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傳統文化復興(在這裡僅討論儒家,謝謝),誰的思想會更受到推崇?王陽明還是朱熹?二者有何區別?
傳統文化當然包括諸子百家,佛家,道家,不過這裡僅討論儒家,尤其宋明理學,很早就知道王陽明是個大猛人,對朱熹不太了解,只知道存天理,滅人慾是他提出的。
看了這麼多回答,大家都很認真的在發表自己的觀點,謝謝。
誰的思想會更受到推崇,這個我不知道。不過他們之間的區別,我倒可以談談。
朱熹的學派是理學,王陽明的學派是心學。——其實把王陽明和朱熹並列是不太妥的,因為王陽明並不是心學的開創者,心學的開創者是陸九淵,號象山,世稱陸象山。我們一般是把朱熹和陸九淵並稱的。
簡而言之,儒學發展到宋朝,就產生了所謂「宋學」,宋學是和漢學相對的,相比於漢學的注重章句注釋,宋學的關注點則是一種形而上的思辨。宋學有兩個主要流派,一是發軔於北宋二程(程頤、程顥),集大成於朱熹的理學,又稱程朱學派,一個是產生於南宋陸九淵,後來被明朝王陽明所繼承的心學,又稱陸王學派。
這兩個學派有什麼不同呢?
從哲學的本質上來說,朱熹認為宇宙的本原就是一個「理」,什麼是「理」呢?簡而言之,就是「道理」,太陽每天早上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這就是理;水從高處流向低處,這就是理。在朱熹看來,理是整個宇宙的前提和根本,用他自己的話講,就是「且如萬一河山大地都陷了,畢竟理卻只在這裡」。——換言之,朱熹的「理」,是一種先於宇宙存在、超脫於宇宙的事物,不因人的喜好愛惡而轉移,所以又叫「天理」。
在朱熹看來,天理只有一個,然而反映在具體事物上,理卻有無窮。太陽有太陽的理,大地有大地的理,牛有牛的理,馬有馬的理,桌椅板凳有桌椅板凳的理。但這些無窮的理,卻又可以歸束為一個理,也就是那個宇宙本源的理。——這叫做「理一殊分」,用朱熹自己的比喻,宇宙本源的那個理,好比是天上的月亮,這個月亮只有一個。但它映照到水中,卻有無窮,長江有長江的月,黃河有黃河的月,每個湖泊也有自己的月。
——所以,朱熹的學說才叫「理學」。因為朱熹承認有一個獨立於人的意志的「理」存在,所以這種學說其實是一種客觀唯心主義。
陸九淵也認為宇宙的本源是「理」,但這個理和朱熹的理不同,陸九淵的定義是「心即理也」,也就是說,陸九淵的理不是客觀存在的,它就是人的內心。用陸九淵自己的話講,就是「道未有外乎其心者」,或者說是「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心即理」。在陸九淵看來,心與理是直接合而為一的,天理不在別處,就在人心當中。
——所以,陸九淵的學說就叫心學,它顯然是一種主觀唯心主義。
因為他們的認知不同,所以治學方法也不同。朱熹認為理一殊分,天理是無法直接認識的,我們人所能見到的只有具體事物,所以我們必須從研究具體事物入手,一個一個的窮究它們的理,最後達到對天理的認識。從方法上來講,就是從格物入手,博覽群書,最終一點一點的接近天理。
但陸九淵認為天理即人心,天理不在別處,即在我心中,因此根本沒有必要去格物,也沒有必要去讀書,只需要對自己的內心進行認識,用陸九淵自己的話講,就是「發明本心」,或者叫「求放心」,找到自己失去的那顆本心。一旦你拂去了心上的塵土,真正認識到了自己的本心,那自然而然也就認識了天理。
朱、陸兩種治學方法,其實頗似禪宗的頓悟和漸悟。
朱熹和陸九淵曾經有過一次非常著名的辯論,那是中國哲學史和思想史上無比重要的一次聚會,史稱「鵝池之會」,在那次會談中,兩種學派進行了面對面的交鋒,結果「朱以陸教人為太簡,陸以朱教人為支離」。
其實,朱陸之間的這種相互指責,都是有道理的,兩派的末流弊病,也正是從他們的治學而出。朱學之弊在拘,最後沉陷於條條框框而無法自拔。陸學之弊在盪,這些陸學末流不屑於讀書,而好空發大言。
