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NFC 到目前為止仍然不溫不火?

NFC近場支付和短距離傳輸,被業內推崇,但是到現在在國內仍然不溫不火,一些旗艦機型都不加入NFC模塊。


這回答靜靜的躺了10個月,在2016年11月24日被編輯推薦了,短短三天內收到了這麼多贊,有些感動~,這行業還有這麼多的人在努力!

做手機支付的時候還年輕(雖然現在也不算老),帶領團隊披荊斬棘的歲月,從無到有打造一個一個產品——產品設計、技術攻堅、商務談判、客戶公關、市場運營、數據分析……那一個個的酸甜苦辣的日子,一張張躊躇滿志的面孔,彷彿就在昨天。

那一年我飛去了敦煌,寫下了這首詞,其實何嘗不是手機支付人的心裡路程,
《沁園春 * 敦煌懷古》
舊關如畫,斷垣殘崖,浪卷鳴沙,昔張騫蘇武,西出無故,班衛子弟,金戈鐵馬,幾英雄,懷納天下埋黃沙,扶征鞍無語,東望中華。
興衰漢唐僧家,俱躊躇共客走天涯,憑胸中萬卷,刀筆生花,身處絲路,心無商賈,少年白髮,初心不負,孤影青燈刻年華。千載功,百里戈壁,萬彩釋迦。

如今團隊的人都離開了,我也從事了新的工作,也想過回去繼續做手機支付,但是願不隨心,或許未來還有機會吧。

今年早期,看到Apple Pay又出江湖,遂寫下了這篇文章,把自己的一些感悟和經驗做一個分享,文章滿紙戾氣,或許也只因壯志難酬,但就像 @張panda 說的——我們在努力!大家還在努力,但願明天會更好吧!
謝謝大家!祝福大家!
—————————————都焦了割了吧———————————————————

下文寫於2016年2月初
手機支付的發展要經歷三天。


第一天,大地上什麼都沒有,大家都在說海東邊的那個小島上,有一種神奇的光明叫NFC,眾人一直討論到傍晚夕陽下山,天黑了,不甘心黑暗的人終於摸索著燃
起了NFC的火堆,那是一些看好「錢途」的人們在夜晚里點起的,而且時不時火堆旁會出現政府和國企大佬的身影,他們間或扔下一個大木棍,火一下子旺了一
下,但很快又回歸正常,臨近清晨,黑暗裡已出現了許多NFC的火堆,但都燃不大。


第二天,黎明已經到來,新升的光明叫二維碼,但那群人還在繼續圍NFC著的火堆,堅信NFC不死,這時從西方來了一個人帶來一個新的NFC火苗——
Apple
Pay,它很酷,燃燒著一種具有中華特色的薪柴——X格,少數衣著光鮮的人們開始朝他聚攏,他們甚至不願意正視已經大亮的白天,寧要火堆的溫暖,漸漸的從
前建立的一個個NFC火堆也跟著旺起來了。大白天里,很多人聚在火堆前,其中有些人是知道火堆可以烹飪他們的珍饈,而其他的為了什麼,可能連他們自己也不
清楚。

第三天,還沒有到來。


《Apple Pay可以走多遠》

作為一個手機支付行業的從業者,談一點想法。

手機支付已是第二輪翻炒

手機支付/移動支付/移動電子商務/手機錢包/……這些詞印象里是在2007年左右在國內被吵熱,大約在2012年左右被新炒熱的「大數據」、「雲」這些光芒四射的新詞蓋了風頭,之後消逝在主流媒體,偶然也冒頭但相對低迷。

雖然不在風口浪尖,但幾個頂級的互聯網企業近年已經星火燎原,潛移默化的推進,現在到處都是支付寶嘀一下,從用戶側感覺不像是顛覆式的創新,其實手機支付體系在中國已經完全發展成熟。

刷支付寶刷微信,感覺體驗和刷公交卡差不多,但支撐這套體系的系統遠比公交卡系統要龐大、複雜、精密、完善,筆者曾經在2009年寫過一篇文章——《基於
4P和4C的移動支付體系的構建》,描述了一個企業如何搭建手機支付平台——涵蓋手機錢包(主要以NFC射頻通信為核心,以二維碼通信為輔)、B2C商
城、後台賬戶、訂單系統等等一系列的框架,而且設計了各種信息通道和客戶界面,文章更著重在市場營銷方面,當時還很有前瞻性,今天除了NFC鏈條其他已經
基本實現了,文章講到的類似內容目前在互聯網上已經一搜一把,耳熟能詳熟視有睹了。

但為什麼筆者當時沒有去拿著這文章忽悠VC創業呢,這就是今天要說的兩個話題:NFC與二維碼的技術之爭、體制之爭,這兩個話題很難拆分講,會有交疊,總的結論是眼下NFC已經不是二維碼的對手。

