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作者的人生以後,反而不敢再看他們的書是怎麼回事?

早先看過張愛玲的部分小說和電影劇本,
後來深入了解了一下張愛玲,
之後又看了《滾滾紅塵》。

覺得有人很像張愛玲的悲慘

最近再看張愛玲的時候會有一種恐懼感。 看到她對悲劇的描繪的時候就會聯想到張愛玲自己的悲慘人生,
也會想到自己經歷的某些場景,認識的某些人

開始恐懼,不敢看這些故事
有時候也會從書中找自己的影子,之後更加不願看


謝邀


我也不敢看我姐寫的小說,寫的越好看起來越如芒刺在背。

我和她討論時有個共識,文學家得先成為社會學家、心理學家、歷史學家、哲學家……至少你得比普通人懂得多一點才行。

這有一個副作用,當她把本屬於我們私人的生活殘酷地剖開把血淋淋呈現給你看,那些本來心知肚明卻不曾宣之於口的內心現在反過來扎你的眼睛……

不認識不熟悉的作家到沒事,那感覺是在寫別人的生活。

所以我不關注我姐的博客微博朋友圈……(硬廣告)你們要是有興趣可以去關注她,她是上海新銳女作家裡比較不錯的,王安憶很喜歡她,她倆文風有相似之處,又不盡相同。

對了,她叫薛舒


我的經驗是,了解這個作者以後,對他的作品會有不一樣的解讀
比如最近看村上春樹的跑步,然後了解部分他的生活,現在越來越覺得這個作家真是不一樣,然後買了一套他的書,讀起來有一種特別的感覺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相反,但是作品真的反映作家的某些事情確實是真的,但是作家是將之放大N倍以後,經過加工才出來的

在幕後看過舞台上的人的妝容就明白了,那些舞台上自然的妝容,在幕後簡直不忍直視,您可以注意一下


喜歡看書看電影的一個原因就是,好像可以通過影像和文字體驗不一樣的人生,假裝是自己。如果有一天了解到寫作者的故事,還那麼巧偏偏是比較虐的,就太容易敏感感性了,好像不可避免的就會有許多傷春悲秋,所以…
個人理解就這樣了。


早就叫你別八卦啦!

錢鍾書早就說過,吃雞蛋就行,還找下蛋的母雞幹啥!


謝邀,但是我沒有這種體驗。


作家在從事虛構性寫作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對自身的生活有所投射。或多或少,但這幾乎無可避免。

寫作勞心勞力,在狹小的現實空間里進行豐富想像的同時,自我潛在感情的抒發會變得非常自然,也是情不自禁的。在許多作家的作品裡,都隱藏著他們說不出口的悲傷,痛苦,愧疚,甚至一些人生秘密。有人說用心寫作的作家在情感上幾乎是「裸露」的,讀作品就能窺見他的心底。對此我較為贊同。

如果很了解一個人之後,再看他的作品,有幾種可能。一種是你感到不忍卒讀,從心理上二次重現了他想訴說的痛苦或是其他的情感體驗。另一種是你能夠更加清楚地看出那些投射,對作品的了解也更加透徹。

其實很簡單,沒有故事的人,怎麼可能寫得出來精彩的故事呢?現實永遠比小說荒誕。


曾看到一篇小說里對易容術的形容:

你未見他真實面容時,他可以易容成千般人物;

倘若你見過他的真實面容了,從此他的每副偽裝,你都能隱隱看出他的面容輪廓。

以上。


這是矯情病。隔三差五的揍一頓就好了。


熟悉了作者後,不太敢再看書的經歷沒什麼印象,就根據後半段描述答一下感受吧。
———————————————————————————————————————————
我們在認識新的事物的時候,習慣將其與已知作比較,找出相似處來進行了解。比方說我在摺紙飛機的時候,會情不自禁將其與我們以往折飛機的經歷比較。認識人(自己)的過程也一樣。
當我們在書中讀到某個故事,或是某個事件,也常會將其帶入到我們生活的經歷中去,這是認識事物的方式,本無可厚非。我們可以在朋友身上見到故事中人的影子,可是之這也可能是種可怕的感覺。我們會同時把故事中的不好的事想像在那個人身上,算是一種心理暗示,因而對還未發生的現實中的事產生憂慮。
(講的亂糟糟的 換個行說)
如果經歷很多,性格又比較敏感,這樣的感覺可能會更加明顯。舉個例子說,在看春上的時候,不知不覺把書中的一些事(一些痛苦的結局)帶入到自己生活中身邊人身上。和朋友講了講,被朋友 明確地制止了,「不準這樣想」,「你就是你,不是書中的人」……
沒有什麼辦法,轉移注意力不去想那些,剋制住自己去在身邊人身上找到書中人影子的衝動。
因為
你,就是你啊。是真真切切生活中的你,不是書里的人,你有你自己的生活,不要被書所暗示,走向痛苦。

———————————————————————————————————————————
胡說八道了一氣,也沒給出什麼具體的辦法或是道理,只不過是些不太能表達清楚的個人感受,想到了再寫吧,匿了。


反而越加喜歡看她的傳記語錄去了解這個人。
一旦有了同感共鳴的時刻,更加歡喜。


我怎麼剛好相反呢?