順便說一句,朱熹和陸九淵是好朋友,雖然哲學思想不同,但雙方友情極好。兩人除了鵝池之會之外,後來朱熹在南康主持白鹿洞書院,特地請陸九淵來講學,並將陸九淵的講義刻在石碑上,流傳後世。不過到他們晚年,也逐漸走向偏激,在學術辯論中言辭日趨尖銳。陸九淵死後,朱熹前往弔唁,哭罷,良久曰:「可惜死了告子」。——真令人可發一笑。
=========================================
最後回到題主的問題上,無論是理學還是心學,都是一種在古代社會環境下產生的高調的道德主義,無論他們的思辨多麼精深微妙,但和如今的工業化社會都是格格不入,——換言之,這些學說只有學術史上的意義,還是讓它們安靜得呆在那裡的好。
===============我就是傳說中的分隔線==================
看了評論,感覺要多說幾句。
1、無論朱學還是陸學,他們哲學體系的最終指歸都是人倫,都是三綱五常,所以我說他們都是一種「高調的道德主義」。
2、理學這個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理學就是朱學,但廣義的理學涵蓋了整個宋學,無論是朱學還是陸學,都屬於這個廣義的「理學」範疇。所以如果看到有人說陸九淵是理學家,請不要詫異。——為什麼呢?因為無論朱學還是陸學,他們都認為宇宙本源是「理」,只不過雙方在對「理」的認識上有所分歧罷了。
3、朱學和陸學孰好孰壞?孰高孰低?我覺得這個問題是無法回答的。當初從朱、陸兩位老夫子再世的時候,就為這個不知道發了多少貼,灌了多少水,打了多少次嘴炮,他們死後,弟子門人又吵了幾百年,也沒見分出個勝負來。
我前文說過,朱之弊在「拘」,陸之弊在「盪」,這話不是我說的,是顧憲成說的。但顧憲成接下來卻認為「寧盪勿拘」,這其實是對作為明朝官學的朱學的一種反動。朱元璋立國後,就把朱學立為官學,到明朝中期,其弊病盡顯,所以這時以王守仁為代表的心學就獲得了崛起,然而到明朝末年,陸王學派那種不為學、放蕩恣睢、空疏大言的弊病又盡顯,所以到清朝時,學術就又回歸到漢朝的那種章句之學。
4、從治學方法上講,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於朱學的。簡而言之,朱學是先學後思,陸學是思重於學。孔子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所以朱學末流頂多學成個書獃子,而陸學末流則陷入妄想,殆矣。
若以禪宗那兩首著名的偈子來比方,朱學的為學方法就是「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而陸學的為學方法就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陸學入門簡便,這是其好處,但其弊病也正在於太簡便。不讀書,不學習,只是在那裡思考,很容易想出問題來。陸學講究頓悟,但頓悟這東西,從來都是給天才的。陸九淵自己就是一個天才,和朱熹不同,陸九淵沒有師承,他的哲學體系,完全是自己獨立建立起來的。他四歲的時候,就問父親一個問題:「天地為什麼會無窮?」把他父親都嚇著了,沒有回答。他就自己想,到十三歲時,讀書讀到「宇宙」二字,就突然頓悟了,說原來無窮就是如此啊。於是說「宇宙的事乃是自己分內的事,自己分內的事乃是宇宙的事」,又說「我的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我的心」,——這就是在中國思想史上非常著名的「原初頓悟」,那年他才十三歲。
試想,你我十三歲的時候在幹嘛?所以你我凡人,還是好好的遵循朱熹的治學途徑,博覽群書,遍格諸物,即使學無所成,好歹不會成為妄人。
如果真有所謂的復興,怎麼可能還拘泥在宋明理學的框架里。。。
