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實力不強的芬蘭能在蘇芬戰爭中把蘇聯打的無顏?

經濟、政治?


只談軍事,不談政治。

想要了解細節建議自己去看《蘇芬戰爭1939~1940》

戰前準備階段。

1.蘇聯方面:蘇聯高層過於樂觀,認為只需3個星期就能結束戰爭。交戰初期擬投入的部隊只有列寧格勒軍區,甚至連森林作戰的計劃都沒有準備。在裝備上蘇聯的優勢大於芬蘭,但大清洗導致合格的師級指揮員十分匱乏。即便如此,因為內戰的關係,蘇軍指揮官的戰鬥經驗比較豐富。

2.芬蘭方面:兩個計劃vk1和vk2。vk1是在蘇聯軍隊集中西線時對蘇聯發動進攻奪取其領土。vk2則是較為保守的反擊計劃,以強化防線和收復失地為主。

秘密動員,將兵力集中到主要防禦地帶。1939.10~11期間芬蘭不斷加修火力點和工事。並進行軍事訓練和不斷地演習。這大大強化了芬軍的戰鬥力和對於戰場的熟悉程度。另外芬蘭還有專門的野戰軍和遲滯部隊。野戰軍負責堅守防線和戰略反攻。遲滯部隊負責阻擊敵人然後撤退到後方,發動機動打擊。芬軍的總體思路是依地形守住主要防禦點,如若丟失則要盡全力收回。

附編製圖。

戰爭階段:

1.地形與氣候:主要是苔原地與森林覆蓋的荒原。蘇聯的進攻路線主要是沿著兩國貫通的公路挺進,只有卡累利阿地峽才有連貫戰線。這導致戰爭變成了一場場孤立的戰鬥,各個戰場之間相距甚遠,蘇聯一個師只能沿著一條公路挺進芬蘭。

戰爭期間芬蘭的冬季相當嚴酷。對機械部隊的行進和人員的進攻戰鬥都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2.遲滯戰術導致蘇聯軍隊無法有效聯繫。不斷地被芬蘭分割包圍殲滅。晝間,芬蘭軍隊以近戰火力配合以有利條件下的陣前出擊殺傷敵有生力量,以各種反坦克兵器從近處摧毀蘇聯紅軍坦克;夜間派出滑雪小分隊襲擾蘇聯紅軍後方,突擊在雪地烤火露宿的蘇聯紅軍,把蘇聯紅軍打得疲憊不堪。蘇聯雖然投入了1000多輛坦克,但並未有效運用。反而因為地形和氣候影響而損失慘重。

3.蘇聯空軍的戰術缺陷。芬蘭空軍的規模遠小於蘇聯空軍,不過他們的訓練紮實,要求標準很高,飛行員與其他國家之間的交流很普遍。芬蘭空軍在這個階段已經開始使用4機編隊做為他們空戰的基本編製。這種編隊和德國在西班牙內戰時期發展出來的戰術編組的基本概念是相似的。四架飛機當中以兩架為小隊進行戰鬥,通常是由較為資深的飛行員擔任小隊的長機,在戰鬥中居於主動的地位,另外一架由較為資淺的飛行員操作,負責掩護和伺機攻擊敵機。

蘇聯空軍當時還是採用沿習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的3機編隊戰術,無論是在飛行員個別的訓練,編隊間的默契以及作戰的企圖心上都遠不如芬蘭,有不少的報告指出3機編隊中的僚機有的時候無論有沒有目標,都會隨著長機開火,形成浪費彈藥的情況。負責支援轟炸機的戰鬥機有的時候還會丟下同伴,脫離作戰空域。較差的訓練以及呆板的戰術,使得蘇聯空軍雖然數量大於芬蘭空軍,然而在作戰效果上遠不如芬蘭空軍的表現,導致蘇聯空軍損失慘重之外,對芬蘭境內目標的轟炸效果也非常有限。

當然,全書最讓我觸動的還是最後一段話。

當某互聯網論壇沉醉於爭吵何為正義,努力為自己心中的正義辯護時。戰爭雙方的當事人卻達成了和解。並一同為兩國後來長久的和平獻上祝福。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

蘇芬戰爭1939~1940

(第二次寫乾貨,細節多有不足還望包涵。這次寫也是我自身對了解這場戰爭的興趣。)


第一,芬蘭在同蘇聯進行領土談判時進行全國秘密動員,蘇聯一怒之下,把列寧格勒軍區框一下A過去;
第二,蘇聯以為把紅軍派過去芬蘭工人就會起義響應,這戰爭準備可想而知;
第三,大清洗和戰前三倍規模的大擴軍,導致蘇軍中層軍官缺編嚴重;
第四,芬蘭冬季的氣候和地形,事先不進行大量準備的話誰去都沒轍,巴巴羅莎時在芬蘭的德軍表現的和冬季戰爭時的蘇軍一個鳥樣(著名蘇黑艾伯特·西頓語);
第五,芬蘭有啥中立可言?戰前親德親英(英德支持下,芬蘭修建的軍用機場遠遠超過了自家軍用灰機所需);戰時和德國結盟,在蘇德戰爭期間,芬蘭方向的蘇軍靠劣勢兵力頂住了芬軍攻勢,這才是所謂芬蘭人收復失地後停止進攻的真相;
第六,蘇聯傷亡比確實難看,但要難看到網上傳播的那個程度,還得靠蘇黑們幾十年如一日地吹啊;
第七,回到39年的蘇芬領土交換談判,據說這是大國對小國的侵略和壓迫啥的,不過當時曼勒海姆主張芬蘭同意,事後李德哈特認為條約挺公平公正——大概這兩個傢伙都是共諜吧


~~~~~~~~~~~~~~~~~~~~~~
鑒於反響還行,那就補充下蘇聯在蘇芬戰爭中的幾個重大失誤或者說黑點
1·外交談判問題
蘇聯提出的要求不算過分,領土互換方案基本公平合理——啥,你說蘇聯要置換給芬蘭的地方是不毛之地?拜託,蘇聯從芬蘭要的也是不毛之地而不是什麼「人口相對較多、較宜居的沿海地區」,算上防線上的軍事工事和設施,用兩倍面積兌換也過得去了。而且芬蘭為了蘇聯提出交換的兩塊地盤,在內戰後和紅軍可是打了一兩年邊境戰爭,雙方死傷數千人,曼勒海姆還拔劍發誓「這兩塊芬蘭的自古以來一日不收回,老子劍不回鞘」。認為領土交換蘇聯人佔便宜的,純屬求種賤如狗擼完嫌人丑。順便,讓芬蘭領土從卡累利阿後撤40公里,並沒有破壞芬蘭防線完整性,這也是當時的曼勒海姆主張接受條約的原因。
但是,問題在於雙方的談判是在互相嚴重不信任的前提下進行的,尤其是蘇聯要求租借漢科半島的提議,對於滿腦子「紅毛亡我之心不死」芬蘭高層刺激過甚;而蘇聯看來,我在如此有利的國際局勢(歐戰爆發,德國承諾不干涉)下,如此有誠意提出如此這麼公平的條約你居然不要,還偷偷進行動員,不是要加入反蘇干涉軍是要幹嘛!於是biu的一下,兩邊打起來了
那麼,蘇聯如果進一步放低姿態,主動削減掉那些刺激芬蘭人心理的條款,能否達成和議了?鑒於歷史談判雙方僅在第一條達成共識,我看這可能不大。再退一步,如果蘇聯在談判失敗後不採取軍事手段而是致力於維護兩國和平,能否避免芬蘭加入軸心?這可能性有一點,但是考慮到兩國歷史恩怨、領土爭端、意識形態對立,加上芬蘭整體的親德氛圍,一紙沒到期互不侵犯條約,能否阻止芬蘭在德國的威脅利誘下參加巴巴羅莎,實在太懸。當然,最低限度,可以把芬蘭加入戰爭的時間推遲幾個月。
然而要讓蘇聯在自認為優勢很大+對方理虧的情況下,把和平希望寄托在芬蘭人的信譽上,似乎也很為難啊

2·軍事準備問題
這個已經滿身黑點,不需要再黑了

3·戰略定位問題
相比前線仗打的難看,個人認為蘇聯這方面問題更大。
畢竟一開始的口吻,莫斯科是基於國土安全進行領土談判;
然後談崩了,莫斯科以芬蘭軍隊發動邊境襲擊為理由開打,還成立了庫西寧為首的民主芬蘭,一副要給芬蘭人換政府的架勢;
再然後好不容易突破防線勝利在望,因為擔心國際干涉和芬蘭人簽訂合約,民主芬蘭帶著蘇占原芬蘭領土成了蘇聯第16個加盟共和國
——這從頭到尾給圍觀吃瓜群眾的印象是啥?自然是老毛子卑鄙無恥陰險狡詐毫無性慾,什麼國家安全,什麼輸出革命,統統是假的,你從頭到尾就是想巧取豪奪別人的地盤!
這個鍋沒的說,必須由斯大林為首的政治局來背

~~~~~~~~~~~~~~~~~~~~~~~~~~~~~
來來來,堅持認為蘇聯人拿不毛之地強買強賣的,和我一起溫習下曼大帥的劍鞘誓言:
」Saapuessani Karjalan rintamalle tervehdin urhoollisia karjalaisia, jotka niin miehuullisesti ovat taistelleet Leninin roistoja ja heid?n kurjia k?tyreit??n vastaan, miehi? vastaan, jotka Kainin merkki otsalla hy?kk??v?t omien veljiens? kimppuun. Leninin hallitus, joka toisella k?dell? lupasi Suomelle itsen?isyyden, on toisella l?hett?nyt sotav?kens? ja huligaaninsa valloittamaan, niinkuin h?n itse on ilmoittanut , Suomen takaisin ja kukistamaan meik?l?isen punakaartin avulla Suomen nuoren vapauden vereen. Yht? petollisesti ja katalasti h?n koettaa nyt, kun tuntee voimamme kasvavan, ostaa kansaamme ja hieroo sen takia kauppaa Suomen kapinoitsijain kanssa, luvaten heille Vienan Karjalan, jota h?nen punainen armeijansa h?vitt?? ja ry?st??. Me tunnemme h?nen lupauksiensa arvon ja olemme kyllin vahvat vapauttamme yll?pit?m??n ja puolustamaan velji?mme Vienan Karjalassa. Meid?n ei tarvitse ottaa armonlahjana sit? maata, joka jo veren siteill? kuuluu meille, ja min? vannon sen suomalaisen talonpoikaisarmeijan nimess?, jonka ylip??llikk?n? minulla on kunnia olla, etten pane miekkaani tuppeen, ennenkuin laillinen j?rjestys vallitsee maassa, ennenkuin kaikki linnoitukset ovat meid?n k?siss?mme, ennenkuin viimeinen Leninin soturi ja huligaani on karkotettu niin hyvin Suomesta kuin Vienan Karjalastakin. Luottaen oikeaan jaloon asiaamme, luottaen urhoollisiin miehiimme ja uhrautuviin naisiimme luomme me nyt mahtavan, suuren Suomen.」