手機支付與二維碼的技術之爭

ApplePay是個貌似高X格的話題,因此會有很多人關注,但其實技術上沒有什麼新東西。很多大神科普了基礎知識,特別是技術方面的知識,因此筆者就不
冗述。在支付領域,NFC技術和二維碼技術只是在前端的近場支付技術不同,後台的技術完全是一樣的,兩者的技術之爭也就在前端。

為什麼中國
人一直覺得NFC靠譜,是因為在一衣帶水的日本NFC的確發展的很好,日本在二十一世界之初,由DOCOMO等公司推動的13.56M手機射頻支付就已全
面應用,到處都是嘀一下就可以用銀行卡消費,那曾經是中國電信運營商和金融企業的夢想——把銀行卡數據放入手機里,嘀一下就OK(還分近場消費和遠程消
費),但是和很多產業一樣,人家做的好好的範本,到了中國就不一樣了。

NFC大約在2008年左右在國內開啟了動作,但也一波三折,開端應該是中國移動在做出了一系列手機支付創新之後(如2008年廣州推出的手機地鐵票),於2009年正式提出全面推進手機近場支付,使用2.4G通信頻率。

中移動有自己的算盤,因為SIM卡需要如此高的頻率才能穿透手機貝殼,而SIM卡是運營商把控支付市場的唯一抓手,因此必須要讓SIM卡來做通信和信息載體。

這種模式在技術上與公交系統、金融行業智能IC卡13.56M採用的通信頻率不同,在商務上通過SIM來把控市場也完全不符合後兩者的利益,但因為中國移
動運營商強勢的地位,控制著手機市場,又財大氣粗到處建立消費環境,因此2.4G在一片質疑中也苟延殘喘了近2年之久,在此期間中國移動灑下巨款採購了海
量的射頻SIM卡,改造了海量的讀取設備,在各地的近場支付市場衝殺騰挪,也出現過一些突破,但終沒有走多遠。

在喧囂了兩年之後,因為各種技術、政策、人事等原因,2.4G在一片噓聲中走下了舞台。但這一波折,葬送了中國NFC發展最好的時間窗口。在這兩年時間,二維碼因為各方面條件的成熟迅速興起,造成了NFC的沒落。


(一)智能手機的攝像頭精度改變了競爭格局

在2009年之前,手機的攝像頭像素還達不到識別二維碼的精度,這時的二維碼交互必須使用專用的識別設備,國內也有一些專門的公司承接此類業務,但當時二維碼近場通信並未成為主流。

當時手機要和近場的ATM、POS等設備交互必須使用射頻,日本NFC發展壯大就是在攝像頭還沒有提高精度之前就已成勢,大勢已成,二維碼再進入的是一個成熟的市場,客戶已經習慣了NFC,消費習慣不是那麼容易替代。

但在2011年的中國,基礎條件就不一樣了,此時智能機大行其道,其攝像頭的精度大大提高,智能機的各種APP也都可以隨意的在手機界面生成二維碼,既能拍又能做,一個手機就全搞定了。

在國內市場上,阿里巴巴的支付寶、騰訊的微信的已成氣候,在線上支付賺的盆滿缽滿之時,兩家也急欲插手近場支付領域,二維碼用手機掃一下就可以讀取,同時智能手機可以隨時生成二維碼,如此高效簡單,很容易就被兩家看上。


(二)終端設備改造缺乏強有力的推動者

二維碼的簡單,更體現在對現有支付系統的升級上。NFC要求老的POS機具有射頻功能,因此要麼花錢改,要麼換新的。面向全國市場,這筆錢用巨款二字不足以形容。

金融業在很早之前就推行了13.56M的金融IC卡,即可以嘀的銀行卡,同時對POS等收銀設備進行了升級改造,這些機器可以直接為NFC所用,覆蓋了國
內的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但覆蓋面不高,但POS機銀行和銀聯大佬們的,自己的東西自己花錢也就改了。可這只是金融消費POS,還有很多公交
POS(公交POS是近場支付的使用率最高的設備)、校園POS等等,這些設備的更改,就沒有財大氣粗的爸爸了。曾經中國移動做了一回爸爸,但是爸爸走錯
了路,灑了那麼多錢連個響都沒聽到,最後鳴金收兵,市場上就再難找到這樣的了。

沒有讀取設備,漫天都是NFC手機也無用武之地。

說回改造的POS的使用,因為嘀卡支付的消費習慣遠沒有培養起來,因此早年改造的POS使用極少,甚至連很多商家都不會用,POS機操作的菜單本就復
雜,NFC又有個近場支付有個在線支付,就這8個字操作員就蒙了,同時便利店人員更換率高,就算培訓了人一換也就不會用了,這些設備也就放在那裡老化。

設備改造門檻,幾乎成為了NFC發展的長江天塹。

而蓬勃發展的二維碼就不同,幾乎對現有的終端設備不需要做任何更改,大家今天普遍看到的是在便利店裡,售貨員拿著讀條碼機嘀一下就OK,這對比NFC簡直太便宜、太容易,售貨員幾乎不用培訓。