儒學在宋朝復興的時候,誰的思想更受到推崇,王肅還是鄭玄?顯然誰都沒受到推崇,二程周敦頤們開闢了一條和漢代儒學完全不一樣的路子
唐宋革命雖然劇烈,但仍然是在農業社會框架內,其變化的劇烈程度與從傳統社會進入現代社會比差的還是太遠了。連宋儒都能突破漢儒的框架重建一套全新的體系,現代人還要拘泥在宋明理學的舊框架里,怎麼可能實現所謂的復興吶
另,朱熹和王陽明同屬於宋明理學框架,並沒有根本性的衝突
如果你學過高中歷史,你就會發現「復興」的「傳統文化」,從來都不是真的傳統文化。
不知道題主是不是理科生。
某個「傳統文化」的復興,必然是以傳統為皮,時代為骨的。
袁世凱曾在清王朝被推翻後企圖「尊孔復古」稱帝,後來他失敗了。因為時代變了,帝制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任何妄圖「復古」的人,都會失敗。
董仲舒發展新儒學,早已不是孔子提倡的那個了。孔子生在鬆散的春秋年代,你讓孔子生在漢朝跳著腳對漢武帝說復興周禮,劉徹只會呵呵他,興許還會抽死他。董仲舒的儒學吸取了道家、陰陽家的精華,還有最重要的法家思想,構建的是維護封建統治中央集權的儒家。
程朱理學也不是董仲舒提倡的那個儒學了。它誕生的年代,也是儒家被衝擊求自保的時期。理學吸收佛教、道教的思想,迎合統治者的需求,最終被推上正統神壇。「存天理,滅人慾」加強了統治者的控制,也暗示著封建社會已經開始向巔峰衝刺,登頂之後必然會迎來衰落。
文藝復興要求復興古代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化,難道是讓大家一起穿著袍子一邊柏拉圖式攪基一邊在台伯河畔看母狼么?不,人家要復興的「人文主義」本質上是反封建反壓迫的,是新興的階級借古代的傳說彰顯自己的價值。
傳統文化不會真正的復興。提倡復興真正的傳統文化的人,我們對他的評價將是:「其心可誅」,歷史對他的評價將是:「傻逼」
而所有成功的「復興」,都不過是披著傳統皮的另一種文化。
如何評價朱熹、王守仁,只能用這兩字:偉大!
如果不是遍察西方歷史,是不會明白這兩個人的偉大的!
你以為西方的名人是伏爾泰、盧梭、莎士比亞、牛頓、康德等等,錯!錯!錯!
其實是這兩個人:聖伯爾納、馬丁路德。
而對於前者,甚至沒有多少人知道這個名字!
只有回顧一下儒家發展史,才會明白他們的歷史地位。
由於歷史教材所誤,我也一直以為朱熹是個差勁的人。
孔子告訴人們"是什麼,怎麼做",但他卻不說為什麼。
孟子荀子則是解決了"為什麼這樣做"。孟子以為性善,荀子以為性惡。
但是朱熹則是"怎樣思考"的問題。
沒有朱熹,我們甚至不知道怎麼思考。
在朱熹之前,古人是不知道怎麼去思考,一切全憑天才,是否成才全憑概率。
普通人活著就像是行屍走肉一樣。
如果沒有朱熹,我們今天仍像非洲人、印度人、阿拉伯人一樣,一生停留在逗逼的狀態。
看一下現在世界上的富國:主要是新教國家和儒家國家,二者的GDP佔世界的70%。
為什麼?就是因為西方有了馬丁路德,中國有了王守仁。
朱熹教會了我們怎麼思考,王守仁解放了人性。
聖伯爾納教會了西方人怎麼思考,馬丁路德解放了人性。
但是後來的統治者怕人們聰明起來,所以他們說:格物是可以的,但只能格四書五經這九本書,致理就不用了。朱聖人已經致出來理了,你跟著學就行了。於是就有了八股文。
人的思想從哪裡來?是通過我們實踐嗎?不是,它是幾百年前的聖人的實踐來的。我們通過閱讀不知不覺得到了這些。
這就叫底蘊,文化底蘊!
歷史學中有一個比較史學,通過東西方的對比,我們才發現這一切。
朱熹和聖伯爾納都生活在十二世紀,兩人都主張理性,朱熹主張通過格物達到目的,聖伯爾納主張通過靈修獲取理性。
兩個東西方的聖人幾乎同時明白了這一切。
往前推,在軸心時代,不同地域的孔子、釋迦牟尼、猶太先知、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也是幾乎同時地不約而同的到達站點。
巧合嗎?
