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看不出來《大魚海棠》的問題?《大魚海棠》的劇本到底哪裡有問題?

這個問題困惑了好長一段時間,感覺心裡堵得難受。我很喜歡這部片子,包括裡面的很多旁白,比如「…是的你不妨大膽一些」或者是鹿神的「真正的遺忘是不需要努力的」亦或是靈婆的「我們永遠換不清我們犯下的…」。那天我在朋友圈裡寫了很長的影評,內容如下:

它是一部神奇的電影,很純粹的靈魂,透明無暇,沒有雜質,沒有喧囂,沒有功利,不刻意迎合觀眾,只是安靜地,慢慢地,讓你靜下心去感受。在觀賞的過程中,我感受到靈魂的雜質受到了洗禮,很久很久沒有這樣感動。影片結束後我還坐在座位上,身邊的一個個人走了,我閉著眼睛,彷彿看見海棠花開,世界安靜得只有我一個人,直到最後一首歌曲結束,我恍恍惚惚地起來,像是做了一個冗長的夢,在夢裡,我回到了小時候。

看過這部電影以後,讓我感到一種釋然和解脫。甚至讓我不想再看其他電影。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但是朋友圈裡點贊的人很少,並且很快就有人開始吐槽。我真的很怕我的鑒賞能力出了問題。然後我去問了我的編劇老師,也就是最上方的聊天記錄,老師說作為一名編劇,有時候看同行的作品時的感受是會和其他觀眾有所不同的,但是他還沒去看這部片子,所以只是先安撫了我的心情,然後說等他看完了再和我交流。
可是我感到非常鬱悶,非常難受。
希望有人能告訴我這部片子的問題出在哪裡了,我的鑒賞能力是不是有問題,遇到類似的情況應該保持怎樣的態度,謝謝各位。

但是但是


一部電影通常要在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內,向觀眾講述一個相對完整的故事。電影講故事是帶有目的性的,觀眾觀影也是有心理預期的,因此電影情節的安排也不能隨意為之。按照好萊塢的電影工業標準,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應該通過前後兩個「意外轉折」分成「三段式」結構,再加上「中間點」把中段一分為二,其實也把一部電影劃成了四大塊,與我們所說的「起承轉合」不謀而合。具體來說,「起」讓主人公脫離日常生活,進入這個非日常的事件中;「承」的發生讓主人公斷絕了退路,如果說之前還可以隨時準備洗手不幹返回日常的話,從這開始退路就沒有了,必須勇往直前,無妥協餘地;「轉」的發生讓主人公面臨絕境,帶來最大衝擊;最後的「合」讓故事迎來最終的高潮和結局。
《大魚海棠》這部影片講述了女主角椿為了復活她的救命恩人,必須將他的靈魂化成的小魚養大並最終放歸大海的故事。劇情是完整的,但是故事轉折上缺少了「承」!從女主角決定復活恩人、領養小魚開始,她正式脫離了往日的日常生活,確立了最終目標,這是故事的「起」。但是,從這開始,她就將自己的生命與小魚綁在了一起,魚死她便死,沒有第二條路,想中途返回日常生活的後悔葯是沒有的。這樣整個中段便缺少了從擁有退路到後路斷絕之間的這個關鍵點,導致中段缺乏凝聚力。如果故事安排一開始養魚的時候椿認為還有回頭路,到中間才發現退路斷絕,從而引發內心的鬥爭與轉變的情節,故事會比現在好看很多。

「承」的缺失同樣導致了人物內心成長路線的缺失。其實這個故事中女主角椿並非不需要成長,也並不是沒有成長,要完成送鯤回家的歷史使命,她必須獲得「捨己為人」的優秀品質。在「轉」的部分,為了送鯤回家強行打開海天之門導致海水倒灌,所有其他人都處於危難之中,椿在此時也實現了「舍己為魚」到「舍己為其他人」的偉大轉變,捨生取義化作巨大的海棠樹堵住了天空的漏洞。但是,按照好萊塢正規的人物成長路線,人物成長應該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應該先展示主角缺點的存在,「表達」出主角現在的狀態是不可能實現目標的,必須先改掉缺點否則死路一條,這一階段應該在「起」之後,「承」結束之前進行展示。第二階段叫「鬥爭」,其實指的是主角暫時擺脫了自己的缺點,這段應該放在「承」結束的時候進行展現,主角在這時失去了退路,一時的不顧自己的缺點而豁出去了,雖然這個狀態僅僅是短暫的,但是主角在這段經歷中嘗到了甜頭,並得知自己也是有能力徹底擺脫這個缺點的。第三階段就發生在「轉」結束的前面,主角終於徹底「克服」了自己的內心缺陷,實現了真正的成長,並為達成最終目標做好了一切準備。這個過程就像電腦遊戲里主角必須先打小怪練級才能戰勝最終BOSS一樣,不能前面什麼都沒有直接就打BOSS。

