫這傢伙寫了GTD 1.2.3 三本書,用不同的結構講了同樣的內容,咳咳。
3.關於軟體
有些時間管理軟體真是導致事情複雜化的元兇。Omnifocus,這個號稱神級時間管理軟體,百度一下該軟體,搜索結果里竟然有對該軟體使用的心得,方法探究,彷彿探究Photoshop那般專業呀,我就懷疑我用了這個軟體到底是誰管理誰。另一爆款軟體,To Do,我用了五分鐘以後仍然無法理解其邏輯,果斷卸載了。
4.以上答案完全沒有普適性,我的回答還是挺切題的——我的時間管理方法。
5.我用了一周時間完成了這個答案,終於對自己有個交代了,中間有兩天雖然設定了計劃,但還是懶得沒寫,所以說,時間管理不是靈丹妙藥,放寬心態,慢慢調整。此外,回答中應該有所遺漏,還有錯別字,想起來在慢慢改吧。
6. 鳴謝
感謝@warfalcon先生,我在您的博客上獲得了很多有價值有趣的信息,我的參考書單也源於您博客的最新博文。謝謝。
感謝 @采銅先生,兩個月前我看完了您所有的答案和專欄文章,開始學著如何汲取知識,如何成為更好的學習者。若沒有您的文章對我的啟發,我不會去為自己設計這個時間管理方案。願您身體健康,謝謝。
感謝我的母親,我愛你媽媽。
不請自來。
在繼往開來的2016年年會上,我與讀庫小團隊的夥伴們分享了一個理念:堂堂正正地掙光明正大的錢,不要想著去占別人的便宜。
我所理解的「佔便宜」,一種是金錢上的便宜,諸如一些粗枝大葉、豪氣干雲的讀者在下單買我們的產品時,多交了運費或重複支付了某些費用,就要想辦法退給對方,儘管那愣頭青毫無察覺,因為屬於你的所得本來就不在這裡面;諸如給作者開稿費時,有的老師對稿費很不在乎,甚至表示不要了,我們也不要仗著人家好說話,就順坡下驢省下這筆開支,而要堅持按規矩辦;諸如出版方經過調研、測算,決定一本書首印兩萬本,結果只賣了一萬本,那是你的判斷有誤,這種失誤的責任不應轉嫁到作者頭上,再提出「咱能夠不按印量、按銷量來結算版稅」云云。
另有一種,是占別人時間上的便宜,諸如由於文案表達不清,沒能全面消除用戶的疑問和疑慮,導致一個接一個的問題,一件標價三十元的產品,卻要用幾十分鐘才能釐清,所耗時間,連小時工的工時費都達不到;諸如由於流程管理不善,用戶的訴求在第一道關口得不到滿足,便開始頻繁驚動其他相關人等,一個人、幾分鐘能解決的問題,牽扯了若干人進來重複勞作,越幫越忙;諸如在團隊內部,因為自己用功不勤、能力不夠或溝通不暢,而讓其他人做些無用功,或者用別人的精力和智力來為你的缺陷和不足埋單,打補丁,填窟窿。
這其實更是一種無形中的剝削,比金錢上的損人利己還不道德,且不自知。
小夥伴們大點其頭,對我的論點表示支持。
說過之後,我又開始思考人生:不剝削別人的時間,不僅關乎價值觀,也是一種管理能力。
春節後開工,除上述細節外,經與小夥伴們探討,我又嘗試在讀庫小團隊內部明確了六條原則,來避免這種時間上的損耗:
一,不在共識、原則上糾纏。一個團隊,自有大家彼此認可的基本共識,這些東西一旦達成,就要從中解放出來,把精力落實到具體的細節、辦法、技能、資源、程序、執行上。那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說起來動聽而毫無用處的雞湯,吵起來過癮而實際大家都知道的道理,直接從自己的嘴皮子里刪除,再清空垃圾箱。
二,公共場合杜絕私聊。如果某件事情只跟兩個人有關,就不要在屬於大家的集體時間中,讓這件事情打擾到與之無關的其他人,佔用多數人的時間。
三,學會傾聽。開會中對那些心不在焉、充耳不聞的傢伙要直接拉出去槍斃。避免會上已經說得很清楚的問題,會後再有若干人問若干遍。這些不法分子總以為會上針對所有人的發言,唯獨可以不包括他,非常享受會後開小灶、單獨對他解釋的特權。
四,用數據來量化,強化一種限制性。各項事務的對接過程中,避免使用「立即」、「馬上」、「我儘快」、「過段時間」這樣溫馨又從容的模糊字眼,而要具體為幾個小時或者幾天,有明確的時間界限。同樣,如果輪到某人發言,如果限定好屬於你的時間是三分鐘,那麼你就要具備用三分鐘把自己想說的事情表述清楚的自覺性,超過三分鐘,就是對其他人時間的剝削,直接拉出去槍斃。
五,尊重並信任別人的聽力、理解力、記憶力,也錘鍊好自己的表達能力,重要的事情說一遍就夠了。所謂「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後兩遍就是對雙方時間的盤剝和效率的損耗。
六,綜上所述,共是六條。歡迎另有妙策的同學來補充,以求讓我們的生命可以無形中多出好些年可活。
讀庫微信號:dukubook研究/實踐了近十年時間管理,有兩個非常簡單的心得想分享一下。
1. 先記錄,再管理——記錄下時間都花哪了;
2. 先抬頭看路再埋頭拉車,拉車過程中頻繁抬頭——列個單子再幹事,不在單子上的事情不做,有新事情進來先列單子上。
下面先介紹一下這兩個心得,然後介紹我個人的具體習慣,最後給出一些擴展閱讀。
時間管理通俗地說就是少浪費時間。要想少浪費時間,第一步得先知道時間都浪費在哪裡了。所以要記下來每天的時間都花在哪裡了。我系統性地嘗試過幾種方法,都是可行的,也有一些各自的小技巧:
- 用手工+電腦工具,做一件事之前先開個計時器,做完的時候關閉計時器。這樣每天自然而然就有一個報告出來。(這是我用的方法,看上去麻煩但有適當的工具能很簡單做到,而且和第二點結合的很好,後文有具體介紹)
- 用自動電腦工具,自動統計你電腦上打開的窗口,然後根據這個生成報告。一個例子是RescueTime(RescueTime : Time management software for staying productive and happy in the modern workplace)。
【圖:TimeRescue的示例統計結果】
- 用紙筆,每半個小時/一個小時記錄下自己做了什麼事情。因為經常忘計時,精度比較低(會漏一些事項,尤其是分心的東西),但如果用手工版番茄工作法的話結合得比較好。
我這樣做了一段時間以後發現,原來時間的利用率這麼低,這麼容易被干擾。這一方面能很具體很生動地讓你體會到時間管理真的真的一定要認真做了,一方面也能幫助你知道怎麼去改進。前者更重要一些。現在就去裝個軟體或者用紙筆開始記錄,晚上就會有收穫!