同樣,十六世紀,馬丁路德和王守仁同樣做著同樣的事情。
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我們。
沒有他們,我們就會像非洲人阿拉伯人一樣生活,甚至不知道如何思考。
今天的天主教國家如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只有聖伯爾納,沒有馬丁路德,所以比起新教國家,仍然落後。
而中國,正好與西方新教國家持平,屬於文化最先進的一員。
至於要學那一種,其實不用學,早就有人告訴你了,只是你沒有察覺罷了。
什麼方法,就是《西遊記》啊。
西遊不是什麼小說,而是一本哲學的書。就像諸子百家、佛經裡邊通常有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西遊也是這樣,只不過這個故事太長,以至於我們只好把它當小說看了。
估計是王守仁的門人,為了傳播心學,就整理編寫這本書。
心學也是唯心主義,學不好很容易走上唯我論和自我中心主義的誤區。以至於變成鳳姐一樣的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分割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的那麼亂,總結一下。
王守仁有個四句訣: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前兩句就是關於善惡的討論,這是他的總結。
後兩句就是所謂的格物致知。
題主問是學習朱熹還是王的心學,其實兩者一脈相承,心學既是創新,又是繼承和發展。
既然如此,儒學到了心學階段,應該是比較不錯了。那麼,為什麼後來又被魯迅罵作"吃人",這怎麼又成了吃人教呢?只有搞懂了這個問題,我們才敢大膽地去讀哪些儒家經典。
其實在中國古代哲學中,除了正統的儒家學說外,還存在一條隱線:利己。
人的本性不但是善惡,還有利己。儒家一味地排斥這種思想,最終走向自我閹割狀態,走向衰弱。這個連心學也無法辦到。
不要小看這一點,那個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就是建立在人性是自私的這個基礎上。同時也是西方哲學的基礎。
首先,如果不是政府強推,單靠民間愛好者,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復興是很難掀起波浪的
想要掀起風浪,除非請資本出馬
而一旦資本參與進來,復興就變質了
資本會選擇哪個IP盈利能力最強
目前看來《弟子規》與女德都是績優IP,都是迎合了家長想要聽話的孩子的心理
孔子在中國的地位與耶穌在西方的地位相似,因此孔子這個名號也會被廣泛使用,而孔子比霍金更無力反駁
地產商和民間教育機構會看到孟母三遷
各種培訓班會看到君子六藝
最諷刺的是農村那些信基督教的大爺大媽會搬出孝道來逼著子孫跟著他們信教
任何的文化復興,都不是倒錯時空的簡單複製和再現,從來都是對於當下的重新規範,也就是舊瓶裝新酒。
所以假設有這樣一天,在當下,理學與心學能夠復興其一,哪一種更符合當下的審美當下的思想?我猜是心學。理學的框架和規矩,會符合統治者的需要,但他們絕對不會借理學之名復興。何況我們處在一個框架不斷被消解和被重構的時代。
事實也是,我們的身邊人中,尊崇陽明先生的,有。真正從內心裡尊崇朱子的,以其言論理想作為行為準則的呢?反正我沒見過。
誰的思想這個不好說
決定思想導向的永遠是執政黨
在野黨要想執政就得選另一個
於是政治鬥爭變成思想鬥爭。。
是不是很眼熟?