按照正規的成長路線,女主角椿應該先經歷「無法捨己為人」到「一時的捨己為人」到「完全捨己為人」這樣的轉變。由於故事中「承」的缺失,人物成長的前兩個階段也隨之一併缺失了,前面椿一上來就能夠「舍己為魚」,將大魚送走的心理障礙其實是不存在的,這也是很多觀眾覺得椿「聖母婊」「一根筋」的原因。


《故事策略》中說:「電影初學者常會把自己的短片項目擴展成故事長片,絕大多數註定失敗,因為短片不可能發掘出足夠的故事來充實20~23個目標段落。短片編劇必須重新思考和擴展整個構思,為了適合更高要求的大銀幕,需要為新故事發展完整的目標段落。」

可以說,雖然這是一部長達一個半小時的長片,但是故事格局依然是一部加長的短片結構,而不是標準的電影敘事手法,所以劇情讓很多觀眾不滿也是情理之中了。


這點我們回顧一下《小時代》吧。
你說我貶低《大魚》?或者貶低《小時代》?
其實吧……從專業角度說,這兩篇……大家都懂,不多說(僅僅指劇情方面,小時代鏡頭語言方面問題按下不表)
不過呢,電影后面一般跟的一個詞叫「產業」
對於產業來說,小時代的劇本是足夠的,因為他服務的目標是原著黨,把書畫面化就夠了。大魚的劇本相比完成度比小時代要高,因為大魚的劇本是完整的,起碼講了一個故事並且基本清晰(沒有邏輯硬傷這劇本就超神了好嘛)。但是大魚黑的厲害,原因在於:
1.宣傳過猛,讓觀眾預期過高
2.對觀眾水平定位,認知不足(如果大魚觀眾定位是12—17歲仍舊處於瑪麗蘇期的少女,這劇本無可厚非,然而並不可能)
這還不是全部,我們再舉部片子
大聖歸來
你們想說大魚不配和大聖比吧。
但是咱們思考一下大聖的劇本
搜我之前對大聖的評價,我就說過這個劇本是「多處軟組織挫傷」,大魚和大聖比起來,也只是外加稍微破皮發炎而已。為什麼大聖就能起飛,大魚就沉回海底?
大聖在前,觀眾預期低,這和第一點一樣。所有人看大魚,心裡第一個比對的印象就是大聖。就算畫面從85進化到90。劇本從65退步到60這種中國觀眾會更容易被觀眾察覺(中國觀眾對於劇情的敏感度其實很高)而且大聖有個好IP(別和我說西遊記不是IP)所以大家評價會很低。
我覺得現在大家還不理智,沉浸在吐槽的快感中不可自拔。如果隔足夠長時間回顧大聖,大魚,兩者的差距,其實並不大 。都是中國動畫電影發展中的見證


看到這麼多人在噴魚塘……看多了有一絲於心不忍。從我個人角度來看,大魚畫面精良,世界觀、人設上有巧思,開始想去運用中國元素,音樂也可以很好的呼應作品主題(除了吉田潔大師的配樂,陳奕迅和周深演唱的兩首歌曲也很不錯)。除卻這些優點,最大的問題在於劇情,這裡我在之後細講。我最後在時光網給大魚打了7.1分,大聖8.0分,千與千尋8.8分。總體而言,雖然大魚爛,但我覺得並沒有很多人說的那麼不堪。

但是題主,大魚的劇作問題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

分割線之後,主要說一下我對大魚劇作的一些看法。

很多人從三觀、人物性格設定上來指責大魚的劇作,我覺得這個並不是最核心的問題。而是什麼呢?是創作方眼大肚子小,想一出是一出,最後導致劇情崩壞,邏輯混亂。

他們為了想把自己「夢」中出現的所有元素展現在一個不到兩個小時的影片里,瘋狂地將各種次要人物次要設定次要信息像塞行李一樣塞進了這個小小的箱子里。

同時,又過於想要炫技,炫什麼技呢?想展現他們有做大魚畫面的能力了,有能做洪水畫面的能力了,有能做海天之門的能力了。於是就把鯤穿越海天之門這一個簡單的事件倒騰了四回將近四十分鐘,大量擠佔了本來可以講清楚故事背景和人物關係的寶貴時間。

如果梁旋的夢本來是關於「會飛的大魚」「人類的靈魂是魚」「少女報恩」等這些的話,再加上福建土樓、逍遙遊等中國元素,本是可以創作一個劇作流暢中心積極的作品的。然而……