——大意是有隻要東卡累利阿還在共匪手裡,只要大芬蘭還沒建立,我就決不收劍入鞘balabalaba

ps:曼大帥第一次說這話是21年和俄國簽訂和約後,第二次念是作為41年的對蘇作戰動員口號

ps2:正因為他老人家為首的軍部念念不忘這兩塊乃至更多的不毛之地,所以我對蘇聯採取睦鄰友好政策能否換來芬蘭中立沒啥信心

ps3:應該說曼大帥雖然喜歡裝無辜克制小白蓮,但是人家比起本朝那些嘴炮收復外東北的愛國者強多了,起碼為了不毛之地可是真槍實幹打了兩場戰爭不是

~~~~~~~~~~~~~~~~~~~~~~~~~~~~~~~~~

第四次補充:

一、關於純潔無辜小芬芬在談判期間的秘密總動員

二、小芬芬參謀部的星辰大海作戰計劃

最後謝謝提供《蘇芬戰爭1939-1940》的紅34童鞋


血沃冰原的蘇芬戰爭:弱小民族對強權政治的奮力一擊


 作者=閻京生、劉怡
來源=《戰爭史研究》
1939年8月23日,從蘇聯帝國的首都爆發了一個新聞炸彈,納粹外長里賓特洛甫和蘇聯外長莫洛托夫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這個條約還有一份臭名遠揚的秘密議定書(二戰後德方文本被盟軍繳獲,當時蘇聯一口咬定這個文件是西方國家捏造的,50年代我國史學界也曾有多人次論證這是「西方偽造的文件」云云)。這個議定書和條約本身一樣不需要批准就立即生效,其中規定「如果對於……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所屬的土地進行領土和政治上的重新安排,立陶宛的北部邊界應成為德國和蘇聯勢力範圍的邊界……如果對於屬於波蘭的土地進行領土和政治上的重新安排,德國和蘇聯的勢力範圍大體上應為以納累夫河、維斯瓦河和桑河為界」。
這個秘密附件實際上不過是很久以來的、常常是骯髒的國際關係史中所熟知的「你我分贓」公式的又一例證。它所說的「領土和政治上的重新安排」,顯然只能通過侵犯相關國家的領土主權而實現。希特勒於9月1日以入侵波蘭西部而開始了「領土和政治上的重新安排」的第一階段,蘇聯於17日以入侵波蘭東部而告完成這一任務。10天後,瓜分波蘭的細節宣告完成,從而把這個國家從歐洲政治地圖上一筆勾銷。納粹主義德國和共產主義蘇聯取得了在侵略中進行有效合作的第一批成果。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芬蘭及其北歐鄰邦立即單獨地和共同地宣布中立。里賓特洛甫-莫洛托夫條約在芬蘭並沒有引起震動(當時其秘密議定書還沒有公佈於世)。相反,許多人士對於這個條約表示滿意,認為既然可能威脅芬蘭安全的兩個大國現在已經攜起手來,這樣波羅的海地區和斯堪的納維亞地區的和平就比較穩固了。而且認1932年起兩國都受到互不侵犯條約的結束,這個條約的有效期到1945年為止。「和平共處」似乎已成了現實。這種感覺由於8月30日德國駐莫斯科大使舒倫堡伯爵的保證而得到了加強。他對其在莫斯科的芬蘭同行說蘇德條約一點也沒有涉及芬蘭。

但是,蘇聯在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的行動,以及10月5日以後直接涉及芬蘭的那些事態發展,使這些樂觀看法煙消雲散,並在芬蘭全國敲響了警惕來自蘇聯的危險的警鐘。當波羅的海國家在蘇聯壓力下被迫接受其強行要求的軍事方面的安排和讓步時,這些國家就成為說明莫斯科意圖的不祥徵兆。蘇聯於9與25日與愛沙尼亞開始談判,後來分別與三國簽訂了把它們置於蘇聯控制之下的條約(9月28日與愛沙尼亞,10月5日與拉脫維亞,10月11日與立陶宛;9月28日蘇聯與德國簽訂的一個協定中,德國已經以750萬金馬克的價格將吞併立陶宛的權利賣給了蘇聯)。在每個國家,俄國人都取得了在戰爭期間佔領某些港口和軍事設施、並在有關地區駐軍的權利。雖然這些讓步只限於「戰爭時期」,但這一點對三個國家也沒有什麼安慰。它們對它們的共產黨鄰邦是有了解的,對於克里姆林宮裡的現實主義者來說,條約是沒有什麼神聖意義可言的。因此,對於條約中寫下的保證,說什麼「本條約的實施……無論如何決不得……侵犯締約國的主權……或者侵犯它們的經濟或政治制度」,這三國也不能按照字面意義加以信賴或依靠。
看到芬蘭灣以南這些事態的發展,芬蘭人不難理解把三個共和國置於蘇聯主宰之下的事變的含義。顯然,不管俄國人如何表白或辯解或提供諾言,允許蘇維埃軍隊的進駐不僅使這些國家面臨佔領的威脅,而且實際上就意味著被佔領。當芬蘭人轉過來對付蘇聯針對他們而採取的行動時,這種看法是有決定性意義的。10月5日,芬蘭接到「邀請」,到莫斯科商討某些未經指明的「具體政治問題」,這個「邀請」限期兩天內作出答覆,實際上是一道命令。
10月12日,在克里姆林宮舉行的第一次會議上,斯大林親自提出蘇聯對芬蘭的主要要求,可概括如下:
1.同意簽署一項「互助」條約;
2.把芬蘭西南部的漢科半島及其周圍地帶租給蘇聯作為海軍基地,為期30年;
3.割讓芬蘭灣內某些島嶼;
4.為了「增強列寧格勒的安全」同意調整卡累利阿地峽的一個相當大的地區;
5.同意拆除卡累利阿地峽的防禦工事;
6.為了改正據俄國人說是以前被「粗率地和不自然地」劃定的邊界線,割讓瀕臨北冰洋的貝柴摩地區的一部分。
作為這些割讓的交換條件,蘇聯政府願意將沿著蘇聯邊界的卡累利阿前沿地帶割讓給芬蘭。蘇聯讓出的領土的面積(8659.8平方公里,或兩倍於蘇聯向芬蘭要求的領土)曾被大肆宣揚,其含義是蘇聯為了交換領土做出了慷慨的補償,拒絕這一「慷慨的」要求就是違反道義。
芬蘭的大多數領導人始終認為,從芬蘭國家安全和嚴守中立的需要考慮,不能不拒絕蘇聯的要求。但曼納海姆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他對事態的急劇發展並不感到震驚,一方面提議政府開始組建先頭狙擊部隊派往卡累利阿地區,另一方面則在政軍高層領導會議上提出對蘇聯的條件作些修改後加以接受。但是當時的外長埃爾科(Elijas Erkko)和國防部長紐卡寧堅決不同意。卡延德總理問曼納海姆,戰爭打起來後芬蘭能堅持多久,曼納海姆回答說我們防務力量不足,不能冒戰爭的風險。他認為芬蘭至少還需要一年才能做好戰爭的準備。然而次要的讓步方案還是提出來了,芬蘭人同意將最靠近列寧格勒的邊界地區北移約12公里,並將芬蘭灣上幾個島嶼割讓給芬蘭。他們還準備給1932年互不侵犯條約加上一條補充條款,即締約國不能以任何方式援助侵略者。蘇聯認為這些讓步不夠滿足他們的要求而加以拒絕。11月13日,芬蘭代表離開莫斯科,臨行前曾向莫洛托夫遞交一份書面聲明,希望以後的會談能取得圓滿的成果。
不論是代表團還是國內大多數人,對於1932年互不侵犯條約的保障力還是深信不疑,幻想芬蘭人民依然可以過正常的生活。他們忘記丁大國政治外交史中的這樣一個常見現象:1914年8月4日,在德國國會大廈,貝特曼-霍爾維格首相曾當場宣布,為了德國的需要,比利時的永久中立和列強付其永久中立地位的保證「不過是一張廢紙」。只有曼納海姆對此有所警醒,他認為政府的政策是不負責任的,蘇芬談判破裂後埃爾科和唐納求降低防務戒備的要求使老元帥勃然大怒,立即提出了辭呈。他在辭呈中批評政府執行外交政策不力,並且忽視了防務戒備。對於曼納海姆的這次辭呈,連卡里奧總統也準備換掉這個「老而易怒的」元帥了。他決定讓厄斯特曼中將來接替曼納海姆的國防委員會主席職務,甚至連交接的時間都已確定。然而戰爭的危機改變了這一切。
1939年11月26日下午,莫斯科宣稱,當天15點45分(赫爾辛基時間14點45分),芬蘭的炮兵轟擊了位於卡累利阿地峽蘇聯一側境內800米的邁尼拉村莊(Mainila),一共發射了7發炮彈。在給芬蘭公使的照會中,莫洛托夫要求芬蘭軍隊立即從邊界後撤20到50公里。芬蘭否認芬蘭的大炮曾轟擊過邁尼拉,並聲明當被指責的攻擊發生時,只有蘇聯大炮的活動得到證實。芬蘭要求援引互不侵犯條約的內容,把這起事件交給一個仲裁委員會去調查解決,同時為了駁斥蘇聯政府指責芬蘭對蘇聯採取敵視態度並威脅列寧格勒的說法,芬蘭政府準備把卡累利阿地峽最南端的防禦部隊撤離列寧格勒一定的距離,使這些部隊再也不能被指控為「威脅」這個城市的安全。

芬蘭的建議沒有得到任何結果。在通知尚未送到蘇聯外交部前,芬蘭駐蘇公使接到了克里姆林宮的一份照會。在照會中可以看到希特勒四個月前所施展的那些伎倆,當時希特勒為了替入侵波蘭找借口,曾宣布波蘭軍隊入侵了德國邊境城市格利維策。日本關東軍也曾於1931年9月18日在瀋陽的柳條溝對中國如法炮製這種謊言。蘇方宣稱在邁尼拉炮擊中「有4人死亡、7人重傷」,但芬蘭邊境部隊派調查人員去邁尼拉勘察現場時,卻只見蘇聯調查人員圍著幾個彈坑轉來轉去,沒有被領去看任何屍體或傷員(令人費解的是,蘇聯人並沒有像9.18事變中的關東軍或者1939年的德國人那樣變出幾具屍體來作為有力的指控證據。大概蘇聯方面以為不久之後就能吞併芬蘭,到時就不會有人再來追究到底是誰開的炮了,所以不值得這樣費力)。
事實上,俄羅斯歷史學家基林(Yuri Kilin)曾在2003年著文指出,邁尼拉的「炮彈坑」是蘇聯邊防部隊自己製造的,1939年7月,蘇軍就曾在同一村在演練過這一「越境炮擊」事件。從20年代起,蘇聯就在準備發動對芬蘭的戰爭,並制訂了冬季入侵和夏季入侵兩套計劃,夏季入侵包括奪取芬蘭和瑞典之間的阿蘭群島。只是由於當時與德國的談判還沒有結果,後來又忙於解決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問題,所以蘇軍才沒有在1939年夏季炮擊邁尼拉、發動侵芬戰爭。至於炮擊和轟炸本國領土,在蘇聯來說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前有1921年對喀琅施塔得要塞的炮轟,後有二戰末期蘇聯轟炸機對愛沙尼亞加盟共和國城市(包含平民目標)進行的轟炸。