可能有人會說二維碼的安全性,其實也簡單,刷二維碼的時候輸入一個密碼,或者簡訊收一個密碼,這樣就基本上把危險降到很低了。返過來說,NFC使用的RFID演算法也不是不能破解的,所以兩者在安全性上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因此短短兩年,二維碼就這樣輕易的把NFC替代了,客戶的消費習慣培養起來,再想用同質化甚至更複雜的操作去替換,談何容易,而且客戶還要換NFC手機,
預置銀行卡,設置一堆的密碼,即便如Apple Pay 這樣的神器,很多人也是抱著玩的心態去試的,或者被銀行推銷的,這和普及根本不是一回事。

手機支付與二維碼的體制之爭

技術之爭NFC已輸,但技術只是面上的,二維碼和NFC的背後競爭才是較量的核心。兩者的競爭實質上是移動互聯網巨頭和國內金融國企、通信國企、手機廠商、地方政府引領的軟硬體產業鏈之爭。

二維碼的支撐體系甚至稱不上產業鏈,因為從手機界面到後台系統的開發運營幾乎都被移動互聯網企業自家包攬了,而且與金融企業和商家的對接也是移動互聯網企
業自己負責的(也有少量的代理公司),所以企業對整個系統的把控性極高,可以充分的應對市場競爭。NFC則不同。

NFC這麼一個比二維碼要貴很多的小模塊,因為牽涉到硬體,是一個更複雜的小系統。同樣的用戶體驗下,NFC需要更精益求精,這需要整個NFC產業鏈上下游的通力合作,而目前這個鏈條目前看來並不健康。

技術常常不是問題,問題的根本在於商業模式。縱觀整個產業鏈,產業鏈上的國企、手機廠商、地方政府都沒有視此為生命線的利益驅動,而基於共贏的推動才會催生產業的成熟。


(一)大型國企動力不足

國內的大型國企幾乎都在做互聯網,但是誰能說出來幾個有名的產品呢,有的銀行連自己的手機客戶端都做不好,你用過銀聯的客戶端嗎?那NFC呢?NFC牽涉到金融支付和手機硬體,想想這兩個行業里都是超級巨頭,站在這些巨頭的角度,先把下面的問題想清楚。


動支付是他們的生命線嗎?銀行的生命線是什麼?運營商的生命線是什麼?手機支付對他們來說在企業發展算什麼?構建移動支付體系需要大量的系統建設和技術開
發,巨頭國企有這樣的開發團隊嗎?開發合作商與他們合作為了什麼?NFC應該不是巨頭國企生死攸關的系統,那誰來推動精益求精?不精益求精這事情能做大做
強嗎?


筆者幾年前曾有一次機會和騰訊財付通的管理團隊吃過一次飯,席間那邊說國企在互聯網市場不可能和騰訊競爭,他們周邊圍著那麼多等飯吃的軟體廠家,我們可以
讓技術團隊一周加班加點開發出一個新產品,他們一個星期估計還定不出來讓誰來代工,我們一直有技術積累越做越好,他們的開發合作商只為了收益能做好產品
么,怎麼和我們斗。

是啊,國企是NFC產業鏈上的推動機,動力都有問題,如何能運轉好。


但NFC也不是必然動力不足,這些巨頭裡有一家與眾不同,那就是銀聯,筆者也有幸和銀聯的高層有過幾次接觸,在2008年的時候他們認為支付寶就是小孩子
過家家,不弄死它是因為懶得動,到了2013年就開始緊張了,的確支付寶、財付通這些公司搶佔了銀聯的蛋糕而且還有取代之勢。基於NFC的移動支付是眼下
是銀聯的生死之戰,這是它現在和未來的生命線,所以在NFC在推動力上銀聯唯一可以依靠的大佬,銀聯強則NFC還有生存的希望,銀聯未來必須藉助
Apple
Pay在POS機具上大量的投入並著力育市場。可是「閃付」出現了這麼久,有幾個人用過,銀聯並不像銀行那樣有細化到鄉村的分公司營銷網路,在推廣上可能
還要找人行或者銀監會這樣的爹地來壓銀行,可銀行難道不想推自己的APP鋪自己的POS?這樣動力又分散了,可能還會相互抵消。

另外,或許銀聯、銀行會大力推優惠補貼來培育用戶習慣,學阿里巴巴咋下N多億,但現在的氛圍國企能這麼做嗎?