本來的核心人(魚)物只有三個:椿、湫、鯤。然後對劇情發展起關鍵作用的人物也就三個:爺爺、靈婆、鼠婆。但是導演太貪,硬是加上了嫘祖、祝融、赤松子等等次要角色,如果他們在關鍵時刻出現然後能對劇情推動有作用也行,反而是頻頻搶鏡生拉影片的主線劇情,如果你說你就是要加這些角色,那你就要把這些角色講的更清楚一點,比如我完全看不出來赤松子是操縱雨的啊!!還有祝融和赤松子的迷之牽手是怎麼回事?最最最最最尷尬的是這兩個痴漢騎著鶴(還是啥?)在各種水柱之間邊穿梭邊大喊廷牧廷牧廷牧……這個廷牧是個更更更次要的角色,從整個劇情來看就是為了在後面讓他被洪水捲走→讓他妹妹哭→讓椿意識到自己搞砸了才出場的人物,導演愣是給他起了個名字(還非常網名),然後讓這個名字在全片出現的次數僅次於椿湫鯤……真的是各種主次顛倒。更不用說什麼句芒、鹿神啊我都完全沒有分清……

實際上,我覺得這個片子在對靈婆和鼠婆兩個角色的刻畫上是最讓我滿意的。這兩個角色確確實實讓劇情發生了轉變,讓主角做出了選擇,同時他們有自己的價值觀,而且導演把這些展現給觀眾了。我們從靈婆那裡知道了什麼?他總說自己是個生意人,說很多錯誤是無法挽回的,即使自己付出再多努力有時也是一場空,他還說「年輕人對待生命就像路邊的石頭,老頭子才會費盡心思多活一天」,他提到了他八百年前犯下的錯仍沒有贖清,然後在片尾將湫替為自己的繼承人。這麼多信息,這個人物是立體的,是可以以這個角色為主角在寫一個故事的,如果之後的劇情再有發展,觀眾可以推測出靈婆會怎麼做,不會怎麼做。鼠婆也是一樣,她一直強調人間是個好地方,顯示她不能觸碰陽光,她掌管壞人的靈魂有些瞧不上靈婆等等……但是三個主角呢!?椿一心想讓鯤長大讓鯤飛,湫一心想做跟屁蟲(我覺得比備胎更合適),鯤人形賣肉體魚形賣萌……拜託你這主角完全沒有主角的樣子,他們的內心活動在全片幾乎完全沒有波動(而我看了有些想笑)……無論旁人說什麼,環境有什麼樣的突變,都不會改變他們的任何決定,或是讓他們有任何進步,所以整個故事感覺非常的空洞,本來一個報恩題材的故事,這報恩沒寫出來,倒是莫名地寫出來愛情了。只讓大家看到湫的愛求不得了,能不被說瑪麗蘇嗎……

如果主要人物刻畫失敗了,那這個片子離爛片就不遠了。這個地方我要解釋一下,如果主角是惡人,主角信仰的三觀是惡的,這不代表人物刻畫失敗,舉兩個例子:《老男孩》里的吳大秀、《沉默的羔羊》里的漢尼拔,這些人物都不是好人,他們的三觀也爛透了,但是他們是人物塑造成功的範例,他們不是爛片。反觀《大魚海棠》,除了之前提到的鼠婆靈婆,其他人物都是什麼鬼……如果你就是想要椿為了讓鯤復生不顧一切,你是需要足夠分量的劇情來說服觀眾為什麼椿會這樣做的,不然只會讓人覺得這個角色漏洞百出。舉一個類似的例子,大家熟知的《瘋狂動物城》,要說兔子朱迪也是個椿這類的人物,認為自己的做法是善的是好的所以就是對的,最後傷害了朋友傷害了食肉動物們,但是為什麼大家對朱迪和椿的評價就完全天壤之別呢?這就是人物刻畫的問題了。朱迪做得一切事情,我們都能從前情中、朱迪說的台詞中、朱迪做得選擇中找尋到原因,同時,還有一個狐狸尼克在一旁襯出她的想法做法哪裡對哪裡錯,最後朱迪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想去挽回。而椿完全是一心鑽牛角尖,身邊發生什麼事都無法對她的想法產生動搖,全片沒有一個環節讓人產生椿會不會反悔鯤會不會飛不起來的猜測。此外,他們想到了讓椿意識到自己可能出錯了(就是因為那個蛋疼廷牧),然而椿在此事之後沒有半點遲疑依舊心橫要送鯤上天…………

結合我之前提到的,這個片子之所以主要人物刻畫出現這麼大的問題,除去塞了那麼多不冷不熱的路人外,就是沒有合理的利用衝突選擇。讓劇情豐富起來要靠衝突,讓人物豐富起來要靠選擇。