蘇聯提出指控後,美國和斯堪的納維亞國家進行居間調解的努力被芬蘭接受了,卻遭到了蘇聯的拒絕。11月28日,莫洛托夫進一步發出照會,宣布蘇芬互不侵犯條約已經作廢。11月29日,蘇聯未等芬蘭答覆照會,就斷絕了與芬蘭的外交關係。11月30日早晨6點,蘇聯紅軍從陸、海、空三面全線進攻芬蘭,其巨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無可爭辯地表明,在決定入侵前,已經做了長達許多個月的準備工作。在高緯度地區一年當中最黑暗的時刻,芬蘭和蘇聯之間的冬戰打響了。
蘇聯的入侵使芬蘭人只有兩種選擇,戰鬥或是投降。芬蘭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戰鬥。儘管芬蘭的軍事設施和潛力都是微薄的,但這個國家卻有一個無形而重要的、具有不可估量價值的力量源泉。芬蘭人民知道蘇聯沒有受到絲毫挑釁或提出任何合法理由而發動入侵,這就使芬蘭獲得了巨大的道義力量。芬蘭人是赤裸裸侵略的受害者,這個明顯的事實使芬蘭人在道義和心理上佔了巨大的優勢。為了對付蘇聯的入侵,政府和人民都把全部力量集中到轉入戰時體制上來。蘇聯入侵時,芬蘭全國「沒有任何重大的震驚、憤怒或恐懼的表現,沒有任何巨大的感情衝動場面,也沒有戲劇性的愛國姿態……每個人都在故意縮小自己的作用,以產生一種舉國戒慎的形象」。蘇聯的入侵立即使芬蘭全國達到空前未有的團結,並極大地加強了全國抵抗侵略者的決心。這些因素對於支持芬蘭人堅決不讓自己國家受蘇聯控制的努力起了重要的作用。
戰爭爆發後,曼納海姆立即收回了辭呈,卡里奧總統將三軍最高統帥的指揮權交給了他。戰爭開始的第一天,蘇聯出動飛機對赫爾辛基狂轟濫炸,同時在卡累利阿地峽發動了猛攻。當天,曼納海姆發布了著名的「一號命令」,號召芬蘭戰士保家衛國,「為我們的信仰而戰鬥」。第三天,他就離開赫爾辛基,前往戰時司令部所在地,位於芬一東部薩沃省、靠近卡累利阿前線的米凱利(Mikkeli)。芬蘭獨立戰爭後期,曼納海姆曾在這裡指揮過東路軍攻打維堡的戰役,他抵達米凱利後,不無感慨地說「現在我又坐到了21年前同一個司令部的屋子裡了。」這個東部小城自此成了芬蘭的軍事、政治決策中心,在整個冬季戰爭期間,曼納海姆沒有離開過司令部一步。
在曼納海姆的要求下,芬蘭政府進行了改組。儘管卡延德內閣在戰爭爆發後仍得到信任,議會也認為卡延德政府對蘇聯強加給芬蘭的戰爭不應負任何責任,但這屆政府還是有可能被蘇聯認為是重開談判的障礙,所以在12月l日任命了一個新政府,其總理是曾任芬蘭銀行總裁多年的賴提(Risto Ryti),14個閣員中包括4名農民黨人、4名社會民主黨人、兩個保守黨人和兩個瑞典人民黨人。老資格的工人領袖唐納(卡廷德政府的財長)擔任外長。賴提內閣的第一項任務就是通過瑞典向蘇聯試探停戰的可能。12月4日,莫洛托夫拒絕了瑞典的調停協議,並聲稱蘇聯「並沒有與芬蘭政府作戰」,因為它已經承認了在特里約基(Terijoki)成立的所謂「芬蘭民主政府」。

特里約基村離俄國邊界約數公里,戰爭一開始芬軍就主動放棄了這裡,該村成為蘇軍「解放」的第一批村莊之一。莫斯科運來一批芬蘭共產黨員,在這裡組建了「芬蘭民主政府」的草台班子,主角是蘇聯人像變戲法一樣從其共產國際魔術口袋裡掏出來的老牌芬共領導人奧托·威廉莫維奇·庫西寧(Otto Wiliamovich Kuusinen,注意其俄式名字)。庫西寧「政府」隨後宣稱蘇聯紅軍是在他的「政府」的「請求」下入侵芬蘭的,以此為蘇朕的入侵提供正當理由:「只要人民政府要求它撤離芬蘭……它就會立即撤走」。這個莫斯科版的吉斯林竟然還面不改色地對芬蘭人民宣稱「只有在原則上反對使用武力奪取土地和奴役別國人民的蘇聯,才能同意用自己的武裝力量來保護芬蘭的獨立,而不是用它進攻芬蘭或奴役芬蘭人民」。
12月2日,特里約基傀儡政府與蘇聯簽訂了一項條約,它提出了更為大膽的虛構說法,「由於芬蘭人民的英勇鬥爭和紅軍的努力,前芬蘭金融寡頭政府為了帝國主義強國的利益而在蘇聯邊界上造成戰爭瘟疫的真正禍根已被消滅,並提出了一項新的「互助條約」。該條約只是1938年蘇聯提案的翻版,不同之處在於讓給「芬蘭民主共和國」的卡累利阿領土增至「七萬平方公里」。這項條約的公布讓芬蘭人看得很清楚,戰爭的目的就是要消滅共和國,代之以獨立性值得懷疑的共產黨政權像1920年蘇波戰爭中蘇俄曾滿懷希望地以為波蘭的工人會推翻本國「資產階級」政府並加入俄國一樣,根據其「階級鬥爭」教條,這一次蘇聯領導人又是滿懷希望地以為特里約基傀儡政府的成立和12月2日「蘇芬條約」的簽訂會得到普通芬蘭人、尤其是工人和「無產階級」的歡迎,把他們爭取到「解放者」這一邊來,但工人們的反應正好相反。芬蘭社會民主黨和工會聯合會發布聲明,說「芬蘭工人階級渴望和平,但如果入侵者不尊重我們要求和平的願望,芬蘭的工人階級就只有一種選擇,那就是為了抵抗侵略、保衛民主、和平和繼續作為我們自己國家主人的權利,拿起武器進行戰鬥。」


蘇芬戰爭在全世界引起了強烈反響,西方國家普遍給予芬蘭外交和道義上的支持。芬蘭軍隊在蘇聯紅軍強大的攻勢面前保持了頑強的作戰能力,獲得了西方國家人民極大的同情和欽佩。丘吉爾於1940年1月20日說道「孤軍奮戰的芬蘭,在死亡威脅下的出類拔萃的、崇高的芬蘭,顯示了自由的人所能做到的事情。芬蘭對人類作出的貢獻是偉大的……如果自由之光在斯堪的納維亞北方最終被熄滅的話……那很可能預告黑暗時代的重新降臨。」
芬蘭政府開始時寄希望於瑞典出兵援助,但瑞典害怕捲入戰爭、影響自己的永久中立地位,連對兩國戰略地位極其重要的阿蘭群島也不敢予以軍事保護,只是允許8000多名瑞典公民前往芬蘭自願參戰,其中兩個加強營開到了前線。12月初,芬蘭向國聯發出呼籲,把芬蘭問題提交國際聯盟仲裁併要求國聯採取必要措施制止蘇聯的進攻。國聯很快採取行動,於12月9日召開大會,11日召開行政院會議,但都沒有什麼結果,因為蘇聯拒絕出席。12月14日,國際聯盟大會宣布蘇聯「以自己的行動把自己置於國際聯盟之外」,莊嚴而鄭重地開除了蘇聯。這是一件大事,因為它說明了為什麼1944到1945年間蘇聯堅決要求成立一個全新的國際政治組織來代替國際聯盟的緣故。但是在行政院的15個成員國中,只有7個有勇氣投贊成票,包括英國、法國、比利時、南非、埃及、玻利維亞和多米尼加。芬蘭的斯堪的納維亞鄰邦和其餘的歐洲國家都認為沉默的棄權較為合適。
蘇聯領導人曾指望紅軍在兩周內徹底摧毀芬蘭的抵抗。但芬蘭軍隊很快從邊界地區後撤了20到50公里,撤退到主防禦陣地——曼納海姆防線。
12月10日,紅軍以強大的優勢兵力向維堡進攻,芬蘭軍憑著手榴彈、擲彈筒和勇氣對付紅軍的坦克與大炮。戰鬥持續了10天,芬軍頂住了紅軍一次次進攻,終於守住了防線。
為了徹底摧毀芬蘭軍民的抵抗意志,製造恐怖氣氛,早日逼迫芬蘭投降,蘇聯空軍從戰爭一開始就對前線後方的芬蘭城市和居民進行了狂轟濫炸。
11月30日轟炸赫爾辛基的9架SB-3轟炸機「據說」是去轟炸芬蘭海軍的兩艘海防艦,但卻把炸彈扔在了外觀與軍艦相差萬里的、離芬蘭總統府一公里遠的公共汽車站上,當場炸死90人,炸傷240多人。當時動用空軍轟炸和平城市和平民目標仍被國際社會現為暴行,西班牙內戰中的格爾尼卡轟炸被蘇聯斥責為「法西斯暴行」,1939年德國空軍對華沙市區的轟炸也為全世界所不齒。儘管蘇聯官方解釋稱這些飛機是去襲擊軍艦的,但它們扔下的卻不是針對軍艦(尤其是有很好裝甲防護的岸防艦)的穿甲彈,而是專門用來破壞建築物和殺傷人員的高爆炸彈和燃燒彈。
蘇聯空軍轟炸赫爾辛基後,美國總統羅斯福曾專門派人向莫斯科送信,希望蘇軍能夠停止轟炸芬蘭的城市。針對羅斯福的勸告,莫洛托夫同志給了一個經典的蘇聯式「誠實答覆」:蘇聯轟炸機從來沒有、也永遠不會轟炸芬蘭城市。蘇聯飛機確實在赫爾辛基上空執行過任務,但扔的不是炸彈,而是拯救芬蘭飢餓人民和貧苦大眾的麵包。卑劣的芬蘭政府硬要栽贓蘇聯,說他們扔下了炸彈(莫洛托夫大概忘記了在赫爾辛基還有外國外交使團和外國新聞記者的存在)。蘇聯空軍的燃燒彈後來就被冠以「莫洛托夫麵包籃」的綽號。
蘇聯空軍對芬蘭的轟炸不只限於城市或者有價值的鐵路樞紐、港口和工廠等目標。消滅芬蘭民族的紀念物也是其主要任務之一。一個默默無聞的芬蘭小鎮普爾沃(Poorvo)就曾三次遭到過嚴重轟炸,其中一次有一架轟炸機被擊落,機組成員被俘。小鎮居民要求芬蘭軍官詢問他為什麼要轟炸這個既未設防,也無任何經濟或軍事目標的小村鎮,蘇聯飛行員說「哦,那個惡名昭彰的反動宣傳鼓吹者魯內貝格(Johan Ludvig Runeberg,芬蘭著名愛國詩人,死於1877年)的故居在這兒。」在蘇聯空軍隊芬蘭平民目標的轟炸中,有956名平民死亡,1800多人受傷。在整個冬季戰爭期間,芬蘭防空部隊擊落了314架飛機,空軍擊落了208架飛機。許多被擊落後迫降在芬蘭土地上的蘇聯飛行員被憤怒的芬蘭群眾毆打之後私刑處死,然後草草埋葬。
戰爭開始時,芬蘭陸軍的主力集結在卡累利阿地峽,這裡有兩個軍(6個師)的兵力。拉多加和卡累利阿地區有兩個師,北部和南部海岸地區各有六七個營。當時芬軍一個師的標準編製是14200人,下屬3個步兵團和 1個炮兵團,配備36門火炮、12門反坦克炮和18門迫擊炮。但是實際上戰爭開始時整個芬蘭陸軍只有37門反坦克炮,根據實事求是的估計,步兵所有彈藥只夠使用兩個月,炮彈可能僅夠三個星期之用。全國只有供武裝27.5萬人之用的簡陋裝備。其結果是在戰爭的結束階段,參加作戰的40萬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穿著便農作戰的。空軍也存在同樣的不足。雖然1939-1940年的嚴冬大大限制了雙方海軍的行動,但蘇聯艦隊的優勢也是顯而易見的。

反過來看,雖然芬軍師的規模小於蘇軍,也無法進行傳統的炮戰、空戰和坦克戰,但其團和營的規模比對手大。這樣,在湖泊和森林密布、不便於大部隊展開的卡累利阿地區,芬軍可以用小股作戰、各個擊破的戰法,蠶食掉比自己強大得多的入侵者兵力。雖然蘇軍擁有絕對的優勢,但是他們的士兵卻缺乏在嚴酷冬季作戰的裝備和專門訓練。相反,芬蘭雖然缺乏重型武器裝備,但他們的戰士卻正好適應這種戰爭環境,已習慣於在冰雪覆蓋的森林中前進。土生土長的芬蘭人熟悉戰場上的每一寸土地,而蘇軍只能一字排開地沿著公路行進,有時隊伍距離拉開近100公里,路兩旁到處是渺無人煙的森林、連綿的湖泊和沼澤。在這裡,芬蘭部隊充分發揮優勢,對蘇軍發動突襲和實施機動攻擊,身後的森林為他們提供了更好的保護。