2. 先抬頭看路再埋頭拉車,拉車過程中頻繁抬頭。如果做到了第一步,微觀上大多數時間都花在預定的目標上,那麼時間管理的第二步就是讓宏觀上少走彎路,把時間花在刀刃上。具體地說就是不能光埋頭拉車,要經常抬頭看路。有一個誤區是,我在腦子裡記住要做什麼事不就好了?我的體會是千萬不要這樣做,因為1) 人腦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坑的是和電腦不同,記憶本身也是要佔用人腦的思考能力的。所以如果你有一個東西始終要記在腦子裡,用的時候要去回憶的話,思考的能力會大打折扣。想想剛學了一個數學概念然後試圖去應用它解題的過程吧。2) 要把待辦事項記在腦子裡是非常苛刻困難的。一個待辦事項列表,可以很長,很瑣碎,相互之間沒有關聯,順序很關鍵,還經常更新。人腦非常不擅長做這樣的事情。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不如花個2塊錢買個筆記本,把珍貴的思考能力解放出來。
具體地說,這個也有一些不同的方法:
- 紙筆列單子。這是非常基礎也是非常好用的一個方法,我現在隨身帶著一個筆記本,有什麼想法就列到上面去。一個重要的原則是,如果一個東西不在單子上,我就不做;如果有一些新的想法/事情要插進來,就插到列表裡面去。這樣大腦時時刻刻就很輕鬆,不用去額外記憶任何東西,而可以把100%的精力放到幹活裡面去。
- 用列表軟體。基本上等同於紙筆。好處是可以隨時改文字,輕鬆調整順序,有層次(待辦事項下面可以有幾個小步驟)。壞處是依賴手機/電腦,很容易就被帶歪去干其他事了。這裡我比較推薦的工具是Trello。
所以我個人的方法是基本上用trello列表,有一些特別瑣碎的短時間,馬上就要辦的事情的用筆記本。那拉車同時頻繁抬頭看路怎麼實現呢?經常看trello整理列表聽起來不錯但做起來其實不容易,我的做法是每隔一段時間會在筆記本上寫下下一步要做什麼事情,然後用這個機會來重新審視這個列表有沒有道理。
有個小問題是,有很多任務是「斷續」或者「非同步」的。類似洗衣服,你把衣服放進洗衣機在接下來的半小時就不用管它了,但是半小時以後還得去把衣服拿出來。那這個任務在我們的列表裡就會跳來跳去。我的解決方法是專門開一個列表叫做blocked,設一個提醒,到時間就把這個任務從blocked裡面重新移回主要的列表。學計算機知道非同步編程、回調函數的可能會有更深的體會。
做到這兩個原則以後,整個體系就八九不離十,剩下的習慣就是小術了。而流行的時間管理方法其實都是在用一些習慣/細化方法來幫助你實施這兩個原則(或者說這兩個原則也是我從流行的時間管理方法中總結出來的)。比如GTD主要強調的就是第二個原則,而番茄工作法主要強調第一個(我總覺得番茄工作法不是一個完整的時間管理體系,而是一個提升微觀時間利用率的小trick)。
我自己的工具和實踐我自己主要用trello和一個chrome插件叫做Plus for Trello來做時間管理,也寫了一些小工具來幫助時間管理。
- Trello裡面主要有3個list,blocked,P0,P1。blocked放著上面介紹的現在不需要花時間,但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可能需要看一眼的東西。P0是priority 0,優先順序最高,緊急或重要的東西。P1是priority 1,不緊急也不重要的東西。
- Trello有個chrome插件叫Plus for Trello (https://chrome.google.com/webstore/detail/plus-for-trello-time-trac/gjjpophepkbhejnglcmkdnncmaanojkf)。它能讓你每次開始做一件待辦事項(trello card)的時候激活一個計時器,結束處理的時候再把計時器關掉。然後它會自動記錄你什麼時候在這個任務上面花了多少時間,並且在頁面右上方還會顯示一個本周每天記錄的時間匯總。這立馬有個直接的好處是——給你一種記錄的儀式感。每次我激活/結束計時器,看到當天工作時間往上跳了一點的時候,都有種快感。所以他可以幫助你把記錄這件事做上癮,讓你輕鬆養成這個習慣。
- 為了記錄匯總每天/每周的情況,我還寫了一個小插件,效果如下圖。更多的信息可以閱讀我的blog:More Tips about Time Management
【圖:我的插件生成的報告示例】
如果看完這篇文章還有興趣的話,可以移步我的blog,在TimeManagement標籤下,有更多的文章:More Tips about Time Management
作為一個進行了六年時間管理的人,我真切得感受到,雖然時間管理的方法,琳琅滿目,種類繁多,但很多都不太好用,主要是太繁瑣,實施不了多久就會放棄。
那麼,找到一些真正有效且很容易實施的時間管理方法,就很有必要性了。因為很容易能形成習慣。
要事第一
這條你一定已經聽爛了,而且看了標題你就知道講什麼。
但是,我還是覺得有必要講,或許會比你原先理解的深刻。
怎麼使用:
當同時有多件事的時候,重要的事優先做。
當同一件事有多個環節的時候,重要的環節優先處理。
也可以和二八法則同時使用。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進行評估。
你可以這麼問自己:
001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002我想達成什麼效果?
003我是否達成了我希望的效果?
004如果沒有達成,我為什麼還在做它?
005我做的事情中,哪些事情給我帶來了80%(主要)效果,哪些給我帶來的效果很小?
006我每件事分別投入了多少時間?
007效果高的事情上,我投入的時間夠高么?
008效果差的事情上,我能減少時間投入么?
009效果不好,投入時間多的事情,我是不是要放棄?
010效果又好,投入時間又不算多的事情上,我是不是要進一步增加時間投入?
毫不誇張的說,用好這十個問題,效率能提升十倍以上。
列清單
這條一定也聽爛掉了。
但你一定沒有理解準確,也沒有用好。
不列清單的壞處?
001大腦緩存有限,同時把太多東西堆在大腦里,大腦會死機的
002如果不把事情寫下來,大腦根本無法分析
003一堆事情都放大腦,大腦會一直感覺非常焦慮,總覺得還有啥沒做,總覺得還有好多事
004這種感受,會讓你無法專心做當下的事情
005人的記憶是有缺陷的,很容易健忘
每一條,都足以讓你開始列清單了。
列清單的好處?
001解放了大腦,讓它能發揮真正的作用。大腦是cpu,不是硬碟,是用來運算分析的,不是用來存儲的
002清空大腦,你才能高度集中地做手頭的事
003避免大腦健忘的問題
如何列清單?
001清單分為檢查清單和執行清單
002當一件事有很多注意要點的時候,把這些點羅列下來,做這件事的時候,一件一件比對,就是檢查清單
003日常要做的事,全部羅列下來,就是執行清單
004執行清單羅列完後,先劃掉沒啥意義的事情,從投入時間和產出效果上,進行評估
005五分鐘內能做完的,立刻先做,能增加成就感
006做掉一個,劃掉一個,能增加成就感,看著都爽
流程化
是什麼?
經常要做的事,都是會有一定流程的。寫下這些事的流程。
怎麼做?
001當做一件會反覆做都事時,腦中想想,會有哪些明顯的步驟。
002按順序寫下這些步驟,越細越好
003每個步驟都能根據實際執行時的情況,進行閉環優化
004越多的環節,越容易進行優化
005將同類型的事情一起做
006能省略的環節,果斷砍掉
007能被替代的環節,選取更好的方式替代
008能批處理的事情,批處理
流程化的好處?
001流程化,讓一件事變得極為可控。你想把一件大的事情優化,會難以下手
002但是當你流程化以後,針對每個細分環節進行優化,就會很容易
003流程化出來以後,你的大腦才能針對性地思考、分析、優化、迭代。從而很好地發揮大腦功能,而不只是擺設
其它時間管理方法,我的使用感受:
其它方法
001時間日誌
方式:把每天做的所有事情所花時間,記錄下來。
評價:有很大好處,但太麻煩,幾乎不能堅持下來,棄。
002四象限
方式:把事情分為,重要緊急的、重要不緊急的、不重要緊急的、不重要不緊急的。
評價:效果不太好,也不容易分析,過程太繁瑣,棄。我想沒什麼人堅持用這點吧?
003晨間日誌
方式:每天早上寫日記
評價:對於很多人來說,早起尚且困難,不遲到尚且困難,還寫日記???棄。
004番茄鍾
方式:把大任務分割成一個個25分鐘的時間塊。定25分鐘時鐘,連續沉浸工作25分鐘,然後休息5分鐘。
評價:這個年代....別說25分鐘,5分鐘的無干擾時間,都找不出。雖然道理沒錯,只是幾乎完全無法實施,很容易做幾次就懶得做了,棄。
順便介紹些時間管理工具:
時間管理工具
001Things - 老牌優秀的 GTD 神軟
確實很好用,每個細節都很完美。除了價格有點貴。。68元。
具體有多好,就不贅述,百度一大堆。
002鎚子便簽
界面十分優美,也很簡潔。支持待辦事項。支持富文本編輯。編輯性很強,很容易分享。
適合用來列清單。
003幕布
結構化思考利器,一鍵切換思維導圖。適合寫做事流程。很簡約,很好用。而且免費的基礎功能基本能滿足所有需求。
你的贊很輕,給予的鼓勵,卻很重。
時間事件記錄法累計實踐一年總結(3種記錄方式,6個作用)
在過去的兩年里,我使用了一種叫做「時間事件記錄法」的時間管理法。雖然有時犯懶沒有記錄,但累計下來,使用時間應該也超過一年了。我共用過3種記錄方式,感興趣的童鞋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習慣去選擇:紙和筆,excel和一個叫「a time logger2」的APP.