NFC發展動力幾許還很撲朔。


(二)手機廠商誰可以挑大樑

ApplePay很炫酷,蘋果全球頂級的技術公司,但在中國的手機支付產業鏈條中,蘋果也只是一個手機廠商而已,他那顆通吃產業鏈的貪婪之心在中國的市場
環境里舉步維艱,中國監管之嚴,Google的前車之鑒還未走遠,Uber的痛苦也歷歷在目,想動銀行、銀聯和通信國企的蛋糕絕非易事,想在國內發展成騰
訊、阿里巴巴那樣的無孔不入的生態公司更是幾無可能。所以蘋果目前也就只有賣賣手機,與金融企業合作抽抽傭金,在人家的碗里啪啦一點。

但就這一點也給了無數的手機廠商以希望。

NFC目前在主流手機里早已經是標配,而且各大銀行也早已推出了基於NFC的服務,這個技術門檻幾乎為零,只是一直沒有人做起來,蘋果的進入給了眾廠商一
個新的刺激,相信很快就會有XXPay跟進,然後在銷售價格里如果有NFC就貴上那麼一點,廠家有的賺當然開心。但像蘋果一樣負責任的廠家是很稀少的,,
大多數廠家還是以銷售為目標,所以NFC機型多了會是好事么?NFC機型多了沒應用不還是一個空架子?很快就會聽到下面的對話:

——你銀行的APP和我們的手機NFC功能不適配?和我廠商有什麼關係,你找人開發調試啊?不行給你換台。

——客戶投訴?我這裡都是技術和銷售,沒那麼多人處理NFC客服,你們自己搞吧。

機型越多,攤子越大,服務越差,手機廠商的水平良莠不齊,而且互相掐架,大家各做各的應用,最後很可能是XXPay都掛了,剩下的就只有ApplePay、或者三星Pay加上有格調的小米Pay。

移動互聯網產品最講用戶體驗,客戶煩透了就拿腳投票了。


(三)地方政府是否有必要下這麼大的決心

這裡因為一些原因不深入談,想進入NFC手機支付市場,應該會有很多的審批,少不了折騰,金融監管層級多規章多,但筆者也沒有太搞懂就不談了, 就談談地方政府監管的公交應用吧。

NFC支付想迅速做大,就要找最匹配的最大的使用場景,這場景當然不是便利店、小商鋪,很多人不去那裡消費也可以好好生活,想想普羅大眾天天嘀來嘀去的最多的是什麼——小區門禁?那個不消費。公交卡?對了。要想在一個城市做大NFC,公交是最匹配最應該突破的領域,但無論是銀行還是運營商,事實證明都舉步維艱。

86版《紅樓夢》電視劇導演曾在節目上說過自己承受的巨大壓力,開拍之前有領導找他談話——紅樓夢也是你能動的?紅樓夢還只是中國一些協會元老們眼中的重要文化產品,不是白花花的銀子,公交消費可是實實在在的錢。

發卡的錢誰出?密鑰誰監管?系統誰建誰維護?那麼多押金誰收?押金存在誰那裡?後台可以充值是通過你還是通過我?城市之間還要互聯互通?最後一個——我現在做的好好的,你能給我什麼?我為什麼要和你折騰,還要受你牽制?

作為一個企業不能賠本幹活,也更不可能讓政府虧本,上上下下打通關,還要自己出錢出人出系統,投入從哪收回,向坐公交的老百姓多收錢?唯一可以自我蒙蔽的就是說先把用戶做起來,人來了還能沒錢嗎?

有沒有錢不知道,反正到現在也沒有一個把用戶做大的,公交領域難啃可見一斑,所以支付寶、微信都從商鋪的小額消費入手,最多做做公交卡的充值,沒有敢大動公交卡。反正二維碼做公交目前看不靠譜,那樣人家政府發卡的收入和押金的收入就蒸發了。

但NFC不是二維碼,便利店可以嘀卻不能嘀公交總是不幸福。


(四)軟硬體產業鏈廠家還要大浪淘沙

這些遊走在產業鏈上里軟硬體廠家,應該是NFC產業鏈叫的最多的,也是最沒博弈力量的,但卻是藍海里最嗜利的小蝦小蟹。

不少企業早年前就看到了東瀛的NFC商機,跟著運營商下了水,砸了成本招了開發,可卻總是起不來,也想過轉二維碼,但是那點小開發量和NFC不能比,可能還是喊的不夠,繼續高呼NFC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然後你就看到網上不斷的有NFC的新聞冒出來,今天又出了一個系統,明天又多了一個產品,稀稀拉拉的一片光明但沒有一個成氣候。

今天出了ApplePay,估計就會有這樣的對話了:蘋果公司都支持了,XX總你要跟上啊,這是工作亮點呢,你們沒有技術我有啊,你沒有系統我建啊,你沒有人才我培訓啊,簽個合同我來幫你們搞。

就這樣這些廠商今年又有收成了,把之前弄的系統改改貼貼給金主發過去,躺著把錢賺了,可NFC支付系統不是搭積木過家家,那是財務系統,系統複雜標準高,
這些要廠家都是為了賺錢的,能做好么。但人家都想清楚了,金主有核心的業務要忙,這個新東西能跑著就行了,用戶用的好不好更不是廠商要操心的。