由於許多士兵會滑雪。芬蘭軍隊的戰術轉移水平也很高。芬蘭人還熟悉當地的氣候特點,當氣溫降到極低點時,他們會換上舒適的冬裝。芬蘭發給士兵的白色偽裝外套(現在已成冬裝的標準配置)可以把士兵與冰雪背景融為一體而不被發現。從20世紀30年代起,芬蘭軍隊就成功地解決了在高寒地帶宿營和隱蔽的問題,他們發明了一種帳篷,可供半個排的士兵(20人)使用,而且可以摺疊成手提小包,便於攜帶。如果氣溫達到零下40度(在芬蘭的冬天很常見),一個攜帶型火爐足以保持帳篷內的溫度,士兵還可以用它煮咖啡和加熱食物。芬蘭士兵還掌握了在無人區使用雪塊和常綠植物構築掩體的生存技巧。當地農民和伐木工人拖拉原木的方法解決了第二個關鍵問題,即如何在沒有道路的森林中展開軍事行動。他們避開峽谷、懸崖和陡峭起伏的地形,趁著黑夜的掩護,用雪橇在森林中開出小路,當馬匹和雪橇通過時,就形成了一條冬季馬路。在這種路上,一匹馬可以拖拉一噸重的物資。士兵們用雪橇將彈藥、地雷和炸藥運到戰場上,受傷的士兵也用雪橇送回後方。
早就預感到戰爭要爆發的曼納海姆及時地令芬蘭軍隊通過實戰演習加強了戰鬥技巧。在徵召的預備役人員中,有一半是農民和伐木工人,他們大部分是技術熟練的騎手。在1939年夏天,芬蘭人就在卡累利阿地峽和其他地區的一些小河上建造堤壩以提高水位,阻礙敵人進攻。1940年3月,當芬蘭軍隊打開塞馬運河的閘門時,蘇軍發現在洪泛區展開軍事行動極為困難。雖然在寒冷的冬季提高水位很難做到,但冰雪覆蓋了起伏的地勢,令侵略者很難找到掩蔽物,在空中偵察下無可遁形。在北極的貝柴摩地區,基本上沒有白天,士兵和工人們利用北極漫長黑夜的掩護裝卸物資,使敵人很難從空中發現其行動並展開有效破壞。
12月中旬以後,斯大林調動列寧格勒軍區幾個師的兵力,繞到拉多加湖以北,從東卡累利阿地區向芬蘭中部發動攻勢,企圖從蘇奧穆薩爾米地區(Suomussalmi)突破芬軍防線,進軍芬蘭西部城市奧盧,把芬蘭攔腰切斷。但芬軍第15和第16獨立營(各有1600多人,但後來逐步得到加強)在沒有援軍炮火趕到的情況下就發動突擊,憑藉稠密的森林湖泊和嚴冬大雪的地理條件,運用機動靈活的游擊戰與運動戰相結合的戰術,與強大的對手周旋,集中優勢兵力將敵人分割包圍。經過兩周激戰,芬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一舉殲滅了敵人第163師(其士兵來自烏克蘭,沒有任何寒帶作戰經驗)和第44師整整兩個整編師,敵方有27500人戰死或凍死,133人被俘。芬軍只損失了900人,1700人受傷,還繳獲了兩個師的全部武器,僅坦克就有26輛,另有181輛卡車、 391門火炮、52挺機槍、11輛拖拉機和26個野戰廚房,以及大批彈藥。芬軍創造了戰爭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範例。1940年1月,芬軍發起反擊,在多處戰場上取得了勝利。芬軍的勝利引起芬蘭人民和西方世界的驚喜,曼納海姆在嘉獎令中稱此為「雪中的奇蹟」。
1940年1月初,唐納外長再次通過熟人與莫斯科駐斯德哥爾摩公使柯隆泰夫人聯繫,試探和談的可能。儘管前些時候蘇聯對特里約基傀儡政府大張旗鼓地承擔了「義務」,但現在卻又將其一腳踢開。l月底,莫洛托夫通過柯隆泰夫人表示蘇聯政府原則上不反對與賴提政府談判媾和,而賴提政府的合法存在是過去蘇聯曾加以否認的。這說明蘇聯領導人由於戰場的失利和國際輿論的壓力,已經開始改變對芬蘭的做法。1月26日,賴提到米凱利徵求曼納海姆的意見,後者向賴提指出,雖然芬蘭軍隊在抵抗俄國侵略中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但蘇聯軍隊和裝備的優勢最終將會突破芬蘭的防線。如果繼續打下去,戰爭結果將很難預料。因此,在還有談判機會時,就必須接受俄國的條件。
在此後的6個星期中,芬蘭力圖獲得下列幾個問題的確實情況:1.盟國提供的軍事援助的數量和到達時間;2.挪威和瑞典關於盟軍過境問題的態度;3.從瑞典得到志願軍和軍用物資的可能性;4.蘇聯所堅持的議和條件。
盟國最高軍事委員會曾於1939年12月19日同意向芬蘭提供一切可能援助,但實際上能撥出來的軍事援助數量非常有限,除了少數重武器外,大多是輕武器和彈藥,芬蘭急需的飛機和坦克根本拿不到。瑞挪兩國拒絕了援芬武裝部隊和軍用品的過境權,拒絕的理由是如果給盟國這種便利,兩國就會遭到德國的報復,從而使他們陷入這場大戰中。但盟國並不灰心,甚至在1940年2月5日批准了英法聯合派遣斯堪的納維亞遠征軍的計劃,派遣一支15萬人的部隊,佔領挪威納爾維克港和奪取瑞典北部鐵礦區,不讓德國人染指。這將不是一個小規模的牽制行動,而是一個大型作戰行動,會把整個斯堪的納維亞地區變成戰場。
當盟國擬訂這些計劃的細節時,芬蘭人繼續努力結束這場戰爭。外交委員會的一些親德政客試圖勸說德國出手幫助芬蘭抗衡蘇聯,但德國駐赫爾辛基公使馮·布呂赫告訴他們,德國沒有參與芬蘭戰爭,也無意勸說蘇聯恢復與芬蘭的談判,芬蘭人只能自求多福了。
1940年2月初,蘇軍在卡累利阿地峽(這裡是唯一可以集中壓倒優勢兵力的地區)發動了精心準備的總攻擊。2月11日,蘇西北方面軍集中了54個師的兵力,在強大炮火準備後轉入進攻,面對防禦方的密集火力,發動了一波接一波「視死如阿」的人海攻擊。經過3天激戰,突破了曼納海姆防線的第一防禦地帶。曼納海姆親自到維堡視察戰情,然後發布命令,讓軍隊視戰鬥狀況從第一防禦地帶地後撤到第二防禦地帶。2月16日,芬軍後撤成功,隨即在第二防禦地帶組織了出色的防禦戰,蘇第7集團軍經過兩周苦戰也未繼續前進一步。
2月23日,在蘇軍尚未對第二防禦地帶發起攻擊之前,芬蘭政府從斯德哥爾摩獲悉蘇聯方面提出的談判條件:租讓漢科半島30年,割讓包括維堡在內的整個卡累利阿地峽,以及拉多加湖西部和北部的地區。嚴酷的領土要求使芬蘭政府難以忍受,轉而向瑞典和西方國家求救。但瑞典竭力勸芬蘭接受談判,英法則要芬蘭頂住,並承諾儘快派遠征軍去芬蘭。英國甚至還派軍事聯絡官到米凱利向曼納海姆詳細通報了英國的出兵計劃。曼納海姆對此出兵計劃的可行性持懷疑態度,但覺得可以作為對蘇談判的施壓手段。他告訴賴提,芬蘭政府可以一邊研究英法出兵計劃的意義,同時要保持與莫斯科的聯繫。
經過討論和對各種時能性的估計,芬蘭人看出,盟國援助無論如何也只是有限的,遠征軍人數不多,而且4月5日以前難以到達,曼納海姆認為這個時間太晚,蘇軍隨時有可能突破芬蘭的防線,使整個國家面臨軍事佔領的危險。2月28日,在米凱利召開了包括政府總理在內的軍政領導人高層會議,討論中,多數將軍認為蘇聯的條件不能接受,芬蘭軍隊還能打下去。政府部長們意見也不一致,曼納海姆力派眾議,認為芬蘭軍隊已經儘力了,蘇軍如果突破維堡防線,將會造成災難性後果。
2月底,當芬蘭政府還在猶豫時,蘇第七集團軍開始進攻維堡,從冰上越過維堡灣,由西北方向遷回維堡築壘地域,切斷了維堡至赫爾辛基公路。3月5日,蘇軍對維堡發起了猛攻,第二天賴提率和談代表團前往莫斯科。3月7日,法國總理達拉第致信芬蘭政府,信中說盟國等待芬蘭要求援助的呼籲已經有好幾天了,還說俄國害怕芬蘭要求盟國援助,「我再一次向你擔保,我們準備立刻給你們援助。飛機已準備起飛。作戰部隊已準備就緒。」他希望於3月12日得到最後答覆。
3月8日,芬蘭代表開始與莫斯科談判,次日接到了蘇聯的停戰條件。經過慎重地權衡各種對策後,芬蘭政府決定接受蘇聯的要求。3月12日晚上,也就是達拉第規定的答覆期限的最後一天,芬蘭在莫斯科提出的和約上籤了字。

莫斯科提出的和約是命令式的,不包含討價還價的建議和反建議。它直截了當地要求芬蘭割讓10月至11月談判間蘇聯要求的全部土地,還要求割讓位於1721年《尼斯塔德和約》規定的瑞俄邊界線俄國一側境內的整個芬蘭東南部。此外,它還規定芬蘭必須放棄雷巴契半島和中部東卡累利阿地區的一塊土地,並以30年為期將漢科地區租給蘇聯作為海軍基地。蘇聯獲得了貝柴摩地區的過境權,芬蘭還必須同意在北方修建一條鐵路,將蘇聯城市坎達拉克沙和瑞典的鐵礦區聯繫起來。
和約沒有規定賠款,但蘇聯堅決要求芬蘭「賠償」割讓給蘇聯的芬蘭領土上的「財產損失」,數目在9500萬金盧布到14500萬金盧布之間。大量鐵路車輛等物資必須移交給蘇聯,割讓領土上的幾十座工廠必須重新裝備好機器。蘇芬戰爭一結束,芬蘭方面還被勒令將5.5萬名戰俘轉交蘇聯當局。他們被悉數解送到伊萬諾沃州尤扎鎮的特種集中營,四周上了鐵絲網,由內務部押送隊負責看守,且不得通信和會見親友。大部分人被判處了期限不等的監禁,剩下的於1941年春被押送到極北地帶。他們後來的命運就無從知曉了。
儘管莫斯科和約的苛刻條件是令人沮喪的,但對芬蘭人民而言,還不是災難性的後果。大家都覺得全國人民在戰爭中已經作出了卓越的、令人欽佩的表現。國家的獨立和人民的自由得到了保全。芬蘭在全世界面前表明,在大國的入侵面前,一個小國也有權利屹立於自由國家之林。為此付出的代價固然是巨大的。雖然在4個月的戰鬥中芬軍殲滅蘇軍約20萬人,並導致40萬敵軍受傷,但芬軍自己的陣亡軍人也多達23150人,傷者達47550人,其中9500人成為終身殘疾。如果把死於轟炸的城鄉乎民也計算在內,芬蘭在這場戰爭中共犧牲了2.5萬人。有42萬人逃離被蘇聯吞併的地區,成為無家可歸的難民。然而當芬蘭人在1940年春天開始享受陽光照耀和白晝漸長的日子時,他們不難感覺到,不管正在進行的大國之間的戰爭結果如何,作為一個表現了「不是為自由而生,便是為自由而死」的堅強意志的民族,芬蘭人在將來是不會得不到應得的報酬的。

