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中的《柳氏子》一篇,是想表達什麼?
我不是很看的懂 柳氏子 柳西川 與 騾子之間的關係; 僅僅是想表達不能嬌慣孩子 不然升米恩,斗米仇,會有報應嗎? 謝謝!
恩仇成父子,緣怨結夫妻,這算是古代小說里寫因果報應的一大主題了。
比如月明和尚度柳翠,說的就是柳府尹派妓女紅蓮引誘玉通禪師破戒,玉通羞憤而死,投胎成柳府尹的女兒柳翠,長大後做了妓女,以敗壞柳氏門風的方式來報柳府尹害自己破戒之仇。
中國的父母喜歡叫孩子「討債鬼」,經常有那種做了什麼虧心事,受害人死後投胎變成自己的子女,敗光家產來報仇的故事。當然,也有投胎當兒子報恩的。
按照這一篇後的「異史氏曰」,《柳氏子》講的是因果報應,是有債必還。"暴得多金,何如其樂?所難堪者償耳。"
騾子是否與柳氏父子也有前世的冤讎,故事裡沒有交待。騾子是柳西川一筆很重要的財富,柳氏子報仇偏從此處下手,一定要他殺了騾子,只嘗一臠便棄,但明倫在此處評點說:「見之者或以為其父之溺愛,或以為其子之暴殄,豈知其為償債、索債者耶?」
這個故事最恐怖之處在於,殺騾之時,柳氏父子和列位看官均不知這樣極端的行為背後的隱情。而思子心切的柳西川不顧一切想見已死的兒子,兒子一句「柳某」一句「老畜產」咬牙切齒必欲殺之而後快。親情與仇恨,傻傻分不清楚,而古代小說寫這種故事,寫的其實是世人反認他鄉是故鄉的執迷,無論是對錢財還是對子女。
前面的@知月已經講的很好了,我再補充幾點
《聊齋志異》的鬼界其實就是人界的延伸,有些活人的現象用死人來解釋,比如文中的柳父莫名地溺愛他兒子,作者就認為是他父親欠兒子前世的債。(作者暗示這欠的債是一頭騾子。最後柳父殺死了他的騾子,兒子也就死了。騾子後來和柳子重新以鬼的形式出現。)兒子的使命就是陰界派來的討債鬼。
按封建倫理看來,這個柳子不孝。但「異史氏」一針見血的指出,柳父也不是啥好東西。因為柳父「年四十,生一子,溺愛甚至」背負了封建父權社會的「原罪」。為了把這種原罪寫明白,異史氏把這兩個人前世的經歷來了個大起底。看似簡單的「溺愛」關係原來還包藏著前世兩人的種種瓜葛。
我們可以想像,柳父在生活中也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小人。掌握著肥騾子這樣的古代生產工具,通過剝削勞動人民過日子。又感到良心不安所以溺愛兒子來完成封建社會交給他的任務。所以得到這麼一個兒子也是報應不爽。
聊齋中所謂的鬼,都是封建社會中「沉默的大多數」罷了。也就是看似人畜無害的柳父乾的那些傷天害理的勾當。他們在陽間不會發聲,但始終不會消失。推薦閱讀:
※怎樣理解因果和功德?
※如果善惡本無明確界定,那麼因果報應的判定又是怎麼來的呢?
※壞人真的有壞報嗎,為什麼有的人做盡一切壞事,哪怕遭到所有人的痛恨,依然活得很好,享盡榮華富貴?
※因果關係是真實存在,還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一種方法?
※何為因果,因果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