叫的最高,得利最大,但叫的高也可以理解為響水不開或者半瓶水咣當,也就是趙本山說的大忽悠。NFC市場目前還有太多的投機者,還需要時間大浪淘沙。


縱觀整個NFC的鏈條,目前看不到太多健康的地方,蘋果傍上銀聯走通了一條路並不意味著整個產業鏈成熟了(畢竟iphone用戶只是中國手機用戶中很小的
子集,和微信、支付寶也遠不能比),眼下NFC鏈條各成員的利益還很難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實現共贏。當然很多人可以說在國內做點事情哪有那麼容易,都健健康康
的就不用奮鬥了,這話對,所以兩家互聯網巨頭看大家碰了一頭包,就摸索出了二維碼這條平行的鏈條,而且不碰公交,不改ATM/POS機,自己開發APP自
己搭系統自己談商家,精益求精就成了,賺點小額消費的傭金和沉澱資金的收益,小日子也過的很好。

NFC的路前面還有很多山,但仍不乏愚公(或者假裝的愚公),這樣看來,蘋果的確是一個讓人尊敬的公司。


筆者對NFC手機支付不看好,至少眼下不是二維碼的對手,無論從成本投入還是市場培育,但是NFC畢竟是未來近場通信的主流方向,而且還有銀聯在為了生死
存亡而戰,或許蘋果進入後會在中國的NFC支付市場上帶領一些公司一同踏出一條血路,後來的人沿著他的腳印走就好了,但這條路踏出來要時間,而且時間應該
很長,我們需要等著蘋果走出來,或者退出去。


看了那麼多答案居然談到NFC都只局限於支付,難怪發展不起來啊

Android 4.0開始就內置的beam功能,可以利用NFC做任何類型的設備配對,讓設備碰一下就搞定,然後設備自動採用最合適的連接方式,不用先打開藍牙搜索目標設備,也不用糾結有沒有打開設備可見性,而在Wi-Fi形式傳輸時也不用再輸入配對密碼

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索尼的全系列電子產品,電視跟手機碰一下就能投影,相機跟手機碰一下就能傳照片,音響和耳機跟手機碰一下就能輸出音頻,省了太多事

還有像通訊錄也可以通過NFC交換,不用手動輸入,還有像剪貼板里的文字,這比用微信更方便

這麼多應用場景,結果你們長篇大論半天居然只談支付,可見對這個技術有多不了解,這樣能發展起來才有鬼了


NFC的三大主要功能用的都不咋地:
1 支付方面,上面說的太多了,就不再贅述。關鍵詞:銀聯的沒落與支付寶、微信的強勢。
2 與RFID卡片通訊方面:協議混亂;而且此類卡片多為儲值卡,廠商不願意開放充值介面。
3 與其他設備配對:由於帶寬問題,配對後的通訊還是要靠藍牙或者wifi,而藍牙的LE在配對速度上領先NFC太多,又不多耗電,最恐怖的是還不用多加硬體設備。


下面有兩個重要更新關於NFC,iBeacon的


還有_@小龍的指出,有個更正,微信的付款是要聯網的,在肯德基吃飯時驗證了一下,確實,不聯網無法載入出來二維碼和條形碼。


從NFC支付講一下^_^

又更了,Apple Pay的第一次,在推出Apple Pay第二天就用了,不過當時震驚了在我後面排隊的顧客和結賬的店員。

以下的故事裡面的POS機均為支持閃付的型號,而且,進去時大門上貼著Quick Pass 和銀聯的標誌。
Apple Pay使用時無需連接互聯網。二維碼支付最下面有講到^_^

坐標北京

我去買東西,想用銀聯閃付,或者Apple Pay
結果店員用手捂住POS機,不讓我刷卡,或者直接質問我想幹啥。


還有一次用Apple Pay要不是POS雞列印出來小票(不知為何突然有延遲,好像那家店在大樓里信號不好),店員根本不相信我支付了。


還有一次吃飯(很大的店,全國都有分店)我手機馬上沒電了2%,我說用Apple Pay吧,畢竟Apple Pay不用聯網,而且前台POS機支持閃付,要不開了4G一會回家都是問題。結果店員一手捂住機器,叫另一個服務員去找充電器,找找找,找到了,給我充電,讓我用支付寶付款。

這就是為什麼不流行的原因之一吧!前台人員還需要加強業務培訓啊!