芬蘭人之所以接受極其苛刻的和約,是因為國家的自由得到了保全。考慮到蘇聯在戰爭開始時的意圖,這件事似乎是個奇蹟。常常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麼在維堡防線被突破、芬蘭全國面臨軍事佔領之際,蘇聯突然同意決定結束這場戰爭?考慮到蘇聯所扶植的庫西寧傀儡政府,這個問題特別令人感興趣。1940年2月以後,蘇聯悄悄地拋棄了這個「政府」,使人得到這樣的印象,即這個「政府」的成立只是迫使芬蘭求和的一種策略。事實上,蘇聯有充分的能力和意圖把這場戰爭打完(哪怕是讓芬蘭人淹死在紅軍戰士的血海之中),從而完全佔領甚至吞併芬蘭。然而,正像非洲草原上的獅子也會首先捕食老弱病殘的獵物一樣,即使強大殘暴如蘇聯,也會選擇更弱小的目標先下手。如果先撇開芬蘭不顧,轉而對付如同熟透了的果子一樣軟弱的波羅的海三國,使其自動落到蘇聯的口袋裡,比花巨大代價硬攻下拚死抵抗的芬蘭要容易得多。而且如果戰爭繼續下去,英法等國必將派出遠征軍,即使不能拯救芬蘭,也勢必使瑞典和挪威落入盟國的勢力範圍,甚至使吞併波羅的海三國的過程節外生枝,這是蘇聯所不樂意看到的。
其次,停戰之後,蘇聯向芬蘭提出了諸如改組政府、替換部長、禁止加入北歐共同防禦同盟等一系列干涉其內政的要求。在1940年芬蘭總統選舉前夕,莫斯科甚至明白表示,如果被提名的4個候選人中任何一人被選為總統,克里姆林宮將把這次選舉解釋為芬蘭決心不遵守3月和約的表示。這些手法此前已在波羅的海三國上演過,這一事實可以說明蘇聯對芬蘭的最終意圖。所有這 些情況使得芬蘭到了1940年秋季已經處於聽任東鄰繼續勒索的凶多吉少的地步。
然而從1940年夏季開始,德國立場的改變打亂了蘇聯對芬蘭繼續加以干涉和控制的步驟。芬蘭人在8月間從某些事態的發展中得到了鼓舞,其一是在德國入侵挪威時運經挪威而遭德國人扣押的不少芬蘭軍火物資被德國人發還了。在丹麥被扣的軍火也被放行了,甚至其中有些實際上是德國軍火或德國的戰利品,偽裝成被扣的芬蘭貨物。芬蘭還同德國成功簽訂了購買軍火的合同。與這筆重要交易相關的,是德國人提出駐挪威北部的德軍進出芬蘭的問題,他們援引7月5日瑞典所給予的類似便利作為先例。芬蘭政府內的主流意見是主張接受德國提議,因為這樣一來可以唯一能夠出售大量軍火的國家改善關係,二來德國軍隊過境或使用芬蘭的港口和鐵路並不被芬蘭人看作是有佔領可能的威脅,正如蘇聯在7月9日提出的通往漢科的過境權也沒有被認為是佔領威脅而被芬蘭接受一樣。經與總統和曼納海姆商量,芬蘭政府接受了德國的提議,於9月12日簽訂了初步協定,10天後簽定了正式協定。
芬蘭議會和公眾獲悉與德國達成的這些協議時感到無比寬慰。協議簽訂後,芬蘭立即將其內容通知了瑞典、蘇聯和英國。蘇朕沒有反對,瑞典官方表示祝賀,英國儘管提出了正式抗議,但丘吉爾私下表示,對干這項安排的理由,倫敦是能夠理解的。
在芬蘭和一般外界不知不覺中,德國對芬蘭的態度正逐漸改變,到11月底,已經到了抵制蘇聯在芬蘭進一步行動的地步。當年11月10日到12日,訪問柏林的莫洛托夫在有希特勒索自參加的德蘇外長會談中宣布蘇聯打算「應用與在比薩拉比亞所應用的相同標準」,即通過吞併的手段(比薩拉比亞已在5個月前,即194O年6月,被蘇聯吞併),來最終解決芬蘭問題,並認為德國「當然仍然承認」蘇聯在芬蘭有完全自由行動的權利,因此會將「過境軍隊」撤離這個國家。但是莫洛托夫沒有得到滿足,反而被希特勒親口告知,雖然蘇聯在芬蘭有「政治利益」要照顧,但德國也很關心對戰爭有重要關係的芬蘭的鎳礦和木材,同時也不願使波羅的海地區變成一個戰場,從而可能導致英國空軍利用芬蘭基地來攻擊德國。德國對芬蘭沒有任何政治目的(據希特勒說,這是一個「已經被認為是蘇聯勢力範圍的地區」),但德國設想蘇聯是會「正確地承認德國的經濟需要和利益的」。
在吞併芬蘭的企圖遭到德國人的抵制後,莫洛托夫又提出把芬蘭降為一個衛星國或者更低的地位,但這個企圖還是失敗了。德國在這個問題上拒絕順從蘇聯。現在回想起來,這顯然是希特勒在1941年6月實行的向蘇聯進攻的計劃的早期跡象之一。大概在1940年12月,希特勒下令草擬入侵蘇聯的計劃,而當他11月在柏林頂住莫洛托夫所下的棋子時,無疑在思想上已經確定了這場冒礆計劃。希特勒力保芬蘭的獨立,是否是由於芬蘭人在冬戰中的英勇善戰,使德國人在芬蘭人身上發現了曾被他們忽視的利用價值呢?
如果1939年8月德蘇勾結沒有給蘇聯在芬蘭的行動自由,而芬蘭也始終沒有受到蘇聯侵略的摧殘的話,對於蘇聯的安全因素來說,芬蘭作為一個不參戰的中立國,無疑比一個由於被侵略而保衛自己的芬蘭更有價值。如果德國在1941年6月以後企圖進攻芬蘭,那麼一個沒被蘇聯侵略過的、中立的芬蘭,極有可能在進行同樣猛烈的抵抗後被德軍佔領,但這個國家的地位將會是和丹麥、挪威一樣成為反對德國的同盟國,而不是一個為蘇聯侵略所迫對蘇作戰的國家。
在1939年10月到11月的談判中,蘇聯人犯了幾個錯誤,一是堅持這樣一個觀點,即芬蘭人懷有侵略蘇聯的意圖,而且一遇到機會就要實現這些意圖;二是沒有正確估計到芬蘭人民在遭受攻擊時進行抵抗的決心。俄國人太過於自信,以為憑蘇聯的實力,足以軟化芬蘭人民,使他們認為蘇聯的要求是「有道理的」。不消說,蘇聯在與芬蘭打交道中所犯的錯誤,如果與斯大林對希特勒德國的政策的錯誤相比,那就微不足道了。如果英國在1941年以前屈服於德國(克里姆林宮在1941年6月22日以前一直開足其宣傳機器的馬力,譴責「倫敦的戰爭販子」拒絕希特勒「寬大而慷慨的和平要求」),由蘇聯一國單獨應付1941年希特勒入侵所造成的局面,斯大林在波蘭東部和波羅的海三國所得到的利益大概只會是一個短暫的、曇花一現的歷史插曲。再者,如果盟國對蘇聯的援助只是像美國的大量援助平衡了力量、並使天平傾向於盟國一邊之前那樣有限和微不足道,那麼德國入侵的結果,說得最輕的話,也是災難性的。
不能正確地理解芬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作戰能力,對蘇聯來說是一個丟臉的、也是代價高昂的錯誤。在他們看來,體積、數量、重量等似乎等於一切,而熱愛自由和獨立的精神、正義、自信所產生的巨大支持力,看來對於他們都是不存在的。這不是說蘇聯軍隊都是無能的戰士。事實恰恰相反。他們很快地學到了在當時芬蘭前線的那些條件下作戰所需要的基本東西,並很快贏得了他們對手的欽佩。
有些人在討論蘇芬戰爭的起因時,一直試圖否定蘇聯對芬蘭的吞併意圖,只認為蘇聯的目的是交換領土。但1940年里賓特洛甫-莫洛托夫談判中蘇聯外長親口提出的吞併芬蘭的要求是最有力的、最無可辯駁的證據。對於蘇芬戰爭的不可避免性,可以作出這樣的設想:即使芬蘭在1939年接受了蘇聯提出的交換領土的要求,它也不能免於莫斯科的進一步敲詐勒索,比如拆除曼納海姆防線、更換政治領導人、取得過境權等等,最終兩國間的一場戰爭仍不可避免,然而這樣的戰爭,由於其發生的時間(很可能1940年春天德國入侵丹麥和挪威之後),將很難激起世界各國的關注和同情,挪威的淪陷將使芬蘭更難獲得來自盟國的援助,而由於領土交換而喪失曼納海姆防線最重要的防禦地區,以及芬軍隨著天氣變暖而喪失其熟悉冬季作戰的優勢,最終將導致徹底的災難。不管怎樣,芬蘭被迫將十分之一的領土割讓給蘇聯,並喪失了部分人口,從這方面講,芬蘭遭受了沉重的打擊。然而換個角度看,冬季戰爭挫敗了斯大林要吞併整個芬蘭的意圖,維護了國家主權,這一點足夠使芬蘭人民得以補償。
註:1927-1939年修築的曼納海姆防線是在由曾經參加過構築馬其諾防線的比利時將軍巴杜領導下完成的。該防線全長135公里,縱深達90公里,包括保障地帶、第一防禦地帶、第二防禦地帶和維堡後方地帶。縱深15至60公里的保障地帶設有數道障礙線,包括樹榦鹿寨、鐵絲網、花崗石樁寨、反坦克壕、反坦克岸壁、雷區等,以及用於封鎖道路的永備工事和土木工事。縱深7至10公里的第一防禦地帶由芬蘭灣一直延伸到拉多加湖,包括25個抵抗樞紐部,每個樞紐部由3到4個支撐點組成;支撐點由常備兵力(一個連或一個營)駐守,包括永備工事和土木工事,在支撐點之間有反坦克與防步兵障礙物。第二防禦地帶在第一防禦地帶後方2到15公里。在曼納海姆防線一共構築有2500多個永備工事和土木工事全長136公里的反坦克壕;大量的鐵絲網和雷區障礙,以及大量的天然障礙(難以通過的森林、湖泊和沼澤)。
到1940年12月底,「巴巴羅薩計劃」的大綱已經擬好。這個人侵計劃是絕密的,其詳細內容到戰爭結束後才全部大白於世,至於德國對芬蘭的計劃,人們始終不知道。1941年1月中旬,芬蘇之間關於貝柴摩鎳礦的危機(這個鑷礦的開採權利早在20年代就已經租給了加拿大安大略省薩德伯里的國際鎳公司)激化到了頂點,蘇聯召回了駐赫爾辛基公使,廢除了貿易協定,並增加了卡累利阿地峽的駐軍數目。曼納海姆要求實施部分總動員,但此時已擔任總統的賴提擔心這樣做會使形勢進一步激化。
1941年2月至5月,德國派出多名高級官員訪問赫爾辛基,也要求芬蘭派代表團去柏林,但兩國間的談判多屬於探討性的,德國人只是一味地詢問芬蘭派去的代表,如果蘇聯進攻芬蘭,芬蘭總動員需要多長時間,戰略計劃是什麼。德國一方面對芬蘭放風說德國絕對不會進攻蘇聯,另一方面又說要做戰爭的準備,最後提出德國要派部隊到芬蘭北部的拉普省。
外界敏銳的觀察家到1941年3、4月間已經覺察到希特勒已改變了方針,這個印象在5月由於德國和芬蘭軍事合作的初步步驟而得到了加強。5月25日,以曼納海姆元帥的參謀長海因里希斯將軍將軍(Erik Heinrichs)為首的芬蘭軍事代表團訪問了在薩爾茨堡的德國最高統帥部,並於5月26日訪問了柏林。德國人告訴芬蘭代表團,沿著蘇聯的西部邊界,集中了大量蘇聯軍隊,這使德國有必要採取響應的行動。德方指出(當然,與事實相反),德國無意發動對蘇戰爭。但是萬一蘇聯進攻,德國將被迫在極北地區採取軍事行動,包括派遣一個師的部隊經過芬蘭前往挪威。