三種記錄方式:
一,紙+筆
2012年下半年裡,有一段時間我每天用紙筆記錄下自己工作中的所有事項和對應時間,比如「給某某發郵件--14:00-14:10」。堅持了大概一個月後發現非常有用,最明顯的是我無意義刷微博和上網的時間銳減。感覺自己做的所有事都要給自己一個交代,需要有一個合理的理由,便不好意思做太多浪費時間的無意義的事了。後來我驚喜地發現《小強升職記》這本時間管理的書中說到記錄這種時間日誌是避免時間黑洞的好方法(再後來又在《把時間當做朋友》這本書里看到作者李笑來也提到柳比歇夫實踐了這個方法一輩子)。可惜,我實在不喜歡單調的白紙黑字的記錄,每次自己為了節省時間寫的潦草的字也沒有心情回看,所以不但沒有專門針對這個記錄做分析總結,發現自己的高效時間段和時間投入產出比,更沒有堅持下去。
二,excel
從2013年5月27日開始,我開始用excel記錄自己每天從起床到睡覺間的幾乎所有事項(「幾乎」意味著上廁所之類的事項在記錄範圍外)。我將所有事項分為這樣八類:生活(主要是洗漱,吃飯,睡覺,家務),工作(寫出具體的工作事項,如給某某發郵件),自我提高(主要是讀書,參加講座沙龍,晨間筆記,有目的地通過微博豆瓣等學習),交通(主要是上下班),運動,朋友家人(主要是朋友聚會,網聊,給家人打電話),浪費(主要是無意義刷微博,胡思亂想),娛樂(主要是看電影看美劇,外出遊玩)。每個類別都用一個對應的顏色標註(對於彩色控來說,這本身就是一大動力)。
僅僅記錄了5個工作日後,我就已經認識到這個方法有多有效了(後文會詳細解釋它的初級作用和高級作用)。感謝現代科技,豐富的電子設備和應用軟體使得今日的我們比柳比歇夫能更省時省力地踐行此法。我個人習慣把 http://doit.im,360雲盤,excel三者結合起來。
http://Doit.im作為GTD工具,可以用來記錄待辦事項。如果記錄時間事件日誌時忘了自己做過的事,可以嘗試在doit .im的「已完成」清單里找找;360雲盤是一款雲存儲工具,對於我的用途主要是在工作和家裡電腦里同步更新後的excel表,避免了反覆插拔U盤的麻煩和不同版本的文件相互混淆的困擾。當然,因為很多時候不能及時用電腦記錄,用一個簡單的記事類軟體也是很有必要的,這樣隨後可以謄抄到excel里。
三,APP: a time logger 2
界面展示和用法見aTimeLogger 2。貌似只有ios版本。安卓系統也有類似的app,但似乎界面和功能都遠不如a time logger2。
app相對於excel的優點是可以隨時隨地記錄,並且能自動統計各項活動的總時長(可以看到每天的時長,也可以自選時間段,比如一個月,看到期間所有活動的總時長,記錄也可以導出成表格,在電腦上查看。)
我在備考雅思的時候每天都用這個記錄下學英語的時間,最終總時長是235個小時(其中215個小時是用app記錄的,見下圖,剩餘零碎的20小時是估算的)。若碰巧有想考雅思的童鞋,歡迎移步到我的雅思備考心得:[一個計劃控記錄控的7.5分雅思--235個小時,18本教材,10條心得]
自學考雅思 7.0,要做到些什麼? 怎麼學? - Evita Zhao 的回答
時間事件記錄法有什麼用?
有人可能會認為這種時間記錄法簡直是錙銖必較,太不近人情。我的看法是:一,人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和嚮往的生活方式和節奏,do not judge;二,減少浪費時間,並不意味著消除或減少休閑娛樂,以及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這才是真正的不近人情,是不可取也不建議的)。
時間事件記錄法的目的是幫助你更好地了解、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時間,提醒你多花費時間在對於你來說真正有意義的事情上,不管是學習、工作、還是與家人朋友相處。
【1】每天將所有待辦事項用筆記錄在本子上
其實我自己還是習慣用紙筆記錄代辦事項,因為方便隨時查看。雖然現在各種app很多,常用的只有手機自帶的便簽本記錄一些臨時的想法或者地址之類。
我越來越發現它最重要的效果不是說什麼輕重緩急的排列意義,而是有效的清除腦子裡的緩存,關閉過多的後台程序。所有的事情都在紙上,並且按照時間簡單排序。不用擔心那件事兒會忘掉或者耽誤了,就沒有那麼焦慮了,拖延症也有所改善。這叫凈空頭腦。
我個人的體會就是,有時候覺得事情不多的時候就不記錄,反而丟三落四拖延嚴重。事情真的多起來的時候,本子上寫的密密麻麻,倒也都妥妥做完了。
【2】
在一本書上看到的一段:
德國友人不小心在店裡打破了玻璃花瓶,但朋友和店員都不慌不亂地拿出文件填寫。原來朋友像許多德國人一樣都有投保出外意外毀損險,不僅不小心打破店家物品可理賠,朋友還解釋去私人家中若打破東西也可以理賠。我聽了心中直發笑,真是理性到家了嘛!但當時我還覺得做德國人生活太累了,幹嘛要連生活小事都風險控管至此呢!我還對德國朋友開玩笑說:「放心!你到我家打破東西不會要你賠的。」但朋友卻很正經地回答我:「如果我不小心打破的是你家的貴重珍寶,你嘴巴上說不要賠,心裡會不會有疙瘩呢!為什麼不讓這些可能讓生活不愉快的意外交由保險公司承擔呢?」
預先做風險控管,先多做一點謹慎安排,不要怕麻煩,就不怕之後的麻煩,生活因此可以變得簡單。而德國式的簡單是用心去化繁為簡的文明式簡單,而不是不事先規劃、凡事不做安排的落後式簡單生活。
【3】
一本德國人寫的甜點書開篇講她外婆做甜點,十分「隨意」,配料表裡甚至會出現「雞蛋2-3個」這樣的描述。我是十分吃驚於德國人還會有這樣的做派。
之前也聽說過法國藍帶的chef也喜歡發揮創意,但是日本藍帶的chef面對零點幾的改動都會衝上去撕逼。
然後作者就解釋,一方面甜點本來在日常飯菜的擴展,家家戶戶多使用現成有的材料做甜點的;另一方面,德國的菜譜書是按照面坯種類劃分的,對某一個種類足夠熟悉,材料的配比是可以自己調整的,比如按方子的比例,需要一個雞蛋多一點。那麼多一點的部分怎麼處理?德國的家庭選擇加點水代替雞蛋的分量。
不管方子是怎麼寫的,最終的目標是做出一個蛋糕來。返回事情的出發點,直接去解決問題本身,而不要去糾結是不是符合已經有的解決方案。
【4】
在生活上區分啟動和關閉的時間。
書上說,她媽媽很喜歡看書,小時候媽媽看書的時候,即使她叫媽媽。母親也會說:「現在是媽媽的時間」。他說父母退休之後,如果父親的時間超過一定的時間點,「媽媽的廚房也是不營業的」。
聽上去還滿自私的。書里還說,母親也很注重他人的休息時間,平時晚上七點之後和周末除非急事也不會給作者家裡打電話。父親總是隨時想隨時打,也會被母親阻止。父女至親,也要顧及對方的家庭生活。
這點我真的有很深的感受。比如下午五六點正著急開會呢,爹媽一個電話來問你晚上吃了沒有吃的是啥。比如晚上十點來鍾正在加班或者正在應酬,一個電話過來問你幹嘛呢睡了沒有。好不容易周末有時間出去聚會玩玩,一個電話問你在哪呢幹嘛呢吃了沒有。
真挺讓人崩潰的。以及,我估計不少女生跟男朋友吵架也是以為因為這類事情。「我打電話是因為我想你啊,你怎麼能不接呢?!!!你不接一定是嫌我煩一定是不愛我了!!!」
哎。。。對此,我真的想說「自己找點事兒干去。。。」
【5】
當然這個解決方法太粗暴了,我跟我媽約定的就是,每周五或者周六晚上可以給我打電話。平時盡量別打,我也沒空接,有點什麼閑事兒歡迎隨時微信,我有空的時候就回你。
然後這就說到了書中提到另外一個原則「制定規則」。
把自己對時間的安排,明確的昭告天下,比如說十點之後不接電話。話說的很容易,作為一名公關狗,因為其實隨時可能需要處理危機,所以我都是24小時開機的。
然而還是曾服務過,周六日和下班時間都是關機狀態的客戶。至今覺得他們老牛逼了。畢竟能「想不做什麼就不做什麼」才是自由的最高境界。
【6】
和自己預約。
和別人約定的事情不好推脫,但是和自己約定事情就經常算了。
比如去健身房。甚至我有時候洗頭這個安排都被我算了。躊躇滿志的買了發膜都會被我放過期,刷碗也不喜歡戴手套,總之就是對自己真的滿糙的。
和自己的約定真的很難兌現。哎。。。。那個想變美的自已應該不和這個額懶自己玩了才對啊。。。。
其實最近我特別的發現自己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懶。比如,以前如果周末中午有出去跟朋友聚餐的安排,那麼晚上就不會再有別的安排了。然後吃完可能就隨便逛街然後晚上可能就回買菜刷個朋友圈就得了。
然後我一定要講一下我這個周末的安排。首先周五下午三點半的時候客戶突然說周一要方案。然後周五推掉三個吃飯的事兒做了一部分。然後周六先去買了拍攝道具,然後在拖延中兩點才睡;周日早上七點起床,收拾一行李箱的道具,然後打車去場地在路上化妝,拍攝;中午吃飯之後下午趕赴一個客戶那裡,開會;然後再趕赴一個師兄那邊吃飯開會。然後在趕來趕去的車上我把方案做完了。
總之按照我之前的作風,可能做個方案需要一整個周末;拍個視頻也需要一整個周末;開一個會和吃一頓開會飯有需要一整個周末。
真的效率都是靠克服懶。
【7】
學會說「不」,以及不要說「都行」。
我是依舊很難直白的跟別人表達拒絕。哎。。。。心累。。。總是要找點借口什麼的。。因為無法面對其實主要是以為懶什麼的原因。
不過我已經不會說「隨便」了。因為說「隨便」真的給別人帶來很大困擾。比如這個周末和師兄吃飯的時候,帶了個小朋友,問小朋友你想喝什麼?小朋友說「隨便」。師兄說「你就告訴我你想喝什麼」
就連在旁邊聽的我都覺得,想喝什麼就直接說多好呢。否則買單的人會擔心照顧不周的。
不過我小時候受到的教育就是不要直白的說。總之就是說實話經常會挨批評,不過這個心病已經治好了。
參考一些科學家和工程師的作息方法可以學到很多。陶哲軒寫過一篇"On time management",有興趣的可以參考 http://terrytao.wordpress.com/2008/08/07/on-time-management/;Larry Page不用包括Facebook、Twitter和LinkedIn在內的社交網路服務;Donald E. Knuth雖然是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泰斗級人物,但他保持每三個月統一回復一次電子郵件的習慣。我覺得對於這裡的大多數人,時間管理的核心是把生活重心從網路轉移到現實生活中來。
一,首先是放棄一切可以放棄的東西。
我不用豆瓣,不用包括QQ在內的任何IM,不用Twitter和新浪微博等micro-blogging服務。我曾經是這三者的重度用戶,後來發現我會在這三者上浪費大量的時間,做時間規劃時將這三者統一拋棄了。
1.大多數豆瓣小組的平均討論水準較低,為了更快地獲得信息,討論問題我更願意到相關專業的郵件列表。讀書、音樂和電影欄目也分別都有很好的替代品。
2.大多數人把IM用於與工作學習無關問題的交流上,而這恰好是件很浪費時間的事。交朋友這件事我傾向於結交少量但關係親密的朋友,對於生活中的密友,我更願意選擇親自見面或者電話聯繫(我不喜歡簡訊),所以不用IM也無所謂。有些單位或公司內部工作交流需要用到IM,那是另外一回事。
3.在我看來micro-blogging服務就是可有可無,用於消遣的嘮嗑工具。獲取信息方面明顯不如RSS來得高效,養成習慣後什麼事都要上去侃兩句,非常浪費時間。
4.對於我來說網路上唯二重要的交流方式就是電子郵件和博客,唯二重要的信息檢索工具是Google和Wikipedia。
……
出門看書去了,中午回來繼續寫。很多網課的學生經常奇怪我可以早上7點多在群里回答他們問題,也可以在晚上10點多在群里說英文。他們問:顧爸爸難道不用睡覺的?