11.28更
支付寶和微信付款功能需要聯網,而且商家要用這個功能就必須得和支付寶微信合作,使用專門的掃碼機器,這個對一半小店用起來比較麻煩,所以我去過一些地方,比如魏家涼皮,肯德基,都用的是這種方法,掃我的碼,但是還有一部分商家,比如自己開了一家小商店,大多數使用的是店主把自己的二維碼列印出來塑封粘在結賬處,然後你掃他的碼轉賬,就是所謂的面對面轉賬。

11.29更

看了_@沈萬馬的回答感觸很深!
想想生活中真的不少這種例子,坐公交就有很多人在刷屏幕,進樓宇門禁,很多人把門禁卡在顯示屏上。這些設備上都沒有很明顯的感應提示區,不懂的人真的可能找不到?
我用過兩個手機iPhone和華為Mate7。說真的我是專門去官網上看了才知道iPhone背面靠頂部的那根天線是NFC的,而華為Mate7的NFC的天線居然在背面攝像頭的周圍。NFC的感應距離比較小,如果不清楚相關位置的話,可能真的不易成功。

還有看了_@Leon Tian的回答,想起了一件事,我記得高二的時候蘋果公司開發布會,提到了iBeacon。
我同學告訴我後我們查了資料,原來iBeacon是使用藍牙的,蘋果想利用iBeacon和NFC競爭。當時國內有一家公司設計生產了iBeacon設備,我們買了四個,很小和火柴盒一樣大,配合app可以實現距離測量,之後又了解到iBeacon可以為室內導航,商場信息發布,商家優惠信息發布提供便利,而且因為是藍牙技術功耗極地,一個紐扣電池用3年,,而且NFC感應距離短而iBeacon距離長,而且NFC標籤成本總體計算下來沒有iBeacon划算,所以那段時間iBeacon很火,當時把iBeacon和NFC還有射頻RFID(技術有點類似,但不一樣)一起討論,但是幾年下來iBeacon技術似乎變少了,NFC到多了。
NFC是近場通信,可以傳輸文件,所以我記得當年三星S4吧就支持NFC,當時就震驚了,好厲害。
但是現在的手機NFC的情況是,配備不齊,不像攝像頭幾乎所有手機都有,而且配備了NFC的手機其可讀的標準不一樣,導致部分手機的NFC有的類型的標籤無法讀出。
加上學習成本和最上面說的,不宜使用,等原因,導致NFC不太火。


從功能上看,當年nfc的大規模應用也就是利用url, text, pic, tel, sms等預置標籤,達到一個信息獲取/交換的目的。一個nfc標籤當年拿的時候價格是1美元上(拿10000個),做成物料的話肯定老闆不批。雖然有些看上去比較酷的功能,如設備配對,交換名片,並沒有什麼卵用。後來二維碼大行其道之後,這些事情也能做的了。技術成本也是一個,二維碼構造學習起來的成本比較低,nfc各家的標籤,各個型號你都得去了解一下特性,編碼,各種規範,開發應用慢。要寫標籤還得至少買個帶nfc功能的手機/讀卡器,工廠批量印刷還得找能批量寫入信息的,不是隨便一個列印店能做的了。

最坑爹的是這些都做了了之後,你還得貼上去才能掃,有一定距離甚至有的隔著玻璃就不好使了。

最最坑爹的是這個nfc標籤那個容易壞呀,就一粒芝麻壞了之後就整個不能用了,隨便一折一堆就壞了呀。二維碼在印刷品上就算是摩擦掉色不壞到一定程度還是可以掃出來呀。


因為整個產業鏈的各方各懷心思,能好么


服務提供商和設備廠商之間合作還沒有達成,遠遠沒有達到整合服務的地步,目前服務和用戶體驗都是割裂的。就拿移動支付來說,由於銀行、商家、支付服務平台、設備廠商之間各自為政,很難設計出統一的方案、一致的用戶體驗。
目前我看來Apple Pay是走得最遠的,支付服務平台和廠家是一家,離線支付模式其實就是從物理上模仿了一張信用卡,體驗上比支付寶、微信支付都要方便一點。然而各國對於信用卡業務都有不同的法規,所以落地有難度。在我國國情看來,Apple Pay和銀聯有相對比較一致的戰線,然而銀聯有莫名其妙的閃付標準,規則略複雜。第三方支付平台比如微信和支付寶,可能需要對商家設備進行一定改造,最基礎的就是支持圖像識別的掃碼終端,鋪開有一定成本。然而騰訊和阿里比較會玩,靠各種紅包優惠補貼強行鋪開,所以Apple Pay沒啥優勢


NFC應用產品由索尼等日本廠商開創,標準化程度十分有限,沒有形成藍牙那樣國際通行的Profile協議。

上下游廠商故意製造互不兼容的專利、私有協議,技術標準已經碎片化。

與Wi-Fi Alliance相比,NFC Forum的影響力遠遠不夠。


協議不統一,行業不規範,利益分割,各自為戰
什麼公交卡,門禁卡,支付卡,背後都有相應的盈利公司,會開發給第三方嗎


同意 @Leon Tian
因為索尼不是蘋果
多媒體NFC互聯的技術推進一直是索尼在做
如果你接觸過索尼的娛樂產品生態圈就知道這玩意多方便
但大家只知道apple pay
就這麼回事兒啊