因為芬蘭代表團明確表示他們無權討論、談判或同意任何要求承擔的義務,而賴提總統和其他人士也一再聲明過蘇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對蘇聯發動未經挑釁的進攻,所以薩爾茨堡的談判僅僅限於以蘇聯發動進攻為前提對各種假想的可供選擇的對策進行估量。德國人此時還沒有對芬蘭提出任何要求軍事合作的協定。芬蘭人只是猜測德國突然對芬蘭感興趣的原因,但由於互相矛盾的謠言和猜測,誰也不知道德國人的真實意圖。1941年5月30日,賴提總統給芬蘭駐德公使基維梅基(T.M.Kivimaki)的訓令說明當時芬蘭人對局勢捉摸不定到了什麼程度:訓令指示公使通知德國,赫爾辛基希望當時德國與蘇聯的談判(如果有這樣的談判的話)能夠保證芬蘭的獨立,如果可能的話恢復1939年的邊界,僅作一些調整,使蘇聯人保留他們認為對列寧格勒防禦有重大關係的地帶。芬蘭的這些建議自然是毫無用處的,因為與向芬蘭人宣稱相反,德國並沒有與蘇聯進行任何談判。這個訓令發出之時,距德國入侵蘇聯只有三個星期,這一點說明芬蘭對希特勒的真實意圖是多麼茫然無知。直到6月3日,德國代表才找到曼納海姆,直截了當地提出芬蘭是否願意參加對蘇戰爭,如願參加,芬蘭想得到什麼。曼納海姆開始感到很吃驚,想把話題引到芬蘭提出的問題上來:如果蘇聯再次進攻芬蘭,德國打算怎樣做。最後,曼納海姆表示,芬蘭將保衛自己,如果這樣做將被捲入一場德蘇戰爭,那麼芬蘭將不要求什麼,但若得到援助,芬蘭會表示感激。德方要求芬蘭給予明確的答覆,曼納海姆這才表示同意德國兩個師的部隊進駐拉普省。

6月的第一個星期,德國開始向拉普省運送部隊,駐挪威的一個師和經拉普省前往挪威東北塞爾克內斯的一個師調到了芬蘭北部。這些調動表明風暴即將到來。芬軍於6月10日下令部分動員,又於6月18日進行擴大範圍的動員,在東部邊界部署了防禦性的軍隊。至6月18日止,由作戰軍、本土防守部隊和邊防警衛部隊組成的芬蘭武裝部隊總數已達65萬人,其中作戰軍47萬人。陸軍被編成12個師,5個軍,3個總司令部,1個海軍司令部。全軍配備有556000支普通步槍,14500支速射步槍,5400挺機槍,13700支衝鋒槍,3500門火炮、迫擊炮,86輛坦克,22輛裝甲車,761門高炮,180挺高射機槍。海軍另有336門海岸炮,169門野炮。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國發動了對蘇聯的大規模進攻。希特勒在電台講話中宣稱德國軍人「與芬蘭同志結盟」,「共同戰鬥在北冰洋沿岸」,但實際上此時芬蘭尚未與德國結盟,直到當天中午,德國才把「巴巴羅薩計劃」的內容通知給芬蘭政府。芬蘭政府還在當天發表聲明,否認了希特勒關於德芬結盟的說法,並宣布中立。但曼納海姆確信希特勒的這—聲明會被斯大林當成既成事實來看待,「這必將引起俄國人的報復。但另一方面,我相信這樣的攻擊遲早都會發生。」事情發展果然如此,蘇軍最高指揮官下令向芬蘭發動報復性攻擊。到6月25日,蘇聯空軍轟炸芬蘭的軍事基地後,芬蘭才向蘇聯宣戰。
當然,蘇聯對芬蘭的空襲並不是虛構的。按蘇聯史料的記載,在1941年6月25-30日,蘇聯航空部隊對駐紮在挪威、芬蘭的德國第5航空隊以及芬蘭空軍發動了連續6天的空襲,並「擊毀德國飛機130架」(但按德國的資料,在6月25日,第5航空隊並沒有損失任何飛機,芬蘭空軍也只有2架飛機受傷,而蘇聯空軍卻損失了25架轟炸機)。
同冬戰初期相比,芬蘭軍隊此時規模更大,戰鬥意志更強,裝備也更好。11個師部署到了前線,其他部隊直接面對俄軍的漢科基地。此外,最高統帥部還保留了4個後備師的兵力。
從7月開始,芬蘭對蘇聯的進攻分成三路,一是北部的貝柴摩,二是東卡累利阿,三是卡累利阿地峽。芬蘭北路作戰部隊的一個師劃歸德國人指揮,進攻方向是摩爾曼斯克鐵路。開始時,芬軍在貝柴摩跨過了1920年《多爾帕特和約》規定的邊界,後來蘇軍調來增援部隊,給芬軍以重創,進攻就停了下來。德軍對摩爾曼斯克的進攻也受阻不前。在卡累利阿一線,芬蘭組建了卡累利阿軍團,包括5個師和3個旅。7月23日,卡累利阿軍團攻入拉多加湖北岸的原芬蘭領土,於9月7日抵達老邊界斯維爾河。
曼納海姆於9月8日到東卡累利阿前線視察,站在斯維爾河岸上,遙望蘇聯的卡累利阿-芬蘭加盟共和國首府彼得羅扎沃茨克。卡累利阿-芬蘭原為俄羅斯聯邦的自治共和國,1940年蘇芬停戰後被升格為加盟共和國,蘇聯將該加盟共和國的領導班子作為未來吞併芬蘭後的政府班底,首腦仍是庫西寧。10月10日,彼得羅扎沃茨克被芬軍攻克。
芬軍在卡累利阿地峽的攻勢開始於7月底,到8月底時收復了維堡,曼納海姆在致賴提總統的電文中說「芬蘭的藍白十字旗在古老的維堡城堡上重又高高飄揚,這證明戰士們的英雄業績,也標誌著我國人民的內聚力和隨時準備犧牲的精神」。
9月16日至18日,曼納海姆視察了維堡和卡累利阿地峽,在前線地區,他看到列寧格勒已經暴露在德軍炮火之下,不禁勾起了他在這座輝煌壯麗的俄羅斯帝國京城生活與工作的那段難忘歲月的回憶。
對蘇戰爭持續越久,芬蘭依附德國的程度越深,脫離戰爭的努力也就更加困難。在曼納海姆看來,與希特勒德國的親密關係總是一個嚴重問題。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他充分認識到德國的侵略性及其傲慢性格,對納粹所謂「國家社會主義」的所作所為持批評態度。他認為,芬蘭參與戰爭的目標是維護芬蘭的獨立,既然芬軍已經收復失地並攻入了東卡累利阿,那麼就應該避免採取更進一步的軍事行動,惡化芬蘇關係。1941年8月,德國曾兩次要求芬軍參加對列寧格勒的圍攻,都遭到曼納海姆的堅決拒絕。從12月開始,芬軍進入陣地戰,固守前沿,不再進攻。
芬蘭從戰爭一開始就宣布自己不是德國的盟國,而是「共同作戰國」,只是為了收復領土這一有限的目標而作戰。但事態的發展很快就模糊了這兩者之間的區分,盟國也拒不接受這種說法。甚至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國同芬蘭的關係就已惡化,華府寧願把芬蘭看作是為希特勒這個獨裁者效勞的奴僕,而不是在俄國虎口下奮力求生的受害者。1941年11月,美國國務卿赫爾提出了如下問題:芬蘭與德國的聯合軍事行動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嚴重危害英國及其盟國並威脅北方供應線」,芬蘭的政策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構成對全美洲自衛防務目的的威脅」。珍珠港事變後,美國的態度更為強硬,為了勸說芬蘭退出這場戰爭,美國曾斷斷續續地進行過努力,但都失敗了,原因是美國沒能提出切實保證芬蘭獨立或使它不受蘇聯繼續侵略的辦法。當時所提供的作為代替繼續作戰的唯一選擇是接受俄國的征服,而當初在1918年、1939年和1941年促使芬蘭人拿起武器的,卻正是這種可怕的前景。在蘇聯不保證芬蘭的獨立自主的前提下,芬蘭不可能有其他選擇,只有打下去。
英蘇結盟使英國這個1939年力主援助芬蘭的國家處於一種更微妙的境地。1941年12月29日,丘吉爾私下致信曼納海姆,說「我對即將面臨的情況感到悲哀。出於對蘇聯盟友的忠誠,我們將被迫在幾天後向芬蘭宣戰。如果這樣,我們就會在未來的某個日子裡兵戎相見……的確,戰爭打響後,您的部隊已經推進很遠了,能否停下來並撤離?這並不需要發表什麼公開聲明,只要以天氣惡劣為由停止軍事行動,做出實際上的停火就行了。……我希望能使閣下相信,我們必將戰勝納粹德國,甚至比1917年或1918年更有把握。如果貴國在英國的朋友看到芬蘭同滿手罪惡的戰敗德國處在同一戰線,那將是多麼令人痛心的事情啊!回想起我們之間愉快的談話……促使我向您致以真摯的個人建議,希望不要在事情無法挽回時才考慮這些問題。」
在給丘吉爾的回信中,曼納海姆寫這「昨天,美國公使從赫爾辛基轉賴了您於1941年12月29日寫給我的信函,深表榮幸,並對您的個人關心以及那些建議表示感謝。相信您會理解,在我們認為尚未達到足夠保證我們安全的地區時,我們還不能停止軍事行動……如果為了保證芬蘭的安全而與英國發生衝突的話,那將太令人遺憾了!對我個人來講,如果英國被迫問芬蘭宣戰,我將深感悲痛。在關鍵時刻,您傳遞的信息確令我萬分感激!」儘管如此,幾天後,為了滿足盟友斯大林的要求,丘吉爾還是向芬蘭宣戰了。
雖然在給丘吉爾的信中迴避了停戰的問題,但在整個「持續戰爭」或稱「續戰」期間,曼納海姆一直都小心翼翼地保持和德國人的距離。雖然他指揮一部分德國軍隊,但他始終讓兩支軍隊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出現共同作戰的現象。芬蘭和德國只是戰鬥夥伴,而非盟友,因此,當收復了所有失地後,曼納海姆指出「我們(此後在對蘇戰爭中)的身份只是中立的鄰國,而不是心懷憤恨的故國」,他開始考慮退出戰爭的問題。1942年1月,曼納海姆對訪問米凱利大本營的賴提總統說「我們就要災難臨頭了」。他認為芬蘭應當避免採取任何可能惡化與西方國家關係的行動,同時必須準備退出這場大戰,因為美國已經參戰。此外,德國人也在一直施加壓力,要求芬蘭訂立一項有約束力的同盟條約,而芬蘭是無論如何也要避免這樣的同盟的。
在德國人的一再施壓下,芬蘭人只得在1941年11月25日簽訂了另一個被認為無實際意義因而令人較少反感的條約,即《反共產國際協定》。這個由德國和日本簽訂於1936年、1937年義大利加入的協定,其主要條款是規定在一個秘密議定書中,該議定書規定簽字國不得與蘇聯簽訂任何政治條約,但德國人在1939年8月23日、日本人在1941年4月13日都破壞了這個規定,日本甚至想把蘇聯也拉進《反共產國際協定》中來。
在該協定締結5周年期滿紀念日上,9個歐洲國家和日本、偽滿在柏林簽訂了延長該協定的議定書。芬蘭和丹麥也是簽字國,顯然他們在這件事情上沒有選擇的餘地。另一個簽字者,義大利外長齊亞諾伯爵在他的日記中私下說「德國人是房子的主人……他們讓我們都覺察到這一點……沒有其他的出路。他們在歐洲的霸權現在已經建立起來。這件事是凶是吉,是另一問題……因此,(義大利)最好就坐在這所房子的主賓席上算了。」芬蘭為了避免在戰爭中與德國發生引起紛爭的麻煩問題,還可能由於政府覺得有必要避免在「房子主人」的旁邊坐錯位置,所以決定參加這個協定。