我們一般在做拉片的時候,會考慮到一個詞叫:衝突率。顧名思義,就是衝突在整個劇情中出現的比率,因為有衝突所以才會讓情節有跌宕,讓人物心理有高潮有低谷,即使是大家最最最不齒的《小時代》系列,也明白這時候撕一逼能騙多少眼淚。但是大魚海棠……怎麼說,就兩個衝突,一個是椿和他媽的青春期遇見更年期衝突,另外一個是椿和族人之間的我善良我是對的衝突。發現什麼問題了嗎?問題就是,三個主要人物之間,一點衝突都沒有!!!!!!就算你再齊心協力……好吧我承認鯤是魚他不懂,但是椿和湫你們倆……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家說椿綠茶說湫綠帽的原因,湫根本沒有想過要反抗,他甘願做椿的墊腳石,他沒有與椿發生衝突,這也就導致了椿和湫兩個角色都不夠鮮活,角色不夠鮮活,說什麼台詞都覺得尷尬。又要提瘋狂動物城了,兩個主要角色朱迪和尼克的衝突是從頭貫穿到尾啊,小衝突,大衝突,兩個人的關係有緩慢升溫有突然降溫,但最終使得兩人走得更近。而巧妙的是,編劇真正的利用好了這些衝突,推動了情節的發展,使得整個故事不僅通順流暢,而且讓人看來很有興緻。

再說選擇。要想讓人物的形象更立體更鮮活,就要設計兩難選擇。但是大魚……幾乎沒有吧,就算本來可以有的地方,因為湫太過奮不顧身,也弄沒有了……所以我覺得這根本不是三角戀啊,這尼瑪三人關係就像是一條直線好不好,簡直就像是個二踢腳,湫就是最下面的導火索,椿就是中間的炸藥,然後鯤就是最後飛上天的那玩意……這怎麼能說是三角戀呢?椿根本沒有在劇情中體現對鯤和湫之間選擇哪個的為難啊嘛!

不過……我覺得大魚也有歪打正著的成分,因為不太注重衝突和選擇,所以犧牲了椿,把湫的可憐凸顯了出來,騙了一大波眼淚賺了一大波粉……(比如我就是湫粉)

其他的還有像是有的答主說劇情推動靠旁白,其實也是因為沒有好好利用人物、人物關係對情節的推動,所以只能用旁白和尷尬的台詞來充數了……

我又要說一下《瘋狂動物城》,關於兩個主人公提到了兩個人物前史:朱迪小時候演話劇和之後被狐狸抓傷臉的事情,以及尼克小時候參加童子軍被帶嘴套的事情。這兩件事的發生,對之後兩個人的性格塑造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同時,也緊扣食草動物食肉動物矛盾的主題,讓全片節奏緊湊環環相扣,主角的每一個動作都能找到前因後果。可以說是動畫電影劇作在人物塑造上的一個典範吧。

在之後別的答主說的問題我也就不再啰嗦了……但是我覺得很多是從個人喜好和對影片主題的質疑,並沒有點到劇作本身的問題,所以我就大概寫了寫自己的一點看法。

———————————————————————————————————————

最後怎麼評價大魚海棠呢,我覺得還是要去看的,雖然它有這麼多的不足,但不可否認在近些年的作品裡大魚海棠算是有點想法的作品了。某個問題里最高票的那個貌似是動畫專業的答主,我覺得他說的有些過了,我也看過一些中傳北電的畢業作業,不都是佳作,我不匿名地說2015年北電畢業聯合作業那個動畫作品什麼象王,什麼JB玩意,如果你們就管這叫你們的夢想、我們的夢想、中國動畫的夢想,我寧可要《大魚海棠》。

至於我為什麼能給大魚海棠7.1,而且說他值得一看呢?

你說呢?


這幾天看爭執劇本瑪麗蘇和真內涵,劇本的門道不是靠這些,而是看內核,矛盾衝突,台詞。

大魚海棠的內核本應該是夢想成長,它的很多詞都想表達這個,可是卻建立在女主贖罪救人上,這個意涵最終的結果就是椿贖罪了,然而這跟鼓勵你大膽一點的旁白的詞對不上,所以內核缺失。

台詞很多做得粗糙,一些角色的不錯,但是有些就特別糟糕。


跟你一樣,也是給了好評,發現幾乎沒人點贊,看了一大片的吐槽後幾度懷疑自己的鑒賞標準。我動漫看得少,只看過宮崎駿和蠟筆小新和櫻桃小丸子,國產的印象還停留在黑貓警長葫蘆娃和獅子王,我覺得看動漫就是釋放壓力圖輕鬆,聽別人講講人生道理,而且電影上映之前根本不知道大魚海棠更毋論十年情懷,所以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看了電影簡直可以用驚喜來形容,那麼美麗的畫面和中國風,刷新了我對國漫的認知。