酒香也怕巷子深
現在的問題是沒有一個合適的,去品牌化的終端的發展大環境,彷彿世界都是蘋果三星魅族小米,你要知道魅族小米主流機,還有什麼OV中華酷聯的中端機連NFC功能都沒有呢
於是蘋果pay了一下,家家都在跟著pay,但這明明都是韓日智能基礎建設環境玩兒剩下的東西了
現在的國際商業環境就是這樣,傳播價值大於價值本身


我只知道武漢的公交卡可以自己用NFC手機充值,挺方便


1.不是什麼手機都有NFC,擁有NFC手機的依然是小比例。
2.不是所有的NFC手機都支持刷卡刷公交地鐵。
3.宣傳不夠,別說其他人了,就算是擁有支持NFC支付的NFC手機的用戶中,知道自己的手機支持NFC支付的依然只是少數人。
4.就算知道了NFC支付的用戶,依然有相當多的人擔心安全問題。
5.線下支持依然少,支持二維碼的不一定支持刷卡,支持刷卡的也不一定支持閃付啊!
6.小城市沒地鐵,公交的話,小城市的公交使用率真的不高。步行,騎車,開車,打車佔據著不少市場份額。而在中國,大多數人都還是生活在農村及小城市中的。
7.公交地鐵方面除了手機廠商的軟體支持,還可以選擇三大運營商的nfc~sim卡來實現。
然而,三大運營商在這方面也不是太上心。
你打電話過去,總有不小的幾率遇到一些不知道什麼是NFC和NFC~sim卡的客服。
若是你運氣並不是太差,他懂NFC相關,你問他怎麼換卡。
然後你會發現,小城市根本就沒有更換的地點,所以別妄想了。
就算是大城市,也只是僅僅那麼兩三家支持換卡的網點。

總的來說,正是因為沒普及,所以手機廠商並不積極給手機都上NFC,卻也正是這個原因導致了沒普及。

況且就算上了NFC,也很麻煩,想支持刷卡還得搞定銀行和公交公司這關。大品牌還好,小公司根本不會浪費那麼多人力物力去跟銀行和公交公司一家一家地談,以支持這個小眾功能。
況且在數量龐大的銀行和公交公司中,總有那麼一些因為利益關係的頑固派,並不是那麼好談下來的。


哪那麼多道道,原因就一個,蘋果沒看上,所以沒帶起來。
iPhone6之後就有了nfc,然而僅僅只是為了Apple pay,蘋果也壓根就不想開發nfc。


我經常小米5的nfc刷公交卡。
目前支持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蘇州。
還可以在線充值,完全不用實體卡,就是手機虛擬卡,非常方便。

……………更新……………

看了一下別人的回答。很多人講nfc支付,不如二維碼付款方便。這是事實,付款的時候我也經掃碼。
但這並不代表nfc沒有未來,nfc可以應對更多的使用場景,但需要廠商做更多的優化。
比如我的手機除了可以nfc支付還可以刷公交卡,但是目前仍然不支持校園卡充值和門禁卡複製。
只要將來軟體支持到位,那nfc一定能火起來。


個人以為,關鍵原因,是NFC不好用。各種反直覺,特別挫敗用戶。

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哪裡能想到手機某個特定地方碰一下另一個地方就能實現一些功能?知道NFC的人里,又有多少準確知道自己手機的NFC區域在哪裡?這裡面,又有多少人能準確地把自己手機的NFC區域對準識別區?能熟練對準了,把識別區換成另一個人的手機的NFC區呢?而且,用NFC的一些交互過程是需要雙方確認的,試過兩個手機NFC配對過程中點屏幕確認配對嗎?

我認為,這一系列問題的答案,才是NFC沒有大量得到使用的關鍵原因。

習慣上說,大多數人能認知的日常生活中用得上的「用特定東西觸碰特定東西」的動作就是刷公交卡那樣的。這裡有兩樣東西必不可少——手裡拿著的卡片,和看起來是識別區的一塊平面。動作模式是把這個卡片瞄準識別區,放著,等確認信號,成功了就可以拿開。這個動作不能複雜——識別區一定要大要顯眼不然不知道往哪兒刷,卡片一定要比識別區小不然不知道怎麼瞄準,等待時間不能太長,確認信號要明顯好認。

即便是這麼簡單的操作,大家還可以觀察一下多少人是拿著公交卡沖著刷卡機屏幕去的,還有多少人是聽到錯誤消息完全沒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麼的。這可是日常生活最常用的動作了。手機NFC使用的場景則複雜了許多,引入了許多變化因素。

就拿手機NFC支付的例子來說,很多人拿著手機,面對刷卡機,第一困惑是:識別區在哪兒?常見支付終端上,那個小識別區僅僅有個NFC的標誌,顏色弄成深黃色算是最顯眼的方式了,沒有接受過知識灌輸的人根本不認識。

