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全面二胎政策有了,該慶祝還是悲哀?

如題


1.我國的人口形勢十分嚴峻:
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在1998年已經降到了1%以下,2008年以來一直在0.5%的水平徘徊
對比:世界人口平均增長率(1.2%)中等收入國家(1.2%);美國(0.7%)、英國(0.6%)巴西(0.9%);印度(1.2%);高等收入國家(0.6%)。(數據來源:世界銀行)

1949-2014年我國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2.總和生育率已經連續二十餘年低於更替水平

總和生育率的變化更能反映人口增長問題的嚴重性。總和生育率是指育齡婦女在育齡期間(一般認為是15到49歲願意並且能夠生育的嬰兒數量)世界平均更替生育率水平(即保持人口長期穩定需要每對夫妻生育孩子的數量)為2.1,一般認為我國略高於這一水平為2.2左右。我國自1993年開始已經持續20餘年總和生育率低於2.2的更替水平,目前為1.7左右(世界銀行的數據,六普顯示我國人口總和生育率為1.181,考慮到漏報瞞報因素,我國人口學專家普遍認為我國人口總和生育率為1.4-1.5)

3.少子化和老齡化問題突出

1960年以來中國和印度0-14歲和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變化比較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

與同為發展中大國和人口大國的印度比較,上世紀60年代初期,我國0-14歲和65及以上人口佔比與印度基本相同,自7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少子化和老齡化趨勢開始顯著快於印度,1960年中印0-14歲人口佔比分別為40.0%和40.3%,到2014年則為17.2%和29.2%;與此同時,我國老齡人口比例從3.7%上漲到了9.1%,而印度僅從3.1%上漲到了5.5%,我國人口的年齡結構問題顯然更為嚴重和緊迫。

4.性別比例失衡或影響深遠

性別比例失衡對人口結構的影響則更為深遠,按照人口學的理論,人口出生適宜性別比在107,由於男性夭折比例要高於女性,隨著男性比例的相對下降,在適婚年齡段,兩性比例會趨於平衡,而目前,我國低幼年齡段人口比例嚴重超高,根據2010年「六普」數據,我國0-4歲、5-9歲和10-14歲性別比例(女=100)分別為119.1、118.7和116.2,預示著未來十到二十年適婚年齡段性別比相對當前更加失衡。


此外,單獨二胎嚴重不及預期。「單獨二胎」在全國正式實施時,國家衛計委曾估計,每年將會新增超過200萬個新生兒,而試點滿一年後全國各省市報告的申請總量僅為128萬份,剔除省市虛報和申請後並未生育等因素的影響,預計新生兒實際新增不足100萬個,遠低於國家衛計委的預期。


綜合以上因素,可以看到,全面二胎某種程度上是我國不得已的選擇,但是,全面放開二胎是否有效呢,事實上,從其他國家的經驗來看,對人口的長期增長几乎沒有作用。原因就在於:低生育率是難以逆轉的!低生育率是難以逆轉的!低生育率是難以逆轉的!

1960-2013年日本人口總和生育率變化

1960-2013年新加坡人口總和生育率變化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

以日本和新加坡為例,日本自1974年開始人口總和生育率水平開始低於更替生育率水平,自80年代初,日本開始採取一系列的鼓勵生育措施,然而並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只有在1981-1984年間有一個短暫的生育率回升,此後生育率一路下滑,2003年左右已經下滑到了1.3以下。


新加坡建國時生育率曾高達5.4,為抑制人口過快增長,70年代開始,新加坡提倡節育,提出「兩個孩子就夠了」等口號,取消生育多個孩子家庭的部分福利,生育率開始急劇下滑,1977年生育率首次低於更替水平,到80年代中期,生育率已經降到1.6左右,1984年新加坡開始鼓勵接受高等教育的夫婦生育3個以上的孩子,但是並沒有起到效果,1986年生育率下降到了1.4,當年新加坡取消了計劃生育和人口委員會並鼓勵生育「三胎」以上,1988年生育率提升到了接近2,然而次年生育率就再次進入了下滑通道,此後生育率繼續下跌,2013年生育率已經跌到了1.2以下。


事實上,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相比,東亞文化圈的生育率水平整體較低,按照世界銀行的統計口徑,2013年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平均生育率僅為1.8,而考慮到北美和澳洲的發達國家對地區平均生育率水平的拉低,東亞及東南亞地區的生育率要比1.8更低,明顯低於人口更替水平。

1960-2013年世界主要區域人口總和生育率變化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


除了地區性的相對低生育率影響之外,我們認為,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將會導致單個育兒支出隨之上升,動搖育齡夫婦生育多胎的意願;而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則提升了育齡婦女的勞動參與率,三十年來,計劃生育政策執行的同時,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女性受教育程度也在不斷提高,這會使得我國低生育率水平難以逆轉。