我不是一個魚粉,接觸大魚海棠也只是從預告片開始,對於網上各種表示失望或者各種表示看到夢想的言論也無法加評論,我只想談談我的眼裡為什麼這部電影不是大多數人眼裡的無腦的三角戀?為什麼我眼裡椿的獨立、自由、善良只是在別人眼裡的作和無情?或許會被說是過度解讀自我幻想,但我還是想說說我眼裡的,拋開各種標籤和爭議的大魚海棠. 作為一個非專業的觀影人,我不知道怎麼從劇作的角度分析,但是我覺得大魚海棠不應該在我眼裡不是一部商業故事片,所以簡單的故事線只是一個題設(就像琨一樣只是一個背景),整個故事都是圍繞著椿展開的,就像椿爺爺一開始就說的那樣,做你認為善良的事,雖然很多人會阻止你......我覺得椿對於鯤的初心是對於善的追求,椿與鯤所發生的事折射出的是椿的選擇,對於善的堅持。至於湫,他對於椿的感情宛如椿對於他的感情,獨立的感情,我們無法要求感情與付出掛鉤,與對錯掛鉤,正如湫不會因為椿的選擇而放棄對她的愛,椿也不會因為湫的選擇而強迫自己愛他,愛情僅僅只是感情的一種而已,椿和湫各自對感情做出了選擇,獨立且自由。對於族人,這是電影對椿的第三個命題,社會責任。社會責任是連佛祖都要面對的重大問題,椿也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選擇然後承擔責任。對於善,椿沒有退縮,而對於這一切的後果,椿也作出了犧牲生命的準備,導演最終選擇了結局圓滿,哪怕事實在殘酷一些又如何,這本來就是人生,人生就是十之八九不如意啊。綜上,這部電影於我看來是在一個十六歲的小姑娘身上討論了善、愛、社會責任三個重大的人生命題,或許導演討論的不能讓所有人滿意,但將其視為劇情無邏輯的腦殘三角戀也太武斷了吧,將看待他們的眼光調整到十六歲的青蔥,放下我們早已習慣的社會枷鎖,這樣,是不是就會喜歡並且心疼一下那個在銀幕之上柔軟而堅強的小姑娘,是不是會稍微懷念到逝去的自由?


0我那場大魚海棠觀眾是爆滿的,結果看到一半大家都很尷尬??這劇情真的是太讓人尷尬了!畫面音樂外包給了日韓,很好看沒問題。然而劇情上漏洞百出,我大學專業話劇導演,對於電影劇本並不專業,但是很多明顯的紕漏並不難看出。
我簡單寫一下我還記得的。
首先大魚的人物和世界觀的設定都很龐大,然而在電影當中並沒有做交待,造成觀眾觀影時經常會一臉懵逼,體驗很不好。人物性格不豐滿,劇情鋪展的條件也不夠充分,導致劇情尷尬。我們寫劇本有一句話——極端結果必有其極端原因。然而大魚里極端結果是造成了,原因卻並不夠充分。
還有幾個給我印象很深刻的細節。
1.湫問椿,你相信有天神嗎?椿說不信,沒人見過天神。湫說人類也沒有見過我們,我們不也存在嗎?表明了椿和湫並不是天神,而後來湫說了以下台詞:你接受的是一個天神的愛!明顯與之前的設定相悖,當時剛剛被湫憤怒的吶喊尷尬的還沒有回過神的我又被這句台詞搞的一臉懵逼。
如果說湫之前的話是在暗示其實湫自己就是個天神,那麼他對著海浪咆哮的話其實是在跟椿說?但是這也說不通啊!
2.墳頭蹦迪導致中雙頭蛇毒。這種坑逼設定真的是個專業編劇寫出來的嗎?就算是為了之後劇情發展,但畢竟這種腦殘作死行為讓觀眾對湫的形象大打折扣。況且完全可以換個好梗順帶豐滿一下湫的人物性格,不僅能博好感還可以為後面的淚點做鋪墊,然而編劇就是要讓湫墳頭蹦迪!
3.椿的爺爺百草為何捨命救湫,沒有合理交待,全靠觀眾自己腦補。
4.一言不合就跳舞。椿看著鯤在天上飛莫名其妙就跳起舞那段真是要多尷尬有多尷尬,又不是阿三片這是要鬧哪樣啊!!
5.哥哥卡。這段對白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說,我一直以為只有我十五年前讀初中時候看的言情小說里才會有這種對白。
6.鼠婆設定太失敗。鼠婆一心想回歸人間,劇情應該適當交待一下原因,並且最好讓鼠婆在開啟海天之門這件事上做了至關重要的事,甚至可以全部把鍋甩給鼠婆,比如鼠婆欺騙椿就算養魚也不會造成什麼毀滅性的災害啊之類的!這樣還能為女主的腦殘行為洗個白。結果鼠婆就是來打了兩回醬油最後撿了個便宜回到人間而且沒有然後了!!
7.椿湫鯤之間感情線突兀。不僅突兀,簡直尷尬症都要犯了!對於椿湫感情描寫太少了!起碼多一點細節讓觀眾知道他們青梅竹馬一個掌春一個掌秋相輔相成無法分離的深深羈絆啊!!椿和鯤的感情更是!首先鯤的人設就太單薄,觀眾唯一知道的就是他心地善良熱愛動物有個妹妹。鯤的少年形態在片中統共沒有幾分鐘,椿跟人形的鯤相處時間就更少了!就因為這個凡人救了她一命又被她無心害死,為了就他不僅自己可以不要命,還可以搭上全族人的命而且一點猶豫也沒有!起碼前面鋪墊一下椿是個特別特別聖母的妹子也是好的啊!
8.鼠婆回到人間的時候說身上要有人類的信物才能回到人間,那麼為什麼成人禮的時候椿不用?為什麼最後椿和鯤回到人間的時候也沒有用信物?
9.洪水來臨之際村民至少有兩隻大鳥可供乘人,為什麼要拼了命的造橋!甚至在椿趕來幫忙時把椿推開?生死關頭這麼任性真的好嗎?
10.爺爺說人死後靈魂化魚,身體化土,靈婆說好人死後化魚,惡人死後化鼠。於是引發了以下問題,1.他倆誰說的是對的?2.如果人死後要麼化魚要麼化鼠要麼化土,為什麼椿爺爺死後化成樹,椿奶奶死後化為鳳凰?3.如果人死之後肯定要變成些什麼,那麼湫蹦迪的那個棺材是哪來的幹嘛用的?

