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如抑鬱症、焦慮症這類的心理疾病是如何確診的?

其他疾病都能通過身體的檢查數據來確診,心理疾病不能這麼做。比如怎麼區分單純的心情不好和輕度抑鬱?主要依靠患者的描述然後醫生認為患者確實患病,還是有其他確診手段?
以抑鬱症為例,百度上找到如下確診方法:至少有以下四種情況並持續兩周:
(1)興趣喪失、無愉快感;
(2)精力減退或疲乏感;
(3)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
(4)自我評價過低、自責,或有內疚感;
(5)聯想困難或自覺思考能力下降;
(6)反覆出現想死的念頭或有自殺、自傷行為;
(7)睡眠障礙,如失眠、早醒,或睡眠過多;
(8)食慾降低或體重明顯減輕;
(9)性慾減退。
但是總感覺這樣的語言描述太過模糊,確診也太過依賴主觀。所以想問一下心理疾病主要是怎麼確診的?


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我試著來談一下我的理解。

我們拿題主提到的這類情緒障礙來做例子,那麼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診斷」的概念。

目前,對心理問題進行諮詢和治療的有兩大陣容,一部分是醫院的精神科醫生,心理治療師;還有一部分是非醫療機構從事心理諮詢工作的諮詢師。兩大陣容的工作者所在的工作系統不同,受訓的背景不同,採用的干預手段也是很不一樣的。

醫療系統:在中國,目前只有醫療系統裡面的醫生有對心理疾病進行診斷的權利。而這裡所指的「診斷」是對問題進行一個判定,而判定的依據是醫療界通用的幾大標準:比如,國際通用的精神疾病標準(DSM標準),或者中國通用的精神疾病的標準(CCMD標準)等。這些標準中,就有題主提到一些條目項:對於診斷的依據,包括是否有一些指標,指標項達到多少,指標項出現的時間有多長。對於大部分的醫療系統的醫生,如果你去醫院就診,你的情況確實是符合上面的標準,那麼醫生很有可能診斷說你符合輕度抑鬱、中度抑鬱的狀況。不過很多心理診斷是會變化的,需要反覆多次就診,最終確診。

醫生為什麼要根據這些指標下診斷呢?這就要提到關於心理疾病的特殊性。人的心理是一個黑箱,我們並不知道內部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我們也沒有任何的檢測儀器可以了解到真實的情況,所以我們只能夠根據外部的一些可以被評價的一些指標,比如睡眠、食慾、性慾、自我評價、興趣精力等。所以,當你越符合這些指標,那麼你屬於這類疾病的可能性是越大的。在我看來,診斷本身,也是診斷某種疾病的可能性。因為很多的疾病是存在一些共同的特點,所以醫生也要進行鑒別診斷,判斷到底屬於哪一種。

在醫療系統中,醫生最核心的干預手段是開藥,所以診斷本身是指導醫生給病人開什麼處方,所謂對症下藥。如果醫生沒有診斷,那麼就無從下藥,也就不能給予什麼特別的幫助。但,也確實給很多的來訪者生硬的感覺,感覺非常的不人性化。這個問題我們後面會進一步談到。所以診斷本身並沒有特殊的意義,更重要的意義是在於診斷之後的治療方案。

在非醫療系統:在中國,非醫療系統的諮詢師是沒有處方權,也不能對來訪者進行診斷,心理諮詢師可以做的是進行一個評估並形成一個諮詢方案進行工作。不過事實上,這裡的「評估」和「診斷」是很相似的工作,即了解來訪者的問題到底是什麼,有哪些方面能夠反映來訪者真實的問題所在。但諮詢師的評估和醫生的診斷,所用的「標準」是不同的。醫生的標準是DSM,CCMD這些條目,而諮詢師的標準是和他們的受訓背景有關。不同流派的諮詢師,他們流派對於人類心理問題的理解是很不同的,對心理問題進行的分類也就很不一樣,這些不一樣的理解也與他們最後所用的干預方式緊密聯繫。

舉一個例子:
一位有抑鬱情緒的母親。
1. 如果這位母親去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醫生可能會根據上述條例,診斷可能是有中度抑鬱,也就是存在情緒的問題,所以要開抗抑鬱的藥物,服藥之後情緒就會得到好轉。
2. 如果這位母親是去找心理諮詢師,是個體流派取向的諮詢師(比如精神分析取向):諮詢師可能會了解母親前後發生抑鬱的時間,有無生活事件導致了這個抑鬱,母親內心感受是怎樣的,當前生活里是否有足夠的社會支持和關懷。也許會發現,母親的抑鬱是由於兒子讀大學了,而自己是一個全職太太,內心很寂寞,一時半會兒覺得生活很沒有期待,沒有好的調整辦法,情緒持續的低落到了抑鬱的狀況。如果諮詢師評估到了這些情況,那麼可能會與這位母親去探討她與兒子的關係,對兒子的想念,她如何能夠有一個更獨立自主的個人生活,如何豐富自己的生活積極的調整情緒。
3. 如果這位母親是去找心理諮詢師,家庭治療取向的諮詢師:諮詢師可能會關注由於兒子的離開給這個家庭系統帶來的變化,探討親子關係,探討夫妻關係。一般在這樣的家庭裡面,妻子得到來自丈夫的情感支持是少的,所以妻子所有的情感支持都在兒子身上,以至於當兒子進入大學或者成家立業之後,妻子會非常的寂寞甚至出現抑鬱。更多的是從整個家庭的角度來看問題和解決問題。