1960-2013年我國人均GDP(美元)水平增長

從經濟發展水平來看,我國分別在1995年和2007年達到了中低等收入國家和中等收入國家水平,2014年我國人均GDP為7593.9美元,接近中高等國家收入水平(7967.0美元),而中高等收入國家自1996年以來,生育率一直低於更替水平,2000年以來,平均總和生育率均在1.9左右。

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或許對於低生育率的持續有更明顯的作用,自2003年以來我國高等院校女生與男生入學比例(男=100)持續升高,目前,我國高等院校女生與男生入學比例(男=100)已經從2003年的82.9提升到了2013年的115.0,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從102.6提升到了110.3,2008年,我國高等院校女生與男生入學比例首次超過100,即高等院校女生入學數量首次超過男生,隨後2010年我國高等院校女生與男生入學比例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和九十年代中期,我國女生高等院校入學率僅為男生的1/3和一半,受高等教育女性比例的提高對於生育率的降低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在寫這篇報告時,我做的假設就是在2016年會正式實施全面二胎政策,但是根據國際經驗,這種全面二胎政策對於人口增長的刺激作用也僅僅會維持兩到三年的時間。

我在以下的假設下,做了比較樂觀的人口增長估計:

假設:

(1)全面放開二胎所催生的嬰兒潮不具有持久性,嬰兒潮持續期為3年,即2016-2018年。按照國際慣例和我國的人口統計規定,把育齡婦女的年齡區間設定為15-49歲,2016-2018年每年各年齡段的育齡人口婦女數量以「六普」數據為基礎進行平移調整。

(2)二胎政策調整對於「15-19歲」和「45-49歲」兩個年齡段的生育率的影響微小,可以忽略不計。全面放開二胎對於「20-24歲」和「25-29歲」兩個年齡段的育齡婦女具有生育率明顯的提升作用。「30-34歲」、「35-39歲」和「40-44歲」三個年齡段的育齡婦女受政策影響會「補償生育」,「補償生育」是全面放開二胎導致新生兒增加的主要因素。

(3)假定2016、2017和2018年「20-24歲」和「25-29歲」兩個年齡段的育齡婦女受全面放開二胎影響,生育率分別同比前一年提升10%、10%和-5%,不考慮死亡對於育齡婦女人口基數的影響。

(4)假定由於放開二胎導致的補償生育使得「30-34歲」、「35-39歲」和「40-44歲」三個年齡段的育齡婦女生育率分別提升至「五普」對應生育率的50%、75%和60%,新增新生兒在2016-2018三年完成生育,三年新生兒占補償生育新生兒總量的比重分別為20%、50%和30%。

根據「六普」數據,全國總和生育率(未考慮漏報、瞞報)為1.18,假設漏報瞞報率為15%-20%,再考慮到2013年末以來實施「單獨二胎」的政策效果,估算2015年人口總和生育率約為1.5。近十年來我國新生兒數量在1500-1600萬左右,2015年新生兒數量約在1600-1650萬之間,取1600萬作為未實施人口正常調整的新生兒「自然增長量」,超過1600萬的新生兒數量為受到人口政策影響的「新增數量」。不考慮死亡率對於育齡婦女基數的影響,根據「六普」數據,估算2015-2018年育齡婦女數量分別為3626.0萬、3573.7萬、3531.1萬和3460.0萬,整體呈逐年遞減的趨勢。

經過我的測算,同比不實施單獨二胎的新生兒「自然增長量」(即1600萬),2016-2018年新增新生兒數量分別為190.1萬、271.3萬和104.1萬,合計新增新生兒566.6萬。

這已經是比較樂觀的估計!

這已經是比較樂觀的估計!


這已經是比較樂觀的估計!


事實上我個人認為,在不考慮強制生育二胎這種奇葩政策出台的前提下,對於直接的人口增長僅為300萬-400萬,甚至更低,而所謂的嬰兒潮,可能根本不會出現。


幾句感慨:

有的政策能夠摸著石頭過河

有的政策可以有決策思維慣性

有的改革可以穩健推行

但是人口政策

或許不具有以上三個特點

人口紅利消失和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或許是中國正在面臨的最大的問題!


該跑

微博@數知實驗室,整理


以前是指哪打哪,現在是打哪指哪。


推薦閱讀:

二胎家庭,MPV和B級以上的轎車該如何選擇?
求職面試中詢問女性生育意願是否屬於侵害勞動者的平等就業權?
開放了二胎政策為什麼不直接開放三胎呢?
人為什麼要生二胎?到底生一個好還是兩個好?
如何給二胎取名?

TAG:二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