其實,我是睡覺的,而且我睡眠時間很長,每天至少8個小時。一般都是11點到7點,中午還會睡一個小時。我是典型的不睡覺就很難保持良好工作狀態的人。
那麼我是如何做到每天保證睡眠時間的情況下,工作比一般人更長時間,既可以完成網課和線下班的講課、備課、點評,也可以同時寫書、講福利課、答疑、管理公司?
我也和一些年輕人相處過,他們的工作任務大概只有我的4分之一,但是他們經常工作時間內都做不完,還要加班。差異其實是在時間管理上。我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時間管理技能。
Method 1: To-do list
我每天進入辦公室的第一個事情就是寫to-do list,將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寫下來。
很多職場人士其實不願意做這個(雖然只要5分鐘不到),他們覺得自己知道每天要做什麼,所以懶得寫。說是這麼說,當他們坐下來的時候,一般都是看看手機、看看電腦新聞、看看email,再抬頭的時候,半個小時已經過去了。
不寫to-do list的另外一個壞處就是當你做完一個事情,你往往會花很多時間去想下面一個事情該做什麼。要命的是,想不起來的時候,他們會繼續看手機、看新聞、看email,這樣一個小時又過去了。
這樣,本來5點半下班,很多人就發現自己5點還有很多事情沒做完。
我今天的 To do list
(拍攝時間17:10)
Method 2: Avoid distractions
很多人也有寫to-do list,但是一天結束了,list還在。主要的原因是他們經常耐不住寂寞要和同事聊聊天,要喝個咖啡,上個廁所,要看看朋友圈有沒有刷新,等等。
這些事情大部分人都覺得「我要休息一下」,但是往往一下就是一小時。
等回到工作上,大腦不在狀態,遲遲效率都提不上來。就像一台老車,熄火容易打火難。
比較好的解決方法就是規定每個任務的完成時間。譬如說第一個任務是規定1個小時做完,那麼1個小時就關注這個事情。等忙完了,可以獎勵自己一段休息時間,大概15分鐘,再完成下個事情。
Method 3: Documentation and
using templates
我們每天很多工作事實上是有很大的重複性。如果你每天這些事情都重複做一次,會很浪費時間。要懂得去發現這些工作可以模板化的部分,然後寫成一定文字,重複使用。
譬如說,我每天都要答疑,有時候一些學生常見的語法問題,我會放在一個文檔里,答案寫出來,遇到類似的問題,直接發給學生。
如果每一個問題,你都要重新回答,那是不堪其累。
Method 4: Stop procrastination
計劃趕不上變化。我經常也完成不了每天計劃的工作,需要推遲到第二天。然而,推遲不代表拖延。
推遲是你知道今天肯定完成不了,選擇明天做。
而拖延是你知道今天肯定能做完,但是決定算了,明天做。
有些工作其實就20分鐘做完,而現在時鐘是5點20分,你完全可以做完,5點40分下班。
原因只有一個,第二天這個工作要麼你忘記了,要麼你要花50分鐘才做完。因為重新整理思路、回憶自己要做什麼,需要時間的。
今日事,今日畢。
Method 5: Use your
unproductive time
我們每天有很多時間是垃圾的,沒有任何產出的。譬如說,走路、乘車、吃飯,等。
我的訣竅就是善用這些時間。譬如說,我每天早上運動的時候,一般都會用手機給群里的孩子答疑,並且和他們一起練習口語。
我一般不開車,坐地鐵。因為開車的時候你根本不可能做任何事情,而坐地鐵我可以看手機上的英文雜誌,就可以將垃圾時間變成學習時間。
很多學生總是抱怨自己每天沒時間學習,事實上,是你不懂的怎麼利用好時間。如果你要等到天時地利人和才學習,你的一天基本上又廢了。
Method 6: Set weekly, monthly objectives
很多人每天做完上司布置的工作,就坐在桌子上發獃走神,讓寶貴的時間分分秒秒過去。
這些人是被工作控制的,而不是自己去控制工作。
每天完成常規工作後,你可以看看本周自己有沒有設定計劃做一些比較大的事情,或者本月有什麼事情是比較大的。
譬如說,我的計劃是年底寫好語法書,對於每天事情繁多的我來說,不可能做到閉關寫書,那麼我就有空的時候就寫幾頁,到了月底,我就發現自己又寫了不少。
每個人的一天都是24小時,每個人的一輩子都是大概80年。為什麼有些人可以做很多事情,有些人覺得一輩子很空虛。就是你沒有目標,茫茫然,人生就過去了。
Method 7: Delegate work to others
我看過bill gates的一個訪談,裡面別人問:你怎麼能做到管理那麼多企業,又做慈善,還看了那麼多書。
Bill Gates的回答很簡單:I don』t mow lawns.
人生苦短,有些事情我們可以交給別人去做,將時間留給自己真正能夠發光的地方。
我很少關心家裡怎麼裝修、每天吃什麼、穿什麼、去哪裡玩,這些都是交給家裡人去管理。
這樣就可以省下時間去做更加多有意義的事情。如果我想去哪個館子吃飯,最多也就是吃好一頓飯,而如果我用這個事情給一個學生改了一篇作文,這個學生說不定因此考過了。
不僅我改變了他,他也會介紹更多的同學來上課。我們的口碑就建立起來了。
昨天晚上下班遲,我們打車回家。車上和司機說:現在深圳都有無人巴士了,你有沒有危機感。
他說:沒有啊,反正到時候肯定有辦法的,到時候再說。
管理時間其實是一個技能,你想去管理時間是因為你有危機感,覺得不用好時間自己會落後。
如果你覺得沒必要去做,其實你和這個的士司機一樣,覺得「到時候肯定有辦法的,到時候再說」。
時間管理的重點就是,將事情根據重要程度分為不同優先順序,然後按優先順序順序排定計劃及執行。
【1】
我們常常會有種錯覺,計劃今天做某件事,然而等到一天結束後,計劃的那件事還絲毫未動。
其實不是沒有時間,而是心裡覺得這件事情不重要,沒時間等於不重要。
【2】
大家心中,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安排都是有優先順序的,會選擇將優先順序高的事情先完成,再完成低優先順序的事情。
優先順序高的事情有兩個特點:
- 重要 ;
- 有截止日期deadline。
例如:老闆告訴你3天後早上8點將這個任務完成,否則卷鋪走人。迫於生存壓力,這必然是你工作生活中的高優先順序任務,其他低優先順序計劃都將擱淺或拖後以便完成這個任務,而且距離deadline越近這個任務的優先順序會越來越高,你將放下其他所有事情來完成這個任務,甚至是睡眠。
【3】
我們需要調整下思維方式,根據優先順序制定計劃,再安排時間。
例如,我們計劃今晚從7點開始看個100分鐘的紀錄片,截止時間是9點,然後執行它。等到了9點後你可以查看你是否完成了你的既定目標?如果沒完成,是什麼原因?是因為中途刷知乎刷朋友圈刷過去了?是好友打電話過來談笑風生了一晚上?