服藥本身是解決癥狀,有什麼樣的癥狀,對症下藥;而心理諮詢認為癥狀本身是內心衝突、內心世界問題的一個表象,即便藥物控制住了癥狀,但是如果內心世界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那麼癥狀還會反覆發作。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心理諮詢不是萬能的,有一部分急性的或者嚴重一些的心理疾病是必須通過藥物控制癥狀的,諮詢是不能控制急性的、嚴重的癥狀的,而且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癥狀不得以控制,那麼諮詢的談話方式也是毫無意義和效果的。如果你不想吃藥,只想通過諮詢的方式得到幫助,但是你的諮詢師也強烈建議你要去醫院診斷並服藥,那麼就一定慎重考慮這個建議。

最後,可以再討論一下幾個概念:抑鬱症、焦慮症、抑鬱情緒、焦慮情緒、抑鬱易感的人格、焦慮易感的人格。

在國際上,關於DSM這種權威診斷手冊的爭議還是巨大的。儘管已經做了多次的修訂,現在是第五版了,但是還是存在一些爭論。

比如關於情緒障礙,我們熟悉的是抑鬱症。抑鬱情緒是一種很常見的情緒,每個人在一生中都一定會有機會體驗到抑鬱的情緒,可能會懶散,感到生活沒有興趣,自我評價下降等等,不過這種情緒持續的時間不會太長,可能也不會太激烈,通過普通的自我調節或者生理周期激素的調整,也會得到緩解。
然而如果這種情緒一直存在,沒有緩解,甚至影響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更嚴重的到了有自殺自傷的地步,那麼可能就要考慮抑鬱症的問題,需要藉助專業的幫助。
但是還存在一類人,他們似乎很容易感受到抑鬱情緒,但是他們又並不符合抑鬱症的診斷標準,這類人可能是有一些易感抑鬱的人格特質,他們可能受到抑鬱情緒的影響,工作和生活也會有一些影響,假如他們願意去理解自己並改善生活,諮詢對於他們是不錯的選擇。

希望有幫助。


精神科我不清楚。
心理諮詢師一般是通過面談,了解來訪者情況。然後通過量表評分,以及病程長度來確定是否是神經症。
一般達到神經症的標準,就直接建議去精神科了。


做題做題做題
多數父母溝通
他們根本不知道我腦內的病變


你百度到的只是標準之一,一般的精神類疾病的診斷標準包括四個板塊:癥狀標準,嚴重程度標準,病程標準和排除標準,具體到實際操作中對標準的把握跟醫生的經驗很有關係。所以,就算我能把診斷標準倒背如流能準確地解釋標準里每一個名詞的含義,我還是只能跟你說:自覺有癥狀請去看精神科醫生或者專業的心理門診,推薦先去精神科排除一下藥物治療的必要性。


診斷是為了提高治療的有效性和客觀性的,診斷標準的提出必然要以去個體化為代價,當然不斷更新診斷手冊是為了能服務於更多的橫斷下人群的,對於心理(精神類)疾病的診斷更多依賴於現象學證據,也就是各種對癥狀的觀察經驗的總結(當然還有時間標準、嚴重程度標準及排除標準,不是想像的那樣簡陋咯),這種經驗的準確程度受我們目前的研究水平限制,所以現在基因、功能磁共振、腦磁圖等研究手段很熱呀,可能臨床上各種疾病多少都有所謂診斷金標準、銀標準,而心理科疾病診斷目前金標準就是DSM、ICD等手冊了,就算你是疑難雜症至少允許醫生們能在一個框架下討論吧,而且看似主觀的診斷條目背後有很多研究結果支持,看似客觀的腦神經遞質檢測實際並無卵用。PS:簡單粗暴的分類方式確實讓人不爽,甚至懷疑,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病人更是以為如此,現在醫學倫理認為病人是無過錯者呀,每個病人內心都渴望被特殊對待,然而在心理科疾病中不要太擔心診斷出差錯,因為藥物治療都是針對癥狀的,你需要更準確的表達自己的癥狀,目前診斷水平還不能說你是什麼病,只能說你更可能是什麼病,至於心理治療,這邊門診量大,去掛個諮詢號隔壁看吧。嗯?叫號器又壞了!下一位,下一位!


去三甲醫院精神科和醫生聊了半小時,邊哭邊聊,詳細說了自己的癥狀和心裡感受,完了做了六七個測試,和醫生診斷結果一致,抑鬱加焦慮,感覺確診也不麻煩啊


推薦閱讀:

邊緣性人格障礙怎麼辦?
什麼樣的心理陷阱束縛了我們?
總喜歡把事情往壞處想,怎麼改變這樣的性格?
關於素食。我有個問題,我有個朋友…她只吃素的,她覺得吃肉,對那些小動物好殘忍,這真的殘忍嗎?怎麼說動她呢?她才近幾年才開始吃素的。?
為什麼我學東西很快,但一直很難深入?以至於沒有一樣學得精通?

TAG:心理學 | 心理治療 | 心理 | 心理諮詢 | 抑鬱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