找到了識別區,第二困惑來了:手機比識別區大那麼多,往哪兒碰?懂的人會在自己手機上找識別區,找到之後還得把識別區翻到自己看不到的那一面,去對準支付識別區,有沒有對準還得等待加看屏幕提示。這個過程,要多容易挫敗有多容易。而且,有多少支付系統識別區設置在屏幕上方?注意大家拿手機的習慣是從下方握持,手會擋住屏幕看不到NFC支付有沒有成功。

支付場景還是NFC最好用的場景了。畢竟有給你提供了一個雖然不夠大但已經很大的識別區域了。需要的操作也簡單,等待,看屏幕確認信息。而手機對手機的使用場景簡直反人類。

我有兩部手機,Sony F8132和Sony E5803,這倆識別區的設置都很不方便。E5803還算好點,手機背後正中心,而且有個NFC的標誌,至少你能找到。F8132上,在正面聽筒左側,沒有標誌,不知道在哪兒的人找不到。

能想像試圖把這倆手機通過NFC配對的時候有多奇怪嗎?我要先把E5803正面朝我,蓋在同樣正面朝我的F8132前面。然後,憑感覺把E5803的背後正中央對準F8132正面左上角的某個區域。這個過程中F8132的屏幕我是看不全的,只能看在前面的E5803的屏幕,等待成功的提示。然後等了好一會兒還對不上的話,我就得把倆手機相對固定住,翻過來,看E5803背後的NFC標誌對到哪裡去了。倆手機錯位固定要多難有多難。能想像嗎?這個過程又不能鎖屏,又不能隨便按到屏幕,還得讓倆手機相對固定。好容易背面對準了,再翻過來打算點確認的時候又一不小心岔開了,於是就識別不上了,又要重複一遍這個過程,還要更小心防止位置再錯開。

我自認做過手機,NFC驅動我也寫過,應該不算是個普通用戶,上街可順利使用全球99%的NFC支付系統。然而,對我來說NFC使用起來之麻煩還是絕無僅有。甚至不如當初紅外傳輸——只要把倆手機放在桌面上頭對著頭,點屏幕上的確認就行了。至少能用啊。二維碼也比NFC強得多——用手機拍照是個大家都很熟悉的步驟,拍個二維碼只是多了一些後續動作罷了,整個過程有豐富而直觀的視覺反饋。

總體上,我感覺NFC是個方便的技術,但是是個半成品。基礎的東西做好了,但是用戶體驗方面的東西不僅是沒做好,有時候感覺乾脆是瞎弄。遇到設計比較好的使用場景,比如很多藍牙音響的NFC配對,交互比較順暢,容易使用。但更多場景下NFC對用戶提出的是挑戰,而不是給予方便。這種程度的技術,怎麼能指望大家齊心協力豐富上層應用呢?


缺乏統一標準。充個公交卡還得看是哪個城市,能指望啥


我認為在國內回答這個問題,答案最終會歸結到:國產手機廠商的唯利是圖。因為三星從S3開始始終在旗艦機上支持NFC,而後下沉到中端機,而國產廠商,最早也有配備NFC的,比如小米2A,魅族MX3,後來廠商單方面覺得:市場不成熟,大家都不用,於是紛紛撤掉NFC,後來看著人家蘋果上了NFC了,又紛紛開始加上,(小米5、魅族PRO5),華為這樣的廠商更不用說了,榮耀系列、P系列全系沒有,大家都知道,NFC最重要的終端是智能手機,而國內最普及的智能手機事實上確實是國產安卓,所以只能怪國產手機廠商目光短淺、唯利是圖。
當然了,收銀員技能差,不願意使用閃付,也是一個問題,不過,如果他們手裡的國產安卓機都能很好地支持NFC,那他們自己自然也會學會,也會接受,所以歸根到底還是國產手機廠商的問題。


你看現在好多二維碼。
NFC 和二維碼使用方法都差不多吧(基本就是掃一掃或者貼一貼)
但是有些手機可能沒有NFC模塊,但是你不可能沒有攝像頭吧。


因為部分環境使用不變,收銀的習慣掃碼,閃付的poa機很不好用也不穩定。如果都像交通卡一樣碰一下搞定,我才懶得解鎖-打開app-點開支付碼。快餐店那種自助付款的環境,肯定選NFC支付。至於不支持NFC的手機,還是不買比較好,反正有那麼多可選的。


感覺NFC在主要的應用場合上都能被掃碼替換


推薦閱讀:

iPad mini 4 / iPad air 2,應該選擇哪個?
iPhone8即將上市,該不該趁機買降價的iPhone7plus?
蘋果的 Swift 語言是什麼原理,為什麼會有即時效果?
iPhone 6 好還是 iPhone 6 Plus 好?
你用過的最好用的 iPhone 支架是哪一款?

TAG:手機 | 蘋果公司AppleInc | NFC | 市場 | Andro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