最讓我難以接受的就是椿的三觀,真是婊出新境界。真不明白為什麼這樣一個又蠢又自私的女主還會有人說她勇敢率真。
為了彌補心裡對鯤的愧疚幾乎拖了整村無辜的人下水。害死了湫。
難道鯤的命就是命,湫的命就不是嗎?
湫對她的心意她又不是不知道,一邊發著哥哥卡一邊又從不拒絕湫的好,最後湫以命抵命救回了她也不見她有一絲的後悔愧疚。
真是心疼湫啊!


太晚了要睡了先寫這麼多
明天想起來在接著寫

補充一下回答,忽然想起個尷尬的點
海豚,它根本就不是魚啊!!

另外推薦答主看個國漫劇場版《熊出沒之熊心歸來》
沒錯就是熊出沒,上六年級的弟弟看電視的時候無意間跟著看的,雖然也有漏洞但是讓我眼前一亮。
可見劇情是一個電影的靈魂。
在我看來如果一個電影連它的故事都講不好那這部電影就失敗了百分之八十了。
所以之後看了很多給大魚海棠洗地的解構文章我也覺得並沒有什麼卵用。
你設定再牛逼,講不出來也是白扯。
不如學大聖刪繁就簡,把主線講好就可以了,結果弄到最後一塌糊塗。


好多劇情莫名其妙啊,比如湫幹嘛突然就去踢那個棺材,還覺得踢棺材很好玩?還有,台詞很尷尬也,還有女主角媽媽的態度也挺莫名其妙的,還有哇,怎麼看都是湫做法失敗才導致海底漏掉的,怎麼全怪椿身上了。另外,女主不知道養魚會帶來災難女主的媽媽總知道吧,既然她知道發現魚之後扔掉是幾個意思?片子大部分都在趕時間,節奏也很亂。
最後,女主不是綠茶婊,是劇本太爛不要怪女主


1、在自媒體、社交網路興起之前,人們更願意在互聯網上匿名表達自己的真實觀點。

而現在因為自媒體、社交網路的無孔不入。迫於社交壓力,人們在互聯網上做的更多的是:塗改、彎曲自己的觀點,以順應潮流,選擇站隊。

換句話說,被裹挾在自媒體、社交網路洪流之中的人們已經喪失了表達真實自我的能力。

說大魚劇本爛,這其實就只是個潮流跟風而已,無關事實與真相。


2、我看的那場,在電影結束後,沒有一個觀眾說劇情爛的。都表示好感動、好感動。蕩氣迴腸。


大魚被黑既不怪片方也不怪觀眾
更多的還是很多人帶節奏

大魚的編劇模式怎麼說呢
過於客觀,過於強調世界觀的嚴肅性,而劇情推演卻是通過感情來完成的,而這種感情的表達,電影也用了非常冷的第三方視角
這對於一般的觀影群眾來說很不常見,觀眾還是習慣於代入一個視角去看電影,結果就是要麼椿綠茶婊,要麼湫熊孩子
只能說是觀眾不習慣,但這絕對不是觀眾的「錯」
就像讓很多沒吃過辣椒的人嘗試水煮魚
水煮魚是好菜嗎?是,但是別人沒吃過辣,真的接受不了,這也沒啥,互相尊重口味相安無事便可