當2個目標衝突時,即實現一個目標就不能實現另外一個目標時,我們需要思考到底哪件事情優先順序更高,我們傾向於放棄文化的「奢侈品」,比如學習提升,而選擇更基本的目標,比如維持社會交往及自身愉悅。但是,要知道成長是為了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更絢麗的精彩,而成長過程必然是痛苦的,我們需要打破舒適安逸區,進入學習區。
【4】
遠離誘惑,我經常提醒自己。
我昨晚本計劃著看幾節課程,或者寫點東西,懶散的我習慣先刷會知乎,突然刷到一個關於林俊傑網癮少年的問題,然後看完回答後隨著答主跳到了林俊傑的現場演出視頻,隨後一發不可收拾的共鳴了網癮少年,就把安裝卸載了二十幾次的爐石又下載了,然後遊戲到12點。
事後後悔莫及,又將遊戲刪除了,然而於事無補,別把「沒人誘惑」當成「定力真好」,你永遠不知道自己能抵禦住多大的誘惑,無論什麼時候,你都要主動遠離誘惑,就像不要考驗人性一樣,考驗自己的意志力。
因此執行計劃前,我們需要把誘惑藏到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將手機靜音藏到枕頭底下,將遊戲密碼交由別人保管。。。
【5】
時間的彈性是很強的,我們無法創造更多的時間,但時間會得到充分利用,每周有24※7=168h,減掉睡眠56h, 工作/學習等,至少還剩30h,足夠做想做的事情了,這取決我們選擇時間用來做什麼,所以時間管理的重點就是,將事情根據重要程度分為不同優先順序,然後按優先順序順序排定計劃及執行。
永遠不是時間不夠的問題,而是我們不想做,用這種說法可以提醒我們,時間是選擇,做出不同的選擇有可能導致惡劣的後果,但大家都是聰明人,我們一定會做出正確的選擇讓我們的人生充滿有價值的事物。
時間總是有的,就算我們再忙,還是有時間做重要的事。而當我們關注重要的事情時,我們就能用我們擁有的時間,打造我們想要的生活。
最後宣傳個人剛開的個人訂閱號 [今天也要進步一點點] 微信號:improve1943
乾貨和日常所讀所想持續更新,歡迎微信關注一起進步!
公眾號回復「時間管理」有驚喜哦~!
如果覺得不錯請在左下角點個讚唄!
這些年(7年+)實踐時間管理,感覺上許多人陷入了為了管理而管理的誤區(我真的見過為了把list弄滿一些而沒事找事的)。人生中各類事務太多了,無論如何管理,時間都是不夠用的,所以我的時間管理習慣也慢慢越來越簡化。現在我的時間管理哲學是:在有限的時間內盡量多做高收益的事。簡單說就是,對於大部分事務:能躲就躲,躲不掉就推,推不掉就趕緊好好乾完,省下的時間,就算是擼管也好過去做無意義的事務。
下面是剛剛寫就的一篇文章,希望可以對大家有幫助。原文發表於我的訂閱號:怎樣才能不那麼忙
------------------ 怎樣才能不那麼忙 -----------------
時間管理不是萬能的,它並不比一個聰明伶俐的(漂亮)女秘書更管用,不過起碼還是可以讓你輕鬆那麼一點點的(而且是免費的)。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那些繁忙的職場人士改善工作狀況。篇幅有限,只講道理,不談具體的技巧。對於那些懶于思考,非得別人喂飯的同學,我只能表示遺憾。另外,雖然這些內容也適用於生活場景,但我建議還是隨意些吧,別讓強迫症和偏執毀了充滿不確定性的、豐富多彩的生活。
我開始接觸時間管理大概是在07、08年前後,當時時間管理這個詞還很時髦,剛剛開始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風頭流行起來。當時的我視時間管理為萬能鑰匙,也是GTD流派的忠實追隨者。不過接下來的幾年,隨著工作經驗和時間管理實踐經驗的累積,我開始逐漸正視時間管理,相關的理念、方法和工具也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最近兩年,我甚至開始覺得,時間管理對大多數人來說實際上是個偽命題。越來越臃腫的列表和越來越複雜的流程只能讓人們 覺得 自己把事情做的更好了,但實際結果卻沒有絲毫改觀,甚至變得更糟,最終,時間管理在越來越雞湯化的過程中,變成了有(diao)志(si)青年們的安慰劑。
其實說到底,時間管理不過是為了達成某個目的而採取的一種手段而已,但條條大路通羅馬,對於個人而言,沒有最好的手段,只有最適合的手段。如何設置清單、如何回顧、如何遵循事務處理流程……都只是「術」而已。既然覺得這些幫不到你,不如徹底拋開這些理論、方法、技巧和工具,忘記條條框框,仔細回想一下,你最初做時間管理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對於我來說,一直驅使我實踐時間管理(如果我現在做的還算是時間管理的話)的理由很簡單,就是「懶」。
跟我相熟的人知道,我是非常懶的,能躺著就絕不站著(廢話,因為我腰突啊!),能讓別人代勞的我一定不做。有人說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是因為「懶」,我深表同意。那麼,為了能滿足「懶」的需求,同時又要保證生活質量(其本質是讓自己在未來能「懶」的更舒服),就必須想個法子,做最少的事,有最多的產出,即在更短的時間內做更多的能產生價值的事,簡而言之,就是提高生產力。
弄明白了這一點,我才大徹大悟,於是後來幾乎再也不看時間管理的相關文章了。同時我相信,這個終極目標也適用於大部分人,它才是時間管理的真諦啊同學們!於是在下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為大家總結了提高生產力的方法。通常終極技能都是返璞歸真的,所以這些方法也很簡單,只有4條,分別是:
- 過濾事務
- 授權他人
- 合理安排
- 提高效率
幾乎所有與時間管理相關的內容都在這裡了,為了避免雞湯的嫌疑,下面給出勺子。
過濾掉那些沒意義的事
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工作之中是最SB的行為,因為工作永遠都做不完同時大部分工作都是毫無意義的(對此有異議的同學,請確認自己的工齡是否超過10年)。為了避免將寶貴的精力用到錯誤的地方,我們需要設置一個過濾器,用來篩選事務。這個過濾器是什麼樣子的?我也不知道,因為同一件事務對不同的人來說有不同的意義,大家根據自己的三觀自行選擇吧,不過前提是你得有基本的判斷能力,也別太較真。
誠然,有時候在工作中,我們不得不做一些我們認為無意義的事,這時偷偷懶應付一下也是個無奈的選擇,而如果有人挑刺,那最好審視一下你們之間的目標是否有差異,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比花精力認認真真做無聊的工作更有意義。
過濾事務並不是鼓勵大家逃避工作或者偷懶,而是為了形成一個職業發展的良性循環。如果可以將時間和精力集中到有價值的工作上,就有機會把相對重要的事情做好,後續就會有更多的資本和能力去挑戰更具含金量的工作,長此以往,人的價值才能逐步體現,回報也會越來越高。如果任由自己淹沒在一大堆不知所謂的事務中,最後只能伴隨著這些工作平庸下去。
過濾是讓我們不再瞎忙的第一步,也是最難的一步。有工作經驗的人知道,即使有完美的溝通技巧和過硬的資歷,在職場中拒絕別人仍然要冒巨大的風險。但如果不懂得拒絕,就只能永遠當個「努力的員工」和「親切的同事」了,所以,對許多老好人來說,這一步需要的不是技巧,而是勇氣。
有些事可以授權給別人做
有時候,你不擅長或者無暇顧及某些事務,就要授權給別人去做。授權在這裡指的是,將責任歸屬於你的事務,交給別人去做,你跟進結果。
授權並不一定都是上級安排工作給下屬(當然大多數時候是),很多時間管理理論提到的「甩猴子」就是指平級之間的互相「授權」,這聽著有點像推諉或扯皮,但不同的是,事務的確是在推進的,只不過是按照你的計劃在推進。
挑選合適的授權對象是非常重要的。合適的人能做的更快更好,不合適的授權還不如自己搞定省心。這樣問題就來了,有時候,你的能力是所有人當中最強的,所以要麼忍受其他人的低效,要麼就想辦法幫助他人,讓他人也能做的又快又好。我當然建議後者,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千萬不要被那種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狹隘想法所束縛。