朱熹的格物致知(理在外物)
就是主席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學習的是外物,向上的是自己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理在內心)
就是小平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實踐就是行,真理就是內心
看你內心怎麼想的標準就是看你怎麼做
-----------------鑒於有疑問-------------
知行合一,理在內心
那內心和行動就應該一樣
那看內心不就是看行動么
這種學派的辯論多了去了
沒必要太過深究
以當朝來說絕對是王陽明,傳習錄一書銷量也不錯。
2009年4月1日習近平在河南調研時,興緻勃勃地來到學生自發組織的以「知行合一、報效祖國」為主題的理論研討會會場,與大學生們進行交流和探討。
2013年7月11日至12日習近平在河北省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強調,「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
2014年1月,習近平在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部署會議上強調「知是基礎、是前提,行是重點、是關鍵,必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2014年3月25日習近平發表在《費加羅報》的署名文章中指出,中國人講「知行合一」,法國人講「打鐵方能成鐵匠」,都強調要把思想轉化成為行動。
2014年5月4日習近平在考察北京大學時勉勵大學生「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於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價值觀才能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2014年5月24日習近平在上海考察時強調,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貴在堅持知行合一、堅持行勝於言。
2015年3月兩會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今天,我們不僅要堅定「三個自信」,也要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去其糟粕、留其精華,增強文化自信。明朝時,王守仁(王陽明)曾經在貴州參學悟道,貴州在這方面還是很有優勢,希望在這方面繼續深入探索。」 習近平認為「王陽明的心學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也是增強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切入點之一。」
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引用了明代哲學家王陽明的話「身之主宰便是心」,並精闢地指出:「 本 在人心,內心凈化、志向高遠便力量無窮。」2015年12月,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又指出:「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修身養性的必修課,也是共產黨人的 心學 。」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說:「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這段話體現了王陽明關於人的現實存在以及人作為主體如何與外在事物世界相聯繫的獨特理解。我就奇了怪了,在回答這個問題的 時候估計一大幫人還是用歷史教科書和明朝那些事裡面的朱熹和王陽明吧。
我並不是黑這兩本書,而是覺得有些無中生有的東西再講一遍也有責任。
首先在這中國一種思想若想成為主流完成「復興」,那麼必須有官方支持,如程朱,如儒家。那麼今天能夠獲得官方資磁的是朱熹還是王陽明呢?
如果哪天趙氏真的能夠捏住鼻子看完了朱子全書與王陽明全集,這尼瑪誰都不能用,董仲舒的那套如果去掉天人合一那才是最吼的。
人家要復興的,不是朱熹,不是孔子,不是王陽明,更不是當年民國的老頭子們為了和西方文化對抗而創立的國學!也不是「新儒家」,哦,你說大陸政治儒學啊,當我沒說。。。
儒家雖然一直在儒表法里的社會裡被上面的朝廷里鉗制著,但人家至少還有個師道傳統和義利之辨。後世尊崇的孔孟朱王,無不是首先作為當時朝政的批評者的身份來傳言立說。孔子的「壞國喪家亡人必失去其禮」,孟子的「民貴君輕」,朱熹「道無一日行於時間」,王陽明更不用說了。這些人都是很傲,骨頭很硬,都是中華的風骨人物。不管後世的看法,他們比起後世的那些新儒家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你要宣揚儒家,就是宣揚對自己有利的,有助於統治的儒家。管你是朱熹還是誰,有利於我的採納,感僭越自己屁民身份天天口胡的就去掉。
「天下之為大害者,君也。」
誰的思想更適合讓黔首們聽話,誰就能復興。
對待傳統文化應該批判繼承,革故鼎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 那些早就融進當代文化中了,哪有復興一說,那不變成袁世凱了。
有空多讀讀《近思錄》和《傳習錄》。特別是學生,《近思錄》第二章「為學大要」值得深思。
你們要明白傳統文化復興是統治者倡導的,那麼一定是要符合統治者的利益才能被「復興」。
所以初期將會推符合統治者利益的那一類傳統文化,中期重新解讀並摻入大量私貨,後期時私貨將佔據傳統文化核心價值主體。
兩者都注重道德和知識,我認為各有特色。只不過在宋的政治環境下,士與皇帝共天下。理學用以得君行道。明朝的皇帝極度專制獨裁,這才有了王陽明的心學,覺民行道,人人都可以做聖人。宋朝理學的存天理滅人慾之說,天理是儒家在中唐之後的形而上學與佛家的融合。滅人慾並不始自朱熹,董仲舒之後儒學法家化,政府的意識形態即是扼殺人的私利觀。
傳統文化不只有儒家
先秦啊
儒家不可能再復興
繼承從王陽明開始
都不推崇,儒家文化從根本上就沒提出社會責任和政府責任的問題,對現代文明是不適應的
孔子,不bb
推薦閱讀:
※所謂"三觀正"有什麼具體標準嗎?
※請問我這位同學文章的水平怎麼樣?
※管仲的經濟思想到底有多先進?
※如何看待「為什麼做假幣啊?因為真幣做不出來,只能做假幣」這段話?
※哪些事情讓你一下覺得長大了?