1942年6月4日是曼納海姆的75歲生日,起初他不想操辦任何慶祝活動,但芬蘭總統和政府成員都要來米凱利向他祝賀,他也不便拒絕。然而6月3日晚上,他收到一份令他十分吃驚的電報,稱德意志帝國總理兼總司令希特勒將於4日飛抵芬蘭向他祝壽。德國官員希望曼納海姆在希特勒的專機降落時去機場迎接,但遭到了他的婉拒。曼納海姆後來對身邊的人說「一個陸軍元帥是不能去迎接一個下士的」,他讓賴提總是以國家元首的身份去迎接希特勒。
希特勒給曼納海姆祝壽之舉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曼納海姆惟恐希特勒此次前來是為了壓芬蘭配合德國進攻列寧格勒和別洛莫爾斯克城,但希特勒的舉止卻相當「合情合理」和「克制」,而曼納海姆則不卑不亢地以理相待,言辭中沒有作出任何束縛芬蘭和他自己的承諾。希特勒對曼納海姆的招待非常滿意,並空洞地許諾,在他設計的未來世界中,將給予芬蘭一個「顯著的地位」。
應德國的要求,曼納海姆於6月27日帶了幾名隨員去柏林回訪。原來德國要他去的目的是向他通報希特勒策劃的對蘇聯南部的新攻勢。帝國元帥戈林斬釘截鐵地說,這個新攻勢「不久就會決定戰爭的命運」。德國要芬蘭做的是在北方發動配合德軍的行動,攻佔坎達拉克沙和別洛莫爾斯克。
曼納海姆對德軍的南方攻勢能否取勝心存懷疑,也不想在北部發起進攻,因為美國人已經通過瑞典向他透露了情報,如果芬蘭佔領別洛莫爾斯克,蘇聯就會壓美國對芬蘭宣戰,正像芬軍佔領彼得羅扎沃茨克後蘇聯壓英國對芬宣戰一樣。而這一點正是芬蘭要竭力避免的。於是,芬蘭採取了拖延時間的辦法,遲遲按兵不動。
不久以後,戰場上的形勢果然發生了變化。德軍發動的「決定戰爭命運」的南方攻勢在斯大林格勒遭到了重大挫折,幾十萬德軍拼上全部後備力量,也沒有切斷蘇軍伏爾加河交通線,反而被蘇軍團團圍困在斯大林格勒城區。而且北方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包圍圈還沒有完成,就讓蘇軍突破了彼得羅扎沃茨克一線。
1943年2月初,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殘存的德軍全部投降。芬蘭最高統帥部作出了德國在這場戰爭中已經打輸了的結論。2月3日,芬蘭政府的核心成員與曼納海姆等高級將領在米凱利開會,共同制定了脫離戰爭的目標。1943年3月20日,美國作為和談中間人,把蘇聯的和談條件傳了過來芬蘭必須撤回到1940年的邊界。芬蘭必須賠償蘇聯全部戰爭損失的50%。芬蘭無法接受這樣苛刻的條件,只好加以拒絕。
3月26日,芬蘭外長拉姆塞(A.Ramsay)訪問柏林,試探德國對於芬蘭與蘇聯單獨媾和的反應。里賓特洛甫大發雷霆,要求芬蘭立即停止和談,並與德國締結禁止單獨清和的同盟條約,但德國人的要求也被芬蘭人拒絕。
1943年11月,芬蘭通過斯德哥爾摩得到了蘇聯人想重開談判的暗示,於是向蘇聯提出了新的和談條件:恢復1939年以前邊界,但作某些有利於蘇聯的調整;撤除芬蘭領土上的蘇聯軍事基地;蘇聯保證不侵犯芬蘭主權。對於芬蘭的試探,蘇聯的答覆是1940年邊界是不能改變的,其他問題可以留待以後解決。1943年11月在莫斯科舉行的盟國外長會議要求德國及其衛星國無條件投降,但在德黑蘭會議上,斯大林排除了將芬蘭歸入要求無條件投降的國家之列,這也反應出蘇聯對芬立場的鬆動。
1944年2月,芬蘭秘使在斯德哥爾摩會見蘇聯公使柯隆泰夫人,與蘇聯建立了直接的接觸。2月19日,赫爾辛基接到了蘇聯提出的停戰條件,其中有些必須立即加以接受,有些可以留待以後討論。必須立即接受的條件包括斷絕與德國的關係,驅逐或拘禁在芬蘭境內的所有德國軍隊(如果芬蘭完成這項任務有困難,蘇軍可以協助),和完全地、無保留地接受1940年和約條款。留待以後討論的三個主要問題是芬蘭軍隊的局部或全部複員,戰爭賠款和割讓貝柴摩地區。2月29日,政府把這些條件通報給議會,並建議儘管蘇聯提出如此不祥的條件(包括解散軍隊和蘇軍進入芬蘭境內「協助」驅逐德軍),但爭取和談的努力要繼續下去。
3月25日,以巴錫基維為首的芬蘭代表團前往莫斯科,4天後,莫洛托夫把最後的停戰條件交給芬蘭代表,談判就結束了。這些條件包括:


1.與德國斷絕關係並最遲到4月底驅逐或拘禁芬蘭境內的德國人;
2.恢復1940年邊界並在4月底以前從蘇聯土地上撤回全部芬蘭軍隊;
3.立即遣返戰俘;
4.在六、七月間芬蘭軍隊必須裁減到和平時的編製水平,在5月底前必須完成半數軍隊的複員;
5.賠款總數為6億美元,6年內償請;
6.割讓貝柴摩;
7.如果芬蘭接受上述6個條件,蘇聯就把漢科還給芬蘭。
曼納海姆傾向於接受這些條件,認為不光從芬蘭軍隊的實力考慮,蘇聯人的大國主義尊嚴受到傷害也是值得擔憂的,如果在歐洲大陸決戰時刻蘇聯分軍對付芬蘭,局勢會變得更加嚴峻。不過他也對能否在規定期限之內驅逐德軍並無把握。芬蘭政府和議會仔細考慮了俄國人的條件之後,認為這些條件將使芬蘭人民承擔一種「遠非力所勝任的負擔」,賠款帳單意味著毀滅性的經濟奴役,而一個月之內驅逐德國人又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那就不可避免地要造成違約以及蘇聯的佔領,所以芬蘭沒有其他選擇餘地,只得在4月18日拒絕了這些條件。
1944年6月9日,盟軍諾曼底登陸3天後,蘇軍在卡累利阿地峽發動了精心準備的總攻擊。此時的蘇軍實力已經非同小可。在此後被稱為「流血之夏」的兩個星期內,芬蘭的主要防線失守,蘇軍有繼續前進之勢。
6月29日,維堡再度失守。曼納海姆擔心的事終於發生了。他估計斯大林現在要謀求軍事佔領,準備從卡累利阿地峽進軍,佔領芬蘭全境。儘管到了7月中旬芬蘭防線已告穩定,地峽有西部和中部地區都落入蘇軍手中,拉多加湖東岸的芬軍也面臨日益加強的壓力,不得不撤到芬蘭境內。芬軍的後撤和集中加強了防禦力量,結果使蘇軍不能突破防線,但這一事實並不能掩蓋局勢的危急,而且由於德國在戰場上的節節敗退,情況尤其險惡。因此芬蘭政府於6月22日再次通過斯德哥爾摩向莫斯科表示求和之意。第二天,芬蘭得到迴音說蘇聯準備請和,但芬蘭必須先投降。
正當芬蘭在軍事形勢和蘇聯要求投降這兩方面壓力下左右為難時,德國人插手進來了。在蘇軍發動總攻時,曼納海姆曾向芬蘭北部的德軍求助,駐拉普蘭的德國山地步兵司令迪特爾立即將庫存的反坦克武器送往芬軍前線,並向德國最高統帥部緊急求援,以免芬蘭崩潰陷落。幾天後,德國派出戰鬥機和轟炸機支援芬蘭,並運來了更多的反坦克武器,芬軍總算擋住了蘇軍的進攻。之後曼納海姆要求德國陸軍提供更多支援,最好派6個師來,迪特爾為此特地飛往貝希特斯加登會見希特勒。希特勒同意援助,但芬蘭必須簽訂同盟條約。迪特爾本要飛回赫爾辛基,同外長里賓特洛甫會合,跟芬蘭進行談判,但途中因飛機失事而身亡。
6月23日,里賓特洛甫抵達赫爾辛基,他要求芬蘭保證作戰到底。如果得不到這種保證,德國對芬蘭進一步的軍事援助將立即停止。除了向蘇聯投降外,芬蘭的唯一選擇只有接受德國人的要求了。但賴提總統知道議會不會批准這樣的政治條約,並且擔心按正常方式締結德芬盟約只能帶來有害的長遠影響,因此決定採取另一種手法。他於6月26日寫了一封沒有任何內閣成員副署的個人信件給希特勒,答應在他的總統任期內不單獨措和,也不同蘇聯進行談判。事實上這個文件是毫無意義的,根據芬蘭憲法,芬蘭總統無法承擔這樣的對外義務,而且只要賴提一辭職(他於8月1日辭職了),他個人對德國所承擔的義務也就告終,同蘇聯談判的大門就為他的繼任者打開了。
6月底,德國經愛沙尼亞的塔林港向芬蘭運去了一個突擊炮旅(第303突擊炮旅,裝備III號G型突擊炮)和一個步兵師(第122師,裝備IV號突擊炮)。此時芬軍已在維堡的後方陣地站穩了腳跟,並於仲夏節後進行了決定性的反攻,把蘇軍打回了原來的陣地。在東卡累利阿戰線上,芬軍更是和蘇軍展開了拿手的狙擊牽制戰,8月初,芬軍步兵第21旅在伊洛曼齊大森林進行的反擊戰中,使蘇軍第176、第289兩個師陷入包圍圈,蘇軍突圍逃跑時丟盔卸甲,將全部重型裝備丟給了芬蘭人,包括各種火炮94門、迫擊炮84門、汽車66輛和軍馬200匹。
在整個夏季攻勢中,芬軍傷亡為35000人,蘇軍傷亡則達11萬6000人。芬蘇雙方坦克和裝甲車輛(合突擊炮和其他戰車)的損失比例為35:700,飛機為3O:311(另有239架蘇軍飛機被芬軍防空部隊擊落)。
反擊的勝利給芬蘭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斯大林此時急需抽調大量兵力最終擊敗德國。1944年7月中旬,蘇聯通過斯德哥爾摩告訴芬蘭,願意進行和談。為了給和談鋪平道路,賴提總統於8月1日辭職,從而解除了對德國人承諾的義務。8月4日,議會制訂了一項特別法令,宣布任命曼納海姆元帥為芬蘭共和國總統。在當天的總統就職典上,曼納海姆身著元帥戎裝,用芬蘭語和瑞典語宣誓,當他從議會大廳走出來,出現在議會大樓門口高高的台階上時,會聚在大樓外的群眾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歡呼聲。
8月17日,曼納海姆通過來訪的凱特爾元帥通知德國,賴提個人對里賓特洛甫作出的不單獨請和的保證已經不再被認為有約束力。8月30日,芬蘭與蘇聯開始了停戰談判。蘇聯提出了談判的先決條件:芬蘭必須公開與德國斷交並要求德國在9月15日以前從芬蘭撤軍,這樣蘇聯才接受芬蘭的談判代表團。芬蘭必須在9月2日午夜前接受這一條件,否則蘇聯將終止談判,佔領芬蘭。意味深長的是,這個通知並沒有把芬蘭的投降作為和談的先決條件。
9月2日,經議會投票同意,芬蘭政府宣布同德國斷交,並要求德軍撤出芬蘭。9月4日,芬蘇戰場全面停火。9月19日,芬蘭外長恩克爾將軍在莫斯科簽訂了停戰協定和臨時和約。芬蘭接受了蘇聯提出的全部條件,包括割讓貝柴摩地區,將赫爾辛基以西20公里的波卡拉地區租給蘇聯50年,蘇聯獲得至波卡拉的過境權,以及削減軍備。臨時和約允許芬蘭人保持一支34400人的陸軍,約略相當於1939年以前常備軍的數目。海軍以4500人和1萬噸艦隻為限,空軍以3000人和60架飛機為限。禁止擁有潛艇、人操魚雷等攻擊性武器。這些條款後來基本上被1947年在巴黎簽訂的盟國對芬和約所採用。經英國說情,戰爭賠款從6億美元減為3億。但這個數字分攤到350萬芬蘭人頭上,要比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要求德國人償付的戰爭賠款還多。