但其實這種類型的其他片子在更多的時候,能夠被大家敬而遠之,或者甚至反而奉為佳作,就是基於一種所謂的藝術崇拜吧,比如同期的《路邊野餐》,每個文藝點兒的青年都想有點兒鑒賞優越感,但這種優越感是有害的,路邊野餐明明更粗糙,表意更模糊線索更不明晰,但仍然有很多人捧,就是因為前期作為一部電影它的受眾被分離了,評價反而變得獵奇甚至自戀

而大魚海棠在前期,直接被大範圍的輿論定性為綠茶婊和三角戀的盛宴,這導致很多觀眾心理預期上就不認為這是一部表達嚴肅、內核艱深甚至崇高的作品,這導致了很多不吃辣的觀眾自認為自己有能力評價這部電影,把這部電影里他們所不能接受的辣椒歸結為這部電影的缺點,而只有愛吃辣椒的人才能品味到香酥麻辣的好處,但很多不負責任的我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大V們卻開始幫助人們定性,說編劇這樣是失誤,放辣椒本身從烹飪技巧上就是錯的云云,分析得一套一套的有理有據使人性福,我就想說,你們就算是其他菜型的美食家,但你們對川菜如果不了解,能不瞎逼逼嗎?進一步說,你們連基本的味型包容性都沒有,怎麼自稱美食家

不友善,歡迎舉報


個人感覺,故事是好故事,但是講故事的人功力不夠。這就導致影片對觀眾的要求提高了。


這裡說的不是對觀眾鑒賞能力的要求,而是需要觀眾自身的經歷與影片內容的契合。


不過我覺得看電影不能什麼都讓導演餵給你,這吃相未免太難看了。


和幻城的區別就是畫面美,和巴拉拉小魔仙的區別就是畫面美,和小時代的區別就是畫面美

不要回復我


我猜因為當過備胎的屌絲太多戳到了他們的痛處?


看這部電影是因為我們家鄉的宣傳,這部電影裡面客家元素非常豐富,作為一個客家人我莫名覺得自己有非看不可的使命和義務。

電影剛出來的時候我覺得還不錯,整體畫風和宮崎駿很像,但畢竟是國產對不對,對於一個二次元愛好者,這就是一個進步對不對,當時心裡莫名激動對不對。

到少女(忘了叫啥)進去交易之前我都是很喜歡的,特別是電影里的那些建築,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在老家那會兒,想起了已故的奶奶和外婆,眼淚已經在眼眶裡打轉了。在這個時候我仍然在想,網上那些評論也不全屬實,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和感受,但我得作出自己的判斷啊,當時真的覺得其實這個電影還不錯。特別是男二還很符合我審美的情況下(o?д?)o

直到她進門之後,跟那個帽子官(還是忘了叫啥)談話的時候瞬間齣戲了,因為她在答應帽子官這次交易的那句話說得太過於輕鬆,一般談話回答是需要一定的時機的,比如你希望以五塊錢左右的價格買得一個商品,但是其實十塊錢你也是能接受的,而最初賣家以十塊錢賣給你的時候你希望可以把利益最大化,這時你就會跟他砍價錢,當你告訴你只願意出五塊錢的時候他給出了七塊,這時已經比最初的價格要便宜了,雖然仍未達到自己預期的水平,但做人不要太貪心嘛,於是你裝作委屈,等你覺得這個情緒表現的時間已經足夠的時候你再裝作勉強地答應。最後的結果是你覺得你賺了,賣家也覺得他沒虧。

而女主的那句話,給我的感覺就是思索的時間不夠,所以讓我覺得有點假,或許你可以說她的性格使然或是她救人心切云云。而我當時也確實替她找了個借口,就是這或許是配音的錯呢?這部電影其實還可以的,我試著這麼說服自己,畢竟看電影嘛,從一開始就抱著愉悅自己和提升自己而來的。但這個時候,我已經從先前的喜歡回到了中肯的態度。

中間讓我發生一系列心理變化的是女主對男二的所作所為,女主是不喜歡男二的,知道男二的心意卻希望以好朋友處之並且接受著男二對她的好。

我不知道這時編劇是怎麼想的,雖然我不是很喜歡,但是平時的電視劇電影里都是配角在最大化地襯托主角烘托出他們的三觀極正等等,至少告訴了觀眾,我是個好人,即使有點小瑕疵,但我他媽真的是個好人,人誰無過呢?而一般情況觀眾也會買單。但是,這個編劇作死的是用男二可憐的身世和對女主的愛意來襯托出了女主的自私,這種感覺簡直太他媽明顯了!一再打破了我此前的認知,也可能是我閱歷太淺,孤陋寡聞,我本身不太愛看電視劇,電影也挑。

我可以接受編劇讓男二犧牲了,畢竟從一開始就沒給女主留後路的編劇選中了男二很正常,但最最讓我受不了的是當她們一個村子的人因為她遭遇了天災,子女尚不知在何處時,女主居然說她不後悔?我當時心裡簡直奔出了一萬個黑人問號,exo!你弄的一條村的人沒有了家園,親人離散你他媽心裡居然一點愧疚都沒有?還抱著離奇的三觀說你不後悔?看著滔滔洪水泛濫成災你居然一點都沒有意識到自己錯了?