另一個難題是不願授權,總得把大小事務都抓在自己手裡才安心。有時我覺得這是種無能的表現,強將手下無弱兵,對於授權,你只需要做好跟進就足夠了(GTD流程里那個「wait」和「review」就是干這個的),列個表,寫上啥事讓誰去幹了,什麼時候找那個人要結果,超簡單的對不對?如果你無論如何也沒法放心把事情交給別人做的話,一個選擇是自己承受,別天天叫苦,另一個選擇是去找個心理醫生。
只要會授權,作為領導來講,工作可能會困難會辛苦,卻絕不會繁雜。總的來說,授權是一件可以讓大家都變得更好的事情,為了能讓其他人按照自己預定的方向和結果行動,你得勇敢的與同事溝通、幫助並歡迎周圍的人變得更強、放手並鼓勵他人去做、勇於承擔最終的後果,因此,你需要的,不是別人給你的保證書,而是自信。
安排好要做的事
有些事必須自己干,所以得學會安排自己的時間。這個是時間管理的重點內容,也有太多相應的方法了。有的提倡記錄時間,找到自己最高效的時段,以便完成重要事務;有的建議每天設置幾個任務,完成了就可以了;有的建議不分優先順序,按照列表順序,一個一個做;有的建議加上情景標籤,按照不同情景一次性完成相關事務。具體怎麼做?還是那句話,都試試,然後找到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就行了。
另外,向大家推薦項目管理中的進度管理知識,這些知識對於科學合理的安排事務極有幫助。安排事務是個需要認真思考和規劃的活,你得知道每一件事安排多少資源、前置條件是什麼、約束條件是什麼、用什麼方法完成最合適、如何應對風險、如何衡量執行程度……好吧,安排事務最重要的,其實是慎密。
提高自己的能力
效率提高了,做同一件工作所需要的時間就變少了,那麼為了提高效率,我們就必須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這個道理簡單到讓人忽視。雖然仍然沒有通用的方案,不過這裡有一些建議。比如,可以統計一下你工作的內容是啥,重複最多的那些,想個辦法去弄個通用的。另外,想辦法提升工作技能,讓自己能快速的、一次性完成工作。舉個例子,我的工作以做PPT方案最多,所以我會:1.把一些常用的部分(章節、頁面、元素等)做成通用版本,讓其它方案都可以快速使用,能節省大量時間;2.把時間投資在學習製作PPT,練習寫作等方面,讓自己具備快速搞定方案的能力。
提高個人能力是最根本的,也是一勞永逸的做法,你不會碰到任何約束和門檻,而且在後續的日子裡可以持續享受到這項投資帶來的好處,簡直是最划算的買賣了,所需要的,其實只有一點,就是努力。
------------------------
做到以上這4點(堅持九九八十一天方可小成,大成看天分),應該可以幫助看文章的你緩解一下繁忙的狀態吧,更加具體的技巧和工具,請根據個人情況自行選擇。如果你確實做到了這4點但仍然很忙,我想你的薪水和前景一定不錯,既然這樣,就趕緊關了知乎,好好乾活吧。
我從10年開始接觸專業的時間管理圈,到現在堅持六年多,並且我現在創業項目也和時間管理密切相關。
時間管理是一種反人性的東西,人性本質是追求舒服,那就是懶,而時間管理恰恰是讓人打破這個慣性,故意個自己「找不自在」。所以能持之以恆養成時間管理習慣的人少之又少,但是每個人又都有追求美好的願望,時間管理又是最觸手可及的路徑。因此雖然前人總結的時間管理方法多不勝出、妙不可言,實踐下來,又讓人總覺得無法真正提升自我。
後來我就覺得應該把「時間管理」簡化,不要為了「追求精妙而故弄玄虛,增添不必要的花哨」,我所實踐的時間管理習慣只有三步:
1、規劃未來:先停下來,詳細做一份長、短期的生活、工作計劃
如果你有機會和國外朋友聊天就會發現一個非常突出的現象:美國、台灣、香港的學生,無論成績好壞,他們都會有很清晰的未來規劃,比如未來做什麼工作、是否出國等等;但是大陸學生只有等到畢業前夕還不知道要考研還是找工作,相比美國而言,大陸就顯得非常迷茫(當然我在北理工也是這種現象)。這種盲目性貫穿了整個大陸人的歷程,大陸人真正想明白自己「要做什麼、想做什麼」的人應該非常少。有點虛的話就是:沒有夢想,沒有目標。
如果你下定決心做時間管理,那麼就必須克服「無目標狀態」,為自己樹立一個長遠、短期目標,只有有了清晰目標你才會有前進的方向和動力。
這是我自己做的未來1~3年的個人計劃
我自己一開始想寫自己的夢想清單和人生規劃,過程非常痛苦。大腦裡面除了「當上CEO,迎娶白富美」其他啥也想不起來;後來逼著自己一點一點梳理,其實就是看別人的夢想,覺得自己也想做的就抄襲過來。
比如想去西藏旅行,因為看到有朋友去西藏玩,覺得他發的那些美圖不錯,有機會我也一定要去!收集到自己的夢想清單里來;比如生育2個孩子,覺得這樣才圓滿,OK加入自己夢想清單;比如創辦一家偉大的公司,之所以有這個願望是因為小時候老哥說未來要創建劉氏集團,所以自己抄襲過來變成自己的夢想。
自己的夢想清單,一定要不斷的去更新,不管多麼天馬行空的想法,只要覺得他能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多彩,就先收集進來!我建議,一定要強迫自己完成101個夢想!因為當你絞盡腦汁寫完這些後,自然就會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個大的格局規劃!現在可以進入第二步了。
2、把握現在:掌握科學工作法,提升執行效率和執行力
脫離工業時代後,腦力工作者越來越多。在工業時代,除了使身體更加強壯外,我們很難提升工作效率,但是作為腦力工作者,理論上講,我們的效率提升應該無極限。
這是我自創的工作法。
你也必須把一天的工作安排,盡量關注到健康、工作、學習、理財、社交、家庭等多個方面,從而保持生活的平衡。而過好今天,最簡單的事情就是:堅持給自己做好每天的日程安排!
如果需要解決工作專註力的問題,還可以配合番茄工作法來實現。在此,需要說明的是:時間管理作為一種素養,不同的人所用到的方法也不一樣。我分成初級、中級、高級三類:
初級:指剛學習時間管理的入門朋友。建議每天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寫成一個 to do list就可以,不必追求一上來就把按照時間軸的方式規劃工作,甚至嚴格到每半小時必須要做什麼,這樣很難堅持下來。
中級:指實踐時間管理3年以上的朋友。現在你已經養成了日程規劃的習慣,需要不斷打磨、繼續提高效能,可以嘗試更系統化的方法管理日程;比如授權工作、委派、嚴格控制每件事的消費時長等,需要了解GTD等系統化的方法。
高級:指5年以上的實踐者,時間管理儼然已變成自己的一種本能。
另外我也建議採用「優先順序工作法則」:將事務依據重要、緊急程度,集中精力優先完成最重要的任務。日事清的四象限就是按照這種理念而成。
3、總結過去:每天留出反思時間,與自己獨處,讓過去升華
如果只經歷不總結,那人生可能真的是一場旅程——只愉悅現在。「總結」是對過去經歷的升華,如果周而復始的經歷而不去思考,這和機器並沒有區別。我相信很多人都有「總結」的習慣,「思考」畢竟是人類本能。
但是多數人都有一點特別大的誤區:「總結」過後,你得記下來,不是用腦子記,而是用工具記下來。不然我很肯定你會明天就忘記。所以我的習慣就是每天寫日誌。
並且為了更深入把日誌這件事做深,我們開發了「KPTP工作日誌法則」:
K:keep,今天做了哪些工作;
P:problem,遇到了哪些問題;
T:try,計劃如何嘗試解決這些問題;
P:plan,明天的計劃是什麼。
這個法則也是我們創業日事清——工作計劃,工作日誌軟體!的日誌模板。「計劃(規劃未來)→日程(執行當下)→日誌(總結過去)」不僅是我的時間管理理念、習慣,我也將這個理念開發成了日事清——工作計劃,工作日誌軟體!。日事清的核心邏輯就是這樣一套時間管理理念,如果你也是時間管理愛好者,可以試用一下。