等一下!《滾滾紅塵》是三毛吧~


問題好像並不常見。

然而擴大引申一下,作家或作者與其作品的關係,就是一個常見且常新的話題了。

錢鍾書說過,吃了雞下的蛋,何必去認識那下蛋的雞呢?

西方有一種文論,認為只需要看文本本身,至於創作出文本的人,那是外部的、次要的、另一層面的事了,可以暫時不管的。與錢先生的話意思接近。

作品,特別是偉大的作品,在產生之後,創造它的人對它也有新鮮和陌生之感,他的身份會發生一種轉換,不僅是創造者,也是接受、欣賞者了。換言之,此時作品已脫離了他,他對作品也沒有絕對至上無疑義的解釋權了。

這自有其真理性。

然而,暫時不管可以,專註文本可以,「作者死了」的同時,「作者」還是存在的,並且,此時「作者」會真正活過來、活起來。

以上是題外話。

最初這個問題使我想起的,是上學時的一個較為獨特的經歷,今天白天還恰巧想起來的。

一個學者的名字,在上課時聽老師提過,而後大概是在圖書館看到他的書,就隨手拿起來翻翻——此前當然是沒有看過的。這樣的相遇、接觸的時刻,如同初戀般,美妙,輕靈,清新,恬靜,一切好似悄無聲息,一切卻又印刻入心……

當我看到作者在自序中提到其患有胃癌且生命所剩無幾時,不禁十分驚訝,再翻看作者簡介,他去世於八十年代,可以說早已是古人了。之前老師沒有說過這一點(此學者已不在世間了),而印象中他應該是還在世,還對其他人有所影響的。我陷入沉思、感覺惘然,剛才如同初戀般的、傾蓋相逢的、與故知交談那樣的欣喜,一下子被破壞、被剝奪了。然而,書還是繼續看下去,且因為以上插曲,書對我的意義彷彿不一樣了,彷彿有了更深的重量。事實上,這個作者及他的作品後來對我產生了較大影響,真正印刻在生命里了。

巧合中也許有些別樣的東西,這件小小的插曲早已過去成為故事,然而偶然回想起來,覺得很有味道,心裡暖暖的。

這個或許也是題外話。

以上。


(這麼回答也太自戀了,#星星眼)
這或許就是我懼怕寫作的理由吧==可惜了我的生花妙筆(母親,不要怪孩兒呀)


因為讀到了自己 有代入感


你一定是個細膩文藝的人吧。


閱讀小說,故事,大概是要經歷這樣的階段的,一是看一個故事,看完書就等於多了一個印象,二是看一個世界,你從故事裡的世界能映射到真實的世界,大抵就是你現在經歷的階段,最後一個層次就是你能和作者達到心靈上的溝通,知道作者怎麼寫,怎麼安排人物,甚至這個世界的特殊規則,題主仍需共勉,讀書真好!


謝腰。本身是個悲觀的人,但活著需要樂觀。比如那些老歌喜歡聽卻盡量不去聽,因為怕流淚。


直接從書中去體會他們的情感比較好,看過他們的人生再看書的時候總會對書 有種先入為主的想法,這樣就看不到一千個哈姆雷特了


我讀遲子建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時候,明明白白看著人間情真被各種不得已的事情毀棄,難過得不行,就靠著不斷提醒自己讀完全篇:「這是小說 這是虛構的 沒有關係」。
後來越來越喜歡遲子建,去讀她的經歷,才發現那時候現實中她的丈夫真的死了,雖然這時距離讀那篇小說已經有一段時間,還是痛苦得緩不過氣來,到底沒敢看第二遍。


推薦閱讀:

如何看英語名著?
文學作品裡有哪些經典結尾?
馮唐哪本書最值得看?
有沒有哪些你特別喜歡的法語句子?
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如何學會思考?

TAG:閱讀 | 書籍 | 人生 | 恐懼 | 張愛玲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