我很奇怪的還有一點,是她奶奶,當時化成鳳凰(鳳凰?)的她奶奶載著她去跟族人回合的時候,在聽到她孫女跟族人的那些對話的過程中她怎麼沒有把她孫女丟下去?害別人害成這樣還有臉了?人和人相處之前至少要保障雙方不會互相侵犯到彼此的利益,這利益簡直一邊倒了好吧!編劇在這點上還是以一個配角襯托主角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奶奶又如何,我有主角光環啊。

這也是我不喜歡看電視的原因,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命運和自己活著的理由,而不是為了襯托主角存在的。

總之這部電影就是自己一步步作死,好好搞個情懷就好了瞎操啥子心廢話那麼多?


看了這麼多答案只想說一件事情

貌似村子的災難不是因為椿養了鯤吧

難道不是因為作為天神的湫的憤怒嗎

一開始因為村民反對,他們把鯤藏起來,椿湫去救鯤的時候,湫一使勁颳起了一陣風就鋪墊了他是天神吧

後來,湫大喊你以為你接受的是誰的愛,是天神的愛的時候,洪水漲起淹了村子

最後湫強行開海天之門造成大災難,也是因為湫啊

看完很久了,好多記憶模糊了,個人淺見,歡迎文明討論,不撕逼


首先一點我很高興中國動漫這次並沒有把「動畫片」和「小孩片」劃等號。
如果有人問我「這部片有什麼教育意義?」我會告訴他「片子主題並不是一個教育題材」,但如果有人問我「這部片子的中心思想是什麼?」我會告訴他「這部片子告訴你,你孩子長大了是留不住的,留住了是禍禍!」
中國人有個諺語「兒女是父母前世的債緣」,我個人並不認同這種思想,但是我猜測作者在這裡引用了這個諺語,所以女主角總在說「我欠他一條命...」而中國神話里似乎很少存在「起死回生」的故事,那麼鯤變成大魚是不是意味著他「轉生」了呢?他的母親是誰?沒錯,就是椿!
歌詞里有句是「怕你飛遠去,怕你離我而去,更怕你停留在這裡。」這難道不是一個母親對於孩子的感情糾葛嗎?我想很多母子也逃離不了這個劫難,一種因為感情所帶來的劫難……
如果大魚與海棠不是母與子的象徵,我覺得也同樣適用,不要為了滿足自己自私的愛而去限制任何人的去留,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海天之中的一條大魚。


炎黃子孫是不會認為他們的祖宗黃帝漫山遍野的


看過 大魚海棠 了,很棒,畫風很好,濃郁的中國風,劇情也不錯,反正我看哭了,我淚點不低的,我們那個場人很多,大家幾乎都說好看。


雖然劇本爛但是在電影院里配合配樂不帶腦子看還是可以的,但看劇情怎麼著也有7分。
作者強行中國風讓我看著很不舒服,感覺根本就沒有認真的研究過只是看到個紅色的白色的屎黃色的衣服「可以,這很中國然後就給人物穿上了。
看過段採訪視頻,導演還是誰來著自己說的:為了體現中國特色我們給人物肩膀上加上了會自己動的飄帶,其它國家的飾品都不會自己動……exm??


不要緊,少年。

很多片子不是因為不好而被罵,而是因為很多更好的片子而被罵。

假如說國內沒人看過七分以上的片子,那麼大魚就會成為傳世的經典,十年之後都沒人忘記。

假如國人都沒有文化修養,那麼大魚~~~~~會達到他們看不懂的高度。

所以就是這樣,罵大魚的很多人,這些人都是在網路上看了大量的能播和不能播的經典電影。眼睛養的太毒了,一點劇情的瑕疵就感覺跟吃了屎一樣。管你什麼真善美,高偉光,統統齣戲。

大魚是不錯,但是跟這個一比,就差了不知道幾個檔次

更不用說這個

這個

還有這個

跟這個一比,就差的更多了

這個

這個

還有很多很多。

所以,不要說話,自己多看一看,就感覺出來了。


推薦閱讀:

什麼是實驗藝術?
藝術在一直進步,這句話對嗎?
梵高用怎樣的手法去表現色彩?
如何評價克里姆特的《朱迪斯》,和其他版的相差好大,感覺像是現代的畫。?
為什麼寺山修司的《死者田園祭》混亂隨意得像人做的夢一樣毫無邏輯,時空混亂?

TAG:編劇 | 藝術欣賞 | 電影編劇 | 大魚·海棠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