芬蘭與德國斷交後,德軍非但沒有撤出芬蘭,反而在芬蘭灣襲擊了芬軍控制的蘇爾島,從白海前線撤退下來的德軍還燒毀了拉普蘭的許多村莊。對於駐紮在拉普省的德軍山地步兵,芬蘭未敢出兵驅趕,但在盟國監督委員會主席日丹諾夫(此人是斯大林的寵兒和派往列寧格勒的紅色總督)催促下不得不勉強出兵。曼納海姆把從前線撤回國內的兵力調至奧盧地區,然後沿著凱米河向拉普省首府羅瓦涅米進軍。9月28日,芬軍與德軍第一次交火,在6萬人的芬蘭軍隊進攻壓力下,德國山地步兵邊打邊退邊破壞,直到11月21日才撤至挪威邊界。拉普省留下的是一片廢墟,而且到處埋下了地雷,給戰後返回家鄉的居民造成了災難。在掃清德軍的作戰中,有774人死亡,2900多人受傷,平民死傷人數多於土兵。從1945年到1948年,在清掃德軍留下的約64200個地雷、307600發炮彈和3100枚航空炸彈的工作中,又有72人被炸死,142人受傷。
結束同納粹德國的合作關係和驅趕德軍出境是一項艱難的任務,而重建芬蘇關係則是更大的難題,前景堪憂。曼納海姆作為總統的首要政策是與蘇聯建立合理的關係,解決遺留的歷史問題,贏得莫斯科對芬蘭領導人的信任。1944年10月14日,社會民主黨人法格霍姆(Karl August Fagerholm)在與曼納海姆進行過一次談話後對外發表公開演講,宣稱「芬蘭不再充當西方反對東方的橋頭堡,我們必須停止此類的談論,我們不再替別人執行此種政策,我們的軍隊永遠不向蘇聯開戰」。法格霍姆在1945年後一直擔任議長,他的講話代表了曼納海姆的觀點。但曼納海姆也告誡芬蘭政治家,不要無限度地對蘇聯的要求做出讓步。當日丹諾夫提出拆除芬蘭南部海岸的所有重炮陣地時,曼納海姆親自出面與他談判,指出在芬蘭海岸有一個強大的防禦體制,不僅符合芬蘭的利益,而且從今後芬蘇關係發展趨勢看也是有利於蘇聯利益的。曼納海姆進一步提出和蘇聯建立防務合作關係的想法。他說,芬蘭人民不光完全履行停戰協議規定的義務,而且努力成為蘇聯的好鄰居,願意與北波羅的海兩岸國家建立防務聯盟。1945年1月22日,海因里希斯將軍和恩克爾將軍同蘇聯代表日丹諾夫和亞歷山德羅夫海軍上將商定了防務聯盟條約的意見草稿。這個草約依據當時蘇聯同自由法國、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和南斯拉夫簽訂的合作條約文本,對涉及芬蘭內政的一些條款做了修改和限制,後來成為1948年芬蘇《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的基礎。
根據停戰協定,蘇聯還要求芬蘭逮捕並審判「戰爭罪犯」,但是卻沒有明確界定「戰犯」的定義。蘇聯提出了61人的名單,其中包括前總統賴提、兩位前任總理、4個前內閣部長和戰時芬蘭駐德國公使,這8個人被蘇聯定為「戰爭禍首」,此外還有海因里希斯和恩克爾兩名將軍。這些人於1946年2月被由蘇聯強令成立的芬蘭特別法庭判處2到眸不等的徒刑,賴提被判處1O年徒刑。為了向蘇聯表示無言的抗議,在每項判決中,贊成和反對的法官都是8:7。這些被告大約都服過了各自刑期的一半。審判和課刑不僅沒有損害他們的聲譽,反而提高了他們的威望,增加了人們對他們的敬仰。至於曼納海姆本人,蘇聯沒有把他列入戰犯名單,克里姆林宮十分清楚他在冬戰前的態度和在續戰中的政策。曼納海姆元帥由於胃病嚴重發作,於1946年辭去總統一職,前往斯德哥爾摩做了胃潰瘍切除手術,1951年1月28日因胃潰瘍再度發作而去世。
在「冬戰」和「續戰」中,除了在道義和心理方面俄國人不是芬蘭人民的對手外,蘇聯和芬蘭的勢力是那麼懸殊,但儘管存在如此巨大的困難,芬蘭人民卻打得那麼久、那麼好,使他們的國家沒有被佔領,而且有可能以條約來獲得和平,而不是在征服者的鐵蹄下被迫接受充當衛星國或「蘇維埃社會主義加盟共和國」。
必須反覆指出,芬蘭在1939年是格守無條件的中立的。芬蘭保持中立的堅定決心,絲毫不亞於其斯堪的納維亞鄰邦。正是蘇聯的侵略,才把芬蘭從中立的停泊之處沖走,正如德國對丹麥和挪威的入侵把這兩個國家驅入了戰爭和毀滅的大海之中一樣。在經過了1939年蘇聯的未經挑釁的進攻,以及從1940年3月至1941年6月間蘇聯對芬蘭的政策和行動所造成的局勢,包括政治外交勒索和武裝挑釁(1940年6月14日,在蘇軍出兵佔領愛沙尼亞當天,蘇聯甚至派兩架飛機在波羅的海上空擊落了從塔林飛往赫爾辛基的芬蘭「卡萊伐權」號民航客機),以及希特勒對蘇聯進攻的這些特定條件下,很難設想芬蘭能夠不捲入1941年至1944年的大戰。在這樣的局勢下,芬蘭為收復失地而戰,正如當年中國的英雄戰士們為收復失地珍寶島或西沙群島而戰,其正義性質無可指責,只是時機不巧,與希特勒入侵蘇聯之戰碰在了一起。但捲入這場戰爭並不出於芬蘭自己的選擇,也不是事先與德國進行陰謀或締結同盟、從而使芬蘭承擔作戰義務的結果。對於這些形勢,除了充分承認希特勒的陰謀策劃和侵略外,蘇聯必須負主要的責任。


上面的答案有非常多的不符合事實的描述,我歸納下。

戰爭起因: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將芬蘭劃為蘇聯勢力範圍,因此蘇聯認為已經獲得了吞併芬蘭的自由。蘇聯由此向芬蘭提出領土互換要求,一般認為是為日後入侵做準備,但也有人認為的確是為了保證列寧格勒的安全。芬蘭方面的回應很自然是拒絕,但曼納海姆的建議也不能說不正確,因為從結果上來看是一樣的。

戰況:
芬蘭對蘇軍進攻的最容易的通道卡累利阿地峽,修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因此蘇軍從這個方面的進攻,在戰爭初期非常緩慢。而在其他地方的交通則十分惡劣,如崔可夫的第9集團軍的攻勢完全失敗。最終蘇軍仍然只能靠在卡累利阿地峽集中兵力突破,通過壓倒性的兵力優勢來擊敗芬軍。
由於大清洗,蘇聯的戰備和訓練都非常差,冬季物資缺乏。而且部隊的部署也很有問題。如崔可夫第9集團軍下屬的第44步兵師,在蘇軍中屬於精銳部隊,但在從烏克蘭部署到芬蘭的過程中,備戰工作非常差,冬季裝備和訓練都接近為零,該師幾近全軍覆沒,只有少量部隊在師長帶領下突圍,突圍後師長、政委及參謀長均被槍決。
芬蘭的軍隊雖小,不過有兩方面的優勢。一個是訓練充分,比如說芬蘭空軍,很早就接受了德國空軍的自由狩獵戰術,而這個戰術是德國空軍通過西班牙內戰取得的。其次是人員素質很好,芬蘭人愛好狩獵,射擊技術很好,很容易從民眾中徵召合格的兵員。加上地形優勢,芬蘭的戰損比佔優。

結果:
芬蘭雖然戰敗,但蘇軍慘重的損失帶來的好處是,蘇聯充分體會到了芬蘭人的獨立自主精神,於是他們並未繼續對芬蘭人強硬,而芬蘭人也接受了這一事實,即親近蘇聯以保持自身安全。蘇聯解體後芬蘭立刻拋棄此政策。

繼續戰爭:
沒有繼續進攻列寧格勒其實不是芬蘭人不想,而是他們沒能力,芬蘭的軍力不足以支撐繼續進攻,所以他們只停留在舊國界上,表面的理由是不想侵佔俄國領土。

關於芬蘭共產黨:
芬蘭內戰後,逃往蘇聯的芬蘭共產黨領導層已經基本在大清洗中死亡。庫西寧在芬蘭內戰時的地位跟無名小卒差不多。


當年蘇聯和英法談判,想要共同遏制納粹德國,蘇聯曾經提出要借道波蘭,而當英法代表去詢問波蘭領導人時,波蘭領導人說,德國人來了,我們有喪失自由的危險,俄國人來了,我們有喪失靈魂的危險。從這裡就知道蘇聯在當時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了。
所以說,芬蘭為何奮勇抵抗?芬蘭人民知道他們為何而戰,是為了保衛自己的的民主制度,保衛幸福的生活方式。可以想見,如果芬蘭被蘇聯佔領,那麼芬蘭人民就將像蘇聯人民那樣,暗無天日。的確芬蘭是一個小國,但是芬蘭的抵抗和波羅的海三國獨立一樣,都是小國抵抗大國暴政的很好的例子。


蘇聯大清洗導致蘇軍戰鬥力低下,還給元首錯誤信號,但是蘇聯國力在那,戰爭潛力驚人,兵越打越多,仗越打越好。


本身大部分國土戰略價值低(有價值的部分最後還是給蘇聯佔了),無重要資源
環境嚴酷,不利於大兵團機械化作戰,己方武裝有很大優勢
民眾抵抗意志高


經濟?蘇軍從來不嫌多的物資對越打越少,最後迫使芬軍投降的物資?講經濟能解釋為什麼芬軍把蘇軍打得顏面盡失嗎?顯然不能。
政治?芬蘭周邊國家對蘇聯敢怒不敢言,納粹觀望還禁止英法援芬物資過境,英法到底也沒能干涉冬季戰爭。最後蘇聯人不僅得償所願,還得寸進尺了。講政治能解釋為什麼芬軍把蘇軍打得顏面盡失嗎?顯然不能。
那就只能回到軍事上了啊,請去認真看從軍事角度給出的答案。


有沒有聽過防守優勢?


不請自來。
蘇芬戰爭並不認為蘇聯輸。
蘇聯的目的達到了,雖然損失大一些。


抖個機靈

天時地利人和,你說芬蘭占幾個


子在芬蘭的丟人現眼?

那次是特例,毛子輕敵後勤準備不充分,芬蘭是依託沼澤地形和曼納海姆的堅固要塞進行防禦,44年毛子的第4次打擊中芬蘭就沒那麼神了,10天之內毛子就突破了曼納海姆防線攻佔維堡。

諾門罕蘇軍至少戰術上是勝利了,只是代價大了點。而且集中炮兵、裝甲兵、航空兵的的協同突破這是蘇軍的第一次,比德軍閃擊波蘭還早10天,這能算是丟人現眼


個人的理解是三個字:衝鋒槍。
永遠不要低估先進武器的作用,一邊一堆衝鋒槍,另一邊只有栓動步槍,這還怎麼玩,肯定被壓制,肯定被屠殺啊,不過蘇聯那一堆坦克好像一直在吃屎么?搞不明白,就這樣吧


推薦閱讀:

蘇聯(不是蘇俄)時期有一定規模的罷工嗎?
什麼是斯大林主義?
有哪些蘇聯的神秘的傳說?
為什麼切·格瓦拉這麼出名?
二戰後反共的德國人(東德)是如何接受共產主義的?

TAG:戰爭 | 蘇聯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 蘇芬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