時間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也無法存儲,我並不認為時間是可以去管理的,能夠管理和改變的只不過是每個人的時間消費方式,市面上有很多書籍、課程,介紹的理論、方法也都不盡相同,作為個人來講,追求的也是在參考別家方法後能夠拿於己用的個性化解決方案。我這個人多少有點摳門,喜歡把時間花在刀刃上。於是分享一下我這個踐行時間消費不到2年的童鞋所積累下來的經驗、方法、工具。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如與讀者偶有共鳴,實屬榮幸,回家偷著樂去了。
一、不做「乖孩子」
1.不必要做的事情就不做
從小到大,我們遵循著社會、學校、公司、父母的各項遊戲規則、規章制度而生活。每項制度不管合不合理都會花掉我們一些時間,那麼有什麼是可以避免不做的呢。舉例:在北京每天坐地鐵上下班的朋友都知道,進地鐵入口前都要安檢,尤其在早晚高峰時刻,安檢往往要排很長的隊伍,這件事是否有意義不說,平均一次排隊安檢需要耗時1分鐘以上。在需要出門辦事的一天中有時要乘坐3、4次地鐵,老老實實去安檢會無形中被吃掉不少碎片時間。相信這個世界上也沒有人喜歡排隊,我也不喜歡排隊,所以從來都不安檢,最多提前打開手提袋給安檢人員看一眼就過去了。每天節省2分鐘,一年可以節省至少12個小時。
2.不必要的就丟掉
我們身邊充斥著各種信息,小部分是有參考價值,幫助我們作決策的,大部分是產生出來吸引眼球並干擾我們去消費的雜音信息。按照奧卡姆剃刀的簡化之道,我陸續將身邊大大小小日常用品、信息窗口、物品空間一一作了改善。效果喜人,供大家參考。
QQ: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朋友在使用常規版本的QQ?我已經升級到了TM2013版,這個版本的是我喜歡的風格。清新、簡潔,屏蔽了我不想每次打開就看到的廣告推薦、QQ遊戲、QQ秀、QQ團購等等。用了一次,就愛上了。一年中如果天天用QQ,每天在被各種廣告騷擾下就要浪費3分鐘左右,一年就是1000分鐘,也16個多小時呢。省下來讀書、寫作可以有不少產出,拿出來健身,也能帶來身心愉快呢。
我的QQ一向選擇隱身狀態,只有在時間寬裕的時候才會點擊和我說話的窗口。真正有急事找我的人,自然會給我打電話。另外,每個人從最初申請QQ賬號開始,陸續加入了不少QQ群,那麼到底有多少群是真正對自己人生有幫助借鑒意義的呢。從我開始對QQ群開刀以來,大約退出了15個不更新信息、不討論、也不產生任何價值的群。並按照人才梯隊概念分成了高級、中級、初級人才溫床群分類。這樣主動優化了朋友圈,在尋找關鍵人、關鍵組群的時候也會第一時間找到最適合的。微博人群分類和QQ雷同。
Windows任務欄:由於我選擇了自動隱藏任務欄設置,即使在電腦上進行任何操作的時候,我眼中看到的屏幕也好比一部ipad,十分專註,沒有其他干擾。這樣我可以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手頭要做的事情。完全不需要分散注意力看一長條花花綠綠的任務欄,也不會因為右下角的QQ、旺旺等聊天窗口一直閃爍而被分神。那麼由於可能被轉移注意力而浪費的時間就完全避免了。
網頁:我使用Chrome瀏覽器有1年了,經過各家瀏覽器比較下來,這款瀏覽器速度、穩定性最佳。以前在上網時總是傻傻的重複輸入百度網站,現在學會在瀏覽器上建立了不同的文件夾,命名為放鬆、學習、理財、健康等分類,每個文件夾內加入日常瀏覽量比較大的幾個網站,這樣在需要檢索信息時只需花幾秒鐘時間。
軟體:每個人的電腦里都會或多或少寄居著常年不用的軟體,有時還會有不知道什麼時候偷偷植入的軟體在佔用你的電腦空間。通過一番電腦大掃除,我把各種軟體保留到最低限度,平時基本不會用到的全部卸載,尤其是那種帶廣告彈出窗口的,有事沒事彈出來提醒你殺毒的。這樣不僅加快了開關機的速度,在調取文件、軟體啟動的速度也因此而加快。
APP:曾經看到有的朋友在iphone、ipad上下載安裝了無數看似很好玩,製作很華麗,但可能看一眼就再也沒用過的APP,有時候要翻上好幾篇才能找到那一個要用的。我則在iphone上採取了「只保留一頁制度」,手機好比大衣櫃,APP就像新衣服一樣,有新的APP下載了,如果感到長期使用可能性很低,就會果斷直接刪除。如果有特別棒的APP入選,就一定會刪除不再使用的。這樣幾輪篩選下來,會發現每天常用的APP只是那老幾樣,好比衣櫃中留下了剛剛好的基本款服裝,夠用即可。同樣是一款番茄鍾軟體,可以選擇的太多了,真的有必要一下子放3、5個,要用的時候再從一大堆APP裡面找1個出來用嗎?同樣是連衣裙,有必要同一個顏色的類似款式擁有3件嗎?所有定居在你手機中的APP中,如果用的勤的就直接放在桌面上,使用率可能在2天一次的就集中合併在一個文件夾中。由於我習慣用左手持機,常用的APP甚至會被放置在最左邊和最下面的位置。用的少的在內圈,用的多的在外圈。順便一提,我的手機上是不留微博客戶端的,以避免可能會因無聊而刷微博打發時間。現在就打開自己的手機,給它減減肥吧。
電子產品:我不建議擁有過多電子產品,曾經我同時擁有2台筆記本電腦,1台台式機、2台手機,2台遊戲機,1台導航儀,1個MP4,。實在是有點多了,於是果斷賣出了1台筆記本電腦,另外1台台式機則借出,自己留下iphone每日使用,安卓手機給家人用,賣掉PSP,留下idsl偶爾怡情就可以了。保留過多的電器意味著如果不常用就會壞掉,另外要頻繁的為各個電器充電,壞了要去維修,物品少花費的保養時間就少。讀書器推薦Kindle,自從今年年初投資了kindle,幫助我在讀書上大幅提高了閱讀速度,等於節省了大量時間。
3.不和自己較勁,放鬆不是罪
曾經一度認為過去浪費了太多時間,如果不趕緊彌補過去的遺憾,就完全無法原諒自己。這種狀態導致我有將近半年的時間一直在給自己作加法。有時候從早上5點開始一直讀書、學習、寫作到中午,中間基本不吃不喝。太廢寢忘食了也很違背時間高效運用的原則,雖然想通過提高時間使用密度的方式來加速前進的步伐,長期以往,身體也會開始抗議,雖然人在飢餓的狀態下,頭腦更加清醒,也不能用有點自虐的方式來作日常安排。後期才開始學習如何放鬆身體、精神、心靈,逐步學著做減法。我驚奇的發現,當身心舒暢、作息有節奏的時候,反而會實現更高的生產率。
二、用數學的思路指導時間花費
1.1分鐘可以做什麼
我們往往認為難度大、不喜歡的事情都需要很多時間去完成。當自己真的去做時,才發現原來很多事情僅僅用1分鐘、5分鐘、8分鐘、15分鐘就可以實現想像中要30分鐘才能做完的。通過不斷嘗試,形成了對時間消費比較清晰的概念。比如早起喝上一杯水、早餐喝一杯酸奶、給家裡打一個電話、做30個仰卧起坐等等,只需要1分鐘就可以完成;5分鐘,可以完成一次冥想;8分鐘,可以做完一整套熱身運動或腹肌訓練;10分鐘,可以用APP學習幾場外語對話;15分鐘,可以寫完晨間日記、做完一套放鬆瑜伽等等。當我們發現自己在做事情需要花費的時間如此明確後,就會更加清楚如何安排用碎片時間以提高效率,完成更多想作的事情了。
2.統籌方法
從小在語文課學過數學家華羅庚的統籌方法,記憶猶新,平時就特別尋覓一些可以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可以同時開展其他事情的方法。由於北京每日交通出行佔據時間較長,我都會特別在交通工具上擠出時間,從單日來看效果十分渺小,堅持下去,就是一種由零碎時間積累的財富呢。以下是通過對各種交通工具的比較:
3.兩點之間直線最短
平時經常去的地點,我都會以旅行的心態把周邊的環境走上幾圈,尋找從家到地鐵、從地鐵出口到單位的各種最高效路徑。看起來貌似每一趟出行只是節省幾分鐘,全年下來就很可觀了。
4.時間節點
但凡一件事情沒有要求最終完成時間點,那麼很可能會因為被忽視而長期完不成。於是我逐步開始用倒計時的方式來推動每件事的實現。比如說:最常用宜家購買的9.9元一個的廚房料理倒計時鐘。每天早晨整理房間,或是寫晨間日記時,特別習慣把倒計時器扭到15分鐘後,邊聽滴滴答答時間流逝的聲音,邊動手做事,每一次當一件事隨著倒計時最後一聲長玲按時完成時,內心的成就感就特別大,小小的愉悅積累起來也會形成一天的幸福點滴。
小事情很好把控,那麼碰到需要長時間完成的項目怎麼辦呢?我通常會以月底、年底、或者以自己的生日為時間節點。在內心作這樣的心理暗示,我一定要在1月14日生日之前,把某某事情完成,為自己獻上一份生日祝福等等。很多人都對生日很重視,通常會因為這樣的動力,而充滿激情的推動項目完成,比喝紅牛還管用呢!
三、人生梳理法
人在不清楚自己是誰、現在要做什麼,未來會怎樣的狀態下,會無形中作很多無用功,浪費大量時間,就更別提時間管理了。經過2年的梳理,我認為每個人至少要弄明白3件事:過去、現在和未來。這3樣抽象的事情,如何理清頭緒呢?推薦嘗試以下方法:
1.接受過去
一個人如果不去回顧、總結過去做過了什麼,有過什麼樣的得失,就無法很明確的了解當下的水平和狀態。但凡對自己抱有不客觀的認識,就無法以平和心態活在當下和憧憬未來。通常眼高手低就是這麼出現的。通過實踐各種方法,我主要通過寫回憶錄、每日晨間日記、月度、年度總結、年度大事記、微博、博客的方式來逐步接納和挖掘自我。
晨間日記:你怎麼過一天,就怎麼過一生。從2012年8月起開始寫第一篇日記至今,已超過300篇。通過固定模板方式漸漸熟能生巧,從每天需要花1小時書寫到目前每天花15分鐘就能完成一篇圖文並茂的成長軌跡。我的前150篇日記都公開放在博客上書寫,從151篇開始每天使用印象筆記記錄。因為這個好習慣的養成對自己幫助很大,現在已經變成每天必不可少的環節。
月度總結:從2012年8月起,每月最後一天寫總結,已經堅持一年多。每個月按時記錄成長,好比一個個台階幫助我慢慢前進,讓我看到了過去的自己把每個月時間消費在哪裡,提醒自己要不斷進取,有時候也需要向過去的自己學習。
年度總結:目前完成了2011、2012、2013、2014年4個年度的總結,每一次年度回顧都讓我心潮澎湃。相信2015年也會是成長收穫滿滿的一年。
年度大事記:大事記與年度總結的區別在於,每一件值得記錄下來的事情,是有時間點的,這種記錄方式幫助你連接了一年中你走過的每一個小小里程碑。而我們的人生不正是這樣一個個關鍵點組成的嗎?
微博:關注每日成長,每天堅持發布#每天作出行動#已經600多天,每天投資1-3分鐘,就可以輕鬆為自己的每一天可留下紀念,為什麼不去做呢?
博客:從2012年8月開始寫第一篇博文,截止到現在,已書寫400篇,點擊量超過8萬次。書寫在幫助我回憶和了解過去方面,功不可沒。
2.充實當下
知道了過去的自己做過什麼,在內心給出評價後,自然會發覺現在31歲的我,有幾年因為真的很努力了,有了一些收穫,有些年純粹自我放棄,渾渾噩噩渡過,然而年華逝去,回首那些被無聊消磨掉的日子們,直悔得腸子都青了。為了不給自己再吃後悔葯的機會。就需要把每一個今天過好,不讓悲劇重演。有句話說:你怎麼過一天,就怎麼過一生。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知道自己每一天要幹什麼,有什麼樣的計劃,並永不放棄。同樣經過各種實驗,我淘汰掉了不適合自己的日常安排工具,只留下了最愛的兩件:筆記本和目標手冊。
筆記本:選用了勵志姐@王瀟_瀟洒姐 設計出品的效率手冊,把每一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按照學習、生活、工作三象限進行規劃,確保每一項都能及時完工。而且在每一件事情後面我都會加上一個括弧,每完成一件,就在括弧里畫個對勾,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已經很習慣在一天結束時看一眼滿頁紙上各種完成的事情後面的這個圖案了(√)。每一個小小的對勾,都是對自己小小的內心暗示,自我肯定的多了,連自信心都更強了呢。
目標手冊:2年前,在我心智開啟初期,就明白了我為什麼活的如此不痛快,因為沒有規劃,目光狹隘。帶著不破不立的念頭,我在2012年4月份,花了4天的時間,寫下了101個目標。在這一刻,感覺到人生才終於有了一個個盼頭,眼前出現了一束束微光。為了能將這種激情貫穿每一天,我找來了平時用來背單詞的活頁小手冊,把101個目標完整的寫在每一頁上,一共101頁。每當需要給自己打氣,提醒自己目標在遠方時,我連等公共汽車之前,都會習慣性的掏出小手冊,一篇篇的翻著,最初還比較在意周圍人的眼光,怕別人看到我寫的內容。後來就越來越自然,完全在每一分鐘都投入到去牢記自己的目標,思考如何邁出第一步,怎麼高效實現目標了。靠著這樣的方法,我在2012年時,一共完成了101個目標中的36個。每一個目標實現時,都會有極其強烈的幸福感。101目標模板可以在我的微博置頂下載。
3.預想未來
人類的大腦很擅長作白日夢,我們不妨運用這一特點來想像下未來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到底想成為什麼樣人,提升預知能力可以有效提升你對未知事務的把控力。在未來規劃這塊,我實踐了年度看板和十年看板。
年度看板:年度看板主要是以圖像的形式隨時提醒我們當年要做的事情。那麼一年當中每一天的努力都要圍繞這副看板,不偏離主旋律。首先確定一年內要實現的3項主要目標,要養成3項什麼好習慣。之後根據目標、習慣關鍵詞尋找相應圖片加強影響,當然,會畫畫的同學可以手繪目標,效果更強呢。然後將關鍵詞、圖片合併,年度看板就完成了。我們可以把年度看板圖片作為電腦、手機桌面,以燈塔的方式為我們指引一年的前進道路。
十年看板:有了作一年規劃的基礎後,可以用同樣的方法進一步發揮想像力。思考下10年後、20年後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最後說一下我對拖延的看法。現在很多同學都自稱有拖延症,我覺得這樣給自己貼標籤比較奇怪。按照吸引力法則的原理,越想實現什麼,就越要接近什麼。如果目的是為了高效,自然要了解如何變得更加高效的方法,如果把大量時間精力都投資在分析自己到底是怎麼拖延了每天的寶貴時間,就會容易形成思維定勢。到了需要做某件事的時候,就在內心告訴自己,唉,我是個拖延症患者,這事兒對我來說太難了,我肯定會拖延。結果不出所料,果然拖延了做事的進度。再舉個例子,目前我的興趣點是在研究各種整理空間、時間、人生的方法,如果一門心思去思考我的屋子到底是怎麼亂的,只能導致我越來越悲觀,不如以積極的心態引導自己行動起來,大腦中只保留我要如何把房間整理乾淨的每一步。通常我們很想改變自己的生活,每個人都嚮往幸福的彼端。當我們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不能控制的地方,就會因急躁而抱怨,最終氣餒而放棄。當我們嘗試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可以在當下掌控的微小事情上,就會發現,一點一滴去做一些可以力所能及的事情,是絕對可以做到的。一步步行動起來,積累這些微小的力量,過100天,1年,3年,5年後再回頭,在你做這些事情的領域上就很難有人超越你了。在那時,你本人和你的人生一定會經自己手被大幅度改善。
以上說了這麼多,最大的目的是希望大家可以一起行動起來,向開心、幸福、高效的度過每一天而前進。時間管理或拖延症只不過是在開展人生的過程中要學懂的2門小小的課程,同學們要拋棄為了學而學的念頭,在學習過程中將知識融入自身生活習慣,站在活學活用的高度上進行掌握。祝願每個人每一天都可以做自己喜歡、擅長和有收益的事情,擺脫窮忙族,逐步成為高效率慢生活的幸福人士。
歡迎關注公眾號:輕裝前行
時間管理第一步:
認識到其實正常人每周只有16-20小時的時間是能真的干點事情的。剩下時間都是在開會,發郵件,打醬油,和刷知乎。
時間管理第二步:
認識到這一點之後心安理得地刷知乎。
1)正是我現在 right now, right here正在使用的。
2)雖然都是刷知乎,但是成功消除了負罪感,刷的飛快,大大的提高了時間利用率。
1、 樹立時間目標。沒有目標,就會沒有時間概念。這裡我一是樹立短期和長期目標,二是通過時間倒計時提醒和督促自己,什麼時間該做什麼。
2、 利用零碎時間。上下班等車等人,打飯排隊,開會閑聊等等,看似不起眼,實際很客觀。這裡我一般利用零碎時間刷扇貝單詞,以及構思事情和自我總結等等。
3、 爭取機動時間。什麼是機動時間?舉個例子,我們單位一周休一天,但我爭取一個月一次性休四天,通過這四天時間,我可以做到每月出省旅遊一次,兩三年就環遊中國。
4、 堅持飯後時間。晚飯,我一般吃點水果,或者不吃。剩下來一個多小時,我堅持出去散步,或者慢跑一會。這個飯後時間習慣,它讓我身心放鬆,還體質過硬,跑的完馬拉松。
5、合理娛樂時間。休閑娛樂服務於生活、工作,比如看電影等等。我現在最大的娛樂時間是,每天看豆瓣電影、看歷屆奧斯卡電影,並通過電子筆記分析、得到舉一反三。
6、 自我學習時間。每天下班,如果不看電影,總有兩三個小時學習。這時候,打開網易慕課、打開考試軟體,通過對專業和教程的自我學習,不斷提升自己。我喜歡做筆記,利用onenote做筆記,一是加深理解,二是便於回憶。
7、 要有考試時間。考試如果不難,一般準備兩個月左右就可以。要有考試計劃和時間表,一旦達到這個時間,就必須以考試為中心。但是也不能求勝心切,欲速而不達,舉個例子:我5月就是因為同時備考二級建造師和助理會計師,導致考試沒有全部通過。
8、父母溝通時間。別看我經常不說話,但是每兩三天我就會和父母電話一次。雖然每次時間少,但是次數多啊。多和父母溝通,一是有利於加深彼此理解,二是有利於構建親情家庭。
9、習慣優化時間。要高度重視習慣,習慣改變人的一生。每天早起點,每事勤奮點等,都是好習慣。一次習慣微不足道,但是一年十年習慣,它們累積帶來的質變將會使人煥然一新。
天道酬勤,珍惜時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